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必備】心得作文錦集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心得作文錦集6篇

心得作文 篇1

書是人類的夥伴,也是我們的老師,所以,它可以伴隨我們一生。

我有很多書,可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本名叫《奧茨國童話》的書,你可別小看它是童話,其實它是一本能讓你捧腹大笑的一本書,這裏面講述了一個名叫多蘿茜的小女孩進入了奧茨國的仙境。認識了奧茨瑪女王,併成了那裏的公主,而且還結識了很多朋友、餓虎、小膽獅、木馬、橡皮熊……等等。這本書的內容讓我知道了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關愛,每一個人都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文中的多蘿茜無論是對怎樣的人,她都用一顆火熱而熱誠的心去善待他人,在仙境裏是沒有錢的,書中有句話讓我深有感觸:“錢這東西,會讓人變得驕傲無理,自欺欺人。”這不就是舊社會,地主對待窮苦百姓的.一句真實寫照嗎?

我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錢,那就不會有人吃不飽穿不暖,那大家就可以相互關愛,不用去算計着錢,那麼世界上就不會有富人跟窮人之分,任何人想要的東西,大家都會盡量滿足他,讓他幸福、快樂、那世界上各個人都不會有過分的奢望,那該多好啊!”

期待童話能夠變成現實,讓我們共同努力,使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心得作文 篇2

作為一名工作經驗不足語文的教師,我很榮幸參加了江西教師網展開的培訓,感覺真是受益匪淺。從甘老師講作文中,我更進一步瞭解了國小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認識,淨化靈魂。

我們不能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可通過這次走進名師的課堂,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絃,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這次學習,對於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

三、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四、作文離不開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國小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心得作文 篇3

8月31這一天,第一次到深圳聽課,之前,並沒有與主講老師預約任何事,也不甚明瞭週末兩天裏主要講解的是哪一章節的內容。臨到上課前才知道,這一次講解的是“社會心理學”,由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張小遠主講。

張教授在穿插中講到了當代“心理諮詢師”的使命,他説,當我們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就應該首先對這個“心理諮詢師”有一個定位。他認為,心理諮詢師已經不再是從前意義上的“心理醫生”,所以,沒有必要再把類似精神分裂症、煩躁症等變態心理的鑑定與疏導做為主攻方向,而應該確立這樣一個理念:引導當事人更關注於自身的幸福感!

也就是説,當代心理諮詢師的使命應該是幫助當事人尋找並確立自己的深層關係與深層需求,讓生活中的人們能夠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效率!

在“自我暴露與人際關係的深度”裏,張老師講到了一個需要的層次理論,説:每個人的需求都有三個層次“表層(工具層)、中層(角色層)、深層(親密層)”。表層指僅僅點頭之交或者萍水相逢的層面;中層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工作夥伴、夫妻父母子女等等;而深層,則主要是指自己的信仰、追求,包括了終生的事業選擇與理想追求,這個選擇指能夠做自己最喜歡、最樂意也最適合做的事、也既精神上的愉悦與富足。

老師提出了一個觀點,説他認為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多存在於表層淡薄、中層擁擠、深層空虛。也就是原本可以點頭之交即可的關係因為種種原因給提升到了中層,於是,導致了現代人有太多的角色需要轉換,就似川劇中的“變臉”一般讓人不堪重負。

課堂上,張教授舉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敍述説,以前他居住的地方本屬於吵雜且治安情況又非常惡劣的一個環境,真可謂蛇龍混雜,可是,他卻在那兒生活得很開心、自在。後來,他把家搬到了一個相對而言比較時尚的住宅小區,可是,心情卻反而沒有了從前那樣愉悦。一時沒能明白,後來想了想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先前住的地方,那裏的人們大部分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於是,都屬於表層關係。走到大街上,他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和小販一角錢的爭執而哪天就被宣傳得沸沸揚揚,也不必在乎必須得於他們面前擺出怎樣一副學究的模樣,説得再通俗點,就是大熱天的晚上只要穿着件短褲背心他就可以放心地在樓下散步。這種僅限於表層的關係讓他能夠活出自己想活的樣子,所以,他感受到了他現在生活的`環境裏所沒有的開心與愉悦……

伴隨着中層擁擠的狀況出現的,卻是深層的嚴重空虛。為了生計、為了利益,現代人已經沒有幾個能夠真正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精神層面上的信仰與追求也已經在嚴重缺失。在張教授的理解中,這就是現代人心理不健康的真正原因。因此,他同時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有一個明確的深層需求,這一層面的存在,就是健全心理的一個標誌。

此外,老師同時還一再的強調:理論不等於真理!更不可以把心理學上的一些理論當成自己的座佑銘或是人生指南來遵循!心理學理論與實際生活是兩碼事,切切不可混為一談。

最後,老師還附帶地説到:他們學院正把“人格心理學”當做一個重點課題來研究,“人格心理”已經被教育界越來越關注與重視。

聽到了這兒,突然的,我就想到了黑格爾的那句名言“偉大的事業是由偉大的人格締造的!”先哲們哲學的思想結晶,正越來越被日漸發展進步的社會所認可與追隨,精神的世界裏人們需求的東西越來越多,這實在是一件太令人興奮與鼓舞的事!

