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1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説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課文解説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巖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 向柯巖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巖老師的回信,她在信中通過合理地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彼此之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張國強在信中提到的`問題是學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這篇課文對學生思考自己的成長問題有較普遍的指導意義。

二、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

一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的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流。

三、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信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 寸有所短”的道理,並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四、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五、教學設計

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圍繞“課文主要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中悟出些什麼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柯巖在回信勸告國強時是非常真誠、耐心的,這樣才可能令國強信服。然後拓展延伸,鼓勵學生推想: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何看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暢所欲言,我只是注意傾聽,相機指導,與學生形成互動。根據文中後的提示,我在教學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從課文中發現書信的格式、寫法。

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安排學生在自主學習時 ,運用聯繫上下文和查閲工具書理解自己在讀課文中遇到的生詞,再在小組內進行合作交流,這樣,既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學生在理解了兩封信的內容後,我設計了一次小小的練筆,讓學生代替張國強給柯巖老師寫一封回信,告訴柯巖老師自己今後應該怎樣做。通過此次小練筆,既落實了學生對書信內容的理解,又讓學生掌握了書信的格式和寫法。至此,本課的教學任務已全部完成。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説茶》是省編義務教材第七冊的第二十四課。本課的閲讀重點仍然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課文介紹了我國是茶的故鄉,還介紹了茶葉的種類,喝茶的好處及中國茶具的質地和造型。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按三方面內容可以把課文分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寫我國是茶的故鄉,茶葉的種類很多。

第二段(3、4、5自然段),寫飲茶的作用與好處。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寫中國茶具質地好,造型優美。

本文文質兼美,各自然段的行文結構相似,每個自然段開頭的句子僅領本段內容,而且在表達方式上與上一自然段密切地聯繫起來,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習作訓練的好教材。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39個新詞語的意思;瞭解過渡句的作用;理解用總説分述的方式説敍的段落內容。

(3)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具質地好造型優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教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由於本文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脈絡清晰,又根據閲讀教學的定義即閲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閲讀能力和閲讀習慣的過程,所以,我的教學重點是“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文章是由許多句子組成的,要讀懂一篇文章,必須讀懂文章中的句子。《説茶》一課中,有許多長句子,這對於學生來説,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的教學難點是“能根據問題的提示,理解長句和重點句的意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着意將多媒體教學引進閲讀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協調發展,所以我準備的教具是“課文錄音、投影片、小黑板。”我準備安排三課時的教學時間。

二、説教法、學法

這篇文章語言形象,銜接自然,根據教材特點,我準備先引導學生直接抓住過渡句,由過渡句向上下文探索文章語言表達的過程,激發兒童的求知慾。因此,我擬定了以下教法:

(1)直觀教學。

教學2、3段時,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啟發式講讀法。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比比、議議,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

(3)讀寫結合法。

抓住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仿寫,使讀與寫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重視學生的個體參與,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我為本課確定的學法是:

(1)運用“讀、想、劃、找、議”的方法自學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選擇法。通過詞義的選擇練習,幫助學生提高準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3)遷移法。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用總分關係構段的習作方法。

三、説教學程序

(一)揭示課題,理解題意。

同學們,中國是茶的故鄉,是第一個栽種茶樹,飲用茶水的國家,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

上課一開始,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意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説茶”中的“説”又是什麼意思呢?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探清文章脈絡,透視文章中心的窗口,要培養學生讀文先讀題,看題學文的好習慣。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按下列要求輕聲讀課文:注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查字典,結合課文,理解詞義;看課文練習2,思考課文“説”了茶的哪幾個方面?

(2)檢查自學情況。分小組朗讀課文,正音;討論課後習題2,你認為課文介紹了茶的哪幾方面內容?啟發學生了解課文的第1、2自然段寫了“茶的歷史悠久,茶葉種類很多”,即第一方面內容。課文3、4、5自然段寫了第二方面內容,即“飲茶的好處很多”。課文第6自然段“説”了茶的第三方面內容“中國茶具質地好,造型優美。”

討論以上內容後,讓學生分段並依照分好的段落朗讀課文,強化“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這一重點訓練項目。

(三)讀寫結合,理解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其餘同學邊聽邊思考:為什麼説我國是茶的故鄉?首先讓學生理解“故鄉”在課文中的意思。接着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説説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具體説明的。最後讓學生齊讀課文,瞭解第1自然段兩句都是圍繞“我國是茶的故鄉”寫的。

心理學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閲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閲讀之前必須使學生明確為什麼而讀,要思考什麼問題,完成什麼任務。這就是設計這個問題的意圖所在。

(2)指名讀第2自然段,其餘同學邊聽邊劃劃想:

①茶的種類有哪些?

②第1句是什麼句式?它的作用是什麼?

