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精選9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4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精選95篇)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

快點,快點,再快一點!伴隨着列車的行使,我激動無比的心情如漲潮的洪水般即將湧出。今年,我終於可以去姥姥家包餃子啦!

列車到站,我刷得一下衝出車外,雪!是雪!我兩眼發光,伸手去觸碰那些雪白的小精靈,像個土包子一樣在轉圈圈,讓跟隨其後的爸媽哭笑不得。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畢竟這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見到雪呀!作為一個南方人,興奮點怎麼啦?

很快,我們來到了姥姥家。他們極其熱情地帶我參觀了一下這兩天我睡覺的小房間,精緻又華麗,姥爺花了不少心思呀!我很感激他。但令我激動的事還在後面呢!我一溜風地跑去廚房,姥姥已經把餃子餡兒弄得差不多了。“姥姥!我來幫您!”我拿起旁邊的碗和勺子,像模像樣地學了起來,可別説,看起來輕鬆,做起來累多了!沒一會兒,我就累的不行,手又酸又疼,姥姥這麼大年紀還做的這麼好,真是佩服啊!

配料也差不多了,麪餅也和好了,姥姥帶着我把材料都拿了出來,包餃子咯!

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拿上一個麪皮就往裏塞一大勺配料,個兒大才好吃嘛!我學着姥姥把餃子包好,哇!好簡單!又學到一項新技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好耶!包完了!姥姥笑着端入廚房,媽媽和姥爺做其它的小菜,我和爸爸在大廳看電視。片刻,一道道美味佳餚便上桌了,我便饞的不行,大家整整齊齊坐一桌,和和睦睦,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充滿了整間房子。

外面的'煙花很美,電視上的節目很好看,姥姥的餃子很好吃,不過我再也沒有吃到這麼好吃的餃子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不會忘記我家的中國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

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至清明,全人都是一起去掃墓的。

伴隨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走向墓園。天空中的陰雲密佈,雨點隨着風,晃晃悠悠地飄下來,悄無聲息地打濕了世界,增添了幾分肅穆。

一路上人挺多,我們繞了幾個彎,來到了白色的石碑前。

石碑不大,頂部為拱形,青白色的墓碑上刻着幾位先祖的名字,墨色的字跡蒼勁有力。字上方是他們的。後面是蒙古包頂似的隆起,那是先祖長眠的地方。周圍的松柏如戰士般筆直的站立着,一切顯得安靜而莊嚴。

拿出準備好的果品,雙手放在墓前,又輕輕插上三炷香。與跪下,雙手合十放在胸前,頭微微垂下,然後將身子俯下去,雙手張開支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頭。如此反覆三次。每一次他們做得都很慢,動作一板一眼,臉上是我從未見過的嚴肅與認真,像是忠誠的.教徒在教堂裏做禮拜。他們微閉着眼,嚴肅認真的表情彷彿在和先祖對話。與站在後面,雙手合十放在胸前,恭恭敬敬地鞠上三躬,奶奶嘴裏唸叨着家裏發生的大事小事。爹,娘,我們來看您了我則跪在爸爸身旁,同樣的動作,輕輕俯身,向先祖的靈魂恭敬地問好。

如此安靜的地方,也不願流走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又剩了幾點,我們才意識到一上午已經過去了。臨走前奶奶回望墓碑,嘴裏唸了一句:咱家的跟在這兒啊。

是,這是我們家的根。掃墓,就是對根的敬重,是對先祖的敬重。是生者對逝者的敬畏,是後人對前人的景仰與尊重,是人的傳承,是中華文化永不磨滅的光彩,它有着自己最熾熱的温度。

清明掃墓,是對逝者的哀思,是對先祖的紀念,是世世相傳的對的敬畏,這是中華文化的組成,是中華民族對於文化的傳承,是一代代民族精神的血脈傳承,也是刻在骨子裏的、世界獨有的中國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

“中國味兒”這個兒化音就很有中國味兒,不是嗎?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但是説起普通話卻特別地標準。兒化音在粵語中是不存在的,無非是那萬眾矚目的春晚,本山大叔那永不磨滅的笑星形象把一個個逗趣的兒化音引進了我家。

“您瞧,我這腳裸都折兒了,不賠錢我就報警了啊!”這是一三年春晚,小品《碰瓷》中的一幕,本山大叔本想碰瓷一個騎三輪車的大媽,結果他倆一起這麼喊道。

爸爸情不自禁地模仿起來,他喝了點小酒,臉色微紅,像個甜紅椒。“你啊!一點兒上進心沒有,上了國小兒,你就是國小雞兒啦!”他指着我,彆扭地道。

我那年九月份就要上國小了,我被爸爸氣得哭笑不得,鼻子直冒氣,不知説什麼好。媽媽在收拾碗筷,見父親這麼一説,也起了興致,“你連拼音b兒,d兒都分不清,看你怎麼上國小兒”媽媽的舌頭直打結,我總之是沒聽清她説了個啥,但也笑得岔氣,突然我媽手中的碟就落地摔碎了,誰也沒怪誰,因為是媽媽被自己逗笑了,手拿不穩才摔的,唸叨了好一會兒的歲歲平安,清掃了碎渣,這才休止下來。

中國味是什麼?中國味兒是有着風土人情的.感覺和氣息。一場春晚的家庭喜劇,使我對中國味兒有了最初始的印象。王安石的《元日》,諸多大家的詩作貫穿了中華文化,離不開這濃濃的,帶着厚重口音的中國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室內隱隱地傳出縷縷清香,那是不變的一杯菊花茶。

小時工作忙,姥姥來到我照顧我。小區樓下是一片滑梯樂園,每每玩得滿頭大汗跑回家去,室內亙古不變的是菊花茶的香氣。夾雜些微苦的澀,在前方的木桌上裊裊地升騰起,洗滌着躁動的內心,餘下一片安詳、恬淡。當輕輕地叩上門,姥姥就會小步從廚房跑出,紅透的臉上浸着的霞紅。看着我將菊花茶喝下,又邁着小碎步跑進廚房,繼續忙着別的。

姥姥做的菊花茶很精緻。杯是專門的小茶杯,上面還精心地印着一朵橘黃色的菊。喝亦是有講究的。先聞,輕輕地端起茶杯,用手將茶香絲絲扇動過來,要細品,菊花茶香是獨特的,不似玫瑰的濃郁亦不似梅的清淡,它香得收斂,有分寸,不張揚,平淡中有甜亦有澀,像平淡的中有喜亦有苦。菊花瓣是極有情態的,瓣是根根細長的,浮在水面上。是漸漸舒展開的,帶動水面,旋轉的波瀾像舞女的裙邊,優雅,大方。待完全舒展開後,有的竟會像磁石般相互吸引,最後密匝匝地挨在一起,漸漸下沉。

每天的黃昏午後,姥姥都會在陽台欄杆旁,尋一地,飲菊花茶。無論或閒或忙,無論生活是苦是甜,一杯淡淡的菊花茶,總是經久不變。

疑惑地去問過姥姥為何如此衷愛菊花茶,姥姥告訴我,每天飲一菊花茶,覺得心中滿足,踏實。

心不禁一顫,是花蕊中的一滴露,甜甜的佈滿了心頭。飲一杯菊花茶,又何嘗不是一種滿足。平淡的`生活中,不急不忙,不驕不躁,安安穩穩做人,腳踏實地做事。無論外界如何燥吵,始終堅守心中的淨土,保持恬淡。

原來,踏實和沉穩、質樸的恬淡,就像這菊花茶一樣,連同中華民族的那種樸實的滿足,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深入我們的骨髓。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味啊!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

新春佳節到來,時時處處都無一例外地瀰漫着濃濃的奇異氣息,細細一聞,攜帶飯香、墨香、甜味、火藥味、鈔票味和着人情味兒,那到底是什麼味兒?原來是年味。

歲歲今日,今又今日。大年三十的年味分外濃重。聞到了嗎,那濃濃的飯香?那是年夜飯的味道。是由一家人的幸福團聚、歡樂祥和帶來的異香。嗅到了嗎?在飯香周圍,還有一股子酒氣呢!伴着臉上淡淡的紅暈,那是大家高興暢飲的表現。

聞到了嗎,那濃濃的墨香?伴着硯台的書香之氣,伴着大紅紙的喜慶之氣,一副副熱情澎湃的對聯,從各家各户的書法人筆下誕生。那是古老中國文化的凝聚和昇華。

聞到了嗎,那濃濃的甜味?那是家家户户在送灶呢!傳聞在灶王爺嘴角上抹上蜜糖,就能使他上天言好事,下界後才能確保人間百姓平安。那是大家對平安生活的.真心向往。

聞到了嗎,那濃濃的火藥味?那是放假了的小孩們在盡情盡興地燃放煙花爆竹呢!那是童心的歸宿,亦是大家對新的一年工作、學習、生活可以像正在燃放的鞭炮一樣紅紅火火、旺上加旺的真切期望。

聞到了嗎,那濃濃的鈔票味?那是那是小孩們枕頭下紅包裏的壓歲錢所散發出來的味道。傳聞在古時候,一種名叫歲的怪獸會專門在春節的晚上出來吃孩子。大家為了壓住歲確保小孩平安,就給小孩們每個人一個紅包,如此,歲就不敢來有。到了現在,壓歲錢已成了小孩們在春節期間歡樂的源泉之一,更是長輩對晚輩愛心的一種表示。

所有些這部分味道全都和着濃濃的人情味,終於拌出了那讓人回味、耐人尋味的大年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在一派生機中如約而至,走在回家的路上,才發現,如今的過年,早已今非昔比。

蠟梅花開,回家速度

雪落枝頭,銀裝素裹。蠟梅傲盛,佳節臨近。

高鐵站站台上的人們相互寒暄,各種方言夾雜在一起,透出一股兒濃濃的年味。談笑間,高鐵已駛來,穩穩當當地停在標誌線處。人們陸續上車,將行李安置妥當,尋一處坐下,一會兒就到家了。

以往回家,人們搭乘的是擁擠不堪的大巴或慢速火車,朝發夕至,身心俱疲。如今,你瞧啊,高鐵上行色匆匆的人正滿懷期待,風塵僕僕者正滿心歡喜。高鐵是中國飛速發展的代表之一,它穿過長長的隧道,向着遼闊的大地駛去,駛向心中温暖的港灣。

離家三日,刮目相看

剛到村口,就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近些年美麗鄉村的建設很是“給力”。村頭的老年活動中心好不熱鬧,公園裏的健身器材煥然一新。暮色降臨,隨着音樂擺動的廣場舞大媽們,為鄉村增色不少。

新年新氣象,美麗鄉村,好山好水好人家,好風好景好地方,幸福掛在了村民的.臉上。

其樂融融,家味濃濃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極一時,將全國各地的美食展示了個遍。年年除夕,家長裏短,炊煙裊裊,最重要的是年夜飯。

柔嫩多汁的雞,紅燒獅子頭,鮮嫩肥美的魚……一盤盤令人脣齒生香舌根生津的美味佳餚,迅速被“洗劫一空”,甚至於仍意猶未盡。廚房裏熱氣騰騰,餐桌上人聲鼎沸,那絲絲裊裊的人間煙火映着一張張如花的笑臉,直直吹到我心坎裏,回味無窮。

中國年,感受着濃濃的中國味。過着中國年,享受着中華盛世!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

粉團般女童輕咬一口馬蹄糕,半百歲的伯伯輕嘬一口杯中的普洱茶;滿頭白髮的爺爺勺起一碗及第粥……,這是我家週末必定的早茶節目。

早上五點,天上的月亮還未褪去,我家客廳的電燈已然亮起。從冰箱剛剛取出來的食材還冒着陣陣寒氣。廚房裏,那個已經用了五六年的燈泡發出微微的弱光,而這弱光將那一把把菜刀照得鋥亮。

爸爸熟練地將食材擺放到剁肉板上。青菜、豬肉、雞爪,在他嫻熟的刀法下變成了一道道待處理的美味佳餚。聽着鍋中”喇聽聽“的聲音,我知道油又在鍋中已活蹦亂跳,而一道道食材就在此時被被放入鍋中。

客廳,我用昨晚已準備好的蝦肉餡,有餃子皮嚴實地包裹了起來。並放在蒸籠上。光線照在那潔白的餃子皮上,能隱隱約約看到裏面的蝦肉餡。另一邊,廚房的戰況愈發激烈,一碟碟地道的'廣東點心開始出爐啦!而高壓鍋裏的及第粥也迫不及待要跑進那個宛如臉盆大的大瓦鍋裏了。

陸陸續續的家人們都從睡夢中醒過來,而茶葉也正靜靜地躺在罐子裏等候熱水的洗禮……。

早上八點,一家人坐在飯桌上,享用着今天的美味早點——晶瑩可口蝦餃,鬆軟彈口的馬蹄糕,美味多汁還帶點微辣的鳳爪……。頭頂上的微板月牙燈還不客氣地將它的全部温柔傾瀉在我們身上。

當爺爺給爸爸倒茶時,爸爸的手指在杯前輕點幾下,而這讓我疑惑不解。但我也有模有樣地學了起來,在這之後,我不解地詢問爸爸,才得知這是中“叩手禮”,是有關在清代乾隆皇帝微服遊江南時出現的一種禮儀。

而這些,全部都源於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種中國味道。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

篔簹書院,古拙的琴音隱約傳出,悠遠、清靜。學它卻不易,要真正懂它,要先懂國學

“國學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廣東省古琴協會副會長謝東笑老師如是説。不要認為,國學是門高深的、藝術的學問。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像經營,中國從古流傳下來的商業制度延續至今;像教育,孔夫子從兩千多年前開辦私塾傳授文化,如今,我們依然沿用孔子的思想,把私塾演變成國小、中學、大學……我們的'國學文化順應着時代的變化,在每一個時代變革時進行無聲又巧妙地轉身。

我國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每天都在置新,適應所在時期的變動。否則,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學經歷了戰火紛爭、滄海桑田,為何仍然受人推崇?國學所具有的延續性,正是適用於每個人的、古琴的精髓所在——養人、養心、養性、養志。

現在,國學大師越來越少,但國學離我們越來越近。它不再陽春白雪,不再被束之高閣,等着人們去解剖它。國小生不再單純地揹着“人之初,性本善”,他們慢慢開始理解《三字經》裏講的故事;演奏家們要舉辦古琴演奏會毋需大費周章地宣傳,也會有三千多人冒雨聆聽;我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豐富國學的內涵……

國學正在復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國學,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國學變得不再浮躁,變得心平氣和。國學激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9

在這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味道。比如希臘的藍色文明,充滿了海風的味道,埃及的則是充滿了風沙的味道。那麼,你知道中國的味道嗎?

中國的味道,中國的美食。

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的公認的美食大國,鮮鹹脆嫩,風味獨特的魯菜;麻辣鮮香,味厚,味濃著稱的川菜;重視調湯,保持原汁的蘇菜;鮮嫩軟滑。香醇綿糯的浙菜;煎,炸,燴,爽淡脆鮮的粵菜;香酥酸辣的湘菜;色美味鮮的閩菜;講究火功的徽菜……這些美味,嚐了讓人流淚。

中國的味道,中國的文化。

中國文字文化,建築文化,音樂文化,文學文化都很高。中國的文學,四句就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魅力。中國的一座石頭建築,憑其獨特的設計,成就了令世界矚目震驚的'建築奇蹟。漢字不僅表達清晰明瞭,又有一種獨特的美。

中國的味道,中國的人。

自從舊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人才,聖人,君子,從上古時期,就層出不盡。從炎帝,黃帝到孔子,老子。他們的思想,作風,流傳千古。還有一些人,他們不是有思想,而是在某一個文化中做得頂尖的,或是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比如畫蝦的齊白石,建造趙州橋的李春,他創造了趙州橋千年不倒的奇蹟。書法大師王羲之,大詩人李白,杜甫。商鞅制定的法律,令秦國統一了天下。這些人,都是我們中華的傑出人物。

中國的味道是什麼?是家中的瓷器櫃?還是麻婆豆腐中的一粒花椒?是“永”字上的一點?還是孔子學院中傳來的讀書聲?

中國的味道是我,是你,是獨一無二的。中國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中國的味道。我們,作為一箇中國人一定要保護住這美好的,中國的味道。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0

你慕東方骨,我追中國魂。——題記

每逢有客來訪,在參觀過爺爺的房間之後,總要讚歎一句:“你家好有中國味兒啊!”

爺爺的房間堪稱“方正雅室”。一進門便看見兩張中式小沙發,一旁是黑木辦公桌,右側是一張紅漆木牀。而最惹眼的,是牆上那一柄瘦長的劍。

那是一把太極劍。劍鞘純黑而帶有淡淡的木紋,鑲有三段浮雕般的銀飾,遠看好似一根遒勁的竹,亦如爺爺那筆挺的身姿。劍柄由水滴形狀的.圓木製成,取自“竹露滴清響”之意韻。劍尾則垂下一束中國紅的流蘇,那如國旗一樣明豔的紅色,卓然醒目。爺爺曾告訴我,此劍柔美而不尖鋭,剛強而不傷人。這把太極劍不正是中國中庸之道的體現嗎?每當我好奇地拔劍出鞘,看到劍鋒上那一掠的銀光,便感受到一股神祕的氣息。

那年夏日正盛,我們全家去北京爬長城。我們沿着一級級石階,經過一道道烽火台,向更高更遠處奔去。路程迢迢,日光炎炎,我不由得汗流浹背,腳步沉重;反觀爺爺,雖然汗水已經浸透了他的衣衫,他卻仍然揹着那柄太極劍,堅定地向前走去。

“爺爺,我們來爬長城為什麼要帶那柄劍?背得不累嗎?”我氣喘吁吁地問。“等到了長城的制高點,你就知道了。這可是爺爺的夢想啊。”爺爺淡淡地答道。“爸,那我幫你背一會兒吧!”爸爸搶着接過爺爺的太極劍,背在了身上。

終於,我們到達了制高點。放眼遠眺,我不由歎道:壯哉!大我中華!華夏大地在連綿羣山之間,一片蒼蒼莽莽,靜謐無言而又透露出蓬勃的生機。腳下的這條巨龍,綿延數裏,它以青石為鱗,片片鱗甲閃耀金光,只待一朝騰飛,聲振九州。

這時,只見爺爺將劍脱鞘——他竟在長城上舞起了太極劍!身邊的許多遊客都停下了腳步,有的甚至還拿出手機來拍攝。原來,爺爺的夢想是在長城上舞太極劍!我忍不住看向爺爺,只見那一招一式舞得緩而不慢,迅而不急;時如野鶴入林般輕捷,時如水滴入澗般柔和。陽光下的太極劍露出鋒芒,卻更襯爺爺的淡定從容、氣定神閒。那柄太極劍也好似被賦予了生命,自在地遊走。“好!”人羣中爆發出陣陣掌聲和喝彩聲,那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也豎起了大拇指。

長城之上,爺爺舞了一曲太極劍,蕩氣迴腸。而我的心中湧上一種莫名的感動與自豪。是啊,這種剛柔並置,活躍而不輕浮,厚重而不呆滯,不就是中華文化的表率嗎?中華民族千年來宏偉瑰麗的文化與歷史,在一曲太極劍中,伴隨着編鐘的梵音、駝鈴的清響,裊裊而來。

原來我家的中國味兒,不僅是那柄太極劍,也不僅是爺爺於長城上的劍舞,而是鐫刻於我們全家人心中的圖騰,是貫穿於我們靈魂的東方之骨。這是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更是熔鑄在我們血液裏的中國之魂。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1

故居里,城牆老巷。秋,踏着那古色古香的小巷輕輕地走來……——題記

我的故鄉是一片世外桃源,這裏的人們勤勤懇懇,春耕秋收。他們憑着自己的一技之長,生活變得更加豐衣足食。

我家鄉的人雖然是鄉下人,但也和城裏人一樣很愛養花,不過他們喜歡養一些實用的,比如説既可以吃,又可以看的。

不知道是氣候的問題,還是個人喜好,他們每家每户都種植了桂樹,俗稱九里香,我特別喜歡它,因為它的樸素芳香。

一到秋天,就十里飄香。

都説“民以食為先”,他們的食譜各具特色,雖比不上山珍海味,但也略勝一籌,有好多菜我都還叫不上名字,不過味道是真的好極了!

