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7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1

20xx年第一次上這篇課文,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要學生走進抗戰這段歷史,很難。現在的處理則很好。

汶川地震後,有一天突然收到同事發來的短信,發的就是這一首詩。一時間萬分感動。第二天拿去班上讀給學生聽,學生也很受感染。

但是這一次在課堂上回顧xxxx,效果反而不如預想的好。如何處理,還需更加考慮。

第四單元的四首詩,都是現代詩歌中的名篇,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詩歌以其高度概括、強烈的感情、豐富的想象、精練的語言,在文學領域中一直被視為最高的藝術形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它有着其他文體無法替代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語文教學應充分注意到詩歌教學的重要意義。“課程標準”中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的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以感情真摯,富含哲理著稱,它抒發了詩人對歷經磨難而又充滿希望的祖國的摯愛之情。在教學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朗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是組織一堂課的基礎和前提,是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過程,是把學生帶進文本構建學習的起點。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分層面,爭取讓學生每讀一遍都有所收穫。同時注意閲讀方式的多樣性,如自瀆、範讀、配樂讀、競賽讀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二、注重情境的創設

這節課,我根據不同內容創設了不同的教學情境。如課前蒐集有關1938年祖國狀況的資料,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他們通過查書籍、看影視、問他人等多種渠道獲取了知識,也鍛鍊了能力,使學生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收穫。總向課外充分拓展和延伸,注重過程和方法的情境創設,同教師的灌輸講解所得的收穫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為解決“象徵“這一難點問題,再創情境。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一隻鳥“的身份捨身處地的去體會作者對”這土地“的摯愛之情。對主題的理解事半功倍。

三、注重評價

評價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其潛能的開發,個性的張揚和創造性的發揮,從而使每一個學生擁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我注重了評價的多元化,評價在生生、師生之間充分展開。對朗讀、討論等環節的評價不僅使師生之間增加了親和力,而且使教與學同時變得生機無限,搖曳多姿。

四、注重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這首詩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好的素材。結合社會背景的對比分析,學生對經歷磨難的祖國心生敬佩,並對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這就在教學資源得到最大優化的基礎上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這節課的教學使三維目標在一定基礎上得到了落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問題。

1、過分遵循教學模式朗讀與解讀不必嚴格分開,可以將朗讀融於解讀中,更有利於對整首詩的理解和感悟。

2、解讀過程沒有充分放開學生討論、總結、交流之後,教師不必重複歸納。這可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他回認為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教師只點撥補充即可。

“教學有法,教無法定“,這只是對詩歌教學的一個嘗試,如何最大限度優化語文課堂教學,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2

20xx年5月7日下午,我有幸到聯中參加深圳龍華中學聯校的教研活動,聽了楊老師的語文教研課,受益匪淺!

楊老師上了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一課,非常成功!不管是重點的引導,還是難點的突破,都處理得得心應手,水到渠成,並將學習權交給學生,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現結合平時自己的課堂教學,談談我聽完這節課後的心得。

一、善用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

楊老師的課堂,學習氣氛非常好,跟自己平時的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相比,感覺非常慚愧,因為一節課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完全是由老師調動的,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和勇氣,也是老師給予的。楊老師很善於運用激勵的語言,如“楊老師的課堂,同學們不能做聽眾”“要參與,我希望認識那些勇敢的同學”、“隨便説,沒關係,也許你説得比老師想的更完美。”“我們要參與到學習中,享受學習過程。”“展示我們七(2)班的風采,我們是最棒的!”“別對自己要求太高,很累,只要有一點的體會就好。”“這兩位同學的表現太好了,下課後老師一定讓你們給老師簽名,讓老師記住你!”“能提問題的同學真棒,但能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的同學更棒!”……像這些鼓勵的語言,貫穿整節課,楊老師從不吝於將讚美的語言送給勇敢發言的同學,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氣氛也很好,師生互動愉悦,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

、善用激情,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詩歌是抒情言志的,詩歌的教學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詩情,進而理解詩人的情感。楊老師的這節課就做到了這點!她帶着飽滿的熱情進入課堂,捨得“情感投入”,以濃郁熾熱之情去熔鍊學生之心,最後,詩人的愛國熱情與老師、學生甚至聽課老師產生共鳴。整節課,楊老師的聲調抑揚頓挫,表情豐富,特別是她大膽地範讀了詩歌,雖然讀音不是很標準,但是感情把握得非常好,非常有感染力。讀完,全體學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正因為老師的激情感染,學生也都富含感情地去讀,用心地去體會,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受艾青那深沉的愛國之情。

