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演講稿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83W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匠心精神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工匠的精神”。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當前,一些貼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國外成為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只能在地攤上去銷售。就是因為缺乏“工匠的精神”。什麼是“工匠的精神”呢?

“工匠的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着傳承和鑽研,憑着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他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為此,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卻不為所動,都一一拒絕。理由很簡單,用高鳳林的話説,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產的發動機把衞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工匠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的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台航海鍾,最後一個鐘,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 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 光那般精準,令人歎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因此,“大國工匠”詮釋出的“工匠的精神”應該成為“中國製造”的內在支撐,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2

8個普通的勞動者,8雙勤勞的雙手,8個傳奇的故事5月20日我們機加專業部全體教師一起收看了《大國工匠》,共同走入了8個神話。感到這是對唯學歷論、文憑至上等偏激觀念的一次強力糾錯,是對勞動光榮的一次宣示,是對技能型人才的一種肯定。大國工匠,我要為你們喝彩、我要為你們點贊。

孟劍鋒、管延安等8位大國工匠,工作崗位從鏨刻技師到海底隧道首席鉗工,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34歲,他們沒有一個人擁有大學學歷,他們只是從父輩或長輩或職業技術學校那裏學來的基本技術,打下了基礎,然後通過自己的刻苦鑽研,以不服輸的精神,甘做冷板凳,挑戰自我,精益求精,最終青出於藍勝於藍。但就是這些個技術工人,竟然成為了航天、潛艇等高端技術產品裏不可或缺的一員,甚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令我感慨萬分。

他們從事的工作雖然不一樣,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稱呼—技術工人,也有着共同的特點:勤奮、鑽研、敬業,喜歡不斷地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都努力把產品做到極致完美,把工作做到零失誤。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各自領域中成為領頭羊,具有別人難以替代的作用,主要靠的是自己的一雙巧手和一雙慧眼,靠的是千錘百煉之後形成的爐火純青的獨門技術。小到一張紙,大到潛艇、航天飛機、海底隧道,這些技術工人用自己精湛的技術,為那些偉大作品的誕生髮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這些人精湛的技藝作支撐、作保障,那些大小產品都不會成功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這些技術工人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以航天飛機為例,它的設計師無疑是令人敬佩的,是他們用智慧設計出了這樣偉大的作品;能工巧匠們生產出了合乎標準的零部件,並將各零部件裝配成功,把設計師的偉大構想變成了現實,他們同樣也是令人敬佩的。大處着眼,小處入手,宏觀與微觀的有機結合最終產生了奇蹟!

少年來,工人是跟髒活、累活聯繫在一起的,收入相對較低,因而職業聲望不高,社會潛意識裏,工人跟人才是沾不着邊的。嘴巴上誰都説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條,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只是社會分工不同,但骨子裏沒幾個人真正樂意被別人貼上“工人”的標籤,就算是在工人的前面加上“技術”兩個字。

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看過了影片,覺得很慚愧,自己雖名為專業技術人才,混跡於知識分子行列,但終究也屬眼高手低、光説不練一類,自覺也是個誇誇其談而無實際貢獻的人。跟那些個能工巧匠們相比,啥都不是,那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啊。在國內目前的大氣候下,我們的教育造就了無數的高分低能的學生,滿肚子墨水,考試考得不錯,講話也頭頭是道,但是讓他弄出一件像樣的東西來就很困難,依葫蘆畫瓢還吃力,更別説發明創造了。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有挑肥揀瘦的原因,更多的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以至於出現了大學生“回爐”職技校的現象。理論固然重要,沒有人懷疑理論的巨大指導作用,但如果實踐跟不上,想到了卻做不出來,動手能力差就會成為整體工作的那塊短板,成為工作向前推進的瓶頸,導致事倍功半,使工作嚴重滯後,甚至會陷入心有餘而力不足、望洋興歎的尷尬境地,功虧一簣、無功而返。

