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教學説課稿1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8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説課稿15篇

教學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的基礎上,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後的教學內容,《體積與容積》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

二、説教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手、眼、腦、口並用,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建立有關體積和容積的正確表象,從而切實掌握所學的知識,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作好鋪墊。

三、説學法:

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小組交流

四、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喜愛數學的情感。

五、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以及它們的聯繫和區別。

難點:建立體積和容積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過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使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變得直觀,容易理解。通過直觀的比較使學生理解體積與容積的區別與聯繫。

六、説教具

兩個量杯、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狀不同的石塊、小正方體、水。有關課件、茶葉罐,可樂瓶等容器。

七、説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出示課件烏鴉喝水動畫視頻。

師:看完了動畫片,誰能説説烏鴉為什麼能喝到水呢?水面為什麼會上漲呢?是不是原來的水增加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石子佔了一定的空間。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體所佔空間有大小。

師: 我們周圍所有的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只不過有的佔的空間大,有的佔的空間小。例如,課桌佔的空間大,墨水瓶佔得空間小;我佔的空間大,粉筆頭佔的空間小;教室佔的'空間大,黑板擦佔的空間小。你能這樣的對比着舉幾個例子説一説嗎?(同桌互説)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為下面的探索活動做好鋪墊。)

2、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出示兩塊形狀不同的石塊,(一塊扁狀,一塊球形的)誰佔的空間大呢?,(1)學生觀察並獨立思考。

(2)指名説説看法。

師:看來,只憑觀察我們無法判斷誰佔的空間大,誰佔的空間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辦法,看看究竟誰佔的空間大呢?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能力。)

3、觀察實驗,感知體積的意義。

演示:將兩塊石頭放入兩個裝有同樣多水的杯子裏。

師:説説你有什麼發現?

生口答後,師追問:

師:水面為什麼會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樣嗎?説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引導生理解:兩塊石塊在量杯中都會佔一定的空間。所佔的空間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佔空間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從而揭示課題: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作物體的體積。(同時出示課件)

現在你能用“體積”這個詞來分別説説課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嗎?如:課桌墨水瓶比,課桌的體積大,墨水瓶的體積小。。。。。。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物體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所佔有空間的大小不同。學生經歷了實驗、觀察、交流等探究過程,感知了體積的實際含義。)

4、認識容積。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這麼多的物品,都可以用來裝東西。如:可樂瓶,茶葉罐,水杯,膠水瓶,

像量杯、紙箱、可樂瓶,茶葉罐這樣能裝其它東西的物體叫容器。你還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多,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少?(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裝滿水的水杯,問:哪個水杯裝的水多?

引導學生認識:兩個杯子所能容納物體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這個容器的容積。

師:杯子裏裝滿水,水的體積就是這個杯子的容積,茶葉罐裝滿茶葉,茶葉的體積就是這罐子的容積。

5、區別體積和容積。

出示:用來裝小正方體的塑料盒和正方體教具。

師:誰能指出這兩個物體的體積和容積呢?

交流中使學生明白:這兩物體體積相同,但正方體教具沒有容積。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具有容積。引導學生髮現:一般情況下,物體的容積比體積小。

出示課件:體積與容積的區別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讓學生感知“容積”和“體積”的聯繫和區別,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三)解決問題,鞏固應用

1、試一試(P42)

出示兩個相同小正方體讓學生比較大小,然後用4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擺出形狀不同的物體,讓學生判斷它們體積的大小。

師:通過觀察,你們發現什麼規律?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體積的大小與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無關。(同時出示課件)

2、課件出示:(第42頁“練一練”的第4題)

(1)搭出兩個物體,使它們的體積相同。

(2)搭出兩個物體,使其中一個物體的體積是另一個的2倍。

(學生先獨立按要求操作,然後同桌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學生搭出的圖形可能會不一樣,這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髮現體積相等,形狀可能不一樣,這樣可以為下一題的練習打下基礎。)

3、説一説。(第42頁“練一練”的第1、2題)

(課件出示插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説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頁“練一練”的第3題)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體現了層次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是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四)評價體驗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對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還想知道什麼?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教學説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鹿和狼的故事》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內閲讀課文。課文所在單元的要求是“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寫的是在20世紀初葉,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鬆杉葱鬱,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間出沒。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有效地保護鹿,決定由政府僱請獵人去那裏消滅鹿的大敵——狼。結果摧毀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那麼,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是誰呢?可能誰也不會想到,那就是得到特別保護的——鹿。課文通過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捕殺狼前後凱巴伯森林的不同情況,説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係。

學情分析:

十一冊的學生在第九冊的時候學過《蛇與莊稼》,對事物之間的關係有一定的瞭解;但對於深刻的枯燥的道理不感興趣。

學習目標:

一、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確定本文的目標之一為“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根據文本,確定本文的`目標之二為“理解課文的內容,進一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樹立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三、在對語言文字的品味中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設計理念及做法:

一、以本為本,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通過語言文字來把握思想內容,在語言文字的品味中感悟道理。既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又注重體會的思想感情,牢牢把握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這一特點。本篇分為兩部分,1至6自然段為第一部分,記敍了一個故事,7至9自然段為第二部分,揭示了一些道理。第二部分的道理比較深奧、枯燥。怎樣讓學生理解、體會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道理並樹立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呢?怎樣讓深奧的道理符合國小生的認知心理,化難為易呢?在故事部分做,通過對故事的細細體會、感受,讓學生自然地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故事與道理渾然一體,深刻的道理就藴涵在淺顯的故事中。故事部分品讀到位了,道理自然也就懂得了。所以在處理教材時,我花較多的時間重點品讀故事部分的三個文段:①“20世紀初葉,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鬆杉葱鬱,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只鹿在林間出沒。兇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再現美麗和諧的自然環境,與後文破壞後的環境形成對比,感受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②“槍聲在森林中震盪。在獵人冰冷的槍口下,狼接連發出慘叫,一命嗚呼。”感受狼的無可奈何和獵人的冷酷無情;③“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十萬多隻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後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難逃厄運。森林中的綠色植被一天天在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一天天在擴大。”讓我們彷彿看到了鹿的命運和整個大自然的命運,從而認識到羅斯福總統決定的嚴重錯誤,意識到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在對語言文字的品讀中道理不需要分析,不需要講解,更不需要灌輸,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是水到渠成。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搭建一個點、線、面結合的立體網絡,讓學生有多個層面的收穫;努力做到有整體的把握,有清晰的脈絡,也有細節的精彩。一篇較長的如何找到教學的突破口呢?鹿羣數量變化的後面隱藏着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這一主題(而這正是這篇的重點目標),這一組數字就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點,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條線。所以,我作了如下設計:①將表示鹿羣數量變化的數詞找出來;②4000只鹿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③為什麼鹿的數量很快就超過了十萬只?④後來鹿怎麼又只剩下不到8000只了呢?⑤老師深情描述:4000——10萬——8000,不僅僅數字在變化,還有很多事物都發生了改變!狼死了!林毀了!本想保護的鹿也掙扎在死亡線上!(出現,配上讓人震撼的聲音)為什麼?為什麼美麗和諧的自然會變成這樣?你想説點什麼嗎?這幾個數字像一條線將一粒粒珍珠(故事與道理;美麗和諧的自然與殺狼後環境的破壞)串聯起來,使脈絡清楚,學習起來思路清晰。

