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上善若水作文(通用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上善若水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上善若水作文(通用15篇)

上善若水作文1

古人云:“上善若水,大愛無疆。”水,乃世間至柔,至善,至純,至韌之物,化得了剛強,容得了污穢,擋住了傷害。

春日融融,萬物爭妍,油菜花開得正盛,微風撩過金色的髮帶,一片金色的海浪翻滾而來,令人措手不及。赤腳走在鋪着零星桃花、杏花瓣的田埂上,混着青草香的泥土味使我舒暢地喟歎了一聲。

走了好一會,走到腳趾上都蓋了一層“黑皮膚”,我才罷休地坐在河岸上,讓微冷的水輕撫着腳丫子。水軟軟嫩嫩地輕吻着腳面,像初生嬰兒的皮膚那麼滑,那般柔韌無骨,都不忍動作太大而傷了它。

偶爾晃盪了幾下腳,它便像個頑童般吃吃地笑開,眼角的貓紋深淺有致,泥土的棕黑在水中悠悠盪開,可過後,水依然如此清澈,像有一隻無形的手輕輕剝落了骯髒,用善意將它滌盪,不留一絲痕跡。

大幅度地甩腳,它便大幅度地漾開,任是世間頂級的舞者,也不能如此沒有限度地伸展腰肢,這麼柔得驚人。使壞的將一塊大石頭扔進去,想破壞那柔和無害的笑容,卻不想她一掀羅裙,石頭便玩起了捉迷藏,一下子便消失不見,水面漾開的反而是更深的甜笑。

水啊!你是這世間的奇女子,任誰都沒有你這樣柔的身段、美的淺笑,你是這世間的真君子!你將你的子民寬容地擁抱,你將連起的烽火與殺機斂於平靜!

你看透所有黑暗,無需驅逐,只用滌盪,因為所有的黑暗生於光明,只是純淨蒙覆了塵埃,而你,便是這滌淨塵埃,讓黑暗重現光明的使者。

你是擁有温柔雙手的母親,所有的稜角都將於你這撫平。

柔極至剛,剛極至柔,於柔更柔,於剛更剛,我願,上善若水,大愛無疆。

上善若水作文2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輕輕地讀出這句話,然後慢慢地咀嚼,心裏竟有一股説不出的味道。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麼?如此難得的品性,誰人又能擁有?

眼前不由得閃過一個畫面:古色古香的房間內,一男子坐在椅子上,身着青布長衫,手拿一本書正靜靜讀着。旁邊的茶几上,一杯香茗正靜靜地冒着熱氣。旁邊的香爐上,青煙徐徐上升,有着説不出的柔和與靜謐。男子目光温和,給人以温潤如玉之感,嘴角含笑,好似畫裏的人。

這,便是聖人了吧。

這樣的一個男子,想必定是脱俗之人。

世上看透紅塵的人很多,可是能真正脱離紅塵的,又有幾個?

我擁有同情、關愛、但我沒有像聖人那麼多的悲憫和博愛;我擁有知識、智慧,但我沒有像聖人那麼淵博的學識和高深的智慧;我能看透紅塵,但我走不出它,我只能身陷其中,任由自己被現實的鐵鏈束縛。

我是凡人,世上有很多東西我都得不到,所以,我學會了敬仰,敬仰那些擁有我想得到卻不曾得到的東西的人,敬仰聖人。

聖人,上善之人,究竟是怎樣的經歷,才讓他置身紅塵之外,又對天下萬物胸懷愛憐之心:是怎樣的磨難,才能讓他把一切都看得風淡雲輕?又是怎樣的力量,讓他在經歷了這麼多後,沒有像普通人一樣倒下,而是站了起來,並保存好了一顆至善之心?