曾幾何時,新聞節目裏領導們的行蹤佔據了半壁江山,娛樂明星走馬燈似的.亮瞎了觀眾的眼,熒屏裏充斥着無病呻吟的大小劇作。今天,早已被偉光正所麻木的我,卻被《大國工匠》裏的那羣普通人感動了,他們素面對人,不加粉飾,不矯揉造作,一臉真誠,讓人看到了久違的真實。在世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不分親疏爾虞我詐的今天,在浮躁、虛偽、拜金的世俗浪潮中,他們沒有隨波逐流,這樣的選擇似乎有點不合時宜。惟其如此,他們的淡泊名利,他們的敬業、執著和堅守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在此,我要為《大國工匠》裏的英雄們贊一個,為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奉獻着的匠人們贊一個,為央視關注普通勞動者,高瞻遠矚,推出如此接地氣、如此正能量的節目贊一個。我們將把工匠精神發揚到教育戰線,努力做到零失誤,為社會培養出更過的複合型人才而奮鬥!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3

工匠,一種信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什麼是工匠精神?核心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或者説一種情懷,是把一件工作、一項事情、一門手藝當作一種信仰,一絲不苟把它做到極致,做到別人無可替代。30年間,何世良從一位國中畢業生成長為省級非遺傳承人、嶺南民間雕刻工藝大師,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奉獻了不少大型作品,體現的不正是我們當下念茲在茲的工匠精神麼?

走進沙灣何世良工作室,記者目光立馬被一幅磚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現了香蕉、荔枝、龍眼、洋桃等嶺南佳果,構圖疏密有致,密處葉果層疊,疏處大量留白,頗富中國畫意藴。最誘人處當屬細節,香蕉的飽滿、荔枝的粗糙、小鳥的顧盼,甚至蕉葉上的蟲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磚上表現如此精妙細節需要何等功力。感歎之餘,不禁好奇,是什麼讓他對磚雕藝術如此痴迷。

何世良説,生於斯長於斯,自己從小就“流竄”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見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滿神祕感的磚雕、木雕、灰雕,長期浸淫在嶺南建築藝術中,讓他從小涵養了一種古典情懷、雕刻情結。從16歲國中畢業到今天,從木雕到磚雕,從傢俱到大型磚雕作品,從個人到團隊協作,從默默無聞到行業翹楚,他一直在堅持,未離開過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之”“樂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貫之。那些傑出工匠一輩子,甚至一個家族幾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負責宮殿、皇陵修繕的“樣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時間裏,傳承8代,為大清帝國營造了數不清的經典建築——正是有這着這樣一種信仰,一種耕耘不輟的愚公精神。

創新,一種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並不是工匠精神”,何世良説,“如果師傅教會我雕荷花,我一輩子只會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麼用呢?一輩子都不能超越師傅,機械式傳承意義不大。師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創新,這才是徒弟的使命。”

何世良這種觀念深深融進他的磚雕創新實踐中,譬如磚雕工具改良創新,採用電動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創新,在長50米、高9米的大型磚雕作品《百福暉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積甚大,為增強立體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計讓雕刻物“凸”出來,成為磚雕技術上的一大突破。由於青磚質地鬆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磚雕鏤空較淺,此壁鏤空度極大,深厚而面廣,景物內部結構通空如蟻穴,把鏤空技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舊、因陋就簡,不是不能超越前輩,否則技藝就不會進步。當傳統工藝遇上新工藝、新技術,傳承與創新有機融合便成為一種必然,這或許可以稱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國製造20xx”中,創新是勾勒藍圖的一條主線。其戰略任務和重點,第一項就要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這表明,創新是提升中國製造的基礎,沒有創新帶來的活力和動力,中國製造只能原地踏步。

傳承,一份責任

傳統工匠講究師徒之間口授心傳,隨着老一輩工匠離去。後輩一旦跟不上,這門手藝就有失傳的危險。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嶺南磚雕作為嶺南建築文化的一朵奇葩,不僅面臨着製作材料的枯竭,還有人才斷層之虞,能夠掌握在磚上進行雕刻技藝的人已經很少了。如再不重視,和許多老手藝一樣,磚雕這種嶺南所獨有的民間藝術面臨着消亡的危險。為了讓傳統工藝薪火相傳,不讓磚雕後繼無人,何世良成立磚雕工作組。由於磚雕市場日益萎縮,願意學藝傳承者並不多,很少人能堅持下去。

不但磚雕,包括嶺南風格特色建築,也因受到現代建築衝擊,人才不足而日漸式微。何世良舉了一個例子,某單位需要設計一個傳統嶺南戲台,但許多設計院都無法勝任此項任務,這個側面足以窺見嶺南風格特色建築的.尷尬現狀。

