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語文

馬燈閲讀答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97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馬燈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馬燈閲讀答案

馬燈閲讀答案1

硃砂

他做夢也不會想到,時至今日,鄉村裏竟然還會停電,而且是在中秋節的晚上。

彼時,菜剛剛擺上飯桌,他正陪娘説話。哥哥在開啤酒,嫂子還在灶間忙活着,誰料卻突然停電了,世界一下子掉進了黑暗,一如他此刻的生活。

20xx年,美國次級債所引發的金融風暴,一夜間席捲全球。他所在的投資公司破了產,不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紙離婚協議書,帶走了兒子和家裏僅有的一點現金。他不怪妻子,只是委屈了只有6歲的孩子要面對一個破碎的家庭。

一想到兒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兒紅了。站在17樓的陽台上,看着樓下燈火輝煌的夜景,想着失業的自己,想着身上揹負的也許一生都無法償還的債務,想着即將因斷供而被銀行拍賣的汽車和房產,他苦笑,連哭的勇氣都沒有。

許多時候,人,總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水的時候,才會想到親情。幾天後,藉着傳統的中秋佳節,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癱瘓在牀的母親,並且,給爹上了墳。

之前他便想好了,陪娘過完這個中秋,自己便徹底離開那座城市,浪跡天涯。

這該死的電,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趕着大家吃團圓飯的時候停。母親氣嘟嘟地牢騷着。

沒事兒的,娘,咱有這個呢。説話間,哥從櫃子裏拿出一盞馬燈,點燃,屋裏瞬間便有了光亮。雖然亮度比起電燈差了不少,但並不影響吃飯,而且,只有一會兒,他便適應了這種暗淡。接下,一家人先後上了炕,圍在母親身邊,話題從這馬燈説開,你一句我一句地閒聊着。 瞅着那盞馬燈,他有些恍惚,彷彿又回到從前。那個時侯父親在生產隊上當飼養員,馬燈是隊裏配給父親晚上給牲口加料用的。曾經,這盞馬燈在相當長時間裏都是他向夥伴們炫耀的東西。與其他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燈光比起,這盞馬燈簡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燈。想,那個時候可真幸福啊,在這馬燈下,爹編葦筐,娘納鞋底,他和哥哥做作業,偶爾,娘從櫃子裏摸出塊冰糖,給哥倆咬開,一人一半兒,含在嘴裏,甜到腳底兒想到這些,他的心裏,忽然就湧出一股温潤。

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對飲着,説小時候的事,説到興起處,哥倆兒的嗓門越越大,哥説他小時候偷了鄰居張大爺院前的瓜,被張大爺找到家裏,他竟然對爹説謊是哥哥讓他偷的,為此哥稀裏糊塗地捱了爹一頓揍。他耍賴,不承認,説哥哥也窺視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後,哥哥也吃了。哥哥説他只吃了個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的。哥倆兒爭得面紅耳赤,嫂子樂得前仰後合的,娘更是高興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這個,看看那個,歡喜得不得了。多日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煩惱,整個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裏。那一晚,酒喝得高興,話也很多,他和哥你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啞了。夜裏,睡覺時,嫂子給他抱了嶄新的棉被,躺在孃的身邊,他第一次感覺到,原日子可以過得如此踏實,好幾次,他真想閉上眼睛不再醒。

然而,該的還是會的。第二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別,他很想就這樣一輩子守在孃的身邊,只要有口飯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須裝得工作很忙的樣子,他不想讓娘和哥知道他此時的境遇。和娘道了別,走到院子外,發動了車,正欲關上車門,哥哥走了過,雙手抱着個小紙箱,放在了副駕駛座上,叮囑他,回到家再看。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和哥嫂説了再見,車駛出衚衕,上了馬路。雖然答應了哥哥,可他還是忍不住好奇,剛剛駛出村子,他便把車停在路邊,打開了那個紙箱。紙箱上面,是一張紙,展開,哥哥的筆跡赫然入目:剛子,昨天你在爹墳上説的話我都聽見了。電閘是我讓你嫂子拉的,哥沒文化,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哥卻知道,電燈下能吃飯,馬燈下也照樣能吃飯。而且,不管停多久,這電遲早會的,我們的下半輩子,生活在電燈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馬燈下的日子長。

剛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節,你不要讓娘在眼淚裏度過。紙條下面,是那盞馬燈和厚厚的一摞錢;幾捆一百的,還有一疊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塊的,甚至還有一塊的。雖然那些錢和他所欠的債務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卻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給他的全部。

秋陽下,一個男人,撫着一盞馬燈,淚流滿面

(1)下列對文本分析理解最準確的兩項是(5分)( )