每當桂花從樹上搖下來的時候,你們會叫上親朋好友,帶上籮筐,各裝一筐回家,自己的收穫分給別人時,他們會覺得多了一份快樂,更體現了故居人們的熱情大方。

在製作桂花糕的過程中,光是看着就能讓我唾沫三尺,兄長便笑我,“瞧你這副洋相!”

爸爸便一個白眼過去,他只好默不作聲。唉還是老爸疼我。

他們製成糕點之後,分給街訪鄰居一些,自己留一些。便以獨特的儲存方式儲存好,過年過節時分給孩子們一些。剩下的桂花,他們會送到城市裏,做成糖果,糕點,甚至還會做成香水,化粧品,生活用品等。雖然城市裏的糕點比較美味,但加了許多添加劑,不像家鄉的,是純手工,純天然。

到了九月九,他們有着“登重陽山,賞菊花,飲菊酒的習俗。 ”哦,對了,還少了一個插茱萸,爺爺帶我去時,雖表面上表現的'乖巧,但心裏卻不一樣。

我家門外,一條小巷,小巷直走,拐彎大約三四公里,有一座石拱橋,橋上有清徹見底的湖水,我打小就愛去那裏玩,那裏夏天有荷花,可是秋天,它就謝了所有花開一季,葉落滿塘,有一點傷感。在碧綠的荷葉下長,常有有一條條魚兒遊過,美得無法形容。

石拱橋秋天就不好玩了,所以秋天,我一般都是在家門的小巷口度過的,有許多叫賣的,就算沒有,我也願在這古色古香的老巷中徘徊,有時空閒,我特愛去城牆上,他們就會覺得非常的危險,就不讓我去;但我沒那麼死心眼,我就去城牆腳下呀!我悲傷時,高興時我都去。因為我發現在高處可以看風景看的更高更廣,還可以放鬆心情。

故鄉,我愛你的自然美,沒有什麼可以代替。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2

泰戈爾有句話説得很好: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中國味被人們輕描淡寫地留在我們的生活中,缺少的只是將它們發現,

古代仕人官場不如意,很多隱居山林,在借酒邀月的同時,瀟灑地將筆一揮,這書法道出了對世道的不滿,卻也道出了文人智士不一般的中國味,如果將這書法的'“眼淚”蒸發回高高的天空,倒要問問,這天空除了墨汁的問題,是不是還有了酸甜苦辣?

最近流行樂壇似乎來了一壺中國味的杜康,也許是從“菊花殘,滿地殤……”《菊花台》開始湧出許多關於中國風的歌曲,不再一味地學習外國歌曲風格,更多地把中國味融入音樂中,配樂也從吉他、爵士鼓,向琵琶與二胡演奏,且不看歌曲的歌詞,聽樂器的演奏,油然而生,更多的是從中品出了的中國獨特的風味。音樂影響着我們的生活,這中國味的音樂更為我們的生活刻下了一筆重重的痕跡。

現代的年輕人,暫且不説他們穿着中國版的褲子、韓版上衣、日版帽子、加美式板鞋,有一種玩世不恭的表象,也許在經過某一條小路,被柵欄內古舊的磚塊屋子吸引,突然而發地對傳統的讚歎,似乎憶起久違中國的味道,卻又覺得血液在快速流動,也許血液也有了天空草地的顏色,在中國的土地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無論古人或今者,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凋零的世道上命運不堪,同是怎樣的悲愁!如香水一樣綿延向東流,卻帶不走我們沉澱的悲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古人或今者。我們的慾望,把彩虹的顏色,借給了不過是雲霧的人生,高興了,不免高聲歡呼,受傷了,也不免以淚洗面,要有如此高尚的情景,在中國味中品出一杯淡酒,我們在花草樹木的掩蓋下,細數着眼淚,在生活中漸漸淡忘,再憶起時,也就忘了是何等滋味!

心臟的表面,像地圖紋路一般縱橫開闔,中國味在上面來回穿梭。讀着同等感受有着中國味的古詩詞,聽着感同身受有着中國味的音樂,思想在放肆,我唱着祖國的歌,媽媽叫我下樓吃飯,我沿着樓梯下去,那是一際清香,帶着媽媽的味道,有中國的味道……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3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在東方的地平線上探出頭,當屋檐上的公雞打起第一聲鳴響,當細碎的露珠還嬌滴滴地掛在草上;一雙纖纖細足落地,踩着纖纖細步,一身素服,纖纖細手,事事青絲,打開門扇,迎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裊裊青煙升起,開始講述關於中國的一段神話。

其實,中國味有一半是體現在女子身上。

中國古代的女子以賢淑、端莊為特徵。她們一裹素服,操持着家務,做着相夫教子的工作。她們都有着一手好手藝,似乎每個人都是織女,當户而織,古代的女子也是含蓄內斂的,她們的心裏藏着甜蜜的心事——“……和羞走。倚門回着,卻把青梅嗅”。中國古代的'女子也是有中幗不讓鬚眉之勢的,花木蘭替父從軍,在漸漸流淌的河水上策馬揮鞭,書寫下中國女子的堅強與豪情。

在近代的中國,我們也不能忽視女子的身影。在祖國被踐踏的屈辱下,在文化激盪的浪潮中,她們決然轉身。短髮、便服、讀書。在遊行的隊伍中,在學堂中,在報刊上,都有她們的身影。此時的她們如正午的太陽,是自信滿滿的,是在時代浪潮中的逐浪人。在反侵略的戰場上,中國女子更是顯示出了堅毅拔俗。最令我敬佩的是趙一曼,她在日偽的威逼利誘之下,仍顯示出驚人的毅力及“甘將熱血沃中華”的愛國之情,使大野泰沾在精神上向她屈服。

而現在的中國女子,更是顯不出了時代的活力及魅力。她們在全球上光影閃現,全球的舞台因她們而更加光彩亮麗、自信、向上、拼搏、美麗……這些中國味,在她們身上是揮之不去的。

從中國的女子身上品味到中國的味道,傾聽那一縷縷裊裊炊回所講述的中華故事,中國之味,在浩浩蕩蕩五千多年的洗滌之下,更加精緻而意味深長。

優美的麗江唱起樸素的山歌,東北的沃土捧出一件件珍藏,浩蕩的長漲攜着歡樂奔湧入海,珠穆朗瑪峯頂起中國的脊樑。

新時代的逐浪人,我們用自己手中的筆,真城地寫下:

我愛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4

我以為,今天的中國,“中國味”應該有新的體現。

時下,説起“中國味”,首先浮現的一定是故宮太和殿那既莊嚴又調皮的金黃挑檐;是蘇州園林裏移步換影的假山疊水;是萬帝皇帝那件依舊令人驚豔的雲錦龍袍;抑或是幾百上千年前那個如牡丹般雍容綻放在東亞土地上的古老國度,不是嗎?

是的。

今天的中國人在抱着這樣的想法時,心中不該有一絲愧疚和一絲難堪麼?我們祖先的嘲笑聲,今天的中國人聽見了嗎?他們用悲憫的聲音嘲笑着我們這些不肖的子孫竟然一直妄想用他們的智慧和勞動成果向世界去宣揚那個“中國味”!

於是今天的中國人清醒了。“中國味”應該在我們的手上發出新香。

於是那個毛主席曾經説過的“一萬年也不許變”的“瑞禪”不再絲刺繡只賣旗袍長衫,而是在黑色的蠶絲緞面上提暗花製成女士短打上衣。但沒有人説她不再“中國”了。無論是她成衣上略微放寬的中袖,還是似露還藏的半立領,甚至是觸感極佳的各色蠶絲紗布都在全世界宣揚着“中國”的味道。北京前門大柵欄裏那家裝修一新的店鋪裏,仍舊吸引着世界各地循着“中國味”而來的人們。“中國味”在這裏就是新的,它只屬於當代中國。

而後我又想起了譚盾那場以“水”為主題的演奏。相信看過的人都難以忘記演奏現場的高科技配置,聲光、電的交織就真的把人帶入了那個“水”的世界。然而主奏“樂器”就是像你我家裏隨手可接的自來水。然而持續甚久的音樂會並未給人乏味之感。反而不斷的在用水奏出的'樂曲之中,頭腦中開始思考人與水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然後愛水、愛自然,最終體會到與之合而為一的奇妙感受。這不就是中國最精妙的“和”的哲學思辨嗎?誰説它沒有中國味?“中國味”在這場特殊的音樂會中,還魂。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並未懶惰如斯,“中國味”在我們手上得以延續。

即使太和殿的挑檐塌落了,蘇州園林荒蕪了,雲錦龍袍光鮮不復了,我們依舊不用擔心。我們聰明而偉大的祖先們會微笑着看着我們嘴裏唱着那曲《東風破》讓世界嗅到中國的味道。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5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出門購物的爸爸人還沒進門,歌聲就飄了進來,奶奶和媽媽正在廚房忙碌着,看京戲的爺爺也關了電視機説:買可樂了嗎?給思思做雞翅用明天我就要上中學了,家人們正在張羅一桌像樣的飯菜為我祝賀。

爺爺又坐在電視機前看他的京戲了。爺爺是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我呀呀學語時,爺爺就教我人之初,性本善泛愛眾,而親仁,我再大一點兒,爺爺就教我誦唐詩背宋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怒髮衝冠,憑欄處奶聲奶氣地背誦常常引來長輩們的誇讚。上國小時,爺爺就引領我讀四大名著,黛玉的葬花詞我揹着揹着眼睛就濕潤了,我對不會武功的宋江做水泊梁山的統領總是心生疑問,爺爺告訴我,宋江做人做到了極致,當時我似懂非懂。我多麼感謝我的爺爺,在我的心田裏播下了經典的種子。

通過玻璃看見奶奶正在面板上包餃子,奶奶包的餃子,中間彎、兩頭尖,活脱脱的一個大元寶。奶奶總是笑眯眯地説:這樣的餃子吃了福氣多,財運多。奶奶最大的愛好就是看爺爺和爸爸下象棋,每次他們下棋,奶奶就會煮上一壺茶端上來。一會兒看看爺爺,一會兒看看爸爸,一會兒看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滿眼滿心的笑意。奶奶愛看棋,其實她不懂棋。

飯菜好豐盛啊,有一種過年的味道。飯後,媽媽照例煮了一鍋洗腳水,爺爺、奶奶開始泡腳,奶奶的腰不好,每次都是媽媽幫着她洗腳。記得小時候我問奶奶,媽媽幫你洗腳,那誰給媽媽洗呢?奶奶指着我的'頭説:當然是你這個小不點兒了。然後我就端一盆洗腳水,搖搖晃晃地走來,我用手指撓媽媽的腳趾丫,媽媽咯咯笑,我也咯咯笑,奶奶也咯咯笑今天我給媽媽洗腳卻異常的温柔。

爺爺和爸爸又開始對弈了,我這個候補隊員也躍躍欲試,奶奶又端來一壺茶水。

我們家的中國味,在爺爺的唐詩宋詞裏,在奶奶的餃子裏,在媽媽燒的洗腳水裏,在爸爸的歌聲裏,在北方,在寒冷的冬天裏,透露出濃濃的春意。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6

那一年的夏天,父親在美國的老友在回國遊玩,帶回了他從未來過中國的混血小公主,小公主叫潔西,比我小了五歲,褐發碧眼,可愛極了。

潔西一直想回中國瞧瞧。可惜我這趟來還得見好多老朋友,不如你帶潔西出去轉轉吧!父親的老友託付給我一個當“中國導遊”的任務,我欣然答應了。我們先打算在鬧區商業街逛逛再到廈門的標誌——鼓浪嶼轉轉。可在公車上剛開了十來分鐘,小潔西便抱怨了起來。

“怎麼都都是高樓大夏呀!和我家那的也差不多呀。姐姐,怎麼沒有衚衕呀四合院什麼的?”“那些是中國北方才有的'呀!”“那廈門也總有些中國特色的建築吧!在哪呢?長什麼樣呀?”

“這……我竟一時語塞。長這麼大,我還真不知廈門的中國特色建築在哪。閩南特色古民居?好像也拆得差不多了吧……”到了中山路,面對“人頭攢動的豐貨商店,我以為愛熱鬧的小孩子潔西該開心了,怎知她卻一臉的沮喪。”

“肯德基麥當勞,又是一樣!姐姐,你們中國不都吃餃子啊麪條啊米飯的嗎?我也想嚐嚐特色菜!”

“好好好,我這就帶你去!”結果轉了一個小時,我們只經過了日本正宗拉麪店,“韓式”的欽板燒,“泰國風味”家常菜。原來那外“中華名小吃城”不知何時已掛上了鎖,蛛網都結滿了門檐。好不容易在一條隱蔽的小巷裏找到了家“中華的茶麪”。潔西盯着香噴噴的麪條,眼裏都射出了金光。

“這味道我沒嘗過,真好吃!”

我卻笑不出來。潔西想看的是賣旗袍的老店,擺滿青花瓷的古董行,編中國結的地攤……可這些都在哪能兒?那些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紀念品,似乎只有在外國遊客扎推的景點,才會貴得離譜的價錢出售……

回家時開色已晚,我們選擇打車。司機是位熱情的中年大伯。

“喲!好漂亮的小姑娘嗬!不是中國人吧?潔西一上車!他便招呼。

“嗯!我從美國來玩!我爸爸是中國人!”“我第一次來中國!”

“嗬!那好!今天去哪玩啦?……

哎,可惜今天晚了,不然我就給你倆當一天嚮導!廈門呀……”

我真沒想到,大叔居然跟潔西聊得不亦樂乎,甚至在下車時,大叔慷慨地擺擺手説:“算我給你們當回免費車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嘛!”

潔西興奮極了:“中國的司機真有趣,美國的司機才不會和你多説一句話呢。這就叫‘人情味’吧?”

我愣住了,原來我們的中國味一直都在,在現代化的包裝下,其實它還深深在中國人心中流動着。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7

聽説過糖的甜菜,醋的酸,中藥的苦,但你聽説過一個國家也有它的味道麼?

我説,中國,有股辣味。

我説辣,面對日本的任意篡改歷史,面對國際上對中國商品的肆意控參與打擊,中國人走上街頭遊行,抵曲日債;以強硬的態度維護祖國的完整;利用國際法律法規維護自身利益。中國以其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國際上佔有了一席之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個與運去不同,不容侵犯的發展中大國的形象。

中國“辣”,體現在它的`民族精神上。

中國“辣”。誰也容不了去年那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面對災難,無數子弟兵義無反顧地奔赴救災第一線,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無畏的風度;無數熱心人在慷慨解嚷。還有那災區的人民,以他們的堅強不屈向世人證明了他們的頑強。

中國的“辣”,體現在它的互助、無畏不屈與頑強上。

中國“辣”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質疑,中國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風味。宏大的場面,炫彩的燈光,精心的佈局,一場幾近宏彩的開幕式,中國又一次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它的地位,不容置疑。

中國的“辣”,體現了在它面對壓力時,那份不服輸,勇於證明自己的精神上。

之所以説中國是“辣”的,是因為辣總給了一種不易征服、令人敬畏一種辛、麻,火紅,讓人熱血淺騰的感覺。

中國正是這樣一個國家!

世界上許多國家害怕中國的倔起,想盡一切辦法打擊它,阻止它。然而越是艱難,中國就越是用它的“辣”向世界證明了它的實力與強大。

中國的“辣”,是一種不容侵犯的“辣”;也是一種紅紅火火,令人熱血沸騰的“辣”。

“辣”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品格,中國用它“辣”,彰顯了它的不容小視。

辣,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8

來往的過路人都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臨街的一間屋舍吸引了他們。

門前,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往門上塗上漿糊,而他身旁的地上放着一副對聯和兩位門神的肖像。通過半掩的屋門,看見一位老婦人正在殺鵝,另一女子和其小兒正在包餃子。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屋內不斷傳出的箏鳴。

那時,我的父親正在用爺爺奶奶自制的“膠水”糊牆,並將一對大紅門聯貼在門旁。對聯中間,兩位門神,手握兵器怒目而瞪。兩位的嘴巴抿着,緊盯着前方。

奶奶正在殺鵝,爺爺正燒水,他們設酒殺鵝拜神。母親和妹妹正在包餃子,一個個白肚餃子在一片蒸汽中出爐。

而我正在屋中習箏。快到高潮部分,屋外來了舞獅隊。那時,箏鳴和鑼鼓聲交織成一片。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獅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愈來愈烈!使人想起:羣雄競技,同台共舞!

愈來愈烈!使人想起:雷霆閃電霹靂一頓閃!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是晦暗之後的大徹大悟!

