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0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動手做做看》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1

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講讀課文《動手做做看》。下面我就本課的教學理念、教材的分析與處理、教學方法與過程、學法指導與學習的習慣培養及學生分析幾個方面談一下本課的設計。

一、説教學理念

基於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結合新課標理念與學生心理及認知特點。我採用了自主讀書、主動探究、朗讀感悟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閲讀實踐中去體驗、思考、領悟,並啟動師評、自評、學生互評等多形式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説教材

本課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五方面來説。這篇閲讀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權威,在媽媽的啟發下動手實踐,獲得了正確的答案,並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本單元的教育專題是“用心思考,勇於創造”。《動手做做看》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要求學生在平時的活動中要留心身邊的事物,從小事做起,利用身邊的材料經常自已動手做做看讓其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一)、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中受到啟發。

2、能力目標:通過自由讀了解大致內容;通過朗讀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3、情感目標:感受動手做的樂趣,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科學家真正的目的,並從中受到啟發。感受動手做的樂趣,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三、説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科學合理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讓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二年級的學生天真可愛,已具備了獨立認知能力和簡單質疑的'習慣。結合新課改理念和學生心理認知的特點,我採取了以下教法:

1、讓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了學生讀書探究的積極性。根據國小生喜歡想象的特點,我讓學生進行角色換位,如果你是伊琳娜你什麼態度?你想説些什麼?由此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2、將課文中的實驗帶進課堂,進行了情景再現。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動手做的慾望。

四、説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但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課堂上我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結合上下文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想、劃、讀、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探究慾望,讓學生在思考質疑、交流過程中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不但學懂這篇課文,而且知道今後應怎麼做,從而使學生的讀、思、説和寫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五、教具準備:

笑臉、智慧星、金魚、魚缸、

六、【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啟發談話:同學們,我們人類都有兩件寶知道是什麼嗎?學生自由發言:雙手和大腦。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動手做做看》板書課題。

2.圖片演示:(出示兩張圖片:)

1.小女孩撅着嘴巴生氣的樣子

2.小女孩面帶微笑的樣子。

問題:這個小女孩怎麼了?她就是伊琳娜,她為什麼生氣?又為什麼笑了呢?學完課文《動手做做看》你就明白了。)

(二)、複習檢查識字情況

1、.檢查初學情況:a出示生字卡片,讀出你已認識的字,説説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b.出示詞語卡片:認讀詞語。

2.師生總結識字方法:

(1)換偏旁識字:慢──漫màn篇──騙piàn

(2)偏旁歸類識字:哎ài哄hǒnɡ喝hē

(3)聯繫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lǎnɡ”

(4)編字迷識字:士兵的心──志zhì

(5)比較識字:題──提tí

(三)、讀課文、發現問題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充分地讀是感悟的基礎,在此我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伊琳娜為什麼生氣了?伊琳娜為什麼又笑了”?明確伊琳娜情緒波動的原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慾望。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與文本對話,鼓勵他們在空白處寫出自已的體會,同時引導學生練讀科學家的話,瞭解科學家這樣做的用意,讓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善於質疑,凡事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

1.讀課文: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生用自己喜愛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並藉助拼音,工具書等方式讀準字音。

指名讀(檢查生掌握情況)──小組練習讀──師生評議。

2.引導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如:a.伊琳娜為什麼開始很生氣,後來又笑了?b.朗志萬為什麼要“哄騙”小朋友們?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

(四)、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讓學生帶着自己發現的問題,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試着解決問題。

2.把沒有解決的問題在組內交流,互相補充糾正。

(五)、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解決“伊琳娜為什麼生氣又為什麼笑了?

(1)學生找出相關段落

(2)指導朗讀:注意段落中反問的語氣

2.解決“朗志萬為什麼要‘哄騙’小朋友?朗志萬真的是在“哄騙”小朋友嗎?