讓“工匠精神”滲透進各個行業中。培養出更多的大國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觀念的更新,更需要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如提升職業教育地位、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點扶持某些行業,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領域裏追求極致、精益求精,並將技術與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工匠精神有多重要?舉個例子説明,坐過廣州地鐵的人都聽過“車門即將關閉,謹防夾傷”這句提醒,可誰又知道,廣州地鐵二號線首次引進國外屏蔽門時。單維修一扇屏蔽門就得花8萬元。9年後,經過廣州工匠努力,維修價格已降至不足1萬元。20xx年起,廣州地鐵工程師成功促使屏蔽門國產化。

一個優秀工匠可以帶動一羣人,一羣工匠可以帶動一個明星企業。一羣明星企業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工匠精神重要性可見一斑。“十三五”期間,廣州將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雙輪驅動,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將由的54.2%提升到20xx年的70%。從這個戰略高度,廣州不僅需要討論工匠精神,對工匠精神的再度詮釋,還要進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新實踐,為廣州打造先進製造業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不久前,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發佈《關於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突出“高精尖缺”導向,計劃5年投入約35億元,在重點產業領域內支持5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含團隊成員),每年支持1000名產業高端人才、20xx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政策先行、資金到位,廣州將成為人才窪地。大量工匠注入,亦將為廣州經濟騰飛奠定堅實基礎。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4

什麼是“匠心”?匠心指能工巧匠的靈巧的心思,它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氣質、踏實和對藝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具有匠心的人不一定是著名企業家,但絕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匠心精神。在這個快速發展、講求高效率的社會,我們真的需要這種匠心精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中央衞視最新推出紀錄片《大國工匠》以熱愛職業、敬業奉獻為主題,講述了八位“手藝人”的故事。他們中間,有在中國航天事業中,給火箭的“心臟”——發動機焊接的技術人員,有高鐵研磨師,有捧起大飛機的鉗工,有鏨刻人生為 APEC會議製作禮物的巧手,還有精益求精的撈紙大師。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生活就像一個循環系統,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遊離早晨出門打車,司機師傅為我們服務;去吃早餐,店裏的工作人員為我們服務;我們享受着服務帶來的方便也同時也在一服務的方式貢獻着自我生活價值。談起我們的服務行業,更需要這些美好的服務築造我們的崗位精神,在工作中我們全心全意為每一位顧客朋友們提供熱忱的服務。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周到的服務無處不在。

導購應是服務行業裏一個平凡的職業,也是一項美麗的事業。當顧客經過我們的服務之後,外形變得更加生動,更加美麗,我們便會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那一刻我們堅信只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奮發向上全身心的投入,只有抱着這樣的心態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驕人的工作業績。 “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在我們的工作中,衞生的清潔,貨品的陳列,顧客檔案的建立,每一項都很平凡,卻要一絲不苟認認真真的去對待。因為顧客不僅僅是我們的上帝,更是我們的生存之本,更是我們職業精神的培養接受了這份工作,也就接受了這份挑戰與重任。

人們常説你希望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去對待別人。將心比心方能更好交流,所以我們店提出並施行的家人式服務,把顧客當成自己的家人,用真誠,用熱情,用周到,用貼心就一定能夠感動顧客,讓顧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一個炎熱的星期天下午,一位滿面滄桑的大爺來到我們櫃枱,遠遠地,我就看到了他。目光那一刻的交匯,他也走到了我的櫃枱前,我熱情地招呼道:您好,請問您需要什麼?大爺依舊站在那裏,摩挲着雙手不安地説:“我想,我想問下這個多少錢?”他也許意識到了什麼,我繼續招呼道:“好的,您請坐”,我給您介紹。大爺説:“沒關係,我站着就行了。”老實的莊稼人人也許就是這樣,總是特別小心,怕麻煩別人,哪怕你是服務行業,他也是這樣小心,我知道這樣的人自尊心特別強。我便用地道的方言安撫道:“大爺您請坐,我來給您好好介紹。”大爺終於坐了下來,我便給大爺倒了一杯茶,在跟大爺交流的過程中,瞭解到大爺是送女兒生日禮物,擔心買到假貨,一番耐心介紹後,大爺決定購買,當大爺接過小票時,我發現他的手已經像枯樹皮一樣的了,那是和我的父親一樣的大手。大爺在交錢的同時,我把禮物包好,並贈送了一些實惠的禮品,大爺很高興用粗啞的嗓音連聲説:“我只是個鄉下人,你們卻給予我這麼熱情的服務,哪怕我不買東西,就憑這你們這種熱情的精神,我也會買。”他伸出寬大厚實的手跟我握手,這是我感受過的最温暖的握手,十指相扣,扣住的'是服務和感謝,付出和信任,坦誠和理解。也握住了“匠心比心”的職業精神。