三、學以致用,融會貫通,讓語文真正地向思維開放、向生活開放、向個性開放。讀書,不僅要讀進去,使自己有所收穫,有所感悟(語言的、思想的、寫法的),還要讀出來,在書中讀到自己,向個性開放;讀到生活,向生活開放;讀書,不僅是接納,是吸取,更是思考,是創新,在接納吸取中拓展思維的廣度,在思考創新中深化思維的深度,提升思維的高度,向思維開放。所以,我做了如下嘗試:①補白:如果狼會説話,在中彈倒地的那一剎那,它會説什麼呢?培養學生感受文本的敏鋭度和想象能力;②生活中還有這樣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事物嗎?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拓展思維; ③我是老師小幫手:“我現在遇到了一個麻煩:由於事情很多,對班上的情況不能全面、及時地瞭解,於是在班上設立了值日班長一職,主要負責向老師報告學生的紀律情況,如:誰丟紙屑啦,誰罵人啦,誰抄別值日班長一職撤了?你們幫我出出主意。”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教學説課稿 篇3

大家好!所選用的教材為浙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方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四個方面加以説明。(或加教學評價)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教材是國中數學 年級 第 章第 節的內容,是國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方面,這是在學習了 的基礎上,對 的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為學習 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是進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內容。鑑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從心理特徵來説,國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着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認知狀況來説,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 ,對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

但對於 的理解,(由於其抽象程度較高,)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情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

難點確定為:

二、 教學目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學生學會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藉此,我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 (瞭解、理解、熟記、初步掌握、會運用 對 進行 等);

2. 通過的學習,培養學生 觀察分析、類比歸納的探究 能力,加深對 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類比與轉化、分類討論 等數學思想的認識。

3. 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體會數學的合理性和嚴謹性,使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並且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 教學方法分析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言道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採用啟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問題,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引導分析時,給學生流出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知識的自我建構。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過程分析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1) 複習就知,温故知新

設計意圖:建構注意主張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出發, 是本節課深入研究 的認知基礎,這樣設計有利於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

(2)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以問題串的形式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使學生對舊知識產生設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通過情境創設,學生已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慾望,產生了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節———

(3) 發現問題,探求新知

設計意圖:現代數學教學論指出,的教學必須在學生自主探索,經驗歸納的基礎上獲得,教學中必須展現思維的過程性,在這裏,通過 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 。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論指出, 數學概念(定理等) 要明確其 內涵和外延(條件、結論、應用範圍等) ,通過對 定義 的幾個重要方面的闡述,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於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於是我把學生導入第 環節。

(5) 強化訓練,鞏固雙基

設計意圖:幾道例題及練習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各有側重,其中例1??例2??,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節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內化知識。

(6) 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是那個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麼三個問題:

①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②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麼;

③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7) 佈置作業,提高升華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以上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並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

教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説課內容:

江蘇教育出版社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8頁的例題,以及相關的練習題。

 2、教材分析:

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化數領域的部分。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接觸過直觀、簡單的找規律方面的內容,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出現在教材中還是第一次。其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並進行簡單應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引導學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學習這樣的內容,可以使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經驗,發現數學規律,感受數學的探索性,以及數學的價值,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角色,依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為了做到這一點,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擺一擺等實踐活動中,瞭解規律,初步建立規律的概念。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係間的規律,初步學會聯繫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發展分析、比較、綜合與歸納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用數學觀點分析生活現象的初步意識初步能力,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逐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5、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之間的規律,通過找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6、教具準備

教具:主題掛圖、教學課件。

學具:每位學生準備小棒和石子。

二、説教法

1、在教學思想上,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在教學活動中。

2、在教學方法上,採用直觀法、遊戲法、動手操作、引探等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過程中找出規律。

 四、説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咱們來做個遊戲好嗎?遊戲名字叫猜一猜,請看:

1、出示:

你們猜一猜,下一個氣球是什麼顏色?

2、出示:

請你們猜一猜,中間應該擺上什麼水果才能使它們的排列有順序,且更美呢?

師:你們真棒!能準確地猜出問題的答案。誰來説説,你們剛才在猜的過程中,是根據找什麼而猜出來的呢?

生:找規律。

師:對!你們找到了它們的排列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師: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規律,就能解決很多疑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的排列規律。

(設計理念:以遊戲猜一猜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在感知規律的基礎上揭示課題,既與本課的學習內容相聯繫,又能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慾望)

(二)創設情景、認識規律

出示教學主題圖:小兔樂園

師: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一下:小兔樂園!

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師:請你們把在小兔樂園裏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組裏的同學説説。

2、觀察數數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行物體有多少個,它們的排列有什麼特點?

教師依次提出教科書上的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按三部分分別數一數,分別得出兩種物體的個數,然後按問題順序,根據學生數的結果,分別板書三行,顯現出各是多少。

3、比較發現

(1)師:比較每行兩種物體,你能發現什麼規律?先和你的.同桌説説。

(2)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發現了什麼規律,教師幫助學生把話説通順,清楚。

4、歸納規律

(1)師: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從、我們發現小兔樂園的情景中有怎樣的規律?

(2)學生歸納規律。(板書略)

(設計理念:利用教材主題圖提供的信息資源,為學生創設了生活情景,引導學生主動觀察,通過數一數,比一比,説一説,小組交流的方式,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規律,尋找規律)

(三)理解規律

擺一擺,比一比,誰能發現其中的規律

(1)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學具,用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再在每根小棒中間擺一個石子。數數小棒的根數和石子的個數,看看有什麼發現?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同桌,並與前面發現的規律比一比,一樣嗎?

(2)組織全班交流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是新知再現,對新知起到檢查、鞏固、提高的作用,對規律有着更深的理解,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

(四)實際舉例,體驗規律美

1、生活處處有規律

師: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這樣規律的例子嗎?仔細想想,先跟同學説一説,再告訴全班同學。

2、欣賞生活中的規律美

展示生活中規律美的畫面

(設計理念:將數學與生活聯繫,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也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為了鞏固新知識,發展學生思維,我設計了以下幾道題:

1、小明放學回家經過一段馬路,他發現馬路的一邊有10根電線杆,且還發現每兩根電線杆中間有一個廣告牌,你能幫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廣告牌嗎?

2、河壩的一邊了7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栽桃樹多少棵?

3、沿圓形池塘的一週栽了2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設計理念:前兩題是基礎鞏固題,最後一題是拓展延伸題。這樣的設計既有層次,又有坡度,對所學知識起到檢查、鞏固的作用,同時也發現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創造規律

同學們可真行!能夠找到了規律,還能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現在老師考考你們:誰能以我們班的一部分男同學和一部分女同學進行排列,並使他們排列有規律可尋?

(設計理念:運用現在的學習資源,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七)總結歸納

師:你能告訴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學生舉手發言)在生活中,在數學王國裏,還有更奇妙的規律等着你去探索。只要同學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定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設計理念:這樣的總結,既歸納了本課時的學習內容,又能激起學生不斷探索知識的決心和慾望)

附板書設計

找規律

圖片手帕910夾子

主題圖片蘑菇78兔子

籬笆1213木樁

圖片

兩種物體間隔着排成一行,排在兩端的物體個數比中間的多1,或者説排在中間的物體的個數比兩端的少1。

(設計理念:這樣的板書既突出教學重點,又簡單明瞭,便於學生觀察、比較、歸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叫白秦敏,來自於宜昌市五中。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春酒》。懇請各位老師多指教。

下面我將按照説教材、説教學設想、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過程這幾個環節來展開説課。

【第一、説教材】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先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我所説的《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的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對人性的謳歌與讚美。

 【第二、説教學設想】

首先,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想體現出自己的一種教學理念:新課程下的語言課堂應該呈現出什麼樣的氣象?我的理解和做法是三個詞六個字——喚醒、激發、碰撞。我們看過很多的公開課,作為聽課人,我們往往既能很清楚地看出教師預設的思路,同時也意料之中的看到學生在一節課最後的所得就是教師所要的效果。學生探究的方法甚至探究的結果都在教師的預設之內。可以説,這樣的公開課事實上是學生被動地配合教師完成了任務,一節課結束後,學生所得的就是教師事先要給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自主性究竟發揮了多少呢?

