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橋之思》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4.36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橋之思》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橋之思》説課稿

《橋之思》説課稿1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橋之思,這是一篇散文詩,文章闡述了人們對橋的直觀上的認識和心靈上的聯想,圖文對照,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的“心橋”的讚譽,也寄託了作者美好的願望。本課以“橋之思”為題,説明路橋雖不可少,但心橋更為珍貴。課文內涵豐富,從橋的基本要素寫到橋與人的關係,聯繫到人與人,心與心的交流。語言樸實,富有哲理。

1、所展示的兩節課哪些地方側重體現了那種課型?

第一節課是預習課,通過練習寫摘錄筆記,能正確認讀6個二類生字,會寫會用7個一類生字。利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文中的詞語。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學生自由預習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自由學習生字,從書寫到認讀在同桌、組內過關,並完成本課摘錄筆記。利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理解文中重點字詞,並能歸納,交流學習方法。初步清除課文朗讀障礙,能背誦文中喜歡的句段,體會個別詞語、句式在文中的精妙之處,融入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情。

第二課時是展示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橋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無形的橋的深刻含義。概括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本節課將展示學生對課文的預習結果,通過小組展示課文朗讀,從正確、流利度,到感情融入程度,掌握學生的字詞預習、句段理解情況,以及是否能恰當概括三節的主要內容。

2、根據學校高效課改的基本要求、基本模式及教學流程,在每個課型中注重了“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課堂教學四環節”教學模式的哪些環節?

在預習課中,側重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和鞏固練習、當堂達標環節,自學生字,尋找易錯處,掌握書寫格式,小組內過關認讀字詞,力求在本節課中解決本課的生字、生詞,能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加上適當的學生討論、更正、教師點撥

在展示課中,則側重學生展示,在學生討論、更正、教師點撥中,讓學生以個人、組隊等方式展示朗讀表演,互相點評尋找錯誤和優點,學習別人朗讀時的方法,指導自己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對三部分的主要內容的概括是重點,設想能通過上節預習所得在小組內交流後,得到一致的結果並展示,其他各組能積極評價,更正存在的錯誤和不足,由我點撥、補充,講解學生未提到、未拓展到的知識點。

3、在課堂上是如何組織、引導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

我準備了8張生字卡片,原計劃各小組每組一張,分小組學習生字,展示學習結果。上課後我發現學生乏力、氣氛死沉,改變計劃吧,我想是讓大家來爭取,搶一搶,基本達到效果,學生精神了許多。為了練習生字的學習結果,在中間環節在一次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同學們上來貼讀音,也還不錯,氣氛活了不少。

4、在課堂上是如何組織調動學習小組的活動的?

為了更好的調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組內之間的團結,也便於在課後實施和管理,我將教室內的星級加分站的評定改為從星星到宇宙的升級過程,從學生的平時表現到上課回答問題,作業評價各個方面綜合,隨時加,換組監督。在課堂上,團結一致,有向上力的小組才能凝聚在一起,並能很快達成共識,也是為了小組能獲得升級,獲得肯定,課堂上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很快的反應,並投入討論,大膽展示。

5、在貫徹學校課改要求的同時,兩節課的亮點是什麼?

生字教學時,利用圖染生字卡,標註易錯處,組內過關認讀,學困生重點指導,生字基本過關,完成目標。

學生積極參加課文朗讀表演,基本能做到聲音洪亮,感情豐富、正確、流利。

6、自己是如何準備這節課的?

在上課之前熟悉了整篇課文,初步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並編寫導學案,提前下發指導學生預習課文,並完成部分導學案內容,根據導學案的完成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分解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及破解策略,準備教學用具。再次下發導學案,小組內總結存在的錯誤,並達成共識,能夠上課認真聽講,課後組內完成。

《橋之思》説課稿2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橋之思》是北師大第七冊第五單元的一首散文詩,闡述了人們對橋直觀上的認識和心智上的聯想。通過圖文對照,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心橋”的讚美。也寄託了作者的美好願望。全詩共三節,分別寫橋的功能、材料及樣式,描述造型優美的橋,聯想以尊重、諒解、關注和信任構建的心橋。本課以“橋之思”為題説明路橋雖不可少,但心橋更為可貴。課文內涵豐富,從橋的要素寫到橋與人的關係,聯繫到人與人,心與心的交流,語言樸實,卻富有哲理。