各方面都如此出色的聖人,真可謂是神袛一般的存在。

吾願將吾心,獻與吾之神。

吾願與所有人一起,向您屈下高傲的雙膝。

我相信,您面前不會有敵人,沒有人願意做您的敵人,也沒有人有能力做您的敵人。

至善之人,必定也是至仁之人。

仁者無敵。

上善若水作文3

古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水是流動的靈魂,水清澈無垠。智者樂水,是愛於水的淡泊,愛於水的澄淨。人的深諳、智慧,也只有在如水的淡泊中,方能顯現。

由於淡泊名利,陶淵明選擇隱居,遠離世俗,追求東籬飲酒、西疇放歌、南山採菊、桃源耕田的理想境界。杜甫深懷對百姓的同情以及對統治者的控訴,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憤之句,卻全然不在意自己的生活有多清苦,還擁有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愛胸襟。

“輕輕拂去塵灰,在陽光下看你流淌,遠遠的,遠遠的……”記不清哪位詩人曾吟唱的一首詩。

看,那潔白的水在浩淼的海中也能唱着歌前進,它從不安於現狀,不安於守在那小小的水窪、池塘中,它集於湖,聚於江,流入河,奔入海,彷彿在告訴人們:我們是多麼的進取!其實單隻看那一小滴水,也威力無窮。這樣,石頭被水一點點滴穿,困難也被一點點戰勝。我有時會想:我體內不也流淌着這自信無畏的水嗎?

老子有云:“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至柔至剛,顧名思義,它有女人的淑雅,也有男人的氣魄。

水,以生命的形式在我們的身體中涓涓流動。人的肌膚因水而生動富有活力,人的體形如同波浪,描繪出生命的軌跡,有波浪才有向前行進,彷彿冥冥中註定我們與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水,透過它明亮而純淨的身軀,我清晰地看到了我自己,有時,我可真的迷茫了,我是水,抑或水是我呢

上善若水作文4

偶遇秋雨,卻又不似他往日的淅淅瀝瀝,只是茫茫一片,不成煙,不成霧,籠罩了同升湖整整一天。望一眼窗外,萬物正無聲地承澤着上天的恩惠,萌生了幾分感慨。

這迷濛的景引起了我迷濛的回憶。想起父母對自己生活中點滴的關心,我開始懷念家的味道,家的温暖……平時未能察覺之處,到了離家之後竟成為最温馨的回憶,見出愛藴藏於生活之中,不分大小,總在不經意間浸潤着我們,讓我們不斷成長。

正如上善若水。

水無形,因而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身處幸福之中都往往不能察覺,直到失去後才如夢初醒,轉而想要珍惜,但哪還有幸福可言呢?大愛無痕,它總隱藏於點滴之中,不斷地哺育你,關懷你,在你笑的時候祝福你,在你哭泣的時候安慰你,在你迷茫的時候點醒你,這才是真善、上善。不必待到失去才想起去珍惜,正擁有時就懂得去珍愛不是更好嗎?

水順流而下,因而不焦不躁,平易近人。為善者,善皆出於本心,方能顯出純淨,顯出空明,顯出慈悲。倘若善舉的背後是一個一心索求回報的靈魂,那麼着善舉必定不是真善,靈魂也必定不會純淨。上善因像水一般,無聲地浸潤大地,養育萬物,之後便無聲地離去,不帶一片雲彩。水雖然離去,萬物又怎麼會忘記它呢?

所以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利萬物是其博愛,不爭是其智慧。認為和不能如此呢?倘若真有那麼一羣人,在社會中像水一樣廣泛地施行善舉,一心一境,只願救眾生脱離困境而不求回報,那會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事啊!我知道,我們身邊有着這樣的一羣人,而且今後還會越來越多,將上善化為濛濛細雨,籠罩在這東方的神州!

望着窗外的濛濛秋雨,竟有了一種奇妙而又親近的感觸。之間窗外的蒼木沐浴在細雨中,枝梢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是否也和我有着同樣的感受呢?

上善若水作文5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老子的《道德經》中所講的。人,也要像水一樣,學會寬容,學會隱忍。

曾經有一次,我坐在飛向南京的飛機上,我前面坐的是個四、五歲的小孩。這時的天氣不太好,風雨交加,剛繫好安全帶,就聽到航空局的警報:飛機將從9點起飛調整為10點起飛。

