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語文

母親養蝸牛閲讀理解答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2.97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閲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於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一份好的閲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母親養蝸牛閲讀理解答案最新 母親養蝸牛閲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母親養蝸牛閲讀理解答案

母親養蝸牛

父親去世後,母親來北京跟我住。我忙於寫作,實在抽不出空陪她。母親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悽楚。

樓上人家贈予母親幾隻小蝸牛。那幾個小東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兒大,粉紅色,半透明,可愛極了。

母親非常喜歡這幾個小生命,將它們安置在一個漂亮的茶葉盒兒裏,還預先墊了潮濕的細沙。母親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養育的兒女了。她經常將那小鐵盒兒放在窗台上,盒蓋兒敞開一半,讓那些小東西曬曬太陽。並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們爬到盒子外邊爬丟了。它們愛吃菜心兒,母親便將蔬菜最嫩的部分細細剁碎,撒在盒兒內。

母親日漸一日地對它們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種感情,是與小生命的一種無言的心靈交流。有時,為了討母親歡心,我也停止寫作,與母親共同觀賞。

八歲的兒子也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奶奶,它們能長多大啊?”

“能長到你的拳頭那麼大呢!”

“奶奶,你吃過蝸牛嗎?”

“吃?……”

“奶奶,我想吃蝸牛!我還想喝蝸牛湯!我同學就吃過,説可好吃了!”

“可……它們現在還小啊……”

“我等它們長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們生出小蝸牛以後再吃,這樣我就可以一直有蝸牛吃了。奶奶你説是不是?”

母親愕然。

我阻止他:“不許存這份念頭!不許再跟奶奶説這種話!”兒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樣。

母親便説:“好,好,等它們長大了,奶奶一定做給你吃。”

從此,母親觀看那些小生命的時候,兒子肯定也湊過去觀看。

先是,兒子問它們為什麼還沒長大,而母親肯定地回答——它們分明已經長大了。

後來是,兒子確定地説,它們已經長大了,不是長大了一些,而是長大了許多。而母親總是搖頭——根本就沒長。

然而,不管母親和兒子怎麼想,怎麼説,那些小生命的確是一天天長大着。殼兒開始變黑變硬了,它們的頭和柔軟的身軀,從揹着的“房屋”內探出時,憨態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親將它們移入一個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們就是長大了吧?它們再長大一倍,就該吃它們了吧?”

“不行。得長到和你拳頭一般兒大。你不是説要等它們生出小蝸牛之後再吃嗎?”

“奶奶,我不想等了,現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嚐嚐什麼味兒就行了。”

母親默不作答。

我認為有必要和兒子進行一次嚴肅的談話了。趁母親不在家,我將兒子拉至跟前,對他講奶奶一生多麼不容易;講自爺爺去世後,奶奶內心的孤獨和寂寞;講那些小蝸牛對於奶奶的意義……兒子低下頭説:“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蝸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點兒歡悦。”從此,兒子再不盼着吃蝸牛了。

一天晚飯時,母親端上一盆兒湯,對兒子説:“你不是要喝蝸牛湯嗎?我給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兒子一眼。兒子辯白:“不是我讓奶奶做的!”母親朝我使了個眼色。今朝教育網收集。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鮮極了!但那不是蝸牛湯,而是蛤蜊湯。

其實母親是把那些能夠獨立生活的蝸牛放了,放於樓下花園裏的一棵老樹下。她依然每日將菜蔬之最鮮嫩的部分,細細剁碎,撒於那棵樹下……

一天,母親説:“我又看到它們了!它們好像認識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親,見母親滿面異彩。那一刻,我覺得老人們心靈深處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肅然,令我震顫,令我沉思……

(有刪改)

9.“母親養蝸牛”的故事可謂波瀾起伏。請將相關情節填寫在下面橫線處。(4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瀾頓起。