珂萊蒂爾品牌之所以連續多年在二樓排名靠前的專櫃,是因為這裏有一羣積極向上,熱情接待顧客的優秀員工。××就是其中的一員,記得有一天珂萊蒂爾廳房突然接到張姐打來的電話,得知她明天要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婚禮,需要我們為她進服裝搭配,張姐是一位企業高管,也是我們二樓的金卡會員,她對服裝的款式及搭配風格要求極高。約好時間,店長及導購親自上門為她服務去了,根據季節、出席場合及粧容風格不同,為她搭配所穿的服飾及配飾,張姐看着鏡子裏的自己露出了滿意微笑,隨後店長及導購又為張姐整理了一下衣櫥。當晚張姐打電話來表示感謝,並説“今天差點搶了新娘的風頭!衣櫥整理的真好,我找衣服方便多啦!”

服務並不是做驚天動地的事,而是每一次心與心的真摯交流,張姐的“私密衣櫥”交給了我們,我們將她所出席的場合變得精彩靚麗,這便是我們女裝服務的昇華!

用心服務是與顧客需求不斷賽跑的延伸服務。延伸服務不是銷售完就結束,售後是延伸服務,免費修改是延伸服務,陪購是延伸服務,衣櫥整理顧問是延伸服務,通過微信微博傳送搭配圖片也是延伸服務。

服務於他人是一種光榮,在為他人服務時,真心的把顧客當做家人,每天都以有親和力的微笑,愉悦的心情,真誠的服務,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學會用匠心精神在工作中找到激情和樂趣,用心服務,去收穫那平凡卻真誠的感動。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5

謝謝各位的聆聽,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什麼是“工匠精神”?大而概之就是熱愛本職工作、嚴謹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完善。勞模的本色凸現了“工匠精神”。

增城各級勞模源於廣大勞動大眾,在他們當中,有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扭虧為盈的企業負責人及腳踏實地、勤奮勞動的一線工人;有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不懈努力、攻克艱難,獲多項科技成果的技術能手;有農村帶頭人和專業户,立志耕山,開展種養,努力發展農村經濟,帶領父老鄉親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有視培養新一代為已任、用愛和智慧塑造健康向上心靈的優秀教師;有兵不血刃、破案如神,嚴懲刑事犯罪分子、確保一方平安的忠誠衞士;有呵護患者、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有依法行政、嘔心瀝血、當好羣眾貼心人的機關幹部;有把青春獻給國防事業、榮立奇功的軍之英才;還有堪稱“城市美容師”的環衞工……他們正是增城各行各業的“工匠”。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本職工作是一種美德,是對事業、職業應有的態度。有一句公民道德格言叫“就業須敬業、敬業有事業”,意思是説一個人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必須敬業;一個人只有始終敬業,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首先要熱愛本職工作,通過刻苦學習、努力工作,不斷實踐,增強能力,從而塑造勞模形象。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嚴謹做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工匠的成長必須有一種老實的態度、嚴謹的作風,甘願從基礎做起,從小事做起,樂於扮演拾遺補缺、跑龍套的角色,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積累經驗,逐步獲得社會承認,在平凡的'崗位上獲得不平凡的成就。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傳承傳統。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技藝高超的工匠層出不窮,豪傑輩出,英雄橫空,從魯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從墨子探行求規到張衡觀天測地,古人憑着精湛的技藝為我們樹立了不垂的豐碑。弘揚勞模工匠精神要立足於優秀的傳統文化,汲取其思想精華和高深的智慧。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連續創新。創新發展是新時代的主旋律。勞模作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羣眾的傑出代表,決不能滿足於墨守成規。只有連續創新,才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技能,擁有“獨門絕活”,成為行家理手、時代先鋒。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着建設現代化中等範圍生態城市的目標,主動弘揚勞模工匠精神,為增城經濟社會發展和文雅前進作出更多貢獻。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工匠精神與集體個人發展”。

