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三國演義作文集合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2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三國演義作文集合15篇

三國演義作文1

《三國演義》是寫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約97年歷史風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主要寫了三國是如何遂一統歸晉的。這部書反映了三國時期政治,軍事的雜亂矛盾及其轉化,概括的那個時期的歷史發展軌跡。愛恨分明是整部小説給予讀者最深刻的印象。而政治上的權謀傾軋,戰爭的頻繁發生,社會的動盪不安。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劉備三顧茅廬了。劉備要請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就去隆中找他,但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而到了第三次時才見到諸葛亮,諸葛亮則被劉備品格打動了,心甘情願的做諸葛亮的軍師,全心全意的輔助劉備。從中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雖屢受挫折,但還要堅持不懈,就像劉備那樣,雖然前兩次不見諸葛亮,但是還堅持不懈。

《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也讓我印象挺深刻的。周瑜因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就讓他用十天的時間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顧全大局,説三天就能完成,並當場立下了軍令狀,他算出第三天會起霧,於是那天他用二十條草船和五六百名士兵到曹營借來了十萬多支箭。

總言而知,《三國演義》取得的文學成就是不能忽略的,在潛移化當中,它對世道人心發揮了相當的影響。儘管霸業成空,儘管“師出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閲讀那些風流人物的事蹟,仍然還是可以激起所有讀者的壯志情懷。

我們可以這樣説,《三國演義》是一扇門,推開它人生的奧祕盡在其中。

三國演義作文2

“只聽一聲炮響,從樹林裏鑽出五百個騎在馬上的戰士,他們威武地握着兵器,向前奮勇衝殺。領頭的大將不是別人,正是張飛張翼德。他大吼一聲,把曹軍的`一位大將都給嚇死了,其它大將哪還敢上去跟張飛交手啊!官兵們都嚇得抱頭鼠竄,屁滾尿流”嘻嘻,我又在聽《三國演義》啦。

這個寒假,爸爸給我聽了《三國演義》,我立刻被裏面精彩的故事所吸引。我最喜愛的常山趙子龍在千軍萬馬中左衝右突,救下了糜夫人和阿斗,是多麼的英勇善戰!我還認識了宅心仁厚的劉備、陰險奸詐的曹操、忠厚老實的魯肅、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

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他博學多才,料事如神。有很多成語故事跟諸葛亮有關,比如“三顧茅廬”、“舌戰羣懦”、“三氣周瑜”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諸葛亮早算到三天後必有大霧,還料到曹操生性多疑,必然會用箭射,因此取得了成功。可見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覽羣書、足智多謀。

《三國演義》裏的故事真讓我着迷,無論走到哪都要帶着收音機,爸爸説我快成“小三國迷”了。不過就要開學了,我跟爸爸“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地立下了軍令狀:“在新學期裏要遵守紀律、專心學習,否則定斬不饒(指刪除我愛玩的電子遊戲)!”哎呀媽呀!真是要努力了,不然就會“陪了夫人又折兵”啊,哈哈!

三國演義作文3

漢末,在三國,眾路英雄逐鹿中原最終又三分天下,他們分別是劉蜀、曹魏、孫吳。而我們不是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也沒有三分政權,我們家是一個“和諧國”,因此正和漢末時代的三國有些相似。

魏國是一個人馬最多的.國家,而只有媽媽才有資格當一國之主。媽媽,有些驕傲,事無鉅細任何東西都要經過“華海”之眼。當然,有一次是母親節,我偷偷摸摸從媽媽包中拿了20元,想去買花,正好被正在敷面膜的媽媽逮個正着,聽到:“站住!”一聲,我心裏立刻即涼了,乖乖地,把錢放回包中,我幾次有貓膩,媽媽就像一個監視器一樣。總之不能坐以待斃,還不如俯首稱臣,每天洗碗還可以得1元,真是火眼金睛。

三國鼎立之時,孫、曹、劉佔天時地利人和。老爸是個醫生,所以他是劉蜀再合適不過了。老爸的別名叫包細儉,病人經常叫他儉細胞。好像專門就是個當醫生的一樣幽默風趣,不過人們都很尊敬他,他為了升副什麼高的職位,經常夜以繼日地看書很認真。

孫吳,我想這個人是最默默無聞的人,就像我一樣,從來沒有發言權,唯唯諾諾,想古時孫劉聯盟,抗戰曹魏,這還正和我家一模一樣。

這就是我家現代版的“三國演義”,把我們一家演藝的淋漓盡致,你們快來感受一下魏國的內柔外剛,蜀國的和藹可親和吳國的熱情似火吧!