三、善用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在課堂上,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能起到引導的作用。楊老師在這節課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又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學生的學習思路、學習動態完全在她的掌握之中,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十分善於引導,把學生的.思維引導至正常的學習軌道。這節課,從作者的簡介、新詩的介紹、寫作背景的簡介到詩歌的內容、意象、感情、寫法的理解,楊老師都能設置成一個個比較容易理解、容易回答的問題,讓全體學生都能把握。例如,教學意象這一概念,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比較抽象,有難度,楊老師就把問題設置成這樣:“這隻鳥歌唱祖國,那麼它歌唱祖國大地上的哪些東西呢?”這樣的問題,既淺顯,有能解決詩歌意象這一難點,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幾乎全班同學都能回答。

總之,語文教學像是一潭綠水,只有我們不斷地學習、探索,保證有“源頭活水來”,才能“清如許”!學習是為了發展,借鑑是為了創新,只有不斷探索、改進教學形式,語文教學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3

今天分別在205和206班上了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我沒有提前告訴學生要上,臨時起意就上了。上完後細想,還是有有意為之的嫌疑。因為,昨天晚上和一位優秀的小老師討論過這首詩。小老師的言語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思考一個問題,閲讀教學到底該怎麼教?!

還是“教”!這裏需要糾正的一個概念就是這裏的所謂的“教”,其實是引導學生“學”。

今天很開心,真的。引導學生裸讀這首詩,效果不錯!現在將教學流程簡單記錄如下:

1、從題目入手感受詩歌。問:這個題目中有幾個關鍵詞?——我、愛、這、土地五個關鍵詞。

2、用第幾人稱寫的?第一人稱。

3、我的對象是什麼?——土地。

4、我對它的情感怎樣?——愛。

5、這樣看來,題目裏的“我、愛、土地”這三個詞語都是有意思的,只有“這”沒什麼意思,很多餘的樣子!為什麼題目裏要有這個“這”呢?(引導學生去掉“這”讀,不去掉“這”讀,感受區別)——“這”表達出我對土地的`愛是非常“強烈”的。(音韻上的起伏,沒有“這”題目都是平聲。指代作用——這片土地,生我養我的土地,即祖國,生養自己而又滿目瘡痍的土地。這個括號裏的內容在這裏不要講,可以放在全詩都品讀完以後,由教師補充説明即可。)

過渡:詩人為什麼要對土地發出如此強烈的愛的情感?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三遍)

6、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愛的情緒發出?因為,我愛的土地正被“暴風雨”打擊。

7、看着土地被“暴風雨”打擊,怎麼辦?反抗!(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這兩句寫出了“我們”的反抗精神!

8、我們為什麼會“悲憤”“激怒”?因為,我深愛的土地正被“暴風雨”打擊!

9、“反抗”取得勝利了嗎?沒有寫,但是,有希望,哪怕是微弱的希望。(無比温柔)

10、我反抗到何種地步?(反抗到底!到死!死也要死在我愛的土地裏。)

11、這隻“鳥”有何意義?這是一隻具有反抗精神的鳥,看着土地被打擊被蹂躪,它在呼叫,這是不屈的聲音!為什麼是嘶啞的聲音?因為想要喚起所有的反抗精神,想讓這個土地上的人都起來反抗,聲音都嘶啞了還在“歌唱”。這個歌唱是戰鬥的號角,是人民的呼聲——讓我們都起來反抗!

12、結果怎樣?我死了!我為了我愛的土地而死,我為了所愛獻出了生命!我死了連羽毛都要腐爛在這土地裏。可見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3、我為什麼流淚?——因為我太愛這土地,看着它倍受打擊,我痛徹心扉,我流下眼淚。這是生死存亡的痛,很痛很痛!

14、這首詩寫於1938年,這一年怎麼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中國,祖國大地正在忍受着日本帝國主義的打擊和踐踏。

15、所以,這裏的“暴風雨”象徵着“日本帝國主義”,“河流”“風”象徵着反抗精神……“土地”象徵着“祖國”。

16、這首詩歌的主要情感就是作者對祖國大地深沉的愛和看見祖國大地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無比的悲憤!

