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日記

成長日記彙總[10篇]

欄目: 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3.06W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長日記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長日記彙總[10篇]

成長日記 篇1

20xx年3月12日星期三陰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種豆芽,我拿了一個杯子拿來了幾顆我精心挑選的.豆芽種子放入杯子裏。把它放在陽台邊。看着它們在水中游泳,真希望它們快點發芽。

20xx年3月14日星期五多雲

今天,我種豆芽的第二天。下午一放學,回到家跑向陽台,我小心冀冀地拿起杯子看底下,居然把紙巾踢開。長出了一到四釐米的芽了。像個英文字母“Q”。

20xx年3月17日星期一陰

今天,我種豆芽的第三天。中午回到家就去陽台看豆芽。哇!芽都像小象一樣長。我仔細一觀察豆芽。豆芽的勁已經長到有十幾釐米了。

成長日記 篇2

(一)

9月14日星期一天氣雨

我在家裏種了一株鳳仙花,那是用三年級的科學學具袋裏的種子種出來的。鳳仙花的種子是深褐色的,它的大小就像一粒小豆。我找了一個紅色的花盆,倒好泥土,挖好小坑,把種子放到坑裏,然後在上面撒上一層薄薄的土,最後把水澆透,期待着種子快快發芽。

(二)

9月15日星期二天氣陰

過了四天,鳳仙花的芽兒終於破土而出了,露出了它綠油油的,像小問號的`小腦袋。小芽的莖細細的,彎彎的,上面頂着兩片嫩綠的,豆瓣似的小葉,可愛極了。差不多有5釐米長了。

(三)

9月16日星期三天氣:陰

十幾天後,小小的萌芽長成了小花苗。長大了的小花苗,葉子很茂密,翠綠色的葉脈變得更清楚了,葉子邊緣還有一排像木鋸齒。花莖也長得像筷子那麼粗了,花莖的顏色也變成了紅色的。每天看着鳳仙花的成長,感覺很美妙!

成長日記 篇3

在不經意之間,花兒悄悄綻放,露出最甜美的笑容。在不經意之間,我們悄悄長大,有喜悦,有煩惱,還有淡淡的憂傷。

——題記

7月15日星期三陰

我覺得我沉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狀態,我的心靈感到空虛,寂寞。我沒有可以傾訴的'知己,看見別的人拉着夥伴嘻嘻哈哈的開玩笑,我的心裏有一種落寞的感覺,誰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可以傾訴的知心好友呢?大概是因為我的性格有點內向吧,不太喜歡主動找別人説話。我不得不承認我的膽小,有時我經常這樣想:沒關係,我自己一個人這樣孤獨下去不也挺好嗎,我不需要朋友,朋友是件奢侈的東西,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也許你可以找到知心朋友,在你困難時時時給予你援助之手,安慰你,鼓勵你。而不幸的話,她會背叛你,會將你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説的就是這個道理。母親總説我是我把自己給鎖起來了,不與外界交通溝流,的確,我是被動的,我總是等着別人來找我説話,而不是主動去找別人,所以我的身邊才沒有朋友。

成長日記 篇4

春有迎春,夏有荷,秋有叢菊冬有梅,每一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季節,在屬於自己的天地,散發獨到的特色,綻放自己的色彩。

夏天荷花的清爽,秋天菊花的素雅,冬天梅花的孤傲,季節就像花兒的根,找到不屬於自己的根 ,再美的花也要凋零。

每個人都是屬於天地間的一朵花,每朵花都應在屬於自己的季節裏綻放,千萬別開錯了季節,把自己的生命錯結。

中學生中男女間的情感,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雖然嚮往綻放後的`光芒,但也不要輕易的展露風采,那樣只會讓一切庸俗的浮沉飄入你的心中,而被灰塵矇住心扉,看不到屬於自己的季節時的一切美好。

中學生的男女情感,就像一眼清泉,滋潤着每一朵含苞的花兒,但千萬別肆意的澆灌,別以為花澆得好就會燦爛,花只會在屬於自己的季節內才會綻放燦爛,在不屬於自己的季節理裏,只會步入暗淡。

萬物都有其規律,花也只能開在自己的季節,美麗的感情之花,也應在適當時才能開放,千萬別開錯季節,從而荒廢自己的青春。

成長日記 篇5

在風中,遠處近處的樹,都向我們打着友好的手勢。

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樹的手語真是太豐富了。我們內心的許多情感,連我們自己也未必能找到妥帖表達的語言,而樹會用微妙的手語幫助我們表達出來。

那用力的揮動,是表示拒絕嗎?那輕輕一顫,又向懷裏收去,是表示接納嗎?那很快的舉起,又垂下來,停留在一個遲疑的`角度,是在痛苦地沉思嗎?有時輕輕的搖擺着,沒有任何含義的搖着,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樹也有物我兩忘的時刻嗎?