三國演義作文4

對於《三國演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連上一輩的人都知道,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如: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等等。此小説是由明朝羅貫中根據三國曆史演繹的長篇小説。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三國中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最不可思議的三場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三場戰役分別是由曹操和袁紹,曹操和孫劉,劉備和孫權,這三家我們來一一分析。官渡之戰:

曹操用人得當,袁紹大意輕敵。赤壁之戰:曹操驕傲自大,孫劉計謀得當。夷陵之戰:劉備大意糊塗,孫權善於用人。以此上分析來看:自大,粗心是人類的一個大敵人,我們應吸取教訓勇於改正。

講完了戰爭我們再講人,曹操:曹操是一位愛才如命的人,卻為人陰險,不能為我所用的人才他就殺掉,可見人之險惡。但屬實,他是一代梟雄,智勇雙全。劉備:劉備是遠近聞名的賢德人士,武將對他忠心耿耿,但晚年一時糊塗,消耗了蜀國大半兵力。孫權:孫權善用人才,積極聽取謀士建議,但晚年昏庸無能,吳國大亂。以上經驗總結出他們三個原本都可以完成統一,卻都擦了個邊。所以我們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就算快成功了我們也不能鬆懈。

人類只有在歷史中吸取教訓才能不斷進步,我們也是這樣,有了缺點我們就要努力改掉,不然我們就不會進步,遑論成功了。

三國演義作文5

人生,有無數個第一次,每一個第一次都令人懷念無比,而最令我懷念的則是第一次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一本古代名著。在書店時,我一眼看中這本書,毫不猶豫地陶出錢買了下來。它像一塊擁有魔力的磁石,吸引着我,當我 翻開了第一頁,很快,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接着翻開了第二頁———第三頁——-書中“桃園三結義”,“温酒斬華雄”等 故事把我帶進了三國世界中,彷彿我就是三國中的一個人,無聲無息得看着三國勢力發展,直到全國統一。

往常看書,我總是囫圇吞棗,走馬觀花,可在看《三國演義》時,我總是喜歡認認真真看,甚至來回看幾遍。義薄雲天的關羽、身手不凡的馬超、一身是膽的`趙雲……一個個人物的生動形像,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

半個鐘頭過去,我拿着書,坐在旁邊細細品味着,我感覺好像進入了書的海洋,字的世界,轉眼間,我又覺得我進入了蜜罐,全身被甜味包圍着。從中午到下午,我一直是在書中度過的,我簡直不知還有哪一本書有如此般的魔力,我完全不知時間過得如此快。就這樣,在這第一次後,我喜歡上了看書,我變得愛看書了。

就是這第一次,這第一次看《三國演義》,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書,只有認真讀,認真看,才能記住書中的各個人物的相貌、性格特點;才能看懂書中貌似簡單、實而複雜的道理;才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國演義作文6

俗話説:中國上下五千年,有着淵遠的歷史,而古書則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寶貴的典藏。我就趁着寒假的時間閲讀了稱為“中華

謀略之書”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本名三國志,作者是元末明初時代的'作者羅貫中。這本書主要講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軍起義,劉備、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之事,史稱“三國鼎立”。劉備在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輔佐下建立了蜀國。而曹操持天子以令諸侯,在千千萬萬人的幫助下,積攢了雄厚的實力,並陸續佔領了北方。

孫權是孫策之弟,孫策憑着自己的本領,統一了江南,孫策死後孫權繼承了他的位置,在周瑜等人的幫助下,成就了一番霸業。

每當我讀到一個地方,我的情感就會有所變化。周瑜的小心眼,令人恥笑;諸葛亮之死令人惋惜……不知讀了多久,才讀到憶英雄天下歸晉的故事;才悟出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讀完這部名著。讓我明白了兩個人生道理。一是沒有永遠的朋友,更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二是縱觀歷史長河,那些文人墨客他們用雙手書寫的文字才是歷史的精髓。

我喜歡讀書。更喜歡《三國演義》,它讓我明白了很多。我會永遠記住這本書,因為它是中華古典謀略之書,更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我喜歡。

三國演義作文7

“天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每次合上三國,這句話總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天下的千古英雄眾多,可有幾個是能夠有好下場的呢?雖然直到最後幾乎參與戰爭的.主公,軍師,都無緣看到分裂的三國最後的命運。可這些千古英雄,卻一直停留在我們心中。

