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語文與讀書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4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吧。但是讀書心得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與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與讀書心得

語文與讀書心得1

“太好了!太好了!”隨着大家陣陣歡呼聲中,老師再一次把書本發給了我們。我在眼花繚亂的書堆裏找到了語文書。一拿起語文書,我就覺得這個學期的語文書真是和以前不同。首先就是封面比以前的成熟了。以前的封面不是小松鼠就是小姑娘,令人看起來很卡通。可是這次的封面卻是用了西藏的美麗風景以及好客的西藏人民為主。

當然,除了封面不同以外,內容也大大改變了。這次的.內容大多都是講以前的故事,我們看起來就覺得很有知識趣味。相同的還是有的,比如,這本語文書也同樣有八組課文、八組課文中有一組是綜合實踐活動等等。

每一組課文都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知識。第一組主要是講西部的故事;而第二組是講述童年的趣事;第三組是講如何寫劇本以及相聲的;而第四組呢?則是給我們講了一則則感人的故事;第五組呢?可有趣了,都是講了古代的故事;第六組也就是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了,這次的主題就是:走進信息時代;第七組都是以寫人為主的;第八組就是最後一組了,這組是講異國風情的。

在這麼多組課文中,我最喜歡的課文就要數第八組的第25課了,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做《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我一看見這個題目就有點疑問了:為什麼自己種的花要給別人看呢?我便帶着這個疑問去看了這篇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四五年前,作者來到了德國留學,他看見家家户户都在養花,而且都把花擺放在外面,讓人人都看到花。他問女房東,這樣養花是否是給別人看的?女房東卻點頭了,這讓作者很驚訝。

當我讀完這篇課文後,我總算明白了:德國人是以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心態去想的。

看來,這本書可真有趣,我相信看完這本書後,一定又會讓我的“知識小錦囊”裏又多許多知識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本語文書!

語文與讀書心得2

年齡慢慢的變化,我不喜歡玩靈巧的玩具,不喜歡看好看的動畫片,更不喜歡吃甜甜的巧克力糖,我喜歡的是看語文書。

語文書上有豐盛的文章,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有的充滿童趣,有的表現出睿智;有的凸現了大自然的瑰麗神奇,有的讚美了人類的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

語文書上不僅有精彩的課文,還配有精美好看的圖畫和圖片。這樣,讓我們看起來不會煩悶。

語文書上有許多名人,有愛迪生,華羅庚,彭德懷,李時珍等。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語文書上有許多詩歌,有江南,江上漁者,遊子吟,村居,觀書有感,石灰吟,春望等。這些詩歌使我們彷彿置身於詩的境地,使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起我們學習語文的熱情。

語文書上還有許多名言,有書山有路勤為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海無崖苦作舟等。這些名言裏隱藏着許多道理,如果我們能學會,積存起來,我們的知識就豐富,成績也會提高很多。如果用心去領會,不但對我們的學習有幫助,還會引導我們學會做人。

語文書上還有許多名勝古蹟,有彩色的五彩池,雄偉的武夷山,雄峻瑰奇的黃山等。學了語文書,我們彷彿身臨其境,欣賞到那麼美好的風景。語文書是萬能的,它不僅可以穿越時空,記載歷史,可以傳授知識,承載萬物,還可以品承文化,陶冶情操。

我喜歡讀語文書。它就像是知識海洋裏的一位導航員,駕駛着神奇的帆船,帶着我們在龐大的知識海洋裏尋找知識。它使我由一個沒有知識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知識豐富的孩子。

語文與讀書心得3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一書,在作文教學方面,我的感觸極深。

國小生作文內容以記敍文為主,主要是寫人、記事和描寫景物。國小生由於見識小,課外閲讀量少和知識不豐富,導致了怕寫作文,厭寫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來總是咬着筆桿苦思冥想,覺得無話可説,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總是流水賬式的幾句,只是事情或事物的簡單羅列,空洞無物,或是瞎編爛造,沒有真情實感。作為教師如何調動國小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國小生對作文的興趣,發展國小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是隻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學中發現的寫作教學的幾點問題:

1.封閉式教學,學生沒有生活體驗

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仿襲用舊有的封閉的教學模式,大多側重於命題作文的指導,重形式,輕內容,習慣於教師,學生寫,導致學生“舉一”有餘, “反三”不足,學生僅限於會寫這篇文章,但一旦換個題目,換張面孔,要求學生換個材料,學生就手足無措。這樣的作文教學模式,無異於“閉門造車”,學生只會依樣畫瓢,奉命而作,無論是選材主意,安排結構,還是語言特點,總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這樣狀態導致學生產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機械的思維定勢,當然談不上作文的興趣。

2.缺乏適時鼓勵,學生喪失信心

對於國小生,特別是剛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學習寫作有一定的艱苦性,但是一旦發生興趣,學生就會“樂此不疲”,愉快地學習,對寫作產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找到他們打開寫作這扇大門的金鑰匙。這一時期的我們正培養學生由口頭表達向書面表達過渡,這段時間對國小生不是很容易度過,所以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給他們多一點的耐心、幫助和鼓勵。如果教師對剛接觸寫作的學生的習作求全責備,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顧地去挖苦譏諷,那麼學生就會覺得無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慾望,多次消極的體驗就會發展為對作文的`怨恨,原先的興趣或是掌握的一些技能也會自行消退。特別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學生,他們對作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教師若再不給他們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產生一種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對寫作完全喪失興趣,失去信心。

3.批改缺少反饋交流,學生缺乏寫作積極性

學生每次寫作文,只要一寫完,就上交給老師,似乎這就是任務完成了,不管它好還是不好,自己不會再去修改,只是等着老師説通過或是不通過。如果通過了就欣喜若狂,但不會思考為什麼我這次作文能一次過關呢,是我哪裏寫得比較好呢,我下回寫文章時也應該注意這點,學生沒有這方面的思考,只是交差了事。出現這樣的情況更多是因為教師在批改作文時缺少專業的點評,學生的不到任何教師在寫作上與他們的交流、反饋,久而久之,學生只把寫作看成是一項任務。如果是不通過的學生,他們則是等着,等着老師給他們改,即使自己改,也是添個隻言片語了事,根本就沒有在本質上做大的修改。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沒有針對每一篇學生作文,作出有針對性點評,給學生一個明確具體的修改文章的方向,更多的是概括地説説存在的普遍問題,説説大概怎麼去改,而這樣的指導對國小生而言。我想説,這是無意的,因為他們只是剛接觸寫作的孩子,這樣的泛泛而言,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而現實是我們大部分教師對交上來的作文只是打個成績,大概地寫幾句評語,發還給學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學結束了。學生面對作文的單一讀者——教師,得到的反饋僅僅是一個分數和一些模稜兩可的評語,如果我們是學生也會提不起寫作的的興趣,每一次的作文教學都不可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或許,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更要採取一些相應措施去消除學生作文的懼怕心理,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

二、結合《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的作文教學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

1.廣闢渠道,引來源頭活水

葉聖陶先生説:“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寫作興趣的源頭在於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認識事物。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拓展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演講比賽,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活動、社區活動等,同時鼓勵學生多寫日記,記錄生活點滴,多讀好文章,多做摘抄。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讓學生將各人收集的材料、感受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交流學生讀到的好文章,好句子,談談自己讀文章是的體會感受等等,以擴大活動效果,使每個個體都能獲得全體的信息量,從而使他們感到“處處留心皆文章”從而對寫作產生興趣。只要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那麼他們就會對作文產生好感和熱愛,會主動留心觀察各種事物,主動積累寫作素材,自覺地、勤奮地吸收好文章的精華,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從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因此,教師進行作文教學,理當充分地引導學生留意生活,以此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並要充分挖掘利用興趣這一巨大動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2.創造成功機會,獲得成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成功是興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儘可能創造成功的機會,鼓勵和幫助學生去獲得成功的體驗,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學習興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個不生作文的成功點、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學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會是一無是處。“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師的評判對學生來説是非常重要的,點滴的成功,會使學生心理立即興奮,激起喜悦之情。這樣就能調動大多數學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寫作積極性。如果在作文訓練中學生總是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感,就會產生焦慮、自卑,從而失去學習作文的興趣。

