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活着》閲讀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3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着》閲讀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活着》閲讀心得

《活着》閲讀心得1

一個從小在富貴中的少爺,一個不把別人放在眼中的風流人物——福貴,他因為好賭被騙去了家財父親也被氣死了,但他卻因禍得福最最後絞幸的活了下來,他的老婆家珍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慢慢的用愛和自己的信念感化他,最終福貴終於被感化了,但是為時以晚,害得自己的家人受到苦日子。

當我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家珍沒有怨言,是那樣慈祥那樣平靜,我看到她無邪的純潔的心靈,她彷彿在淨化着一些"醜惡"的事物。福貴的女兒兒子相繼死去,最終連女婿也慘死在了鋼板下面,苦根也因為家中的貧窮最終被餓死了。看到福貴的親人相繼死去我的心情也觸動了,留下了淚水。但是福貴也是可憐的上帝對他如此不公平,讓他的親人死去,只讓自己潦倒的一個走向生命的盡頭,也許這是他的"素命"吧!

親人的相繼離去使福貴變得不在是很新痛了,是他漸漸明白了,親人一隻活在自己的心中,要讓自己好好的活下去,他買的老牛也是給予自己的自我安慰。

我對福貴的精神是十分讚賞的,他堅定的信念,揹負着祖先留下的一句話,讓自己活下去。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願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併發自內心的去實現它的價值,讓自己的路走的更長更遠。

《活着》閲讀心得2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裏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十分沉默十分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三毛

暑假一次在書城轉悠選書,一位剛參加完大學聯考在店內打工的高中生向我推薦了餘華的作品《活着》、《第七天》,便買來拜讀。讀完個性感受到作家餘華善於對死亡,殘酷,陰暗進行冷靜、細緻的描述,“用文字製造疼痛”。看他的文字,也許多年以後你已經忘了他的情節,但是他的文字帶來的那種直撮心底的疼痛感是無論多久依然清晰地的!

餘華説:“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説,就是這篇《活着》,寫人對苦難的承受潛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

讀完此書,情緒是沉重的。這本薄薄的題為“活着”的小説,一路走來,卻充滿着死亡,悲傷,苦難。主人公福貴不曾得福,未有富貴。兒子,妻子,女兒,女婿,外孫相繼離去,只留下他,和一隻同樣風燭殘年,同樣叫做福貴的老牛,在夕陽下相伴而去的背影。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千鈞的重壓,它沒有斷。合上書,回想福貴的一生,不禁慨歎:人僅僅是與萬物一樣的物質存在,其本身沒有任何好處。

也許,《活着》不是當今最傑出的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但薄薄的小冊子一旦翻閲起來卻尤感滯重。總有那麼一些細節,不經意間就會打動你!福貴雖然歷經苦難,但是他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一個人一生的故事。旁人眼中福貴的苦難一生,而對於自己感受一生的福貴,也許更多感受到的是歸於平靜的幸福。我喜歡微笑着讀福貴與老牛的對話:“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阿。”其實這但是是老人編出來的。多叫出幾個名字去騙牛,老牛聽到還有別的牛也在耕田,就不會不高興,耕田也就起勁啦。“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裏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遊動着,裏面鑲滿了泥土,就如佈滿田間的小道。”

命運,讓災難與痛苦代表了他的一生,讓他的至親至愛,一個個記憶中鮮活的生命,相繼在他毫無防備中離開,徒留悲涼黃昏中,墳冢前,一雙顫抖着的雙手,和一雙空洞的眼眸。命運,也賦予了他一種沉重的職責,讓他在失去至親的巨大悲痛中,放棄了隨之而去的解脱,而選取了留在這個悲傷的世界,去照顧健在的親人,去儘自己活着的職責。

命運,也恩賜了他一路相伴的幸福,他三生有幸,修來一個賢惠能幹的好妻子,無怨無悔,傾盡一世温柔,陪他終老一生,以至於,他能夠在她最後的日子裏,揹着她,在落日餘暉的田野中,靜靜地走着,懷舊地訴説着,欣慰地笑着,悄悄地哭着,陪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職責,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苦難中忍耐,在忍耐中堅強,在堅強中重生,在重生中幸福,在幸福中再次迎接新的苦難。朝朝暮暮,不斷輪迴。我想,這便是活着吧。

