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華】幼兒園説課稿彙編八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0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幼兒園説課稿彙編八篇

幼兒園説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是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的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教材藉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發幼兒看圖片,聽故事的興趣。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和聆聽,掌握聽故事的要領;再以連環畫為載體學習講故事,做到聲音洪亮,讓別人聽清楚,從而學會如何聽故事和講故事。最終達到訓練口語表達,培養交際能力的目的。

教學目標

1.認真傾聽《老鼠嫁女》的故事,聽後能夠複述故事。(重點)

2.掌握並運用聽故事和講故事的要領,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培養幼兒傾聽與表達的習慣。(難點)

課前準備

1.相關圖片、視頻、錄音、頭飾等。(教師)

2.瞭解生活中各種角色最強和最弱的方面。(幼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你們都聽過哪些故事?,從哪兒聽來的?

2、幼兒彙報《白雪公主》《猴子撈月》......

3、師:今天老師也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名字叫《老鼠嫁女》。

(邊説邊出示圖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兒嫁給最神氣、最厲害的人,猜猜看,最後的新郎會是誰呢?這就需要你們認真聽故事,並且邊讀邊想,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

4、板書題目,聽故事的要求。

二、傾聽故事,瞭解內容。

師:請小朋友們邊看書上的圖畫,邊聽故事錄音,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婦想把女兒嫁給誰呢?最後誰成了老鼠夫婦心目中最強的新郎呢?

(教師播放故事錄音)

幼兒: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兒嫁給太陽、烏雲、風、圍牆、老鼠和貓。

師:你聽得真仔細!你知道誰最後成了新郎嗎?

幼兒:最後貓成了老鼠的新郎。

師:看來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很輕鬆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還知道誰是最後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師:聽故事就應該聽仔細,才能記得牢。

師:瞧,老師把這些新郎人選都請到了黑板上(一一貼出故事中出現的形象),你們能結合生活,説説這些形象最強的本領是什麼嗎?

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們不僅聽得仔細,還能聯繫生活説出每種事物最強大的本領,真令我佩服!下面請你和同桌結合圖片用自己的話簡單説説故事的內容。

(幼兒同桌交流,自由説説主要內容。)

三、學講故事,把握內容。

1.教師示範講故事,幼兒發現要領。

師:下面請你們再聽老師講一遍故事,仔細觀察,看看老師是怎樣講故事的。

(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幼兒評價:老師講故事時聲音很洪亮,我們聽得很清楚。

幼兒:我還注意到老師講故事時表情很豐富,有的地方還加上了動作。

2.幼兒試講第一節,師生評議。

師:請你自己試着講講第一幅圖畫上的內容。

幼兒:從前,有一對老鼠夫婦,他們養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他們看着女兒一天天長大,就想,一定要給女兒找個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下面我們按照圖畫上的內容繼續講故事,請你們先自己試着講一講,再講給同學們聽。

3.幼兒結合圖畫自主講故事,幼兒評價。

(幼兒自主練習,教師巡視並指導幼兒的語言。)

師:誰願意先來講講這個故事?

指名講故事

幼兒評價:

1、講故事時聲音很洪亮,我們聽得很清楚。

2、語句通順,每幅圖按順序講。

3、故事的內容十分生動,還加上動作表情。

4、結尾可以自己想象。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聽出了這麼多講故事的小竅門,尤其是講故事時自己發揮想象這一條,值得我們學習。

四、表演故事,昇華理解

師: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既然這麼喜歡,下面我們來試着演一演這個故事,好不好?請小朋友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表演這個故事吧!

(幼兒自主選定角色,教師把各種角色的頭飾分發給每個幼兒,同時深入小組表演的活動中。)

指一組到前面表演故事,師生評議。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小朋友們學會了怎樣聽故事,講故事,只有會聽才能會講,希望你們成為善於傾聽,樂於交際的有心人。

幼兒園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能幹的小手》是小班上學期主題三《我自己》次主題《小手和小腳》中的一個活動內容,我選擇本活動是由於:

1、小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又比較缺乏,此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處,對自己的小手感興趣並萌發保護小手的意識。

2、現在的獨生子女是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長大的,家長包辦替代和過度寵愛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務的機會,通過此活動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3、本活動靈活性強,不受季節、時間、環境的限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我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説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2)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

(3)幫助幼兒初步掌握保護手的方法。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動教育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確定為:引導幼兒通過活動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許多的事情。活動的(難點)為: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手能做許多事情。

二、活動準備

根據小班幼兒喜歡玩玩具這一特徵,為幼兒準備了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玩具,有小汽車、積木、手鈴、串珠等;為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準備了哥哥姐姐會做什麼圖片一套;為避免空洞的説教還準備了手套、護手霜等物品。

三、説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説又不知該怎樣説,即使説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