醒獅辭去之時,我已然忘懷。耳旁,只留逐漸走向平靜祥和的箏鳴,與一波接着一波的.喝彩。鑼鼓聲逐漸渺遠,琴瑟和絃也停止振動。

晚上,我與家人們圍桌共聚,享受着食物帶來的極好味覺,聽着春節小品,享受着這天倫之樂。

桌上正中央是一盤還冒着熱氣的餃子,牆上掛着中國地圖和一個巨大的中國結,中國結是一張毛主席的圖片,配文:紅日初升。而在不遠處,一台箏正靜靜地倚在琴架上,似乎不曾響過。

尋,屋外鞭炮四起,細碎紅片紛飛。大人們的朗笑聲,孩童們的嬉戲聲不絕於耳。

新的一年,只願國泰民安,年年歲歲似今夕繁盛。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19

在江南霪霪的細雨中,撐一把油紙傘,看柳下打馬徐行的過客。在長安精雕的窗櫺旁,引一壺杜康,賞一輪不及故鄉明的玉盤。在漠北僕僕的黃沙中,滿上一張彎弓,聽金戈鐵馬裏隱約的《梅花落》。

中國味總是這樣不經意地展示他傲人的風采,小至一方刻印,大至一方水土,中國味這三個字濃縮了從海島到平原,又從平原到高原的一切,濃郁得口齒留香,意猶未盡。但這美味正被全球化的浪潮一點點稀釋,變成紛繁雜燴裏的一道調味菜,中國味,你還嘗得出嗎?良辰美景都付於,奈何天。一曲《牡丹亭》唱絕了那個且聽且吟的腔調。《遊園驚夢》驚不醒紙醉金迷的人們。多美的中國藝術瑰寶,卻只能從視頻模糊的'光影中尋找杜麗娘的倩影。于丹教授曾做過專題節目,一出出摺子戲被解讀被透析,但這些過眼雲煙的一幕幕在閃爍的熒光屏上一晃,留給我更多的卻是對文化的歎息。

你脱下鳳冠霞帔,將油彩擦去,大紅的帷幔結束了這齣戲。崑曲所處的尷尬局面也是許多傳統藝術所正面臨的,希望這大紅的幔布在緩緩閉上之後還能再度拉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最具中國味的真情告白,比起直譯的我愛你更有中國人骨子裏的含蓄雋永。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不着一字,盡得風流。這是一格格的方塊字才可能擁有的魅力。而今,充斥着現代味的詩歌,可以輕易地換上字母裝,流傳於世界每個角落,卻再也回不去盛唐時素胚韻腳的中國味了。那些絕版的李白、蘇軾、無名氏,在櫃子的頂格發出灰濛濛的光,照得人心寒。

中國味中又一道美味叫劍。那個血雨腥風的江湖,那個快意恩仇的江湖,那個俠骨柔情的江湖都離不開一把好劍。鑄一支名劍花費多少功夫還有多少人知道?只有深山裏的師徒二人還在緬懷那個熱血飛揚的年頭,而我們,全身的熱血已在逐代的平和中變得循規蹈矩,早忘了祖先們的激情。

中國味還有多少正在溶解,多少已被替代?我們還有多少尚來不及品味就已被一碗雜燴取代?請大聲呼喊:給我來碗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0

那一抹熱情似火,是燃燒在華夏大地的千年風骨,不變情結。

每每年關將至,街頭巷尾的紅,便星子一般漸次亮起,歲末的冷空氣中洋溢着濃郁的年味,温馨、美好。

紅,自古便是節日喜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年的元素。中國人似乎偏愛紅色,一如熱烈的性格,對燦爛生活的嚮往,所以正紅,又名中國紅。

在年節中,紅,無處不在。

家家户户最少不了的便是大紅的春聯。無論是古色古香,潑墨揮毫,自家人親自用毛筆提寫,抑或買來裝飾精美的成品,寫下的都是華夏大地流傳千年的文學精華,短短几個字,獨具詩韻美,貼上的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憧憬。墨韻飛揚,或豪壯或別緻,襯着大紅底色,更添風情,總是年味。

屋檐下隨風輕搖的,是紅彤彤的燈籠。扁圓的燈籠敦厚,樸實,像一輪初升的太陽,在新春微涼的風中搖曳,流蘇劃出靈動的弧度,看上一眼,心中便湧入温暖,隱隱還有節日的雀躍。燈籠火紅的顏色,抹去冬的蕭條,帶來春日的温和親切。

這樣一盞顯眼的燈似乎為歸來的遊子指明家的方向,是温暖喜悦的氣息。

最有人情味的,卻是中國結。

古時,中國結是翩翩公子的佩飾,現今是年節的主角。鮮豔的紅色長繩,被巧手上下翻飛一陣,結成一個個緊密相聯、密密麻麻挨擠在一方小小的中國結上,織就了年節最華美也最質樸的飾物。

曾聽説那緊密相連的十字結象徵團圓、團結。

原來,那高貴又大方的顏色,亦是對親人的`企盼。年關將至,家中父母早已備好熱騰騰的家鄉菜,等待親人歸來的訊息,一家團聚的温馨時刻。

這,是中國年獨有的力量,獨有的親情味。

細細想來海峽兩岸不也正是連結一處的?漂泊多年的遊子,隨時可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正是因為中華文明中血濃於水的情緣。

紅,是中國味,是這片大地亙古不變的樸素與熱烈,血濃於水的情結,更是華夏文明璀璨又温暖的魅力。年味中,滲透出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1

文言詩詞對於一位現代學生而言也並不陌生,語文書本,考試卷常常露出它們的身影,陌生卻又感到十分親近,似乎猜謎不透,又似乎略知一二,真像位隱居居士。

我喜歡古文文言,喜歡它的韻味,初識文言,懵懂地以為文言真簡便,無需過多的詞彙,甚至認為古人可以在文字上偷懶一把了,隨着內容的深入,我的觀念開始改變,我開始懷疑古人是否能讀清彼此的藴意,會不會有所誤解呢?文言繼承了中國獨有的'韻味,不同於外語,它不需與英語文本一樣長篇大論,文言詞句十分精練,將不需要的刪掉,將剩下的再壓縮,壓縮在竹簡上。陶器上。瓷器上。意”精”字”煉”。

文言像不朽的木舟,古色古香,先秦時期的口語奠定了文言的短棹,在浪濤中,文言文開始褪去短棹的木屑,”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古代並無”文言文”一説,文言文一詞是相對新文化運動後的白話文而論的,文言古文包含了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它十分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我對文言傳統充滿好奇與敬意,像《論語》等古代作品,全文竟毫無標點,可以想象,古代科舉所要求的境界。

中國上下五千年,人無法長存,可文言把傳統的中國味傳承了下來。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2

與我們同行的有三位新疆老師。兩位女老師,一個棕色微卷的頭髮,一個是烏黑油亮的長辮子;一位男老師,微微有點胖;他們都是高鼻樑大眼睛,深深的雙眼皮。他們的到來,使課堂氣氛熱烈起來。他們將親自下廚,為我們呈現新疆特色手抓飯!

全場歡呼,我也激動又好奇。手抓飯?從我記事起,飯都是使用筷子或勺子的,用兩隻手抓?還有菜呢,難道只吃乾飯?

在我的疑惑中,老師們笑眯眯地開工了。一邊是淘米加水燜蒸,一邊是把羊肉切成小塊,洋葱切條,胡蘿蔔切絲,他們的手臂快速地上上下下,身體微微晃動,彷彿是舞蹈;噠噠噠噠噠,聲音細密輕快,那是伴奏。

油下鍋,菜翻炒,手臂來回擺動。同學們目不轉睛!一會兒功夫,洋葱羊肉濃烈的香還有米飯的清香,吊足了我們的胃口。

一手抓飯一手抓菜?我的疑惑終於解開了。老師們舀出米飯,攪拌均勻,然後入鍋與菜一起翻炒,再放入調料,火開到了最大,手臂高揚又落下,飯菜融合,滋滋作響,香味撲鼻,同學們手早已洗淨,個個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想抓一把入口啊!

老師們將飯裝盤,然後示範,先用手抓一把,吹幾下,然後揉成一個小團,再張嘴吃。同學中性子急的,早已抓了幾把,桌上臉上滿是飯粒了。手抓飯原來並不是胡亂抓,而是有技巧的啊!洋肉的'肥嫩嫩,洋葱的濃香,胡蘿蔔的鮮美,都融在米飯中,化在舌尖上,那滋味美絕!即便都看到了老師的示範,很多同學依然任性而為,有的甚至兩手抓,左手一口右手一口,全然就是搶飯!一盤不夠,兩盤三盤,簡直就是小餓狼!老師們看我們吃得歡喜,也都開心地笑了。當然,桌上灑下的飯粒,我們是好不容易才撿乾淨的。

我只在新疆舞裏認識新疆人的活潑奔放,今天,新疆老師的手抓飯,留給我的不僅是味覺的記憶,還有做飯時的有條不紊和手抓飯時的智慧:吹一下,入口不燙;捏成團,入口不掉,還將好滋味融成一體。

這是一種民族範,更是地道的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在一派生機中如約而至,走在回家的路上,才發現,如今的過年,早已今非昔比。

蠟梅花開,回家速度

雪落枝頭,銀裝素裹。蠟梅傲盛,佳節臨近。

高鐵站站台上的人們相互寒暄,各種方言夾雜在一起,透出一股兒濃濃的年味。談笑間,高鐵已駛來,穩穩當當地停在標誌線處。人們陸續上車,將行李安置妥當,尋一處坐下,一會兒就到家了。

以往回家,人們搭乘的是擁擠不堪的大巴或慢速火車,朝發夕至,身心俱疲。如今,你瞧啊,高鐵上行色匆匆的人正滿懷期待,風塵僕僕者正滿心歡喜。高鐵是中國飛速發展的代表之一,它穿過長長的隧道,向着遼闊的大地駛去,駛向心中温暖的港灣。

離家三日,刮目相看

剛到村口,就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近些年美麗鄉村的建設很是“給力”。村頭的老年活動中心好不熱鬧,公園裏的'健身器材煥然一新。暮色降臨,隨着音樂擺動的廣場舞大媽們,為鄉村增色不少。

新年新氣象,美麗鄉村,好山好水好人家,好風好景好地方,幸福掛在了村民的臉上。

其樂融融,家味濃濃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極一時,將全國各地的美食展示了個遍。年年除夕,家長裏短,炊煙裊裊,最重要的是年夜飯。

柔嫩多汁的雞,紅燒獅子頭,鮮嫩肥美的魚,……一盤盤令人脣齒生香舌根生津的美味佳餚,迅速被“洗劫一空”,甚至於仍意猶未盡。廚房裏熱氣騰騰,餐桌上人聲鼎沸,那絲絲裊裊的人間煙火映着一張張如花的笑臉,直直吹到我心坎裏,回味無窮。

中國年,感受着濃濃的中國味。過着中國年,享受着中華盛世!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4

如果説經濟是物質財富的創造,那麼文化就是精神家園的耕耘。對於每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説,文化是發展的延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人們在追求“文化”,一個抽象的概念。只有當建築師或設計師將其具體化的時候,我們才習慣於把眼光投向城市與場地的久遠歷史——百年、千年,甚至萬年。而創造這些事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體現腳下的文化:那些作為生活和城市的記憶,那些被遺忘、被湮沒、被鄙夷的文明。

土地與土地那麼不同,大城與小城那麼不同,過去與現在那麼不同,而人間的萬家燈火,小鎮裏的閭檐相望又堆砌了多少不同的絢爛奪目。而今我們最需要找尋的不是牆面的大字報,而是城市中、生活裏最本質的、也是最珍貴的風情。

民以食為天,汪曾祺先生對吃有獨到的研究。這位可愛的食客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圍、吃的來歷説得頭頭是道,口腹之慾與高雅文學在其筆下美妙的融合在一起。作為一枚普通的吃貨,我雖不懂“吃”學,不過論及吃法也另有一番見解。

國人對吃飯很講究,一桌飯菜所用的器物各不相同。光是倒酒就有數種杯子裝盛。唐人有詩云“玉碗盛來琥珀光”,可見玉碗玉杯能增酒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葡萄美酒作豔紅之色,盛入夜光杯之後,酒色便與鮮血一般無異,飲酒如飲血,更增豪邁之氣。

再説飯食,與外國主打的西餐不同,國人更偏愛主食,米飯、麪條,比起優雅地在餐廳用銀白刀叉切牛排,更多人偏愛操着筷子,捧着碗飯蹲坐在電腦前追劇。提及筷子,定要好好談論一番其中的奧妙了。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暗合“天圓地方”之意。圓象徵着天,方象徵着地;方形屬坤卦,圓形屬乾卦。用筷時,坤在上而乾在下,這就是“地天泰”卦,和順暢達,代表着吉祥之意。人手在中間,這是天地人和。由於筷子總是成雙成對,所以還被當做重要的嫁粧,古人結婚時會將筷子作為定情之物,兩根筷子寓意白頭到老,十雙筷子寓意十全十美。看似普通的吃飯家伙,也藴藏着鮮為人知的大智慧。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作為生存的基本,衣服在我們生活中除了禦寒保暖,也有它的價值追求。

現代人潮流,日常穿着偏休閒。年輕人喜歡與眾不同,因而國內被歐美酷炫風、日系、韓流所席捲。雖説文化發展要博採眾長,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無法阻擋。與日常打扮不同,重大場合之下的裝扮更突顯民族文化的內涵。女人愛美,愛衣更甚吃飯,對於穿上婚紗嫁給心裏的白馬王子更是每一個女子年少時朦朧的情愫。確實每個披上白紗的新娘都是聖潔的、冷然的,像是遙不可即的仙子,不過婚紗過於素淨繁瑣遠不及旗袍來的豔麗簡單,想必這也是新娘選擇在敬酒時換上旗袍的原因吧。

旗袍雅緻,穿着紅色旗袍的`女子如同暖陽,如火般熱烈卻不失風雅,帶着幸福的光暈,感染了席間的每一個人。比起西方的精緻美,我更偏愛東方紅的大氣。雖説旗袍的顏色款式很多,但我見得最多也最美的就是紅色,不同於單色系的素雅,紅色濃烈,就像女子的愛情張揚而熱切,採擷了晚霞最絢麗迷人的光芒,凝聚着血液最濃稠活躍的成分,糅進了相思豆最細膩的情感。它凝聚着中國悠久的歷史,彰顯着東方的韻味,即使經過了幾百年,卻仍然以它強大的生命力佔據着一席之地,不僅在國內,也在國外的模特界掀起了一場時尚風潮,向世界展現着中國文化獨有的魅力。

這些一直在我們生活存在的事物,微小到常常被我們忽略,卻承載着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散發着中國的傳統風味,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5

一首琵琶清脆靈動,一段古琴婉轉悠揚,簡約卻不枯燥,如徽州白牆黑瓦的馬頭牆,似宣紙上的幾點墨染,沒有斑斕色彩,卻意境深遠。

懂行的音樂人或許會説,在民樂的合奏中少不了一台西洋低音大提琴,以增加樂聲的音域。而民樂大家們卻依舊嚮往着單音古樂的旋律,嚮往着那一彈一和的極簡主義。

中國之味在於情。不同於西洋樂對金屬的磨礪,民族樂更注重木竹的本音,沒有那般恢弘的交響曲,卻是柔中生剛。淺淺的宮商角徵羽,不如七音複雜,卻能奏出豐富的旋律,曲中生情。

中國的文化早已和世界接軌,並且成為外國瞭解中國的一個基點。自外國傳教士來華之後,江南文化的温婉風流便被世界各地傳為佳話。布衣百姓精耕細作,小衫童子山林採藥,漁夫撒網,樵夫拾薪,自給自足,其樂融融,宛如世外桃源。而當下的中國,要走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又成為一個重要的方式。各地興辦孔子學院,讓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字和中國文化課程,講中國話,中華文化成為一個重要媒介。

但當我們穿上了異國的衣裳,吃起了快餐,傾聽異國人談話時,卻驀然發現,他們所瞭解的中華文化似乎比我們更直接。而當我們再以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時,也確實能重新感受到它的美。被異鄉的`新鮮事物吸引是人之常情,當海派文化遇上傳統文化,產生文化衝突是必然的,而傳統文化深埋在歷史深處,時常被忽略。

中華文化的繼承依舊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既要對外交流融會,又要防備文化侵略,對內的傳統文化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學一門民族樂器,聽一曲黃梅戲,去一次古城遊歷,都是當下能實踐的方式,都可以培養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懷,讓我們更好地勝任中華文化的主人這一角色。“中國味”依舊在中國人的心中,只需要我們去更好地喚醒。

尋找“中國味”,是經歷了歲月淘洗,遊遍了異國他鄉後,一代新中國人的覺醒,如同《雪山春曉》中被黑夜覆蓋的白雪,重新被朝陽照耀一般。尋找“中國味”,重振民族風,喚醒中國魂,任重而道遠。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6

有一回,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要喝杯牛奶可難了!那時候,媽媽總是拿着一個空杯子在家門口等賣牛奶的來,可是以前家裏沒什麼錢,外婆捨不得給媽媽買,媽媽就坐在家門口哭,怎麼也喝不到牛奶。而現在,媽媽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在網上買牛奶,生活的條件越來越好了。

從前,媽媽家養了五頭鴨子,家裏正好五口人,一人吃一個蛋。那時吃蛋都要排順序,分別給外公、舅舅、姨媽、我媽還有外婆,一天鴨子生幾個蛋就只有幾個人能吃。媽媽的故事讓我驚訝極了,因為如今我想吃什麼都很方便。

我們的現在和過去真的好不一樣,日子越來越好,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了,擁有了許多讓人驕傲的中國創造。

這樣的祖國,我愛你!這樣的'祖國,我為你自豪。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7

今年我們回到老家過年,和南京比起來,老家的年味兒更濃:貼春聯、包餃子、放炮竹、掛燈籠、舞龍燈、趕廟會、走親戚……個個令人回味無窮。

除夕夜,貼春聯可是爺爺的專利,絕不讓我和姐姐兩個淘氣包插手。一大早,爺爺就起牀做準備工作了。先是打漿糊:把開水和進小麥粉裏,用筷子快速攪拌,那種淡黃色的粘粘的漿糊就打好了。接下來,爺爺把自己寫好的春聯攤在桌上,按照大門、後門、房門分好,對聯反面朝上攤開,用細毛刷子蘸上漿糊,均勻的刷在四邊,用手捏着兩邊的角落,把它按在門上,把書卷成筒狀,由上到下,由中間到兩邊抹平,用抹布把溢出來的漿糊抹乾,春聯就貼好了。濃濃的年味兒也出來了。爺爺笑得合不攏嘴。

包餃子就換奶奶登場了。她把青菜擇好了,洗乾淨切碎,再把肉絞爛拌在一起,加點香料。香味撲鼻的餡兒做好了。她把麪皮鋪在手心,用勺子挖一點餡兒放在中間,把餃皮對摺,沿邊捏緊。船形的餃子就這樣捏好了。在開水中浮上來的餃子像一隻只小耳朵,白嫩嫩水盈盈的`,洋溢着喜氣。

吃完團圓飯就是放炮竹了。我們選擇了一種名叫仙女拜年的煙花。爸爸點燃了引火線,我們遠遠的看着,只聽見“嗖”的一聲,煙花竄了上去,在空中綻放出一副漂亮的圖案,真的像一位迷人的仙女在給人們拜年呢!