《活着》閲讀心得3

夏日午後,一位老人,一頭老黃牛,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將那塊古板的田地耕得嘩嘩翻動,猶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活着就好。

從驕奢x逸的紈絝子弟到白髮蒼蒼種田為生的老人,從家庭圓滿到身邊只有老牛相伴,這幾十年到底經歷了什麼,只有福貴知道。

當人們期待着的一件好東西到來的時候,它往往來的既遲緩又艱難,而且它還附帶着一切人們在幻想裏沒有顧及到的現實的灰塵。“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養大了又變成牛,日子還得好好過下去。”在福貴的眼裏未來的日子總是美好充滿希望的,可是現實呢,母親妻子因病而死,兒子為了救女校長抽血抽死了,女兒產後大出血死了,二喜被兩排水泥板夾死了,孫子因為吃了過多的豆子活活撐死……悲劇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幻想在現實中一次又一次的破滅,最終只剩下一頭老牛與福貴相依為命。福貴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沒有抱怨,只有希望。

如果福貴在年輕的時候能夠珍惜他原有的生活,他的一生又會怎樣,福貴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張愛玲曾經説過:“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的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經歷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殘酷其實是我們宿命的一部分,但殘酷和希望從來就是孿生兄弟,生離死別的殘酷現實沒有將福貴擊垮,在大風大浪之後他依舊頑強的活着,為了心中永遠不滅的希望。我願意相信,有一天,福貴會過上好日子。

《活着》本身沒有什麼華麗的語言,有的只是樸實平淡的自述,一個平凡人物的一生卻藴含着無窮無盡的力量。小説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感動:始終相信“人只要活的高興,窮也不怕”的母親、對福貴不離不棄的家珍、勤勞的鳳霞、善良的二喜……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曾經有過他們的陪伴,福貴是幸運的。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生活不易,活着就好。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了。

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着身體。笑着,唱着。這日子還得好好過下去……

《活着》閲讀心得4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高中時期就看過《活着》這本書,但那時從未體會到生命逝去的我,很難理解"活着"的真正用意。只是對富貴的悲苦感到同情,對命運的作弄感到不平。現在,三年後,有了不同經歷,再去回顧這本書時,所能理解的活着已經大為不同——人活着就是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起初我並不贊同,覺得人是為了比"活着"更高的理想目標而活着。而這樣單純的為"活"而活則會使生命顯得空洞乏味。讓我聯想到那些為生活而奔忙的人們,那些起早貪黑養家餬口的人們,那些像富貴一樣貧苦而命運坎坷的人們。他們是為了活着而活,吃飽肚子,有衣服穿,有間屋子可以住。像曾經有個記者採訪的放牛娃一樣,放牛為了賺錢,賺錢蓋房子,蓋房子為了娶媳婦,娶媳婦為了生娃,生娃了,再放牛???

這樣的活着我不理解,雖然不能否認,但是卻無法容忍在命運枷鎖下為農奴的活着。沒有精神追求的活着,就像是從來未曾璀璨的星空,只是周而復始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孤零零得打轉。

可是,其實,是我自己對"活着"的理解抬狹隘了。所有在為活着努力的人,都是可敬的人,都是勇敢堅強的。"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闡釋,是生命完整的鮮活體現,不是單單的物質的活着,這才是富貴的活着。

富貴的命運多舛讓每個人揪心,讀他的故事,會心痛,會悲傷,會温暖,會堅強,會憤怒,也會安寧。

身為富家子弟,有着"富貴"的響亮名字,卻因嗜賭成性,傾其家蕩其產,老父親因此成了第一個離開富貴的親人。淪落為農民的富貴也頓悟了,決心踏實做人,改頭換面。於是離家的妻子帶着新生的小兒子回家和他團了圓。日子苦、窮,可富貴的母親説,只要大家在一起就好。殘破的家開始有了生氣,踏踏實實過着日子。但兵荒馬亂的年代哪裏容得下安定的生活——富貴被抓去充了軍。一去就是兩年,家人對他音訊全無。而戰場上死人堆裏存活下來的富貴,帶着能活着就是萬幸的樂觀終於回到了家。團聚的喜悦難以言喻,母親的離開卻又讓富貴無比心痛。"但活着比什麼都好,能活着就行。"樸實無華的一家四口人開始了新時代的生活。日子依然貧苦,但因大家的相互扶持而簡單滿足。然而厄運再一次降臨在這一家人身上——兒子有慶因不負責的護士抽血過多而忘。這次,幼小的生命離開了富貴。一家人心痛着,悲傷着,可時代依舊在頭也不回得前進,日子也一如既往的繼續走,幸好還有鳳霞在。可鳳霞呢,在家珍富貴為鳳霞懷孕生子而沉浸在新生的喜悦中時,命運卻又給了富貴一個晴天霹靂,帶走了他的女兒。鳳霞走了,女婿二喜也在幾年後工傷致死。自始至終陪伴富貴的家珍也帶着病離開了世界。只剩下鳳霞的兒子苦根。日子還是艱苦,但爺孫倆的相依為命,讓富貴還有個依託。最殘忍的是苦根居然最後也離開了富貴。

