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參觀氣象局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9W

參觀氣象局1

今天早上淮南小主人報又舉辦了一次活動----走進氣象局。時間是早晨9點到那裏集合。我前幾天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從網上查了相關氣象的資料,還列了提綱,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參觀氣象局

早上,吃完早飯後,媽媽送我和姐姐去淮南氣象局。到了那裏,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件件鮮紅的我們小主人報小記者們專用的紅馬夾。我們飛速跑過去,同學們已經站好了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紛紛上了樓。

隨後,老師又帶領我們進了會議室,大家都坐下來觀看一台電視機裏的錄像。從錄像中我知道了乾旱是沒有風而造成的,世界上最高的山峯是由中國和歐亞大陸猛烈碰撞而形成的。

看完整段錄像後,老師又讓氣象局裏的一位王叔叔為我們講述氣象局的歷史背景,我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大膽提問。同學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王叔叔耐心的解答。從王叔叔的解答中我也有不少收穫。如:

1.天氣預報從以前人工觀測到了現在的自動觀測。

2.在預報天氣的時候有4個步驟。

3.預報天氣分為三類,預報出的天氣天數也不一樣。

4.在以前畫一張天氣預報圖大約需要30分鐘,而現在可以通過網絡,不到3分鐘就可以發出去,很節省時間。

解答完同學們的問題後,我也向王叔叔提了一個問題“天氣為什麼會發生變化”?王叔叔的回答是:“因為地球是旋轉的,旋轉能產生風,讓空氣在國土上拐彎運轉,地球周圍的大氣產生變化,也就使天氣發生了變化。”

我看錄像看得很專注,忘了拍攝,但我的筆記本卻記得滿滿的,看完三段錄像後大家又排隊在氣象局的院內集合,老師用手中的照像機為我們拍下了最燦爛的一刻。

今天我收穫多多,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同時我也知道了想收穫到豐富的知識,要用眼去觀察、用大腦去記憶、用耳朵去聆聽、用手去寫作,今天我不但玩得很開心,還從玩中收穫了知識!

參觀氣象局2

“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的呢?”“氣象數據是如何被採集和分析的呢?”對崑山日報小記者總團組織的“小小氣象員”活動,我充滿好奇與期待。

3月30日上午,我早早地來到市氣象局。在氣象局辦公大樓的前面,有兩大塊用白色柵欄圍成的場地,裏面有百葉箱、避雷針等。經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這裏是氣象觀測場。地面和地下有各類傳感器,用來監測與天氣相關的各類數據,如風速、風向、雨量、温度、濕度等。

接着,我們參觀了一樓的防雷科普館A館。館內有一尊富蘭克林正在放風箏的人體雕塑。工作人員按下紅色按鈕後,館內瞬間電閃雷鳴,只見雕塑手中的線發出藍色的光。工作人員讓我們排隊依次去摸一下連着風箏線的那把鑰匙。我摸到鑰匙的那一刻,感覺手指麻麻的。富蘭克林通過這個“風箏實驗”為人類第一次成功地捕捉到了天電,揭示了雷電的本質是放電,還發明瞭避雷針。

在B館內,我們觀看了雷電災害劇場,瞭解了雷電的危害。工作人員還給我們展示了“法拉第籠”實驗。兩名小記者坐在法蘭第籠裏,放電杆與籠面接觸後產生了電火花,但籠內的小記者觸碰籠壁仍安然無恙。我們看得目瞪口呆。

最後,我們來到二樓的氣象數據監測室,室內有很多電子顯示屏,通過顯示屏上展示的實時衞星雲圖、雷達圖以及室外各類傳感器採集到的氣象數據,氣象員進行綜合分析、預報會商,從而發佈天氣預報。

這次氣象局之行讓我學到了很多氣象科普知識,並意識到認識自然現象、學習自然規律,從而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啊!