四、説教法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能夠給幼兒帶來許多樂趣。小班的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動中多處採用模仿遊戲,如:組織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做手指遊戲、模仿洗手的動作等,在遊戲中使幼兒自然習得對手的認識,知道了手能做許多事情。

2、談話法:所謂談話法,就是圍繞活動內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的一種方法。由於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在引導幼兒認識小手時,就通過以教師為主,幼兒為輔的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圍繞我的手上有什麼,我的小手本領大,怎樣保護手等問題,師幼進行談話、討論,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

五、説學法

經驗感知法:由於小班幼兒的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容易在經驗分享中產生人云亦云的現象,如在討論小手會幹什麼時,一個幼兒説我的小手會刷牙,其他的幼兒也會跟着説會刷牙,幼兒的思路打不開,就不能較好地完成教育目標。所以我為幼兒準備了不同的玩具,通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拓展幼兒的經驗,再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幼兒的思路就會打開,經驗就能較好的分享,知道手會玩很多的玩具,會做許多的事情,並能嘗試着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化解難點,突破重點。轉自

除經驗感知法外,遊戲法也貫穿於活動始終,有趣的小手變變變,引發了幼兒的興趣;討論法、談話法引領幼兒認識手指的名稱和作用;經驗感知法的運用使幼兒在遊戲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許多的事情;通過傾聽教師講解、回答問題,孩子認識到手能做許多的事情,瞭解了保護小手的方法。

六、説教學程序

本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健康領域、科學領域的內容,我採用遊戲引入----師生討論----

探索感知----談話小結的教學流程,逐步深入,環環相扣,自然達成教育目標。具體流程如下

1、創設情境,引入活動

活動開始,我以變魔術引入活動:“今天老師要用手變魔術給小朋友看,你們想不想看?”教師用手變幾樣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接下來邀請孩子跟老師一起用手變小動物,並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和叫聲,進一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誘發孩子的活動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以變魔術引入活動,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引發孩子對小手的興趣,就為下一個環節認識小手做好了鋪墊。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遊戲活動能夠面向全體,能力差的、膽子小的幼兒也能體會到成功和快樂。

2、通過觀察、比較、遊戲等形式,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

由“小朋友,剛才我們用什麼變的魔術呀?”引入本環節。鼓勵幼兒伸出會變魔術的小手來看一看,通過對比感知老師的手和小朋友的手大小不同;通過看、聽、説知道手心、手背、五根手指頭的名稱和作用;通過拉拉鈎和做手指遊戲複習鞏固手指名稱。

教育不能通過灌輸來進行,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通過觀察、比較、遊戲等形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一雙手,有手心手背手指頭。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遊戲能引發幼兒的興趣,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拉拉鈎的遊戲和手指寶寶遊戲,就使幼兒在開心和快樂中複習了手指名稱,鞏固了學習的知識點。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3、為幼兒提供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在操作中拓展幼兒的經驗。

在此環節的活動設計,運用了前面提到的經驗感知法。本環節由老師請小朋友玩玩具展開活動,這裏為幼兒創設了遊戲的情境,使孩子在探索中自己發現手能玩許多的玩具。鼓勵孩子探索玩法並用語言表達自己在玩什麼,玩完玩具後引導孩子收拾玩具,並送玩具寶寶回家。通過提問你的小手會玩什麼?引導孩子在操作的基礎上回答問題,知道小手會玩許多的玩具。

在玩玩具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除了玩玩具,你的小手還會幫你做什麼事情?哥哥姐姐的小手會做什麼事情? 有小手能玩玩具遷移到小手能做許多的事情。這一環節,有效的幫助小朋友認識到小手真能幹。萌發向哥哥姐姐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4、教育幼兒講究衞生,保護自己的'小手。

小手這麼能幹,我們怎麼保護小手呢?自然引入本環節:保護自己的小手。由手心向上引出小手髒不髒,接着做了洗手的模仿動作,由手背向上引出指甲長不長,教育幼兒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玩刀子,剪子等;冬天洗完手要抹護手霜,出門要戴棉手套等。

《幼兒園教育綱要》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平時生活中常會把手指放入嘴巴、啃指甲、玩刀子、剪子等,需要成人及時引導。為避免空洞的説教,準備了護手霜、手套,通過實物展示及提問,啟發孩子説出保護小手的方法並教育幼兒要保護自己的小手。

5、結束活動

小朋友知道了怎麼保護小手,小手特別高興,要邀請小朋友出去玩更多、更有趣的遊戲呢!我們變成自己喜歡的動物,出去玩吧!通過變動物的遊戲,引領孩子出活動室,既和活動開始部分相呼應,又能再一次引發幼兒的興趣,使孩子在快樂中結束活動。

七、説亮點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能夠給幼兒帶來許多樂趣。因此本屆活動課的亮點就是根據小班的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好模仿的特點,