此時,一架玩具飛機飛了過來,正中我的額頭。我本才安撫下飛機晚點的煩躁心情,又馬上燃了起來。我解開安全帶,站起身,正要怒罵出口,卻聽前座小孩的家長對我説:“小姑娘,沒事吧,我兒子比較調皮,請見諒……”轉身又對那個小孩説:“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快向姐姐道歉!”隨後,那小孩也轉過身來,兩隻水靈靈的眼睛看着我,極為乖巧地説了句:“姐姐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説完還向我賣了個萌。多可愛的孩子呀,剛才那煩躁之情已經被我狠狠地壓了下去,千絲萬縷的情緒只是匯聚成了一句話:“沒關係,下次注意就好”。“謝謝”那小孩眼角的淚珠消失了,轉化為無數的喜悦。小孩的母親也連連道謝,還把一袋小餅乾送給了我。

有時候,包容真的很重要。我如果拒絕了那小孩的道歉,那就會讓我,那個小孩,他的媽媽以及周圍的人都把心情變差。

但是,我們需要分清包容和縱容之間的差別,以免讓“包容”成為了“縱容”,我們可以包容別人,但不是無底線的。也許,那小孩的玩具還會飛來第二次,我也還允許自己原諒他,但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第五次呢?那隻能稱為屢教不改了。

人是有原則,有底線的,還是要分清包容和縱容。

在那個夏夜裏,我真正明白了“上善若水”的含義,這個句子,也是從那時,決定伴我一生。

上善若水作文6

水是最常見的物質,是一切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對水很早就有了認識,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水都被視為生命最基本的組成元素。人們也從水中悟出很多真理。道家有云:上善若水。

有水的頑強,孔明千磨萬擊不放鬆。水是世上最柔軟也是最堅硬的東西,在迴歸大海懷抱的途中會遇到許多挫折,巨石的阻擋並沒有擋住水的腳步,他劈山開路,奔向大海。諸葛亮“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為報知遇之恩,臨危受命,本可躬耕南陽,安居一生。可他沒有,他像水一樣,千磨萬擊還堅韌。他不斷衝擊着人生的巨石,一次失敗了還有下一次,縱使“出師未捷身先死”,可他的精神卻仍在激勵後人,勇往直前。上善若水,百折不撓。

有水的堅持,蘇秦水滴石穿鑄輝煌。水滴石穿,家喻户曉;懸樑刺股,貴在堅持。蘇秦少年時出外遊歷,卻一無所獲,回到家後,父母嫂妻都不理他,他痛改前非,夜夜挑燈。頭懸樑,錐刺股,廢寢忘食,努力攻讀。然後遊説六國,獻合縱之策,掛六國相印。父母態度轉變,嫂子匍匐在地,妻子刮目相看。上善若水,持之以恆。

有水的平和,蘇軾以柔克剛,化解挫折。水遇到巖石,不僅會沖刷它,還會繞過它。蘇軾有儒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渴望報效朝廷,又追求道家的淡泊,佛家的虛無。蘇軾把儒道佛三家的學説很好地融合,於是他眼中再沒有什麼煩惱之事。蘇軾在遇挫時,用道和佛使自己解脱,才能寫出那樣不同於他人的豪放詞來。這樣的人生態度,即使挫折如江心巨石,堅鋒滿身,其奈若何。上善若水,貴在心境平和。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水不僅滋養生命,更能滋養精神。我們要學習水的精神,精彩我們的人生!

上善若水作文7

一個深冬的下午,我站在公交亭旁等車。凜冽的寒風無情地刺在臉上,我不禁向上挪了挪圍巾,把圍巾裹得更緊了。

一箇中年男人向我走近,他憨笑道:“小妹妹,你有一塊錢嗎?我身上沒有零錢。”他向我投去期待的目光。我心裏想:出門坐公交車怎麼會沒帶零錢呢?新聞上曾報道過“假乞丐月入過萬”,難道這是種新式騙法?

我摸了摸口袋裏的幾枚硬幣,卻一臉無奈地説:“叔叔,不好意思。”那位中年男人仍然笑着説:“沒關係。”説完便急匆匆地向其他人尋求幫助。

過了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我三步並作兩步地跨上車,往投幣箱投入硬幣後便找了個座位坐下。望着窗外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川流不息的汽車,早把剛才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不久,車內的爭吵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只見車上的司機對一位老人喊道:“投錢,快投錢!沒錢就趕緊下去!”老人身上破舊、單薄的布衣與司機身上嶄新、厚實的羽絨服形成鮮明的對比。老人把手中緊攥着的錢遞給司機,並指着背上一大袋空飲料懇切地説:“這裏有六毛錢,我再把這些飲料瓶都給你,行嗎?”司機態度強硬,仍然不肯讓老人上車。

