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二泉映月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泉映月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泉映月作文

二泉映月作文1

初聽《二泉映月》,那是在兩年前。

那時,我正學拉二胡,老師給我示範拉了一遍《二泉映月》。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讓我不禁想到了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漸漸地,旋律升騰跌宕,悲愴悽切如濤如雨。在悲涼的曲調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歎息、傾訴和吶喊的聲音已經跳出了音符,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苦難和抗爭,聽着、聽着我居然有想要流淚的感覺。

今天,我也用二胡拉起了《二泉映月》。我與琴聲融為一體了,琴聲中,我彷彿穿越了時空,來到了阿炳那個年代,看到了江南的小巷,青石板泛着如血的餘輝,阿炳的身影被斜斜地,長長地拖在石板路上。他一身青衫,手執二胡,背掛琵琶,咿咿嗚嗚地拉着。走上前,我似乎握住了阿炳那雙飽經滄桑的大手,我感受到了他的苦難,他內心的吶喊與抗爭。

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中年因患眼疾,久治不愈,最終雙目失明。從此流落街頭,靠賣藝為生。他在黑暗和痛苦中掙扎,嚐盡了人間心酸,飽受了磨難和坎坷,但他人窮志不窮,堅強不屈地與命運作抗爭,終於鑄就了流傳千古的《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便是在阿炳雙目失明後,流落街頭,以賣藝為生之時創作的,他動人而不媚俗,張揚而不輕狂。曲子的開端彷彿是一聲深沉痛苦的歎息,彷彿阿炳在向我們講述他一生苦難的遭遇。 那哀怨、愁緒、如泣如訴的旋律,彷彿心靈的傾訴。他在傾訴着那個年代所承受的苦難與心靈上無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講述着充滿心酸而坎坷的一生。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我們彷彿可以聽到阿炳從心底迸發出憤怒至極的吶喊聲,那是他對命運的抗爭,也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昂揚的樂曲在飽含不平之鳴的音調中進入了結束句,彷彿阿炳在默默地傾訴着……

如今,《二泉映月》已經不僅僅是一首樂曲,它代表着中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它藴含了一種中華民族不甘屈服、昂然向上的精神。當我感到疲倦時,當我感到孤獨時,聽着這首《二泉映月》,我感到了無比的快慰,感謝阿炳帶給我們的無價之寶,讓我們帶着對阿炳的崇敬與感動去聆聽《二泉映月》,細細品味樂曲中那一個個不凡的音符。曲終人盡,只有那裊裊的樂聲輕輕地迴旋在無錫灰藍色的上空,久久不散。

二泉映月作文2

繁華落盡,看身後,何所有?未若寒泉映月,化作高山流水,琴韻長繞人心頭....殘月如刀,夜色似墨。雁南歸,秋水瑟。亂雲飛,寒風烈。

冷冷的弦,瘦瘦的人。拉二胡的老者將自己隔離在一片孤獨之中。那蒼勁有力的手輕輕釦起胡弦,一生的坎坷凝結在兩根纖細柔軟的弦上。恰似泉水,映着月光,從指間汨汨的溢淌而出。

弦弦掩抑,聲聲愁思。

一位滄桑的盲人,用耳朵欣賞世界,將自己的感情翻譯成跳動的音符,寄託在兩根胡弦上,映着月光,彈奏出生命的樂章。

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羣。

雙目失明後,阿冰的命運在其眼前一片漆黑的一剎那被確定下來了。他融入了中國最普通的老百姓命運的行列中。“瞎子阿炳”也漸漸入世。它依賴於堅韌而又孤寂的力量,穩若磐石的支撐着自己倉夷的軀殼在市井中活下去。杜鵑啼血般的哀鳴,在浮塵中的痛苦和生命的無奈都成了他生命中的一段音樂,那樂聲直插雲霄,向天宣示他的不平!

《二泉映月》集悽苦、寧靜、怨恨、憂傷、愁思等諸多因素相輔相成,宛若當空之皓月,這一切正是藝術殝於生活的崇高境界。連指揮家小澤征爾都是跪着聽的,聆聽後,他頓生感慨,不禁黯然淚下。而阿炳經歷了水與火的境界,他讓這一境界用音樂渲染出來,眼瞎以後的他,已無年少時的輕狂,但他全用另一種形式彰顯自己的'霸氣與陽剛!他淪為時代的孤兒,建立了文明。《二泉映月》就是一個剛強的盲藝人,再向世人傾吐他坎坷的一生,他在怒吼!在咆哮!這也驗證了詩人羅菭基的兩句話:“磨礪速度是作者的畫像,更是對世事的理解。”“他奔跑,直到找到了空間,空間的盡頭,他撞上了時間。”

遠處依稀見得,阿炳夾着竹竿,在紛飛的雪中,咿咿嗚嗚的拉着,發出悽慘的聲音,他毅志堅強,骨氣剛硬在坎坷的人生裏,向生活挑戰,對命運掙扎反抗。

泉者冷也,月者寒也,以冷應冷,如泣如訴,大徹大悟,蕩氣迴腸,哀怨彷徨!