在活動準備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玩具,有小汽車、積木、手鈴、串珠等;為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準備了哥哥姐姐會做什麼圖片一套;為避免空洞的説教還準備了手套、護手霜等物品;在活動設計中,組織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做手指遊戲、模仿洗手的動作等,在遊戲中使幼兒自然習得對手的認識, 知道了手能做許多事情。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遊戲活動能夠面向全體,能力差的、膽子小的幼兒也能體會到成功和快樂。

由於小班幼兒的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容易在經驗分享中產生人云亦云的現象,如在討論小手會幹什麼時,一個幼兒説我的小手會刷牙,其他的幼兒也會跟着説會刷牙,幼兒的思路打不開,就不能較好地完成教育目標。所以我為幼兒準備了不同的玩具,通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拓展幼兒的經驗,在教學法中我運用談話法和經驗感知法,圍繞活動內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由於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在引導幼兒認識小手時,就通過以教師為主,幼兒為輔的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圍繞我的手上有什麼,我的小手本領大,怎樣保護手等問題,師幼進行談話、討論,幼兒的思路就會打開,經驗就能較好的分享,知道手會玩很多的玩具,會做許多的事情,並能嘗試着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化解難點,突破重點。

整個活動,孩子們不是端坐靜聽,而是積極動腦思考;老師不是單純講述,而是以遊戲吸引孩子,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當我們用心去設計、組織一個教學活動,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收穫是那麼大!我們老師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願老師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一)內容選擇的依據

中華民族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孩子是傳承民族文化橋樑,在幼兒階段開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間文化薰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接觸有關十二生肖的話題,也看過有關十二生肖影視片,特別是十二生肖中的許多動物都是幼兒熟悉的,喜歡的,《綱要》中也要求我們: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選擇十二生肖這個課題,對幼兒來説是非常有趣的,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設計思路

根據社會教育的目標要求,十二生肖社會活動的內容,不僅要讓幼兒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稱和形象,同時還要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和輪迴問題。我的活動思路為:熟悉動物;感知順序;理解含義;瞭解輪迴規律;遊戲鞏固認知。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和設計思路,努力體現以幼兒為本現代化教育理念。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活動目標: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

2、瞭解十二生肖的輪迴,對不同生肖的年齡進行簡單的判斷。

3、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的學習興趣和熱愛情感。

(二)活動重點、難點

以兒童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是《綱要》的基本點,對大班幼兒學生來説,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由於十二生肖的輪迴具有抽象性,幼兒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教法

十二生肖社會活動內容對大班幼兒來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為了有效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以下幾個教學策略。

1、通過故事、課件與遊戲手段。

我通過講述十二生肖來歷的故事,再結合課件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十二生肖的動物名稱和排列順序;遊戲活動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聚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為一體的特點。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幼兒用遊戲的形式記住十二生肖的順序,感受十二生肖的輪迴,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活動氛圍中掌握重點。

2、藉助鐘錶。

由於學生已有了如何看鐘表的知識基礎,知道鐘錶上的12個數字,知道12個數字的輪迴是怎麼回事。運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將幼兒對鐘錶的知識遷移到讓學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上,符合教育規律,同時鐘錶的週期具有直觀性,這樣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有利於學生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突破知識難點的有效手段。

3、雙主體互動模式。

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是本次活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問題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幼兒帶着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好奇參與學習,探索問題,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着、組織者、促進者,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四、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將在説説、看看、想想、聽聽、演演、唱唱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具的準備:十二生肖動物課件、根據本班學生屬性準備屬相飾物若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圖片一套、十二生肖的兒歌。

2、知識經驗準備:通過佈置家庭作業使幼兒事先知道自己的屬相,知道父母的屬相,父母的年齡,瞭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動物。認識鐘錶。

六、説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經驗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幼兒會集中注意力,並樂此不疲。為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教師運用激勵機制,將事先準備好的屬相小禮物獎給回答問題的學生。

在這個環節,老師對小朋友説:“小朋友們,我這裏有很多禮物,現在我要獎勵給回答問題積極,答題又好的小朋友,你們看好不好”。根據學生屬相在回答完問題後獎一個屬相飾物。問題如:

1、你知道自己的屬相嗎?屬啥的?

2、你知道父母的屬相嗎?你媽媽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屬相?

本環節老師通過提問導入,獎勵機制,激活幼兒原有知識,目的是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回憶對屬相的認識,為全面學習十二生肖有關問題做準備。此時學生的主體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過渡:剛才小朋友回答的問題很好,可是人的屬相不僅有我們以上所説幾種,實際上人的屬相有12種,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呢?好,今天我把它們請來了,大家認真看,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第一個環節:播放十二生肖視頻課件,在動作、形象、聲音等方面突出每個動物的特徵,強化幼兒的認知。

本活動環節,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十二屬相動物做成視頻圖片,依次給學生播放。這個環節老師採用問題導學法、直觀視頻教學法。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前提出問題,幼兒帶着問題觀看,同時通過形象生動視頻,使觀看具有目的性、直觀性;幼兒處在看看、想想、模仿的學習過程中,這個環節有利於加強幼兒的認知和記憶,實現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環節:通過猜猜看活動、進一步認識十二生肖中動物的變形圖案。

