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關於端午作文錦集10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端午作文錦集10篇

端午作文 篇1

大學以前,端午節是一直在老家過的。老家在北方的農村,端午節並不是很當一回事,再説算起來也是二十多年前了,那時候生活條件畢竟還是頗有貧苦的味道,還不是怎麼好,也很難重視。

那時的端午節,依稀的印象是我們小孩子最多在手腕繫上一些彩色絲線,等節後下雨了,撒在雨水暫時形成的迷你小溪流裏,當時並不知道其中 “拋棄”隱含的寄託和希冀,只是覺得綵線隨水蜿蜒而去有點好看且好玩。那時吃粽子也很少,有時候看到別人吃粽子,真的是很心饞。雖然有偶爾穿村走鄉賣粽子的,也許可以一飽口福,但那須得運氣好,要碰巧父母在家且高興,否則就可能是稍縱即逝、可遇不可求了。後來,幼童成了少年,便有時自己到很遠的河邊或湖塘處——有蘆葦的地方,採些葦葉回家央求媽媽自家包幾個。但材料真的有限:如果能全是糯米是最好,但是多隻是糯米加一些普通米,甚至全是普通米;如果還有幾粒紅棗,那就是大大升級了,可不管怎麼樣,粽子畢竟是稀罕的,只要有就已滿心歡喜,都會感覺特別特別的香甜。再後來上學了,慢慢知道了屈原,也知道了端午的來歷——端午不僅是個節,而且更有民族的精神與象徵。時光飛逝,現在回憶起來,對從前端午最深的感覺依然是一年難得吃上一次的粽子。在心中,老家的粽子是兒女對父母的撒嬌,更是母親對孩子的疼愛,深含着親情和慈愛。

大學畢業後,幾年四處漂泊,不論是在上海還是杭州,對於端午節基本上都是忽略不過的狀態。因為對於不能回家的節日,作為一個遊子往往是採取掩耳盜鈴假裝不知的。何況,隨着經濟的發展,粽子也在市場的浪潮中逐漸成為了一種普通的食品,與節日的聯繫也淡了,已經如芋老人之芋無 “曏者之香而甘也”。

十年前,我來到了寧波,從此端午也就年年在寧波過了。頭幾年因為是獨身一人依然是敷衍而過,自結婚後有了新家,過端午也就有了正式的成分。每逢端午,妻子總是從孃家帶來一束菖蒲艾葉掛在家門上,我雖然剛開始不習慣,但是覺得這畢竟也是一種純自然的裝飾,而且還有一種草木葉的清香,別有一種好氣息,因此也總欣欣然,而至於驅疾避疫的象徵意義則很少去聯想。時至現在,我也會想着在端午節自己買上一把菖蒲艾葉了,我想:這既是入鄉隨俗,也是順應傳統。在寧波,通過端午,我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龍舟。雖然此前通過文字、圖片、影視等有些瞭解,但是參與其中身臨其境還不曾有過。記得那是《東南商報》一次環保活動在東錢湖組織龍舟比賽,公司的樓盤也冠名了。春雨濛濛中,看到眾人尤其是專業的`運動員奮臂齊揮,擊鼓齊喊,感覺真的很有力量氣勢,感覺真的讓人激情迸發。只是比賽的氣氛濃了,人往往也就忘記了龍舟也用來驅趕魚蝦以防它們噬食落水人的本意,説實在的我當時也是隻顧熱鬧的了。再後來,我也知道端午節來歷在江浙還與孝女曹娥、忠臣伍子胥等有關,不僅只是因為屈原。對於此,我想每一個節日不論為何為誰而起,但其實都是一種百姓民眾千百年來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美好道德情操的褒揚。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後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看到麥兒黃了。08年起,端午也成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這多少讓節日更像節日了,至少是讓工作的身體多了一天的休息。但“每逢佳節倍思親”,也讓我在正式成為假日的這一天更加思念自己老家的父母和哥姐,更加回味老家曾經的端午,更加珍惜新家現在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我想作為屬於任何人生命中都至少佔據了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時間的端午節,這一天不僅屬於屈原,屬於歷史,更屬於我們每一個家庭,更屬於我們每個人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端午作文 篇2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本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包粽子,賽龍舟。可是到了現在我們這裏的端午節,一點節日氣氛也沒有,還談什麼“包粽子,賽龍舟”呢。