“火樹銀花不夜天,爆竹聲中年味顯。”這火紅的春聯,熱氣騰騰的餃子,燦爛的煙花,讓幸福充滿我們心間,這濃濃的年味兒啊!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8

春節,爸爸媽媽帶着我去外公家探親。我很喜歡去外公家,因為外公的家很大,家門前有一個大院子,院子前面還有一個大大的池塘,尤其是外公家有我最喜愛的三個表姐和我們班同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那隻可愛的貓。

到了外公家,大人們都忙着做菜,我和三個表姐閒得無聊。大膽的三表姐便提議説:“我們去買些甩炮和炸炮來玩吧!膽大的呢就玩甩炮,膽小的呢就玩炸炮。”人們都拍手錶示贊成。

甩炮和炸炮買回來了,三表姐就試玩給我們看。她先用打火機點燃甩炮的頭,讓甩炮在手中燃燒一會兒,接着便立刻把它丟入池塘。只聽“轟”的一聲悶響,水花便被甩炮濺到半空之中。三表姐又把炸炮往地上使勁兒一扔,炸炮“啪”的一聲驚響,便立即爆散開來,四周瀰漫着嗆人的火藥味兒。

膽小的大表姐看到三表姐玩得這麼開心,於是也試着玩了一根甩炮。沒想到她的膽子越玩越大,最後竟然超過了三表姐玩炮的膽子。她把甩炮放進煙盒裏,結果把煙盒炸成三半;她又把甩炮放在泥土裏,結果把泥土炸了一個小洞;她再把甩炮放在一個壞了的桔子上,結果把桔子炸得開了花……

看到這裏,我和二表姐也忍不住加入了這場遊戲。人們一會兒上樹,一會兒爬凳子,玩得嘻嘻哈哈,不亦樂乎。這些甩炮和炸炮雖然是為小孩子們設計的.,不過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同學們玩的時候得注意安全喲!

這個充滿年味的遊戲,讓我回味無窮。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29

新年到了,為了讓新的一年過的圓滿,過的紅火、吉祥,各地的人民都開始忙碌了起來。

説起過年,遼寧省是最熱鬧的了。每當過年,每家每户都要在大年三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都要掛紅燈籠,大年三十晚上要點亮燈,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着益壽延年。

廣東省過年的方式極為有趣。海豐一帶,小輩向長輩賀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潮州春節節食有菜粿、腐圓、酵包、管煎、五果湯。初四夜裏,家家要點一盞燈,準備一缸水,叫做“等神水”。東莞正月七年級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頭,叫做“富貴有緣”。

我的家鄉紅安縣過年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大年三十團年飯在早上吃。天還沒亮就要開始準備豐盛的團年飯,年飯必須有魚和肉丸子,魚象徵着年年有餘,肉丸子象徵着團團圓圓。祭拜完祖先全家就要一起來吃年飯,人們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誰家要有喜事的話都會安排在年邊上,趁着全村人都在,聚在一起慶祝相當的`熱鬧。

還有……

總之,全國各族人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慶祝我們的中國年,讓我們衷心祝願這民風民俗之花永遠綻放,帶給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0

離過年還有些日子,我就想迫不及待的回老家過年了,離放假的日子近了,我心情異常激動,不知道是為了回老家還是快要過年。

終於要回老家了,當我走在家鄉的`大路上,陣陣炮竹聲聲入耳,一陣陣歡聲笑語,家家門上都貼着大紅紙掛着心對聯,一片歡樂氣氛,我提着小皮箱走進家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想着過年真好。

終於到了30號晚上我強忍着睡意撐到了12點,走到樓下跟爸爸媽媽一起搬出我家買的炮竹點燃,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過後只見那炮竹飛上天,我趴在窗子上抬頭仰望天空看着一朵朵禮花在天空散開,我開心極了!!“叮叮鐺,叮叮鐺!鈴兒響叮噹~~”只聽見一陣鈴聲傳進我的耳朵裏,我接起電話,那邊傳來我同學的祝福,我也祝福她,一起笑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七年級了,我們走親訪友,呼朋喚友,一起慶祝着這個節日,人們一起吃飯聊天聊過去一年的收穫和成就或講對今年的奮鬥決心。個個面帶笑容。年味十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1

從除夕夜到元宵節,從古代到現代,年年過年,家家過年,可人們有沒有感受到那一股濃濃的年味呢?我家的年,可是像一盤家常菜一樣,散發着濃濃的幸福味道呢!

“過年啦!過年嘍!”樓下小孩隱約的玩鬧聲傳入了寂靜的房間,也吵醒了睡懶覺的我。我睜開眼睛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年七年級終於到了,去拜年嘍!雖然我因為神經損傷做了手術,右手還高舉着綁在支架上,但我仍然迅速地穿好衣服。一打開房門,迎面而來的是爸爸媽媽親切的笑臉和祝福:“揚揚,新年快樂!”一股暖暖的幸福感頓時湧上心頭。“The same to you!”我情不自禁的與父母來了個熱情的擁抱,窗外的陽光灑進來,我們的身影多麼幸福啊。

我走出家門來到隔壁——外公外婆家。一進門,一股油炸年糕的香味便撲面而來。哦,這就是年的味道!油鍋裏那熱油發出來的“啪啪”聲,像極了那響亮而又紅火的炮竹聲…….正想得入迷的我肩膀上被人拍了下,我轉過身來,原來是外公已經在慈祥地看着我了。“外公外婆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連串過年的必説詞,給步入老年的外公外婆帶來幸福的年味。“好孫子,祝你學習進步!”紅光滿面的外公塞給我一個大紅包。“謝謝外公!”拿到紅包的我開心極了,禁不住唱起了我喜歡的《嗨歌》。

今年是爺爺奶奶的七十大壽。年九年級那天,所有的親戚們都來參加壽宴,人們歡聚一堂,一起祝他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爺爺的樂隊朋友們還表演獨唱,樂器合奏等很多節目,使宴會更加熱鬧。看着爺爺奶奶滿面的笑容,人們的歡聲笑語,多麼幸福啊!

雖然就春節只有幾天時間,但那濃濃的幸福年味,直到現在也在我心中沸騰。啊,年味!幸福在心中!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2

年,中國傳統節日,每年春節來臨的時候,要在家中把東西整得乾乾淨淨,還要在大門上貼對聯,窗花等等,到了晚上還有各種各樣的煙花在天空展開,像一幅幅漂亮的畫卷,呈現出朵朵花蕊瞬間星空如千萬顆星星。

關於年的故事也有許多,我最最喜歡年怪的故事了,這是一個美妙的傳説:從前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子裏來了一隻怪物,據説它是“年怪”,兩隻眼睛亮晶晶的,全身火紅的.,還是在過年時出現的,直到有一天,村民忍不住了,發現年怪怕煙花爆竹,人們就回家,放煙花,點爆竹,一片歡樂的笑聲和那“噼噼啪啪”的煙火聲終於嚇走了“年怪”。

過年時候還有許多講究呢!如吃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吃完年夜飯後,每年都有那必不可少的春晚這“菜餚”。正月七年級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拜年可分級別的,就像給長輩拜年要説一些關於身體健康的詞語,給父母拜年要説一些有關事業上的詞,我們小朋友們最最高興的就是拿壓歲錢,有了它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

這就是我們的年,也是全中國人民的年。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3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

提到過年最有年味的東西,人們總會想起鞭炮、門口貼的“福”字以及春聯、每年大家都會看到的春晚……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説一説,我心中的“中國年味”。

剪紙

提到年味,浮現在我腦海裏的第一個東西,便是我們中國的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在中華歷史中,一直散發着璀璨的光芒。剪紙是我國人民羣眾的`智慧結晶,是最普及的民間藝術,具有濃厚的中國民間藝術特色。

每當春節,人們都會剪各式各樣的紅色剪紙貼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期盼一年的幸福。

紅包

第二個東西,就是紅包了。

曾經我有聽到過這樣的問答:“小孩子為什麼喜歡新年?”

“因為有紅包啊。”

那麼,春節為什麼要給紅包呢?

在當時,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然後,這個傳統慢慢流傳下來,就變成了紅包。每當在春節時,我們能收到大大的紅包,想必是新年裏最有年味的時候啦。

中國文化中有年味的東西很多很多,剪紙與紅包是我覺得最具有年味的東西。想必大家也是這樣覺得。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過一個有年味的中國年!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4

又到年底,大街、小巷又飄滿年味兒。有年糕的糯味,鞭炮的硝味、春聯的墨味……

鞭炮頌

過年,沒有鞭炮可不行。鞭炮不但是驅禍納福的工具,也是一個好玩具:“狗尾草”可謂火樹銀花,而在深藍的天幕之上看見一朵朵絢麗鮮豔、紅紅綠綠的“出水芙蓉”可謂大飽眼福。雖有人短鞭炮曰:“因不冷靜而自毀一生。”,道理是有,可鞭炮不是用自己曇花一現的生命製造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嗎?犧牲自己,貢獻一生,多麼可貴的鞭炮精神!

吟對聯

就在鞭炮喧天之時,與它旗鼓相當的春聯也上市。它們可是“無聲更勝有聲”,一幅幅各不相同:有的字跡龍飛鳳舞、入木三分;有的筆調行雲流水,爐火純青。一看就使人忍不住要買下幾幅這神州大地上獨有的`文化。“左右工整,能簡能詳。既便言志,又供觀賞”,人們只能在這樣的詞句中流連,讚歎創造對聯的先人的智慧。

送灶官

舊曆的廿三——小年,似乎是大年七年級的“彩排”。舊社會時,人們給紙像上的灶神嘴巴塗糖,企圖粘住這位“管理員”之嘴使他不將家中惡事稟給玉帝,隨後燒化紙像,名曰“辭灶”。現在仍有糖販子,賣糖卻只為大家品嚐果腹,不再粘灶神嘴。但老人們還會備些糖:脆香堅硬的花生糖,鬆軟彈滑的牛皮糖,甜中帶辣的薑糖……這是一個小型糖展覽會。

年味兒,年味兒,它那麼與眾不同,引領我們踏着新年鐘聲來到新的一年!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5

臘月將至,我開始咂摸起飄香的年味兒來。

其實,冬至時,莊户人家已有依稀的年味。冬至那天,和過年一樣,要吃頓熱氣騰騰的餃子。只是,冬至離年遠,味道便淺淺的。淺的好像一絲兒煙,日子一過,馬上煙消雲散。“冬至十天陽曆年”。農家諺語,很準。陽曆年,不算年。對於莊户人家來説,只不過是普通年份上的加加減減。年齡,還是老年齡;迎送嫁娶,照常進行。日子,再平常不過。真正的年味兒,是在進臘月裏。

一進臘月,年味兒便隨着倒數的日子,一天天的壓縮凝聚。這時,我常常跟在母親身後,像母親的一段影子,形影不離。我撒嬌似地問母親:媽,什麼時候過年呀?母親依舊忙着手上的活,並沒有回頭:快,自己看月曆牌去。月曆牌掛在東屋的山牆上。我跪在小坐櫃兒上,翻着厚厚的,尚沒有撕下幾頁的日曆,心裏偷偷的記着數。等到翻到那張喜氣洋洋,印着大紅的“春節快樂”的日曆時,悄悄地把它折起來。那一天,我將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吃花糖,興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臘月才到年。臘八粥,香又甜,轉眼就是二十三。二十三,糖鍋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買酒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走一走”。臘月裏的每一天,似乎都在為年忙碌。難怪常聽母親嘮叨:這哪是過年呢,越到年底越忙活。

臘月初八,習慣上要喝臘八粥。臘八粥熬的功夫越長,越好吃。為能讓我吃上臘八粥,那天,母親起得很早。我是被灶膛裏噼噼啪啪的爆破聲驚醒的,一翻身,趴在暖和的被窩裏。其時,窗外黑咕隆咚,離天亮還早。我看見母親蹲在灶台前,低着頭,正向灶膛裏吹氣。柴有些濕,不愛着,股股的黑煙從灶口冒出來。冷不丁,“呼”的一聲,一團火苗像淘氣的小蛇竄出來又縮回去,嚇得母親向後一仰,險些跌坐在地。紅紅的火光映在母親的臉上,母親的臉上已是淚花兒瑩瑩。

做臘八粥的原料,除一些紅棗和江米需到集市上去買,大多是自家地裏產的,有時何止八樣。十幾畝地的花生這時已經賣出去,留下的種子裝在口袋裏,碼在西屋,隨時包來用。頭兒天,母親把一些紅小豆或是黃豆,鋪在簸箕底,坐在台階上,就着陽光,把裏面的碎石頭和土坷拉撿出來。母親撿的很仔細,即便那樣,喝粥的時候,也常被漏網的石頭,“嘎嘣”一聲,硌到牙,麻酥酥的。臘八粥裏面還要放糝子、大米、小米,或是高粱米,簡直是莊稼大雜燴。

這時候,屋裏已經熱氣繚繞,臘八粥快熬好。母親叫我起牀。等我洗漱完畢,母親已經給我盛好滿滿的一大碗。臘八粥被母親熬得又粘又香,我呼嚕呼嚕的吃兩大碗,身子立刻暖呼呼的。母親問:吃飽嗎?我説吃飽。我拎上書包去找學伴剛子。我問他,吃臘八粥嗎。他説吃。我説香嗎,他説香。我們走在村外的小路上,大團大團的熱氣從口中呼出來。東方天際已經有魚肚白,今天似乎亮的早。莫不是這三九的凌晨,被我那兩碗臘八粥給慢慢地融化開?

過臘月十五,人們開始趕年集。村子離兩個集市近,一個在北邊,五里地;一個在西邊,十里地。兩個集的日子正好錯開,所以,可以天天上集。臘月二十以前的年集,人們並不怎麼買東西,只是去集上轉一轉,湊湊熱鬧,選選年貨,粘粘喜氣。西院的大哥,有輛三馬車。這時,他站在大街上,扯起嗓子喊:“趕集去。”不一會兒,衚衕裏就會閃出大娘大嬸,有的還拎個小馬紮,説説笑笑的坐滿一車。“突突突”,三馬車駛向村外,半路上還能捎帶上幾個等車的人。

我一般是不隨父母一塊兒去的,他們去的晚。母親刷傢伙洗碗,父親煮食餵豬,等忙停當,都快晌午。我是和夥伴百歲,一塊兒早早的去。

我們到的時候,集上人還不多,都是些賣年貨的。常攤有固定的攤位,不必火急火燎的來,那些想趁着過年賺點錢的,比如,賣春聯,賣年畫,賣瓜子糖果的,就必須摸着黑早來,佔個好地方。大約過十點,集上開始人多起來;再過會兒,就已經人挨人人擠人,真是摩肩接踵,水流不透。我倆像兩條小泥鰍,在人羣裏滑來滑去。頭頂上到處是小販的叫賣聲,招攬生意。

賣年畫的`把年畫掛在路邊的牆上,把殘鏽的紅牆裝飾得花花綠綠,五顏六色。我喜歡彩色的畫,喜歡畫上面的故事,在這裏我要流連很長時間。年畫大多是戲出,有《春草闖堂》、《穆桂英掛帥》、《鳳還巢》、《女駙馬》等。鳳冠霞帔,戰衣彩翎;女扮男裝,秀態英姿。真是光鮮耀眼,俊俏撩人。我徘徊在畫前,仔細地看畫下面的小字。雖不能窺全貌,但也能解個大概。這樣的畫要貼在正屋的大牆上,蓬蓽生輝。還有幾樣小尺寸的畫,如“年年有餘”。畫上一個胖小子,憨態可掬;懷裏捧着一尾魚,旁邊還有金燦燦的元寶。畫面是紅的,元寶是黃的,紅黃搭配,喜氣洋洋。這帖畫大都貼在嵌在山牆上的窗户的兩側。

我倆在集市上穿梭遊走,偶爾便會撞見村裏的熟人,正在糖果攤前。其時,正是臘月二十左右,滿攤上都是白裏透黃的糖鍋兒。他們問,吃不吃呀。我倆不説話,卻不錯眼珠的盯着糖鍋兒。他們笑笑,買一點給我們,囑咐我們不能多吃。我倆接過糖鍋兒,哧溜一下,沒影。母親曾對我説,糖鍋兒不乾淨,不要吃。我可顧不得。我倆邊走邊把糖鍋兒含在嘴裏,卻不嚼碎,而是用牙輕輕的咬住,糖鍋兒便粘在牙上,嘴合不上。他看着我,我看着他,吃吃的笑。

百歲喜歡鞭炮,拉着我奔炮市去。炮市在一座橋的南側,路兩邊排滿四輪車,車上裝着木頭箱子,箱子上蓋着棉被。箱子裏裝的都是炮,棉被是為防震。賣炮人不吝惜炮,比賽似的,這家放完,那家放。我特別佩服這些人,我認為他們的膽子都很大。他們放炮從來不用杆子挑着,只是用一隻手捏着線頭,另一隻手拿着燃着的煙,焌着藥捻。胳膊平伸,身體轉動。噼裏啪啦,鞭炮聲聲,煙霧濛濛。那邊呢,也早立好幾個“二踢腳”,點着後,“砰”“啪”兩響,地上天上炸開兩朵花。放完後,人們蜂擁而上,把炮車圍個水泄不通。我倆只有眼巴巴看的份兒,在地上撿些零星的碎炮。

我倆回家的時候,日頭已經西斜。我們並沒覺得餓。那時,莊户人家大多吃兩頓飯。我們稍感遺憾的是,來去空空,我們什麼也沒有買。百歲説,明天我們接着趕那個集。我説行。有寄託,我們高興起來,有説有笑。空曠的原野上,飄蕩着我倆雀兒般的笑聲。

臘月二十五左右,父親要炸年貨。這是我最喜歡的。炸年貨之前,先要做豆腐攤餎餷;做豆腐攤餎餷之前,父親會吆上我隨他去晃磨。磨是趙叔家的,整個南街只此一家。豆子在之前已經被父親泡好,揉碎,去皮,浸在清水裏。磨安放在一間小屋裏,房樑上垂吊下兩根繩,綁在推磨的磨把兩端。我前腿繃,後腿彎,雙手緊握橫着的磨把;父親則一隻手輕扶着磨杆,一隻手拿把勺子,舀起連湯帶水的豆子,放進磨盤上的小洞裏。隨着磨盤吱吱扭扭的轉動,乳白色的豆漿順着磨壁流下來,一股綠豆的清香漾滿小屋。晃磨是力氣活,功夫不大,我的兩條胳膊就已經痠軟無力。我暗暗的埋怨父親,為什麼不套上家裏那頭小黑驢呢?已經白白的閒一冬。記得在書上看到過,用一塊黑布矇住驢的眼,驢就會乖乖的轉圈拉磨。我呢,就可以站在一邊,拿一個小木棍,邊吆喝邊偷偷的樂。可是,我只敢想想,卻不敢説,怕父親責怪。

豆漿磨好後,父親挑回家。餎餷是父親自己親手攤,豆腐要去別人家做。由於是自己吃,豆腐點的特別嫩。父親用小車推回來時,豆腐在高粱杆穿成的拍子上顫顫悠悠,晶白細滑,還冒着熱氣,叫人看着就眼饞。