參觀氣象局3

三月的一天,我參加了常州晚報小記者“參觀常州氣象局”的活動,瞭解了關於氣象、氣候、氣温的一些知識。

剛進入常州市氣象局的大門,便看見了兩輛外形奇特的車,我們都感覺很新奇。領隊老師告訴我們,兩輛車中長得像坦克的那輛叫火箭車,它可以向天空撥撒碘化銀加重雲層,用來增雨。火箭車旁邊的叫觀測車,它的最上端有一個像魚尾巴的觀測器,是用來觀測當地風向、風速的,只要我們把車開到想觀測的地方,它便會自動傳出之前設定好的想要的數據。這兩件“法寶”對觀測天氣都有很大的幫助。聽了老師的講解,我們個個驚歎不已,大家對於這兩輛外形並不美觀的車竟對生活有如此大的幫助而嘖嘖讚歎!

上了二樓,我們進入了魔方屋,瞭解了關於雷電和霧霾的知識,領隊老師用科學方法模擬了霧氣瀰漫,空氣變得嗆人,有股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如果人類再不注意保護環境,恐怕今後我們就會生活在這種惡劣的環境裏。

接下來是自由體驗環節。你可以體驗如何躲避龍捲風的襲擊、體驗做天氣預報主持人和模擬騎行單車。我最喜歡模擬騎行單車,當時的感覺就像在騎單車衝刺比賽一樣,帶着一股衝勁,畫面停止——時間到了時,我早已氣喘吁吁,看來平時運動還不夠呀!這個項目是在呼籲人類減少自駕出行,儘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條件允許石最好騎單車,這樣既減少了碳的排放,霧霾也就會在人類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少甚至消失,讓我們的天再一次藍起來。還可以鍛鍊自己的身體,好處多多!

愉快的旅程很快就接近尾聲了,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讓我學到好多專業知識,對改變我的不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很好的幫助!

參觀氣象局4

週五的下午,陽光明媚,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去參觀氣象局。一進氣象局大門,就感覺這裏的環境真是好呀!有綠茵茵的小草,有粉嘟嘟的桃花,有白似雪的梨花,這兒簡直就是一個花園!

往前走,就是氣象局辦公樓了,白色的大樓顯得格外素淨。我們班同學排着隊伍,登上樓梯,來到二樓,向前直走,只見前面有個門,門上貼着牌子:“青陽國家氣象觀測站”。進門後,最醒目的就是黑色電子屏上的字:“歡迎實驗國小的同學前來參觀。”字幕下襬着一張方形桌子,桌子的後面整齊地放着電腦、文件,講解員阿姨站在桌子邊,我們都好奇地圍了上去。“同學們好!我們每天早上8點到外面的觀測站去收集、整理數據,然後上傳給上級的氣象部門……”講解員阿姨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參觀完氣象觀測站,我們來到辦公樓前的觀測場,講解員叔叔指着一個白色的、有點像小冰箱的東西説:“這是百葉箱,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陽對儀器的直接輻射和地面對儀器的輻射,保護儀器免受強風、雨、雪等影響,並使儀器感應部分有適當的通風,能真實地感應外界空氣的温度和濕度的變化。”講解員叔叔又帶着我們到另一個儀器邊。我們好奇地看着這個傢伙:矮矮的一個金屬小圓筒,上面還有個小蓋。講解員叔叔笑呵呵地説:“這是雨量筒,瞧,那邊也有一個,這個雨量筒是自動的,它可以直接把收集到的數據傳到觀測站裏的電腦上……”我們一邊仔細地聽着,一邊發出“哇——”的讚歎聲。

參觀完後,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氣象。在回來的路上,我想:今天,我學到了不少關於氣象方面的知識。確實,只有認真觀察,才有許多發現;只有親自實踐,才能探索到其中的奧祕。這大概就是爺爺常説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吧。

參觀氣象局5

今天,是我們正式放寒假的第一天,我們智慧鳥小隊的隊員們可不會平淡地度過了,你聽,隊長楊柳岸下命令了吧:參觀遂昌縣氣象局!一聽到這消息,我可開心啦!腦袋中跳進幾個問題來:氣象局裏都有些什麼儀器呢?天氣是怎樣測得的?……有了這種種疑問,我對氣象局的興趣就更濃了。