③讓學生在這一句中加上“不但……而且……”的關聯詞,以強化過渡句的認識。

以上步驟的教學,充分體現語言的訓練不光是理解內容,而且還包括學習語言的表達形式。

(3)第2自然段共有幾句話?第1句與下面3句在寫法上是什麼關係?強化對“先總説後分述”段落的認識,為學習下文作輔墊。

2.學習課文第二段。

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找出文中的兩句過渡句,説説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飲茶的好處真多”的。投影出示過渡句:“飲茶不但具有實用價值,還是一種高尚的精神享受”。“飲茶還能增進人們的友誼”。引導學生剖析以上兩個過渡句: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它們是過渡句?第一個句子中,哪個分句總結上文,哪個分句啟示下文?第二個句子去掉“還”算不算過渡句?告訴學生第二個過渡句省略了總結上文的分句。

這個訓練比較深刻地滲透了方法指導,指導學生抓住過渡句能提綱挈領,比較容易地理理上下文的內容。同時,這個訓練既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又能理解過渡句承上啟下作用。

(1)學習第3小節。

“飲茶到底有哪些實際價值呢?”請學生齊讀第三小節,並劃出這段的中心句。投影出示第三小節。圍繞中心句,學生討論學習:飲茶的實用價值是能解渴消暑,幫助消化,清醒頭腦,保護視力。

出示“消暑”的“消”的詞義選擇。用“·”圈出一對聯繫“清醒頭腦,保護視力”的關聯詞(既……又……)。用上這個關聯詞説説“解渴消暑,幫助消化”這兩方面實用價值。再用上這個關聯詞,自己説一句話。

強化語言文字訓練,就必須優化語言文字訓練的方法。在這裏,我沒有直接讓學生用“既……又……”説話,而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注重語言文字訓練的連貫性、層次性,符合心理學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2)學習第4小節。

自由讀讀課文第四小節,劃出一個能充分體現飲茶帶給人們高尚的精神享受的詞。(樂趣無窮)出示“樂趣無窮”的“窮”的詞義選擇。再讀課文,用“~~”線劃出描寫品茶順序的.句子。出示投影:“先觀茶姿,清水綠葉;再聞茶香,清香飄逸;最後嘗味,回味甘甜。”讓學生用“△”標出描寫順序的詞,用“·”圈出描寫動作的詞。

這樣扣詞析句,詞句落實,語言訓練紮實、樸實,對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有着明顯的效果。而且,這一過程使學生智慧的火花不時閃現,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這段話對仗工整、用詞貼切,是一段難得的佳句,學生讀到一定程度後,我採用“引背法”引導學生背誦課文。例如“師:先觀茶姿——生:清水綠葉。”如何指導學生背誦,已引起眾多教師的重視。我在教學中,讓背誦訓練引進課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接着讓學生説一段話,用上“先……再……最後”。知識的遷移在這裏得到體現。

(3)學習第5小節。

首先總結3、4小節的學法:劃、找、想、讀。請學生根據3、4兩小節的學法,自學第5小節。教師點撥反饋。

這一步驟的設計説明語文教學要強化個體學習,講究實效,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4)片斷練習:模仿第三小節的寫法,以總分關係構段,寫一段話。

讀寫結合的心理機制是學習遷移。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習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閲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

3.學習課文第三段。

指名讀第6自然段,思考:課文從哪兩個方面描述了中國的茶具?討論後,讓學生朗讀頭尾兩句,瞭解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茶具很講究,所以品茶更有趣味。除了頭尾兩句外,其餘部分寫了什麼呢?引導步驟如下:先讓學生讀第2句,提問這句用什麼方法描述的?接着讓學生讀3、4兩句,讀後提問3、4兩句主要寫什麼?用什麼方法描述的?最後,結合課後練習4題中的第(2)小題,引導學生從造型和雕刻理解“中國茶具造型優美”這一內容。

至此,學生與作者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文道結合自然水到渠成了。

(四)總體回顧,總結全文。

1.理一理結構相近的段落有哪些共同要素。概括學習這種段式的步驟、方法。提示學生,把幾個記敍同一方面內容的幾個自然段歸併為一段。

2.指導朗讀全文。

在正確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把握朗讀基調:對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的讚歎。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課堂作業:有選擇地完成練習冊中部分習題。

整篇文章的教學,我採用了以語言文字為主軸,以傳授語文知識和培養語文能力為兩翼的體系。尊重學生的個體學習,讓語言文字的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四、説板書設計

説茶

歷史悠久——種類很多

實用價值

“説”——飲茶的好處真多——精神享受

增進友誼

茶具造型優美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能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我的板書力求顯示這些。這個板書便於學生根據它進行分段,有助於訓練目標的達成。學習課文時,師生共同完成板書,強化激勵機制,提高課堂效益。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中心國小的語文老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快樂的足球賽》一課,我將通過下面四個方面來進行:説教材、説教學設計、説教學策略、説媒體應用,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一、説教材