父親炸年貨一般在晚上,沒有人打攪。爐子是地爐子,火旺;鍋要稍大一點兒,盛油多。我坐在板凳上,等着。我最愛吃父親炸的餎餷盒兒。父親自己做的餡兒。父親把切碎的肉、炸豆腐、胡蘿蔔攪拌在一起,然後放上鹽,倒上澱粉水,點上香油。父親把做好的餡兒鋪在一張整塊的餎餷上,再用一塊兒餎餷蓋好,壓實。然後,用刀切成四方(也有切成菱形的)的小塊兒,放在鍋裏一炸;炸熟撈出來,方正金黃,外焦裏香。但是,父親總是先炸豆腐塊,或是餎餷條,最後才炸餎餷盒兒。我曾經用略帶不滿的口吻問過父親,那是為什麼。父親説,餎餷盒兒裏有餡兒,掉在鍋裏會有渣子。父親炸貨炸到很晚。等父親炸好餎餷盒兒時,我已經躺在炕上,呼呼大睡。第二天,聽父親説,我嘴角的口水流老長。

母親則在灶台前忙碌。母親先蒸一鍋黏黏呼呼的年糕,再蒸幾鍋饅頭。母親使鹼不好,便喚來鄰居大嫂過來幫忙。但母親心細,手巧,除饅頭,還能變着法兒做出許多種花樣。有糖包,豆包,花捲兒;花捲兒上面還要嵌一個大大的紅棗,或是用紅墨水點一個“紅燈兒”。母親把蒸好的饅頭裝在笸籮裏,放在裏屋;裏屋沒火,是天然的冰窖,能放好多天。

父親不光炸年貨,還要燉雞,煮肉,蒸蒸碗。而且,做出來後,色香味都很地道。平時,沒怎麼見父親下過廚房,家裏來客人,都是母親忙裏忙外。原來,父親深藏不露,還有一手做大菜的本事。年貨都預備齊全,年三十也到眼前。這時,小院裏到處都瀰漫着濃濃郁鬱香香甜甜的年味;整個村子裏,每户人家的莊稼院裏,也全都瀰漫着濃濃郁鬱香香甜甜的年味。

豈止這些,歡樂祥和喜慶幸福,更是人們心中永恆的年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6

孩子時候盼過年,年卻老牛破車疙瘩套,磨磨蹭蹭,遲遲不到;現在老怕過年——過一年少一年,年竟搭上火箭一般,“嗖嗖嗖”一晃就來,年復一年。小時候的年,真有盼頭: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既開心又熱鬧。

鄉俗道:“小孩小孩你別饞,過臘八就過年”。我們就耐着性子,熬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這些難熬的節氣,甚至整個嚴冬,熬到臘八粥熱氣騰騰端上飯桌的那一天。而後,烀豆餡、團粘豆包,發麪、蒸供饅頭,剁餡子、包凍餃子……一直忙活到年根底下,快活到年根底下。

供饅頭小孩子是不能先吃的,要等供完祖宗才能動。那些大小不一、點紅點兒、包豆沙、嵌紅棗的供饅頭,在媽媽手裏彷彿一件件琳琅滿目的工藝品,潔白圓滑,質地綿軟,花色清新,遠遠望一眼,也會垂涎三尺的。

寒風凜冽的清晨,我們還沒起炕,就有一陣淒厲的豬叫聲鑽進耳鼓,一準是誰家又殺年豬。從綁縛、放血、褪毛,到開膛、洗腸、卸肉,一個熟練的屠夫要忙上大半天。稍微喘一口氣,就要灌血腸、煮肉。前槽、後鞧、腰條,都要煮幾塊。等到兩個滾兒落下去,肉煮熟爛,再揭開鍋放兩葉豬肝,幾根血腸,幾塊血豆腐。這時候,大鍋裏就“咕嘟咕嘟”煮沸一年到頭貧寒的日子,屋裏屋外到處氤氲着肉香,氤氲着揮之不去濃濃釅釅的年味兒。

那時候雖然窮,卻窮得乾淨、磊落,知足、感恩,樂觀、向上。

即使再困難的家庭,哪怕沒有新襖新褲,也要有一雙新襪。除夕夜穿上,甩開雙腿走兩步,叫“踩運”,踩好運、踩旺運、踩鴻運。

然後,就提溜着用秫秸紮成框、再糊上彩紙點上蠟燭的紅燈籠,或兩三個人結伴,或七八個人成羣,走東家串西家,送光明、趕熱鬧,踩運、拜年。家鄉人管這叫“走燈”。偶爾有誰提議,我們也吵吵鬧鬧走到村外去——一溜兒的孩子,一串的燈籠,一脈的歡笑,一路的“咯吱咯吱”踩雪聲和“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一向落寞岑靜的鄉村雪夜,就有鮮亮可人的活氣、生氣與靈氣。

倘若走懶乏,就在誰家歇歇玩玩,歇夠、玩膩再走。有時候,走的'匆促,外屋門沒有關好,寒風冷氣一股腦灌進去,主人也格外寬宏大量,邊帶上門邊嗔道:“這幫孩子,怕掩着尾巴咋地”。

就這樣走四五個來回,夜更深,蠟愈短,農曆大年七年級燦爛的陽光越近——懷裏焐着好幾毛壓歲錢,兜裏揣着凍梨、瓜子,嘴裏含着橘子瓣糖——還有什麼比這更甜蜜的日子、更耐嚼的幸福——過年,真好!

現在想來,那麼緊巴的日子,那麼艱苦的童年,可我們還是義無反顧樂觀、執着、豪邁地向前走,就是因為有個年——抖擻着金色希望之光旗幟般的年,笑盈盈召喚着我們向前走。

就這樣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就明白:日子是漫長的,年卻很短暫;生活本身是很複雜的,但活着卻可以很簡單。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7

下雪,這意識到快過年。

今天早上,我發現爸爸早早起牀,我跟上去一看,爸爸準備出發幹什麼,我走前一步問:“爸爸,你去哪裏?”爸爸説:“我去買對聯。”我二話不説,馬上爬上去。

在路上,我看見柏樹們,脱下陳舊的綠衣,穿上一件嶄新的白裝。那些小草也不遜色,雖然它們現在縮在土裏,但只要春天一到,它們就立刻從泥土裏鑽出來。而松樹卻一點兒沒有換。

銀杏樹像是在練舉重似的,把積雪抬起來,又好快支撐不住似的。鐵樹上面也鋪上一層白雪,還長出幾根水柱呢!冬天的`樹,十分美麗,又帶幾絲春意,喜歡它的人沒注意,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喜歡冬天,更喜歡冬天的樹。

到新安江,我看見各式各樣的對聯,爸爸隨意挑2副對聯和幾張福。此外,還買幾幅門神。之後,吃點東西,我們接樂呵呵地回家。

回到家,爸爸用膠水包對聯貼好。頓時,新年的氣氛又濃厚起來。

到晚上,我們放起鞭炮。

這年味,真是甜美啊!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8

今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沒有回老家衢州,而是讓我體會一番舟山人過年的習俗。

正月裏,我們去東海大峽谷參加舟山羣島首屆年味節。早上外面雖然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但是我們還決定繼續前往。

年味節的活動有:包餃子、打的糕、做烙餅等。一到大廳,我就看見許多小朋友圍在一張長方形的桌子上包餃子,我也飛快地跑去一起做包餃子,開始包餃子,我先把一團圓圓的麪粉用手壓成平平的餃子皮,接着再把肉餡放進去,最後把前後的麪粉互相往中間和,一個餃子就包好。

剛包完餃子,我就聽見“嘭嘭”的聲音,我立刻跑出門外看,原來有一位老公公,正拿着一把重重的石錘,向一個裝着一塊大米糕的大石碗,用力地敲去,敲好幾下後,就把重重的'石錘在一個裝滿水的盆子裏沾一下,敲完後,把大米糕搬到桌子上做成各種各樣的年糕,有元寶、蝴蝶、小狗等。

這次我除親手包餃子和親眼觀看打年糕,我還參加猜燈謎、打槍、滾鐵環、蘿蔔蹲等活動,不僅體會一番舟山人過年的習俗,還參加許多精彩豐富的活動,真開心啊!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39

夜幕花影中,燈下品茗時,我細細撥動那詩中百味的弦……

邊塞的氣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彷彿見到了大漠的粗獷,長河與落日的壯觀。“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更是讓我隱約聽見了振奮人心的號角與急促的馬蹄聲。這是雄渾的邊塞味。

田園的風光,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採一望間盡顯陶淵明的恬淡與灑脱,菊與山勾勒了一幅中國山水畫。“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簾子,斜倚枕上,聽着潺潺溪聲,還有比張耒更悠閒的嗎?這是隱逸的田園味。

詩味中國,景味美,情味更美。

思鄉的惆悵,是“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這種欲説還休的懷鄉、懷人,只有作者能夠體會吧。“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一杯濁酒,萬里鄉愁,落日斜照下,拉長的.身影,盡顯落寞與孤獨。這是綿長的思鄉味。

愛國的豪情,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他人生的讚歌,赤誠忠心,死得其所。“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為國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浸滿在蘇軾如滿月的弓中。這是家國天下的中國味。

中國的詩與詞,詩詞中的景與情,願我們都詩意的生活在百味詩詞中。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0

我的爺爺有着黑黝黝的皮膚,臉上總是掛着笑容,一雙大手長滿了繭子。你可不要因此就小瞧他,爺爺喜歡茶和歷史,和別人聊,歷史的時候總愛飲茶作樂,久而久之的爺爺就成了我們這一羣有名的茶王和歷史王

午後暖暖的陽光通過樹枝打下院子,周圍的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我那可憐的.妹妹又因誘惑再一次陷入了爺爺的魔掌,爺爺手捧一杯茶,站在那裏滔滔不絕和正在玩沙子的妹妹講九一八事變。我心想着講歷史應該是老一輩人的驕傲吧,所以也饒有興趣的走過去聽了聽。

日本鬼子想要佔領中國,他們使盡了所有常人的手段,有十四年之久,中國憑着不屈不撓的精神使日本人投降了。

我一聽咬牙切齒地説道:日本人也太過分了,他們怎麼可以這麼殘忍。

爺爺抿了一口茶,語重心長地説道:中國歷史就像這茶一般,開始有點苦,可後面甜味卻會蔓延舌尖,其實啊!當時日本人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想打仗的並不是他們,而是那些貪婪的官府,列寧説過:遺忘歷史就等於背叛。但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正確對待歷史,文明愛國,把這種恥辱化作動力,在科技,在學習上,就像周恩來總理説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而不是隻用在口頭上。

我聽了點了點頭,爺爺站了起來,把茶倒了,喃喃自語道:中國就像茶,能苦一陣子,但不能苦一輩子。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1

尋一座古城,探求腳下的樓蘭;覓一前世失傳的《廣陵散》,品味嵇康的張狂。苦苦追求,只為找出“中國味”的跡象。踱步古道,最終瞧見了點點希望。

中國味是節日的味道,彌久芬芳,源遠流長。

清晨的曙光衝破了雲,靜謐的天地終於知道了光的顏色。麻雀在門前小柵欄中央細長的柿子樹的一根枯枝上喳喳的叫,它的歌聲無人欣賞,卻被夢鄉中的人們當做了早晨的第一聲鈴鐺。紅色的炮紙被白雪掩埋,在耀眼的日下也努力溢出了點點紅光。開門的吱呀聲驚走了樹上的麻雀,也掠下了樹上的霜。人們抱着對新年的期望,開始打掃被埋藏的院牆。孩子們穿上新衣裳,攜手穿梭在熱鬧的街道。到處是喜慶的紅,滿眼是絢麗的'亮。一聲聲的祝福敲開心中緊盯的窗,一張張笑臉在燈籠下綻放。新年之際,年味與香味飄散在山水之間,流轉於街道之中,停留在人們的臉上。這年味與香味,磨着磨着便漫出春節時分的“中國味”,彌久芬芳。煙火裏的塵埃,星光下的燈火,正是獨特的“中國味”。

中國味是文學的墨香,亦苦亦甘,降落在你的肩上。

我曾幻想成為執劍飲酒的翩翩少年郎,只因沉醉於手中的武俠世界。金庸握筆刻出一個武俠的盛世,古龍研墨畫出一個不同的輝煌。我曾想仗劍遨遊四方,去體會“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惆悵。我曾想與令狐沖對坐,共奏《滄海一聲笑》的華章。歷史的巨輪轉過了方向,心中的疑惑在書中尋找。魯迅伏身在燈光下創作,我通過他的文字讀出他內心的力量。以筆桿作槍桿,以文字作子彈,擊在敵人的身上。早晨起牀,拿出一本《朝花夕拾》細細品味,美妙的文字讓心情也變得明亮;與朋友結伴共唱詩的遠方,讓經典永傳唱。指間的紙張使我安心,撲面的書香沁人心房。《史記》昇華我的思想,《論語》讓我不再莽撞。這是多麼平凡的一天,只因書本在我身旁。文字訴説着不一樣的故事,訴説“中國味”豐富的形象。“中國味”是書香,是墨香,是人們所渴望的精神食糧。

中國味是鄉土的情懷,遊人思而歸之,遷者念而泣之。

遊走於江南的古鎮,尋一處弦的故鄉。取一瓢涓涓細流,潤一片家鄉的芳香。少年背起了行囊,起誓再也不會回到這個小村莊。外面的世界紛紛擾擾,破開了少年心中的妄想。忙碌的生活使人疲憊,心中的苦悶只能敬給月光。等罷,時間慢慢地晃;看罷,人兒悄悄地滄桑。窺鏡,只望少年已白髮蒼蒼,垂下了肩膀,塌下了胸膛。院中的老槐樹成了唯一的念想,只怕再不能踏上曾經生活過的土壤。吼一聲秦腔,喝一句華陰老腔,渾亮的聲中滿是思鄉。我想去外婆故事中的家鄉,推着外婆漫步在夕陽下的沙灘上,住進美麗的澎湖灣,讓手中的海螺發出我對這個神祕世界的嚮往。情殤殤,夢猶長,夢中只不過一盞小村路邊的燈在照着亮。在外奔波的路上,思鄉支撐了多少人的理想。鄉土的情懷溢出酒的醇香,讓遊子都醉倒在他鄉的小街旁,“中國味”便似酒的香,承載人們對家的期望。

尋遍中國,找不你的蹤跡。片刻等息,卻發現你一直就在我的左手旁。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2

春節前往往是繁雜,喧鬧的。倘若此時的你身臨在大山深處的鄂西南土家古寨中,聞流水潺潺,品鳥語花香,你或許會忘掉時鐘滴答,深深沉醉其間。

南方的冬天是不大下雪的,但這神聖的古寨卻偷偷摸摸的披上了這銀白的外衣。這漫天紛紛揚揚的雪花,像鵝毛,像柳絮,像棉團,悄無聲息地飛舞着。踏一條幽徑,尋一處芳香。在這兒,你永遠也不用擔心迷路,紅玉蘭為你指路,杜鵑花扮靚山崗,就連路邊一叢不知名的野花,也能叩動你的心房。

到了這兒,可不能錯過殺年豬吃抬格子。看,那幾個身材魁梧的大漢,頭戴白巾帕,身穿對襟衣,腳蹬白底鞋,架着一頭幾百斤的大肥豬,只見為首的殺豬佬手中的殺豬刀捅進了豬的咽喉,這隻可憐的豬便開始了發瘋般的嚎叫,沙啞而又驚悚。隨着殺豬佬手中的刀從豬脖子裏拔出,豬脖子裏的血便飛速地迸了出來,源源不斷地注入了豬頭下的大盆裏。這血可不能浪費,新鮮的豬血色澤鮮豔,有一股特有的甜腥味。這時,灶屋裏等待已久的人們便會迅速跑出來,把這一盆沉重的豬血抬進灶屋裏加工,製成香糯爽滑的豬血糕,給那些勞累了的男人們送去,增強體力。

這剩下的功夫,可就要交給廚藝高超的土家姑娘了。她們頭戴青絲帕,身着滾邊裙,腳穿繡花鞋,熱火朝天地在廚房裏忙活着。將剛殺好的鮮豬肉、老南瓜、蘿蔔、土豆等拌以玉米麪用大蒸籠蒸熟。隨着沁人的肉香通過蒸籠,鑽進了我們的`鼻孔,繚繞着我們的心尖,那就可以進行“抬格子”的步驟了。只見幾個彪形大漢把這個大“格子”用力“抬”起來,唱着淳樸的山歌,從廚房“抬”到餐桌上,供大家食用。再上來咱們土家族特有的“十碗八扣”,酌上我們土法祕釀的“包穀燒”,一頓正宗的土家大餐就準備開動了。

吃飽喝足,漫步在這詩情畫意之中,觸摸濃濃山鄉情,感悟巴土獵獵風,心有所動,魂有所依……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3

中國的年味無論在哪兒都是很濃的。算起炎黃子孫,便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中國文明為何能淵遠昌盛?我想這大概是與中國傳統文化分不開了。

自古至今儒家傳統觀念便一直影響着中國人:尊師重道、三從四德、以禮待人等。而儒家思想也滲透進了中華文化,刻在每個中國人的骨髓中。新年就是其中一個典型而獨特的節日。

新年象徵着團圓。對所有中國人甚至海外僑胞來説都是最重要的節日。全國上下雖過年習俗各有特色,但卻大同小異。在我的家鄉也有獨特的習俗。它有青瓦綠磚,小巷美人,它是煙雨中的江南,也是繁盛中的都市。

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掀開了埋藏一個冬天的味道,擺上了各式各樣的瓜果,熱切地等待着客人的到來。冬風吹過,涼颼颼的,卻吹不滅人們心中的火焰。時至正午,驕陽當空,那才是真正的`熱鬧。客人們陸陸續續到了。女人們吃着果盤,寒暄着這一年來的各種瑣事。一聲“新年快樂”瞬時雙方笑顏如花開。男人們抽着煙,打着牌,敍述這好久不見的想念。孩子們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三個聚成一堆,五個抱成一團,有時這兒盯着老一輩人寫書法,有時那兒圍着年輕人“搶”紅包。

冬日暖陽,慢吞吞地移動。卻也曬得人心裏暖乎乎的。溢滿肉香的白煙繞過屋檐,躲過雀,捲上雪,順風彌散在清澈的藍天。

客人們都已入座,主人便會在户外忙碌。農村的廚房便是一方小天地。隨着一道道菜餚的登場,所有人大快朵頤,喝酒的喝酒,吃肉的吃肉。要是不知哪桌的人喊了一聲。男人們就端起酒杯,女人小孩也不甘落後端起杯子一起站起。杯子在空中互相碰撞,發出“乒乓”的聲音,夾雜在酒水中的盪漾與招搖中。

飯飽意足後,小輩們就進入了新年時中國最傳統的禮節—收紅包。沉甸甸的紅包拿在手裏,小輩們便也不免驚慌失措地鞠上一躬。懂事的便會偷偷交給自家長輩,維持一個“長大再還,代為保管”的美好願望。不懂事的就一下子溜個沒影兒。放眼望去,滿處都是紅:吉祥的對聯、喜慶的窗花、印着“恭喜”“發財”的紅包。還有每個人心中流淌的鮮活的中國紅。這次不僅代表着中國人間親切的祝願,更是對來年春天春暖花開的美好寓意。

窗外的爆竹轟然響起,炸得個平安順遂,來年如意。在這爆竹聲中,所有人一起攜手越過這一年,這也許是一帆風順,熱熱鬧鬧的一年,也許是不盡如意,略受打擊的一年。但無論怎樣,這一刻,度他個平平安安,閤家團圓。人生不就是酸甜苦辣鹹嗎?