樹的語言是如此豐富。着豐富來自它多汁的內心。你見過樹的年輪嗎?那一圈一圈的。樹的一生都堅持寫着內心的日記,寫着成長的經歷。風雨,雷電,陽光的教誨,星光的暗示,月光的耳語,它都仔細聆聽,然後收藏起來。甚至,那曾經使它痙攣和疼痛的傷痕,它也保存下來,你瞧那棵樹,在我們望着它的時候,它也在注視我們,那傷痕成了它們的眼睛,它用傷疤深沉的注視着我們。

樹的姿勢是這樣豐富,樹隨便一個姿態,都是美的。搖曳是美的,靜立是美的,在雨驟風狂的時候,它的憤怒和悲傷,也有一種感人的美的力量。

成長日記 篇6

真好,朋友送了我們家一盆水仙花!

水仙剛剛送過來的時候,還沒有開花。我們知道水仙花是很容易就能把一些水都吸收了的,所以我們乾脆直接把它放在水裏養。第一天,我給它澆水的時候一不小心倒進去了很多的`水,我們以為水仙花會淹死。但到了第二天時,卻沒想到水仙花不僅沒死,還把水都快吸乾了,所以我們每一天都要給水仙花澆兩次水,讓它喝得飽飽的。我們一直以為明天就能開花的,可是每到明天,卻只有水仙花的葉子變多了,花苞還安安靜靜地睡着。我們只好帶着這一個希望,天天都給它澆水,希望有一天水仙花能開出一朵美麗的小白花。

在這個過程中,水仙花也在我們家鬧了笑話。原先爸爸不知道我們在家裏養了水仙花,當他在家裏看見水仙花的時候,就叫媽媽過來説:你在家沒有事情幹,就把大蒜和蘿蔔種在一起啊!媽媽説:這是水仙花啊!還説是什麼大蒜、蘿蔔!爸爸不相信。為了證明這真的是水仙花,我們更加盼着水仙花能開花。終於,在剛剛過立冬的時候,綠色的葉子中冒出了一朵水靈靈的白花水仙花開花了!可是爸爸還是説:呀!這大蒜怎麼還開花了呢?

不過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水仙花又開了好多的花,好像許多美麗的白衣仙女在花盆中聊天、跳舞。爸爸看到了,才恍然大悟地説:噢,這還真的是一盆美麗的水仙花!

這就是我們家水仙花成長的日記。

成長日記 篇7

不知從何時起,成長的煩惱組合了起來,對於有着許多牢騷要發泄的我來説,這個題目好親切。辛棄疾曾經説:“少年不識愁滋味”。或許是他老人家的少年時代無憂無慮,隨着歷史的`不斷髮展,把越來越多的煩惱,統統留給了我們。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七色陽光,但即使是在陽光普照的時候,也難免出現短暫的陰雲。成長中的少年,會有一些揮之不去的煩惱。這些煩惱來自生活,來自學習,來自與同學的交往……但是,有煩惱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它。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清理煩惱,消除煩惱,帶着多彩的夢走向成熟。

成長日記 篇8

奮鬥似歌,擂一聲慷慨激昴的號角,帶我們去拼搏;奮鬥似酒,釀一罈香醇可口的美酒,帶我們去品嚐;奮鬥似畫,繪一幅精妙絕倫的風景,帶我們去體驗,揚起奮鬥的風帆,帶夢想去遠航。

結婚傍大款、理財傍巴菲特、辦事要傍有權力的人,或許這就是一個現實的社會。如果人人想要傍,事事要傍,誰還想去奮鬥拼搏。沒錯,不能總靠傍,我們要靠自己,靠奮鬥。

持之以恆、善始善終的司馬遷,揚起奮鬥之帆,著作一代鉅作《史記》。

眾所周知,流傳千古的中國佳話,司馬遷,一代傳奇的人物,他身處窘境,他,仕途低迷不盡人意,他更被殘酷打入大牢接受官刑,然而這一切都沒有打消他著作的信念。以監獄為居所,以牢囚為伴,縱使在這樣的窘境之下他仍是咬緊牙關,繼續奮鬥向前。化悲痛為力量,讓悲痛為我著起遠航的風帆,我想這正是一代傑作司馬遷內心最真摯激盪的聲音。就這樣年復一年的鑽研,在油燈之下研究古人作品,歷經文學,司馬遷一點點的竄接,一點點奮鬥,將近用其一生的經歷全身心投入到這奮鬥的艱辛路途之上。《史記》,一部流傳千古的紀傳體通史,便是司馬遷持之以恆、奮鬥不息、拼搏不止的最佳見證。