遙想當年在奶奶家,每到端午,奶奶總是端出一大簍粽子,熱氣騰騰,甜膩的香味直往鼻子裏鑽。我像一隻饞嘴的小貓,爪子迫不及待地就向簍裏的粽子伸去,奶奶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得一手、一臉。閒暇時還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我聽得迷迷瞪瞪的,只記得一個人跳江了。幼時的我特不理解,為什麼他都跳江餵魚了,人們還要把這麼味美粽子扔江裏去紀念他呢?這不是浪費嗎?當然,到後來我讀到“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我這才理解當時人們往江裏扔粽子的.這種行為了。

長大之後,媽媽有時也會給我包粽子,但我卻提不起胃口了。幾次見我對粽子不怎麼感興趣,媽媽索性不再包粽子了。我這時才會想起奶奶給我包的粽子,香糯滑潤,不過分的甜而爽口,多一份粽葉的清香,粒粒糯米都得到了充分的揉捏,所以,咬上一口,韌性十足,糯米就像粘在牙上一樣,滑過嗓子時也留下一陣清香,久久回味更有一番別樣的酣甜。“曾經滄海難為水”,吃過奶奶包的粽子,其它的粽子都難以在入我的胃口了。

賽龍舟與我就更無緣了,我家在北方,水渠較少,於是便少了“賽龍舟”的比賽了。我只能想象“難畫處,激起浪花,飛着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徹。”是一副多麼激烈,多麼震撼人心的畫面了。唉,此情可待我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不能親眼看到賽龍舟,我怎麼能不失落呢?

今天又是端午節了,我落寞之餘只希望人們都能好好珍惜傳統的節日,不要等將來又一個深遠歷史文化的節日無聲無息的湮沒在喧譁歲月中,才感到惋惜。

端午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小記者們一起來到了綠野仙蹤薰衣草莊園,開始為期一天的野營活動。

我和我的朋友早早地來到了大門口,然後在短暫休整後進入了園區,又來到了搭帳篷的地方,很快搭好了帳篷。

我們吃過飯,就到了下午活動的時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包粽子和蹴鞠遊戲了。先説蹴鞠吧。蹴鞠就是足球,我需要把球踢進小圈裏才算成功。終於輪到我踢了,哇,球好獨特呀,看樣子是用樹枝編成的.。我把球放在腳下,眼睛盯緊那個小圈,“砰”的踢了一腳,沒進!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的情緒。又輪到我了,我助跑了一下,然後飛起一腳,將球踢了進去!我太高興了。然後就是包粽子了,我先有模有樣地拿來三片粽子葉,然後彎成一個小勺,我趕緊抓來一把米放在裏面,又摸了一顆棗扔在裏面,顯得手忙腳亂,然後又把剩下的葉子那頭蓋在米和棗上面,又用毛線一陣亂捆,耶!成功了!當然還有許多項目都很有意思。

晚上,我和朋友躺在帳篷裏,看天上繁星數點,斑駁的月光灑在帳篷上,小蜘蛛,小甲蟲在外面爬,我們就這樣進入了夢鄉……

端午作文 篇4

乍看這個題目。“吃,出,一,個,端,午”。我一字一頓地吐出來。不禁在內心裏感歎到:端午,的確是吃出來的!我頗有同感。

每逢農曆五月初五,每家每户便都開始準備這樣端午的必吃食物——粽子。想吃粽子,就必須經過幾樣必不可少的步驟。

包粽子

金黃色的糯米,沾上點水,再嫻熟地用粽葉把它們包在一起,紮成三角形錐體或其它形狀,最後用繩子結實地捆住。把它們放進鍋中。經過一段緩慢而漫長的等待後,把鍋蓋一拿開,香味撲鼻,不禁讓人垂涎三尺。