因此在我設計的這一課中,我想突出學生的自主性,着力表現“課堂生成”這一特點。立足於“喚醒──激發──碰撞”的理念思路,將教師的角色主要定位在“共享者”的身份上,同時又不動聲色地以“四兩撥千斤”之力,激發學生自主充分地去探究。但在我設計的本課最關鍵的環節中,我無法預料學生的探究會有多遠多深,無法預料會現場“生成”出什麼。可這恰恰一方面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另一方面能考驗出教師應變與駕馭的能力,這恐怕才是新課程下課堂的新氣象吧!

同時,在人文性和工具性方面,我設計了兩線交織的思路:工具性方面突出一個“讀”字,人文性方面突出一個“情”字。兩線交織,在“讀”中品情、悟情、養情,又以“情”促“讀”、會讀、悦讀。就本課而言,既體現出“情”的豐富:即文中的人情、鄉情、親情、情趣;又體現出“讀”的多樣:即多種方式、多種角度。而教會學生新的讀書方法,培養良好高效地閲讀習慣,又恰好與教材《春酒》一課後的知識短文(152面)《怎樣精讀》的內容相吻合。

【第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學生能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⑶ 讓學生學會並掌握精讀文章的方法,提高閲讀鑑賞水平。

2、過程與方法:

⑴ 佈置課前預習。(淺知課文大意,疏通生字詞,收集和了解民俗資料等)

⑵ 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師生同讀同講的方式。(在師生、生生交流中,達到知識互補和提高,有助於營造民主和諧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觀察和體驗生活,培養健康的情趣(語文課標中提到,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文化的營養,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並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喚醒:

1、短片導入激趣:

⑴ 播放張藝謀拍攝的申奧短片,讓學生欣賞感知其中的中國文化元素,激發興趣,為後面的環節預作鋪墊。

⑵ 教師導入新課,引出中國特色民俗文化元素之一──《春酒》

2、默讀課文,整體感知,瞭解春酒文化:

填空1:春酒是(時節、成份、喝法……)

二、品析激發

1、教師作示範,與學生享閲讀體驗:老師品到的不僅僅是香甜的酒味,我還品出了其中淳樸、和諧的人情味:如家家户户輪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歸”之景象;村子裏有人需錢急用,要起個會……正月裏會首總要置酒表示酬謝,而母親很樂意把花廳“供人請客”,並捧出自己泡的“八定酒”為人助興,此時燈火明亮,人人興高采烈,母親因別人的讚美高興得“兩頰紅紅”。笑眯眯地母親,本本分分的村民,令人難忘。

2、同學們再讀再品,在琦君呈給我們的這杯春酒中,你又品出了什麼?

填空2:春酒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可能會品出思鄉之情,思母之情,懷念童年之情……在此過程中,學生自主品析關鍵詞句,體味細節藴含的情趣,也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

三、生成碰撞

看似十分平常隨意的細節,卻藴含着豐富的情感,因而往往能在我們讀者心裏激盪起不同的感受,引發我們豐富的聯想,觸發我們許多的情緒,在本文中你讀到的哪些詞句擦亮了你思維的火花,或掀起了你情感的波瀾,結合自己的閲讀或生活經歷體驗談一談?

填空3:春酒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環節是課中學生活動最充分的時段,反映出多角度閲讀的指導,調動起學生的閲讀和生活積累,引發出師生碰撞、生生碰撞、學生和作者的碰撞,在思想和心靈的碰撞中,使學生真正享受到閲讀的情趣、樂趣。學生可能會説到思鄉的詩句、説到自己的親情、説到自己的童年……,這樣就大大豐富了作品內容,提升了對作品的鑑賞層面,使學生到文中去,又從文中來,回到生活中,豐富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心靈和情感,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四、小結延伸

1、小小一杯春酒,我們品出了如此豐富醇厚的滋味,品到此,春酒不再僅僅是一杯酒,它其實是我們博大豐厚的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這符號凝結中華民族傳統心理和情感中最美的色彩、親情、鄉情、人情……你還能就自己的經歷體驗,説一種像“春酒”這樣的中華民俗符號嗎?

(學生可能會舉出風箏、餃子、月餅、粽子……)

2、一篇《春酒》,讓我們品出了民風之美、人情之美,它不再是一篇課文,它像一杯雞尾酒,調和了人類心中那麼豐富的情感,讓我們深深地陶醉,它又是一粒催化劑,激發了我們那麼美好的情趣,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無窮樂趣.那在你看來,《春酒》又像什麼呢?請你也用一句比喻説説自己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吧.

填空4:《春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結啟發:

同學們讀得如此興致盎然,品得如此有滋有味,全在於我們並非淺嘗輒止、走馬觀花。“好書不厭百回讀”,回顧這節課,我們不僅品味了甘醇的春酒,還獲得了閲讀的方法,提升了我們的閲讀層次,豐富了我們的心靈,真是“開卷有益”啊!

教學説課稿 篇6

一、教材簡説

課文中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講的是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和羣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刻畫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讚揚了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

課文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順序,先寫了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後,通過調查研究,弄清這裏貧窮的原因;隨後重點寫了西門豹是怎樣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後略寫西門豹發動老百姓興修水利,使莊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體會人物品質;二是使學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是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難點是理解西門豹辦法妙在哪裏。

二、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管理、田地、人煙稀少、老百姓、眼睜睜、旱災、迎接、徒弟、撲騰、提心吊膽、渠道、灌溉、收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三、教學建議

1.會認的字,可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注意“淌”(後鼻音);會寫的字,注意區別形近字,如“淹”與“掩”、“官”與“管”、“旱”與“早”,注意“淹、渠、灌、溉”中三點水在田字格的不同位置。

2.理清課文思路,把握主要內容。西門豹治鄴的事蹟,表現在三個方面:調查→除害→開渠。如果按照故事情節發展變化,可分為:故事發生(鄴地田園荒蕪、人煙稀少)→故事發展(調查原因、掌握證據)→故事高潮(嚴辦首犯、為民除害)→故事結局(興修水利、改變面貌)。課文大量運用人物對話,展開情節,表現人物。因此,分析體會人物對話是理解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的重要途徑。課文的對話主要有如下特點:

(1)以對話反映故事內容。西門豹初到鄴地,看到土地荒廢,民不聊生,於是進行調查。文章妙在沒有細緻描寫西門豹怎樣查看,怎樣專訪,怎樣研究,只用他的“四問”與老大爺的“回答”來反映,省卻了許多繁瑣的敍述交代,顯得乾淨利落,真實可信。

(2)以對話表現人物機智。西門豹弄清了鄴地田荒人少的原因後,説道“河伯還真靈啊”,表面上似乎相信,似乎賞識,實際上是欲擒故縱。“我也去送送新娘”,一語雙關,他要借送新娘懲辦首犯的計劃已然成竹在胸,這樣説只是防止過早泄露,避免打草驚蛇而已。如此話語,無不表現了人物的機巧和智慧,這是對話的妙處。

(3)以對話揭示矛盾鬥爭。到了送新娘的日子,西門豹藉口新娘不漂亮,“麻煩你去跟河伯説一聲”“麻煩你去催一催”,他不直接戳穿壞人騙局,而是用既幽默又客氣的話語,採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懲治了邪惡,教育了百姓。