兩天來,我用心地啼聽,儘自己最大努力地牢記,我狀態異常興奮地捕捉着老師的言語,心靈深處卻也同時為自己這次出行的勇氣暗暗喝彩!

不虛此行!獲益良多!這就是我於這段文字結尾部分最想説的一句話!

心得作文 篇4

本週是學校安排的互學周,在本次活動中,我聽了甘老師和沈老師的課。現在,我就沈老師的課説一下自己的聽課體會。沈老師上課的內容是pep book 3 unit 4 part a let’s learn&let’s do部分,主要學習一些基本的房間名稱的單詞,瞭解這些房間相應的作用及能夠簡單描述自己的家。

本課時是國小四年級第四單元(my home)的第一課時。這一單元要學習的是一些基本房間的名稱及一些擺設物品名稱。與前幾個單元一樣,所要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這樣的學習內容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為學生的日常交流開創了空間。同時,此單元的學習為學生在五年級學習各個房間內的擺設做準備,把這一內容安排在四年級上冊來學習,體現了本套教材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編排意識,又體現了英語知識前後的緊密相關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第一部分為熱身準備。老師主要作了如下設計: 先讓全體學生複習本冊p19let’s chant。以這個let’s chant作為熱身,一是純粹地以進入學習前的熱身;其二利用let’s chant,為新課導入做準備;其三是為鞏固練習時的自編let’s chant做準備。

第二部分主要是單詞的新授部分。出示了五扇門,主要以進入這五扇門來教學,教學第一個單詞bedroom時,老師選擇了由教師來掌握主動,目的主要是這個單詞比較難,第一個教學有利於學生記住,因為最開始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教學第二和第三個單詞時由學生自己選擇房間,然後進行教學,這裏給了學生主動權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第四個單詞老師採取加法的形式進入,比如是去房間四,你就可以問一加三是多少,然後得到四,就去第四個房間。教學第五個單詞時,讓學生猜是什麼房間,在猜的過程中既讓學生對前面的'單詞進行了鞏固,也有利於第五個單詞的引入。在教學這五個單詞中老師運用了四中方法,既不枯燥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在教學這五個單詞中,老師以肚子餓去廚房吃東西,動畫時間到了去客廳看電視,看完電視有點困了,需去浴洗漱再進卧室睡覺這一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結合來對let’s do進行教學。與此同時,讓學生了解不同房間的不同用途如何用英語來表達。

當所有單詞都教授完畢後,進入單詞鞏固操練,設計此教學時,必須注意學生興趣的激發,因為這些與這生活相關聯的單詞學習可能會讓他們覺得平淡為無奇,所以老師設計讓學生把單詞與圖片配對的形式來鞏固,同時還採用了遊戲,充分給予他們展現的機會。

在操練過程中,將各圖片貼到牆上,創設情境,這種情境的創設,使教學很真實,學生很有興趣,積極地投入到表演型的學習中去。

第三部分為拓展訓練。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家,讓學生對家的情感在畫中激好,培養對家的熱愛。

本課時,老師安排以激發學生興趣繼而引入到教學,運用真實、直觀、色彩鮮明的圖片和多媒體手段作為優勢,在真實的情境中,以學生喜歡的方式操練,幫助學生理解並儘快地掌握所學。整個過程,讓學生在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中進行。

心得作文 篇5

一直以來,我都怕教作文。常常教觀察,學生不善於觀察;教積累,學生厭煩積累;教修改,學生懼怕修改。在許多學生看來,寫作文無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為不想寫,也因為沒東西可寫。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便去抄襲,瞎編,於是許多作文就成了假話、空話、廢話的聚集地。

所有的這一切只因為田玉老師而改變。他的作文感知訓練課讓我猶如醍醐灌頂。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不如聽幾節田玉老師的作文感知訓練課來得實用。我嘗試按田老師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的習作,只短短一個學期,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有了明顯的提高。田老師的作文感知訓練課究竟妙在哪裏?