(1)理解“哄騙”。區別生活中的“惡意哄騙”與“善意哄騙”

(2)指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讀句子,體會“光”在句中的意思,反覆讀句子,注意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3)師生評議朗讀情況

(六)、實踐活動:加深理解

1.按課文中的描寫和伊琳娜共同做實驗驗證猜疑。

2.學生談談自己實驗後的感受

(七)、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她可能會説些什麼?請你自由想像。伊琳娜可能説的話並寫下來。

2.你在生活中聽到或發現過老師,家長説或做的不對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有何感受”如《小馬過河》的故事……

(八)、課後作業:

1、閲讀《小馬過河》,把讀後的感受説給爸爸媽媽或小朋友聽。

2、動手做做看:杯子裏裝滿水,在上面放上一張紙,然後把杯子倒過來,水會不會灑出來呢?

七、板書

板書是一種形象的無聲的書面語言,是教師指導學生學路的縮影,依據本課的教學思路,我設計如下板書。

13、動手做做看

朗志萬(科學家)

伊琳娜生氣————笑了

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八、教學評價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於質疑的好素材。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採用了“設疑—解疑—鼓勵、獎勵、評價”,讓學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互換角色,設計了“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於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激發學生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去發現、去創造!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還有不足希望各位老師指出,謝謝!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2

一、説教材

《動手做做看》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文章記敍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首先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為什麼?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些孩子中只有伊麗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權威,在媽媽的啟發下動手實踐獲得了真知,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

《動手做做看》是第四單元的首篇課文,是一篇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好教材。要求學生在平時的活動中要留心身邊的事物,從小事做起,利用身邊的材料經常自已動手做做看讓其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中受到啟發。

2、能力目標:通過自由讀了解大致內容;通過朗讀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3、情感目標:感受動手做的樂趣,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科學家真正的目的,並從中受到啟發。

二、説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科學合理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讓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二年級的學生天真可愛,已具備了獨立認知能力和簡單質疑的.習慣。結合新課改理念和學生心理認知的特點,我採取了讓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了學生讀書探究的積極性。根據國小生喜歡想象的特點,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畫兩幅表現伊麗娜不同情緒的圖像,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説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但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課堂上我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結合上下文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想、劃、讀、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探究慾望,讓學生在思考質疑、交流過程中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不但學懂這篇課文,而且知道今後應怎麼做。從而使學生的讀、思、説和寫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四、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設身體

上課一開始,我創設一個給科學家朗志萬通超時空電話的情境,這樣不但強烈地激起了學生的求知願望,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科學家提給小朋友的問題,繼而針對問題讓同學們各抒己見,由此創設了一個師生問答的教學情境。另外同學們的年齡與文中小朋友的年齡相仿,在情境中的表現和心理活動與文中的小朋友也有着極強的雷同性。這樣就有利於設身處地的體驗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為下一步對課文的感悟與理解打下基礎。

(二)整體感知,體味情趣

1、自由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文中講了哪兩個人物?理清文章脈絡。

2、生生互動,交流初讀收穫,粗略地體味情趣。

3、質疑問難,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再讀課文給學生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思考,進而形成自已的見解。對學生出現的困惑不直接針對某個學生進行解疑,而是把問題拋給全班學生,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學生聯繫課文內容,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思維的火花,這樣不僅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促進了學生思維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品讀感悟,深化主題

新課標提倡學生自讀自悟,但學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師要適時點撥。為了實施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我將教學過程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分散到兩個大部分中。第二部分抓住伊麗娜的情緒變化,以人物對話為切入點。以課文內容為中心有序地引導學生自讀,主動探究,朗讀感悟。並運用討論交流評價等手段隨着情節的發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難點,突破重點。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充分地讀是感悟的基礎,在此我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伊麗娜為什麼生氣了?伊麗娜為什麼又笑了"?明確伊麗娜情緒波動的原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慾望。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與文本對話,鼓勵他們在空白處寫出自已的體會,同時引導學生練讀科學家的話,瞭解科學家這樣做的用意,讓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善於質疑,凡事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

(四)讀寫結合,積累延伸

在學生讀文感悟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把讀、思、説、寫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在讀中思,想好説,説好寫,培養學生良好的説寫習慣,同時,我佈置學生在課外收集名人名言,將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習空間,鍛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五、板書

板書是一種形象的無聲的書面語言,是教師指導學生學路的縮影,依據本課的教學思路,我設計如下板書(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交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3

一、説教材

(一)教材出處、內容、地位:

《動手做做看》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這篇閲讀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權威,在朗志的啟發下動手實踐,獲得了正確的答案,並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本單元的教育專題是“用心思考,勇於創造”。《動手做做看》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

