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華】説課稿彙總八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8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説課稿彙總八篇

説課稿 篇1

一、本課是國中勞技教材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開展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理論聯繫實踐的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一)基於本課的性質和特點,也基於學校的現實資源和條件,我從三個維度確立了以下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 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操作進一步培養和訓練學生良好的操作習慣?發揮集體智慧,培養學生互幫互學,團結協作精神(二)根據本課題的內容和地位,我確定本課題的

重點是:學生生活中雖然經常 但親手製作的少。 本課將 的製作作為重點。為突出重點,把時間留給學生,首先,我將上課內容做成課件,將相關的知識介紹給學生課前瀏覽,上課時只介紹必須的知識,其次,操作訓練時將連續的操作過程分解成幾個觀鍵的技術點進行示範,讓學生逐步模仿。通過課件,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模仿、練習,使學生能熟練掌握製作過程。

難點是:由於學生初次製作 ,心中沒數,因此我將 作為重點為了突破重點,我在知識介紹中重點播放 的視頻,親自示範並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加強巡視和指導。 為了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其與本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實物、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技能的掌握。

(二)情景引導法:藉助多媒體音、行、色、動的強大優勢,及事先準備好的成品進行直觀演示。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有(三)講練結合法等

三、這節課我還指導學生運用

:自學法、模仿法、比較法、實踐法。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這樣有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結合新課改模式,我設計了本課的教學環節?

(一)欣賞導入,激發興趣。(5分鐘)

1、課件播放:(伴着優美的音樂,展示 的完成作品。學生欣賞)

2、實物展示:老師把實物作品展示給學生欣賞。

3、(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些美麗的作品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讓我們一起走進 的世界,學習

的 方法,爭取每人都做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吧!) (這樣以視覺享受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二)彙報交流,展示探究成果。(5分鐘)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預習,請各小組代表上台講解對 的瞭解,內容涉及到 的知識、注意事項、操作過程等方面。同學們共同感受 的魅力。

(這是一個課前準備作業,讓學生通過合作蒐集息,培養他們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很好的激發他們探求未知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意識。)

(三)快樂學習,操作體驗。

你想製作自己的 作品嗎?我們一起開始學習吧!

1、認識

(1)以小組為單位看製作 視頻?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

(3)小組代表發言,交流對以上內容的理解。老師適當指點和提示。

(這樣通過同學們的觀察、討論和交流,發現奧祕,鍛鍊學生的觀察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注意細節和邊觀察邊思考的良好習慣。)

2、實踐練習

(1) 的程序及注意事項(多媒體提示) (2)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活動,老師巡迴指導。

(用多媒體給學生以提示,考慮大部分同學是初次接觸,難免生疏,為了防止出錯,給學生進行提示,免除學生無從下手的焦慮感。在小組內活動,同學之間可以隨時交流,共同進步,解決本課重難點。學生在操作中相互檢查、相互糾錯,以快待慢,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小結及活動感受

以個人發言的方式,評價自己的活動效果,交流成敗的體驗。老師鼓勵同學們把課堂上沒完成的作品課後堅持完成。

(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談收穫,談體會,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可能同學們可能對知識的體會較多,而對探究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不一定總結的很好,教師要適當的補充和引導,同時提出新的要求,既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懸念,又給學生課下探究學習指明瞭方向。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和借鑑。體現成功的快樂。)?(四、)拓展延伸

元旦快到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制作 。進行創意大比拼。評選優勝小組。 (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接下來呈現的是我的板書設計:是 主要製作流程。能充分體現本節課的重難點,達到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的目的。

五、最後我説一説體會與反思

勞技課程為學生的成長打開了另一扇窗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起來,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空間和可能。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注入了精神動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是我心中永遠追隨的課堂。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恆定律在電能和熱能轉換中的體現,本節在電學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學生學好這節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為學生升入高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A.重點:理解焦耳定律,用實驗讓學生總結出計算公式。