奮鬥不息、拼搏不止的愛迪生,揚起奮鬥之帆,用奮鬥帶給世人光明

愛迪生可謂一代科學巨匠,不要因他的事業而驚呼,不要因他的`傑出而驚歎;更不必因他的偉大而尖叫。冰心曾説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嬌豔與美麗,而它成功背後的淚水有誰體味過?”沒錯,一代科學巨匠愛迪生的成功並非偶然,那是在歷經了種種奮鬥拼搏之後才彰顯的結果。為了發明電燈,他前前後後試驗了一千多種材料,最終經過奮鬥鑽研才找到最適合於電燈的材料鎢絲。甚至,他為了奮鬥,他強忍着實驗帶來的傷痛,使他喪失雙親,但是為了科學事業他毅然奮鬥向前。電燈,便是科學家愛迪生奮鬥不息、拼搏不止的成功之帆。

積極奮鬥,敢於創新的喬布斯,揚起奮鬥之帆,用奮鬥之帆創立蘋果電腦公司。

電腦,一項貫通人類的交流信息工具,即使是在艱苦的奮鬥之路,他仍然堅持下來,他就是一代巨匠喬布斯,用奮鬥之帆建起人類溝通的橋樑。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嬌豔,而背後浸透了奮鬥的淚水,奮鬥之旅是艱辛的,但只要敢於揚起奮鬥之帆,堅信勝利就在前方。

揚起奮鬥的風帆,帶上夢想去遠航,奮鬥拼搏,勝利就在前方。

成長日記 篇9

微博記錄:不經意間,冒出了一個花骨朵,我開心的好像聞到了水仙花潔白的.清香。

細説:微博貼出來以後,立即有人告訴我,我的“大葱”長得太快,花會開的太早。所謂太早,是因為人們需要控制水仙花在春節期間開放。我其實倒真沒覺得一定要開在哪個時節,只要好好盛放散播芬芳,不就很好嗎?

話分兩邊,説説之前分出來被牙籤弄傷的幾個花球,已經都死了。我對賣花者這樣的欺騙行為感到憤怒,也為自己沒能使小花球起死回生感到悲哀。

成長日記 篇10

在城裏,我們祭奠祖先常常是燒點紙錢,放點鞭炮,以示懷念。可是,在山村裏,卻是另一番景象。今年清明,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山村老家掛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這種濃厚的祭祀氛圍。

那天,我們揹着大包小包,提着大簍小簍,往太爺爺、太奶奶墳上走去。剛到太爺爺墳上,就聞到了一股焦味。我大驚失色:“着火了,着火了!”奶奶笑着説:“這不是起火,是燒墳上的雜草,是幫太爺爺打掃衞生,也就是掃墓。”

我們從簍子裏接二連三地拿出一些雞、鴨、魚,還有齋粑、餅乾,並倒上三杯白酒,一一擺放在太爺爺的墳前。

然後,我們按照城裏一樣的習慣,燒紙錢、放鞭炮,忙得不亦樂乎。爺爺從簍子裏翻出幾根香,每人分了幾根,一個勁地讓我們叩頭。他説:“這是對死去長輩的祭奠,以示尊敬!”於是,我深深地一連叩了三個響頭。

隨後,表哥切開了四隻蒸熟的鴨蛋,用刀子挖掉裏面的蛋清與蛋黃,僅留四邊蛋殼,整齊排列在墳上,説是給太爺爺做了四雙鞋子。

大舅則在墳堆上插上一根樹杈,並在樹上掛滿了白色的皮紙,説是給太爺爺開的支票,這樣一來,太爺爺在陰間就有錢用。一陣風吹來,白紙左右搖擺,似乎正在傳遞我們深情的祭奠。

最讓我疑惑不解的是:儀式完了,奶奶居然將祭奠的食品給我們分享。難道祭品也可以吃嗎?奶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説:掛青的祭品不僅可以吃,而且一定要吃,因為吃過後就能得死者的保佑!”

掛青,這麼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居然藴含了這麼深厚的學問,真是讓我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