3.通過大膽提問,以問題的探究來把握課文內容也是一條重要途徑。教師可引導學生提出幾個能整合課文內容,思考價值比較大的問題共同討論、探究。比如,你覺得西門豹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可明確以下幾點:

(1)從課文第一部分可看出西門豹是一個善於調查研究的人,他精心選擇調查對象,問得也很巧。

(2)從課文的主要部分可看出西門豹是一個有智慧、講策略的.人。當西門豹從老大爺那裏瞭解到真實情況後,他並沒有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沒有立刻採取措施,反而説:“這樣説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這一番話,表面看來彷彿是西門豹對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一事表示贊同,而實際上西門豹此時早已識破巫婆、官紳愚弄百姓、騙取錢財的那一套,並且想好了將計就計、揭穿騙局的一整套方案。這足以説明西門豹智慧過人。如果有時間,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講西門豹罷官的故事,增加對西門豹的瞭解。

又比如,為什麼西門豹知道巫婆和官紳的騙局,不直接把他們抓起來殺掉,而去參加河伯的婚禮呢?這個問題,是課文難點所在。因為當時老百姓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巫婆官紳的真面目,西門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婦的現場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迷霧中覺悟起來。為以後興修水利打下堅實基礎。

4.課後思考練習第二題,應在重點理解課文的第二部分的基礎上完成。這一部分生動地記敍了西門豹是怎樣一步步地實施揭穿騙局、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的策略的。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門豹説“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這樣一方面可以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滿意為由先救下姑娘。巧妙之二,不動聲色。西門豹假裝客氣,以“麻煩”巫婆向河伯通報情況為藉口,將巫婆投進漳河。巧妙之三,假戲真做。西門豹以巫婆久久不歸、麻煩官紳頭子催一催為藉口,將官紳頭子投進漳河;以巫婆和官紳很久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為藉口,又要把官紳們扔下漳河;官紳們跪下磕頭求饒,西門豹並沒有立刻放過他們,而是説“再等一會兒”(這“一會兒”對官紳們的震懾可想而知);過了一會兒,西門豹才讓官紳們起來,並讓他們回去。(這時西門豹知道官紳們是徹底被制服了,達到了破除迷信,教育老百姓的目的。)巧妙之四,講究策略,區別對待。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西門豹胸有成竹、不露聲色地實施了懲治惡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預定計劃,表現了他的過人的智慧和謀略。

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懲治巫婆、官紳頭子的辦法很巧妙,但是不是唯一的辦法。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辦法嗎?這樣,可以引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

5.進行角色表演。課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強,情節吸引人,適宜進行角色表演。

表演要以熟讀課文為基礎,注意層次性。首先,基本上按照課文的描寫表演。可以讓學生先分小組練習表演,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彙報。其次,可以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為課文中沒有描寫語言的其他人物(官紳等)加上語言,再進行表演。表演時還要注意加上恰當的表情,適當準備一些道具。

四、參考資料

關於課文的故事 在《史記·滑稽列傳》中有記載。司馬遷作《史記》,在其中專門寫了一章《滑稽列傳》,記載齊國的淳于髡、楚國的優孟、秦國的優旃等人如何用“滑稽”批評君王,魏國的西門豹如何用“滑稽”戰勝迷信,為民除害的故事。

西門豹 戰國時期魏國人。西門,複姓,名豹。魏文侯時任鄴令。曾破除當地“河伯娶媳婦”的迷信,並開鑿水渠十二條,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以發展農業生產。

巫婆 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女人。

官紳 指舊時地方上有權有勢的人。

西門豹罷官 西門豹初任鄴地的縣官時,為官清廉,終日勤勉,嫉惡如仇,剛正不阿,深得民心,不過他對魏文侯的左右親信從不去巴結討好,所以這夥人懷恨在心,便勾結起來,説了西門豹的許多壞話。年底,西門豹向魏文侯作述職報告後,政績突出的他本應受嘉獎,卻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罷了他的官。

西門豹心裏明白自己被罷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請求説:“過去的一年裏,我缺乏做官的經驗,現在我已經開竅了,請允許我再幹一年,如治理不當,甘願受死。”魏文侯答應了西門豹,又將官印給了他。

西門豹回到任所後,開始疏於實事,而去極力巴結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過去了,他照例去述職,雖然政績比上年大為下降,可魏文侯卻稱讚有加,獎賞豐厚。這時,西門豹嚴肅地對魏文侯説:“去年我為您和百姓為官有政績,您卻收繳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為注重親近您的左右,所以印象好,您就對我大加禮遇,可實際功勞大不如過去。這種賞罰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説完,西門豹把官印交給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過來,連忙對西門豹表示歉意説:“過去我對你不瞭解,有偏見。今天我對你加深了認識,希望你繼續做官,為國效力。”

教學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認識千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第一節的教學內容。

2、千米是較大的長度單位,本課教學前,學生對米、分米、釐米和毫米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並能夠準確的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能感知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這個僅僅是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為以後學習單位間的化聚打下基礎。

3、教材的知識結構

通過學生熟悉的場景,讓學生知道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然後通過看、算、走等豐富的實踐活動來體會和理解千米的認識,認識1千米=1000米,體驗和感悟千米的實際長度,通過想想做做讓學生進一步感悟1千米的長度,瞭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熟練掌握千米和米的換算。

4、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2、提高學生解決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3、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5、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並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解決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二、説教學程序

本課的教學我是這樣設想: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學生回答。你知道我們學校跑道一圈多少米?小華跑了5圈大約是多少米?同桌討論後,交流。汽車每小時能行70(

),你認為可以填上哪個長度單位?請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是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思維,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一)認識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説過千米?學生交流自己看見過的。出示路標牌的圖,並説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做單位。介紹千米的符號---km。

(二)實踐體驗“1千米”。

1、猜一猜:1千米大約有多長?學生猜測後回答

2、觀察:1千米到底有多長?多媒體演示測量公路長度的過程,學生仔細觀察測量公路長度的過程,並記錄。學生回答,你知道了什麼?小結:1千米=1000米。

3、課前已經請大家去操場走了走,一圈大約走了幾分鐘?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呢?學生回答。

4、你感覺1千米長嗎?學生自由交流。找一找:從學校到附近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學生小組交流後彙報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是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從小明家到哪裏正好是1千米?學生觀察後獨立描出圖上1千米的長度。再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計算後交流米與千米的換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後交流怎樣思考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後小組討論,用什麼單位合適。

5.“想想做做”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後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設計意圖是:進一步感受並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總結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是:既完善了學生的知識體系,又培養了學生對自己所經歷的事情進行總結回顧的習慣和能力。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根據課程標準的理念,注重讓學生體驗數學。千米是個較大的長度單位,三年級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是長度單位教學中的難點。所以

本節課着重讓學生創設體驗過程,引導體驗生成,幫助學生較好地在體驗中構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説課僅僅是我對本課的一種教學欲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將努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及時調控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動態生成。

教學説課稿 篇8

一、 出示《遊子吟》古詩。指名讀。

二、 檢查預習。

1、 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板書:孟郊)他是哪個朝代的人?(唐朝)

2、 他為什麼寫這首詩?(生:他想銘記母親對自己的慈愛)板書:銘記(什麼叫銘記)生:永遠記住

3、 師小結:他就是想記住母親的恩情,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請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師生共同板書師提示學生注意恩是上因下心。