B.難點:幫助學生認識電流做功和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是本節的教學難點,防止學生亂套用公式。

C.關鍵:本節的教學關鍵是做好通電導體放出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以後介紹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在生活、生產上的應用。

2.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理解焦耳定律(內容、公式、進行一些計算),知道電熱器的工作原理(電熱器的發熱體為什麼是由電阻率大、熔點高的'合金絲繞在絕緣材料上製成?)。

B.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説教法:

採取一邊實驗一邊講解、邊討論、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通過實驗教學、日常生活中的實例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三、説過程:

1.引入新課:

教師利用日常生活的用電器(熱得快、電熱杯、電烙鐵、電飯鍋、電風扇、電視機、電燈等)引入新課,讓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來工作的?

2.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通電導體放出的熱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讓學生猜想、討論,告訴學生科學家們也經常使用“猜想”這種方法來研究有關問題。

教師、學生共同確定因素:電流的熱效應——所以有電流(I);因導體的電阻影響電流的大小,所以應該有電阻(R);根據日常生活經驗不難知道導體放出的熱量還與時間(t)有關。

在I、R、t三個量的情況下如何研究呢?先讓學生討論,並設計研究的方案。利用控制變量法,結合人教版第115頁可設計如下實驗:

(1)I、t不變,甲的電阻大於乙的電阻觀察實驗,此時我們看到了什麼?説明了什麼?

(2)當温度計降回原來温度,加大電流、用與(1)同樣的時間,同學們又看到了什麼?這説明了什麼?

(3)I、R不變,時間越長電流放出的熱量越多。

教師先讓學生歸納,然後教師總結出焦耳定律內容、公式,讓學生自己搞清Q、I、R、t各個量的單位,進行公式變形。

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1)二次函數是國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二次函數在國中函數的教學中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國中代數內容的引申,更為高中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圓錐曲線奠定基礎。在歷屆上海市會考試題中,二次函數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

(2)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對學生基本數學思想和素養的形成起推動作用。

(3)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知識的聯繫,使學生能更好地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複習,掌握各類形式的二次函數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和思路,能夠一題多解,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2、能運用數學思想解決有關二次函數的綜合問題,幫助學生提高解決綜合題的能力。

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標

用powerpoint製作動畫增加直觀效果,激發學生興趣,感受數學之美。在教學中滲透美的教育,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人相處,感受探索與創造,體驗成功的喜悦。

3.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重點:各類形式的二次函數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和思路

學習難點:1、運用數學思想解決有關二次函數的綜合問題

2、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選用恰當的數學關係式解決幾何問題。

二、教學方法

1、師生互動探究式教學,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滲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結合九年級學生的求知慾心理和已有的認知水平開展教學,形成學生自動、生生助動、師生互動,教師着眼於引導,學生着眼於探索,側重於學生能力的提高、思維的訓練。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進行分層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知識,能力得到提高。

2、採用表格形式,將知識點歸納,讓學生通過這個表格很容易看出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聯繫,讓學生形成以清晰、系統、完整的知識網絡。

3、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既直觀、生動地反映圖形變換,增強教學的條理性和形象性,又豐富了課堂的內容,有利於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學法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學生基本知識,還要培養學生主動觀察、主動思考、親自動手、自我發現等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學中,教師創設疑問,學生想辦法解決疑問,通過教師的啟發與點撥,在積極的雙邊活動中,學生找到了解決疑問的方法,找準解決問題的關鍵。

説課稿 篇4

我説課的題目是《父母的心》,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父母的心》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短篇小説,小説描寫了一艘輪船上一對貧困夫婦把子女送給人家,又索回來的感人故事,説明了優厚的條件,也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表達了天下父母對子女的一顆崇高的愛心。這個單元的課文是圍繞着“血濃於水的至愛親情”這一主題來安排的。從作者的編排意圖看,目的是要學生理解父母之愛心,做到“我愛我家,我愛我親人”