剝粽子

剪開繩子,藴含着淡淡粽葉香的香氣愈來愈沁入人心,剝開粽葉,只見金黃色的.粽子在墨綠的粽葉的陪襯下變得色澤鮮豔,色調強烈,但又不失優雅。沾上白糖,粽子,彷彿笑了。

品粽子

前戲是為了託襯後戲的美。前頭準備了這麼多,為的,就是現在的吃。

輕輕地咬上一口,先不去嚼,含在嘴裏,一種綠葉伴隨着大地的味道緩緩地滲入千萬個味蕾中,一種甘甜徘徊在我的嘴中,久久不能散去;徘徊在我的心頭,久久不肯離去。淡淡的,淡淡的,優雅的淡。糯米的那種柔滑,那種順溜,那種黏糊,那種細膩。那味道,不甜不膩不油,恰逢這三種之間。再一咬,糯米的味道完全滲出了,多麼高雅。抿一下嘴,接着,我的嘴脣彷彿頃刻間被感染了似的,竟然忘了鬆弛,一直緊抿着。大地、粽葉的味道又順着舌尖慢慢地移了過去。一種吃在嘴中都伴着幽香的味道。品着它,我恍惚之中有如置身於一片碧綠的、無垠的原野。

一咽,清香被這口粽子給帶走了,雖説被帶走了,但還是有些被“遺忘”在了我的口中。呼一口氣,整個嘴巴充盈着清涼。但只是那種並不強烈的涼爽。很是怡人。

再輕咬一口。但並不像上口那麼甘甜了。有微微的苦澀。這種苦澀,不細細品味是吃不出來的。雖説是苦澀,但苦完之後仍舊是甘甜。這,苦得有滋有味。

慢慢的,一口一口將粽子吃完了。甜,仍充斥着嘴巴。

粽子的那種特有的,伴着綠葉,伴着甘霖,伴着陽光的味道,久久不能退去。

端午作文 篇5

我從來都沒有做過香包,今天老師帶着我們一起做一次香包,體驗一下怎樣做香包。

老師先給我們一個口袋,口袋裏裝着:麻布、牛皮繩、桃木球、艾草這些東西。但是最漂亮的是流蘇,老師的手裏拿着藍色的流蘇和白色的流蘇,我選了白色的流蘇。

我們先把東西都放在桌子上,先把牛皮繩對摺,然後把桃木球穿上去,系一個結。然後把線穿到針的一個小小的`洞裏去。第一次我穿針的時候,失敗了,又做了第二次,還是沒有成功,試了幾次終於成功了,我歡喜萬分。接着把布對摺,線要縫在反面。縫好以後把艾草放到袋子裏。最後把流蘇和牛皮繩釘在上面,一個香包就完成了。

通過這次做香包,我明白了失敗是成功之母,有了經驗,下一次就一定能成功。

端午作文 篇6

每逢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端午節,在端午節裏有許多有趣的習俗,我便把它們分成三重奏。

第一重“包粽子”

這一天,我們會買來粽葉,草繩,糯米,紅豆,葡萄乾,還有蜜棗。首先,我們將粽葉洗淨,再將草繩浸泡在水中,媽媽則在一旁洗米,弄乾之後加進紅豆,葡萄乾,這樣,粽子裏的米飯就做好了。

接下來我們便開始包粽子,我學着媽媽的動作開始包了起來,可惜沒有成功,包了個長方形。但是,俗話説的好“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在努力一些就一定能成功。於是,我站在一旁認真地看着,原來是要在中間這一個大洞,加入適當的米飯和一顆蜜棗,否則米飯就會跑出來,最後再對摺一下,變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

包完了以後,我們便把粽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不一會兒帶着葉子和米飯的粽子香便進入了我的鼻子,聞着這一個濃濃的香味,我嘴裏的口水便“嘩嘩”地流了出來。粽子終於熟了,我一馬當先的跑到鍋前,抓起一個粽子,結果手都燙紅了,家人都哈哈大笑。

第二重“找百草煮雞蛋”

早上,我很早的起來,提着籃子,拿着鐮刀跟着奶奶和媽媽一起去田野裏找藥材:艾草,桃子葉,毛豆葉……為了尋找這些藥材可把我累的`滿頭大汗,兩腳無力。

回到家後,我便拿出雞蛋,從井裏挑出一桶水,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雞蛋放進水裏,拿起刷子,嫻熟的擦這雞蛋的每一個“部位”。洗完以後,我們便把藥材平均分到兩個鍋裏,然後再用雞蛋擺在草藥上面,弄成一個圓。最後,就由我來燒火,那火焰猶如一隻兇猛的怪獸,火裏還時不時的發出噼裏啪啦地的聲音,煮完雞蛋和鴨蛋以後把它們放進五彩繩做蛋兜保平安。

第三重“洗百草水澡”

煮完雞蛋以後,我們便把草藥拿出來,將裏面綠色的水倒進桶裏,用百草水洗澡,聽説洗這個百草水澡便可以百毒不侵。

我一聽到這個傳説,立馬端一盆到廁所裏,我拿來一條毛巾,沾了沾水,擰乾,在身上使勁地搓來搓去,洗完以後,我感到整個人神清氣爽,可舒服了。

怎麼樣,端午三重奏有趣吧!