期盼夾雜着喜悦,我們來到了氣象局。走進觀測地,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個小鐵塔,塔尖有一個圓圓的小箭頭,正迎風慢慢地轉動着,旁邊的那位叔叔説:“這是風向標,用來測風向的。”觀測地的中間,有兩間白色的“小屋子”。那是又什麼呢?我好奇地走過去,打開“小屋子”的“門”,只見裏面有幾根温度計似的東西,朱迎的爸爸告訴我們,那叫做百葉箱,是用來測一天內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在靠近門的地方,有個鐵製的小筒,裏面盛着水。哦!這個我知道,一定是用來蒸發水分的,可上面的那些小爪似的東西是幹什麼的呀?這時,那位叔叔走過來,對疑惑的我説:“這叫做蒸發皿,上面的那些護欄是為了防止小鳥們來喝水的。要是水被鳥兒們喝了,那測得的數據就不準確了。”聽了叔叔的話,我點了點頭。觀測地的右上角有一塊土地,看泥土的樣子,土似乎已經被鬆過了,土上放這三支温度計,那是用來測地表温度的。在百葉箱的旁邊,也有一個小鐵筒,我們把筒蓋拿來,從裏面取出一個裝有水的玻璃器皿,那叔叔告訴我們,那是用來測降雨量的儀器,玻璃瓶裏裝的水就是昨晚下的雨。

參觀完了氣象局,我心中的疑團也一一被解開了。大家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氣象局。

參觀氣象局6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日子,我早在上上週就報了學校組織的氣象局實踐活動。一大早我和同學們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了中國氣象局。

首先,講解員先給我們放了一個短片,講述了中國氣象局的工作。中國氣象局專門負責預警或預報天氣以及突發自然災害,為了減少人民財產損失。看完短片後,講解員給我們介紹了一款機器人——Rokid,這款機器人定位為家庭機器人,它可以幫助人們用語音查詢全球的天氣情況。你可以問它一些奇怪的問題,它的回答非常有趣。它可以放在家裏,既可以隨時查詢天氣,也可以用它聽歌,聽笑話,真是方便。我在想,如果我們把這個機器人用漁船上面,漁民就可以跟進天氣進行出海的工作,這樣就會減少很多危險。

接下來,我們去了新聞演播間,在這裏我也過了一把主持人癮。我還上台拍攝了自己的天氣預報新聞節目。在拍攝的過程中,我竟然發現在攝像頭上有題詞,只要翻動鼠標或讓他讓幫着翻,就可以看着唸了,而且正對着攝像頭。我覺得他們這樣也有點算作弊,但細想想也是情有可原,畢竟一天播出那麼多節目,主持人也不可能把每一篇新聞都背下來的,這樣是為了播報不出錯誤,原來平常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電氣預報節目是這樣錄製的。

活動最後我們還和著名主持人拍了合影。因為一會氣象局有直播節目,我們只能戀戀不捨地回去了,我頭一次覺得時間過的這麼快,還沒有參觀夠,就這麼快的結束了。

經過這次氣象局的參觀,我既體驗了主持人,又增長了見識,真是一舉兩得啊,希望有機會還能再來體驗一次。

參觀氣象局7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的學生去參觀氣象局。

去的時候,天下着濛濛細雨,大家都拿着雨傘,好似一道彩虹在向氣象局走去,一路上我們紛紛討論氣象局裏是什麼樣子的。大約過了四十分鐘,我們來到了青陽縣氣象局。

剛走進大門,只見一顆翠竹挺立在草坪中,紫桐樹上開滿了密密層層紫色的花,還有皎白的迎春花、纖美的白玉蘭……還有許多都不認識的花草樹木,若是在郊野,那也不亞於世外桃源啊。我們大概待了二十分鐘左右,方老師把我們帶到了一片空曠的地上,只見這裏有很多關於測天氣的儀器。據工作人員叔叔介紹,那白白的像小房子一樣的叫白葉箱;還有一個雨量器,旁邊是一個量杯,上面標着刻度,這兩個都是測量雨水的。在右邊的拐角處有一根大約四米長的杆子,上面有三片風葉,風葉後有一個像魚尾巴一樣的東西,這是風向和風速定測儀,弱國風大,那麼風葉就會轉動的很塊,弱國風小,那麼風葉就會轉的很慢;還有一個人地温變送器,可以測量地表温度。左邊有兩處架着電線的東西,工作人員説那是冬天用的,測量電線結冰的。