二、説學情

我所教的八年級(16)班是個中快班,大多數同學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喜歡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認識能力理解能力還不錯。但由於這個單元的前幾篇課文已經學習了有關父愛、母愛以及兄弟之情的文章,因此,在對本課的內容比較容易理解的同時,也會造成學生對課文產生滿足感或不感興趣的情緒,因此,老師在教學上應儘可能求新,儘可能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帶着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閲讀文本,感受文本;大力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又根據以上對教材特點、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簡單為兩點:

1、欣賞文學作品,能夠有自己的情感體驗。

2、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體會父母對兒女的濃濃的愛心,去體會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淡淡的哀怨。

四、説教學方法

一、導讀法: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養成默讀的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閲讀一般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根據這個要求,我採用了“導讀法”,要求學生帶着問題,快速閲讀文本。

二、激趣法:又根據“把課內和課外語文學習結合起來,到生活的海洋裏,到大語文環境中,去汲取語文和思想的瓊漿”的課標要求,我採用了“激趣法”,即以課外相關的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又培養學生養成關注課外文章、閲讀課外文章的習慣,為學生尋找作文素材找到“活水源頭”。我上課時報刊上文章的運用,諺語、名言、詩歌的引用,電視廣告的活用,音樂的播放等等都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的。課本只是個載體,是個橋樑,根據課文內容,對課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習慣,應成為我們老師,特別是我們語文老師努力的方向。

此外,我還採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啟發式、辯論式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五、説教學程序

良好的教學設想必須通過教學程序來實現。我的教學程序分為五個部分:(一)情景導入(二)學生速讀,整體感知課文(三)探究交流,理解課文(四)拓展延伸(五)感情昇華

(一)情景導入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1)、我引用了不久前《南國都市報》上發表的《五歲幼兒被鐵籠中的黑熊咬住小手,母親以手“喂”熊救愛子》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引出新課 。(2)通過作家簡介,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及作者的寫作風格。

(二)學生速讀,整體感知課文

在速讀之前,我首先提出三個問題:

1、文章的題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你們認為父母的心是怎樣的?請讀文章後補充:父母的心是____

2、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可文中的父母卻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走,這是什麼原因呢?

3、本來父母打算把孩子送出去,這可使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何最後又不送了,原因是什麼?你能説出具體的原因嗎?

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閲讀、體驗,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對文本有了自己的瞭解和理解。特別是第三個問題的設計,讓學生整體把握了小説“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又讓學生體會到“手心肉,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難割難捨的親子之情。

(三)探究交流,理解課文

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提出了這個有爭議的問題:1、有人認為兩口子“寧願全家六口餓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簡述你的理由。通過這個問題的辯論,讓同學們各抒己見,一方面既鍛鍊了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又讓學生感覺到優越的條件,也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更加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接着我就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佈置一道課外練習題:文中“與其舍掉一個孩子,還不如爹媽兒女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好”,設想一下,這一家人在團聚以後命運會怎樣,為課文續寫一篇文章。(字數200字以上)

通過這道題的設計,學生不僅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又能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為了讓學生讓感到父母之愛不是憑空的説教,其實父母之愛就在身邊;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父母的愛,感激父母的愛,做到由感而發,我在這裏設計了這個內容:同學們,其實啊,親子之情是人類共同的感情,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這樣感人的故事,哪位同學也來説説父母對我們的愛心故事吧!讓同學和你一起分享父母那甜蜜的愛。(自由發言)

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平時父母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無不充滿着愛意,這種愛像涓涓的流水,滋潤着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温馨和幸福。

 (五)感情昇華

根據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的課標要求,我更加註重在教學中的薰陶感染作用,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作為這一環節的重要內容。首先,我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小結,讓學生明白既然父母這麼愛着我們,那麼我們學生又應該怎樣理解父母,報答父母呢?其次,我又接着通過音樂影片的播放,藉助多媒體的特殊效果去震撼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真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心靈深處產生感激父母,要報答父母的強烈願望。如果這樣的教學效果能達到,那麼比起在這節課教多少生字、生詞及寫作方法等等來説更有意義。(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段音樂影片,感受一下它的運用效果。)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西師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第三單元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即教材第27頁例3。