上面的所有的內容,都是學生説的,學生説到哪裏,我跟到哪裏,適時引導罷了。可以説,這次的《我愛這土地》的裸讀是非常成功的。所以,讓我們懷着無比信任的心來引導學生閲讀吧,他們會給你想不到的意外和驚喜!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4

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和完善。教師應學習課改理論,遵循課改要求,體現課改特色,尊重學生自主閲讀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教學的雙邊互動,注重閲讀方法的訓練和指導,使學生能把握文本的精要,學有所得。

這篇課文的語言富有激情,主題也很有深度。而它要面對的學生,都是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由於時代和生活環境的原因,他們根本就沒有家國之痛,民族之恨這些經歷和體驗。就是對教材上記述的那段歷史,也知之甚少。因此,情感領悟能力不強,導致他們對作者在字裏行間藴含的感情難以理解,對課文的'主題進行深度的把握也會有相當的困難。不過,他們有樸素熱烈的愛國情感和豐富誠摯的內心世界,教學過程中應加以很好的引導,利用。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本文抒寫的內容,其時代背景與學生相去甚遠,因此教學前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查閲資料,瞭解相關歷史背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本文在主題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用心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情感,這將直接影響教學實施效果,可考慮播放音樂,歷史短片作鋪墊,補充。

(三)語言熾熱,感情豐沛,是本文的另一個特點。老師在示範朗讀處理教材的基礎上,可指導學生配樂朗讀,表情朗讀,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會課文語言特點。

(四)本文生字詞較多,且難度較大,應狠抓落實。

在教學《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時,由於時代背景與學生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理解詩歌又需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所以,我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言,只要想法合乎情理,我不會予以否定。因為,我覺得我們不能把我們的理解方式強加給學生們,他們的閲歷是有限的,我想,等到他們長大後再來理解這首詩時,肯定又與現在不同了。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進而進行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生生之間互相進行評價,使師生雙方都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堂上,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學習這首詩,我採用的方法是:創情境——曉詩人——知背景——重朗讀——析意象——品意藴——賞意境——作比較——重背誦。根據以上方法學習詩歌,條理比較清晰,由淺入深、由易入難,有利於學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詩。

總之,詩歌是正值詩的年齡的學生較感興趣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教學中還有不少獨特的方法等待我去嘗試,去挖掘。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5

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教學此文轉自形式的改革和完善。教師應學習課改理論,遵循課改要求,體現課改特色,尊重學生自主閲讀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教學的雙邊互動,注重閲讀方法的訓練和指導,使學生能把握文本的精要,學有所得。

在教學《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時,由於時代背景與學生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理解詩歌又需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所以,我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言,只要想法合乎情理,我不會予以否定。因為,我覺得我們不能把我們的理解方式強加給學生們,他們的閲歷是有限的,我想,等到他們長大後再來理解這首詩時,肯定又與現在不同了。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進而進行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生生之間互相進行評價,使師生雙方都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堂上,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學習這首詩,我採用的方法是:創情境──曉詩人──知背景──重朗讀──析意象──品意藴──賞意境──作比較──重背誦。根據以上方法學習詩歌,條理比較清晰,由淺入深、由易入難,有利於學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詩。

意境是作者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誦讀是進入古詩詞意境的入口,是打開體味詩詞情感大門的'鑰匙。只有反覆吟誦,那文句,那意境,才會縈於心頭,如發於己心,如出於己口。因為《我愛這土地》這首詩的意境是深沉、激昂的,所以我特地找了《黃河大合唱》和肖邦的奏鳴曲,來襯托意境。文字是理智的,音樂是情感的,用音韻之美誘導學生身臨其境,把詩詞意境與音樂意境融為一體,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情感體驗。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對於學生的發言不能給予有效的,科學的引導,在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的技巧方面還有待提高。

以上這些是我對《我愛這土地》這堂課的一些想法,不足之處請給予指正、批評。總之,詩歌是正值詩的年齡的學生較感興趣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教學中還有不少獨特的方法等待我去嘗試,去挖掘。