A. 他覺得真幸福,是因為在追憶往事時,想起那時家裏有一盞其他人家沒有的馬燈。

B.讓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電是哥哥為能讓他接受兄長的幫助而設的一個計。

C.中秋夜的這盞普普通通的馬燈不僅是應急的照明燈,更是一盞照亮他的前程讓他走出陰影的燈。

D.他真想閉上眼睛不再醒的內涵很豐富,其中有家人的關愛讓他覺得日子可以過得踏實的意思。

E.馬燈下,他和母親、哥哥嘮家常,憶往事,想到當年哥倆曾經為了偷瓜、吃瓜的事爭得面紅耳赤。

(2)請分析③-⑥自然段插敍內容在全文中所起作用。(6分)

(3)哥哥説:哥沒文化,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哥卻知道,電燈下能吃飯,馬燈下也照樣能吃飯。而且,不管停多久,這電遲早會的,我們的下半輩子,生活在電燈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馬燈下的日子長。結合相關情節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4)你認為小説的主人公是哥哥,還是剛子?請結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參考答案

11、(1)CD

(2) ①屬於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現實(2分)

②為後文哥哥設計停電以及篇末送紙箱的情節做鋪墊。(2分)

③以妻子的無情無義和他的絕望反襯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2分)

(3)① 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再難的日子人都是可以活下去的。(2分)(② 不論處境多麼艱難,只要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幸福的日子一定會到。(2分)

③ 要對生活充滿信心,生活中有陰霾也有陽光,社會的發展,會讓未的日子會更美好。(2分)

(4)答案 觀點一,哥哥是主要人物。(2分)

①從主題的角度看:小説表現的是濃濃的親情手足情深,它是療治心靈傷痛的良藥。而最能展現手足情深的是哥哥。(2分)

②從情節結構的發展看:設計停電點燃馬燈燈下晚餐燈下話家常、憶往事臨別贈物等環節,都是圍繞哥哥展開的。(2分)

③從人物關係看:結尾處寫剛子撫着一盞馬燈,淚流滿面是襯托哥哥的真情相助;是哥哥的手足情深讓身處絕境的剛子感動不已,由此也突出了主題。(2分)

觀點二,剛子是主要人物。(2分)

a) 從主題的角度看:本文表現的是人在艱難困苦時更需要濃濃的親情,這是使人走出困境的動力之一。剛子就是這樣的受益者。(2分)

②從情節結構的角度看: 剛子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破產而陷入妻離子散的絕望中,在艱難中想到了親情並在中秋節回家,這才有了哥哥設計停電點燃馬燈燈下晚餐燈下話家常、憶往事臨別全力相助等環節。(2分)

③ 從人物關係看:馬燈的價值與意義須是在有剛子的變化前提下,才能得以展示的。(2分)

馬燈閲讀答案2

中秋夜裏的一盞馬燈

硃砂

他做夢也不會想到,時至今日,鄉村裏竟然還會停電,而且是在中秋節的晚上。

菜剛剛擺上飯桌,他正陪娘説話。哥哥在開啤酒,嫂子還在灶間忙活着,誰料卻突然停電了,世界一下子掉進了黑暗,——如他此刻的生活。

20xx年,他所在的投資公司破了產,不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紙離婚協議書,帶走了兒子和家裏僅有的一點現金。

一想到兒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兒紅了。他點了根煙,習慣性地走出了客廳。

站在17樓的陽台上,看着樓下燈火輝煌的夜景,想着失業的自己,想着身上揹負的也許一生都無法償還的債務,想着即將因斷供而被銀行拍賣的汽車和房子,他苦笑,連哭的勇氣都沒有。

許多時候,人,總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 水的時候,才會想到親情。幾天後,藉着傳統的中秋佳節,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癱瘓在牀的母親,並且,給爹上了墳。

“這該死的電,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趕着大家吃團圓飯的時候停。”母親氣嘟嘟地牢騷着。

“沒事兒的,娘,咱有這個呢。”説話間,哥從櫃子裏拿出一盞馬燈,點燃,屋裏瞬間便有了光亮。雖然亮度比起電燈來差了不少,但並不影響吃飯。

接下來,一家人先後上了炕,圍在母親身邊,話題從這馬燈説開來,你一句我一句地閒聊着。

瞅着那盞馬燈,他有些恍惚,彷彿又回到從前。那個時侯父親在生產隊上當飼養員,馬燈是隊裏配給父親晚上給牲口加料用的。曾幾何時,這盞馬燈在相當長時間裏都是他向夥伴們炫耀的東西。與其他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