端午作文 篇7

端午放假的第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來到了高淳國際慢城對面的民間民俗體驗基地。

我們進去後,首先體驗了寫毛筆字。以前我也寫過毛筆字,爸爸還教過我拿毛筆,今天我想在這展示一下。誰知拿起筆才發現,寫毛筆字還是很不容易的。我拿筆的手一直在抖,寫出來的筆畫一會兒粗一會兒細,歪歪扭扭的。再看看旁邊有的小朋友寫得真的很不錯,我想他一定練過好長時間吧!

後來,我們來到包粽子的地方。媽媽教了一下我,我就按照媽媽教的方法自己包了一個:先把粽葉捲成沒有孔的漏斗一樣,然後把米放進去,還可以放一些紅豆、紅棗等什麼的.,再把粽葉合上口,用繩子把它系起來。我想把我包的粽子帶走,可是要花錢買才能拿走,我就向媽媽拿了兩塊錢把粽子買走了。這可是我的勞動成果啊!

再後來,我們又體驗了彩繪葫蘆,那邊的老師給了我和我的朋友各一個塑料蛋,可能是把這個就當成葫蘆吧。我們倆就拿着彩筆開始在上面畫起來。我畫了一個房子,先畫了房頂,再畫房體,再把門窗畫出來,一個房子就畫好了。我又用彩筆在房子旁邊塗了一些色條,在上面畫了幾朵雲彩,把塑料蛋裝飾得很漂亮。

後來,我們又在基地的其他地方體驗了航拍、剪紙、射五毒等,還換了漢朝和民國時期的服裝拍了照。這次體驗活動既好玩,又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真開心啊!

端午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看海棠,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這個時候,聽到孩子們唱起這首童歌,就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來了。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初五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家家都很開心。當天人們會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草……不管是誰在這天都很開心。

在端午節前一天,人們都會去買新鮮的粽葉,糯米,紅棗,紅豆,鹹鴨蛋來包粽子。

在端午節當天男人們在湖邊看賽龍舟,女人們在家裏包粽子,孩子們就在外面玩耍。

説起端午節在我的`家鄉當天必須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也是需要技巧的,拿起粽葉在鍋中煮五分鐘,把糯米,紅豆,棗……洗乾淨。開始包粽子了!先拿起兩片粽葉一大一小疊在一起,從粽葉三分之一的地方折成一個小三角,然後放一勺糯米一顆紅棗一勺糯米,按着把上面的粽葉蓋下來,按這個形狀一直包裹,最後用繩子緊緊地綁好,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最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中煮熟,在煮的時候粽葉的香味足夠飄三裏呢!

賽龍舟的人們,都坐在龍舟上,一個個都做好了準備,只要一聲令下就向前衝。開始了,一個個龍舟就如脱了僵的野馬向前衝,一個接着一個。觀眾們也在旁邊為他們加油打氣。每一個選手都用盡了吃奶的力向前劃,沒過多久就有一些龍舟因為沒了力氣而落後了一些。最後還有兩隻龍舟在向前衝,不分上下,就在最後一刻一隻龍舟向前衝了衝,獲得了冠軍。岸上的觀眾都歡呼了起來。

晚上,家家都在家裏洗艾草澡,用來給身體消消毒。

端午從快樂的一天裏過去了,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作文 篇9

一縷炊煙氲粽香,如今憶來卻斷腸。

故鄉是一個南方小鎮。每家每户都有着江南採蓮女子婉轉的綿綿情意。端午前後,寧靜的小鎮彷彿是從睡夢中醒來的娃娃,熱鬧非凡。人們忙前忙後地為即將帶來的端午做準備。但在那些端午風俗裏,棗粽,永遠是最令那時的我魂牽夢縈的甜蜜。