讀《快樂的足球賽》一詩,可以令人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地看到一羣快樂的孩子的一場快樂的足球賽。開篇的景物描寫,把讀者領到了足球賽的現場——碧綠的小河邊的綠油油的草地,給人一種快樂的舒適的感覺。詳細敍述的週五那場球賽,真是一場快樂的比賽,人體球門以及後來的人體球門的不翼而飛、“精彩”的球藝——把球射進自家球門,作者選擇的幾個材料,就使快樂“躍然紙上”。這些材料,富有童趣,富有生活特色,真實可信,不做作。全詩妙趣橫生,朗朗上口。學生讀詩、學詩、寫詩,感悟詩歌的韻律美,對培養想像力和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覺都是十分有益處的。

二、説教學設計

1、“以兒童為中心”,“以情景為中心”。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創設一個有“温度、深度、廣度”的精彩課堂。這是我的教學理念。

2、根據學習主題構建的原理,我首先在尋找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索。起初,我把這條主線索定為:“足球賽怎麼快樂?”但覺得這樣的設計還是沒有跳出“教教材”的模式,教學過程也將缺乏“温度、深度、廣度”。在備課當中,我曾在網上發佈了一個投票貼,調查學生覺得生活是否快樂的情況。結果是全班67人,有62人投票,41人感覺不快樂,21人感覺快樂,結果令我大吃一驚。因為我的教學理念是“陪護孩子一段快樂的人生經歷。”相對來説,我所帶給學生的是比較快樂的教學生活,但是孩子還是感覺不快樂。是對“快樂”的含義缺乏瞭解?還是缺少一雙會發現快樂的眼睛和體驗快樂的心靈呢?我的靈感來了。我於是決定對我的教學作了以下的修改:

學習主題:快樂是什麼?

主題分解:足球帶給人們什麼快樂?

《快樂的足球賽》所帶給我們什麼快樂?

生活帶給我們什麼快樂?

什麼是快樂?

假如你不快樂怎麼辦?

三、説教學策略

首先我説説我對教師的作用定位,一個詞“引導”。教師的“導”必須存在,而“導”須用以“引”。我追求“大雪無痕”的教學境界。優秀的課堂教學已經使教學過程淡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了無痕跡。雖然我不能達到那樣的境界,但是我追求。

教學伊始,我就擺出了對全班同學是否感覺到快樂的調查結果。這使學生立馬感到我們今天的學習是在討論一個有關快樂的話題。感覺到快樂和不快樂的學生都會關注到這個有趣的話題,併產生一種疑問:我為什麼快樂或者不快樂?這節課的學習老師會帶給我們什麼答案嗎?

接着,進入《足球快樂大本營》。進入時模仿電視節目中喊一下口號,大叫一聲“椰!”可以調動一下學生的情緒。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快樂的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覺得這節課很好玩。觀看國際著名球隊——皇家馬德里球隊的精彩射門集錦。欣賞球員在綠茵場上激情飛揚地奔跑;球員大力抽射,足球在空中劃過一道漂亮的弧線後,破門而入;球員們進球后,欣喜若狂地擁抱;人頭攢動的球場裏那排山倒海的吶喊;伴隨着精彩的畫面的是熱情激揚的音樂。足球所能帶給全世界人們的快樂強烈地衝擊着學生的知覺。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一下觀後感,既是一種説話訓練,也為學生在閲讀文本時,展開想像提供可供參考和聯繫的內容。

然後進入文本《快樂的足球賽》。教師一句,學生一句,這樣的朗讀會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也可以幫助學生感悟到詩歌的韻律美。閲讀完後,教師一下子把教學的內容引導到“小胖把球射進自家球門”這個環節上來。詩歌具有一種想像的張力,但學生的想像卻因人而異。如何展開想像呢?在此,教師進行了輔導。“球是怎麼到小胖的腳下的?”“球到小胖的腳下,小胖是如何反應的,如何踢的?”“球是怎麼射進自家球門的?”“小胖如何激動?大家如何説笑?小胖又如何?”可謂細緻到家。這裏教師的教佔據可一定的主觀地位,但這是提供給可學生一中想像的方法。接着“放”,給出了自由想像的空間,讓學生再讀課文,展開想像,説説自己最喜歡詩歌的哪部分內容,它給你帶來是一種怎樣的快樂想像。

課堂教學又進入《生活快樂對對碰》,依然是喊口號,喊“椰”……請一學生朗讀自己的詩歌作品《快樂的燒烤》,這個課堂教學的資源的得來是無巧不成書。這位同學恰巧在一個假期裏參加了一次燒烤,喜歡寫詩的她在學校的論壇上發表了一篇詩歌。正好被我拿來可以用。孩子寫得好,朗讀地也好,我又給配了非常直觀的畫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爭先恐後地舉手述説自己快樂的往事……