3.雙邊批改,增加反饋交流

學生作文完成後,可以採取師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興趣,作文本收上來後,或先由教師大概批改,對每遺篇文章都指出一些較明顯的缺點,並明確給予學生修改的方向和建議,再讓學生精細批改,斟酌字、詞句的用法是否妥帖;或先由學生互相批改,再由教師進行檢查性批閲,雙向交流,對交流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個別點評,集體評講。這樣做,對全班學生來説都是大有好處的,大家都要經歷一個複雜而細緻的思維過程,諸如:遣詞造句是否合理準確,語言是否生動鮮明,敍事是否完整具體,都得動腦筋分析推理,然後做出判斷,並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寫得差的同學改到寫得好的作文可能學到方法,得到啟發;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差的作文,也會從中得到教訓。每互改一次,無異於一次觀摩和交流。

作文教學需要老師用心教,花心思、花時間指導學生改,指導鼓勵學生多積累、感受。作文教學需要學生用心學,用心感受、體驗,要投入,需要入情入境感受好文章,需要入情入境寫出真感受,需要十足耐心改出好文章。

語文與讀書心得4

“太好了!太好了!”隨着大家陣陣歡呼聲中,老師再一次把書本發給了我們。我在眼花繚亂的書堆裏找到了語文書。一拿起語文書,我就覺得這個學期的語文書真是和以前不同。首先就是封面比以前的成熟了。以前的封面不是小松鼠就是小姑娘,令人看起來很卡通。可是這次的封面卻是用了西藏的美麗風景以及好客的西藏人民為主。

當然,除了封面不同以外,內容也大大改變了。這次的內容大多都是講以前的故事,我們看起來就覺得很有知識趣味。相同的還是有的,比如,這本語文書也同樣有八組課文、八組課文中有一組是綜合實踐活動等等。

每一組課文都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知識。第一組主要是講西部的.故事;而第二組是講述童年的趣事;第三組是講如何寫劇本以及相聲的;而第四組呢?則是給我們講了一則則感人的故事;第五組呢?可有趣了,都是講了古代的故事;第六組也就是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了,這次的主題就是:走進信息時代;第七組都是以寫人為主的;第八組就是最後一組了,這組是講異國風情的。

在這麼多組課文中,我最喜歡的課文就要數第八組的第25課了,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做《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我一看見這個題目就有點疑問了:為什麼自己種的花要給別人看呢?我便帶着這個疑問去看了這篇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四五年前,作者來到了德國留學,他看見家家户户都在養花,而且都把花擺放在外面,讓人人都看到花。他問女房東,這樣養花是否是給別人看的?女房東卻點頭了,這讓作者很驚訝。

當我讀完這篇課文後,我總算明白了:德國人是以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心態去想的。

看來,這本書可真有趣,我相信看完這本書後,一定又會讓我的“知識小錦囊”裏又多許多知識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本語文書!

語文與讀書心得5

語文是一門很重要的科目,那麼怎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呢?

學習語文必須要有恆心,耐性才行。例如:背誦課文。很多同學認為,背誦課文就是一遍一遍的讀,死記硬背就行了。其實不然雖説死記硬背是一種方法,但是結果是否很好呢?我們不難想象。背誦課文我們要靜下心來,不可心急氣噪,要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把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當你產生和作者一樣的感情時,便可很快的背上了啊。要是肯下苦工夫,倒背如流是不在話下的。

學習語文必須動筆寫。我們都知道學習要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那麼預習時我們不能只單單看一下或背一背課文。我認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很多時候,雖你説你會背了,可是到考試的時候,你要一不在意忘記了這個字這樣寫了,那可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講不清呀!所以呀!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要動筆寫一寫的。如果你想有更多的造詣,那麼好了,我們還要在學完課文之後寫一寫學習的心得。

學習語文我們必須靈活運用,語文的學習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應用。交流是我們要用到語文知識,交往是我們要用到語文知識。生活的各個角落都會用到語文的。

總之一句話:學習語文必須下苦工夫。

語文與讀書心得6

今天是開學的的一天。不久就可以拿到新書了,所以同學們都顯得特別高興,有的還催老師快點發給他新的教科書。

當上第二節課的時候,曹老師讓我等幾個同學去拿教科書。拿到了書後,朱老師讓我們回家好好讀讀,寫出一篇好的讀後感。

回到家裏,我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發現書裏一共有32篇正文和8篇選讀課文,而在正文中,卻有16篇略讀課文和16篇要老師講的課文,正好一半。我還發現幾乎每個單元都有兩篇略讀課文和它們不同的意思。

第一單元是寫祖國的山山水水,第二單元是寫朋友的真誠,第三單元是寫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第四單元是寫我們這些小孩子怎樣保衞自己的村莊家園,第五單元是寫生命是頑強的,第六單元是寫鄉村農民的生活,第七單元是寫成功是要不懈追求的,而第八單元是寫神話故事的!