讀三國,原先只不過喜歡當中的打打殺殺,崇拜諸葛亮那聰明才智;喜歡張飛的豪情直爽;敬佩劉備而討厭曹操。隨着年齡的增長,已記不清是第幾次從讀三國了,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感覺,只是從來都覺得劉備等人才是真的英雄。

可······就在一次考失失意後,我猛然覺得,不,是明白,原來曹操才是真正英雄。

曹操似乎在很多人眼裏是反派角色,總覺得他是一個充滿陰謀詭計的人。但正是這一位大將軍,展露出氣宇不凡的英姿風範。這位魏王在赤壁中傷兵折將後,不從此淪陷,而重新孕育下一個野心;在宛城喪子後,痛定思痛,把一切疼痛一個人獨自承擔了下來;在煮酒論英雄中,他完全可以殺除了這甕中之鼈,可能因為他心中的大度,也可能這就是他説的他和劉備是並世英雄所以沒有殺他吧。

在這一夜,我望着這份打滿了紅叉叉的試卷,心裏充滿失意的時候,不經敬佩起這千古英雄。他不像劉備,曾因為被火燒七百里,燒回白帝城時一病不起;不像孫權,曾在奪回荊州後,關住城門面南稱帝;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不會從此倒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好不痛快的一首詩。

讀三國,讀懂了人間世事;讀三國,讀出了人與人之間仗義;讀三國,讀出了當初的堅強。三國,教會了我堅強。

三國演義作文8

我讀了《三國演義》後有許多感受,就讓我與大家分享分享。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著作,其中刻劃的諸葛亮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能看透人心,使得蜀軍能百戰百勝。在諸葛亮三氣周瑜中,第一氣是,在周瑜和曹軍交戰時,將荊州打了下來;第二氣是,周瑜本想逼迫劉備交還荊州,反而折了夫人又折兵,氣得周瑜卧病在牀不起;還有一次是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巧用天時地利,使得周瑜的計謀一一落敗,周瑜也因為小氣,心胸狹窄,被諸葛亮氣死了。在三國中,劉、張、關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他們與各路英雄為友,張飛為人直爽,有勇無謀,非常魯莽,但他的武藝是十分的高強,關羽也是為人直爽,武藝高強,但有勇有謀,比較自負,劉備也精通一些武藝,他博覽羣書,才智過人乃蜀國的君王也。而曹操雖然也是博覽羣書,有勇有謀,但是生信多疑,多次被諸葛亮利用,從國勢強盛到國勢衰弱。呂布乃三國中武藝最為高強的一個,曾經與張飛、關羽、劉備,三人交鋒,打了數十回合,依然沒有分出勝負但後來因擋不住美色的`誘惑,慘死在曹操手裏。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確實,關羽因為輕視敵人,既失荊州,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英勇的為國捐軀了。

文學是一盞燈,為你照亮前方,讓我們一起學習吧!

三國演義作文9

最近我看了《三國演義》,感受頗深。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主要寫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從時局動亂、軍閥紛爭中崛起,一直到最後被西晉所滅的歷史故事。

在《三國演義》的`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身長七尺、細眼長髯的“三絕”中的“奸絕”,沛國譙郡人曹操。

操小時候遊手好閒,他叔父見了極為神奇,告知曹父操嵩。嵩便訓操,操恨叔父。

一天,操戲與庭院,叔父過之,操作中風狀,叔父忙稟嵩。嵩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現已愈?”操曰:“吾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誣陷吾!”嵩信其言。後凡叔父言操過,嵩概不聽。

汝南許劭,有知人之名。操過往拜之,問曰:“吾何如其人?”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也。”操聞言大喜。

操因生逢亂世,成了奸雄,可愛的奸雄。操性格開朗、大方,識人才,謹慎。

吾身邊有一位“操”也!

那天,我和她一起回家。一個人端着一盆水走了出來,好像是沒有看見我們一樣,徑直把水潑了過來。我閃開了,但她卻成了落湯雞!

我正準備衝上去質問一番,卻發現自己的手被她給抓住了!她衝我搖了搖頭,粲然一笑:“算了吧,她不一定是存心的!就放了她吧!”“好吧!既然你這個當事人發話了,那,就算了吧!”我把她往回家的路上推,“快回家換衣服啦!小心感冒了!”

她,就是我的、有菩薩般心腸的好鄰居,沈新月!

我要向二“操”學習!