有詩曰:聲聲猶若風怒吼,又似泉水淙淙流。憔悴琴魂作漫遊,歲月消逝人淹留。愁腸瀉地,風吹雨打盡,心似泉水冷,蕭蕭風吹月獨明。人世間,酸甜苦辣盡,到頭總如月影空。歎泉水淙淙溺儂心,想弦月曾經,悽悽慘慘照愁人。花落人云似飄柔,奈何有恨,歷遍滄桑還是愁!

二泉映月作文3

第一次聽到《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我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阿炳原名華彥鈞,從小就跟着父親學琴。相傳一年中秋節,患了眼疾的師傅帶着小阿炳來到泉水邊賞月。師父問他:“你聽到了什麼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他覺得泉水的聲音沒有什麼特別的。十幾年過去了,他的師傅早已離去,而他也因交友不慎染上惡習,被堂兄掃地出門,後來又患上眼疾,導致兩眼雙目失明,流落街頭,只能靠賣藝為生。

一箇中秋佳節,他再次來到了泉水邊,這一次他聽到的再也不單是那淙淙的流水聲了。而是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拿起二胡,通過琴聲向月夜傾訴着。起初,琴聲委婉連綿,似乎在應和着景色,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經歷:他每天都杵着一根竹竿上街拉琴,嚐盡了人間裏的各種苦頭。可即便這樣,他也堅持拉琴。隨着旋律升騰跌宕,步步高昂,他又表示了對命運的不公和對命運的抗爭。樂曲緩緩結束,可樂曲聲依然久久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他靠賣藝為生,生活過得十分悽苦。他的好友回憶阿炳彈《二泉映月》時的場景:在公園前,阿炳夫婦在那拉着二胡,在鵝毛大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淒涼。幾十年來,他就是這樣堅持着自己的音樂夢。

解放後一年,一位音樂教授找他錄製曲子,他的歌曲終於被錄製出來了。每當放起這首曲子,我的心靈都會有極大的震撼。他的琴聲一會兒高昂,好像在抱怨着老天對他的不公;一會兒聲音又變得如此低沉,好像在向着一望無際的夜空傾訴着自己的痛苦。

而此時的我也在默默地為他歎息,為他的命運打抱不平,心似乎也在滴血。任憑生活怎樣對待他,他對音樂依舊是那麼熱愛,對音樂依舊是那麼痴迷,生活用苦難來折磨他,他卻用音樂來饋贈這個世界!

如今,阿炳距離我們已經有70多年了,可阿炳流傳下來的著名的二胡曲卻始終伴隨在我們的身邊,永遠流傳下去。(江彥均大碶國小)

二泉映月作文4

70年前,我國有一位著名的民間音樂家,他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樂曲,其中《二泉映月》是其代表作。

一箇中秋之夜,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碧,泉邊一位飽經風霜的盲人佝僂着身子,手指撥動二胡,雙眼微閉,琴聲蜿蜒而出……

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中年因患眼疾久治不愈,最終雙目失明,從此流落街頭靠賣藝為生。

一年中秋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惠山二泉邊。

阿炳聽着淙淙流水聲,可他再也看不見了。遙想十多年前,小阿炳與師傅一起來到二泉邊賞月,小小年紀的他對泉聲絲毫沒有感觸,只是看着師傅飽經風霜的臉點了點頭。如今,他已雙目失明,歷經了人間的辛酸和痛苦的折磨,他從那流水中聽到了深沉的歎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二胡聲在這茫茫月夜中響起來,我彷彿駐足二泉邊,我看見阿炳的手指在琴絃上不停地滑動,流水與月光都變成了動人的音符。起初,琴聲委婉連綿,猶如清澈的山泉從山上蜿蜒而來,涓涓細流化成温柔的琴聲嘩嘩地流淌,泉面上風平浪靜,只有皎潔的月光照射下來,銀光閃閃。泉邊的樹輕輕搖曳,發出輕輕的聲響,這似乎是阿炳在由衷地讚美二泉的美麗景色,又好像是他在懷念自己的恩師。

隨着旋律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高潮,彷彿有一陣狂風掠過,寂靜的泉面被打破了,變得波光粼粼。水面晃動起來,潑剌奔迸。月影也破碎了,兩邊的樹也劇烈地搖擺,這是阿炳對命運的抗爭,對不公的吶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樂曲開始恬靜又激盪,舒緩又起伏。我好像看見阿炳站在泉邊,頭微微搖動,手在琴絃上滑動,抒發了自己心中的千思萬想,這是他對音樂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