三、 自由讀一節,動筆畫出給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小組內交流最感動的句子。生1: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衣服。從一針針一線線體會到了母親很關心很愛他,縫得很仔細,指名2-3人讀中體會問:她在縫衣服時還會想些什麼?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麼?(生1説捨不得兒子走;生2説她想兒子早點回來)

第二節中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深?指名説並讀。(師點評你讀出了母親對兒子的不捨)生2讀(師點評你讀出了依依不捨)生齊讀。這時孟郊看到母親頭上怎樣?他心裏又會怎樣想?生1她昨夜肯定沒睡好,為我操心生2母親昨晚睡遲起早生3:母親為兒子操心把頭髮都弄白了。師:濕潤是什麼意思?(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沒流下來)

師小結:母親的恩情一方面體現在行動上,一方面體現在語言上。板書

四、 讓我們輕輕地讀這首詩,找出文中和詩句相對應的句子,仔細聽。

師:沐浴着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母親的恩情啊!(生:):

師:有一天,兒子要出遠門了,母親給他縫補衣服。

師: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生;臨行密密縫

師讓學生説意恐遲遲歸的意思。

讓學生練習背誦,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背上。一組展示背誦(齊背)背得怎樣?有感情嗎?另一組挑戰背。師小結:剛才兩小組同學把最後一行詩句背誦的特有感情又《遊子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千古名句,要記住。那麼我們能為母親做些什麼呢?小組內討論,看誰能做一個愛母親的孩子

生1幫母親洗衣服、刷碗、切菜、等做家務。生3:洗腳。

師:希望你能説到做到,落實到行動上今晚給母親洗腳。

板書: 行動上

母親的恩情 太陽的光暉

銘記 語言上

孟郊

教學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搭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鄉親們善良、勤勞、互相謙讓尊老愛幼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自然美和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説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並能聯繫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於教學的開展

四、説教法

在閲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採用了“創設情境”“讀中感悟”“想象理解”等教學方法重點以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去品味語言,什麼文章的美

五、説學法

1、從重點問題入手,聯繫上下文,加強字詞句的理解

2、以“讀”為主線,讓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六、説教學過程

1、複習回顧。

2、出示目標。

3、、尋找“美”。(PPT出示自學提示)A擺搭石。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美”。 B走搭石。

(1)、情景朗誦“走搭石”。(小組朗誦、指名朗誦)(2)、總結本段寫法。

(3)、朗讀《北山戀·故鄉》選段,強化寫法。 C讓搭石。

(1)、理解“都”“讓”“理所當然”“伏”詞語。

(2)、情景模擬背老人過搭石,體會“理所當然”中鄉親們的善良、尊老。 D贊搭石。 (1)、強化主題。

(2)、總結課文。也許有一天,家鄉會搭上橋,鋪上路;也許有一天,搭石會永遠地消失了但家鄉人們走搭石的美會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4、發現“美”。觀看視頻,昇華情感。

5、回味“美”。以文帶文

6、作業佈置

七、説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把握好文章的內涵,什麼文章的主題,我在黑板上寫上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文章的中心句,以幫助學生更清晰地瞭解文章結構,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説課稿 篇10

各位領導: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心能在這裏給大家説課。我説課的內容是xx年級xx班級的雙手向前擲實心球。

一、説教學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快樂為主題”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依據。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良好的鍛鍊習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終身體育鍛鍊的習慣。

二、説教內容的概述

實心球運動是一項技巧性、力量性和動作速度性的項目。是以力量、技巧為基礎,以動作速度為核心的投擲項目。而影響投擲遠近有三個因素,

1、實心球的出手速度;

2、出手角度;

3、出手的高度。其中出手的初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前兩個因素是不穩定的;三的一個因素是相對穩定。)技術的指導,對學生練習中的不規範的動作進行指導。指出重點和難點。

三、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雙手向前擲實心球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雙手向前投擲實心球的基礎知識。能力目標:讓學生初步建立雙手向前投擲實心球的動作技術概念。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在學練中養成積極思考、勇於創新、主動參與的習慣,培養學生在運動中注意安全的意識,增強自信心,增進團體合作意識。

通過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讓學生在參與中培養學習能力,在遊戲中掌握鍛鍊方法,合作中體驗成功樂趣。學習過程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讓學生的思維與活動相結合,真正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和融洽的學習氛圍。從而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四、説學情分析

由於現在中學制度的改革,實心球被納入會考的項目。所以教學就要求中學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實心球的'教學。我們知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但對於這類需要力量與技巧和身體協調性相結合的課二感到沒有興趣。所以,提高學生對實心球的學習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

五、説教法、學法

教法: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直觀演示、講練結合、分層次教學法以及遊戲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清楚地瞭解行進間的技術結構,同時簡化技術難點、降低技術規範,使全體學生快速掌握該技術動作。

學法:採用模仿法、合作學習法、自我評價法等,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合作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氛圍。

六、教學過程(請看幻燈片)

(一)、第一部分

1、在本次課的開始部分,也就是激發學生活動動機,a、集合整隊師生問好,b、宣佈本課內容,c、揭示目標和要求d、安排見習生。————————時間:2min

目的:讓學生是明確本次課學習的方向,有集中的注意力。不在上課時感到迷茫!

2、準備活動,調動身體。(慢跑、雙人操:48拍)但準備活動的強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以後的學習技術。

時間:—————————6min 3、遊戲環節,———————扔炸彈遊戲

方法:將學生合理分為四個小組,在指定投擲線將球扔到指定範圍地點。進球多的小組為勝。(並思考什麼方法能擲得更遠)

要求:雙手向前擲實心球,腳在球落地前不能超出投擲線。球落地後下一個同學才拿球擲

【注意:對面沒有人的時候擲球。球沒有全部落地時不能撿球,其餘同學應站在投球者身後3米處。(安全)】目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實心球球有長時間的身體接觸,熟悉球性,培養球感,提高對球的控制力,複習上次課學的握球和持球。但準備活動的強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以後的學習技術。

時間:————————7min

(二)、教學學習部分

1、導入部分:老師進行動作的講解,讓學生提出不瞭解的地方,並且做出解答。同時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動作,使其讓自己掌握。

注意老師動作的規範性

2、練習方法:原地兩人對擲球練習方法:

方法: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站一邊。站在投擲線外進行原地雙手向前擲實心球投擲練習。

目的:通過練習,複習原地技術動作,糾正錯誤已達到教學的目標。

方法:

A、握球持球————————兩手十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兩手中間,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放在球的兩側將球夾持。兩大拇指緊扣在球的後上方成“八”字。握球后,兩手自然置於身體前下方,在擺動時可以增大幅度。

B、預備姿勢—————————兩腳前後開立,前腳掌離起投擲線約20————30釐米,前後腳距離約一腳掌,左右約半腳掌,後腳腳跟稍稍離地,兩手持球自然。身體放鬆,重心落在兩腳中間偏前,眼睛看前上方。

C、預擺———————預擺是為最後用力提高實心球的初速度創造良好條件,預擺次數因人而定,一般在一到二次,在最後一次擺動後手將球由前下方加速經過頭頂形成反弓,在這同時吸氣並憋住。

D、最後用力—————————動作特點:蹬腿、送髖、腰腹急劇用力,兩臂用力前擺向前撥指和腕,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3、易發生的錯誤及糾正方法:

A、投擲時腕指無力。————————要求持球握球時兩手手指應適度緊張,注意發展手指手腕的力量。

B、投擲時兩個肘關節過早下降或摔小臂現象,使出手國度國過小。—————————兩個肘關節不能過早的彎曲,投擲時不能低頭,眼看前上方。

C、投擲實心球時腰腹收縮與兩臂用力不協調。——————————先進行練習,注意蹬地,收腹,投球協調,再由輕球到球進行練習。

(三)、本次課的結束部分(身心調整階段)

集合整隊,放鬆練習,解散下課。主要是調整學生的身心,使心律趨於平緩,採取慢跑形式的教學方法,是學生自然的慢慢放鬆下來,調整呼吸。另一方面是師生評議,講解本次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表揚優秀的同學,也鼓勵錯誤同學,在精神上正確引導。給學生自信心!