在老人即將要被趕下車的瞬間,一陣硬幣掉入箱底而發出的清脆、悦耳的聲音使原本喧鬧的車內瞬間安靜下來,車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投幣人身上。我定睛一看,居然是那位在公交亭向我求助的中年人。

中年人平靜地説:“這位老人的票錢我幫他付。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手幫助他,未來你有困難時候也總會有人幫助你的.。我在公交亭等車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零錢,幸好找到了人和我兑換零錢,不然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老人感激地望着中年人,連聲道謝。中年人牽着老人坐在他的鄰座上,他詢問着老人的情況,最後在他的百般勸説下,老人穿上了他的羽絨服。

頓時,車內温暖如春,我感覺自己汗涔涔的。望着中年人和老人温馨、和睦的背影,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渺小了……

上善若水作文8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我認為是上善若水,如果一個人具備了水的各種物質,那麼對於人生的認識就到達一定的高度了。

水以不變應萬變,水是無形的,因此,我們看到的水的形狀取決於它存放在什麼形狀的容器中。這樣一來,水就能隨機應變。不論處在什麼樣的容器中,對它自身品質都不會產生影響。我們人就應如此,容器就好比是外界大的環境,人處在大環境中,這就是一種出世的智慧。

水看似波瀾不驚,是不是水不管遇到什麼都依然保持平靜的狀態呢?也不盡然,“波濤洶湧”、“波瀾壯闊”這樣的字眼不就是用來形容水的麼?當水遇到大風大浪時,它也會反抗,也會作出鬥爭。人生不就是如此嗎?人生是需要激情的,是需要奮鬥的,沒有激情的人生是乏味的,無聊的。激情就好像是生活中的一味佐料,有了它生活更豐富多彩。

在我看來,之所以要“上善若水”,最重要的是學習水的那種平和的狀態,一個人對待人什麼事都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面對,我想,再沒有什麼事能夠與它產生太大影響。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平和絕不等同於不求上進,不思進取,平和是一種心境,而不是一種態度。心靈上的平和寧靜並不是追求上的停滯不前,如果是始終處於一種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狀態,那就不異於虛耗光陰,這跟我們所追求的平和的狀態是相去甚遠的。

水是由很多微小的水分子組成的,這些水分子聚集到一起,融會貫通,便形成了一湖水,乃至一江水,甚至是海水,水的作用有很多,首先,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任何生物都難以存活,水能滅火,當發生火災時,水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可以説是一個個微小的水分子彙集到一起才形成這樣巨大的力量。我們人不也是如此嗎?每個人都是水分子,團結到一起,形成了一湖水,一江水,甚至更多,這樣的力量是強大的。

因此,我説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作文9

水,匯聚了溪的靈氣,湖的秀麗,江的洶湧,海的廣博。曾經有多少文人墨客讚歎過它,吟誦過它。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美麗的夜晚,月光像是被牛乳洗過一般,穿過古老的青松,潺潺的小溪,揉碎了這一輪明月,散落成一片片流動的梨花。珠飛玉濺,像煙,像霧,輕似夢,細如絲。遠離了痛苦的紛攘,留下了自然的寧靜。溪,不正是水的靈氣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西湖,像一條輕羅帶,在自然間盡情地飛舞。風,讓它盪漾起一個個酒窩,去裝滿春天的微笑。放眼望去,翡翠般的湖面上雲霧繚繞,忽而滾滾而來,忽而拂袖而去,像一個魔術師。坐在岸上古色古香的亭子裏,你會發現西湖是一位修女,她是那樣地矜持,湖水共藍天一色,數不清的綠樹紅花倒映在水中,真是“人在畫中游。”西湖一點也不比西子遜色,反而多了一份自然,一份美麗。湖,演繹了水的秀麗。

