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山的風景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的風景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的風景作文

山的風景作文1

陰鬱的青山,莊嚴的千年,險峻的懸崖像壯士的驕傲,幽深的山谷像仁人的空心。滾滾江河,連綿不絕,濺起的浪花凝聚着無數智者的哲理,川流不息的川流吟誦着無數仁人志士的璀璨節日。古人,今人,乃至後世,有多少人的情懷和靈魂是依附在山中,傾注在水中的,使山、水、景如畫,詩情畫意,歡唱不止。

亂飛的廬山,吸引着世界各地遊客的.腳步,也撩撥着遊客的目光。廬山,在普通人眼裏,不過是一座山,清秀,清秀,神祕。直到有一天,因“五台詩案”而被貶的紫蘇來了,既有儒家之心,又有佛家之道的紫蘇來了。走進廬山,他“把山側看做一座山峯,高低不一”。在短暫的迷茫之後,他深思道:“我不知道廬山的真面目,但我只住在這座山上。”紫蘇因廬山而頓悟。他不僅超脱廬山,也超脱塵世。廬山使紫蘇變得更加哲學和超然;廬山,因為紫蘇,也增加了理性的光輝,變得更有魅力。

自然之山,以其平靜、寬廣、豐富的內涵,給了很多人啟迪、鼓舞和力量。孔子“登泰山,使天下小”,則“悠然見南山”,李白和山“相視不厭”。他們理解山,同時也把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迴歸到這個“景觀”中。羣山因它們而閃耀着人性的光芒。

“滄浪之水清,可以舔我;洶湧波濤的水是渾濁的,你可以舔我的腳。”《屈子》在澤番發行並演唱。屈子明知道這天然的水是聖水,也只有這清澈的水才能容納他的心。於是他投汨羅江自盡。汨羅江的水永遠不會乾涸,屈子的愛國之心永遠不會泯滅。他變成了汨羅江之神,歷史長河中永不消逝的浪花。30萬人還在汨羅江畔,曲子廟前祭奠屈原嗎?“昨天你問他,今天我問了河,河沒有回答。只不過是亨太吹了水,西去還是汨羅……”屈子以此水為歇息之地;這水,這風景,因屈子而有前所未有的壯觀和深厚的文化積澱。

滾滾所有的河流,奔騰向前,沒有被任何人的挽留所阻擋,沒有被任何人的斬斷,卻因為很多人的思念而積累了豐富的底藴。“逝者如斯夫”,沒錯,逝者如斯夫,但不朽的精靈依然存在——蕭依舊冷酷,烏江依舊強盛,蘇堤和依舊是西湖的翅膀,寒山和漢水的名字不變。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山和水被智者和仁慈者的思想靈性化了。無論是智者仁者望峯頂還是落淚,總歸結為一種生命思維:只有把生命融入這座山,融入這片水,融入這片山水,融入這片自然,融入這片宇宙,才能永生。

山的風景作文2

孩提時代,喜歡在舅舅家住,望着遠處那墨綠色的羣山,幻想着山那邊會是什麼樣子。

山那邊的風景,一定格外的翠綠,山那邊的小溪,一定分外的清澈。我想象着,山那邊動物們在草地上嬉戲,鳥兒在林間鳴叫。我想象着,山那邊的景色對我充滿了誘惑而又令人神往,牽動着一顆好奇的童心。

我從來沒有見到過外公外婆,媽媽經常帶着我回舅舅孃家。所以就常常問舅舅,山那邊是什麼樣子。舅舅告訴我説,山那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許多好看的衣服,好吃的東西,等我長大了,學了本事就能到山那邊去過好日子。兒時的童年記憶,是那樣貧窮落後。記憶中是昏黃的煤油燈,烏黑的瓜麪餅子。

孩童時的山那邊,竟然成了綺麗夢幻的`地方。我每每爬上屋後的高坡,朝遠方痴痴地遙望;山那邊是那麼的遙遠,隱隱的山峯,成了我兒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我真想變成一隻鳥兒飛去,看一看山那邊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漸漸地長大了,我如願以償去了山那邊。啊,山那邊。原來竟是這般荒涼!一樣破敗蕭瑟的茅屋,一樣長滿青苔的水井,一樣的衣着寒酸的孩子。那一刻我感到失落了。山那邊並不像舅舅説的那樣,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樣美輪美奐。

山那邊,我兒時夢牽故里的刻骨記憶,我還是深深地感恩山那邊,因為它給了我一個瑰麗無比的童年,給了我最初人生追求的理想,給了我遙遠而又美麗的夢想。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山那邊的幻影,它是那樣奇妙絢麗,激勵着我去拼搏;讓我在失敗時不退卻,在痛苦中不沉淪,它給了我生活的勇氣,給了我奮鬥的力量。