七、説教學特色

1、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構建快樂體育的和諧效果。

2、以遊戲“扔炸彈”的形式,來引出本節課的內容,這也是本次課的最大亮點,利用當前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由於學生的人數較多而器材有限,所以採用原地兩人對擲球練習方法,是學生都能得到練習。也便於老師的觀察和指導。

3、利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內心得到了更多的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率更高。

八、説教學目標達成度與教學效果的預測

教學目標基本實現,學生不論是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都得到了滿足,預計課的平均心率130—145次/分,練習密度35—45%。

九、場地器材

1、實心球N個。 2、場地一塊泥土足球場。

教學説課稿 篇11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節新課,往往是從舊知識引入,關鍵是要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拍掌回答把4個蘋果和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把4個蘋果、兩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後,每一份的個數可以用整數表示。把1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就無法用拍掌回答,就問老師半個怎麼拍啊!於是我就抓住機會由此引入新課。從上課的情行來看這方面做的是比較成功的,通過拍手使得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上來,而且使課堂的氣氛變的很好,對整堂課的教學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教學四分之一時我先確定操作要求,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摺兩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後學生操作。由於實踐目的明確,方法得當,把學生的認識推向深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折法,課堂上出現了三種類型正確折法,又請學生觀察教師的另一種折法,並提問:所表示的部分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嗎?這時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為什麼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學生按説出:因為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四份,

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數表示,這樣就突出了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為以後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但是在教學之中也有一些使我感到遺憾的事,在教學四分之三時我把圖畫成了八分之五,當有學生説老師可以把每個小正方形再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是八分之五。我才發現少圖了一半,沒有對這個聰明的學生加以表揚,而是直接把少圖的地方補了上去,錯失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説明在實際的教學之中還缺乏一定的教學機智。

教學説課稿 篇12

教學實錄:

(一) 引言導入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把這裏比做舞台的話,今天,這裏將成為我們人生的一個舞台,我們應以最佳的姿態、最佳的表現在老師們面前展示我們自己。因此,我把今天這節課的題目定為“挑戰自己”。

(二) 提出問題

師:①什麼是挑戰?

②什麼又是挑戰自己?

③挑戰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④挑戰將面臨什麼樣的結果?請同學們思考。(師板書課題)

師:好,誰來回到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挑戰:請你説。

生:挑戰有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

師:什麼又是挑戰自己?請你説。

生:挑戰自己就是挑戰自己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

師:非常好!挑戰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

生:具備勇敢!具備一顆自信心!

師:挑戰會遇到什麼樣的結果:

生:挑戰的結果有可能會遭到失敗,有可能會獲得成功。

師:同學們剛才對挑戰的解釋讓我非常滿意,挑戰的結果可能是成功或失敗,那麼對於今天的挑戰大家有沒有信心呢?

生:有。(聲音很小)

師:這樣的聲音我不滿意,對於今天的挑戰大家有沒有信心呢?

生:有!(大聲)

師:同學們剛才説的特別堅定,特別有自信。那麼,為了檢驗你們是否真的有自信,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小測試,看看你們是否具備挑戰的勇氣。這是我提出來的一個問題:“誰敢挑戰我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條件是要求挑戰者先起立,我再提問題。以往都是老師們先提出問題,然後同學們根據問題選擇是否來回答,今天我們換一種方式,誰敢挑戰我的問題?(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起立)還真有勇敢的。要知道我這個問題很難,是經過思考設計的,目前我所走過的學校還沒有學生能答出來。要知道答不出來很難為情的,在這麼多老師和同學面前答不出來他們會笑話你的,有同學會説:就是你在這麼多老師面前逞能吧,看你答不出來吧。所以我給大家時間,如果放棄還可以坐下。(師誇大問題難度,但沒有學生坐下)我們的同學這麼堅定,這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現在我把這個問題給後邊的老師,我們的老師有沒有挑戰這個問題的,也可以起立。同學們可以轉過身去看一看,(師生全都笑了)我們的老師以微笑回答你們。我們能不能給老師一些掌聲。(笑聲)

師(生):5、4、3、2、1,開始!

師:(生沒有選擇放棄的)真是勇敢!我的問題是:每個人給你們100分(板書100),請坐!(生感到意外)今天我的問題就是“誰敢挑戰我的問題”,在坐同學表現的很好,可惜我們的老師沒有獲得佳績,這個成績將記錄在你們的成績冊上。實際上,我們在生活當中會遇到許多困難,當你敢於面對時困難就迎刃而解了。但很多的問題不會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接下來的挑戰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請看(屏幕)今天我們要挑戰的內容。(分析教材)這是我們教材中的第四課,這一課的內容是“鉛筆畫——文具”。教材要求我們在一節課的時間了對照文具進行寫生,而且是用線描的方式。如果我們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對照一支鉛筆寫生算不算挑戰?

生:算!

師:用一節課的時間對照一支鉛筆寫生算挑戰嗎?

生:不算!

師:為什麼?誰説?你説?

生:因為鉛筆比較簡單。

師:如果我們用一節課對一個書包寫生算不算挑戰?

生:算!不算!(眾説不一)

師:到底算不算?(算)因為書包難度大,那麼一節課對照2個書包寫生算不算?(算)3個?(算)4個?(更算了)5個呢?(太算了)100個呢?

生:那就是很大的挑戰!

(三) 認定目標

師:我們今天到底挑戰多少個呢?請同學們看前面(屏幕),我們今天這節課要求在25分鐘內畫出5個書包,而且每個同學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書包來畫。你們想一想今天的挑戰難度大不大?(大)但是難度越大挑戰越有意思,對不對?所以,接下來要做的是,請同學們看我進行挑戰。看我能不能在5分鐘內畫出一個完整的書包。如果不能,那説明我的挑戰就失敗了。我的失敗可能會給你們帶來影響,有可能會激勵你們勇敢地再去挑戰,也有可能使你們知難而退。如果你們有手錶可以記錄時間。在我畫的過程中會暗示大家一些寫生方法,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注意看、注意聽。而且,我給大家提供一個魏老師成功的密碼(3721)。我們知道達芬奇有一個密碼,我也有一個密碼,希望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有同學能夠破譯這個密碼。

(四) 雙基傳授

師:我畫的書包是我眼前的這個。在我畫的時候我用很短的時間觀察它的特徵,同時用線條把它表現出來,一個小的細節我也不會把它放過。因為我畫的角度是你們看不到的,你們可以想象。你們看我用的線條是非常流暢的,而且兼顧了前後左右,有的書包帶子在前面,同時每一個帶子都有一個厚度,我也能夠注意它的形體特徵。這個同學的書包裏還有些文具在裏面(側兜透明),可以把它畫出來、現在誰可以提升我一下用了多長時間?

生:1分鐘!

師:現在可以放慢速度了,對不對?(師繼續演示,一點也沒有放慢)這個書包有一個特點,這個地方有一個什麼?

生:飾物。

師:可以畫書包上的小飾物。現在幾分鐘?

生:2分鐘!