“無數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讓我們再次聆聽那來自遠古的聲音,來自冰川的聲音。長江,不畏任何艱險,只知道自己應不停地向前,向前。震耳欲聾的一聲響,便把巨石捲成了碎末,紛飛在空氣中。它咆哮着奔騰於高山懸崖之間,掀起層層巨浪,毫不猶豫,毫不徘徊。江,為我們講述着水拼搏的故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廣博的海正是有了博大的胸懷,才能一望無際。站在海邊,你甚至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天和海渾然一體了。一隻海鷗,直衝雲霄,在大海上空自由地翱翔,感受着無邊無際的美。海的胸懷鑄就了它的偉大。海,詮釋了水的廣博。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是這個世界上最柔弱的,同時又是最堅強的,溪的靈氣,湖的秀麗,江的洶湧,海的廣博,都是水的韻律。水,是生命之源,水,滋潤着世界萬物,但它卻不爭名利。所以,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作文10

“歡迎乘坐917快淶水。”

“車輛轉彎,請注意。”

“哪位乘客給剛上車的大爺、大娘讓個坐,謝謝了。”

“車輛下坡,請扶好扶手。”一句句善意的請求,一句句温馨的提示,一句句温暖的問候,它們如一陣陣涼風吹拂着人們的臉頰,如一絲絲清泉滋潤着人們的歌喉,如一縷縷陽光照耀着人們的心田,整個車廂充滿着温馨、和諧。儘管有時車廂擠得滿滿的,水塞不通,手不曲寸,似乎再來一個都是多餘的,可到站依然停車,下去一個,上來一個,上上下下、穿穿梭梭、來來往往、見縫插針,沒有一點怒色,一聲怨言,更沒有怒髮衝冠、大發雷霆,偶爾有點磕磕碰碰,只要相視一笑或輕輕的説聲“對不起”,一切都是那麼的隨意,那麼的自然,原始的淳樸,人性的善良在這裏盡情的揮灑。即使在車上遇到點委屈沒有得到對方及時的歉意,但一看到20xx號售票白桂華關注的目光,一聽到她主動把責任攬到自己這邊來的聲音,再大的氣也就煙消雲散了。也許有人好奇:從淶水南郭下到北京天橋汽車站全程91。26公里,途徑61站,往返一次大約六個半小時,是什麼精神支持她如此熱忱?是什麼動力支撐她如此矍鑠?她總是微微一笑,想想自己白髮蒼蒼的父母背井離鄉、舉目無親,一聲相互温馨的問候,一把輕輕的攙扶,增添了愛的音符;想想他人春秋鼎盛的年華遠走他鄉、輾轉反側,一聲醍醐灌頂的提示,一把微微的幫託,減少了迷茫的徘徊;想想自己孑然一身、形單影隻的孩子,一聲聲不厭其煩的提醒,一掌掌重重的支撐,培育了關愛的火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天白桂華都高高興興上班去,高高興興下班回,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一干售票就是十幾載,“平安行,你我他”,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作文11

如果説麗江的古城人盡皆知,那麼距麗江10公里處的拉市海的水則鮮少有人耳聞。

拉市海非海,而是一個濕地自然保護區。

正是烈日當頭的時候,我們坐上條柳葉似彎彎的小舟,開始了拉市海之旅。小舟在船伕熟練的控制下緩緩前行,我們也猶如緩緩走進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畫。小舟兩邊的水面上飄滿了碧綠碧綠的浮萍,往身後看去,小舟駛過痕跡把浮萍分在了兩邊,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大概説的就是這個景象吧。抬頭遠眺,遠處一位帶着草帽似是在捕魚的老翁,也好像融進了這幅寧靜的山水畫。

我們的小舟繼續向前,浮萍少了些,從它的縫隙中我們能清楚地看見水中的游魚。

原本在遠處的老翁也離我們漸漸近了,卻發現那老翁卻不像在捕魚,似是在撈什麼東西。再近些才發現原來他是在打撈垃圾,我們不由地都看了看自己手中喝完的飲料瓶,覺得把垃圾給他是個不錯的注意,便讓船伕再把船撐近些,方便把瓶子遞給他。