很多人認為工匠精神意味着機械重複的工作模式,其實工匠精神有着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着一個集體的氣質,耐心、專注、堅持、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優異的品質。

工匠之行,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看過一則報道,説的是: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研究者發現他們都在傳承着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異於常人的成就,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取得這種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一個集體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一個集體將會怎樣?作為你所在的集體中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我所在的集體為榮,明天集體以我為榮”,“我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我應該對我的集體負責”。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用一種執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學習,將學習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在生活當中,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捷徑了,承擔責任,把自己當下的做好,捷徑可能就來了。所以請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傳承工匠精神,做一個熱愛集體的成員。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7

“文不按古,匠心獨妙”唯有獨具匠心,才能雕刻出自己精益求精的作品,一磚一瓦,一榫一卯,一針一線,一字一句,可以演繹出鬼斧神工,展現出匠心獨運,表現出精益求精,從而出神入化。

工匠精神在李總理的眼中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但是我認為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讓自己的作品變得越來越完美。

最近我看了一部中演電視台熱播的電視叫“大國工匠”,他們是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鑄就他們夢想的故事,他們在自己的職業上,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終脱穎而出,成為一個個優秀的人才,像撈紙大師周東紅等等。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不就是靠的'“匠心”現在我們國家就是缺少這個東西,所以我們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的心靈深處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創業創造、建功建樹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稱為“成功之源”。這個“成功之源”就是—愛崗精神、敬業自覺。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卻缺少必備的“成功之源”。表現在,既不愛崗,更不敬業。有的挑肥揀瘦,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不務正業,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有的粗枝大葉,不求“過得硬”但求“過得去”;有的濫竽充數,長年累月“佔着茅坑不拉屎”。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內容之一。築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職業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愛崗敬業是利他的;實質上,愛崗敬業也是利己的。換言之,它是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8

張祜詩曰:“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匠心者,指巧妙的心思。所謂“咫尺匠心難”,關鍵難在於“匠”,更在於“心”。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回首歷史,獨具匠心者亦比比皆是。諸葛亮的空城計、草船借箭,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令人驚歎的故事,諸葛亮因其匠心而成為人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智聖”。鄒忌諷齊王納諫,也是婦孺皆知的故事。此句中“諷”字可不是“諷刺”之意,這“諷”可“諷”得有技巧,有水平,是鄒忌獨具匠心的表現。正因此匠心,使齊得勝於內治,不戰而屈人之兵,國富而兵強,鄒忌也因之馳名九州,博得大家的欽佩。燭之武之匠心,亦不容小覷。他用其三寸不爛之辭舌,獨具智慧的匠心,令秦王立退秦軍。與鄭國結盟,使鄭國之危得以解救,並贏得秦國這個強大的盟國,不得不令人欽佩其匠心。由此看來,匠心亦不是不可得,鍵在於我們是否敢棄陳俗,是否能走出套子,用自己獨特的眼光與創造之心去營造。那麼,是不是敢於衝破俗套就可稱之為匠心呢?

答案是否定的。三國之馬謖,熟讀兵書,通曉六史,亦能挺身而出,為國建功。可因其生搬硬套兵法,不顧環境,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誤將“固執”當作“匠心”,以至於痛失街亭,被人笑話。匠心,不能脱離時代,沿襲老法,不思進取,還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心推敲。

當今之世,緊張而繁忙的城市生活已漸漸磨滅了人們的創造之心。匠心正在離我們遠去。匠心缺失必枯燥單調,枯燥單調必千篇一律,千篇一律必索然寡味。這是平庸的大敵,大敵當前,我們有打倒它的必要。這需要我們動用起我們的大腦,發散我們的思維,用雙手創造,創造我們的獨特的生活。

可喜的是,獨具匠心的人們卻依舊閃爍在當今的上空,迴響在現實的天空。世界著名的牙膏公司的那個服務員有匠心,於是她能説出將牙膏管口直徑擴大40%,能給企業擴大將近一倍的.銷售;江西於都縣禾豐鄉農民有匠心,於是他們能將一粒粒大米搓成一顆顆潔白如玉的米珍珠,能使滯銷的早秈米變成暢銷貨;張藝謀有匠心,於是他能空前絕後設計富有神奇色彩的殘奧會點燃主火儀式,能給傳統的聖火點燃帶來的創意……匠心好比鳥的翅膀,助企業騰飛,教農民致富,讓奧運添彩。