三國演義作文10

今年暑假,我讀了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一部描寫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及西晉初期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一團一之間的矛盾和鬥爭的歷史演義小説,在這本小説中有許多的英雄豪傑,仁義愛國的劉備、驍勇善戰的關羽、心直口快的張飛、威風凜凜的孫權、陰險狡詐的曹操等。在眾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説中,諸葛亮就似一個“神”話般的人物,他才華出眾、神機妙算、通曉古今,甚至能夠呼風喚雨,是一個集謀略、睿智 、多才、忠誠、儒雅於一身的英才。

小説中有關諸葛亮的故事有很多,火燒新野、舌戰羣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等。我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在東吳軍營“舌戰羣儒”的情節。當時曹操擁兵百萬南下,想要一舉消滅劉備、孫權等軍隊,統一全國。但劉備他們也不是等閒之輩,他們不會坐以待斃的。當曹操大兵壓境的危急關頭,諸葛亮不顧個人安危自請出使東吳,希望促成孫劉聯手,一起抵抗曹操。而東吳陣營中的投降派故意刁難諸葛亮,他們仗着人多勢眾,步步緊逼,羞辱和人身攻擊並用,如疾風驟雨一般向諸葛亮襲來!而諸葛亮卻不躁不怒,不温不火,沉着冷靜地給他們分析天下形勢,分析敵我的'軍事實力,最終促成了聯盟。

讀完故事,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慧和口才。他在眾多人的“圍攻”之下竟能鎮定自若地完成説服孫權一起抗曹的任務。這就是“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最有力證明!

這故事也讓我懂得了:在危難之際要理智、要鎮定,這樣做的前提必須平是多學習、多積累。就如諸葛亮那樣,博學方能多才!

三國演義作文1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卷首語。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便被其宏偉磅礴的氣勢與精雕細琢的刻畫所吸引,再也無法把我的思想從這本書中拔出了。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並不是純粹的'歷史記敍,而是由三分實七分虛構成的。這其中的每一場戰役,都經過了作者精心的設計和加工。

在這部小説裏,言語之間藴藏着宏偉的氣勢、戰役的激烈,人物的神通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字裏行間暗含着一些線索、動機,彷彿在讀偵探小説,可以讓讀者盡情聯想。

許多人這樣説:《三國演義》嘛,記錄了一個時代羣雄的紛爭,展現了亂世之中人們的生活,暗示了中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規律。這自然是對的,可很多人卻沒有看到書中對人物精細的刻畫。

《温酒斬華雄》一回裏,華雄叫陣,關羽欲出,被劉備“擋”了回去。這一“擋”,看似是劉備仁義、謙虛,欲將功勞讓與他人,可是,當袁紹等人連損兩將之後,關羽又出,劉備怕袁紹再損大將,那前後豈不矛盾?實際上,劉備這一“擋”是因為眾諸侯不知華雄厲害,關羽若去殺之,眾人則不以為然。而袁紹損兩將後,正手足無措,叫關羽出馬,對袁紹來講正是“久旱逢甘霖”,眾人必將刮目相看。而這一招,就“擋”掉了兩條人命啊!可見劉備寬厚仁義的外表之後是怎樣陰險啊!

這一切,正是因為羅貫中先生的一個“擋”字,才如此耐人尋味。《三國演義》這部永恆的經典,無論後人如何探究都仍然滿含着神祕的色彩!

三國演義作文12

三國是戰火紛飛的時代,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是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在我的眼中三國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東漢末年,烽火連天,民不聊生,東有張魯,西有劉璋,南有孫堅,北有董卓,他們各自擁兵自重。當時,朝廷昏庸無能,無法掌握天下局面,正直的大臣也被董卓殺死,只留下一此宦官執政。有多少英雄在這亂世中大顯身手叱吒風雲,他們都想把分裂變成統一,把亂世變成治世,他們招攬天下賢士,採用他們的計謀,消滅各地的諸侯,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正所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形象地刻畫了書中的每一個人物,如:仁慈、忠厚的劉備,義薄雲天的關羽,衝動、粗魯的張飛,武藝高強、勇猛的趙雲,陰險、狡詐的曹操,心胸狹窄的'周瑜,還有愚蠢、滑稽的蔣幹……這麼多形象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決勝千里,他心胸寬闊,對孟獲七擒七縱,直到孟獲心悦臣服。諸葛亮策劃的計謀不計其數:什麼空城計,反間計、連環計……他都用過。他曾經幫助孫權草船借箭,幫助劉備水淹七軍,招來寵統,巧取荊州,他還建議劉備孫劉聯盟,大家一起打曹操,赤壁之戰,他借東風,獻火計,讓曹操這一仗大敗,損失慘重,曹操還當眾出醜,曹軍全部丟盔棄甲,孫劉兩軍大獲全勝。