所有的親人接連離開了富貴,可富貴還活着,一頭老水牛陪着他,一起活着。很難想象富貴是如何一次次的苦難中走出來並堅強的。《活着》也許只寫了一個命運悲苦的故事,一個人苦難的一生。但卻格外有力量。因為活着遠不止這些。

富貴是堅強的。一個單純的好好活着的心,是他這一生的陪伴。人活着是為了什麼,而活着又代表了什麼。關於生命的所有詞語中,活着這個詞,或許就是本身的解釋。富貴的活着是生命最有力的證明,即使最後他孑身一人,孤苦伶仃,他也依舊在努力"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希望是富貴像"活着"一樣從未放棄的東西。無論是在最接近死亡的戰場上面對死亡的威脅,還是眼睜睜看着心愛的兒女活生生的笑容化為永久僵硬的活着的留戀,富貴都未曾放棄活着。是怎樣一種巨大的力量才足夠支撐着他繼續生活。

父母離開了,還有家珍和孩子,他們需要富貴;有慶和鳳霞走了,還有家珍和苦根,他們需要富貴;家珍和苦根也走了,富貴還有什麼,還有誰需要他?只剩下和他不離不棄的命運了,讓他又愛又恨,鼓勵他卻也奪走了他的幸福的命運。就像作者説的,這是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親人在的時候,富貴活着,為了給需要他的家人帶來希望,所有人離開後,活着,為了給死去的人帶去慰藉。這也是《活着》最感人的地方。死亡永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份親情,將會比死亡更加永恆。

有的人,會在失去後沉浸在悲痛中不可自拔,停滯不前;有的人,會把失去化作生命的另一種不可名狀的力量,勇往直前。富貴就是勇敢的人。那些曾經陪伴着富貴一同分享喜悦和悲傷的親人,那些在最絕望時的相互扶持和鼓勵,那些承受着苦難卻依舊選擇堅強的心,都化為一股堅韌的信仰,讓富貴能在命運中坦然直麪人生,好好活着。活着的美好就是,只要富貴在,所有人就都活在他心中,從來不曾遠去。

活着,為了希望,為了堅強,為了命運的抗爭,為了對生命的執着,為了對至親不離棄的愛,為了活着。這是我們活着的力量,承受生命的重量,所有的苦難與輝煌,對生命的樂觀。活着就是幸福。

《活着》閲讀心得5

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講述一生的故事,有點悽慘,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中國人兩千年的封建傳統是為別人而活,父母為孩子而活,孩子為親人而活。當就留下自己時,我們又為誰而活呢

《活着》發生在哪裏,作者沒有交代,但是從文中的細節和作者的背景能夠推斷是在浙北農村,那是中國封建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國的魚米之鄉,魚米之鄉的生活必須很愜意嗎

福貴,小説的主人公,一個很“舊社會”的名字,大福大貴,人們的願望總是那麼完美,而現實總是喜歡和我們開玩笑。從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土改,XXX,_到改革開放之初,主人公的一生就是濃縮的中國現代史。

年輕時候的福貴有着封建闊少的一切品性,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根本不是我們六十分萬歲的標準,如果大學開這些課程的話前三項福貴必須能夠拿滿分,最後一項天生的白痴吧。家珍,小説的女主人公,具有中國封建社會婦女的一切美德,賢良、隱忍、任勞任怨。福貴的家珍的結合,用我們的話就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抗日戰爭時期,浙北很安靜,日本兵沒有打到那裏,福貴和他的爹,一對的敗家子,依然過着悠閒的生活,老袓宗二百多畝的家產到福貴他爹那裏就只有一百多畝了,抗戰結束,終究由於福貴的賭而住茅草屋了。福貴的闊少生涯結束。人生一劫。