參觀了儀器,我們來到了二樓的工作室。在那兒工作地以為阿姨告訴我們,剛剛外面的儀器傳送到電腦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天氣情況,氣象局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八點,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八點都會觀察一次。然後將早上八點的調查發到省氣象大廳。有些同學會問,有時候天氣預報怎麼報不準呢?阿姨説,預報,只是預測的,不是絕對肯定的,而且天氣隨時都會轉變。經過阿姨的講解,我們懂得了很多,讓我們長了不少的課外知識。

終於,參觀完了整個氣象局,對氣象局裏的設備也都大致的瞭解了一下,雖然還是似懂非懂,但也讓我見識了不少。那裏工作的叔叔阿姨每天都為人民的出行堅守這自己的崗位,我要感謝他們,向他們致敬。

學校組織的這個活動真好,不僅長了知識,還讓我們學習到了一種精神。要是學校經常有這樣的活動那該多好。

參觀氣象局8

幾天前,媽媽告訴我週日要參加温州日報小記者組織的活動--參觀氣象局,氣象局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呀?為什麼能預測天氣?我滿腦子都充滿了疑問,希望能去一探究竟。

今天我懷着興奮的心情,來到了氣象局。一進入氣象局大門,一棟高大雄偉的樓房映入眼簾。這棟樓的一樓是有獎知識問答區,遠遠望去,彷彿可以看見同學們舉得高高的小手,可惜我們來參觀的時候,活動已經結束了。沿着樓梯向上走,三樓是監測預警中心,這裏擺放着許多電腦,這些電腦和我們平時家裏的電腦不一樣,他們的功能各種各樣,有的監測濕度,有的.監測雷電,有的監測颱風……,這些電腦都連接着衞星,能全方位監測天氣變化,保證第一時間內分析氣象信息,及時播報給市民。

走進另一棟樓,這裏又是另一番天地。在這裏讓我們體驗了一回當氣象預報主持人。站在綠色背景牆前,上面什麼也沒有,我想這哪像我們平時在電視裏看到的氣象預報節目呀?帶着疑惑,我認真地讀完了氣象預報信息。走到電視前一看,居然看到自己邊上有天氣情況,真是神奇啊!原來每天我們在電視機前看到的天氣預報,是這麼拍攝的呀!

從樓上下來,我們參觀了停在草坪上的兩輛氣象專用車,一輛用來人工降雨的,另一輛是外出測風向風速等數據的。對着這兩輛車,我還蠻好奇的,進去看了看,裏面比較寬敞,有許多屏幕和調試的儀器,這些東西對我來説好神奇。志願者們為我們講解了一些關於這些車的小知識,還為我們講解了這些儀器的用處,我聽得津津有味。

轉眼間,活動結束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氣象局。

參觀氣象局9

20xx年3月23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世界氣象日,我們太倉日報的小記者們一起來到了太倉市氣象局,瞭解氣象的奧祕。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講解員,緊接着跟隨他來到了會議室。我們圍聚在桌邊,觀看各類氣象的解説視頻,從視頻中我們得知,由於地球全球變暖,使得各種氣象出現——颱風、泥石流、雷電、暴雨……造成了許多人員傷亡,給人們留下慘痛的教訓。看完視頻,講解員叔叔告訴我們,導致這一原因的罪魁禍首是——太陽,近年來太陽經常將一股股大耀斑射向地球,而導致了這一現象發生,所以我們今後要多多注意氣象局發出的天氣預報。