近了才看清,老人的皮膚黝黑,估計是常年累月在船上風吹日曬的結果。他面積不大的小舟上有個大大的麻袋,裏面裝的時是垃圾,旁邊還有一張收好的網。有人問:你是專門在這裏撈垃圾嗎?老頭接過我們的飲料瓶,搖搖頭説:不是,順便的,我是抓魚的。我腦中瞬間冒出一個念頭——兼職處理垃圾和捕魚?果然有人和我一樣的想法:這裏撈垃圾的工作人員都是漁民?老頭似乎有些沒聽懂我們説的普通話,我們重複了一遍他才聽懂。不是不是,我就是漁民,不是撈垃圾的工作人員,這裏沒有專門撈垃圾的,他連連擺手,以前這裏都沒人來,現在遊客多了,有些人沒有素質,亂丟垃圾,把我們這兒都弄髒了,我看不下去。我們都有些驚訝。

小舟緩緩地繼續向前,老人也離我們越來越遠,似是又回到了那幅山水畫中。我想,這位老人和這裏的水一樣美,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默默地為自己的家鄉奉獻着,不追求回報,更不追求名利,只是追求這青山綠水可以永遠保持下去。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作文1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結合近期的閲讀與思考,我有幸在本次讀書會中進行發言。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齊桓公大度慷慨成霸業,令我欽佩;管仲不計前嫌展才學,使我感歎。但使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鮑叔忠君忠國、推賢舉才的無私,是鮑叔退位讓賢、寧居其下的甘願。

《道德經》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鮑叔如水一般,利萬物而不爭。哪怕身處光芒萬丈後的陰影處,也滋潤萬物,不問名利。哪怕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是管仲而不是他,君王重用百姓誇讚的是管仲而不是他,他仍默默付出,不爭不怨。鮑叔此般如水一樣的德行,鑄就了這千百年來仍閃耀着光輝的偉大人格。

鮑叔識人知人而不妒,推賢舉才而不恨,不務虛名,甘居其次,試問古今以來,有幾人能有此般忠義,此般胸襟?如魯迅所言:“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落紅有情,每一處綠意都生機盎然;“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載。”人間最美是鯨落,孤獨的海洋裏綠洲温暖;“上善若水”,每一處清流都炫如星河。

中秋將至,十五的月亮將大放光彩。但地球的背面,是太陽把自己的光散發出去,而被月亮反射入人們的眼。十五夜裏那輪光潔明亮的月啊,若是沒有太陽的不爭不搶,無私無怨,你怎會被文人騷客們讚譽千年,寓情萬世呢?成就霸業的齊桓公啊,施才展學的管仲啊,若是沒有鮑叔的忠君忠國,潤物不爭,又哪來春秋霸業之美談,雄韜偉略之佳話呢?

所幸,“世人不多管仲之能,而多鮑叔知人。”

所幸,世間此般“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所幸,世有上善者,書亦文錄之。

閲讀一個人,閲讀一段史,閲讀至賢至聖的品行,閲讀芸芸眾生的異同。在閲讀中深受感動,在閲讀中修身養性。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上善若水作文13

有一次,孔子正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向東奔流的河水,他的學生子貢問:“君子一見到大水便要前去觀賞,這是為何呢?”孔子回答:“因為大水能夠不停地向前流動,惠溉四方,潤澤萬物,卻不自認為有功,所到之處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這就像‘德;它流動時,由高處向低處流,舒緩湍急皆循其理,這就像‘義;它浩浩蕩蕩,千支萬流匯入汪洋,永無窮盡,這就像‘道;它奔赴幽深的山谷也毫不畏懼,穿山崖,鑿石壁,勇往直前,這就像‘勇;它總是趨向於平,安放必平,公平公正,這就像‘法;裝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這就像‘正;它無所不至,該到的地方,它都流到了,這就像‘明察;它無論發源何處,即使經歷萬千曲折,也一定要向東流,這就像有‘志向;它可出可進,無論到哪裏,都能把那裏的萬物淨化,這就像‘善於教化。這些就是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觀賞的原因吧。”

孔子於最平常的水中,得到智慧的啟迪;從水的不同形態中,感悟到許多人生哲理。《説文解字》水部有468個字,是《説文解字》中收字最多的部首。可見,在我國,多水的自然環境也孕育出了獨特的水文化。

“水”的甲骨文,中間是水脈,兩邊表示河流,形狀像水從高處順流而下,描繪的是水的流動的狀態。金文和篆文的形體更是彎彎曲曲的飛流直下的流水之形,其中幾點,表示激流中濺起的水花。一個古文“水”字,向人們生動地展示了“水”的神韻和風采。楷書,則把表示水的幾點線條化,同樣也是象形字。李白的著名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漢字中的“水”字內容表現得十分逼真。