匠心,離不開創造。墨守成規不是匠心,師心自用不是匠心,生搬硬套不是匠心,畫蛇添足不是匠心,自以為是更不是匠心。而跟風則與匠心無緣,挖空心思更與匠心不等。

匠心,需要我們擁有一顆敬業的愛心,還需要我們打開腦子,發散思維,調動腦筋。但願我們把潛藏的智慧都挖掘出來,開動腦筋,解放思想,丟掉跟風的壞習氣,走出去,引進來,創造出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9

在奧運會賽場上,激烈的競爭和金牌的歸屬都扣人心絃,而比賽過程的殘酷也讓人驚歎。其實,奧運會不是一個簡單的遊戲,參與的玩家都要有讓人敬佩的大心臟,除了自己有堅韌意志,對對手也要冷酷到底。但奧運會的真諦和最初的本源卻在於精神,而奧林匹克精神在里約奧運會中也一直閃耀。

除了要求運動員擁有更高、更快、更強的自我挑戰精神,關於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在《奧林匹克憲(xian)章》的奧林匹克主義的原則條款中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並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看奧運會比賽,我們會喝彩、會感動甚至會流淚,究其原因,除了競技,多半是源於奧運精神的打動人心。

賽場之上,運動員們的比賽終有結束的那一天;賽場之外,作為觀眾的我們,激動的心情也終有平靜的那一天。比賽可以結束,但某些精彩的比賽很可能會從此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中;心情可以平靜,但觀看比賽後迴歸自我的反思可能自此後默默在腦海裏生長。作為觀眾的我們,絕大多數不是運動員,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但我們可以和所有中國參賽運動員一樣,去共同逐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相對於運動員在賽場上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時的自強不息、奮勇拼搏、永不言棄,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應該有所觸動、反思和行動,把感化己心的奧運精神轉化為責任和擔當,轉化為日常工作之中的精益求精、持之以恆、愛崗敬業、守正創新的滿含工匠精神的點點滴滴,轉化為奉獻自我共築中國夢得點點滴滴。

另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必須通過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匯聚力量,使每個中國人的夢想凝聚到一起,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巨大精神力量,凝聚成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能量。而如果國民能夠自發化奧運精神為築夢途中的工匠精神,這無疑是激發匯聚國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絕佳途徑。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10

成功的鮮花是汗水澆灌開的。從新聞報道中,本人充分感受到了這些工匠的職業精神,並發現了他們成長中的三個共性,即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正是因為有了這三個職業崇尚,他們無論是在重拾傳統工藝上,還是鋭意創新上,都自覺脱離了匠氣,煉就了響噹噹的“工匠的精神”。

精於工。這不僅關係到工匠的技能本領,更關係到工作效率和對社會所發揮的作用。無論是我國古代的張衡、王道婆,抑或是當代的王進喜、倪志福,還是新聞中的施品芳、裴先鋒、董壯,他們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就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以被同事們喊為“老法師”的施品芳為例,打開他的工具箱,幾十把大大小小的刀具密密麻麻,一字排開。刀頭處都經過精細雕琢,或角度不同,或彎度有異。他當學徒時,就先磨了3個月的刀。在半平方米的工作台上,施品芳跟着師傅學習車、磨、銑、刨、鏜等各個工序。工作台上,火花每天都要閃耀將近8個小時……這就是精於工的真正祕訣。“大國工匠”無不是像施品芳那樣,從基礎做起,業精於勤,才有了對每一項工序的瞭如指掌。

匠於心。經常要在2毫米厚的鋼板上作業,還要不斷調整焊接電流,這要求裴先鋒對焊接電流控制極為精確,不能有1安培的偏差。更難的是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焊槍都不能抖,哪怕有一點點偏差,都不能形成完美的焊接狀態。這何嘗不是匠於心最直接的'白描?如果我們心中沒有對職業的敬畏,就會把從事的工作當成任務,甚至感到痛苦,更會在失敗面前徹底敗下陣來。但若心中有對職業的愛,即使再難也不會怕,更會像裴先鋒那樣,為了練就焊道成形工藝,整個人像着魔一樣,白天干,晚上想,查找相關資料,在白紙上設計焊道的形狀、劃焊條的方法。如此,他才對每一個技術細節爛熟於心,才能奔赴約旦,跟隨海外項目隊將中國工藝帶到世界舞台。