一、説教材:

此知識點是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這些計算技能的基礎上學習的。該內容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也為繼續學習筆算多位數乘法、解決問題打好基礎,所以,本課時的教學設計關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便於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在自主學習、與同伴合作交流等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並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説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本課時的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和進位的筆算方法,大部分學生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因此,根據學生學習經驗、認知水平確定。)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理解並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2、能力目標:通過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來計算,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為。)

四、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靈活選擇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根據教學設計,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依據計算教學的特點,我選擇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六、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和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通過採取有扶有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活動體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二)學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記憶,而是有目的地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本節課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七、説教學過程: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雖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因此我設計四個環節來完成本課時的教學。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通過複習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為本堂課做好鋪墊。(多媒體出示)

1、估算:

401×9≈ 798×7≈ 295×6≈

502×2≈ 498×4≈ 285×5≈

抽學生説估算結果,並説一説自己是怎樣估算的。

2、筆算:

321×3= 453×5=

學生計算後,抽兩位學生上黑板演練,並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筆算的。

3、揭示課題:這節課就用我們學過的這些知識,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情境圖。

(1)看圖理解題意: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引導學生説出題中告訴我們在教室鋪地磚這件事,題中告訴的條件有鋪一間教室要用285塊地磚,要用1500塊地磚鋪5間同樣大小的教室。問題是能不能鋪。

(2)探索解題思路:

要求能不能鋪5間同樣大小的教室,要思考哪些問題?(分小組討論後交流)

A:考慮鋪地磚過程中的損耗問題。教師指出: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考慮鋪地磚時的損耗問題,但是為了減少解題難度,我們在這裏把地磚的損耗省略不計。

B: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明確解題思路:先算出5間教室要多少塊地磚?然後用它的積和1500塊進行比較。

C:計算方法(是選擇筆算還是估算)

(3)學生獨立完成後全班交流(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對學生有扶有放,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並參與他們的討論,對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合理的想法,給予肯定、鼓勵和扶持。)

2、拓展延伸,及時鞏固:

如果每間教室在鋪地磚時需要680千克水泥,這5間教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後交流:這次你選擇了什麼計算方法?(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出這道題要求精確計算,但題中的數據不是很大,因此有些計算能力強的學生選擇口算是對的;有些計算能力不是很強的,選擇筆算也沒有錯。)

3、分小組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引導學生總結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根據題中告訴的條件和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根據題中的要求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口算、筆算、估算中選擇簡便的、符合實際需要的計算方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內化新知:

1、多媒體課件出示練習五第6題。

(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口述解題思路。(根據學生的回答在多媒體課件上對條件和問題進行梳理)

(2)學生獨立解答,解答後抽學生説一説是選擇什麼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的,並説一説具體的計算過程。

2、練習五第8題:

組織學生觀察圖表,説一説從中獲取的信息,然後讓學生根據題目要求獨立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根據題意多提問題,根據學生所提的合理問題,全班進行練習解答、評講。)

(四)總結提高,質疑反思:

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悦,讓學生明白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説板書設計:

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

方法一:285×5=1425(塊) 方法二:285×5≈1500(塊)

1425<1500 1500=1500

答:1500塊地磚能鋪5間同樣大小的教室。

説課稿 篇6

説教材:

本課屬於“欣賞。評述”領域的學習內容,飛天是敦煌藝術的標誌。敦煌地區約500多個石窟中,都繪有大量的飛天形象。這是在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外來飛天藝術的成就,發展創作出來的敦煌飛天形象。這些飛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態各異,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能過欣賞、表現飛天的形象,有助於學生了解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的表現方法,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增強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瞭解我國古代藝術作品中飛天的表現手法,感悟傳統造型藝術的魅力。