師:剩下的時間留給你們,我畫完了,同學們感覺怎樣?(生鼓掌)

師:(啟發學生)這是用一種單線來表現的,還可以用重複的線條從局部進行表現,也就是用短線畫出來的效果也好。如果我贏得了時間還可以把書包整理整理,畫一點明暗,把這個地方裝飾裝飾。有的書包有一些網格,你們可以把它細緻描繪一下。

(通過講解邊演示單線表現法和重複線法,在演示過程中採用心理暗示法打消學生顧慮,向學生注入自信)

(五) 造型表現

師:好,現在看我們的作業要求:

1、 紙張:可以用整張紙,也可以將整張紙疊成6個格,每一個格里畫1個書包。

2、 內容:畫你眼前的書包,選擇適合你表現的書包,要求從頭到尾只能選1個書包畫,不能隨意改變。

3、 規則:説畫必畫,説停必停。因為有時間限制。

4、 畫具要求:可以用鋼筆或水筆,也可以用鉛筆,但不許用橡皮。

最後提示:5分鐘內畫出書包,只能選1個書包來畫。

現在我們要進行挑戰,剛才在挑戰的時候,你們已經勝出了,你們敢不敢跟老師再來一次挑戰?

生:敢!

師:你們要想好了,在做的老師許多都是藝術教師,他們有很好的藝術功底,你們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請一位同學給在座的老師下一個挑戰書,我是這樣下的:我們比老師畫的好!這樣行嗎?我們不如老師畫的好,行嗎?

生:不行!

師:誰能想出一種挑戰方法,把在座老師的挑戰慾望調動起來?

生:我們要超越自我,並且要超越老師,讓我們一起來挑戰吧!

師:好,同意嗎?

生:同意!

第一關:勇敢面對,正視自己!(書包正面)

師:接下來我們將進入第一關,大家跟我一起讀這句話:勇敢面對,正視自己!(書包正面)好,書包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請同學們拿起畫筆開始。(生畫前準備)

現在紀時開始。第一個面對的就是選擇哪一個書包,實際上在我講課當中有的同學已經拿定主意了,在學習中你們應該有這種事先的意識。(生開始繪畫)

師:(巡視)好,現在看他(一位學生)這張,他用很短的時間就畫出了書包輪廓,他是用鉛筆畫的,畫的時候再用力一點就更好了。還有2分鐘!

現在有的同學已經畫完了。當我説還不到2分鐘時,我發現有個同學瞪大眼睛觀察,越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觀察,越是有效的,在繪畫表現當中就能變得越加從容。

師:看這位同學同樣是用鉛筆畫的,他比剛才那位同學畫得用力,效果很好。同樣的繪畫因為用筆的深淺不同,效果也不同。

看這位同學的畫,他沒有用力,但比剛才那位同學畫得還要深,因為他用的是勾線筆。所以,剛才在選擇工具的時候我有意識的提示大家注意。用鉛筆的同學,你們也可以挑戰用勾線筆畫。還有半分鐘。

師:好,時間到。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關。

第二關:狹路相逢,勇者無懼!(書包側面)

師:大家跟我一起讀這段文字:狹路相逢,勇者無懼!好好體會這句話,看看前面的書包,(師開始變化書包位置)好,挑戰開始。

如果你還停留在第一個畫面當中,現在就要開始轉入第二幅畫,所以你的思路轉變要很快。與此同時,我們要觀察書包的側面。而且,同樣是書包,他們的側面都不一樣,在設計上也要符合我們心裏要求。比如,有時候我們買一個書包就是側面的兜好看才買的。如果你是設計家,你在設計書包的時候也要考慮這些地方。

現在已3分鐘了,(一會兒後)現在已4分鐘了,有的同學質疑我,當你注意時間的時候,時間過得非常快,剛才我是有意欺騙你們。

生:老師,我畫完了。

師:當你贏得時間的時候怎麼辦?兩種選擇,一種是休息,準備迎接下一關,另一種繼續完善作品,進行細緻刻畫。

大家看,我剛才拿的第一幅畫就是他的,現在這幅畫比第一幅明顯感覺怎麼樣?(提高了)許多時候我們認為學習提高依賴於時間的長短,其實短時間內也一樣能提高。

大家看他的第二幅畫比第一幅好了許多,而且速度也比原來提高了。現在,看這兩個同學的畫,他用的是短線,他是用長線,所採取的方式截然不同,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風格,也是兩種不同的性格。他們都是用鋼筆畫的。

師:好,時間到,挺!接下來,我們將進行第三關,大家想象一下,第三關書包會呈現哪一面?

生:背面!

第三關:眼到手到,心手相應!(書包背面)

師:還真猜對了,我們一起讀:眼到手到,心手相應!好好體會什麼是眼到手到,什麼是心心相印。(師變化書包角度,並請同學過來幫忙)

市:好,開始。有沒有累的、中途想退出來的?

生:沒有!

師:要是有累的跟我説一聲,沒關係的。看來大家是越戰越勇啊!我們聽課老師有沒有堅持再畫的?(不少教師舉手)看來真有不少。

大家看這幅畫,這麼優秀的畫有一點不足的地方,是什麼?(太淺了)希望後兩幅要深一些。因為我們平常畫畫習慣了由淺到深,但這次不給你修改再描的時間,所以要追求一次成功。假如你是一名負責偵查任務的戰術,就給你5分鐘的時間把敵人的地形圖畫下來,今天你們是否具備了這個能力?如果你用6分鐘時間完成了這項任務,戰爭有可能就失敗了。所以我們今天學到的這些有可能在今後的生活中會用上。

(師巡視)看這位同學,這麼短的時間就用直線概括了書包的輪廓。現在是4分鐘。

如果右手感覺累可以換左手來畫,在這麼緊張的情況下有的同學會感覺到疲勞。如果你在執行任務時遇到問題,不幸右手負傷,那左手就要承擔任務。你今天試一試,把不重要的線條交給左手畫,這也是在挑戰當中我們獲得的樂趣。

好,時間到,停!接下來我們進行第四關!

第四關:發現感悟,堅持到底!(書包底面)

師:第四關難度相當大,如果現在同學們説我們已經可以了,我們成功了,我們可以停下。同學們可願意繼續?

生:繼續!

教學説課稿 篇13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水果〉。

一、説教材

1、教材來源:此活動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水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在個地的水果市場,我們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水果,且取材方便,它的種類很多比如説:蘋果、香蕉、荔枝橘子等。其中他們的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味道不同,吃起來營養豐富。雖然幼兒知道水果的名稱,但是對水果的外型、用途,營養價值都不瞭解,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兒還不怎麼愛吃水果。因此,有必要讓幼兒水果的用途,特徵、營養價值,我認為選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説;及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及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開闊幼兒的視野,因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幼兒。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到向作用,其中既又獨立表達成分,又有融合的一面,目標定為:

1、幼兒感知水果的外型,用途,及營養價值。

2、幼兒通過遊戲自己創編水果兒歌,進一步瞭解水果。

3、幼兒大膽探索,大膽表達,繪畫水果。

3、活動重難點;根據綱要學習掌握水果的外型,顏色,用途等。並能夠大膽的繪畫水果。我們樹立了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等。

4、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五張桌子,便於操作。

2、物質準備:各種水果,頭蝕,水果卡片。

3、經驗準備:幼兒在知道水果的.一定程度上更加能夠掌握好本次活動。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指出教師和幼兒應合作探究,因此,本次活動了事不僅要以可愛的形象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外,還要挖掘本次活動的價值。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建溝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就是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主要探索水果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説一説、比一比中獲得感知。