在我備課的過程中,教研員邢泰老師做了大量,細緻的指導工作,每一個小細節都認真把關。在這裏,我衷心的向他表示感謝!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6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以感情真摯,富含哲理著稱,它抒發了詩人對歷經磨難而又充滿希望的祖國的摯愛之情。在教學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朗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是組織一堂課的基礎和前提,是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過程,是把學生帶進文本構建學習的起點。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分層面,爭取讓學生每讀一遍都有所收穫。同時注意閲讀方式的多樣性,如自瀆、範讀、配樂讀、競賽讀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二、注重情境的'創設

這節課,我根據不同內容創設了不同的教學情境。如課前蒐集有關1938年祖國狀況的資料,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他們通過查書籍、看影視、問他人等多種渠道獲取了知識,也鍛鍊了能力,使學生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收穫。總向課外充分拓展和延伸,注重過程和方法的情境創設,同教師的灌輸講解所得的收穫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為解決“象徵“這一難點問題,再創情境。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一隻鳥“的身份捨身處地的去體會作者對“這土地”的摯愛之情,對主題的理解事半功倍。

三、注重評價

評價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其潛能的開發、個性的張揚和創造性的發揮,從而使每一個學生擁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我注重了評價的多元化,評價在生生、師生之間充分展開。對朗讀、討論等環節的評價不僅使師生之間增加了親和力,而且使教與學同時變得生機無限,搖曳多姿。

三、注重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這首詩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好的素材。結合社會背景的對比分析,學生對經歷磨難的祖國心生敬佩,並對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這就在教學資源得到最大優化的基礎上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這節課的教學使三維目標在一定基礎上得到了落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問題。

1、過分遵循教學模式。朗讀與解讀不必嚴格分開,可以將朗讀融於解讀中,更有利於對整首詩的理解和感悟。

2、解讀過程沒有充分放開。學生討論、總結、交流之後,教師不必重複歸納。這可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他回認為自己的答案是錯誤的,教師只點撥補充即可。

“教學有法,教無法定“,這只是對詩歌教學的一個嘗試,如何最大限度優化語文課堂教學,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7

《我愛這土地》是一首在現代詩歌史上廣泛傳誦的抒情名篇,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本詩作於1938年11月的抗戰初期,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詩人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詩歌,詩人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更能表達詩人為祖國前途、命運擔憂,心力交瘁的情狀。詩歌以其高度概括、強烈的感情、豐富的想象、精練的語言,在文學領域中一直被視為最高的藝術形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它有着其他文體無法替代的特殊的教育作用。語文教學應充分注意到詩歌教學的重要意義。“課程標準”中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的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的以下幾點:

一、充分注重了朗讀訓練

規範學生誦讀過程中的語氣、語調和停頓,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的思想情感。

二、通過理解意象,體會詩人感情。

詩歌以一隻鳥生死眷戀土地作比,形象抒發了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感。詩中描繪了土地、河流、風、黎明,暴風雨等一系列內涵豐富、鮮明意象來表達歌唱的豐富內涵。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襯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心。對於九年級的學生而言,把握課文的大意並不會很難,本詩也似乎明白易懂。然而,要讓生活在和平年代養尊處優環境中的學生做到讀詩悟情,把詩人那種特殊的內涵極其複雜的情感理解深刻卻並非易事。因此,我設計的教學過程,通過多樣的誦讀訓練,讓學生自己在閲讀過程中來感悟和體驗,注重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感受、觀點,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啟發學生設身處地用“心”去讀、去品味、去聯想和想象詩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詩歌中所深蓄的情感及意義,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及審美情趣。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落實“課程標準”中“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做出自己的評價”,“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要求。

三、注重學生體驗感受。

在教學《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時,由於時代背景與學生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理解詩歌又需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所以,我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充分地感受作品,解讀作品,邊學習邊體會現代詩歌的基本觀點,總結現代詩歌的閲讀方法,培養學生閲讀詩歌的興趣,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言,只要想法合乎情理,我不會予以否定。因為,我覺得我們不能把我們的理解方式強加給學生們,他們的閲歷是有限的,我想,等到他們長大後再來理解這首詩時,肯定又與現在不同了。