燈光比起來,這盞馬燈簡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燈。想來,那個時候可真幸福啊,在這馬燈下,爹編葦筐,娘納鞋底,他和哥哥做作業,偶爾,娘從櫃子裏摸出塊冰糖來,給哥倆咬開,一人一半兒,含在嘴裏,甜到腳底兒……想到這些,他的心裏,忽然就湧出一股温潤。

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對飲着,説小時候的事,説到興起處,哥倆兒的嗓門越來越大,哥説他小時候偷了鄰居張大爺院前的瓜,被張大爺找到家裏來,他竟然對爹説謊是哥哥讓他偷的,為此哥稀裏糊塗地捱了爹一頓揍。他耍賴,不承認,説哥哥也窺視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來後,哥哥也吃了。哥哥説他只吃

了個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來的。

哥倆兒爭得面紅耳赤,嫂子樂得前仰後合的,娘更是高興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這個,看看那個,歡喜地不得了。多日來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煩惱,整個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裏。那一晚,酒喝得高興,話也很多,他和哥你來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啞了。

夜裏,睡覺時,嫂子給他抱來了嶄新的棉被,躺在孃的身邊,他第一次感覺到,原來日子可以過得如此踏實,好幾次,他真想閉上眼睛不再醒來。

然而,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第二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別,他很想就這樣一輩子守在孃的身邊,只要有口飯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須裝得工作很忙的樣子,他不想讓娘和哥知道他此時的境遇。

和娘道了別,走到院子外,發動了車,正欲關上車門,哥哥走了過來,雙手抱着個小紙箱,放在了副駕駛座上,叮囑他,回到家再看。

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和哥嫂説了再見,車駛出衚衕,上了馬路。雖然答應了哥哥,可他還是忍不住好奇,剛剛駛出村子,他便把車停在路邊,打開了那個紙箱。

紙箱上面,是一張紙,展開,哥哥的筆跡赫然人目:剛子,昨天你在爹墳上説的話我都聽見了。電閘是我讓你嫂子拉的,哥沒文化,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哥卻知道,電燈下能吃飯,馬燈下也照樣能吃飯。而且,不管停多久,這電遲早會來的,我們的下半輩子,生活在電燈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馬燈下的日子長。

剛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節,你不要讓娘在眼淚裏度過。

紙條下面,是那盞馬燈和厚厚的一摞錢;幾捆一百的,還有一疊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塊的,甚至還有一塊的。

雖然那些錢和他所欠的債務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卻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給他的全部。

秋陽下,一個男人,撫着一盞馬燈,淚流滿面…

(1)下列對文本分析理解最準確的兩項是【 】【 】

A.中秋夜的這盞普普通通的馬燈不僅是應急的照明燈,更是一盞照亮他的前程讓他走出陰影的燈。

B.讓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電是哥哥為能讓 “他”接受兄長的幫助而設的一個計策。

C.他覺得“真幸福”,是因為在追憶往事時,想起那時家裏因有一盞其他人家沒有的馬燈。

D.馬燈下,他和母親、哥哥嘮家常,憶往事,想到當年哥倆曾經為了偷瓜、吃瓜的事爭得面紅耳赤。

E.“他真想閉上眼睛不再醒來”的內涵很豐富,其中有家人的關愛讓他覺得日子可以過得踏實的意思。《中秋夜裏的一盞馬燈》閲讀答案

(2)請分析③- ⑥自然段插敍內容在全文中所起作用。

(3)哥哥説:“哥沒文化,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哥卻知道,電燈下能吃飯,馬燈下也照樣能吃飯。而且,不管停多久,這電遲早會來的,我們的下半輩子,生活在電燈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馬燈下的日子長。”結合相關情節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你認為小説的主人公是“哥哥”,還是“剛子”?請結合文本加以探究。

參考答案:

11.(1)AE

(2).①屬於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現實處境。(2分)

②為後文哥哥設計停電以及篇末送紙箱的情節做鋪墊。(2分)

③以妻子的無情無義和“他”的絕望來反襯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2分)

(3).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再難的日子人都是可以活下去的。

(4).觀點一,哥哥是主要人物。(2分)

①從主題的角度看:小説表現的是濃濃的親情——手足情深,它是療治心靈傷痛的良藥。而最能展現手足情深的是哥哥。(2分)

②從情節結構的發展來看:設計停電——點燃馬燈——燈下晚餐——燈下話家常、憶往事——臨別贈物等環節,都是圍繞哥哥展開的。(2分)

③從人物關係看:結尾處寫剛子“撫着一盞馬燈,淚流滿面”是襯托哥哥的真情相助;是哥哥的手足情深讓身處絕境的剛子感動不已,由此也突出了主題。(2分)