(二)《新課標》對二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

1、喜歡閲讀,對閲讀有興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句,積累自己喜歡的格言警句等。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及第一課時目標完成情況,我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1)理解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中受到啟發。

(2)知道什麼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興趣。

2、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比較認真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行為。

3、情感目標:

(1)感受動手做的樂趣,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2)喚起學生善於思考、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的意識。

確立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瞭解科學家的真正目的,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二、説教法、學法

基於上述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結合新課改理念與學生心理及認知特點。我採用了自主讀書、主動探究、朗讀感悟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閲讀實踐中去體驗、思考、領悟,並啟動師評、自評、學生互評等多形式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説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設身體驗

(二)、學習課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讀,深化感悟

(四)、總結評價,回味昇華

(五)、佈置作業,積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設身體驗

《動手做做看》既是課題,又是文章主題,我便順水推舟如下導入:“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13課《動手做做看》,請大家先來動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如此直截了當,一語雙關,不但節省了時間,而且呼應課題。

接着,我以“偷樑換柱”之法,將文中科學家向小朋友提出的問題拿來考學生,創設一個師生問答的教學情境。課堂上,教師相對於學生而言可算作一種知識權威。學生與文中小朋友的年齡相仿,有着相類似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在情境中的表現和心理活動與文中有着極強的雷同性。這樣,就利於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為下一步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和感情朗讀打好基礎。

(二)、學習課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後,教師由權威搖身變為學生的學習夥伴,笑問:“剛才老師提的'問題,你們不覺得熟悉麼?在哪見過?”在學生恍然大悟間,教學戲劇性的進入第二程序。學生此時學習習興趣倍增,而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閲讀理解和體驗,正是新課改理念所倡導的。

第二程序是全課的重點部分,教學的三維目標要在這裏實施體現,教學重、難點也要在這一程序中解決。諸多目標若想做到“剪不斷,理不亂”,就得像蜘蛛結網那樣——圍繞一箇中心,有序地連線,恰當的打結,將教學的過程組成有機整體。基於此,我確立了“邏輯推進,各個擊破”的教學策略。將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點分散到兩大環節中,如:第一大環節(1——5自然段)圍繞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從幾個小朋友不同的表現着手。第二大環節(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緒變化,以人物對話為切入點。如此,每個環節都圍繞課文內容這個中心,有序地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朗讀感悟,並恰當的運用討論、交流、實驗、評價、點撥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讀等手段,隨着課文情節的發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教學重點,並在入情入境的閲讀實踐過程中完成難點的突破。

(三)、角色朗讀,深化感悟

課標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依據上述理念,這一程序中,我讓學生進入角色,再次感受、體驗,將領悟內化,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同時啟用多形式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髮展,鞏固教學重點,落實能力目標。

(四)、總結評價,回味昇華

這一程序設計旨在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讀中的個性化感悟,回味教學難點。並在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評價他人的過程中,樹立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習興趣的可持續發展。

(五)、佈置作業,積累延伸

最後一環節,我佈置學生在課外書或網上收集名人名言,將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習空間,鍛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四、説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在設計上力求簡潔、直觀、條理清晰。既概括本課要點,又便於學生理解記憶,進而輔助教序,提高學習效率。

附本課板書:

13、動手做做看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4

【教材分析】

這篇閲讀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權威,在媽媽的啟發下動手實踐,獲得了正確的答案,並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本單元的教育專題是“用心思考,勇於創造”。《動手做做看》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及第一課時目標完成情況,我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⑴理解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中受到啟發。

⑵知道什麼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興趣。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⑴感受動手做的樂趣,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⑵喚起學生善於思考、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科學家的真正目的,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設計理念】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因此教師要創設民主、開放、活潑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並獲取知識。同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要開動腦筋,積極思維,以思促行,從而達到語文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統一發展。

【教法學法】

結合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新課改理念與學生心理及認知特點,我確立本課教法

學法是質疑問難法、動手實驗法、朗讀感悟法、主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1、初讀設疑,激發興趣(大約3分鐘)。

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都比較強,我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老

師提出問題(展示課件一)目的是提出懸念,吸引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2、動手實驗,解決疑問(大約12分鐘)。

在這一環節裏面,我先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動手把金魚放進裝滿水的杯子裏,

看看杯裏的水是否會漫出來,然後我以課件形式(出示課件二)把實驗的全過程向學生演示一遍加深印象。這樣,孩子們在自主互動的空間充分探究。體現了語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相結合,語文教學活動化的現代化教學理念。

3、迴歸課文,感情朗讀(大約10分鐘):

⑴首先,我(出示課件三),朗讀兩個需要重點朗讀的句子,同時向同學們提出問題,想一想:伊琳娜為什麼生氣了?假如你是伊琳娜會怎麼説?