2、 情感目標。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增強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教法學法及依據:

教法:

1、情景教學法。教學中教師用談話的形式為學生創設了導遊情境、故事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通過古典音樂的動人旋律,生動的飛天圖片,豐富學生的視覺體驗。

2、賞析教學法。賞析品味祖國傳統飛天作品,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藝術的鑑賞能力。

學法 :

1、探究法。其實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要教學中,緊抓教學中的疑難問題,設置相關的啟發性提問。

2、自學法。由於學生對飛天缺乏感性認識,通過學生欣賞書中的飛天圖片,解答相關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情境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新課開始之前,我創設了遊戲情境,讓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擺人體紙摸型,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2、追溯歷史,交代審美背景。每種藝術形式的產生,都有其相關的時代背景。交待飛天藝術的來源,更有利於學生理解這種藝術形式的內涵。教師通過創設故事情景,學生邊看動畫教師邊為學生講述飛天的由來:飛天是從古印度傳來的佛教藝術,在印度神話中,是雲和水的女神,在佛教中是乾闥婆和緊那羅的化身。乾闥婆意譯為天歌神;緊那羅,意譯為天樂神。他們原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娛樂神和歌舞神,是一對夫妻,後被佛教吸收為天龍八部眾神之一。乾闥婆的任務是在佛國裏散發香氣,為佛獻花、供寶,棲身於花叢,飛翔於天宮。緊那羅的任務是在佛國裏奏樂、歌舞,但不能飛翔於雲霄。後來乾闥婆和緊那羅相混合,男女不分,職能不分,合為一體,變為飛天。通過飛天由來的講述,讓學生理解古人用飛天表現超脱凡塵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嚮往。

3、設立交流空間,提高審美能力。欣賞感悟後的交流環節,是師生共同研究、共享資源、共同提高的過程。通過學生間的交流,教師的總結,圖片展示,讓學生體會飛天的藝術特色,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飛天藝術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解決本課的重點內容,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5、情感激勵,昇華審美體驗。同學們,敦煌飛天,經歷了千餘年的歲月,展示了不同的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許多優美的形象,歡樂的境界,永恆的`藝術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們。學生欣賞課件:奧運會開幕式的飛天舞、08年春節晚會節目舞蹈飛天、油畫家曾浩的油畫作品。在此飛天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它更是一種精神,帶着這種精神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真正的實現了它飛天夢,神州七號上天課件。飛天的形象,應該説她們已從天國降落到人間,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不斷地給人們以啟迪和美的享受。今天老師從你們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你們的創意,看到了各種現代派的飛天,老師想説你們的創意讓我自豪。

一位外國藝術家説過:“藝術只能誘導不能命令”。也就是説美術欣賞要讓學生自己發現美,只有自己去發現美才更有趣。然而鑑於美術欣賞本身的意義和學生審美心理的可塑性等特點,國小欣賞課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並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因此,在《飛天》一課中我是這樣處理教與學的關係的。我致力與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動起來,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用自己的心靈去發現美表現美。

一、 動眼觀察

審美能力是潛移默化的,通過讓學生欣賞飛天的動畫,以大量的飛天圖片激起學生欣賞的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目的的欣賞,如在欣賞飛天的美時,重點讓學生體會飛天的姿態美、飛動的美。通過提問:

1、畫中人物飛翔的姿態是如何表現的?