國共內戰時期,徹底悔悟,一家五口,隨苦,也其樂融融,剛看到點生活的曙光,卻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九死一生,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女兒鳳霞卻因病成了啞巴。人生二劫。

土改因為輸掉家產而沒有被劃成地主,因禍得福分的五畝好田,一家四口,日子安定。

XXX,浮躁的年代,人民公社,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全民大鍊鋼,超英趕美,三年自然、人為的災害,險些餓死。人失去理性,是多麼的可怕。家珍落下病根,人生三劫。

_,摧殘人性的年代,變態的社會,扭曲了的靈魂,永載史冊的悲哀,可怕的歲月阿!兒子有慶人為夭折,人生四劫。

鳳霞產後大出血不治身亡,醫德的喪失是人類最大的悲哀,是對靈魂的褻瀆。人生五劫。

一生的好女人家珍病逝,傳統女性在中國大地逐漸不見,女強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社會進步的表現。人生六劫。

女婿意外死亡,全家只剩福貴和外孫苦根兩人,一老一少的背影,有點苦澀。人生七劫。

外孫苦根早夭,福貴阿,福貴,一個人的福貴。人生八劫。

改革開放之初,福貴一個人活在樂觀的世界裏。

人,最重要的是活着。人生百態,各得其所。

《活着》閲讀心得6

無意間看到了這本獨特的書,在書中,作家餘華用他那淡淡的文字,平靜地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看完後,我沒有像平常那樣因為人物悲慘的身世而流淚,更沒有因書中的情節而大發感慨。這次,我陷入了沉思……

《活着》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地主少爺富貴悲慘的人生遭遇。富貴嗜賭如命,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他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富貴前去求藥,卻在途中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了,卻發現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養大兩個兒女,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富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只剩富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孤獨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小説以旁觀者的視角講述了主人公福貴一生的經歷。他的人生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説是悽慘的:不僅沒有他名字中的“福”、“貴”,還親眼看着自己的一個個親人、愛人從身邊離去,這是多麼令人絕望的境地,但福貴卻依然平靜的生活着,沒有陷入預想中絕望的泥潭。或許正是因為這一次次離別使福貴,更使我們看清了活着的意義。

作者在書的後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想,其實活着本身就是美好的,因為活着我們就擁有着世間最珍貴的東西——生命。還記得和孩子們學習完《生命》後組織的一次主題班會,核心話題是我們為什麼要活着,又為什麼而活着孩子們踴躍發言,有的説為理想而活着,有的説為知識而活着,還有的説為國家的美好未來而活着,真的是這樣嗎?我讀完這本書後,漸漸認識到,其實活着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讓我們迷戀,足以讓我們為其而活着。當然,夢想、抱負、知識、財富等也都是美好的,但是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建立在活着的基礎上嗎?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慘,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堅持活下去,無論或者是多麼辛苦。因此我認為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活着雖然充滿了苦難,但路還得走下去。餘華在書中寫道:“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責任,是活着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着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靜靜的看這本書,感悟作者的思想,那種感覺像是在與一位智者交談;我喜歡細細的品味書中的語言,似乎每一處都暗藏玄機,似乎在玩一場智力遊戲。《活着》無疑是一部經典,美國短篇小説家艾米麗·卡特稱之為一部“永恆作品”,並不是謬讚。我認為每個人也都該去認真讀一讀這部作品,特別是那些年輕人,讓它來教會這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輕人生命的厚重與沉痛,讓它來給我們深刻的反思,去思索活着的價值,去擔當生命的責任。

一座小城,一段人生,一個過程。為了活着,我們都努力活着!