觀點二,剛子是主要人物。(2分)

a)從主題的角度看:本文表現的是人在艱難困苦時更需要濃濃的親情,這是使人走出困境的動力之一。剛子就是這樣的受益者。(2分)

②從情節結構的角度來看: 剛子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破產而陷入妻離子散的絕望中,在艱難中想到了親情並在中秋節回家,這才有了哥哥設計停電——點燃馬燈——燈下晚餐——燈下話家常、憶往事——臨別全力相助等環節。(2分)

③ 從人物關係看:馬燈的價值與意義須是在有剛子的變化前提下,才能得以展示的。(2分)

馬燈閲讀答案3

馬燈

謝耀忠

①瘦小狹長的火門水庫孤獨地夾在巍峨陰森的兩山之間。

②深夜,瓢潑的雨在持續,水庫上頭入水口的水閘在“砰、砰、砰……”的錘打聲中漸漸下降閉合,攔住了滾浪而來的山洪。昏暗的.馬燈照着一雙赤腳,離開水閘,又匆匆往水庫壩頭趕去。褲管縮到膝蓋上,腿上沾滿泥漿,蓑衣、雨帽、馬燈在風雨中顫抖,在黑夜裏潛行,馬燈放在壩頭的一塊石頭上,頂端兩層的排水孔一個一個地被打開,預備排水。風捲着雨嘩嘩地響徹山谷,人彎着腰,低着頭,馬燈幾乎碰到地面,昏黃的燈光與黑暗搏殺,腳尖一前一後,在長長的石壩上,慢慢地走了兩個來回,似乎在努力發現什麼而最終什麼都沒發現,才慢慢離去。

③回到“家”,東邊天已泛白。所謂的“家”是水庫旁邊亂石山中一塊巨大的石帽(上面突出空中,下而有避雨空間)下面,牀是兩扇舊門板,兩頭頂在幾塊疊加的石頭上,上面墊着一張粗糙的竹蓆。熄掉馬燈,燃起灶火,一根竹竿橫架在灶旁,晾在上面的衣服徐徐地冒着水氣。濃重的煙味在“家”裏瀰漫,一張銅色的滿面皺紋的老臉,平靜安然,若無其事。“家”的周圍一片亂石,在亂石縫裏有蓬勃生長的辣椒、茄子、西紅柿,南瓜爬到寬大的石頭上,綠葉叢中托出金黃的花。

④豐水期,晚上不用巡渠護水,馬燈閒在“家”裏,白天每逢集日老人就在山下的路邊賣粥。水庫邊這段崎嶇的山路連接着唯一通往山外的道路,山民趕集岀山進山都習慣在這裏歇腳,餓的渴的就花一分錢買完粥充飢解渴。在背陽的陰涼處,一塊平展寬闊的石頭上面放着一大盆粥,兩碗切碎的辣椒混點薑末,紅、青、黃摻雜,有色有味。碗筷裝在一隻敞口的簸箕裏,吃粥的人自己動手,吃幾碗心中有數,老人只顧燒火煮粥,他相信誰也不會吃多給少。有的實在太餓了又沒錢,吃完後就悄悄對老人説下回再給,老人沒説二話,只是微笑着頻頻點頭。

⑤一個初秋的深夜,冷月朦朧,山野靜悄悄。老人手提馬燈,肩扛鐵鏟,巡樑護水剛剛返回到山腳,突然聽到前方有女人隱隱的哭聲傳來。他用力甩甩頭,以為耳朵有毛病引起錯覺,可哭聲越來越清晰,哭聲中好像還央雜着凌亂的腳步聲。他想這就是人們傳説中的鬼嗎?雖然他從來不相信鬼神,但這時他的確有些慌亂,想跑又怎能跑得過鬼呢?哭聲和凌亂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那種哭聲陰陰的沉沉的,忽高忽低,一吸一頓。難道真是碰鬼了?如果不是鬼是真人在哭呢,那就慘了,是什麼人要害一個弱女子?這個女人一定凶多吉少。想到這他害怕得直冒冷汘,全身顫抖,比遇到鬼還害怕百倍。他本能地按了按胸口內衣口袋,裏面是半年來賣粥積累的錢,準備給老伴買風濕藥。他想用錢救人,可那區區四塊錢夠嗎?如果那賊是謀財害命的,那不白白送死?哭聲更近了,聽那凌亂的腳步聲至少有三人以上,他救人無望心又不甘,故意把馬燈放在路邊,他躲到路對面遠一點的一塊大石頭後面想看個究竟。“噠噠、噠噠”的腳步聲接近了燈光,“馬燈,看水庫的。”突然的話聲像一把尖刀刺到心窩,“本地賊!”他咬牙切齒,心都要炸開了。隨後又聽到:“大哥,大哥,我們是公馮洞的心竹兄弟。”親切的呼喚聲以及那熟悉的地名人名立刻又把他從崩清絕望之中拉了回來。“天啊,夠嚇人呀!”他一邊驚歎一邊從石頭後面衝出來。原來是馮洞上一位老婦人突發急病,四個青壯年輪換抬着連夜趕往公社醫院,一個女孩跟在後面悉悉索索地抽泣。於是,馬燈在前面照路,大家都不説話,女孩的哭聲也嚥到肚裏,大家的腳步更快了。從此,馬燈既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又成了老人的代名詞。