純真的少年時代,曾嚮往過純潔真摯的愛,就如山那邊的風景,在心中是那麼的神奇美麗和聖潔。我遠遠地眺望它,依稀看見那裏開滿了繁花,成羣的白天鵝從一望無垠的碧水上翩然飛過。可是,當真正走進幻妙絕倫的情景時,卻發現花叢中也有污濁,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碧藍澄澈。

山那邊,我兒時刻骨銘心的記憶,雖然山那邊的風景,時時會讓我失望,但我還是感恩山那邊。因為我逐漸懂的了,一切的憂傷和挫折那都是生活,都能促使我成長;生活讓我一步步走向成熟,讓我在困惑中學會探索思考,從而看到了更廣闊更遼遠的人生風景。

山那邊的風景如此,婚姻和事業也無非是這樣吧。生活也許永遠不如想象中那樣美好,也許有許多痛苦和絕望;但正因為有了這些,才漸漸認識到生命的本質和內涵。於是,不臣服,不悲歎,而是不斷地超越和提升自己。

認識到了這些,山那邊的風景只會加快不畏艱難勇於攀登的步履。懷着理想的信念生存,併為之去奮鬥,在生活中體驗追求,讓思想得到不斷感悟和昇華,這個過程也是美麗的。

山的風景作文3

誰不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認識桂林,是從書中,那一句句勝過千嬌百媚羣芳的幻美文字,是從他人神往羨慕的眼神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真的有這麼美嗎?我總認為那是誇大其詞,真正的桂林,還指不定是什麼樣呢!

雖然如此,桂林依然在我心中埋下一顆好奇的種子。

真正見識桂林,是在今年的“五·一”大假,我隨爸爸去桂林旅遊。我這才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並不是空口無憑,而是名副其實的“甲天下”!神姿仙態的桂林山,如情似夢的灕江水……山迎水接的桂林,真是美幻絕倫!

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建城在山中,翠綠的羣山與夢幻的灕江小心的呵護着懷中的桂林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中是城,城中是山”這話一點兒不假,正所謂“無山不奇,無水不秀”。

桂林像一座“水城”,儼然不同於威尼斯的紅色小樓、河道縱橫,卻別有一番風韻。走進桂林,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濕氣。放眼四周,處處是朦朧的水汽,空氣潮濕的.快要地下水來!讓人有種身處夢境之中的錯覺。

漫遊在桂林的秀山綠水中,感受大自然賦予此地的無限美感,恍若步入了仙境。

在灕江桂林谷地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石峯,似玉筍瑤簪,聳立無際,宛如青衣羅帶似的灕江蜿蜒於千峯叢中,既秀美,又壯觀。桂林的石峯不像其它地方的石峯那樣氣勢磅礴、山體高大、山脊線綿延幾十千米,而是以其陡峭的邊坡,優美而又變幻莫測的造型和數以萬計的碧綠峯羣而傲立於天地之間。桂林的山,平地奇峯,拔起峻峭,山色青黛,宛若碧玉。

倒影是灕江一大奇景,江水給凝重的石峯帶來靈性和動態美。灕江峽谷中深槽與淺灘相間出現,一道道淺灘成為河牀上天然的堤壩,一級一級的抬高上游的水位,造就了寬淺平靜的灕江水面和迷人的倒影,而其間一個又一個深潭宛如明珠,增添了江水的晶瑩。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灕江水平的有如鏡面,應出山峯的優美倒影,有的朦朧,有的清晰。船行江面,從山峯倒影的畫面上駛過,就像從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中穿行一般。怪不得有古人云:“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呢!

我不禁歎:江山如此多嬌!原來都“嬌”在了桂林!為了造就一片奇特秀麗的山水風景,大自然一點兒都不吝嗇它的鬼斧神工啊!

山的風景作文4

鬱郁青山,肅穆千載,那峻拔的峭壁猶如壯士的傲骨?那幽邃的山谷猶如仁者的虛懷。滾滾江河,連綿不盡,那激濺的浪花凝聚着無數智者的哲思,那不息的川流傳誦着無數志士的亮節。古人,今人,乃至後人,有多少人的情多少人的魂附駐于山傾注於水,才使得那山,那水,那風景如畫,如詩,如歌。

亂雲飛渡的廬山,吸引着四海遊客的腳步,也撩撥着遊山者的眼睛。廬山,在常人眼裏只是山,清秀,俊美,而又神祕。直到有一天,因“烏台詩案”而遭貶的蘇子來了,既有儒家入世之心,又有佛家出世之道的蘇子來了。他走進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他短暫的迷惘後是深沉的思索:“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子,因廬山而頓悟,他不僅超然於廬山之外,也超然於俗世之外。蘇子因了廬山而多了幾分達觀,幾分超脱。廬山,也因了蘇子而增了理性的光輝,變得更有魅力。