該是收場的時候了,把這節課大家的學習主題:“什麼是快樂?”擺在了學生的面前。怎麼來回答這個問題?此時學生都有了自己的認識。那就動筆寫吧。也用詩歌的格式來寫,只要求一行一行地寫,不要去考慮詩歌的壓韻,詩歌的意境,只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孩子做出的回答很精彩,在課堂上朗朗地讀,學生會感覺到一種成就感:我現在能夠回答一個比較深奧的人生問題,我現在會寫詩了。我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都發到網上去,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教學的.本身就應該充滿快樂。孩子的認識可能還比較膚淺,還比較片面,但是生活,生活會是他們的第二個課堂,讓未來的生活去教育這些孩子吧。我只是説:“快樂是一種心態,就如你拿一塊乾淨的抹布去擦拭,那你會看到本來骯髒的東西會變得乾淨;如果你用一塊骯髒的抹布去擦拭,本來乾淨的東西也會變得骯髒。”“生活並不缺快樂,而是缺發現快樂的眼睛和享受快樂的心靈。”如此的話,孩子也許會懂,尤其是在上了這節課。

當然,世界上不快樂的事情絕對存在的,這一點如果迴避,是不現實的。在課堂結束的時候,我給孩子看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在舒緩的音樂聲中輕輕地吟:“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不要悲傷,也不要憂鬱……”學生也輕輕地吟……課堂的意境很美,盪漾着濃濃的人文氣息。

四、説媒體運用

煞費苦心地去找《皇家馬德里球隊的精彩射門集錦》、絞盡腦汁地去做《快樂的燒烤》畫面,精心設計《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配樂朗誦。一節好的課對學生來説是一個美的享受過程。多媒體的運用創設的是一個美輪美奐的情景,讓詩意棲居課堂……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

能有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向大家學習,我感到非常榮幸!我這次説課的題目是:《去年的樹》羣文閲讀。這節課是杭州市十佳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名師講學團特約講師,全國知名兒童閲讀推廣人蔣軍晶老師在第十屆中國兒童閲讀論壇——親近母語教育研討會上的一節公開示範課,可以説是一節非常成熟、成功的一節課。我準備從構思、教材、學習過程和方式、板書設計以及我的想法這五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構思

羣文即是一種“1+X”的閲讀教學模式。什麼是“1”,這節課裏,蔣老師把這個“1”定位為人教版四年級上冊以童話世界為主題的第三單元,第11課《去年的樹》。至於“X”,他選擇了同樣是作家新美南吉的另外兩篇有相似之處的課外文章。希望能通過對課內文章的內容回顧和課外的文章閲讀來使學生深化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感受一個作家的多種寫作風格。

二、説教材

1、教材簡析

童話是孩子們都很感興趣的文學體裁。《去年的樹》是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但它的構思卻與眾不同:故事剛交待了鳥兒和樹的友誼,樹就從故事中退出了。作者的敍述主線完全落在了鳥兒身上,讓鳥兒信守諾言,去追尋樹的蹤跡。故事的結局讓我們心靈震顫——鳥兒找到的已經不是當年枝葉繁茂的大樹,而是朋友的軀體點燃的燈火,儘管這樣,鳥兒還是對燈火唱起了歌。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語言非常有特點,本節課蔣老師就抓住人物對話,來進行教學。

2、教學目標

根據這篇童話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體會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體會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筆下淡淡的傷感。

3、一篇帶多篇,閲讀《大鵝過生日》和《猴子和武士》,感受一個作家的多種風格。

三、説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感悟課文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2、領悟課內外的情感和藴含的道理。

(1)品詞析句,圈畫出關鍵詞,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

(2)在設計童話不同結局中培養閲讀童話的樂趣,激發閲讀童話的興趣。

(3)培養學生自信、質疑的精神並運用到以後的學習、生活中。

四、關於學習過程及方式

(一)學習過程

“教是為了不教”,課堂的精彩,一定是是學生自我建構的精彩。

1、瞭解作家新美南吉。

2、出示兩幅畫,請學生評價畫上面的內容,初步知曉童話的特點。

3、走進童話故事(1)故事是圍繞那兩個人物展開的?

(2)一共有幾次對話?分別請同學讀一讀。有一個人物是不變的,是誰?

(3)讀四次對話,談感受。

(4)停下來想一想,圈劃重點詞語。

(5)交流彙報。

4、閲讀另外兩篇童話,感受一個作家的多種風格。

(二)學習方式

羣文閲讀的基本特徵是自主閲讀,師生交流分享,然後在合作探究中實現集體的建構。它的基本特點是,通過羣文的閲讀,整合從羣文中得到信息,並且在羣文之間進行連接。在連接的時候,要和先前閲讀的文本,要和以有的閲讀經驗進行比對,達到重新建構屬於自己的意義和認識,從而加深理解,最後遷移運用。這是羣文閲讀的優勢,也是羣文閲讀應該做的工作,即整合——連接——比對——建構。

五、板書設計:

新美南吉停下來想一想淡淡的傷感

情美幽默好玩

六、我的想法:

這是一節有示範作用的羣文閲讀教學研究課,蔣老師的課從實踐的角度力圖要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羣文閲讀,羣文閲讀讀什麼,怎麼指導。我覺得他的羣文閲讀課很有策略,體現在:

(1)方法指導巧妙。利用抓關鍵詞的方法,挖掘文字背後的.聲音、情感。羣文的羣的結構、角度新。蔣軍晶老師執教的《去年的樹》的羣文,訓練的點非常明確,打在羣文的賞析與閲讀上,探索了新美南吉這位日本作家的多種不同的寫作風格,羣文閲讀的結構、角度比較新。

(2)一篇帶多篇,一篇側重,兩片略讀。而且每一個板塊清晰,每個板塊都圍繞着一個核心問題,是學生感受到一個豐富、立體、多維的作家形象。縱向是遞進,裏面是相互關聯的。在努力改變師生關係,改變課程結構有所突破,追求自主、生成的課堂。蔣軍晶老師的指導策略,大體是比較,思考,發現,國小語文核心素養中強調: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時,要讓學生在閲讀、表達等言語活動中,主動思考;能運用想象與聯想,形成對客觀事物的初步認識,對語言和文學形象的初步認識。

總之,課堂的精彩,一定是是學生自我建構的精彩,羣文教學的意義在於通過課內的文章的閲讀來使學生產生閲讀期待。為了實現兒童的自主、自立、自知、自省、自信,教師要深挖文本,更要熱愛閲讀。反思這節成功的課例,教師一定要把閲讀的主動權交個學生,把討論的發言權還給學生,享受閲讀過程,呈現交流思考過程,實現意義建構過程,體現閲讀的魅力。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3、知道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

2、如何直到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是教學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教學相整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PPT視頻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景,營造閲讀期待。

課前3分鐘長城簡介視頻觀看(40分鐘外)

1、引言:長城,以它的雄偉壯麗吸引着千千萬萬中外遊人,許多國際名人登臨長城,留下了發自肺腑的譽美之詞。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吧。

(課件)

2、師:讀了這些了不起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美,你最想説什麼?

(生彙報)

同學們,帶着你的驕傲,帶着你的自豪,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請打開書17課,默讀課文,拿着筆在文中找出類似上面對長城的評價的句子。

二、默讀課文,提煉研讀專題。(探究點)

1、(生找句子: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奇蹟!)

(出示課件)

(板書:氣魄雄偉)

師:大家找的真準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2、師:請同學們再仔細地的讀課文,思考:課文中有哪些地方具體體現了長城氣魄雄偉這個特點呢?(出示課件)。大家可以先按照老師白板上的要求,先自己勾畫,再四人一小組互相交流,互相補充.(8分鐘)

(教師指導)

3、學生彙報。

三、研讀課文,探究“奇蹟”

1、體會長城長,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可能彙報第一句也可能彙報第二句。)

情況A:

學生彙報第一句。

師:作者遠看長城,長城像什麼?

(一條長龍)

(出示課件)

遠看,長城像長龍,長城真是長啊!(板書:遠看長城長)

長龍一樣的長城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誰來説説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是什麼意思?

生:崇山峻嶺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説説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想象、交流,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火燒雲的絢麗多

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

(二)、能力目標:學習作者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

大膽想象,培養學生展開豐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

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善於摘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的良

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和想象作者所描繪的多彩畫面,感悟火燒雲的絢麗多姿和豐富多變。

四、教法和學法

(一)、説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二)、説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五、教學過程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課,談話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閲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出示彩圖,再現上節課所學的課文內容,複述火燒雲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下去時的特點,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合作探究,分塊閲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採用了情感朗讀法,通過精讀細講、釋疑拓展、想象體會,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瞭解作者所描繪的充滿了大膽神奇想象的火燒雲景象,並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説也説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在這一環節,我們設計了利用悠揚的鋼琴音樂作為背景,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象力。學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畫的火燒雲圖片,根據自己的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美麗的火燒雲。

(四)、作業設計: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是把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和學生學習的高度自主性。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7

一、介紹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北京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15《六個饅頭》。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不留痕跡的幫助、純真豐厚的友誼。《六個饅頭》講述的是在一次春遊前,其他孩子都在準備春遊的零食,而一個來自山區家境貧困的女孩子只到食堂買了六個饅頭。在出發那天,女孩子剛剛吃完一個饅頭,同學們就以沒吃飽為由吃光了她剩下的五個饅頭。後來,同學們都以吃了她的饅頭為理由,總請她吃飯。女孩子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吃着香噴噴的饅頭,默默接受同學們不留痕跡的幫助,默默享受着純真豐厚的友誼。此後,女孩子則以努力學習、為集體做好事來表達謝意。全文有三條線索:一條是春遊過程的時間線;一條是圍繞女孩子吃饅頭的變化展開的事情線;一條是同學們不留痕跡、表現純真豐厚友誼的幫助線。三線並行,相互融合。本篇課文生動描寫了同學之間純真、豐厚的友誼;表現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語言樸實,表達的情感真摯。這樣的學生感興趣,有親近感,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課文,自覺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現實生活體驗相聯繫,順利與文本對話;有助於學生在學文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增進彼此的瞭解,受到情感薰陶,增強班級凝聚力。整篇課文處處洋溢着愛的思想、真摯的情感,時時閃爍着人文的光彩。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中心是女孩子默默地接受了同學們不留痕跡的幫助,默默的享受着純真豐厚的友誼。只是由於學生認識水平較低,對同學們為什麼要不留痕跡地幫助女孩子這一問題認識可能會比較膚淺,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現今時代的孩子,他們一直在享受着被愛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愛別人。本文的女孩子和同學們是他們的同齡人,她的行為最容易被同齡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過反覆品味的語言來喚醒沉睡於他們心中的友誼。結合以上學生情況和年段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繼續按照一定的順序複述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同學間純真豐厚的友誼,懂得體貼關愛別人;