我還發現這本語文書大多課文都是寫人的內心,就是要告訴我們做人不可以只取外表,不看別人的“深處”!萬年牢裏的“父親”是一個誠實的.人,他做冰糖葫蘆時,不僅要挑上好的材料,還要選最好的糖,不弄小把戲,也半點兒不摻假,在小店裏也不例外。還有石油大王哈默和第二世界大戰裏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他們都是一些誠實可靠的人。

除此外,還有勇敢的小英雄雨來、為人類造福的普羅米修斯、認真繪畫的聾啞青年人和不聽勸告的蔡桓公等等。其中,我最喜歡11課《蝙蝠和雷達》,因為這篇課文告訴我靈敏的蝙蝠和飛機上的雷達所微妙的關係。

語文書的精彩故事,我一定會跟着你一課一課的成長,讀熟背熟,長大後做國家的棟樑之才。

語文與讀書心得7

本學期,按照助推站的學習計劃,我又開始翻閲夏家發先生主編的《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這本書。這本書一共13章,課程模塊主要以“任務驅動,專題導向,案例學習,實踐反思,分享提升”“五環互動課程模式”把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以學定教,先學後教,互動分享,系統提高,務求實效”的教學方式凸顯學員學習的主體地位,是一本便於理解,易於操作的理論指導性強的“教學工具書”。

本書的章節很多,本學期教學時間短暫,所以我首先挑選翻閲的主要內容為“案例解碼”。其中,122頁的《盤點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非語文現象”》頗讓人深思。

當下的語文課常常被信息技術所累、學科的整合使“大語文”的繁榮景象屢見不鮮。“畫一畫、唱一唱、遊一遊”等方式總是語文教師的最愛。回眸過去,在《這兒真好》一課中我也用了“畫”的方式,在《人類的.“老師”》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還給孩子們列舉了許多人類的“老師”,現在想來,不禁啞然,國小語文如何體現它的綜合性?又如何真正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我欣賞武漢國小的王凌所説的,語文教學必須紮紮實實,而不能總是坐上纜車登山觀景。可是我也很困惑,美國的《灰姑娘》的教學與國內的語文教學相比較更是讓人茫然。

唉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而且要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將繼續認真學習新課標,希望隨着《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的解讀,我的教學理念更清晰,教學策略更多樣,教學藝術更嫻熟。

語文與讀書心得8

知道方向才能前進,知道課標才能上好課。這個學期我看了《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這本書,希望能更加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知道自己要達到哪些目的。

在59頁看到了美國國小英語語言藝術教材的分析。裏面有一封來自教材,編者寫給讀者的信件以3年級上冊為例,寫着:“親愛的讀者你將要探索一條特殊的道路是scottforesman的閲讀街,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樂趣能夠學到新的事物可以與你的朋友分享,沿着街道走下去,你將會碰到非常有趣的角色,有一個亂花錢的小男孩、懶惰的小熊、聰明的兔子,你也會碰到一個幫助親的小女孩,當你信步在閲讀結實,你可能會讀到在科學和社會生活方面有用的.知識,當你滿懷喜悦地享受一段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希望你同時也在逐漸變成一個更棒的讀者,所以,穿好你的鞋子來一次非凡的旅行吧!”這樣的一段介紹的確是克服了學生恐懼害怕學習的心理狀態他把學習説成是那麼簡單的逛街,當然我們現在所用的教材上面的圖片編排也都十分充滿童真童趣。