2、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給幼兒講解,把事物和教具呈現給幼兒看,幫助他們獲得理解。

3、遊戲法遊戲是活動的基本方法。通過遊戲的方法使幼兒通過遊戲的方式為説過創編水果兒歌,進一步的瞭解水果,熟悉水果。

4、嘗試法在教學中教師和幼兒一起繪畫自己喜歡的水果

三、説學法

本次活動的學法有;

1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活動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實踐探究。因此在活動中我採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想一想、説一説等多種感知水果。

2、嘗試法幼兒通過自己繪畫説過得到了動手的鍛鍊,並取進一步的瞭解水果。

3體驗法心理學表明;人在主動積極參與的活動後,記憶力會比平時提高很多倍,為了使幼兒更加熟悉水果,我們就採用了幼兒的體驗法。

四、説教學程序

我採用換換相扣來組織此活動,活動程序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遊戲結合--實踐體驗--情感交流--審美延伸

1、激發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採用幼兒熟悉的蘋果姐姐的身份出現,要請幼兒到水果王國做客。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吸引幼兒的興趣。通過音樂的過度到第二個環節。

2、自由探索

根據幼兒的好奇、好動的心理,老師可以説水果寶寶害羞不肯出來,有幼兒來請水果寶寶,一一出示了水果,並通過幼兒的感知取了解水果的顏色、形狀,用途和營養價值。遊戲過度到第三個環節。

3、遊戲結合

幼兒對水果有一定的瞭解之後,我以遊戲的方式請幼兒自己來表演喜歡的水果寶寶水果,並取和幼兒一起來為水果寶寶的兒歌。加深幼兒對水果的印象和了解。

4、實踐體驗

幼兒對水果有一定的瞭解以後,老師可以請幼兒為水果寶寶照相,用什麼來照相〈水彩筆〉,幼兒肯定非常的好奇,都想來畫一畫,教師可以讓幼兒來繪畫自己喜歡的水果。並説出自己為什麼喜歡自己畫的水果。比如説:我喜歡我畫的蘋果,因為它的顏色好看,形狀好看,吃起來好吃,所以我喜歡蘋果。

5、情感交流

在前面的活動過後,老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分組討論,幼兒互相説出自己喜歡的水果,為什麼喜歡?

6、小結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認識了水果的顏色、形狀、用途和營養價值,那麼麼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説過,幼兒可以和和爸爸媽媽一起取更多的瞭解。

審美延伸:教師拿出已經做好的水果卡片,問幼兒漂亮嗎?那麼請幼兒 回家後做自己喜歡的水果卡片

教學説課稿 篇14

一. 教材簡析:

《鏡泊湖奇觀》是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閲讀課文。它通過描寫鏡泊湖獨特的美麗景色,讚美了祖國壯麗山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的重點在於突出鏡泊湖景色的壯麗奇特,故而以“奇觀”為題眼。

全文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繪了鏡泊湖動人的傳説故事和形成的實際情況,接着從整體上描寫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也就是“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其次重點描寫了吊水樓瀑布的景色,最後是地下森林的景色。文章層次清楚,比喻生動,詞句優美,描繪細緻。

《鏡泊湖奇觀》一文在描繪鏡泊湖整體特點時運用了靜態描寫,在吊水樓瀑布這一段則運用了動態描寫,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鏡泊湖的特點。

作為閲讀課文,在教學內容上則要結合單元的訓練目標,運用舊知,扶放結合逐步形成技能。

二. 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的定為以下4點。

①.認識本課8個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④.瞭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裏,瞭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重點的制定,由於本文文質兼美,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所以定為理解文中優美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運用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方法描寫鏡泊湖奇觀的。難點是吊水樓瀑布冬季不結冰斷流。因為學生對於冬季氣温低達三四十攝氏度,瀑布的水卻從不結冰這一奇特罕見的現象不易理解,教學時應注意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

三. 教法和教學程序。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的基本方式是詞句品析法,輔以朗讀法和點綴法。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受文章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步:

(一)(前提測評,認定目標)先從審題入手,通過朗讀理清層次,感知內容。

本文課題是《鏡泊湖奇觀》,我在開課時就抓住了這個湖泊為什麼叫“鏡泊湖”這個問題,要求學生朗讀全文,找出答案。再扣住“奇觀”,看看它到底奇在哪?讓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在“奇”字,讓學生明確本課教學目標。弄清段落層次,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分哪幾部分來描寫的,使每一個學生既對全文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能在邏輯思維上做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二)(實施目標)以讀帶講,品詞析句,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本篇課文,優美的詞句較多,如果學生能夠體會這些詞句的精妙,那鏡泊湖的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的再現在我們眼前。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誦讀課文,然後分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神奇之處,品詞析句,哪一句寫得美,美在哪裏,哪些詞精、哪些句妙,它們是如何抓住景色的特點進行描繪的。然後讓學生質疑,對於鏡泊湖奇觀還有什麼疑問嗎?對疑問分類,學生討論,自行解決,教師適當引導。

(三)(目標測評)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學生在賞析完全文後,能夠在回顧全文後很快地把握住本文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以及這種相結合寫作方法的優點,我還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練習,讓學生運用本文寫作方法描寫一處景物。這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能力的一個目標檢測。

四. 學法指導。

語文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學法的指導,本課教學着重指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一) 指導學生掌握品味詞語的方法。

如課文第二段,描寫鏡泊湖整體特點時,學生已經提出具有概括性的兩個詞,“自然樸實”、“綺麗多變”如何理解這兩個詞呢,我讓學生在文中用波浪線和橫線畫出能夠體現這兩個特點的`詞句, 如“除了鏡泊山莊有一些精緻的別墅外,這裏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峭拔的山巖,清澈的湖水,繽紛的花樹, 一望無際的林海。”我讓學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繽紛、一望無際和點綴等詞,理解了這些景色的特點後,學生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鏡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沒有太多的人工點綴裝飾, 這就是“自然樸實”的意思。這個詞用得好, 好在哪,要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要看它是否準確的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抽象的詞語要聯繫課文內容具體化,具體的內容要善於運用詞語進行歸納概括。

(二) 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我們閲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除了教給學生各種閲讀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寫作知識,以至於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動靜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已比較熟悉,我就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描寫一處景物。

五. 課堂訓練與作業佈置:

課堂訓練主要進行聽、説、讀、寫的技能訓練。

聽 —— 聽老師的問題要求,在賞析詞句時聽取同學的發言。

説 —— 學生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讀 —— 全班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

寫 ——描寫一處景物。

六. 板書設計如下: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

瀑布壯觀從不結冰斷流動態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裏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對於板書的設計,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使學生受到板書的啟示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説課稿 篇15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講述的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來。原來這是一隻受過箭傷、孤單失羣的雁,一聽到弦響就嚇得從天上掉下來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因此得名,比喻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兒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這則成語故事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按照先果後因的順序展開敍述,先寫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然後寫更羸試了一下,大雁果然從半空裏直掉下來;最後以環環相扣的説理,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説服力的推理文章。更羸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正確分析和判斷,是因為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並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從更羸善於觀察、善於分析中受到啟發,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樂於觀察、勤于思考的興趣和習慣。教學的重點是聯繫上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説的話,要把着眼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説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正確讀寫“驚弓之鳥、魏國、射箭、打獵、大雁、拉弦、悲慘、癒合、裂開”等詞語,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三、説學習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四、説學習方法:

1、認真讀課文,把預習時畫出的本課生字、新詞,多讀幾遍直到讀準為止。

2、用加一加,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寫一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並把它們記住。

3、 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並能夠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