在觀看視頻之後,學生對十二生肖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十二生肖的變形圖案很多,為進一步增強認知,教師通過圖片匹配、讓幼兒猜動物名稱,進一步深化幼兒的認知。

本環節採用雙主體互動模式,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教師、幼兒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本環節有利於完成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三個環節:講故事,在鐘錶圖案上貼圖片,讓幼兒認識十二生肖順序。

過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小朋友們你知道為什麼嗎?這裏有個傳説故事。

教師結合課件,繪聲繪色講關於十二生肖動物通過比賽來排序的傳説故事,在講故事的同時依序將對應的動物圖片貼到事先準備好的大鐘表上。從1——12。分別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愛聽故事是多數幼兒的特點,也是最能吸引幼兒的教學手段之一。本環節利用故事與課件相匹配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了幼兒的聽覺和視覺,幼兒在聽聽、看看的學習過程中明確了十二生肖的順序。本環節設計有利於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達成。

第四個環節:結合鐘錶圖,聯繫幼兒的屬相,用問題引導幼兒瞭解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

過渡:小朋友們,在我們這個神奇的鐘表中,各種動物依序排列,一個數字代表一年,一年一個屬相。下面老師問幾個問題,誰第一個回答,誰就先得到老鼠的頭飾。

教師設置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將難點分解,隨着學生回答,依次發出十二生肖頭飾。

老師的問題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啥的?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麼年?

3、明明小朋友屬馬的,明明今年幾歲?

4、12年後是什麼年?

在本環節中,老師採用難點分解法,通過給學生提出由易到難,由具體道抽象的問題,將十二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活動難點,一一化解,學生則運用想想,説説的學習方法,從而突破難點,達成本次活動的第二個目標。本環節教學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第四個環節:通過遊戲、唱歌,鞏固加深學習成果,烘托課堂氣氛,達到本次活動的高潮。

三、結束部分。

通過關於十二生肖動物兒歌和童謠聯唱,激發幼兒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説課稿 篇4

讓繪畫記錄生活

在深入實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過程中,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呈現了生活化和整合化的趨勢,要求教師做到:重視瞭解孩子的生活經驗,重視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重視多種學科的相互滲透,將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改變了舊有的由教師根據自身愛好獨立選擇內容,設計教學活動的模式。

在我園的美術教學中,我們堅持實踐《綱要》要求,做到: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與現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不要把美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

我們認為:發揮繪畫的記錄作用,讓孩子感受生活中的藝術,讓繪畫活動紮根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那麼繪畫的過程必然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快樂,繪畫的結果必然是孩子真實的內在體驗,只有這樣,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活動才顯得真正有意義。

在這樣的原則下,我從孩子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和發展水平出發,設計了大班美術繪畫活動《刷牙嘍》。

活動目標:

1、回憶、再現、觀察刷牙的動作,瞭解刷牙工具的外形特徵;

2、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與造型能力,嘗試用線條表現刷牙的有趣動作;

3、培養孩子講衞生、愛生活的良好習慣;激發孩子對線條造型的興趣,感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油性筆、紙;實物:牙刷、牙膏、杯子;

活動重難點:

表現人物刷牙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快樂遊戲:我是牙醫

二、觀察討論:刷牙的工具

三、情境表演:我在刷牙

四、繪畫再現:刷牙嘍!

五、觀察評價:我們天天都刷牙

1、鼓勵孩子誰先畫好,就把誰的作品貼到預先設置的展區;

2、請孩子把作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欣賞,並對自己周圍的親戚朋友進行愛牙護牙宣傳活動。

一、説教材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在中國小進行的美術教育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幼兒園教育作為中國小教育的基礎教育,更應該把孩子的生活體驗放到首位。可以這樣説,藝術來源於生活,孩子關注的事物和生活經驗就是我們繪畫的好題材。

在齲齒日益嚴重和氾濫的今天,培養孩子的良好衞生習慣益發重要,孩子從2歲開始學習漱口,3歲嘗試獨立刷牙,一般來説,大班的孩子已經對刷牙有相當的生活經驗,説起自己使用的形象獨特的牙刷、造型可愛的水杯、水果香型的牙膏是朗朗上口,甚至很多孩子還能説出牙膏的品牌。由此,生成了本次繪畫活動的題材“刷牙”。

二、説目標

4歲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制約了他們的繪畫能力,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表現人物刷牙的動作,在目標的制定上,重視孩子繪畫能力的培養,更重視孩子情感的表達。

1、認知目標:回憶、再現、觀察刷牙的動作,瞭解刷牙工具的外形特徵;

2、能力目標: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與造型能力,嘗試用線條表現刷牙的有趣動作;