人類是羣居動物,中國人更是離不開家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國人的詩,中國人的魂,中國人的一張圓桌連結多少情分。

我相信千百年後中國年依然如此,中國依然繁榮昌盛。

因為:

吾輩之年,以禮為先。

吾國之強,淵遠流長!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4

寒假已經過半了,一直宅在家裏——過年!可怎麼都覺得這“年”過的沒有了一點兒興致,除了赴宴、逛街,就是睡覺,真有點兒害怕過年了。我一直認為現在只是時間上的過年,真正的過年是在童年的時光裏。

在兒時的老家,一到臘月,對村裏人來説就是放了長假,地裏、湖裏(就是老家的莊稼地)都空了,只有小麥苗,其他的都歸倉了,偶爾有未成年的驢兒、牛兒、狗兒在湖裏和孩子們玩耍,大人們就開始打掃院子,碼好柴禾,窖好山芋,盤算着今年的年怎麼個過法。

那時,對我來説,等待過年的日子是難熬的。從天已變冷開始,就算着放寒假的日子,算着離過年的天數。那時,我最期盼的就是我小舅過年回老家,由於我和姥姥住在一起,他回去就是到我們家。他來了除了帶我玩之外,還會從他大大的皮包裏掏出一份城裏帶來的禮物,在那時,一份從城裏帶回的禮物會讓我的心裏漫溢着驚喜。只在過年,生活的日曆上才會出現這一抹亮色,只在過年,我的童年才能開啟這份驚喜。

終於到了期盼的過年,在兒時老家的過年是從臘月底開始的。

年前的幾天,是家裏比較忙的。父親是名教師,天一冷,學校就給孩子們放假了,父親安排好學校的事情,就會順便帶些年貨回家,父親購置的多是豬肉和家裏沒有的蔬菜,豬肉帶回家後,父親會用繩子掛在屋裏的`樑上,主要是防止老鼠和貓給先吃了,由於這塊肉要用來過年招待客人,但是有時也防不勝防。一回到家,父親就會張羅給村裏的人寫春聯,老家叫寫對了,由於父親是村裏的文化人,寫得一手好字。父親在案上寫,我也在旁邊幫忙裁紙、牽紙,到了上三、四年級了,一些門邊、門楣上字我也給寫幾個呢。這一寫就是三五天,全免費的,父親到去世前幾十年一直堅持這件事,而且樂此不彼。

母親和姥姥在年前工作,我的記憶中就是熬糖、蒸饃,油炸一些麪食等。印象比較深的是農村過年蒸饃,每家都會蒸好幾籠屜,先放在外面晾,然後放在缸裏儲藏,一直能吃到出了正月。那時經濟條件差,家裏都會蒸兩樣饃,一種是純山芋面的,有時也有玉米麪的,一種是山芋或玉米麪外面包裹着一層小麥面的,後來條件好了,也會蒸一些純小麥面的,主要用於家裏招待客人的。前一種饃,剛蒸出來的

吃懶做,妻子為了教育丈夫改邪歸正,想一計策,假裝生病迫使其丈夫為她擀麪葉。從此以後兩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大路上來了我陳士鐸,一去趕會三天多”,這個出名的唱段村裏的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

年,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過着,我們在企盼中由小孩子長成了大人,年的味道也在年輪中,不知不覺地漸漸淡了。也許是人們現在的日子過好了的緣故吧,對年的那種祈盼、期待、欣喜都被眼下富足安康的生活情趣湮沒了。也正是由於如此,現在每每想起兒時在鄉下過年的生活就感到分外的甜蜜、親切和彌足珍貴。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5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喜歡做手工。上週,我上了一節很特別的繪畫課。

上課鈴聲響起,同學們排着隊有序來到學校的階梯教室。老師已經站在講台前,等我們安靜坐好後,她告訴我們:“同學們,今天我們手繪京劇臉譜,感受非遺魅力。”話音剛落,教室裏像是炸開了鍋,大家都很好奇,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老師拿來一個繪製好的京劇臉譜模型耐心講解:“臉譜是我們中國的國粹,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粧方法。它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徵某個人物的品質。如紅臉象徵忠義、英勇;黑色表現的人物性格是正直無私、剛正不阿;白色代表奸詐狡猾、剛愎自用……”我聽得入迷了,以前和爺爺一起看的戲劇裏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都在我腦海裏慢慢浮現:黑臉的張飛、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

開始畫了,我按老師的方法先把臉譜的輪廓勾畫出來,然後再給眼睛、嘴巴、下巴塗色。時間過得很快,下課了,我們也都完成了極具中國特色的京劇臉譜。同學們個個興奮不已,拿着自己的作品相互炫耀。這堂繪畫課真有趣,我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6

回眸人類歷史,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民族創造了極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成就了多滋多味的“中國味”。這種“中國味”在世界文明的浩瀚天宇中散發着獨特的光輝。

回眸歷史,仰望蒼穹,人們不禁發問:“‘中國味’到底是什麼?”

中國味是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思念。在捲簾西風中,“人比黃花瘦”的你在靜靜等待。你對趙明誠的等待堅如磐石,“衣帶漸寬終不悔”。無言的愛孕育了那份心酸,那份執着。內斂含蓄的中華文化塑造了你温柔端莊、外柔內剛的特質——中國味是有別於熱烈奔放的西方女性的含蓄藴藉。(通過中西方對比,突出中國女性內斂而執着的特徵。)

中國味是蘇軾“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淡然。“烏台詩案”平息後,你的政敵在黃州劃下一方窄窄的禁地,並判你為“監視居住”。他們用心險惡,滿懷期待地想要看到你那顆高貴的頭顱在他們面前低垂。但你只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輕勝馬”地淡然處之,全然不似被放逐後鬱鬱而終的拿破崙——中國味是對各種挫折坎坷安之若素的豁達與淡泊。(將蘇軾與拿破崙在逆境中的表現作比較,凸顯出中國人“對坎坷人生安之若素”的品質。)

中國味是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貞。在蒙古鐵騎入侵、宋人國破家亡的時刻,在“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的世界,你被俘虜了。他們為了讓你投降,對你進行各種威逼利誘,但你只選擇了三條“路”——“腰斬、活剮、下油鍋”。中國味是英勇無畏的忠肝義膽。

中國味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創新,中國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愛憎分明;中國味是寧願“曳尾塗中”於濮水垂釣的無視權貴,中國味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的生死超越;中國味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中國味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情懷……(經過語言上的潤色,句式更為整齊,語氣上更有氣勢。)

回望歷史的天空,“中國味”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將世界文明的天空裝點得更為絢麗動人。“中國味”,是中華五千年優秀文化的豐厚積澱,它給我們以信念,給我們以堅定,給我們以淡然,給我們以從容,給我們以力量,給我們以堅強的後盾……(末段增改後,先點出中國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再揭示“中國味”對於我們自身的意義,總結全文,收束有力,要言不煩。)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7

着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我沉浸在漢服世界中,陶醉在中國味兒裏。

前不久,一股漢服風潮掀起,大街小巷,多的是身着漢服的姑娘們。上至年方三十的阿姨,下到豆蔻年華的少女都瘋狂沉醉在這霓裳之下。我姐也瘋狂地痴迷於此,不顧爸媽的反對,買了一條齊胸的襦裙回來。一試上,就驚豔了我們。

姐姐體態纖細,身材高挑,俏麗若山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恰是面如白雪,膚若凝脂,脣綻櫻顆,榴齒含香,腮邊微粉,眉似彎月,眼含一汪清泉,閃爍間似繁星點點在其間。姐姐見我們呆了,便抿嘴笑來,腰身微動,但見清顏藍衫,青絲墨染,彩扇飄逸,若仙若靈。她時而抬腕低眉,時而輕舒雲手,手中扇子合攏握起,似筆走游龍繪丹青,玉袖生風,典雅矯健。

母親更是驚豔於那精緻華美的'刺繡,一條條絲線密匝在一起,聚成一朵朵蓮花、一隻只鳳鳥,一針一腳,都是那麼的嚴密,可謂是“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紋”。沒多久,母親也沉浸在其間。

之前有次出國,我們三人有穿明制馬面,有選宋制襖裙,有挑唐制襦裙,或手舉蓮花,或提盞小燈,或輕搖團扇,眼波流轉間,滿是自豪。

街上,蓮步輕移,瀰漫開的是一股中國味兒……

誦我華夏之詩,興我文明之盛。

愛賞蓮花,愛品香茗,亦是我家鍾愛的中國味兒。

每逢陰雨綿綿淅瀝時,我總是端一杯香茗,輕捧詩書,低聲吟誦着。坐在父親身邊,靜靜地望向窗外,我不禁有些傷感,池塘裏的殘荷紅粉亂濺,原本豔麗的花瓣上掛滿雨珠,鋪天蓋地的雨絲圍成一張帷幔,使窗外昏暗下來。

我哀歎一聲,正欲轉過頭去,卻聽父親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你再仔細瞧着。”我又盯住不放起來,耳邊猛然傳來悦耳的鳥鳴,一聲聲清脆婉轉,在天邊雨幕中更顯空靈,“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莫不就是如此?怎能料到我竟能在雨幕中發現不同於晴時朦朧空靈的美,這清秀的美,不華貴,卻淡雅玄妙,無窮的詩意通過窗户,輕輕把我繚繞,不由得驚呼“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窗外,蓮花輕搖,飄散開的是一股中國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8

説到中國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我覺得要説“中國味”自然不能不提到中國文化,因為“中國味”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早就和中國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割。

中國文化精彩紛呈,和而不同,我只願騎一匹快馬穿行其間。看元曲博大精深,觀明清小説跌宕起伏,品六朝駢文之工整精美。捧一卷唐詩宋詞,淺吟清唱,獨立高樓,彷彿聽到了千年前那在青石板路上悄然隱去的馬蹄聲。中國文化是那樣的風流儒雅,可在那羽扇綸巾、一襲青衫之下挺立的卻是不屈的傲骨與抗爭的精神。中國味是苦的,因為中國人總是在不斷地抗爭。中國味是甜的,因為中國人總是在奮鬥中創造幸福。

崢嶸歲月,茫茫前路,中華民族走過的路坎坷又曲折。大禹治水的故事,轉眼已悠悠數千載,但是大禹的故事並沒有因為時光的流逝而逐漸褪色。今天的我們,當讀到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不禁對他心生敬意。他面對滔天洪水,歷時十三年,三顧家門而不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遙想當年,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多少英雄兒女面對敵人的炮火,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將生死置之度外一路向前,十四年的`抗戰最終換來的一個全新的中國。汶川大地震時,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抗災。

中國味不只是抗爭,更是通過我們的奮鬥,用科技創造幸福。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破,當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發射,當中國第一位航天英雄楊利偉登上太空……中國一次又一次地聚焦了世界的目光。現在,當墨子號發射,標誌着中國的量子通訊技術已經全球領先。當蛟龍號起航,代表着中國的深海潛水技術也在世界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大禹治水,與天爭,汶川地震,與地鬥。中國在歷史的路上一路走過,披荊斬棘,何懼挑戰。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仰望星空,古今多少英雄人物標榜千秋,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國在歷史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從未停止追逐偉大復興夢的腳步。中國味是揉着“爭”的苦,更是揉着“鬥”的甜。假如非要這將這味道融為一體,我覺得中國味就是一杯濃茶,初入口是苦,細品卻透出了一絲甜。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4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伴隨着時代的變遷,過年的方式也在變。

兒時的新年是身上的新衣、是手裏的糖果、是絢爛的煙花、是熱鬧的鞭炮。如今,生活日益富足,我們開始在網上尋年、書中讀年、低碳過年……過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總是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對歲月的感恩。

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春聯貼在門上,辭舊迎新。以前在村裏住時,春聯都貼在臨街的大門上。現在搬進了樓房,春聯都貼在樓道的門上。從“改革春風吹大地,富民政策蕩神州”到“春好禾苗壯,人新稻穀豐”,再到“牛舞豐收歲,鳥鳴幸福春”“國貴安定團結,家宜勤儉節約”……春聯的內容與時代變遷息息相關。

拜年是傳統民俗,也是彼此間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電話拜年、微博拜年、微信拜年……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視頻通話跨越時空,讓遠方的遊子感受回家的温暖;微信拜年穿越萬里,讓温暖的祝福直抵人心。手機紅包、網絡集福、電子年畫等各式各樣的賀年方式“吸粉”無數,成為熱門的拜年方式。

置辦年貨是一種傳統的過年方式,每到過年,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大夥兒都在準備年貨。而如今網絡購物日漸盛行,天南地北的年貨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全部送到自家門口。網絡平台的迅速發展,超市的自助網絡支付,市場小商販的“掃一掃”付款,還有各種電商平台的送貨上門,購置年貨已不再是一家老小齊上陣,而是在方寸之間就能輕鬆搞定,這便是中國科技和網絡的飛速發展帶來的便利。

春節裏,空氣中的鞭炮味淡了,滿地紅泥炮灰的景象少見了,城市空氣質量自然逐漸好起來。藍天白雲正在迴歸,注重環保的綠色春節漸漸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共識。這些變化,映照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只有不斷挖掘承載文化傳統和節日內涵的時代載體,年俗才能生生不息,年味才會回味無窮。

春節,是一場舉國的慶典。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説,是期盼了一整年的節日,是最難忘的節日。不管是親朋滿座、萬家燈火,還是獨守空城、遠隔天涯,我們願意花費一整年的時間來籌備年的味道,只為那一個温暖的相擁。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在漸行漸遠的歲月裏擁有了更多的智慧與精彩,也越來越珍惜這份平淡而深遠的幸福。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0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題記

中國人的年,過得可謂是別具一格——沒有高檔餐廳的精緻,卻有農家小院的用心;沒有轟轟烈烈的祝福語,卻有純真典雅的濃濃愛意;沒有冠冕堂皇的客套,卻有發人深省的親切;沒有西方人的洋氣,卻有東方人的質樸。那麼,在中國的文化中,“年味”是什麼呢?

“年味”是親人最真的呼喚。雖無華麗的辭藻,但卻飽含着在外漂泊的遊子,一顆最誠摯、最熱切的心。“爸、媽,我回來了!”唱出了世界上最美的心聲,如同二月的春風,温暖了一段遊子在外落寞的時光。這,是中國人的“年”!

“年味”是對已逝親人深沉的思念。數九寒冬,一張冥紙,一束信香,一次掃墓,一份思念……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無盡的哀思。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世代更迭不休,但時光不會為任何人止步,停滯不前;人禍天災不會為任何一個人而改變。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運行的軌跡,無法改變。可個體的生命終會停止,在如水一般時光的匆匆流逝中,無形地化為泡沫,進而逐漸消弭,無影無蹤。但生命從未間斷過,像長江後浪推前浪,滾滾向前。延續的,又是一代傳奇……我們在傳奇中深思:我們或許不可以拓展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與厚度!我們也在傳奇中訴説:願天堂沒有痛苦,願祖先保佑我們世代綿福……這,是中國人的“年”!

“年味”是餐桌上飄來的縷縷饞香,是大家的垂涎欲滴。集市上,熱熱鬧鬧,擁擁擠擠買食材;廚房裏,歡歡喜喜,忙忙碌碌備年飯。大街小巷,張燈結綵,處處洋溢着過年的氣息,安逸、祥和,洋溢着歡快、喜悦。“開飯嘍!”喲!不知是何人喊了一茬,聲音不大,在我們耳朵裏卻響徹九霄!貪吃且饞的,趔趔趄趄、跌跌撞撞奔向餐桌,兩眼直勾勾地盯着一道又一道的山珍海味;不急的`,慢騰騰,聊着天兒,繼而慢慢踱步到餐桌。待家中最是年長的老人不緊不慢地舉起筷子,其他人才像是得到了號令一般,急不可耐地吃了起來。待到腹中已無飢餓感時,大人們便開始敬酒,你一杯,我一杯,親情在酒精的催化下升騰。孩子們也開始嬉戲打鬧。好久未歸家的遊子嚐到家中至親做的飯菜時,吃着吃着,淚水便悄悄打濕了眼角。可卻無人安慰。為啥?難道是因為我們絕情?No!別瞎猜!這是因為心中有滿滿的幸福感啊!好一幅全家和樂圖!而這,就是中國人的“年”!

“年味”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喜樂與吉祥。吃完年夜飯,看完“春晚”,便是除夕守歲的“重頭戲”——放煙花了。

只等12點鐘聲的敲響,一束又一束絢麗多姿的煙花便直衝雲霄,在空中炸開,形成一叢又一叢齊放的花海。剎那間,夜空的寂靜便被這似流星的煙花劃破,為寧靜的夜增添了一絲喜氣,披上了幻想的夜紗。那一刻,夜的美麗、靜謐、莊重、華貴……彷彿都在那麼一刻,被這迷人的煙花釋放。我想,若夜是仙子,那此刻,一定是夜這一生最美的光華,最好的剎那,是這世界舞台上,最美的舞者。這,就是中國人的“年”!