3、聯繫課文情境,進入角色,展開想象,寫一段話;領悟課文“三線並行”及表現人物的方法;

4、再按照一定順序複述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因此我把通過理解課文重點詞句和人物的感情變化,體會體會同學間純真豐厚的友誼作為教學的重點,把理解課文倒數第二段話作為教學的難點。

三、説教法和學法

本課教學我以情感為主線,以“不留痕跡的幫助、純真豐厚的友誼”貫穿始終,以個性品讀為感悟積累的方法,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通過鮮活的學,靈動地進入文本角色,藉助多種生活情境的創設,再現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啟人,以情動人,以美育人,努力讓孩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展現語言的美,還原人性的美,享受生命的美。

四、課時安排

我打算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課前讓學生預習,老師製作精美的。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會認讀詞語,讀通課文,並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有整體上的把握,劃分段落,重點學習字詞,理解個別詞語並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課文的兩條線索複述課文。

今天我主要介紹的是第二課時。第二課時主要是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能夠理解同學們是怎樣不留痕跡的幫助女孩子的,體會同學間純真豐厚的友誼。

五、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接着學習15課 。(板書課題:15.六個饅頭)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出示表格:依據表格中的兩條線索讓學生複述課文。

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複述一遍課文。(板書:同學 女孩 )

2、結合複述的內容引出概括了全文內容的句子,還點名人物品格?再讀一讀。

3、大家都來讀一讀。

女孩子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學們不留痕跡的幫助,默默地享受着純真豐厚的友誼。

板書: 不留痕跡

4、結合這句話,你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5、教師整理學生的質疑:同學們是怎樣“不留痕跡”地幫助女孩子的?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三)品詞悟句

1、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邊思考同學們是怎樣不留痕跡地幫助女孩子的?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邊劃出相關的語句,把感受或想法批註在旁邊。

(2)有語氣地讀一讀,進行深刻的.體會。學生進行自學。

2、理解同學“不留痕跡”的幫助

同學們是怎樣“不留痕跡”地幫助女孩子的?

(1)讓學生先一一彙報,彙報時注意按時間順序,先讀讀有關句段,再談談自己的理解。

出示學生找到的全部句子。

重點指導以下內容:

(2)出發前一天,同學們討論時的情景。

①“唧唧喳喳”地討論:聲音小,不想讓女孩子聽見。

②那個女孩子就是你們的同學,此時你們在討論什麼?是怎麼討論的?

結合上下文理解。捕捉人物的心理。

③聽了同學們的討論,你想説什麼?

(3)出發那天同學們爭吃女孩那些被雨水泡頭的饅頭的情景。

①大家紛紛衝向飯廳吃飯去了,只有女孩子一個人待在招待所裏,等大家走了,才從揹包裏取出饅頭。女孩子剛剛吃完一個饅頭,同學們就回來了。(同學急於去飯廳吃飯,而且時間不長就回到招待所裏,唯恐女孩子吃少了,就沒法找到幫助她的理由了。)

②抓住班長的語言(班長突然説:“哎呀,我還沒有吃飽呢,你能給我一個饅頭吃嗎?”)想象班長當時是怎麼説的?讀出來。

③抓住其他同學爭吃饅頭時的句子,(同學們紛紛拿起饅頭嚼起來,轉眼間,剩下的五個饅頭都被吃光了。)體會同學們在短時間內吃完饅頭,是要女孩子看出他們確實很餓,不露出破綻。

(4)第二天以及後來,大家以吃了女孩饅頭為由,帶她到飯廳吃飯的情景。

①第二天,該吃早飯了,班長是怎麼説的,又是怎麼做的?

②“後來,總有人以吃了女孩子的饅頭為理由請她吃飯。女孩子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學們不留痕跡的幫助,默默地享受着純真豐厚的友誼。”讀讀這段話,劃出句子中的一組近義詞(接收、享受),想想為什麼不都用“接受”一詞?查“享受”一詞的意思,説説她享受到了怎樣純真豐厚的友誼?