經過仔細的比較分析,才發現田老師的作文感知訓練是由人而文,我的作文課是由文而文。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我在引導學生如何寫作文顯得束手無策,更多的是關注學生都寫了些什麼?內容是否真實新穎,表達是否通順流暢,文字是否優美生動,至於學生是怎麼寫出來的,從來不去深究,只問結果,不問過程。以為教作文就是教文字表達,從語言文字入手指導學生的習作,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與生活實踐脱節,作文課枯燥無味,我教得累,學生也學得怕。

田老師的作文感知訓練課,從訓練人的感知開始,調動了眼、鼻、手、耳、口等感官,感知生活中的'人、物、情、景。從人的感知出發,寫作文不再是“手”的事情,還是眼、鼻、耳、口的事情,各個感官分別承擔起的重任。從人的感知出發,就是關注如何引導學生寫作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每一次感知,積累每一次感知都是習作的一部分,感知過程就是習作的過程,感知多了,習作原材料也就多了。從人的感知出發,就是聯繫生活實際,教會學生觀察生活。我們常説“留心處處皆文章。”那麼如何留心呢?還是靠多感官全面細緻地感知生活中的事物。只要可以感知到的事物都可以成為寫作的對象。從人的感知出發,就是從人的真情實感出發。學生調動了眼、鼻、手、耳、口等感官感知事物的同時,也在用心感受,寫的作文就有了真情實感。從人的感知出發,寫作文不再只是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通過感知把枯燥的作文形象化,作文成了可看,可聽,可聞,可觸,可嘗,可感的形象。

自從對學生進行感知訓練,我在習作課上對學生引導也更有作為了,學生也一改往日無話可説,無事可寫的局面。我常常把一粒糖果,一個桔子,一個雞蛋……帶進課堂,引導學生全面細緻地感知物品的形狀、顏色、聲音、味道、結構、質地等。或是組織學生玩遊戲,舉行一場比賽,引導學生感知活動的過程。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習作興趣,又解決學生沒東西可寫的問題。

作文感知能力訓練關注人的感覺,充分挖掘對人,物,情,景的感知,再把感知的內容加以整理,用文字表達出來,即是作文。經過反覆的感知訓練,學生對生活中事物的感知能力也逐漸敏鋭起來,感知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也就是習作水平提高的過程。

田玉老師的作文感知能力訓練和思維能力訓練博大精深,雖然只學了點皮毛,但已經很受用了。

心得作文 篇6

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我和幾個同學來到了香港遠足,我們的路線是從榆景灣走到梅窩,要三個多小時。這裏的風景非常的漂亮,這次的遠足令我很難忘。

我們剛一下船,就看到了榆景灣——一座美麗的小鎮:小鎮里長着一棵棵蒼天大樹,花兒不時的向我們點頭,小鳥在樹上歌唱,還有那一座座豪華的建築物,多美啊!我們不一會兒就走進了一條鄉間小路,這裏真是一條“林蔭大道”,這條“林蔭大道”的四周,有很多的農田,裏面都長着綠油油的蔬菜,小蜜蜂和花蝴蝶在油菜花叢中採蜜,“大自然真美啊!”我心裏情不自禁的讚歎道。

接着,我們就開始遠足了,那天非常的熱,所以大家的頭上都戴着一頂帽子。我們走了一段路,就開始爬山了,這座山非常的陡峭,我爬了一會兒就覺得身體好重,腿抬不起來,就不想爬了,突然,草叢裏傳出蟋蟀的叫聲,“蛐蛐,蛐蛐”它還像是在鼓勵我似的,我感覺我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馬上就衝了上去,可是爸爸説我是笨鳥先飛,“這個老爸,怎麼總是門縫裏看人啊?我一定要第一個爬上去!”我心裏想,我就邁開雙腿,快步往前走,嗖嗖嗖,我不一會兒就爬上了半山腰,我放眼望去,一幅美麗的景色展現在我的眼前:幾條小船在蔚藍的海面上慢慢的行駛着,沙灘上的沙子閃閃發光,海面上不時有幾隻雪白的海鷗飛過。一陣風吹過,我感到一陣清涼。

我們幾個小朋友接着往上爬,儘管我現在已經氣喘吁吁了,腳也累的'發酸,但是我還是繼續往上爬,還沒有爬幾步,就聽見爸爸在後面喊:“慢一點,你們這幾個小朋友!”可是我們就是不聽,衝上了山頂,接着又往梅窩方面走去,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只好坐下來休息,而我卻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欣賞風景,在這上面,可以把整個榆景灣的美景盡收眼底:山上綠樹成蔭,山坡上野花綻放着,山腳下一座座彩色的房子光彩奪目.

正當我看得入迷的時候,我感到了口渴,喉嚨直冒煙,我們帶來的水早就已經喝完了,我也從來沒有走過這麼長的路,而且這些路是那麼的陡峭,那幾個小夥伴們都累得要死,現在我們最最渴望的就是能喝上一瓶水了!就在這個時候,媽媽説道:“快一點走吧!再走下去,就有水喝了!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哦!”我一聽,馬上高興的不得了,我控制不住自己,嗖的一下就衝下了山坡,到達了梅窩,其他人不一會也趕到了,我們直奔小賣部,在這裏喝了幾瓶水,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就乘船離開了梅窩。

這次遠足不僅給我帶來了快樂,還鍛鍊了我的耐力,這次遠足真是令人難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