因為大江大河都是由水組成的,所以“水”在古代又作為江河的通稱。又因為“江”在上古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因而古人只能用“水”指江和河。今天的漢水、渭水、淮水、泗水等幾條河流均稱“水”,就是古代“水”指江、河的遺存。

上善若水作文14

“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

所謂上善若水,便是要有水一樣的“善”,即做人如水一般無私,寬容,滋潤世間萬物而與世無爭。古往今來,上善若水引導着一代又一代的學者聖人在為人處世的大道上前行。

上善若水,要有廣大的胸襟。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彙集成海,便有了深不可測的度量。自古以來,凡成大事者無不有着非凡的氣度。韓信曾受過胯下之辱,然而當他成為大將軍後,並沒有向當年羞辱過自己的無賴報復。以德報怨,如此寬廣胸襟,如何不叫人佩服?林肯在競選美國總統前夕,在一次演説時被一個參議員羞怒家世窘困,然而對此他並不在意,反而以自己一番發自肺腑的發言贏得了眾人真誠的掌聲。他對待政敵,總是本着寬容待人的原則化敵為友,為他日後的成功起着不可磨滅的作用。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可見寬容的心就如同浩瀚的大海一般能夠容納萬物。

上善若水,還要有着謙虛的心,不與萬物爭高下。水往低處流,這正是因為水的謙遜,不願追名逐利,攀龍附鳳。但凡讀過武俠小説者,不難發現那些武功造詣深不可測的人往往並不顯眼,《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就是個典例。縱觀古今,牛頓説:“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孔子説:“守之以謙。”毛澤東説:“虛心使人進步。”蘇格拉底説:“謙遜是藏於土中甜美的根。”如水一般謙遜,始終難能可貴的品質。楚漢之爭,項羽飲恨而終,劉邦一統天下,根本原因在於謙遜這一品質的有無。項羽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不聽謀士計策,反之劉邦恭敬待人,謙遜有禮,謀士們自然而然就為他出謀劃策,對他忠心耿耿了。上善若水,為人低調,這並不是懦弱的體現,而是為今後成功的鋪墊。

總而言之,上善若水,是善的最高境界,做人惟有上善若水,才能像老子説的那樣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

上善若水作文15

永遠的光芒老子有云:“上善若水”。

水是温和的。它平平靜靜地在那裏流淌着,沒有風的作亂,它永遠都是那樣平靜、温和。水似乎沒有形狀,可也能

是世上所有的樣子。

隨欲而安的個性,使得我們能將它困在一個又一個或精

或簡陋的容器裏,隨心所欲地讓水呈現出我們所需要、喜愛的形狀來。而水從來不曾反抗過,只是在

裝載它的容器中微微盪漾。

很喜歡看魚兒在水中游走,水如一個寵愛孩子的母親,不留一點兒縫隙地將魚兒層層圍住,好像生怕它受到半點兒傷害。可水並不限制魚兒的行蹤,但魚兒所到之處必有水 。多麼慈愛的一位母親,温柔得令魚兒永遠也離不開她的懷抱。

可是,在水温和的外表下還藏有一個執着的心。九曲十八彎的路程,沒有攔住它的腳步;百折不回的堅定,伴着它一路而行。魯迅先生説:“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既然路是人們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那麼河道呢?最初的河道,那是水的一次次衝擊,經歷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開拓出的通向大海的道路。

還記得外婆家門前的那一個石板。堅硬而厚重的石板上留着一個小小的水坑。小時候的我總以為那是一個路經此地的大力士所留下的,後來才知道那竟是每天從屋檐上滴落下的小水滴的“傑作”,沒有哪個人第一次知道這個故事時會不為之動容。“上善若水”,老子所主張的道是清靜無為,無為而有治,水正好契合了他的思想。但這水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孔子有云:“逝者如斯。”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水承載着不同的思想,永流不息,見證了兩漢之雄鍾巨鼎,見識了北宋之遊船畫舫,見到了晚清之斷壁殘垣……

我不知如何描述真實的水,就讓我重複一次老子所説的話吧:“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