興許,中國人的“年”,中國的那份“年味”有無數的表達方式——還可以是逛集市、趕廟會、看春晚……諸如此類闔家團圓的事兒。可那份家的意味、那份家的温馨、那份家的愛意卻是共同的、永恆的、不變的,親人給予我們最濃厚的愛意是唯一的。“年味”也就這麼簡單,就這麼詩意。“年味”,無需尋找,就隱藏在身旁、隱藏在家、隱藏在生活的細節中。

這是中國人的“年”,更有着中國人獨一無二的“年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1

年味,是在任何地方能找得到的,只要認真觀察,細心體會,就能感到一種莫名的快樂。而我,大年七年級,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年。

在臘月二十六,我正在家看電視,突然,媽媽進來,手裏提着一個大袋子。她邊拖鞋邊對我説:“快來幫我提一下袋子,真的很重啊!”“那這袋子裏裝得是什麼東西?”我有點好奇,“為什麼那麼重啊?”“這袋子裏裝的都是紅繩子。”媽媽頓了頓,“今天我們要編中國結,在二十九下午四點之前必須編完。”一聽這話,我心裏有一萬個不願意,可在媽媽的一再催促下,我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了。

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中國結怎麼編,只得先看着媽媽編。過了幾分鐘,我感覺自己有點會了,就拿條繩子編起來,可是中國結太複雜了,我不是這裏穿錯了一個線孔,就是那裏打錯了一個小結。經過了無數的失敗與媽媽N次的指導,我終於編好了第一個中國結。後來,又經過了媽媽許多次的'指點,自己終於可以獨立編織中國結了,又編了好多個以後,我感覺自己已經熟練了,可以追得上媽媽的節奏了,但是紅繩子還是很多,就加快速度編。終於,在二十九的下午三點五十分,這個編中國結的工作就完了。看着這些中國結,我突然感到很熱鬧,但當時沒多想。等爸爸回來,吃了年夜飯,看完春晚,就睡了。

在大年七年級時,我到大廳裏一看,牆上,茶几上,甚至於椅子上,都有中國結的身影,我感到了年味濃濃的存在。其實,年味不僅只有在過年時存在,更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分每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對於其他人來説,新年最美好的事就是收紅包,放鞭炮;但對我這個吃貨來説,新年最美好的事莫過於大年三十那頓年夜飯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年夜飯中可是湧出了不少傳統美食。其中最為著名的那邊是火鍋了。

火鍋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古代就出現了。古代的火鍋叫做染器,由盤,爐和耳杯組成。耳杯中放鹽和醬等調料,吃的時候把肉放在耳杯中,點火加熱,染上調料後即可食用,當時的皇宮貴族在設宴時一人一套染器,隨吃隨“染”。

火鍋經過歷史的薰陶,種類越來越多:如北京羊肉涮鍋,風味別緻,吊人胃口;重慶麻辣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廣東海鮮打邊爐,味美無窮;廣東鈣骨打邊爐,食而不膩,味美無窮;山東及北方的肥牛火鍋,單人單鍋,時尚精典;香港牛肉打邊爐,名揚天下……火鍋的種類令人匪夷所思。

不僅要選好火鍋的種類,火鍋的配料很重要,它決定火鍋的口味:芝麻醬冷水調成厚糊狀,加入紅油四川辣醬,生抽王,糖,醋,味精,葱薑末,麻油調至細糊狀;蠔油料,鍋內放入植物油,蒜泥炒香,再加入蠔油炒透,在加入料酒,糖,味精,胡椒粉拌勻即可;麻醬料,芝麻或花生醬冷開水調成糊狀,加入糖,鹽,胡椒粉,生抽王,味精,葱白頭,香菜末,麻油拌成;薑汁料,姜去皮切末,加入醋,綿白糖,生抽王,鹽,味精冷開水拌勻;麻醬油料,生抽王加冷開水,糖,味精,麻油拌成即可。這就是一種有名的自制配料,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火鍋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火鍋如一塊海綿,擠出了我國生生不息的歷史;火鍋如一扇門,讓我們看到了背後多麼樸實,勤勞的民族。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3

各式各樣的美食整整齊齊地站在街上,像是接受檢閲一般。小販們有討價還價的,爭吵談笑的,招攬生意的……到處都是人聲。人羣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頑猴般的小孩嘰嘰喳喳,鑽來鑽去,撞了人也不道歉,叫着又向遠處跑去。人們就如同在大海中艱難前進一樣,奮力在這人海中拼命擠着。自然而然地感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年味”!

臘月二十八踏着輕盈的步伐笑嘻嘻的走來了,似乎是提醒我們把面發,蒸饅頭!外婆起了個大早,將軟呼呼的麪糰放在了大臉盆一樣的盆子裏,小心翼翼地蓋上蓋,耐心地等着面發起來。發好的麪糰白白的,軟軟的,像人腰間的軟肉一樣。撒了麪粉後,便將小塊兒小塊兒的麪糰塑造成型。再輕輕地放在刷了油的籠屜上,架在蒸鍋中蒸。不一會兒,大饅頭出鍋了!它們一個個白白胖胖,身形發福,像富態的盛唐美人,雍容華貴。麪粉的香氣和水汽混合在一起,人的眼睛也被這温暖的水氣濕潤了。咬上一口,勁道可口,還帶着絲絲的甜味。這也是隱藏在中國年中的“年味”。

除夕這天,男女老幼都早早起來,穿上新衣,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最後一次添置。外面的炮聲伴着孩子們的歡笑聲又給這紅紅火火的新年暈染上了幾分別樣的色彩。外面的.大街小巷中掛着紅燈籠,旁邊的門都貼上了春聯兒,飄出了陣陣飯菜的香味,繞在人的鼻尖兒,饞得人流口水。孩子們買來了摔炮鬧着和大人要棉花糖吃,吵吵嚷嚷的。街上有舞獅子的,還有幾個老爺爺寫春聯。天一蒙上黑布,千萬家的餐桌上都上了菜,酒杯互相碰撞着,光是祝酒詞就説了幾籮筐。天空中綻放着絢麗多姿的煙花,留下了流星般的痕跡。讓濃濃的“年味”油然而生。

萬家燈火,“年味”無處不在。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過年啦!過年啦!”窗外孩子們一陣陣歡快的叫聲告訴我,年,這個期盼已久的節日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了……

南京的春節為了保護環境,禁放煙花爆竹,但這並沒有影響春節的歡樂氣氛。我們可以從很多的傳統習俗中品出快樂的年味。

每年春節,家裏也會像孩子一樣穿上新裝,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瞧!客廳裏的西洋紅杜鵑絢麗怒放,淡淡的清香瀰漫在家裏;陽台上的紅燈籠也不甘寂寞,展示着喜慶的笑臉;窗户上別具特色的窗花、形態各異的福字預示着美滿幸福的'來年。處處洋溢着濃濃的年味!

每年春節,我可以暫時放下作業,痛痛快快地玩上幾天。媽媽會給我買新衣服、發壓歲錢,帶我去看望爺爺奶奶,到親戚家相互拜年,和表哥表姐玩各種遊戲。

每年春節,最令人期待的還有各種美食,不同家庭,不同口味,讓我大飽口福,回味無窮。但是那麼多美食,真正讓我感覺最有意義,最能品出年味的,要算是“錢餃子”了。

過年時的餃子可跟平時的不一樣,我們家很講究,過年就要吃“錢餃子”,“錢餃子”雖然外貌與正常餃子沒什麼兩樣,但卻有着獨特的餡,不光光有着美味的肉和菜,還會有一個清洗乾淨的硬幣。通常,一鍋餃子中,會有三、五個“錢餃子”,看誰吃到的“錢餃子”多,誰的來年就會有好兆頭。

去年春節吃“錢餃子”的情景讓,我還記憶猶新。一大早,天還沒完全亮,我就咕嚕一下從牀上跳了起來,與姥姥姥爺一起包“錢餃子”,我還特意在餃子皮上用勁壓了一下,以做記號,但是等餃子煮出來後,我卻傻眼了,餃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幾乎都一樣,再也找不到我的“錢餃子”了。我只好順其自然,看自己的運氣了。一連下肚好幾個,都沒有一個“錢餃子”,我有點不甘心,心想得采取“戰術”,我開始找顏色深、塊頭大、隱隱可見硬幣形狀的餃子下手,第一個不是,第二個呢?當我咬下餃子的那一刻,有硬東西咯了我的牙,心想有收穫,一看果然是硬幣,我高興地大聲喊出來“money!一元的!”全家人都跟着笑了起來!

爸爸説,改革開放40多年了,人們都過上了好日子,春節的衣食與平時已經相差無幾了,記憶中那份濃濃的年味需要用心去細細品味。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5

很多人認為,現在中國在時代的潮流中選擇了融合,而將自己的傳統文化拋之腦後,在國際的大交匯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優秀精粹。例如韓國的端午祭就是國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現,隨之而來的是質疑:作為中國最傳統節日的春節,是否也在漸行漸遠呢?

在我這邊,農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將自己的門楣裝扮的紅紅火火,爭相邀請別人家來自家吃分歲酒,象徵着去年與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將攜手度過。到處都是一股過年的喜樂融融。大年三十,則要貼春聯,撕下去年的,讓今年遒勁的筆力來相伴一個春秋。漿糊,刷子的揮舞間,這家人的精氣神就得了完全的體現。晚上一家人團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靜候着倒數的到來。

七年級全家出遊,徜徉於山水之樂,驚歎於鬼斧神工,這一天就歡快的流逝過去了。正月八年級九年級還是吃酒,不過改了個名兒,叫正月酒。紅包該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間,孩子的臉上洋溢着歡樂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強行拉去劃龍船。這可不同於端午的龍船,而是更偏向於裝飾龍的一種。一長條扁木上固定着各種各樣的木刻人物,大多來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義,形態神色栩栩如生。那一個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木雕,飛揚的長髯,緊迫的神色,都彷彿讓人身臨其境感受三國亂世。過不多時,龍船開動了,主要由龍頭賣力,我在21號位只用象徵性的提着就行了。話雖如此,在早春的濛濛細雨下走路也是很難的事。間或着龍船被領跑了起來,後面跟着龍身,每個位置上掛着的鈴鐺叮叮作響,好不壯觀!每經過一家門前,那家人都會出來放鞭炮慶祝,並燃起一堆稻稈,名為“踏紅”,寄託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紅火。講究點的人家還會撒些糯米以示對劃龍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龍船還得停上一會祭祀祖先。虔誠的進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來年。當隊伍重新整裝待發,還要再劃一會兒龍船,直到指定人家後停下。接着專門的先生出來,陳列按順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績(當然事先付過錢的),對龍船一拜再拜,對祖宗祈福。

中國的年味難道真的越來越淡了嗎?我不這麼認為。試看這邊的龍船,春節、過年,這些與中華民族緊密聯繫的字眼兒,永遠鑲嵌在每人的心中。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6

綠竹山花把春報,歡天喜地迎春到。春節,在冬陽的照耀下來到了我們身邊,年的味道,也隨之降臨,年的味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煙花爆竹火藥味

迎接新年,這是多麼重大的事呀!通常,人們會“噼裏啪啦”地放上一通爆竹,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激動與喜悦。煙花的'種類很多,各種花樣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甩炮、十里紅、星星火、都是大家喜歡的。不過,這些還算不上好看。好看的是“火樹銀花”。點燃引線,三,二,一,隨着“轟”的一聲巨響,一串串火花四處飛濺。天空起初是綻出一兩朵七彩的花,隨之出現一條巨大的紫金色瀑布,一瀉千里。緊接着,幾束亮光圍成一圈,自外圍一點一點擴散,忽然“轟”地炸開,把夜晚照得亮如白晝。最後,像變魔術似的,一朵朵降落傘噴着彩色的煙霧,夾帶着閃光紙帶飄落下來,引來陣陣興奮得尖叫。

年畫對聯水墨味

年夜,家家户户的大門上都貼着大紅的對聯,以及倒貼的“福”,祈求新的一年能夠平安幸福,喜氣盈門。有的人還買了年畫,掛在牆上作為點綴。生活中年畫的內容各式各樣,有舞獅,有放煙花,有吃團圓飯,還有采購年貨,相互拜年,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神采飛揚,每一幅都是令人叫絕的藝術珍品。

年夜飄香菜餚味

在長輩們眼裏,新年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這頓年夜飯了。先擺上十二道菜,祭祖先,祈求他們的保佑。接着,大家入座,一邊品着飯菜,一邊談笑風生,大多是些憧憬來年的話。正吃着,隨着廚師的一聲聲吆喝,一樣樣美味珍饈,一碗碗瓊漿玉液不停地往擠滿菜品的大圓桌上擂着。紅燒豬肘,芋艿煲,箘菇拼盤小雞燉蘑菇……好似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大家盡情地享用美味,而我的目光則掃着這一桌菜,不知道第一筷該下在哪裏好。嗯……糖醋排骨,就是你了!我的手一伸,在一縮,一塊糖汁欲滴,絲絲飽滿的排骨就到了嘴邊,我吞口水了。用餓虎撲食之勢消滅它後,我心情大好,胃口大開,竟一連吃了三碗飯。據媽媽説,我吃相不雅觀,活像餓了三天的獅子,在肉店“掃蕩”。

新年,究竟是什麼味道?現在,我可以告訴你,新年的味道,就是幸福,平安、和諧、安定的味道!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7

篔簹書院,古拙的琴音隱約傳出,悠遠、清靜。學它卻不易,要真正懂它,要先懂國學。

“國學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廣東省古琴協會副會長謝東笑老師如是説。不要認為,國學是門高深的、藝術的學問。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像經營,中國從古流傳下來的商業制度延續至今;像教育,孔夫子從兩千多年前開辦私塾傳授文化,如今,我們依然沿用孔子的`思想,把私塾演變成國小、中學、大學……我們的國學文化順應着時代的變化,在每一個時代變革時進行無聲又巧妙地轉身。

我國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每天都在置新,適應所在時期的變動。否則,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學經歷了戰火紛爭、滄海桑田,為何仍然受人推崇?國學所具有的延續性,正是適用於每個人的、古琴的精髓所在——養人、養心、養性、養志。

現在,國學大師越來越少,但國學離我們越來越近。它不再陽春白雪,不再被束之高閣,等着人們去解剖它。國小生不再單純地揹着“人之初,性本善”,他們慢慢開始理解《三字經》裏講的故事;演奏家們要舉辦古琴演奏會毋需大費周章地宣傳,也會有三千多人冒雨聆聽;我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豐富國學的內涵……

國學正在復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國學,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國學變得不再浮躁,變得心平氣和。國學激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將至,我坐窗前靜品《中國味》一書,總會有一陣細微的喜悦和淺淺的愁緒湧過心頭。

這本書,用清新自然的筆調,攜我們乘上文化的“衝鋒舟”,去領略各式各樣的中國節日傳統習俗:春節,要掃塵,貼門神,吃餃子,守歲;元宵節,要猜燈謎,看花燈;中秋節,要賞月,品月餅……這些點點滴滴的節日風情,共同組成了我們中國頗具特色的傳統文化。

今天,已是年二十八,按照我們家鄉的年俗,這一天是要做“籺”吃的`,一大早,我們家便會傳出奶奶做“籺”發出的“噹噹……”聲。“籺”是一種類似糯米餈的食品,做這“籺”並不簡單。首先用精磨的糯米粉搓好皮,接着放入香味撲鼻的餡料,再放在木模具定型後,一番敲打使其脱落,貼上洗淨的樹葉,最後點上紅印,一個個造型精美的“籺”便呈現眼前。煮好後,迫不急待地咬上一口,一陣香濃的蝦仁味便久久迴盪在嘴角。奶奶則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我,只言:“慢點吃,別燙着。”

在奶奶眼角的魚尾紋裏,在她那早已被歲月染白的銀絲裏,我彷彿看見了傳統習俗那長長的腳印。這習俗,實際上是藴藏着中國人對苦難往事的紀念,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就拿我們家年年都做的“籺”來説吧,單靠奶奶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在短時間裏做好100個“籺”的。每到這天,我們家就來個家庭總動員,媽媽早早洗好樹葉,我幫忙搓好麪皮,爸爸洗刷好鍋爐,爺爺準備好紅紙水,最後只等奶奶大展身手。一整天裏,空氣中都瀰漫着喜慶的氣息。在濃濃的年味裏,我領悟到了什麼叫團結,什麼叫和睦,什麼叫愛!傳統節日,拉近了親人間的距離,安撫了思鄉的愁緒,實現了團圓的企盼。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愛的種子,便在此生根發芽。

合上書扉,腦海裏還感受着中國習俗的多姿多彩,嘴邊還回味着香濃的“籺”餅香,眼前搖曳着嶄新的中國結,靈魂卻已沉浸在那充滿喜悦的年俗裏……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59

除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會齊聚一桌,看着春晚,吃着美味佳餚,開心的度過這一個舉國歡慶的夜晚。

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街道就彷彿已經被“紅潮”掩蓋了一般:門上的門神守護着萬家的安全,倒着的“福”字透出濃濃的年味;門户上,牆壁上,到處都貼滿了紅紅的對聯;大街中,小巷裏,到處都是喜慶的人羣。人們都穿着鮮豔的紅衣服,面帶着笑容,給人們拜着年,還會點燃彩燈,並且把它高高懸掛,使城市和街道融入到朦朧的燈光裏。老人們還會想出各種稀奇古怪的燈謎讓孩子們猜,猜中的孩子會得到喜歡的小獎品。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也不絕於耳。在這萬人空巷裏,人們就像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慶祝會。

不僅外面很熱鬧,在家裏也跟外面一樣熱鬧。在家裏,長輩們都包着餃子,孩子們就開心地玩着遊戲。長輩們談着有趣的話題,孩子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就像一首優美的合唱。

在除夕的這天晚上,最重要的就莫過於吃年夜飯了。大圓桌上,是美味的菜餚;大圓桌旁,是團圓的一家人;而環繞着大圓桌的,則是一種久違的歡樂。一雙雙筷子紛紛夾向好吃的.菜裏,就像一點點幸福進入了我們的心裏。

吃完飯,還有一件我們必須乾的事情—看春晚!春晚裏,搞笑的小品,神奇的魔術,優美的合唱,充滿了整個大屏幕。我們這一天還會收紅包呀!每一個鼓鼓的紅包裏,更多的還是那滿滿的祝福。

除夕真是全球華人的團圓之夜啊!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0

這世上,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如果和外國朋友談起中國,從“吃”開始一定沒錯,古有“民以食為天”,今有“吃貨遍地”,《舌尖上的中國》從竹筍挖出,火腿吊起,再到揭開白花花的蒸籠,還有那案板上摔打的脆響的拉麪……單是文字上的表達就讓人浮想聯翩了,不言而喻,中國的美食有重量,有温度,用真誠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特有的味道。

子曰:“食,色,性也”。中國人以美食會友,小到朋友聚餐,大到宴請賓客,在“吃”這件事上絕不怠慢,就看中餐的烹調技藝:燒、炸、烤、燴、爆、薰、滷、煎、蒸等近百種,千差萬別、風味各異。以清宮廷宴席菜餚"滿漢全席為代表的飲食文化,更是顯示出華麗與天朝氣派。 同時,中餐菜餚造型別致、栩栩如生,無論是山川草木、花鳥魚蟲、珍禽異獸,盡收盤中,充滿了詩情畫意。其實光聽相聲演員報菜名就按耐不住,垂涎不已:蒸羊羔兒、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

美食,定會成為外國朋友迅速讀懂中國的最好方式。因為在脣指間,它跨越種族與膚色,用味蕾聯繫,以真誠交往。

但以現在的中國的速度,有一天我們會不會丟掉這些原始的用雙手去創造食物的文明而全部改用現代化技術?其實,從現今天頻頻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就不免令人揪心,美食變成了毒物,安全出現了危機,時代的圖景中多了類似於地溝油、蘇丹紅和毒奶粉這樣的新名詞。似乎在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中的很多人,一時忘卻了本應該要有的對食物的尊重和熱忱。其實,每一種食物的背後,本不就該有一張迎接四方賓朋的笑臉和一雙勤儉勞作的雙手嗎?一張食譜,一份飯菜,真正可稱得上饕餮美食的更多是美食背後的用心、珍惜和坦率。