⑵伊琳娜生氣的'責怪朗志萬“哄騙”了他們,真的是“哄騙”嗎?(課件四)説説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以上安排的句子朗讀和理解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家的目的,並從故事中受

到生活啟迪。同時我採用了範讀、導讀、讓學生自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概括能力,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4、質疑過渡,深化認識(大約5分鐘)。

首先我利用課件提出學生是否贊同科學家説的話這麼一個問題,同時組織學生

小組討論。(課件五)通過自主合作從讀書、質疑、實驗、探究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得出正確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

5、聯繫生活,以知導行(大約5分鐘)。

我提出討論性的問題讓學生小組內自由發表見解,並鼓勵他們完整性的互相説。這樣再通過“看、讀、想、問、查”方法,孩子們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判斷、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從而培養學生的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

6、靜思名言,深化認識(大約5分鐘)。

我採用的方法是齊讀、背誦、感悟,目的是讓學生注重語言的積累,體現價值

觀的導向。

7、延伸課外,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⑴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自己讀後的感受説給小朋友或者爸媽聽。

⑵在課外書或網上收集名人名言。把活動延伸到課外,目的是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鍛鍊學習語文的實踐能力。

這節課我尊重了學生的心理需求,把學習權利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給孩子們自主學習的空間,滿足學生探究慾望。通過動手實驗,感情朗讀,小組討論等方式從實際意義上體現出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的最好形式。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5

一、説教材

《動手做做看》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這篇閲讀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權威,在媽媽的啟發下動手實踐,獲得了正確的答案,並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本單元的教育專題是“用心思考,勇於創造”。《動手做做看》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

二、説學情

1、喜歡閲讀,對閲讀有興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句,積累自己喜歡的格言警句等

三、説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及第一課時目標完成情況,我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⑴理解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中受到啟發。

⑵知道什麼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興趣。

2、能力目標:

⑴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能比較認真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行為。

3、情感目標:

⑴感受動手做的樂趣,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⑵喚起學生善於思考、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的意識。

確立重點:

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瞭解科學家的真正目的,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四、説教法、學法

基於上述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結合新課標理念與學生心理及認知特點。我採用了自主讀書、主動探究、朗讀感悟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閲讀實踐中去體驗、思考、領悟,並啟動師評、自評、學生互評等多形式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説教學流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設身體驗

2、學習課文,深入探究

3、角色朗讀,深化感悟

4、總結評價,回味昇華

5、佈置作業,積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設身體驗

《動手做做看》既是課題,又是文章主題,我便順水推舟如下導入:“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13課《動手做做看》,請大家先來動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如此直截了當,一語雙關,不但節省了時間,而且呼應課題。

接着,我以“偷樑換柱”之法,將文中科學家向小朋友提出的問題拿來考學生,創設一個師生問答的教學情境。課堂上,教師相對於學生而言可算作一種知識權威。學生與文中小朋友的年齡相仿,有着相類似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在情境中的表現和心理活動與文中有着極強的雷同性。這樣,就利於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為下一步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和感情朗讀打好基礎。

(二)學習課文,深入探究情境之後,教師由權威搖身變為學生的學習夥伴,笑問:“剛才老師提的問題,你們不覺得熟悉麼?在哪見過?”在學生恍然大悟間,教學戲劇性的進入第二程序。學生此時學習習興趣倍增,而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閲讀理解和體驗,正是新課改理念所倡導的。