尋粽葉,淘米,棗去核,包棗粽。在這些看似簡單的工序裏,祖母卻做得細緻、虔誠。尋一個暖融融的午後,備好食材,搬把藤椅,置於院中,便可以開工了。祖母的手巧,取三片粽葉相疊,半竹筒的糯米,纏繞、綁棉線、繫結。彷彿彼時手心裏靜躺着的不是棗粽,而是撲閃着翅膀的綠蝴蝶。我也像模像樣地搬把小凳子,坐在祖母身邊。美其名曰來幫忙,實則,除了搗亂,便是趁祖母一個不留神兒,偷吃一顆剔透的蜜棗罷了。每每此時,陽光便會透過枝影搖曳的縫隙,在我們身上投下一塊塊大小不一的光斑,一閃一閃的,像在對我調皮地擠眉弄眼。

暮色時分,夕陽將最後一縷光暈傾瀉在泡了糯米的水桶面上,漾起一圈圈誘人的金色漣漪。幾十個棗粽包下來,便惹了一身粽葉香。祖母燒開了水,虔誠地捧起一隻只棗粽,置於鍋中。咕咚咕咚地,棗粽在呢喃,心兒便隨着這古老的歌謠,恣意騰飛。

當粽香終於撞開了廚房厚重的木門,勾起了我的饞意時,祖母已經在廚房裏忙活了。掀開吱呀作響的木蓋,大朵大朵的粽香如被關久了的孩童般,帶着幾分賭氣的意味,在小小的廚房裏橫衝直撞。一縷粽香氤氲在祖母鬢邊,朦朧間,我彷彿看見了祖母年輕時的模樣。婀娜多姿,一顰一笑,皆襯亮了煙雨江南。

粽香挑逗着我的鼻尖,祖母望着我急得憋紅了臉的可喜模樣,笑着給我挑了隻最大的棗粽,為我輕輕解開繩結。映入眼簾的,是一抹翠綠的`柔軟綿甜。像是沉睡的白胖娃娃,安靜乖巧地卧在一片蒼翠之中……

彼時,多年過去。孩提時代的記憶,早已隨着故鄉小路邊翻飛的蝴蝶,漸行漸遠。卻偏偏,棗粽的味道穿越數年,瀰漫在繾綣的歲月深處,歷久彌新,從未忘卻。那些年的端午情思,因有了粽香,有了祖母靈巧的雙手,而變得悠揚婉轉,情意綿綿。

後來,縱使前方路途遙遠,只要在心尖留一抹粽香,在閒時小憩時,一閉眼,看到的,也竟會是那年的一縷炊煙氲粽香,遊子端午情思長。

端午作文 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天,家家户户粽葉飄香。從小,在父母的薰陶下,我對端午節就產生了濃厚的感情。

小時候,家住農村的我每到端午節這天就圍坐在灶台邊,等待媽媽把一鍋香甜的粽子煮熟。等到粽子熟了,媽媽掀開鍋蓋,一股香氣一溜煙似的湧進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地拽着媽媽的衣襟叫她包給我吃,吃上了噴香的粽子我才不哭不鬧。每當吃着粽子的'時候,媽媽總在一旁嘮叨:“我的孩子,當你吃着美味的粽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一個深愛自己祖國的人——屈原。端午節就是紀念他啊!”孩童的我並不理解媽媽的話,只是狼吞虎嚥地吃着。長大後,在教科書上我認識了這個似曾相識的老朋友,並瞭解了關於他的故事。我為他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爸爸是個老政治,家事國事天下事,他事事關心。記得有一年的端午節,爸爸吃着粽子卻一臉悲憤,媽媽詢問原因,他放下碗筷,表情極其嚴肅地説:“韓國人真是太過分了,竟然把端午節申報為他們國家的文化遺產。”那時候的我從沒見過爸爸生過這麼大的氣,又不理解爸爸説的話。後來,我看到了一則新聞,這才理解了爸爸生氣的原因。

長大以後過端午節,雖然不用守在灶台邊,但那種想品嚐美味的衝動一直伴隨着我。雖然粽子的口味發生着變化,但是那古老人物的故事卻永遠傳承,他時刻提醒着中華兒女什麼叫民族氣節,什麼叫愛國情深。這種感情必將影響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端午節又到了,我吃着香甜的粽子,思緒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古老的世界,正在與老朋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