可是再往下看,我就發現了美國這套教材它的獨到之處他每一個單元的目錄,都介紹了一冊教材所包含的單元課文,課文體裁,作者,單元總結,頁碼等內容。而這些在我們的語文教材裏確實沒有的我們的教材裏面頂多,只有個作者名字,對於文章體裁和這個單元的特點或者是總結這類的東西完全沒有。當孩子們看着課文的時候就和看着雜誌上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沒什麼兩樣,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不是特別強的話,他根本就沒有辦法領悟到為什麼作者會把這樣一篇文章放到課本里面來,那麼作者選編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沒辦法達成。所以在每一篇課文的後面,為什麼作者不把自己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寫出來呢?例如這篇文章中用了大量優美的詩詞,或者是這篇文章中他用了什麼説明方法等等。71頁寫到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經過這次學習,我發現語文素養它涵蓋的範圍非常廣。語文素養,包含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閲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在我看來就是隻要所有涉及中文的地方都和語文素養有關。包括用中文去思維,包括用中文去交流。所以新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指出了: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電機作俑決定了他在9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158頁,第二學段閲讀階段,目標解讀與教材分析。

因為我目前任教班級的學生是3年級,而且這個班書寫較為工整,所以我更注重的是閲讀和習作這些階段目標。在閲讀方面我能教我的學生做到默讀並且能做到感情朗讀,但是對於,關鍵詞句的理解,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我的學生掌握得還不是特別好至於冒號和引號的一些用法班上有些學困生還是沒掌握好,這也將是下個學期我得趕緊抓緊時間完成的任務。看到159頁,有這麼一句,xxxx年版的克彪十分清楚地指出,第二學段的閲讀目標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是這麼説的話,那麼我們在平時上課時的咬文嚼字逐字逐句分析是不是做的有點多了呢?試題上如果出現:這個詞語表達了怎麼怎麼樣的情感?這樣子的題會不會超綱呢?我還發現這第二學段他有三毒就是朗讀沒讀和略讀,其中略讀我平時和同學是説的太少了,看來以後還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語文與讀書心得9

今年暑假,看了兩本教育教學理論方面的書,一本是劉電芝的《教育與心理研究方法》,一本是倪文錦、謝錫金主編的《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裏我要談談的是讀完倪文錦、謝錫金主編的《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本書後的一些淺陋的心得體會。在閲讀的過程中,尤其是讀完這本書,我對語文這門學科,對語文教學,對自己的語文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從一開始閲讀的艱難,到漸漸的喜歡,再到後來的漸入佳境,我被書中對語文、對語文教材、對語文教學的獨特思考和見解所折服,這是一本很值得我們語文教師去認真閲讀,深刻思考和慢慢體悟的一本書。

這本書實質上就是告訴我們每一位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如何去做一位新型語文教師,其特點有三:一是順應新時代語文課程改革的發展,加強了“課程”這一領域的內涵;二是注重對語文課程與教學發展過程的考察,堅持在歷史發展的過程會考察其變化,而非簡單地講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三是注重吸收和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

書中涉及到對語文課程的哲學思考,語文課程內容的主要構成,對語文新教材的看法,如何進行語文教學和設計,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等等。應該説每一個點都使我有所收益,但其中最令我耳目一新的還是關於語文教學設計這一塊。所有教師都知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依據新的課程標準,要備教材,備學生,但書中提出作為教師還得備好教師自己,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得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與瞭解。教師作為教學實施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在教學設計時,必須對自己作認真分析,有較為客觀的瞭解,而語文教師尤為需要備好自己。

語文課不同於其它課程,語文課絕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傳授,不是僅限於將某一個知識點給學生講懂、講通,語文課堂是師生精神滋養的神聖殿堂,語文教師所承擔的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精神境界的重任,説大了是對國家、民族未來走向起着決定性作用,所以語文教師本身的精神境界就要過硬,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充分備好自己,在傳授好知識的同時,要引領着學生向着積極健康的方向生長,要引領學生正確認識是非曲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備好自己,備好自己的思想精神對語文教師、對學生真的很重要。

語文課堂涉及到的是古今中外的知識,面廣、度深,語文教師要能自如地駕馭課堂,講語文知識講準、講深、講透,平時必須注重自身語文素養的提高,課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備好自己的語文素養,切不可“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語文課涉及到的領域很多,詩、詞、歌、賦、散文、小説等等,沒有一個人,沒有哪位語文教師甚至語文教育專家敢於説自己對語文已經十分精通,無所不知,無所不解了,我們每位語文教師都有自己喜歡或較為精通的領域,在教授到我們自己較為熟知的領域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在不影響教學進度的情況下,將這一塊知識講得更深、更透一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探求欲。

領悟於《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本書中對語文、對語文課程、對語文教學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體悟於自己多年來語文教學中的得與失,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我深深明白關於語文,關於語文教學,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