四、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始終用新課標的理念作指導,建立起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啟發指導、師生共同長進、發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長期以來以被動學習為主的語文學習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拓展創新為主導的新型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的身份出現,真正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主人的地位。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和自主權,並儘量多給他們以時間和空間,強調“發現─探究”,這樣學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詩歌的主旨、情感,從而獲得自己的獨特體驗和發現。這就大大拓展了學生思維的自由度。這節課的設計也依據了詩歌體裁特點,教給學生學習詩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讀(詩歌)──品味(語言)──理解(感情)──拓展(遷移)”的品讀法。

不足之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有些環節處理不夠妥當,如“合作探究,品味研讀”引導不夠得力,學生理解的可能不夠紮實。還有朗讀效果不很理想,感染力不強。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8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是一首常教常新的詩歌,其情感內涵就是對祖國的熱愛。詩言志,歌詠情,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藉助背景音樂直接導入,有利於感情基調的把握,更容易引發共鳴,而且這樣開宗明義點出愛國之情,也是着眼於情感態度價值觀來創設情境。

本節設計以朗讀為主,深得短詩教學之三味的情感美、意象美、韻律美,是對詩歌這一文學體裁特點的準確總結。通過反覆誦讀,領會詩歌的情感內涵和思想意藴;通過師生的美讀加速實現感染薰陶,從而更快地進入角色,更好地去領悟詩人的心聲,豐富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

本節課設計走出偏重理性分析的'挖掘式閲讀,回到了詩性的閲讀上來,精彩之處是“情緒對接”的設計。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強化,將學生的生活積累、情感積累與詩歌的情感基調相連,利用多媒體進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觸,更易於入境入情的理解把握,但又不是僅僅停留在悦耳悦目的視聽欣賞層面上,或者進行泛泛的討論,而是引領學生“關注詩中飽含着詩人思想感情的具體形象”,整個設計的落腳點還在語言,這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徵。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9

經常在網上看名師的講課實錄,體會他們如何一步步引導學生,如何提出一個個問題,如何信手拈來引用資料。感覺名師準備的就是細緻,瀏覽者的回帖也是好評不斷。可到了課堂上,我仍然覺得不知如何給學生講,尤其是現代文和詩歌部分。

前幾天學生自學了《蒲柳人家》,我先讓他們讀了兩遍課文,要求他們體會人物的描寫方法,分析出人物性格。學生讀完後,我又回答了他們提出的幾個問題,完成了幾個鞏固練習題就結束了。有學生問我:“老師,這就結束了?”我説嗯。其實我是真的不知道再講點什麼。我只是覺得該小説人物形象描寫的這麼栩栩如生,故事情節也這麼通俗生動,自己細心默讀品味,該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假如這時有個人在你耳邊絮絮叨叨,那又是如何地大煞風景。

但學生説的話畢竟起了點作用,讓我覺得不講點什麼似乎對不起學生,於是在準備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時,我這樣設計了教學流程:

一、學生預習課文,教師範讀

二、學生熟讀

三、合作探究,讓學生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土地的.象徵意義。

2、詩中出現了哪些意象,他們各象徵什麼?

3、詩中的鳥是個什麼形象?為什麼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4、這首詩的第一節和第二節有什麼聯繫?

5、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我本來想讓學生在熟讀課文後就讓他們討論回答這些問題,可心中又有些擔心:他們能答對嗎?要是答不出來,冷了場,還不得我來説?

可一讓學生預習課文,他們就剎不住了,不知是因為詩寫的動人,還是現代詩比文言文好懂,一個個都讀的那麼專注,那麼動情,以至於我都不忍心打斷他們。

我忽然想,為什麼不讓他們先背過這首詩,然後再回答這些問題呢?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許讀熟了,就更容易理解詩中意象的含義了。

於是我改變了計劃,範讀一遍後讓他們背誦這首詩,果然效果很好,半節課下來,連平時背的最慢的也背過了,背的稍快的一些同學已開始看文下的註釋及課後題了。

後面再進行這些問題就容易多了,學生都能答個八九不離十,我也感覺很輕鬆。

由此看來,學生熟悉文本是最關鍵的一步,他們通過閲讀體會了解課文內容並能提出相關問題,這比老師挖空心思給學生提問題並滔滔不絕地講解要好得多。學生如果能真正進入文本,即使老師不講,效果也一定不錯。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10