接着,我們一起來到了控制中心,只見電腦上顯示着一張張雲圖,圖上還有一條條黃色的線段。經講解員叔叔講解後,我才知道。原來,從這張圖可以得知全國各地區的降雨量與濕度,濕度一共分為五種顏色。每天的天氣預報就是工作人員根據這一張張圖播出的。

最後,我們來到氣象局的院子裏,參觀探測天氣的儀器,我們首先來到一塊泥土前,講解員叔叔告訴我們,這一層泥土下面埋着許多儀器,可以探知泥土温度及濕度,通過傳遞到控制中心的數據中,工作人員可以加以分析,併為預報天氣做準備。他又領着我們來到一個百葉箱前,打開箱蓋只見一個樣似天平的温度計,我得知,這個温度計是使用一根金屬桿來測量温度的。可為什麼要放置在百葉箱中呢?原來百葉箱淋不着雨,可以使温度計正常測量温度。接着我們繼續參觀了許多氣象局中的設施——風速儀,風向儀,還有測空氣污染度的呢!參觀完設施,合影留念後,我們便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那裏。

這次參觀氣象局讓我感受到了氣象的魅力,更讓我感受到了天氣預報的重要。我愛這次氣象局之旅!

參觀氣象局10

今天,老師帶我們參觀氣象局,我們一路上有説有笑,雖然路途中下起了濛濛細雨,但也阻止不了我們開心的心情,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氣象局。

到了氣象局,我們首先參觀電腦控制室。進入控制室,抬頭望去,只見許多高科技一字排在那裏,顯得非常氣派。房間正中間有一面很大的屏幕,上面報着青陽縣各地區的預報,真是太神奇了!迎面走來了這裏的工作人員叔叔,可以看出他對這裏的設備瞭如指掌。這位叔叔告訴了我們怎麼做天氣預報,給我們看了我們的安徽省和青陽縣氣象分佈圖。叔叔指着一台機器説: “這是測量温度和濕度的。”還告訴了我們3月23日氣象日的來由,我還記得叔叔是這麼説的:“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國際氣象組織公約》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設立的……“

在控制室,我們瞭解了許多氣象知識,感受氣象科技的無窮樂趣和魅力。”那麼這些數據是怎樣得來的呢?“見到我們疑惑的表情,叔叔笑了:”現在我們去參觀室外的氣象觀測台,你們就明白了。“於是,我們迫不及待地隨叔叔來到觀測台

觀測台是一個圓形的高台,中間有一個十字小道,周圍有測風儀器,手動量水器,自動量水器和地表温度器。它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我們人類服務着。

今天我收穫了許多,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同時我也知道了想收穫到豐富的知識,要用眼去觀察、用大腦去記憶、用耳朵去聆聽,今天我不但玩得很開心,還從玩中收穫了知識!

參觀氣象局11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參觀了洪江古商城展覽廳。

一進入展覽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千姿百態的根雕作品,有“天狗望月”,有“觀塑”,有“向天歌”、“訓牛”、“父子情深”、“唐老鴉”等。這些根雕真是栩栩如生,看了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最引人注目的根雕作品要數“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和“龍騰虎躍”,你看孫悟空在前面走着好象在用火眼金睛查看有沒有妖魔鬼怪,那豬八戒手持釘鈀,張着大嘴好象在打哈吹,和電視裏的豬八戒一模一樣,唐僧雙手合攏在胸前好象前面就是觀音寺,正要取經,沙和尚牽着白龍馬,扛着鐵杖,白龍馬不停蹄的向前奔走。“龍騰虎躍”是用一根粗大的樹根雕刻成的,看上去好象是一條張牙舞爪的白龍在和一隻兇猛的老虎正在打得不可開交。我不竟讚歎這精湛的根雕技藝。

看完根雕展我們便來到我們便來到一個小展覽廳,這裏陳列的都是明國初期和清朝的一些文物,有明國初年的紙錢,清朝的大紅花轎、太師椅、梳粧枱、亮櫃、琴凳,真是古色古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亮櫃,亮櫃的材料全部是用上等的材料做成的,上層雕刻着花紋,有許多空隙,上層是用來放飯菜的,夏天飯菜放在裏面就不會潲,相當於我們現在用的冰箱,下層被封得嚴嚴實實,是用來放碗的,看上去非常別緻。