品於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説過:“一個擁有工匠的精神、推崇工匠的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電焊工人,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次焊接都做到最好,不走捷徑,就是我繼續成長的捷徑。”“越智能,工匠的精神越重要。”“手藝人一生就是學習、積累、再傳授。傳幫帶是匠人最後要走的一段路。”……這些何嘗不是工匠品質的真實寫照?這些字裏行間,都是大國工匠品質的光輝。

研發靠智力,操作靠手藝,非常考驗還是要靠耐心和鑽研,這是每一個成功的大國工匠的工作態度;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腳踏實地,這是每個為國爭光的工匠的精神凸顯。“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我們只有多從各行各業的工人中挖掘閃光的“工匠的精神”,才能讓工匠的精神推動“中國智造”更好地走向世界。

匠心精神的演講稿11

春節期間歷來是我讀書的好時間,今年看得較少,只有一本,那就是《工匠精神》。其中比較有印象、有感觸的觀點如下:

一、聚焦就拒絕。這和之前我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到過的企業戰略核心一樣,戰略不是研究要做什麼,而是搞清楚不做什麼。我們聚焦在某件事情上,就要放棄別的東西。這是很自然的,但又是人們所常常難以做到的,是要努力克服個人的慾望和貪念才可以做到的。現實中,我們有些企業看到別人做什麼就跟着做,從來沒想自己應該做什麼,不做什麼張三做鴨料成功了,他跟着學;李四做雞料成功了,他不管有沒有市場,具不具備條件,也非要做雞料;王五開始做豬料了,他又生怕掉隊,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搞個豬料隊伍趕緊上馬。這就是雷軍先生批判的:在戰略上極度懶惰,在戰術上煞費苦心。

二、慢慢來就是快。之前我在其它資料上看過一段百年老店的成長之路,都是每年以很低的增長率發展,而他們追求的是增長多少年。20年、30年、50年、100年常常是每年5-8%的幅度,但我們算算,堅持20年就是一個可怕的規模了。那反觀我們現在不是正處在考核增長率,追求佔有率的階段嗎?!這是可怕的。我想到了自己企業的成長,魚料的連續幾年快速增長,終於在15年出現了危機,在危機到來的初期,我還試圖扳回來,力求不下滑,但理性告誡了我,順大流則生的道理。幸虧如此考慮!集團在最近幾年的考核導向也能看出這個問題,利潤快速增長,會帶來後期的連續症狀,我們個人要先知先覺,儘快調整。在16年的魚料定價問題上,我個人會以我為主,堅持海大最原始的`理念,把利潤讓給用户,合理分配渠道利益,以保持渠道健康的利潤和安全感的打造為主要手段。對渠道的支持和網絡調整要堅持質量,要的是有價值、有質量的銷量,要的是有人品,有人格的銷量。

三、追求品質的極致化。20xx年,我們的集團也提出做產品年,要求向產品極致化發展,然而這僅僅是在書面上、口頭上。我沒有看到大面積地實施該戰略的佈署。從本書中,我們看到喬布斯、德勝洋樓等案例,無一不是通過極致的產品創造了經營的神話,甚至是把產品當作品,當藝術品來對待。反觀我自己,也是常常去做差不多先生。這是今後要努力克服的事情。不過也有值得欣慰之處,就是我在這幾年的魚料配方上沒有大意,幾乎沒有犯錯誤。在過去好的做法上,我能堅持,對新的調整十分謹慎,必須試過才敢用。在畜禽料上也是如此。像我們的蛋鴨料通過20xx年一年的調整,把過去的推翻、全部重新做,到年底雖然行情差,但我們還是能增長到歷史最高水平。這可以説我們自己實際做到的一個通過產品改善,配合市場重新佈局,尊重市場自然規律的一個成功案例。

學而時習之,知易行難。我個人將帶頭把學到的東西付諸實踐,以修行的心態去努力工作,實現心裏的那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