鑑於學生對各種造型的橋的認識有限,,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瞭解橋,並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樑,搜索與心橋有關的故事,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説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八個生字,能理解“幽靜、碧波粼粼、湖光水色、魅力、巍峨雄偉、浩然坦蕩”等詞語;瞭解橋的功能、魅力。

2、能力目標:通過推敲、仿寫、拓展等訓練,培養學生語言的理解、運用、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增加學生對橋的瞭解,喚起學生對構築心橋的嚮往。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藉助課件的輔助,提高語言的感悟及運用、拓展,達到領會橋的功能,欣賞橋的魅力,珍視心橋的可貴的目的。

三、教法、學法説明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圖文結合、品讀感悟、拓展遷移、朗讀體驗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激趣

葉聖陶先生説過:“入境始於親。”在年級學生參觀“廈門市橋樑博物館”的基礎上,讓學生課前藉助專題網站了解的橋的知識,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為後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二)品讀仿寫

1理解橋的功能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藉助課件展示形式、材料不同的橋,品讀對各種橋的準確形容,賞析“橫與跨”的差異。接着在按課文填空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延伸的訓練,通過展示不同於課文內容形式的橋,讓學生用精確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2欣賞橋的魅力

首先出示九曲橋和立交橋圖片,幫助理解“碧波粼粼、迴旋別緻、湖光山色、巍峨雄偉、浩然坦蕩”;然後引導學生談談“你從畫面上得到了什麼美的享受?”,進行口語交際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展示其他橋的魅力,仿寫“在,的橋,更。”由學生選擇其中一幅圖,進行仿寫。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3理解無形的橋

講述課前收集的關於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架設心靈橋樑的故事,初步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網絡信息的能力,網絡信息,將文字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正體現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然後通過問題為什麼説“這樣的橋越多、越普遍,我們這個世界就越和諧、越美好”?引導學生對心靈之橋的理解和共鳴,尤其注意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理解課文。最後以一道拓展想象的題型“假如讓你建造一座橋,你願意為誰建造一座什麼樣的橋?”,讓學生暢所欲言,暢談對世界的美好祝願,以此反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相機指導。這時,讓孩子們把最想説的話與同學們交流。這樣,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遷移

學完這課,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他們有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有的收集各種著名的橋樑製作電子手抄報,有的寫想象作文《未來的橋》。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板書設計(略)

六、教學小結

《橋之思》一課的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教學中採用圖文結合、品讀感悟、拓展遷移、朗讀體驗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鑑於學生對各種造型的橋的認識有限,課前讓他們通過組織參觀橋樑博物館,上網查閲資料等各種方式瞭解橋,並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樑,搜索與心橋有關的故事,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藉助課件的輔助,提高語言的感悟及運用、拓展,達到領會橋的功能,欣賞橋的魅力,珍視心橋的可貴的目的。首先通過情境激趣,導入新課;在品讀仿寫中,理解橋的功能,欣賞橋的魅力,理解無形的橋;最後,通過“作業超市”的形式拓展遷移,實現大語文的教學觀。

在認識橋的環節中,藉助網絡資源展示形式、材料不同的橋,品讀對各種橋的準確形容,賞析“橫與跨”的差異。接着在按課文填空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延伸的訓練,通過展示不同於課文內容形式的橋,讓學生用精確的語言,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在這一環節中能遷移所學知識,運用修辭手法表現橋的外形、功能及感受,從不同角度表現橋的特點。同樣在欣賞橋的魅力,進行仿寫的訓練中,學生也表現出這種能力。

“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是課標提出的要求。課文作為一首散文詩內容十分有限,教學中將與橋相關的信息通過主題網頁進行充分整合,擴大了信息儲備,延伸了課堂內涵,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實踐了大語文的觀點。在主題網站創設的環境下,學生了解形式各異的橋及功能.品析語言,仿寫詩句,理解心橋,暢談心橋,展望未來的橋;課後瞭解橋樑史話,賞析詩中的橋,畫中的橋,製作以橋為主題的電子板報,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發展。

當然,由於課堂容量過大,有些教學環節顯得有些倉促,尤其對學困生來説,有些拓展遷移有些吃力,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