走過小展覽廳就來到大展覽廳,只見大廳正中的牆壁上貼有洪江古商城的巨型照片,洪江古商城被專家稱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活化石,一幅直觀明清社會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圖,一座集政治、軍事、經濟、宗教、文化史治在全的“活性博物館”,照片上拍攝的是我們洪江在明清時代遺留下一來的,保存完好的寺院、錢莊、會館、茶莊、青樓、煙館、商行、客桟等等。讓我們瞭解了過去洪江經濟的發達和美麗的景色,洪江不愧“小南京”之稱。

這次參觀古商城展覽廳真讓我們大開眼界。使我們更愛洪江了。

參觀氣象局12

星期四上午,太陽暖陽陽地照耀着大地,學校大隊部組織部分同學去市氣象局參觀。

在車上,輔導員崔老師對我們説:“大家聽着,到了氣象局要認真做好記錄,瞭解一下氣象預報的知識。”經過十幾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了氣象局。

步入大門,在負責接待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徑直來到了觀測場。進入觀測場,衞豐愷就開朗地給阿姨打了個招呼,漂亮的講解員阿姨開始講解觀測場內的各項設施和功能:有測風速和風向的,有測地温和草温的,還有一個是測能見度的。阿姨一一為我們做着詳細的講解,而我們也認真地記錄着,這時你如果靠近我們,準能聽見筆和紙摩擦的“嗖嗖”聲呢!

猛然間,阿姨停止了講解,我們都抬起頭來,疑惑地看着阿姨。講解員阿姨説:“現在同學們可以來這裏看一下雲圖預報儀器。”看過了雲圖預報儀,我們就走出了觀測場。

剛走到路中央,只見一輛火箭炮向我們迎面駛來,同學們見狀一個個被嚇得四散而逃。講解員阿姨十分鎮靜地笑着説:“別怕,別怕,這是人工增雨器。”一位叔叔接着給我們講解了人工增雨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衞豐愷調侃道:“叔叔,有了這東西,一會兒不會下雨吧!”我一聽配合着把本趕緊塞進了衣服裏,把衞衣帽子戴在頭上,裝出一幅馬上要下雨的樣子。

叔叔見我們一唱一和就笑了起來,説:“真的,這裏面還真的有乾冰和碘化銀呢!這個只是模具,仿真的而已。”説完還調皮地做了個發射的動作,我嚇得趕緊堵住耳朵,半天也不見發射。“叔叔你逗我們吧!”陣陣笑聲飄蕩在院子裏。

氣象局裏竟然隱藏着這麼多的知識,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來學習的。

參觀氣象局13

2月23日,是氣象日。我隨着小記者團隊,一起來到了温州氣象局。

首先我們觀賞了電影《超級颱風 》,使我知道了颱風眼,在台風眼裏是最安全的。其次,老師把我們帶到了一樓的草坪上,我們看見了一台人工降雨的發射器和一輛氣象應急車。我訪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這人工降雨是要在,許久沒下雨,乾旱的情況下,才被迫實行人工降雨,而且這人工降雨不能在市區,而是要在郊區空曠的地方發射。還有氣象應急車上的功能那叫做一應俱全,有測量温、濕度,以及氣壓、傳感器、雷達和風向標。

我們來到三樓這裏是查温州所有地方的氣象總部,如果要想辨別天氣情況,很簡單,只要查一下氣象衞星、雷達就能查到。我還知道霧和霾在氣象衞星裏的標誌區別。

我還了解一些氣象防災減災系列如:1沙塵暴、寒潮和霜凍、大雪、乾旱、雷電等等。特別是雷電防禦的要點:

1、在房屋上安裝防雷裝置,減少雷擊風險。

2、在雷雨時,人不要靠近高壓變電室、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煙囱、大樹、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曠高地上或在大樹下躲雨,應近快躲在低窪處,或儘可能找房屋或乾燥的洞穴躲避。