3、大家為什麼要這樣做?理解同學們不留痕跡地幫助女孩子的原因。同學們為什麼要用這種形式幫助這個來自山區的女孩子呢?(引導學生聯繫上文,懂得這樣做是為維護女孩子強烈的自尊心。因為這個女孩子自卑、膽小,敏感、自尊心極強。)

(1) 抓住女孩的情感理解。

第一次流淚:傷心的眼淚

誰也沒有注意到,坐在角落裏那個來自山區的女孩子,她微舉着手,手指顫抖着卻沒有張開,顫巍巍的嘴脣,一張一合卻沒有聲音。過了好久,女孩子才站了起來,用極低的聲音問:“老師,我可以帶饅頭嗎?”一陣並沒有惡意的笑聲刺激着女孩,她的臉通紅通紅的,低着頭默默地坐下了,眼淚沿着臉頰流了下來。

指名讀句子,抓住重點詞語談感受;指導朗讀。

出發的前一天,女孩到食堂買了六個饅頭,然後低着頭跑回學校宿舍,迅速地把饅頭裝進了塑料袋。

指名讀,抓住重點詞語談感受。

第二次流淚:後悔的眼淚

大家紛紛衝向飯廳吃飯去了,只有女孩子一個人待在招待所裏,等大家都走了,才從揹包裏取出饅頭。

第二天,該吃早飯了,女孩子偷偷走了出去,坐在招待所附近的一座矮山上。她在悄悄地流淚,原本可以不來的,她有點後悔來了。

指名讀,抓住重點詞語談感受。

第三次眼淚:感動的眼淚

“女孩子和班長一起來到飯廳,喝着熱騰騰的粥,吃着香噴噴的饅頭,她的眼圈紅了。”如果你就是這個女孩子,此時會想些什麼?寫下來。

(2)引導學生聯繫下文(第七、八自然段),體會這樣的幫助形式,不是簡單的同情和施捨,女孩樂意接受。

(四)總結昇華

1、學完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説一説。

師:女孩子又自卑變得樂觀起來,是緣於同學不留痕跡的幫助,這幫助是善良的、是充滿愛心的、是真誠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心靈的花園,就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善良做土,用愛心做水,用真誠做陽光。共同培育這友誼之花,相信咱們班的友誼一定會開得無比燦爛耀眼。

2、全文在連段成篇的順序和表現人物方法上有什麼特點?(三線並行;通過言行神態,表現人物心理。)

(五)佈置作業

讀文後,自己準備完成哪些作業?教師建議:

1、閲讀《語文讀本》中《童年的饅頭》。

2、假如你是女孩

假如你是同學

假如你是老師

假如你是……

你怎樣講述這件事,回家試着講一講,明天講給大家聽。

六、説板書

六個饅頭

不留痕跡 真誠

同學 女孩

努力學習、做好事

自卑

友誼

樂觀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8

一、教材簡析

本課講述的是:作者深夜驅車回來,不小心碰碎了停靠在路邊的小紅車上的反光鏡;作者在無人的情況下留下了有姓名和電話的紙條;事後,車主打電話向作者表示感謝,感謝作者留下了比金錢還重要的——誠實和信任;車主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腦海裏。作者通過這件事向學生提示了這樣一個道理:誠實和信任無價。

文選取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以“誠實和信任”貫穿全文,全文語言樸實、以小見大、平中見奇,人物“誠實、信任”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感人至深。故“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是全文的中心,點睛之筆。

本文是以時間和事情發展順序相結合記敍的,結構類型屬於縱橫結合結構,文章脈絡如下:

一天深夜(深夜驅車→不小心碰壞反光鏡→留紙條)→事隔三天(電話感謝→印在腦海裏)

本課的類型屬於閲讀課文,根據現行的小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和四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要藉助學生在以前學習閲讀課文中所學的把握關鍵、推測前因、想象情境等學習方法學好本課,且進一步地領會和運用這些方法,為今後學生會學習閲讀課文、提前預習、課外閲讀打下基礎,掃除障礙。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用這些字組成的新詞,理解“能見度”、“環顧”、“歉意”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受到“誠實、信任”的傳統美德教育。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部分,培養學生在特定情況下的語感能力。

4、學會抓住閲讀重點的方法,培養讀寫能力、創造能力和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全篇課文教學活動預計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我以檢查預習情況來解決生字詞、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和正確朗讀這三項學生學習本課的障礙;以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讀寫説結合、TT指導體制的方式完成1—3小節的教學,在“第一時間”第一次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優秀的“誠實和信任”品 質,為第二課時作好鋪墊。

本次説課的內容為第二課時,基本重點和難點是:

1、指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閲讀的方法,培養讀寫能力、創造能力和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能力。

2、理解車主的話: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3、感情朗讀“打電話”部分。

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傳統美德的事蹟,特別是在現在高揚公民道德的大潮流中,更有許多實例。在教學中以列舉實例、以讀代講、推測前因、續寫下文、想象情境、填補空隙等方法,以加深學生對本文中心的理解。這樣既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又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使文道結合達到最完美的境界。