3、情感目標:培養孩子講衞生、愛生活的良好習慣;激發孩子對線條造型的興趣,感受繪畫活動的樂趣。

三、説教法

孩子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因此,在整個活動中,以體驗為軸線,充分體現教師的積極引導與孩子的主動探索。

我們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緊扣刷牙的主題,以出示實物觀察、討論器具形狀、情景表演為手段,注重趣味性、層次性,更注重實踐性。儘量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探究、思考,調動孩子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讓他們在生活中、遊戲中輕鬆愉快地學習繪畫,從而達到樂學、會學、創造性學習的境界。

四、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以五個環節從激發孩子興趣、指導孩子觀察、加強快樂體驗、大膽創作、體驗成功等方面逐層展開,整個活動設計富有情趣,重視孩子的積極參與。

第一環節:快樂遊戲“我是牙醫”

以“找朋友”的形式即興尋找朋友,觀察牙齒的情況,提問逐層深入:

第一次遊戲,“他的牙齒什麼顏色?”“他的牙齒什麼形狀?”以提問引導孩子觀察牙齒的外形特徵;第二次遊戲“他的牙齒怎麼樣?”由孩子做出一個綜合評價,引出“愛護牙齒要刷牙”。

(遊戲是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扮演牙醫”迅速地活躍了課堂,同時,在隨後的相互的觀察中,孩子們在老師的提示下展開細緻的觀察,為後期繪畫牙齒打下基礎的同時,也讓孩子更加感受到了探索的快樂,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節:觀察討論“刷牙的工具”

“刷牙需要什麼工具呢?”(根據孩子回答,逐一出示)

(這一環節中將重點引導孩子觀察牙刷頭、牙刷毛、牙刷把、水杯的口、水杯的身體和牙膏的外形特徵

孩子豐富的生活經驗成為了孩子主動回答問題,積極參與活動的有效基礎,同時,將實物投放入課堂,為孩子提供了看一看、摸一摸、的機會,有利於孩子有針對性的觀察、討論和交流,為孩子的繪畫造型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情境表演“我在刷牙”

1、結合兒歌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刷牙表演,讓孩子假裝拿着牙刷、杯子,一起表演刷牙,説一説刷牙的動作、模樣、姿勢等,教師給予及時表揚。

“你知道刷牙時應該怎麼刷嗎?今天,我就是媽媽,你們就是我的娃娃,請端好你的杯子,拿好你的牙刷,我來看看我的寶寶是怎麼刷牙的。”

2、引導孩子觀看老師表演刷牙,注意觀察身體動作。

3、孩子再次模仿刷牙動作,並相互觀察手臂的動作。

(在這一環節中,將重點糾正孩子的.刷牙動作,要求孩子做到橫握牙刷,門牙上下刷,這種把表演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探究、發現、體會到了刷牙時的樂趣,得到了感知覺的體驗和滿足,還幫助孩子掌握刷牙的正確姿勢,為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同時,在相互的觀察中激活孩子的創造思維,為創作積累了更豐富多彩的繪畫素材。)

第四環節:繪畫再現“刷牙嘍!”

1、提出作畫要求:

今天,我們來畫刷牙,請你記錄下你最喜歡的刷牙動作,讓我們從牙刷開始畫:牙刷怎麼拿的?牙刷的頭向着什麼方向?在嘴張得大大的還是小小的?手從肩膀長出來,握到牙刷沒有?你的水杯放在哪裏的?如果,拿到手上,那手臂是怎麼彎的?如果,放在洗臉池上,那你空着的那隻手又放在哪裏的呢?

2、孩子大膽創造,教師巡迴指導。

在孩子繪畫遇到困難時,鼓勵孩子再次模仿動作,再次觀察後繪畫。

(這一環節中,摒棄了教師的示範,杜絕了範畫對孩子思維的侷限,而強調孩子的觀察能力與造型能力的配合提高。

教師以語言提示引導孩子逐步展開繪畫,重點指導孩子將觀察到的動作與自己熟悉的線條相對應,大膽進行造型,使畫面更完整豐富,在這一過程中,同時,教給了孩子觀察的方法。)

第五環節:觀察評價“我們天天都刷牙”

1、鼓勵學生誰先畫好,就把誰的作品貼到預先設置的展區;

2、請學生把作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欣賞,並對自己周圍的親戚朋友進行愛牙護牙宣傳活動。

(在評價中,堅持正面評價的原則,為孩子提供相互的作品欣賞、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的機會,讓孩子更清楚繪畫的近期目標,提高了孩子對美術的學習自主性,昇華了興趣,增長了自信;在作為課堂延伸的宣傳教育中,進一步得到家長配合,促進孩子良好衞生習慣的培養,加強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幼兒園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遊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敍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與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裏天空、白雲、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與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敍述了同學們秋遊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聯繫上下文,利用文本留白,藉助文中句式“有時像??有時像??”“有的??有的??有的??”,充分發揮想象,發展學生語言能力。

三、説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能力的同學能背誦課文。

2、發揮想象練習説話。

四、説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主要通過看圖與想象創設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學法與教法相適應,採用“看看——讀讀——想想——説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五、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陳述:這節課我們繼續去——(秋遊)。播放歌曲《郊遊》,教師描述:聽,哪兒來的歌聲?讓我們乘着歌聲的翅膀出發吧!