《活着》閲讀心得7

讀餘華的小説《活着》,我的人生觀卻沒有個性大的改變。要説收穫,則無非是在感歎之餘,再一次被提醒:人就應知足。

我認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樣沒事胡思亂想,無非是因為人的軟弱,因為人的不懂得知足,總是想要得更多。

《聖經》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軟弱的,人的體內人的成分使人易怒,衝動,不能自制。這一點我是相信的。人的軟弱,使人應對困境時往往無力支撐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於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惡卻無膽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曠野獨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無聲地攀爬,在無橋無船甚至無人的野渡泅過冰冷的河面,充分顯示自己的勇氣與智慧,那麼在現實的世界裏,人的日子會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時,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總是難以得到滿足的。未經滄桑的人總是容易在現實的捆綁中藉着心靈的不滿足幻想着換個環境,一味認為物質的困境使自己忙於無好處的奔波,無暇顧及精神享受。於是,在不如意的現實邊緣,痛苦地理解一襲又襲虛無的衝擊。卻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中,過着看人臉色甚至隨時可能遭人毒打,隨時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還會為以前的生活盡不如意嗎或許那時,更多的便只留下懊惱和追悔了吧。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讀了《活着》,我想,理解現實,努力成長,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閲讀心得8

第一次讀完《活着》這本書,我只覺得壓抑充斥了自己的整個心靈。同時也覺得餘華太過殘忍,讓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的死去,卻惟獨剩下主人公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於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氣之下壓在了書堆底下,因為我討厭於華,討厭他的殘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個黑色的四月,在我滿懷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徹底打碎了我所有的夢。我沒有辦法接受那樣殘酷的一個事實。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淚。我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萬念懼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艱辛,活着的痛苦。"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麼要活着。"那幾天我想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於是我開始發泄,開始焚燒我所有曾經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想燒掉過去,燒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這的一本,開始重新去體味活着的含義。我總認為人生的悲哀的莫過於地靜靜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着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己。其實我比餘華更殘忍,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造成的,但是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麼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麼藉口,因為"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在艱難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艱難!

《活着》閲讀心得9

《活着》是一部讀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説,那種翻開書頁的不忍,那種合上書後的隱隱不快,我很想知道一個需要怎樣的信念和意志力,才能支撐他在遭遇到一連串的打擊後還能頑強地活下去。家道中落的悲哀,失去雙親的痛楚。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終於的落單與那頭老牛,孤苦伶仃的日子裏,回首曾經,他需要多大的勇氣。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福貴是生者的讚譽或是悲哀,之於他我更多的同情卻又不得不為他的淡然而新生絲絲敬意。他用平靜的面容掩飾着他內心的波濤洶湧。他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平淡是福,活着真好。

以前喜歡閲讀但很少寫讀後感,這次不是不想寫而是看過讀友們寫的感覺自己更加詞窮,寫不出內涵。人為何而活着?有人認為是為了愛活着,有人認為是因思考而活着,也有人認為因為責任而活着,而富貴卻説:“人,是為了活着而活着。”

年少時的富貴,因貪圖享樂不能自拔,最終從一個富家少爺淪落一貧如洗的貧困人家,可當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時候,又被命運開了玩笑,給母親抓藥的時候又被當壯丁抓走,苟且偷生只為一個單純的信念——一定要活着回家,富裕時已經辜負了親人,而這次一定不能再辜負吧。終於活着回家,看到一雙兒女,雖然爹孃已經去世,女兒因病不能變成啞巴,但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的幸福。可生活就是如此,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誰先到來。當一切都在自我滿足的幸福之中時,有慶好好的就那麼走了,當看到這裏的時候連自己都不相信就這樣走了,原本要殺人的富貴因為對方是當初過命的兄弟而非縣長的時候就這麼原諒了,可他原諒不了自己。

偷偷的把有慶埋了,擦乾眼淚偷偷的回家,最後家珍還是知道了,善良的女人也接受這樣的事實。日子波瀾不驚的繼續,原本以為苦難就此結束雖然清貧但可以好好生活的時候,鳳霞走了,家珍走了,二喜(女婿)走了,最後甚至連五歲的外甥苦根也走了,有些接受不了這樣的情節,可最後又被富貴的開朗所感染着,趕着那頭叫做“富貴”的老牛,樂呵呵的面對屬於自己的生活。也許富貴覺得他不是單純的一個人活着,而是所有人再他一個人身上活着,活着看生活一天天變得更加美好。

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生,簡單明瞭,如果自己是富貴或許做不到如此活着,但更慶幸不是富貴,可以為活着而更美好的努力着。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對於自己來説,活着就是不辜負自己的所有角色,努力踏實的笑對生活,做想做的自己,好好活着。