第二程序是全課的重點部分,教學的三維目標要在這裏實施體現,教學重、難點也要在這一程序中解決。諸多目標若想做到“剪不斷,理還亂”,就得像蜘蛛結網那樣──圍繞一箇中心,有序地連線,恰當的打結,將教學的過程組成有機整體。基於此,我確立了“邏輯推進,各個擊破”的教學策略。將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點分散到兩大環節中,如:第一大環節(1~5自然段)圍繞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從幾個小朋友不同的表現着手。第二大環節(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緒變化,以人物對話為切入點。如此,每個環節都圍繞課文內容這個中心,有序地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朗讀感悟,並恰當的運用討論、交流、實驗、評價、點撥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讀等手段,隨着課文情節的發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教學重點,並在入情入境的閲讀實踐過程中完成難點的突破。

(三)角色朗讀,深化感悟

課標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依據上述理念,這一程序中,我讓學生進入角色,再次感受、體驗,將領悟內化,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同時啟用多形式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髮展,鞏固教學重點,落實能力目標。

(四)總結評價,回味昇華

這一程序設計旨在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讀中的個性化感悟,回味教學難點。並在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評價他人的過程中,樹立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習興趣的可持續發展。

(五)佈置作業,積累延伸

1.收集背誦科學家的名言;

2.閲讀故事《小馬過河》、《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和其他科學家故事;

3.動手做做自己曾經猜想而未經證實的小實驗。

六、説板書

本課板書在設計上力求簡潔、直觀、條理清晰。既概括本課要點,又便於學生理解記憶,進而輔助教序,提高學習效率。

13、動手做做看

伊琳娜:生氣→→哄騙→→動手做了做。

伊琳娜:笑了→→不是哄騙→→明白一個道理。

(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動手做做看》説課稿6

一、教材分析

《15、動手做做看》是本冊第四單元的課文,這上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上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從不盲從,不懂就問。伊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朗志萬和伊琳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境,是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的。

二、學情分析

我們班學生,平時掌握知識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在第一課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將本課的生字掌握的較為紮實。上課時,頭一段時間會很認真的學習,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會感覺疲倦,就會不自主的開小差。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就會認真思考,積極舉手發言,有的學生上課喜歡聽別人講自己不怎麼發表想法。總的來講,學生上課比較積極,上課認真。

三、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朗、志”等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卻為,並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3、通過理解伊琳娜的故事,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於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

4、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伊琳娜的故事,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敢於大膽質疑,動手實踐的能力。

四、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科學合理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讓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二年級的學生天真可愛,已具備了獨立認知能力和簡單質疑的習慣。結合新課改理念和學生心理認知的特點,我採取了讓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並在教學中讓學生做實驗多種方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了學生讀書探究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不但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課堂上我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結合創設情景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想、劃、讀、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護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探究慾望,讓學生在思考質疑、交流過程中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讓他們不但學懂這篇課文,而且知道今後應怎麼做。從而使學生的讀、思、説和寫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五、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出示課件——伊琳娜和郎志萬的圖片

讓學生來介紹一下他們?(學生介紹郎志萬時,引導學生説出他的身份——科學家,並引導學生談談對科學家的印象)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鞏固識記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子音,讀通課文。

2、出示“郎、志”等16個生字,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最好是畫出詞

3、出示課文中的詞語

4、開火車讀。齊讀。以多次出現的形式鞏固生字。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學生默讀思考: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奇怪問題?

2、引導學生回答此問題,給學生充分説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四)動手實驗,解決疑問

在教師與學生合作做實驗。觀察實驗結果,引導學生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五)迴歸課文,感情朗讀。

新課標提倡學生自讀自悟,但學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師要適時點撥。為了實施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我將教學過程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分散到兩個大部分中,第一部分圍繞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從幾個小朋友不同的表現着手,第二部分抓住伊麗娜的情緒變化,以人物對話為切入點。以課文內容為中心有序地引導學生自讀,主動探究,朗讀感悟。並運用討論交流評價等手段隨着情節的發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難點,突破重點。

我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伊麗娜為什麼生氣了?伊麗娜為什麼又笑了”?明確伊麗娜情緒波動的原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慾望。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與文本對話,鼓勵他們在空白處寫出自已的體會,同時引導學生練讀科學家的話,瞭解科學家這樣做的用意,讓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善於質疑,凡事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

(六)拓展實踐,深入探究

課件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兩個鐵球同時從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引發學生討論。

出示《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短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讀,並寫出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