自然造化的山以它的沉穩、博大和豐富的`內涵,給了多少人以啟迪,以激勵,以力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陶潛“悠然見南山”,李白則與山“相看兩不厭”。他們讀懂了山,同時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精神回報給這道“風景”,山,因了他們而閃爍着人文色彩。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屈子披髮行吟於澤畔。屈子知道,這大自然的水是聖潔的水,惟有這清水,才可以容納他的丹心。於是,他縱身投於汨羅江中。汨羅江水永不枯竭,屈子的愛國之心永不泯滅,他化作了汨羅江神,化作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永不消逝的浪花。汨羅江畔,屈子祠前,至今不仍然有30萬民眾祭奠屈原嗎?

“昨日你問天,今日我問河,而河不答,只悲風吹來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羅……”屈子將這水當作了安息之所。這水,這風景,因了屈子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壯觀和無比深厚的文化積澱。

滾滾百川,奔湧而前,不因任何人的挽留而止,不因任何人的抽刀而斷,卻因了多少人的思想而積聚了豐富的底藴。“逝者如斯夫”,是的,逝者確如斯夫,但不逝的精靈猶在——易水猶寒,烏江猶烈,蘇堤、白堤仍是西湖雙翼,韓山、韓水名姓不改。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山與水因了智者仁者的思想而有了靈性。不管智者仁者望峯息心也好,愴然涕下也罷,總歸於一個人生思考:渺小的人類,只有將生命融入這山這水這風景這自然這宇宙才能得以永生。

山的風景作文5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目睹過氣勢磅礴的黃果樹瀑布,欣賞過煙波浩渺的千島湖,攀登過雄險奇峻的黃山,遊覽過風景如畫的桂林……但在我心目中最美的風景非它莫屬。

去年暑假,我隨父母一起去旅遊。一天早上,我們正在酒店對面的早餐店吃早餐,遠遠地看到了一個非常顯眼的三口之家:一個打扮漂亮的小女孩牽着個戴着墨鏡打扮很時尚的媽媽,後面跟着年輕的爸爸。他們正緩緩向這邊走來,大概也是來吃早餐的吧!

那位父親先找了幾個空着的座位,細心地把母女倆安頓好後,才去早餐窗口買了三碗麪,一一端了過來。只見他拿起筷子,挑了一些面在風中涼了涼,接着再挑下一筷子面涼一下,就這樣一直把整碗麪都涼了一遍,才將筷子遞給戴着墨鏡的媽媽,告訴她面已經不是很燙了,可以開吃了。媽媽接過筷子慢條斯理地吃起來,樣子很優雅。

照顧好媽媽,父親又開始照顧小女孩吃麪。他先挑起幾根麪條,用嘴吹了吹,然後小心翼翼地送入小女孩口中,動作十分嫻熟。一看就知道是經常做這樣的事,而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父愛爆棚做做秀而已。小女孩撲閃着大眼睛,邊吃邊對媽媽説:“媽媽,我們比賽吃!”多麼温馨的一幕呀!

喂完女兒,爸爸揉了揉痠痛的胳膊,抽了一張餐巾紙準備給女兒擦嘴,小女孩懂事地接過餐巾紙,自己擦了擦嘴巴,指着爸爸的一碗麪,用稚嫩的.聲音説:“爸爸,快吃!”爸爸高興地笑了。

媽媽吃完放下筷子,女兒小大人似的抽出一張餐巾紙,幫媽媽擦嘴。旁邊一位老婦人看不下去了,指責道:“你不照顧孩子也就罷了,怎麼還心安理得地享受小孩子的照顧呢?怎麼就這麼嬌氣呢?”

其他人也隨聲附和:“對呀,對呀!真是的!”我心裏也跟着鄙視那位媽媽,真想聽聽她的解釋,可是那對年輕的爸爸媽媽只是笑了笑。

吃罷早餐,年輕的爸爸便小心翼翼地扶着時尚的媽媽往回走,並且還不斷告訴她前面有什麼,讓她小心點。我心裏一聲咯噔:難不成,那位母親是……麪館老闆走出來,目送着他們的背影,喃喃道:“唉!多幸福的一家呀!要是她能看得見,那肯定還會更加美滿、和睦!”

果然,那位母親不是矯情,也不是患了公主病,原來是位盲人呀!我頓覺羞愧難當,再看那些剛剛還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的“大批評家”們,早就羞得滿臉通紅,深深地低下了頭,無地自容。我想:我也要像那個小女孩學習,孝順、體貼父母!

這是我在旅遊路上看到的最美的風景!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只有每個家庭都這麼和睦,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繁榮、富強、昌盛!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