⑥一個同村的中年男子,剛吃完粥,“馬燈,我真佩服你,晚上睡在荒山野嶺,鬼哭狼嚎之地,除了你沒第二人了。”老人捲了一筒“喇叭”遞給他,又卷一筒自己點着,“有第二人就輪不到我啦,我得感謝這鬼哭狼嚎之地。”中年人眼神發亮,久久地照在老人的身上,不停地微微點頭。

⑦老人六十有餘,一頭硬發,黑白參差,一臉褐皺,憂樂雜呈,一身硬骨,步履輕盈。老人真正的家在山裏最大的那個百户村莊裏,家裏有老伴有兒女有孫子。

③馬燈陪伴着老人沒日沒夜地遊走在幾十里長的彎彎曲曲的水溝上疏通、堵漏,不知不覺又過了幾年。雖然他常常回家,但今夜的心情特別慌亂。知道老伴發病,老人趕了將近一個鐘頭的夜路到了十多裏遠的油菜嶺老中醫家。從來沒有頭疼發熱的老伴怎麼突然就起不來牀了呢?老中醫讀懂了老人的心病,只好緊跟馬燈一路小跑。

⑨馬燈把屋裏照得亮堂,老人端着一碗老中醫剛磨成的藥水來到牀頭輕輕地扶起老伴説:“藥很苦,喝下就好了。”夭剛亮,老人送別了老中醫,又對兒子説了煎藥的事,就匆匆地趕去巡溝護水了。誰也沒有想到老人這一去竟成了親人永遠的悲痛,永遠的思念!

⑩七月下旬的一天下午,老人死在水庫壩頭的排水溝上。是溺水?他水性很好。是病?是中暑?是意外?是其他?誰都想不通。

①從此,馬燈只在山民的回憶裏閃亮!

閲讀題目

(1)你覺得第⑥段插入的吃粥男子與老人對話這段描述可否刪去?請説説理由。

(2)賞析文中畫線部分的句子

(3)結合故事情節,概括老人的形象。

(4)本文的主角是守水庫的老人,若把文章標題“馬燈”改成“守水庫的老人”好不好?為什麼?

參考答案

(1)不可以。用吃粥男子的話襯托出在此地守水庫的艱難,突出老人盡職盡責的形象。老人的回答“有第二人就輪不到我啦,我得感謝這鬼哭狼嚎之地”,體現出老人樂觀、堅強的性格特點。

(2)從修辭角度看,運用比喻、擬人手法,“瓢潑的雨”“蓑衣、雨帽、馬燈在風雨中顫抖”“昏黃的燈光與黑暗搏殺”“腳尖一前一後……似乎在努力發現什麼而最終什麼都沒發現”營造出大雨瓢潑,山洪將來的緊張氛圍。從描寫角度看,動作描寫精準,如“縮”“沾”“彎着腰”“低着頭”,儘管人未露面,卻塑造出一位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守水庫老人形象。

(3)恪盡職守,在深夜暴雨中巡邏,一絲不苟,盡職盡責;信任他人,煮粥給別人吃不計較錢,相信他人不會多吃少給,説下回給也從不拒絕;勇敢機智,心底善良,夜裏聽見哭聲,儘管害怕,卻毅然決定去看個究竟,打算用自己積攢的四塊錢救人,用馬燈來“聲東擊西”,可見他的機智;關愛家人,湊錢給老伴買風濕藥,老伴生病,連夜趕到中醫家中,可見他關愛家人。

(4)示例:不好。從文中來看,主要寫老人夜間提馬燈巡邏和用馬燈聲吸引“賊人”注意,以至於被人取了“馬燈”的外號的內容,“馬燈”可以説就是老人的象徵,是他辛勤工作的證明,用“馬燈”既能概括文章內容,又能突出人物形象,意藴深刻。而“守水庫的老人”顯得毫無特色,不能起到這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