三、教學過程(含教學手段和學法指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讀寫實踐的經驗結晶。讀是語感訓練的主要形式,在語文教學中尋找讀寫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把指導學生閲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讀中探寫,寫中求讀,聽、説、讀、寫擰為一體,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讀寫能力。所以,在本課我採用的基本方式是“讀寫結合”,根據現代教學理念,我把這一課時分為四個教學環節:

即:引導→自學→反饋→整體昇華

1、從整體朗讀“打電話”部分入手,讓學生整體感知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推測想象填補空缺。培養學生讀説寫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課的課題是“誠實和信任”,這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關鍵之處。在教學時,我緊扣“誠實和信任”,引導學生自己感知發現課文的重點(即課文的點睛之筆)。我首先以“那天作者留下了字條,會發生什麼新情況呢?”設下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很積極、自覺地去朗讀“打電話”部分。並提出朗讀建議(投影儀打出):“請找出這段話中,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使學生在自主朗讀過程中直奔主題——第10小節。接着,我又設計“假如你是車主,你怎麼來説這句話?”讓學生分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並提出學習建議(投影儀打出):

①分角色朗讀討論完成填空:

“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________,説完他擱下了電話。

②完成後,各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先充分説明填空的理由再有感情地朗讀。

傳統的教學方法僅侷限於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而我認為: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讀→研→寫→説→評,更能準確地把握這一小節的語感基調,進而以“誠實、信任”的情感來朗讀這一小節。

然後,我設計:“假如你是作者,在車主擱下電話後,心情怎樣、心裏怎麼想的?”讓學生依據全文推測想象情境,激發靈感,迸發出創新的火花。通過小組和全班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對“誠實和信任”以及車主説的這句話的理解。

最後,授之以漁,小組學法。我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機動):

自讀→自寫→討論(品評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讀自己的作品,説自己的理由,聽別人的見解,汲取好的意見和建議)→自改。

2、放手自主學習,培養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篇課文語言平實,脈絡清楚,貼近生活。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讀3—9小節。並提出學習建議:能找出3—9小節中可以讓我們填補的空隙嗎?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學會閲讀。

接着,我順着學生找出的“填補空隙”,建議學生依據學習第10小節的體會,自學第3—9小節,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研究性自主學習。教師巡迴指導、觀察、調控各小組自學的進度。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僅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還進一步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更深一步對“誠實和信任”切身體驗,從而更好地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信息反饋,加強讀寫能力培養的內化。

在充分自學3—9小節的基礎上,我讓各小組推選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各自“打電話”部分的學習成果,其它小組學生和老師一起品評、提出合理的建議,學生再次進行自省修改,使之進一步鞏固、強化、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4、多樣化設計課後練習,適應多元化的學生學習水平和認知結構,讓“誠實和信任”的美德在孩子的情感世界中得到昇華。我設計了“課後練習超市”(投影儀打出),留給學生課後任選一題思考:

①這件事過後,你認為作者有沒有偶然再次與小紅車主人相遇的可能?如果有,你有興趣寫一寫他們相遇的情況嗎?

②這篇課文除了作者給小紅車主人留下了“誠實和信任”,小紅車主人有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如果你認為有,請寫下來,建議:理由要充分。

③請你從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搜集真實的“誠實和信任”的事例,選擇其中一件事情的過程寫下來。

④作者撞碎小紅車的反光鏡後,如果不留紙條,會發生什麼情況?

⑤生活中也有不誠實的表現,你遇到過嗎?也可以寫出來?

⑥學後感受。

“課後練習超市”不僅僅是為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激發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訓練和教育,讓“誠實、信任”的美德在學生的情感世界中得到昇華。

5、頒發雛鷹獎章,給學生以激勵,激發學習興趣。

這節課結束前,全班推選出這節課學習過程中“閲讀雛鷹獎章”的獲得者(含學生個人和小組),獎章由中隊長頒發,進一步激發學生閲讀寫作的興趣,調動學生內在驅動力。

四、闡述本課的“教學手段”

本課屬於敍事性文章,內容貼近生活。國小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的方式為主。根據這一特點,我除了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所講的教學手段外,在學本課之前,公佈了學習本課過程中開展“爭雛鷹獎章”的活動,給學生以激勵,對學生的學習以中肯的評價;在教第1—2小節時,將作者驅車行駛碰壞小紅車反光鏡的過程製成模擬圖像軟件進行教學,讓學生更易於把握課文內容;進行“電話感謝”部分教學時,採用電話實物演習,創設出模擬情境,使教學活動更貼近真實生活等。運用這些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老師寓教於樂,學生學在樂中,學有所求,樂有所悟。

五、闡述本課時的“學法指導”

閲讀教學的任務不但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其自學能力。“教是為了不教”,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學法指導,在教學方法,重點讓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品評性學習。全教學過程一切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學生學習過程的知情意發展趨勢為導向,加以疏導。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主動,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進一步熟練掌握閲讀的方法,生動活潑地去獲取知識。

六、板書設計(機動)

誠實和信任

學習體會:自讀→自寫→討論(品評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讀自己的作品,説自己的理由,聽別人的見解,汲取好的意見和建議)→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