2、飄帶與人物動勢有什麼關係?等問題讓學生對作品內容美術語言的仔細觀察,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

二、 動口評述

學生不但要學會欣賞還要學會評述,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重點內容古人是如何在平面上表現人物飛動的樣子的,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重點,然後我再根據學生的情況有重點的演示講解”這一環節,要求所有學生在組內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後由一人彙報。

三、 動腦詮釋

動腦詮釋是學生在動眼觀察、動口評述的基礎上,開動腦筋詮釋所畫形象其

主觀的詮釋須根據眼見的事實。例如在演示畫飛天時,用許多可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頭髮、五官、衣裙可以畫成這樣也可以畫成那樣。

四、動心體驗

動心體驗是對作品造型、構圖、線條、色彩韻味等進行體驗。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努力的為學生創設自主參與的情景與氛圍,讓學生在情景中體會飛天的美。

由於本堂課的教學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眼、口、腦、心,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全方位都動起來了,幫助學生髮現理解了作品的內涵,發揮了學生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反思教學過程,感覺自己讓學生 ,討論的時間較多, 展示交流作品的時間 相對少了些。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小溪流的歌》是語文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是一篇表達新時代主題的童話。這篇童話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敍説了小溪流堅持前進,演變成小河、大江、海洋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只要不斷前進,永不停步,就會在前進中成長壯大”的道理。這篇童話既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也能使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同時發展自己的思維。

基於此,我設計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識記本文字詞,能流暢地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2、能讀懂童話、體會本文的主旨、並能結合現實社會理解“小溪流、枯樹樁、烏鴉、泥沙、沉船”等所藴含的象徵意義。

3、啟發學生熱愛生活,不斷進取,永不停步,在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其中2、3、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説教法:

解讀這篇童話,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辯、對話、交流,讓學生正確理解課文主題,並能理解其社會意義。為此本課採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創造情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解讀。

三、説學法:

學生閲讀這篇童話時要反覆朗讀和默讀,理清作品的思路,領會故事的含義,並有意識地加以學習和運用。本文宜採用“讀一讀――找一找--想一想――説一説――練一練”等學習方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啟思(多媒體展示動畫)

文章題記説“小溪流有一個歌,是永遠唱不完的”。那麼,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二)、讀一讀、找一找

1、學生速讀課文,圈畫生字詞並自己動手解決。

2、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長的4個階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並完成課後第二題(學生作完後展示多媒體動畫)。

(三)、讀一讀、説一説

1、有感情的朗讀在四個階段中能表現小溪流精神的句子

2.分角色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敍説不同階段小溪流成長的情況。如:

學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衝過巨大石塊的阻攔,拒絕枯樹樁的勸止,同我的夥伴們匯合在一起,我就長大了。——我成為了一條小河。

學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飽滿,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絕烏鴉的恐嚇,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別的小河同我匯在一起,我又長大了。——成為一條大江。

學生丙:(略)

學生丁:(略)

(四)、讀一讀、想一想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沒有變化?有怎樣的變化?

有變化。力量逐漸變大。

2.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麼樣的歌?

(1)師生交流。

老師可有意提出有誤的主題,激活學生思維。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抓住兩點)

(五)、想一想、説一説

1. 小溪流的歌給你什麼啟示?

2.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聯想到了些什麼?

(六)、説一説、作一作

1、説一個具有小溪流精神的人物故事

2、展開聯想,編一則童話“ 和小溪流和對話”(如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等)

説課稿 篇8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水平三的教材(單掛膝擺動),下面我將從以下十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指導思想

1、發展學生潛能

2、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材分析

1、單掛膝擺動是水平三低單槓的教學內容,是國小生在學習單槓懸掛技術後進一步學習的一項掛膝懸垂與擺動相結合的技術。

2、單掛膝擺動是增強學生力量、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及前庭器官機能。

3、單掛膝擺動第二課時,為接下去的幾課時作好鋪墊,打下良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水平三的五年級學生,五年級學生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單槓技能,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發展空間很大,模仿力強、表現欲強。根據學情我擬定了本節課是通過遷移教學法、講解示範法、遊戲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學生練習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評價標準,以表揚鼓勵為主。

根據上面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四、教材目標及重難點:

1、認知目標:瞭解單掛膝擺動動作的結構和自我保護幫助的方法。

2、技能目標:通過學練,90%的學生正確掌握正握槓技術動作,90%的學生掌握直臂懸垂穿槓掛膝,並能在保護與幫助下80%的學生掛膝擺動3——4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發展學生的手臂力量、柔韌性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克服單掛膝擺動練習的恐懼心理,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擬定這節課重難點:

重點:握槓、直臂提膝貼腹

難點:動作連貫性

五、教學策略為了掌握本堂課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教師採用了循序漸進法,講解示範法,分層教學法和小組練習法,學生通過嘗試—對比—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學習形式,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六、教學流程

開始部分:

1、教學常規:

體育委員整隊,師生問好,宣佈課的內容,安排見習生。

目的:規範課堂,明確任務,集中注意力。

2、準備活動:

a、遊戲“穿越火線”——老師帶着學生穿越單槓場地慢跑、做活動操。目的:通過遊戲“穿越火線”,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熱身、活動關節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b、玩槓——教師講解玩槓的要求及注意點,將學生分成4組在雙槓場地,組織學生進行玩槓。目的——玩槓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槓性同時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作出穿槓掛膝的動作,從而引出主教材的內容。教師講解要求及注意點是為了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做危險動作也是為了培養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基本部分:

1、直臂提膝

在玩槓過程中,通過觀察發現,部分學生能夠做出穿槓動作,但是握槓、穿槓動作不準確。為了讓穿槓動作做到更好,我用2分鐘時間集體練習了直臂提膝動作。為什麼要進行直臂提膝練習呢?目的在於讓學生正確掌握直臂正握槓,讓學生體驗提膝貼腹動作。通過練習,95%以上的學生能夠正確的完成直臂提膝動作。為接下來到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斜站提膝踩槓

為了鞏固直臂正握槓及提膝貼腹動作。本環節在直臂、提膝貼腹動作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練習難度,安排學生斜站提膝踩槓練習。為什麼要斜站提膝踩槓練習呢?一方面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手臂力量及髖關節的柔韌性,另一方面掌握正確的踩槓動作,為接下來的斜站穿槓掛膝做準備,為上下兩個練習起一個過渡。在練習過程中,觀察到部分學生不是腳掌正面踩槓,這時我要求雙槓兩邊的`同學相互監督,以提高學生練習動作的準確性。

3、斜站穿槓掛膝

在本環節安排了學生斜站穿槓掛膝練習。為什麼要安排斜站穿槓掛膝練習呢?一方面讓學生提高直臂正握槓動作的穩定性,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正確的穿槓掛膝動作,為最終的單掛膝擺動打好基礎。在練習過程中,一部分學生按照騎跨的錯誤動作進行掛槓,這時我要求兩邊學生進行監督練習,教師個別指導練習來有效的完成穿槓掛膝練習。

4、掛膝微擺動

為了把本課推向高潮同時也是為了檢測本節課的成效。本環節將前面學過的內容再次拓展提高,在正確穿槓掛膝之後在擺動。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在正確完成穿槓之後還沒有擺動就已經落地。這時,我要求一位學生在練習時,在他後面的學生進行保護與幫助,一手託練習者背,一手在練習者擺腿時順勢下壓其擺動腿,幫助其擺動。

5、素質練習:俯卧高抬腿

在本節課的素質練習中安排了學生練習俯卧高抬腿練習,為什麼要練習呢?一方面本環節之前的練習中,主要是發展了學生的上肢力量及柔韌性,本環節安排的俯卧高抬腿是為了上下肢協調發展。另一方面是通過不同體位做高抬腿有力於提高學生練習興趣。

結束部分:

放鬆活動:學生坐在墊子上,扮演正被充氣的氣球,教師則是充氣的,隨着教師打起的動作增多學生要慢慢起立,最後聽到“彭”的一聲學生要模仿泄氣的氣球掉在墊上。

七、本課特色

1、本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

2.本課教學內容新穎,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合作學習、互助學習在本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利於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

八、教學效果

練習密度

練習強度

平均心率

30%---35%

120—135次/分

九、場地器材

雙槓4付單槓4付跳箱4個大墊子4張小墊子1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