(2)蝸牛逐漸長大,母親剛將蝸牛移入新居,兒子卻説現在就要吃蝸牛。波瀾再起。

(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瀾又起。

10.結合具體內容,説説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1.細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任選一個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樣表現人物心理的。(6分)

12.本文的主題是什麼?請寫出兩個方面,並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9.①蝸牛尚小,母親精心照料,兒子卻説要吃蝸牛

②蝸牛長大了,兒子已放棄吃蝸牛的念頭,母親卻突然端出一盆“蝸牛湯”

10.①突出了母親對蝸牛照料的精心,表現了母親對蝸牛的喜愛(或“突出了蝸牛對於母親的特殊意義”);②為下文寫母親捨不得這些蝸牛被吃掉等情節作鋪墊。(意思對即可)

11.示例一:通過人物的語言(對話)表現人物的心理。從兒子的話語,可以看出兒子想吃蝸牛的急切心理;從母親看似矛盾的話語,可以看出母親為蝸牛長大感到的自豪和捨不得蝸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二:用人物説話的語氣變化表現人物的心理。兒子先疑惑後確定的語氣變化,表現了他想吃蝸牛的急切心理。母親先肯定後否定的語氣變化,顯示了她為蝸牛長大感到的自豪和捨不得蝸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三:選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詞語表現人物的心理。寫母親時,先用“肯定”“分明”來突出她看到蝸牛長大時的自豪,後用“總是”“根本”表現她捨不得蝸牛被吃掉的心理。寫兒子時,用“確定”“已經”“許多”突出他想要吃蝸牛的急切心理。

12.①表現了老人們對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們的關注。文章開頭點出母親寂寞;中間寫母親精心照料蝸牛,和蝸牛進行心靈的交流;結尾提醒人們給予關注。

②表現了濃濃的親情。母親愛孫兒,雖然捨不得蝸牛,卻從未回絕孫兒吃蝸牛的請求,最後用巧妙的辦法滿足了孫兒的要求。孫兒愛奶奶,當明白自己的要求會剝奪奶奶的歡樂時,就再也不提吃蝸牛了。“我”愛母親,能體察到母親的寂寞和歡樂,常停止寫作陪母親觀賞蝸牛,並説服兒子不再想要吃蝸牛。

③表現了對小生命的愛。母親像呵護兒女一樣養蝸牛,捨不得傷害蝸牛,最後將能獨立生活的蝸牛放生並繼續照料它們。(寫出任意兩方面即可)

閲讀方法

閲讀可以分成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信息式閲讀法。這類閲讀的目的'只是為了瞭解情況。我們閲讀報紙、廣告、説明書等屬於這種閲讀方法。對於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捨棄無關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時瞭解當前形勢或者研究某一段歷史,速讀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斷、精讀或停頓下來稍加思考,視所讀的材料而定。

第二種是文學作品閲讀法。文學作品除了內容之外,還有修辭和韻律上的意義。因此閲讀時應該非常緩慢,自己能聽到其中每一個詞的聲音,嘴脣沒動,是因為偷懶。例如讀“壓力”這個詞時,喉部肌肉應同時運動。閲讀詩詞更要注意聽到聲音,即使是一行詩中漏掉了一個音節,照樣也能聽得出來。閲讀散文要注意它的韻律,聆聽詞句前後的聲音,還需要從隱喻或詞與詞之間的組合中獲取自己的感知。文學家的作品,唯有充分運用這種接受語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們的聰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寫作技巧。這種依賴耳聽—一通過眼睛接受文字信號,將它們轉譯成聲音,到達喉嚨,然後加以理解的閲讀方法,最終同我們的臆想能力相關。

第三種是經典著作閲讀法,這種方法用來閲讀哲學、經濟、軍事和古典著作。閲讀這些著作要象讀文學作品一樣的慢,但讀者的眼睛經常離開書本,對書中的一字一句都細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從而理解其中的深奧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經典著作閲讀法閲讀文學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學作品的特色,以使讀者自己鑽進所謂文學觀念史的牛角尖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