3、不要打有金屬立柱的雨傘。在郊區或露天工作時,不要使用金屬工具,如鐵鍬、鐵棒等,也不要使用手機。

4、關閉門窗,切斷室內一切電源,不要使用電話、電視等家用電器,,以防雷電入侵損傷。

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了氣象信息對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提高農民避災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民生命財產安全、農業生產等造成的損失對促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讓我深深得體會到了天氣的變化多端,更深的步入了天氣的世界。

參觀氣象局14

8月27日下午,平潭氣象局門口排起了一堵人牆。原來,是我們平潭時報小記者們來參觀氣象局啦!

點完人數,我們兵分兩路。我們這一隊先來到了機房旁的工作室。在這間工作室裏,我們瞭解怎樣製作天氣預報和自然災害怎麼預防等關於天氣的知識。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過晴天和雨天。晴天並不是説有太陽,而是指空中的雲量不足三成。雨天,雲量是三成到五成;暴雨就是指雲量達五成以上。工作人員為我們娓娓道來。最可怕的天氣是雷雨,當人們在野外時不能站立樹下或打傘,應蹲下,跨腳抱頭。那位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們,自然災害分為13種,它們有紅橙黃藍四個等級。其中,四級藍色預警是最弱影響,紅色預警是最高影響。工作人員講解後,我們整理出了製作天氣預報的四步驟。1、收集資料。從歷史的天氣資料中收集信息。2、處理資料。對收集的各種信息進行初步整理。3、分析資料。每天都要進行天氣會商,對平潭氣象局與北京中央氣象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討,得出結果,並再次修改。4、發佈天氣預報。

離開工作室,我們來到了值班室。這裏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怎樣看懂天氣資料。接着,我們又來到了觀測場。

觀測場的設備應有盡有。在綠色草坪的襯托下,設備顯得愈加神奇。這麼多設備中,有蒸發水量器,能見度傳感器,深淺層地温傳感器。其中,有一個叫百葉箱的設備,裏面是個温度表,測空氣的温度,必須離地面1。5米。以及雨量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它們的樣子千奇百怪,卻充分良好的發揮它們的不同作用。

這次活動讓我瞭解了遇到一些自然災害該怎麼處理,天氣預報的製作方法,還有一些神奇的機器令我大開眼界,增長了知識,收穫了快樂。

參觀氣象局15

3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的主題是“直面更熱、更早、更澇的未來”。今天我有幸零距離感受氣象的奧妙,隨同小記者俱樂部走進了市氣象局。

活動分上午場和下午場。我被分配在下午場44號第四組,每組五人,再加一個後勤家長。每組還有一張任務表,共有八個任務。

活動正式開始了。我們小組先打算完成第四個任務,採訪一位專家(三樓有專家諮詢台)我們快速跑進諮詢台,以閃電般的速度找到了一名專家。我們虛心地發問道:“您好,我們是温州日報的小記者,請問氣象三大設備分別是什麼?都有什麼功能?”專家滿臉笑容,親切地説:“第一是人工增雨作業車,功能是增加降水;第二是災害應急指揮車,功能是發生自然災害時指揮救援;第三是雷達,功能是探測有沒有下雨,雨下的大小。” 我們另一組員不失時機地又問道:“那天氣預報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呀?”只見專家呵呵一笑:“天氣預報的製作看似簡單,其實製作過程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它是以大氣運動的狀態演變為基礎,以大氣運動規律為依據。通過綜合分析,推算出大氣的未來運動狀況。”看來每一個正確的天氣預報,不知凝聚着多少氣象工作者的心血哩!

採訪完專家,我們又迫不及待地飛奔下樓,參加了有獎競猜,採訪了幾位來參觀的市民,還向專業人員瞭解了“觀測站”“氣象勘察車”“催雨彈”等相關知識……

一個多小時轉眼間就到了,這次的活動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很多關於氣象方面的知識,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