(二)精讀課文,主要是創設情境,朗讀感悟;

第一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1、讓孩子自讀課文,找一找秋天的天空怎麼樣?如果美,美在什麼地方?多讀兩遍感受一下。

2、師生討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感悟課文

(1)“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2)“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這麼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3)“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雲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雲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雲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雲朵還在不斷的變化着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繫平時所看到的來説説天上的雲還像什麼?

3、句式練習,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

4、齊讀,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第二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田野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説説田野的景色。

2、學生交流 ,秋天的田野美在什麼地方?

課文主要通過描寫田野裏金黃金黃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雪白的棉花來體現田野的美麗,這種美麗不僅是顏色上的美,更代表了豐收。在教學時主要讓孩子抓住描寫顏色的詞通過比較朗讀讓孩子感受到詞語的美,並可以聯繫實際,讓孩子照樣子説説還會有哪些豐收。出示相應的句子聯繫。

3、小節: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非常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説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非常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最後齊讀感受。

第三部分主要是感受孩子秋遊時玩的非常開心。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聯繫孩子們的實際,來感受孩子們的愉快心情。

抓住重點語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着逮螞蚱,有的向着藍天亮開了嗓子。

1、 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在玩些什麼?他們表情怎麼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麼?

2、用“有的??有的??”來説説小朋友還玩了些什麼。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開心哪!

4、最後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着老師去郊外秋遊,秋天的天空與田野都非常美麗,大家玩得也非常開心。讓我們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吧。

(四)、學習上節課剩餘的生字,以學生自學為主。

最後依據教學目標,佈置背誦課文與練習説話的作業。

幼兒園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變色蝸牛是小班上學期早期閲讀課,變色蝸牛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又在平時常見到的幾種顏色為線索所引出的故事,講述了小蝸牛每吃一種水果就會隨着水果的顏色變換身體顏色,所引出的故事,小班孩子對顏色認識還夠,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顏色的認識。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發展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目標中提到學會

根據畫面上實物的'顏色以及人物身上的顏色猜測想象故事情節,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説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説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再加深對顏色的認識,這樣孩子在活動中理解了故事內容,又認識了幾種水果,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孩子們每人一本圖書,讓他們邊看書邊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

(四)説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説又不知該怎樣説,即使説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

(五)説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温法等。i。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慢慢引導幼兒根據色卡知道小蝸牛的身體變化,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猜猜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猜測法等學習方法。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猜測中能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ii。猜測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猜測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七)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聽聲音猜測是誰來了,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鼓勵幼兒用"第七天小蝸牛吃了什麼,變成了一隻什麼顏色的蝸牛"講述。

3、完整講述故事。

一:聽聲音猜測是哪個小動物,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象聲詞蟋簌,並讓孩子們猜猜看誰來了,小朋友們就大膽想象,是誰來了呢?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第一天小蝸牛吃了什麼東西?身體變成了什麼顏色?

2、第二天小蝸牛又會吃什麼,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3、第二天過去了是第幾天?蝸牛媽媽又會給他吃什麼東西呢?那小蝸牛會變成什麼顏色呢?這一環節通過提問、猜測,讓幼兒在討論、尋找中大膽地説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情節很平凡,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小蝸牛從第一天到第七天吃水果吃東西的地方設計了當小蝸牛遇到了小朋友後,小朋友會給他吃什麼東西呢?小蝸牛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了呢?這樣一來。孩子們舉手的熱情更高了,回答問題也熱烈了,雖然有的孩子回答的文不對題,但畢竟孩子在思考問題,在認真表現自己了,我就及時給予他們鼓勵,給予他們肯定。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我是在進行復述故事了,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體會,第一天蝸牛吃了什麼?他變成了什麼顏色的蝸牛?第二天,他又吃了什麼?又變成了什麼顏色的了?第三天呢?直至到第七天他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你們覺得他還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了呢?在這樣一遍又一遍反覆的提問下,孩子對故事已進一步的理解了。

幼兒園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麪包是幼兒非常熟悉且喜愛的食品,烤麪包的方法不僅有趣,而且新奇。我們選擇並設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小班幼兒生活的"烤麪包"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塗塗""烤烤""嚐嚐"的過程中,學習水粉塗色、色彩對印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根據《綱要》藝術領域"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知識目標:鞏固對紅、黃、綠、紫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技能目標:大膽選色,學習平塗的方法與蘸色的技巧。

