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牛和鵝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07W

《牛和鵝》講述了作者童年時期不怕牛卻怕鵝,在金奎叔的引導下,作者改變了對牛和鵝的態度,從而得到啟示。下面我們來看看牛和鵝教學反思,僅供大家參考!

牛和鵝教學反思

牛和鵝教學反思1

《牛和鵝》課文記敍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學重點是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朗讀感悟課文,瞭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首先從單元主題入手,設計了一個師生對話,由直呼別人姓名的好與不好,導入“角度話題”,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這樣做可能有兩種好處:一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更有利於使學生融入課堂;二是輕鬆導入新課,初步使學生建立“角度”意識,為後面的教學作鋪墊。

2、從本文作者的簡介入手,引出兒童文學作品的童趣特點,一方面使學生對作者的生平創作有了一些瞭解,另一方面也順利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再從“童趣”着眼,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有童趣的段落。學習第四自然段及第五到十一自然段,深入體會:欺牛與怕鵝,反覆練習朗讀,讀出欺牛時的毫不在乎,被鵝欺時的狼狽不堪,加強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

3、由欺牛、怕鵝導出課文第一自然段:“人們都説: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是不怕人的。”這樣學習可能會容易讓學生對本文的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4、引導學生學習最後幾個自然段,重點研讀金奎叔的話,學習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是如何由起初的欺牛和怕鵝到後來的不欺牛也不怕鵝的,從而使學生悟出同樣一件事,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道理。

5、拓展總結:向學生講述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兒子染布,女兒賣傘,天晴時老太太為女兒當心,下雨時老太太為兒子當心,整天愁眉苦臉,弄得疾病纏身,後來聽了一個哲人的話後,心胸豁然開朗,病也好了。再從這個故事,引向學生過去學的有關角度的詩句,引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提出希望,結束本課。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從本文的謀篇佈局和文章語言方面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同時,也有意識地抓住以上特點對學生滲透習作的指導。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語言,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盡情地品味、感受,從而試圖達到爛熟於心、進行運用的效果。我想:就這樣來教課文,讓學生從讀中學讀,從讀中學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

一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不夠多。

二是沒有使用課件教學,使課堂減少了許多生氣,也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三是教學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學欺牛段落時使用過多的時間,加上沒用上課件,導致後來的時間不足——金奎叔的話分析得不透徹,拓展部分沒來得及教學,就草草收場。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初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從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鵝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為後面的轉折角度作鋪墊。接着分析重點段落,邊讀邊用不同的標記圈出他們對待牛和鵝不同態度的詞語,然後分片段朗讀、表演,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我對牛和鵝的不同態度,學生把這兩種態度體會到位之後,再引出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從而改變了我對牛和鵝的看法,這一部分多讓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得出結論。最後,重點品讀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分析重點句:“它雖然把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類似的事例,感悟從中受到的啟發。

牛和鵝教學反思2

本課是著名兒童文學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從怕鵝到不怕鵝的經歷,告訴我們: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可能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最後導致改變事物的結果。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體會“我”由怕鵝到不怕鵝的思想轉變過程,明白:要站在正確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懼,也不盲目的欺負別人。

教學時,我抓住課題“牛和鵝”導入,提問:“你們怕牛嗎?你們怕鵝嗎?”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接着我便追問:“課文裏的我怕牛和鵝嗎?”孩子們又開始議論了,我繼續追問:“作者為什麼怕鵝?為什麼不怕牛?”孩子們開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這樣,在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追問下,孩子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段,讓學生從“我”怕鵝與不怕鵝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學習,主要讓學生從文中找到相關句段,感受“我”怕鵝時被鵝欺負的情景,並與不怕牛,並且欺負牛的情景進行對比,從而體會“我”對牛和鵝的態度。

到課文最後,金奎叔説的話,讓“我”明白了,鵝把我們看得小,可我們實際上比它們大啊,所以我們不應該怕鵝,當然也不應該欺負牛,儘管牛把我們看得比它大!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角度”,主要讓學生體會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些抽象,稍有難度,對於學困生,較難理解。所以,在課堂上,遇到學生不易理解時,我便會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去設身處地的理解,舉例子的方法可以讓抽象的哲理變得通俗易懂!

牛和鵝教學反思3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角度”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敍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緻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最後藉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課文篇幅較長,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課前,我檢查了學生的朗讀,糾正了個別字詞的讀音。通過一遍一遍的朗讀,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圖片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出示大家對牛和鵝的一個認識,瞭解“我”之前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

接着通過探討“我”對牛和鵝的態度轉變的原因,引出我們被鵝追趕、金奎叔幫我們趕鵝這件事,學習“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主讀文,找出重點詞句反覆品讀,感受鵝的囂張,體會我的害怕,學習“金奎叔趕鵝”時,讓學生通過重點詞句感受鵝的害怕,前後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最後引導學生理解金奎叔的話,領會課文藴含的道理:認識到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最後通過拓展,引導學生將學到的道理,運用到處理身邊的事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