《活着》閲讀心得10

就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餘華《活着》

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裏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每一天都進城裏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最後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個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坐了。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為為救母病去城裏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拉去當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裏一窮二白。

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之後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後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應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着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着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並不明白什麼是活着,他只明白人活着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着就是這麼簡單。

人活着為了什麼人活着不為什麼,只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期望,於是他們也選取了在這個世界上不見。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取了後退,之後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於是他們也與世界説了聲再見,然後揮手而去了。

《活着》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然後,教給我們:如何讓這根髮絲不斷裂。

我也是想過死的,而且不止一次。

咳,自殺,如今看來多麼觸目驚心的字眼。

以往,我只要稍有不如意,每次都會那麼想:“哎呀,反正人總歸要死的,無非是遲早的事,我這麼失敗,死了算了!”就那麼想着,有時,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有時,它也會在腦中盤旋好幾日。然後,看着周圍世界不再那麼灰暗,也就不想了。

我並沒有像書評中説的那樣“流着眼淚讀完全文”,我在看完整本書的同時,也明白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明白了絕望的不存在。福貴,這樣一個堅毅的人,在經歷了人生幾乎是所有的劫難之後,終轉成了一個風燭殘年,看淡一切的老人,他一個人,走過人生的漫漫長路。記得以前望見過朱德庸的一組漫畫:上學的時候,老師考驗你的智力;上班的時候,老闆考驗你的毅力……當你老了,你以為一切考驗都結束了,但你才發現,原先,一切都在考驗你的記憶。

那麼福貴呢,他還會去回憶那一段太過於殘忍和不堪的過去嗎我想,他會的吧。

因為,他已經把這整一個人生,看成過眼雲煙。

他與他的那一頭取名為“福貴”的牛一齊,度過人生最後一段平靜的生活。

我要好好地活着,因為,所有的挫折,與生命站在一齊,又都能算得上什麼呢

《活着》閲讀心得11

很久前就知道這本書,是通過老師的介紹;今天才翻,緣於她的介紹。

夕陽下一位叫福貴的趕牛的老人用不同的名字吆喝着老牛,就象一個個親人又站在眼前。他們的生活未嘗不象那頭老牛一樣負重着。解放前的生活如一張破了洞的網一般,緊緊地扣着他的呼吸。從闊少爺到佃户,一夜之間的身份改變完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在他的生命中,幾個名字撐起了他的一生。

想起家珍,一個善良而堅韌的女人!富裕的生活沒有讓她變得慵懶世俗,反而愈加襯托出她的高貴。富裕的時候她並不高傲,我腦間唯有是她——一個城市女學生那個清純的背影;轉折時她並不驚慌,懷着8個月的身孕在牌場上的哀求讓我為之動顏,離開了主房去茅屋住時的沉靜讓我為她讚歎;還有失去有慶的悲痛,鳳霞走時的鎮靜,加上那讓她難堪的軟骨病,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想起她,活着是一種沉重!

想起有慶,一個可憐而樂觀的孩子!在城裏出生半年就被母親帶回了茅草屋,也就那麼短暫的生命卻經歷了幾次的生死磨難。最真切的感受是他對羊的喜愛,赤腳走幾十裏從來不喊累,那麼小的孩子每天就這樣上學、割草、餵羊從不怠慢,我欣賞這樣的一種品質!最痛心的是他的夭折,一個這麼可愛懂事的孩子卻被狠心的醫生活活地抽血而亡。這對於他來説是一個太殘酷的世界。想起他,活着是一種折磨!

想起鳳霞,一個失聰而純淨的孩子!一場疾病奪取了她的言語,卻奪不去她那顆天使般的心。優越的童年的背後是無窮的災難,而一個柔弱的女子卻支撐着一個破碎家庭的重擔。最讓我感動的是她對於父母的理解和對弟弟的愛護;最讓我心酸的是她為了一段地瓜和別人爭奪,僅僅為了給家人一點乾糧;最讓我痛心的是由於啞而遭受的欺凌;最讓我惋惜的是幸福向她招手時,她卻在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後悄然離去!想起她,活着就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想起二喜和苦根,一對在書中短暫走過的父子,惟有的只是對活着的詮釋……

一個個走過的人,讓經受了坎坷的福貴,最後近乎了麻木,對於他,活着只是等待着死亡的自然到來,於是,那頭夕陽下的老牛就和他默默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