3、情感目標: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悦。活動的重點:鞏固對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學習塗色,體驗玩色的快樂。活動的難點:學會蘸色的技巧,用平塗的方法塗滿"果醬".活動的準備:(詳見活動設計的準備)。充分有效的活動準備是美術活動成功的前提。本活動準備既關注幼兒已有經驗的積累與參與,也注重教具的形象性與作畫工具的合理性。如選用的水粉筆,是長水粉筆截掉一段筆桿而成的──這是我們反覆實踐後確認的,這樣更方便幼兒的使用。本活動宜在小班第二學期進行。

二、説教法與學法

本活動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範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操作與語言的緊密結合來突出重點,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生疏為熟悉的辦法來突破難點。用簡潔的、遊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同時,我還運用了興趣式指導和滲透式指導法。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如:蘸色的技巧,是按情節發展,邊演示邊以遊戲口吻強化:"蘸點果醬,舔一舔,塗在麪包上""蘸點果醬,舔一舔,果醬塗得滿滿的"……再如,要求幼兒均勻塗色,是這樣説的:"果醬塗得滿滿的,麪包的味道就更好了";將塗上的色彩對印:"把塗滿果醬的麪包合起來,壓一壓,免得果醬流走了".從而避免説教式的提要求和示範。通過老師的演示,遊戲化的強化,幼兒在自然輕鬆的氛圍中邊聽邊看,不知不覺領會了塗色要領,在邊説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醮色的.技巧,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説活動程序總的設計思路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本活動目標要求,設計以"兔媽媽收徒弟,兔寶寶學烤麪包"為中心主題,以老師的示範幼兒練習為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流程是:講故事導入→老師示範(取麪包→介紹果醬→塗果醬→烤麪包→展示麪包)→幼兒練習→活動評價(展示幼兒烤的麪包,請客人品嚐)。具體活動程序如下:

1、導入:以故事導入課題。創設富有童話色彩的遊戲性情境,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富有情感的角色(兔媽媽和兔寶寶),易於促進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時間1.5分鐘)

2、新授:老師示範"烤麪包".通過老師遊戲化的口吻,準確的講解示範,使幼兒自然地掌握烤麪包的步驟,明確烤麪包的要求。同時,又讓幼兒體驗到"烤麪包"帶來的色彩美(色彩對印)與成功的快樂,更激起幼兒自己烤麪包的強烈願望。(3.5分鐘)

3、練習:幼兒烤麪包,老師巡迴指導。老師觀察幼兒,並用遊戲口吻進行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塗畫。指導時注意個別差異。(13—15分鐘)

4、活動評價:請客人品嚐。以請客人品嚐的形式進行,既合乎主題情節,又利用了可借用的教育資源,讓眾多的聽課老師參與活動的評價,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得到他人的評價,使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也促進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2分鐘)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活動遊戲性、趣味性極強,進一步促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發展。

幼兒園説課稿 篇8

一、設計意圖

幼兒的成長傾注了家人、老師、同伴以及社會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愛。幼兒平時可能覺得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本次活動以“母愛”為支點,在 母親節前夕,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讓孩子們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媽媽的愛,同時為幼兒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幼兒親身體驗那種愛,通過體驗,讓幼兒知道生活常見的愛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愛是親親熱熱、愛是為了長大、愛是一起分享、愛是給予幫助。

二、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理解、感受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體驗愛的美好境界!

2.體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三、活動重點

小朋友覺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有的時候根本沒有感受到這是大人對自己的關愛,並且現在的小孩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不知道怎麼去愛,更不知道愛是什麼,所以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四、教學難點

創設情景讓幼兒去體驗,通過用身體動作和語言充分表現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對周圍身邊的愛,從中讓幼兒瞭解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地球,就是個大家庭。知道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就像《綱要》中所提倡的一樣: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通過環境的影響感染幼兒。

五、教學方法

這次活動中我主要採取:演示法、引導法、鼓勵法、觀察法、提問法,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幼兒獲得直觀的體驗,是孩子從中感受到什麼是愛,理解愛的不同的表達方式,通過音樂遊戲法、情景教學法、教師參與法,讓幼兒知道如何去感受愛,又如何去愛別人,讓幼兒在遊戲中自由表現,就像《綱要 》所提倡的: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讓幼兒積極投入遊戲角色之中,教師賞識激勵,教師參與遊戲更能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讓活動進入高潮,教師參與到遊戲中,讓老師也真正成為“教育過程中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充分調動幼兒遊戲的積極性。

六、學習方法

本次活動主要採取體驗法、觀察法、討論、談話、表現法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

七、組織形式

以個別、集體、遊戲、表演等形式進行活動

八、教學準備

多媒體動物愛心課件四個,汶川地震錄像,環境創設“大家庭”,愛心卡,字卡,錄音磁帶。

九、活動過程:

(一)出示“愛心卡”,引出主題。

1、出示有音樂的“愛心卡”課件,引發幼兒興趣,讓幼兒通過動畫情景、音樂、視聽及觀察來引發幼兒多活動的興趣,通過觀察讓幼兒從中發現“愛心卡”上面還有一個“愛”字,順着孩子們的“發現”然後自然導入我們的活動主題----愛(LOVE)

2、通過討論、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説説什麼是“愛”這樣給孩子一個自由講述的空間。讓孩子可以把所自己認為的愛可以隨意表達出來。

(二)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師: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裏也有一些愛的故事,請你們來看看,裏面都有哪些愛?他們的愛是怎樣的愛?讓幼兒帶着問題去看多媒體課件,看看片子中看到了什麼樣的愛心故事

1、播放課件《兔媽媽和小兔》的愛心故事。讓幼兒理解感受愛是“親親熱熱”的。

A、兔媽媽和小兔在幹什麼?它們為什麼抱在一起?這個提問給了幼兒大膽想象,充分講述的自由。

B、誰知道“親親熱熱”表示什麼意思?還有什麼動作可以表示親親熱熱呢?然後通過引導、鼓勵的方法讓幼兒運用肢體語言這種特殊的表現、交流方式來感受愛是“親親熱熱”的,不但增進了與同伴的友誼,而且幫助幼兒理解了愛的表達方式。像兔媽媽用“抱抱”來表達對小兔的愛;覺得愛就是親親熱熱

2、幫助幼兒理解愛是“為了長大”

播放課件《熊媽媽和小熊》的愛心故事。

A、提問:“哎呀,小熊怎麼了?胸媽媽怎麼背對着小熊,不去救它呀?”(小朋友不知道“小熊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會游泳的”這一知識。在缺乏這種經驗的時候,他們都以為是小熊掉到河裏了。)

B、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其實小熊是被它的媽媽故意推下水的。

C:你們覺得熊媽媽愛小熊嗎?

D、師生共同舉手表決“愛”與“不愛”。

E、幫助幼兒理解“愛是為了長大”。

總結:其實熊媽媽非常愛小熊,因為小熊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游泳這項本領。它把小熊推下水是為了幫助小熊早一點學會游泳。

這一環節通過引導提問,幼兒觀察、談論、自由表現的心事讓幼兒瞭解到熊媽媽的這種愛其實是在鍛鍊小熊,熊媽媽是愛熊寶寶的. 熊媽媽的愛就是為了讓熊寶寶快快長大。

3、幫助幼兒理解愛是一起分享的

播放課件《蜜蜂媽媽和小蜜蜂》的愛心故事。

提問:

A、蜜蜂媽媽是怎樣愛她的孩子的呢?

B、小蜜蜂們品嚐着香香甜甜的花蜜,高興地説:“愛是一起分享”。(出示字卡——一起分享)

C、你有了好東西時和別人一起分享嗎?

幼兒討論、互相交流分享的經驗。

通過觀察法、談話討論法幫助幼兒理解”一起分享”的含義,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分享經驗來説一説,為他們提供一個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愛心的平台,從中明白愛是一起分享的。

(三)讓幼兒體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1、播放課件《螞蟻媽媽和小螞蟻》的愛心故事。

A、螞蟻媽媽愛它的孩子嗎?它有時怎樣表達對孩子的愛的呢?通過提問、談話的形式讓幼兒理解螞蟻媽媽在小螞蟻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小螞蟻幫助。從而感受到愛就是給予他人幫助。

B、除了媽媽給了小螞蟻幫助,還有誰也幫助了小螞蟻?(小樹葉、小樹枝)

2、平時你幫助過別人嗎?有沒有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幫助了別人心裏覺得怎麼樣?(再一次為幼兒提供相互討論的機會,在又一次的經驗交流中,使他們體驗相互幫助帶來的快樂。)

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媽媽、大家對你的愛,你覺得很幸福,你愛大家嗎?你是用什麼方式表達對大家的愛?你給了別人你的愛,你覺得幸福嗎?(讓幼兒在討論中體會到、領悟到原來得到別人的愛和愛別人都是快樂的、幸福的。)

3、能播放錄像《汶川地震》,讓幼兒觀看,從中感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瞭解災區人民災區小朋友的不幸,激發幼兒為災區小孩獻份愛心。

討論:看到災區的小朋友沒吃沒穿沒爸爸媽媽後,你有什麼感覺,你為災區的小朋友做了什麼,幫助了他們你感覺怎樣。(再次為幼兒提供愛心展示平台的機會,更深的讓幼兒惹事到如何去幫助別人,用什麼樣的方式羣英關愛他人,是幼兒更深的領悟到愛別人也是一件非常幸福快樂的事。

(四)延伸活動:

老師為大家都準備了一張愛心卡,小朋友可以把你得到的愛或者你對別人的愛畫在上面,並和小朋友來交流交流,然後帶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最後運用繪畫的形式,是想讓小朋友通過這種方式對得到別人的愛和你對別人的愛有一個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