一曲終了,我彷彿還停留在二泉邊,耳中久久迴盪着淒厲欲絕的裊裊之音……

二泉映月作文5

這天,我又拉起了家鄉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這支曲子我已經練了好一段時間了,因此拉得很熟了,但我總感覺,琴聲中似乎少了些什麼。

媽媽望着有些煩燥的我,説:“斐兒,不如先了解一下作者華彥鈞的身世,再去《二泉映月》的誕生地——‘天下第二泉池’邊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許,你就會有所啟發,就能拉出這首曲子的韻味來了。”我點了點頭。

我打開電腦,飛快地輸入了“華彥鈞”三字,很快就跳出了相關的資料。我細細閲讀着,漸漸明白了曲子的中間段為什麼如此激昂高亢。原來華彥鈞三歲喪母,由師父撫養長大。師父死後,他又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人稱“瞎子阿炳”。儘管身世很淒涼,但他從不對惡勢力低頭,是當時無錫城裏家喻户曉的“硬骨頭”。我想,那段樂曲應該是他在傾訴自己不幸的遭遇,表達對命運的抗爭吧!

我又跟着媽媽走進錫惠公園,來到了“天下第二泉”。這裏樹木成蔭,藤蘿搖曳,十分幽靜。石雕的龍頭已經不吐清泉,但潭中仍有一泓泉水。我想:原來《二泉映月》是在這兒誕生的,難怪其中有段樂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應該是阿炳在用琴聲表達他對二泉,對家鄉無錫的熱愛吧。阿炳飽經風霜,歷盡磨難,卻仍然熱愛音樂,熱愛家鄉,真令人敬佩!

我閉上眼睛,細細聆聽,我聽到了風聲,聽到了枝葉搖曳的沙沙聲,還似乎聽到了淙淙的流水聲……如樂曲一般,悦耳動聽;似天籟之音,令人陶醉。聽着聽着,我似乎領悟到了阿炳在《二泉映月》中表達的豐富情感。

“該走了,我相信你這次一定能拉好。”媽媽拉着我的手,離開了錫惠公園。一回到家中,我立刻拿起二胡,再次拉起了《二泉映月》。這次,我拉得分外投入。

啊,《二泉映月》!你讓我觸摸了家鄉一位民間藝人的靈魂,讓我領略了家鄉音樂的魅力。我愛《二泉映月》,我愛家鄉無錫!

二泉映月作文6

想到這裏,阿炳猛地拿起二胡,走出了破屋。阿炳向着惠山宮觀走去。他越走越快,後來乾脆小跑起來。也許是他內想去"看”白果樹,聽"二泉"低低歌唱的迫切慾望使他不顧自己會不會摔倒,會不會在馬路上有危險的顧慮早已忘掉。只是一直向那裏前進,似乎已經早把自己眼盲的事拋到腦後了。

很快啊,餅竟然安然無恙的來到了惠山宮觀。他撫摸着那棵古老的白果樹。這時風來了。他發現空中好像有什麼東西在飄動,伸手一抓,放在鼻子旁聞了聞,聞到一陣清香;放在手上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摸到它是一朵一朵的。突然,阿炳明白了。激動地喊道:"白果樹它……它開花了,好久沒有來這兒了,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啊!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這時,他隱隱約約的聽到觀裏有人提到了"二泉"兩字。於是,他再次拿起二胡向到觀後後走去。這次他不再走那麼快了,因為他每時每刻腦海中都浮現着那些美好的回憶,他在享受這美好的一切!

到了道觀後,"二泉"那流水的淙淙聲,那細微的歌聲。都使阿炳心花怒放,此時此刻他真的已經到達了忘我的境界!

"二泉"歌唱,秋蟲唧唧,雞啼鳥叫,蛙叫蟬鳴……這些音樂混在一起,成了一個交響曲。這所有的一切都讓阿炳受益無窮。他想到了曾經坐在道觀前,感受大自然時的樂趣;想到了每天拉二胡學習明月時所受的苦處;想到了自己為了二胡不顧一切,鍥而不捨的追求與熱愛;想到了自己雙目失明,被迫離開道觀,流浪街頭時的滄桑;想到了被道觀中的人趕出道觀時的悲憤;想到了,每次在一旁靜靜聽着"二泉"唱歌時心中的激越……

總之,這時他心裏百感交集,這促使他心中不由自主的出現了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樂曲。阿炳立刻拿起二胡,把曲子立刻演奏了出來。他的眼睛裏閃爍着晶瑩的淚花,但是始終沒有流下來。因為他知道,他的命運雖然坎坷,但他更要堅強,更要勇敢的去面對生活。

演奏時他在久久的沉思着,沉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