我喜歡三國演義的理由是:《三國演義》裏的人物個性鮮明,切合歷史實際,而且用了許多戰略計策,十分適合國小生和中學生閲讀。

希望大家少看對自己無益的漫畫書,多翻閲增長自己知識的名著。

三國演義作文13

嘿,朋友,你是否和我一樣都愛書呢?如果是的.話就來看看《三國演義》原著吧!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赤壁之戰曹操逃跑時的三次大笑。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望夷陵而逃,路上曾經三次大笑,過程是這樣的:曹操自從看見了河上火起,便開始逃跑,他逃到烏林之西、宜都之北,看見這裏樹木叢雜,山川險峻,不禁立於馬上大笑不止,諸將問曰:“丞相為何大笑?”曹操曰:“吾不笑別人,就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如是吾,便在此埋伏一軍,如之奈何?”言未乞,趙雲殺出,徐晃、張合奮力抵抗,曹操趁亂脱身。曹操又逃到了北夷陵葫蘆口,曹操叫軍士暫歇,諸將士便埋鍋造飯,曹操坐於疏林之下,仰面大笑。眾將問曰:“丞相如今為何又笑?”曹操曰:“吾笑周瑜、諸葛亮畢竟智謀不足,如是吾,便在此埋伏一軍,如何?”正説間,張飛殺出,曹操迤邐奔逃。曹操又來到華容道,快到出口時,曹操在馬上揚鞭大笑,諸將問曰:“丞相何又大笑?”曹操曰:“諸葛亮、周瑜到底是無能之輩,若是在此埋一軍,吾等束手就擒矣。”言未畢,關羽殺出,但看在過五關斬六將而曹操未追究的份上,關羽放了曹操。

在赤壁之戰逃跑時,曹操笑出了魄力,雖然他輸得很慘,但他在精神上沒有輸,他一直在想,如果我是對手,我該怎麼做。

三國演義作文14

我清楚的記得,周瑜是怎麼死的。他想殺死劉備,但是後來被諸葛孔明用計策所殺。這件事剛好證明了一句話:一心想至別人於死地,只會至自己於死地。這件事很明確的指出了這件事。而且,多數一心想至別人於死地的人,首先的心理狀態都不平衡,然後產生嫉妒,才一心想至別人於死地。

你一心想至別人於死地,你就會因為嫉妒而忘記周圍的不足,讓對手有可乘之機。我記得,我那次玩QQ堂,和一個糖果大師來單挑,我知道我才QQ堂平民,與他的`實力相差懸殊,沒有勝利的希望,但是我沒放棄,也許因為那個糖果大師太藐視我了,盡全力來“圍剿”我也沒想什麼,一直躲着他的攻擊。久而久之,那個糖果大師心急了,完全不固周圍的危險,拼命來殺我。但是,最終死的,是他,他被他自己的泡泡所殺。這個糖果大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那個糖果大師心靜點,冷靜的考慮,死的,不是我嗎?

我記得我寫一部小説,也清楚的説明了一心想至別人於死地,只會至自己於死地的後果。有人説不可能有那麼嚴重吧!那也不一定哦!但是,你也可能受到相同的代價。你不要一心想至別人於死地,要定下心來,一笑而過,一笑掃除所有的煩惱,嫉妒,一微笑面對現實。

記住!一心想至別人於死地,只會至自己於死地!

三國演義作文15

今天我又一次拜讀了三國演義,這是我第五次讀這本古典名著,每次讀完我都有不同的感想。小的時候我只讀劉備,關羽,張飛四處打仗的內容,當時只感到他們都很強悍,第二次讀這本書讓我又一次看到了大智大賢的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六韜三略,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神機妙算,真是讓我敬佩不已,只可惜他沒有統一中華,復興蜀漢,這當是他一生的最大的憾事。

隨着年齡的增長當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又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不能因小失大,一失足成千古恨”

書中的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己的二弟,一氣之下率領幾十萬蜀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片甲不留,那一戰同時也決定了蜀國的命運,幾十萬大軍為了賭一口氣命喪黃,簡直太可惜了,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又有武將五虎,又有軍師卧龍幫助,就因為這一場戰爭,國家走向了滅亡的道路,國家打出了白旗,這是一種 “撕碎的藝術”它的悲劇結尾喜劇的結局更耐人尋味,最後司馬炎統一了天下,三國鼎立的局面結束,從此天下歸了西晉,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

其實做人要能屈能伸,劉備為了二弟的性命,賠上了更多兄弟的命還損害了國家的利益,這難道不是因小失大嗎?讓們一起記住這歷史的教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