《我愛這土地》是當代詩人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又是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第一篇課文。為了有一個好的開端,在備課上我下了功夫。寫好教學設計後,我反覆地朗誦了這首詩,又從網上下載了這首詩的朗誦錄音,對照着自己反覆地讀,爭取在課堂做好示範朗誦。為了每一節課能夠精彩一些,在課前我都要做比較充分的準備,雖然是平常的課,不是公開課,但是我也付出努力。如果到了公開課展示課時,才下功夫備課,而忽視了平常的課,那麼這樣的教學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樣的教師是不合格的。

經過認真考慮,我把朗誦作為本節的教學重點,把理解詩中的象徵意義作為教學難點。我認為詩歌教學就是朗誦課,只要讀好了,詩歌的內容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朗誦,特別是高水平地朗誦是一個個性化的理解過程,是一個藝術加工的過程,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一篇文章平鋪在紙上,黑字白紙,僅僅是一樣東西而已,但是經過讀者的用心讀,文字便活了,山青了,水流淌起來了,鳥兒飛起來了,書中的動物們可愛了,人物有了思想。語文課本上都是精選出來的世代流傳下來的文章的精華,都是極其典範的文章,因此,把朗讀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任何時候都可以。特別是一些優秀的現代抒情詩歌,其充沛的感情,明快的節奏,細膩的思想,自由的表達方式,都需要用朗讀來品味。

當然朗誦是個性化,不能強作要求,不能作統一的要求,教師只能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朗誦方式。重音,節奏,語調,語速,等等要根據文本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作恰當的安排。感情的`表達是重點。在朗誦之前一定要先醖釀好感情,把自己放在詩歌中,放在當時的背景之中,自己就是作者,只有這樣,才能朗誦好。

朗誦者不一定都要聲音圓潤、渾厚、優美,不一定非得普通話標準,不一定都要講究高超的朗誦技巧,只要做好得體、大方、自然就可以。像方明、濮存昕這樣的朗誦名家畢竟是少數。我們語文教師當然可以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訓練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朗誦水平。在我們的示範帶動下,學生能夠認真朗讀就可以了。當然,如果學生有朗誦的潛質,我們不妨重點培養。

在這節課上,我帶領學生朗誦就佔去了大約30分鐘的時間。只討論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土地”“鳥”“河流”“風”“黎明”的象徵意義;一個是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這兩個問題用時不到十分鐘。

我愛這土地教學反思11

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和完善。教師應學習課改理論,遵循課改要求,體現課改特色,尊重學生自主閲讀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教學的雙邊互動,注重閲讀方法的訓練和指導,使學生能把握文本的精要,學有所得。

這篇課文的語言富有激情,主題也很有深度.而它要面對的學生,都是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由於時代和生活環境的原因,他們根本就沒有家國之痛,民族之恨這些經歷和體驗.就是對教材上記述的那段歷史,也知之甚少.因此,情感領悟能力不強,導致他們對作者在字裏行間藴含的感情難以理解,對課文的主題進行深度的把握也會有相當的困難.不過,他們有樸素熱烈的愛國情感和豐富誠摯的內心世界,教學過程中應加以很好的引導,利用。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本文抒寫的內容,其時代背景與學生相去甚遠,因此教學前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查閲資料,瞭解相關歷史背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本文在主題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用心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情感,這將直接影響教學實施效果,可考慮播放音樂,歷史短片作鋪墊,補充。

(三)語言熾熱,感情豐沛,是本文的另一個特點.老師在示範朗讀處理教材的基礎上,可指導學生配樂朗讀,表情朗讀,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會課文語言特點.

(四)本文生字詞較多,且難度較大,應狠抓落實。

在教學《我愛這土地》這首詩時,由於時代背景與學生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理解詩歌又需要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所以,我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言,只要想法合乎情理,我不會予以否定。因為,我覺得我們不能把我們的理解方式強加給學生們,他們的閲歷是有限的,我想,等到他們長大後再來理解這首詩時,肯定又與現在不同了。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進而進行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生生之間互相進行評價,使師生雙方都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堂上,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學習這首詩,我採用的方法是:創情境——曉詩人——知背景——重朗讀——析意象——品意藴——賞意境——作比較——重背誦。根據以上方法學習詩歌,條理比較清晰,由淺入深、由易入難,有利於學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詩。

總之,詩歌是正值詩的年齡的學生較感興趣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教學中還有不少獨特的方法等待我去嘗試,去挖掘、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