而這樣的美食定無人辜負。

中國文化兼收幷蓄,博大寬容,一小小美食便可見大國文化全貌,其實無論是國寶大熊貓,還是國粹京劇,都偕同美食,成為了足以令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的中國特色和民族符號,但同時,時代的進步不僅只有過往和情懷,還應該有現在和未來。高鐵時代、移動支付,共享經濟……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和世界的關注,作為中國人,我們可以做到的是擁抱情懷並與時俱進。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1

最喜歡過年的味道,快到新年時,那些熱熱鬧鬧的景象無處不在,中國風悄悄颳了起來。於是,和家人逛街時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商店裏不止掛上了燈籠,貼上了福字貼,還都掛着各式各樣的中國結,一片熱鬧的紅色。

年三十那天,媽媽帶着我去小店買中國結。小店的生意真是紅火,那個熱鬧勁兒,滿是在買、在挑、在砍價的人。小店不止從裏到外都掛滿了,連門外 的路邊也攤滿了象徵着福、壽、喜、財、安、康的中國結。我和媽媽像撿到寶貝一樣,那高興勁。我拿一個,媽媽挑一個,有紅紅火火的紅辣椒,有年年有餘的魚結,有財源滾滾的鈕釦銅錢,還有雙喜臨門,福壽雙全……

媽媽告訴我:中國結從頭到尾用一根絲綿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圖案的事物搭配組合,就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中國結由於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滲透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藴。

我和媽媽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拿剪刀、膠帶,找地方掛中國結。大廳裏、電視機兩旁、門的兩邊、書房的牆上、書架上……都掛滿了我和媽媽的傑作。連我家的狗狗,媽媽都給它買了件訂着盤扣的唐裝,穿着那透着喜氣的可愛勁兒,越發的惹人喜愛。

散發着傳統芳香的中國結,處處體現着中國人民的智慧。而被染紅了的大街,更是年味兒十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2

我喜歡音樂,但不太懂音樂。因為我沒有專門研究過音樂知識,既不識簡譜,更不懂五線譜。不過,積多年之經驗,我還是能分辨出不同國度和地域的音調。歐美的、非洲的、印巴次大陸的、日本的,等等。雖説不出個所以然,但做出判斷還不是太難的。

各國和各民族的音樂都有着自己的歷史淵緣,不僅曲調源於自己的生活和特殊情感,而且也離不開特定樂器作為載體。因此,音樂世界的.豐富多彩是顯而易見的。

正因為音樂具有歷史淵緣,人們首先都適應和接受本國和本民族普遍認同的音樂形式和音調,音樂家一般都在本國本民族音樂的基礎上考慮進一步提升和光大的問題。

魯迅説:“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以為這裏有兩層意思。一是隻有得到全民族的認同,才有資格成為世界大家庭的組成部分。二是世界本身就是由各具特點、豐富多彩的東西所構成的。沒有自己的特點,就得不到大家的認同,也就無法成為世界的組成部分。

音樂也是這樣。當我們閲盡琳琅滿目的世界尋找歸去的路,不由自主還是想起藴藏在國樂中讓人魂牽夢繞的味道,這是順理成章的。

儘管這個世界是相互包容的,但要有“中國味”才能站得住。西洋樂器固然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巨大,接受度劇增,但在中國至少在魂上還有着自己的堅持。交響曲我們有《北京喜訊到邊寨》、鋼琴曲我們有《黃河》、小提琴我們有《梁祝》,等等,不一而足。它們在形式上已突破了傳統國樂,因為其中用了西方的“器”,但誰又能説他們不是中國的呢?關鍵是其“體”還是我們的。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喜愛,這是共性。但因國家民族及所處地域的歷史文化各異,音樂也就有了各自特點的多樣性,這體現了個性。共性即寓於個性之中,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從這個意義上説,有意識地尋找“中國味”,正是為了在音樂上促進這個世界的和諧並向着大同邁進。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3

過年啦!過年啦!家裏一下子來了一大批客人。女人們在廚房裏忙活着;男人們呢,則圍着桌子一邊打牌一邊喝茶;我們小孩子呢,有的在屋子裏轉來轉去;有的坐在沙發上舒舒服服的看電視;還有的呢,則屋子外去放煙花,好不熱鬧!

這春節的習俗可真多:貼春聯、放鞭炮、拜年、祭祖、守歲……豐富多彩。古人也是如此隆重的過春節,有些文人還寫了許多著名詩篇,著名有:王安石的《元日》,蘇軾的《守歲》等。也可見春節的歷史是多麼悠久啊。

在這麼多春節的習俗中,大部分小孩兒都喜歡放煙花,我卻和別的小孩不一樣。我喜歡貼春聯,年前就一直惦記着那放在儲物間裏的那一疊,還沒來得及貼的春聯。那一疊紅通通的春聯放在儲物間裏。泛着紅光,顯得特別的`醒目。

我三番兩次的追問過老爸和老媽什麼時候貼春聯。老媽繫着圍裙,總是一臉不耐煩地説:“別吵,媽正忙着呢!”我滿臉不高興地離開廚房,又去桌子旁問正在打牌的老爸。可老爸壓根兒就不理我。我每天都問這個問題,結果都是“沒時間”“太早了”之類的回答,不知是我這樣每天問打動了上天還是老爸老媽真的有時間了,在大年三十,在經歷了幾次的拒絕後,老爸老媽終於抽出時間來陪我一起貼春聯了。

我興致勃勃地從儲物間裏把那疊對聯和一卷雙面膠拿了出來。老爸站在大門前的高凳子上,我把春聯先遞給他,然後再將雙面膠一段段的撕好,再把幾段雙面膠給遞上去。看着老爸將雙面膠均勻的的貼在春聯的背面,又分別平整地貼在大門兩側的兩根柱子上。又將橫批貼在門上方的正中央,一副對聯就貼好了。我退後幾步,看着這紅底黑字、蒼勁有力的對聯,我忍不住讀了起來:“春風入喜財户,歲月更新福滿門!吉祥如意!”説罷,我便向四周張望,卻看見大家用一種疑惑的表情望着我,我糊塗了,於是便問:“我有什麼不對的嗎?”老媽拍拍我的肩説:“你讀反了。”“啊?”我這才反應過來。“哈哈哈哈!”大夥都笑了起來,我的臉也不由自主的紅了起來。

晚上,全家的人都一起坐在沙發上看着新一年的《春節聯歡晚會》,聽着新年的鐘聲,我們全家又過了一個有“年味兒”的年!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4

“哈哈哈,哈哈哈”,一聲聲歡笑在樓下回蕩,雖然沒有炮仗、煙花,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年的嚮往、期待。我與一眾小夥伴在樓下狂奔,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

新年的杭州比以往更加燈火通明,街道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假如燈火是點,那流動的車輛、穿梭的行人就形成了線。線條優美流暢,點、塊乾淨利落。單看夜晚,天空剛剛拉上帷幕時,火紅的燈籠就一點一點亮起來了,遠方嘈雜的人聲也一點一點變大了……若再晚一點,人羣就像流水,高樓聳似高山。流水流盡了,街邊的燈具也就亮了,商鋪也就關門了,暗黃色的燈光照亮了每一個角落,讓人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快感。又過了一會兒,每家每户開始吃年夜飯,給蘿蔔插上燭火,香,在鐵盆裏燒上紙錢。濃濃的燃燒味兒在屋子裏散開,佔據了每一個角落,有些嗆鼻,但我卻覺得這燃燒的味道是快樂的味兒、也是春節的味兒。

坐在窗邊,望着窗外流動的點、線,我靜靜地聽媽媽講述舊時的年,媽媽説:“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那時有吃的.、有穿的、有看的、又有玩的,是一年之中最為高興的時候了。有時還能見到一年只能看見兩三次的朋友。大家都聚在一起,大人們談論着過去的一年裏發生的事兒,小孩兒們圍在一起,放着煙花,在小道間奔跑,在田野裏遊戲……雖然都是過年,但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靜靜地聽着,無限的感慨湧上心頭:是啊,就像媽媽説的雖然都是過年,但感覺是不一樣的。以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吃上好吃的東西就已經很開心了;而現在,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好吃的東西隨處可見,所以對過年時穿新衣,吃好吃的期盼也就變淡了,只留下對親人的祝福,來年的展望。

同樣的春節,不同的期盼,從祖輩對小家的期盼,到現今對大“家”的期盼!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5

過年了、小城的大街小巷都充滿着喜慶的氣氛。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了代表着年味兒的一抹紅,頂示着人們對來年生活的嚮往和期盼。這些火紅的紙張如同一簇火焰,温暖着人們的內心。

中國年的重頭戲當然就是除タ了。到了除夕那一天,我們全家都會回到鄉下者家。中午開始,全家每個人分工,為晚上的年夜飯做準備。爸爸媽媽負責洗菜和切萊,令爺奶奶就在院子裏探面,準備包子。大家都在熱火朝天的幹着手中的活兒,這個時候,院子的響起了一陣門聲,爺爺起身去開門。

爸!我回來過年了。爺爺!新年好。

聞聲,一家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兒望向大門口。只見一身軍裝的叔叔左手牽着我的小弟,右手拉着嬸嬸風塵什僕僕地出現在家門口。爸爸快步走向叔叔一個大擁抱,兄弟之情無以言表,而此時我的爺爺就這麼呆愣着,眼裏包含着激動的淚水,嘴裏重複着四個字:“回來得好!回來得好。

我的叔叔是一名軍人,離家多年。達年過節並不能像普通人一樣回家過,在我的印象裏,叔叔最近一次回家過年是三年前了吧。平時家人都是通過手機或者電腦視頻來見面,我聽到爺爺奶奶説得最多的.就足是。“家裏不用擔心,不用特地請假回來!我們身體都好着呢!視頻見畫也一樣的,你們在北京好好工作”而此刻,我看着爺爺眼匪裏打着的淚水,才明白,視頻和真實的擁抱是不一樣的,過年就應該這樣親情滿滿,其樂融融。

年味兒,是一種感受,是團圓,是年夜飯,是一陣陣的鞭炮聲串起來的熱同,而在我眼裏,年味兒是爺爺奶奶眼裏含着的期昐。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6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有着許多的傳統習俗和文化,串在一起,就是年味兒了。下面我就説説我眼中的年味兒。

年味兒之一:壓歲錢

在春節的許多習俗裏,我最喜歡的就是拿壓歲錢了。每到除夕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總會把我叫去,給我一個厚厚的紅包,我總是連聲道謝。紅包裏會有不容小視的數目,不過切記,千萬不能當人家的面拆紅包哦。

年味兒之二:守歲

年三十晚上吃過團圓飯,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看春晚咯。今年很特殊,我第一次真正做到了守歲,和大家一起倒計時迎接了狗年的'到來。聽到外面連綿不斷的炮竹聲,我知道這是在“搶財神爺”呢。我又大了一歲了。

年味兒之三:拜年

這是外婆家過年最有年味兒的表現。大年七年級天亮不久,我就被外面的説話聲叫醒,一看,是村裏的鄰居陸陸續續來拜年了。每個人嘴裏都説着“恭喜!恭喜!”“恭喜您新年發大財!”“恭喜您身體健康!”外婆早有準備,小朋友來了給上糖果;給他媽媽的是大把的花生瓜子;給他爸爸的就是中華香煙了。走家串户多了,每個小朋友都拿個袋子裝糖果,男的手裏攥着一大把煙,都快拿不下了。這不,我起牀後也到外面轉了一圈,收穫一袋子糖果,有圖為證。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7

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又到了,大家放鞭炮、貼福字,每家每户,年味兒各不相同,今天,我就來講講我家的年味兒。

清早,我一覺醒來,一陣芳香撲鼻而來,起牀一看,原來是奶奶在搓芝麻湯圓呢,一隻只圓子,猶如一張張的娃娃臉,十分可愛,我再也忍不住了,抓起一把面,開始學着奶奶的樣子做圓子,奶奶説:“不要小瞧做湯圓,這當中也有很多技巧啊”,做湯圓還有技巧?我根本不相信,我抓起一把面,三下兩下就捏好了,再一看,哎呀,這哪裏是湯圓,既不圓又不方,分明是個怪物啊,這個怪物露出醜陋的`面孔,彷彿在嘲笑我,這個時候,我的腦海裏有個聲音,我一定要打敗怪物,找回那隻可愛的娃娃臉。

我仔細觀察奶奶的動作,原來先要掐出一小段麪疙瘩,大概和爸爸的大拇指一般大小,然後放在手心,用雙手來回地揉捏,直到把它揉捏成球形,這才算是一個標準的湯圓。經過我的反覆嘗試,終於一隻胖乎乎、圓滾滾的湯圓誕生了。

年味,原來不僅是圓子的味道,更是努力和收穫的味道。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這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我們再一次迎來了令我們期待已久的春節。不知從何時起,出遊滑雪成了我們家的“年味兒”。今年的'奧運會恰逢在韓國平昌舉行,真可謂一個“奧運”春節呀!為了提前體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奧運雪場,我們全家決定從南通自駕游到北京開始我們的北京滑雪之旅。

經過14個小時的不間斷行駛,我們跨越了3個省,行駛了1400多公里,終於來到了北京張家口崇禮滑雪場。

這裏有湛藍的天空,皚皚的白雪和清新的空氣。我們換好滑雪服,租好滑雪板便直奔滑雪場。我們先來到了初級道。對於我這種“白金級”選手來説,滑初級道還不是小菜一碟!我一會兒走S形,一會兒又挑戰過山車,最後來到又衝上了中級道。

滑完雪後,我們又來到了九華山莊來泡温泉。這裏的温泉有的晶瑩剔透,有的流水潺潺,還有的喧騰飛濺……我還和弟弟泡了一個很奇特的泉——泡沫温泉,泉水上滿是泡沫而且充滿了詩情畫意。

這次春節我們過得很開心,但對於媽媽來説,卻發生了個小意外,媽媽在滑雪中尾椎骨骨折了,但她仍然很樂觀地説:“痛並快樂着,這就是我家的年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69

又是一個春節的臨近,為了歡度這個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節日,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的進行各項準備。

每年寒假時,我都會爺爺家過幾天。最喜歡的就是充滿年味的——蒸饅頭。聽老人講,蒸饅頭是為了有個好兆頭,象徵生活會在新的一年了蒸蒸日上,幸福美滿。我盼啊盼,終於要蒸饅頭了。每年都是幾家人一起在爺爺家蒸饅頭,各自帶着自己家人喜歡的口味的餡料,同樣我可以品嚐到好多種口味,太高興了。

在大人們包饅頭時,徵得了爺爺的同意,我也飛快的去把小手洗得乾乾淨淨,加入了包饅頭的工作中。

其實我根本就不能包好饅頭,最想要的是可以用麪粉捏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就像是捏彩泥一樣;在大家的默許下,我想把自己捏的各式各樣的小動物們都蒸出來。

終於要輪到我的作品出籠了,我迫不及待地張望着,一片一片的大蒸籠從灶台搬下來。打開蒸籠了,我的動物們都變成了一個一個的大胖子,我都不認識它們了。嗨,沒有想到麪粉會膨脹啊!不過我依然很高興,畢竟是我的傑作哦!

我喜歡過年,有好多我可以參與的工作,在年味了有成長的感覺!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0

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户都有習俗,當然,我家也有習俗。

我家的習俗就是吃餃子,很多人家包的餃子都是肉餡的,而我家包的'餃子可不只是有肉,我家包餃子用的材料有:皮子、肉、雞蛋、香菇和葱。材料就是這些。後天就是除夕,所以我們明天就得開始包餃子了,好期待明天包餃子啊!

第二天終於到了,我早上起來就高興地問媽媽:“媽媽,什麼時候包餃子呢?”媽媽回答道:“我今天晚上才有時間,等晚上再説吧。”於是我等啊等等啊等,終於到了晚上,那時才六點多鐘一點準備都沒有,於是我們分工,我把葱給揀好,洗好,再把水給晾乾,最後用刀切碎,姐姐把香菇洗好,用攪拌機把香菇給榨碎,媽媽也是用攪拌機把肉給榨碎,媽媽再幫弟弟把雞蛋給敲碎,打入碗裏,再要弟弟用筷子把雞蛋攪拌,最後就可以把這幾樣材料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餃子餡,我們開始包餃子,我們先洗好手,再分好工,我和弟弟負責把皮子遞給媽媽和姐姐,而媽媽和姐姐負責包餃子,幾個小時過去了,餃子終於全都包完了。媽媽説:“這些餃子放在冰箱裏,等明天除夕的時候就可以吃了。”

新的一天又到了,早上,媽媽早早地起牀到廚房裏煮好了餃子等我們吃,不一會兒,我們都起牀了,嚐了嚐媽媽煮的餃子,實在是太美味了!我説道。香菇的味道太棒了!這味道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這就是我家的年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1

過年了,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俞源老家,近距離親近了傳統的年味。

傳統大年,排第一位的當然是吃的嘍。過年最重要的菜非豬頭莫屬。俗話説:“有錢沒錢,買個豬頭過年”。豬頭雖説其貌不揚,但是豬頭肉卻是傳説中的美味。爺爺用力將煮熟的豬頭掰開,把豬舌頭、豬耳朵、豬拱嘴、豬臉等等不同部位的肉切成片。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肉塞進嘴裏。哇,那個美味啊,實在沒有辦法找個適宜的詞語來形容。豬肉燒豆腐是另外一道超級美味。你們明白豆腐是怎樣做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首先要把黃豆磨成豆漿,再把豆漿放入大鍋中煮熟。這時,需要“魔術師”--奶奶出場了。只見她把一小勺鹽滷化開,倒進豆漿裏,攪拌幾下,過了幾分鐘,豆漿神奇地變成了豆腐腦。奶奶再把豆腐腦倒進一個木框裏,蓋上蓋子,上面壓上石頭,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左右,揭開蓋子,香噴噴的豆腐就新鮮出爐了。

吃飽喝足了,就該去看大戲了。熱鬧的.開場鑼鼓後,孫悟空翻着斤斗上場了,他實在是太厲害了,幾下子就把妖魔鬼怪都打跑了;畫着花臉的將軍,穿着鮮豔的鎧甲,背上插着四面小彩旗,神氣極了,正帶領着士兵和敵人激烈地戰鬥;最受大家喜愛的,還是臉上塗着“土豪金”的財神,捧着一個巨大的金元寶,忙着給大夥兒拜年……

這就是我看到的新年,又好吃又好玩的傳統大年。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2

每個人的心裏,年味兒都各有各的味兒。有興奮的、有難忘的,甚至有的是難過的,而我覺得年味兒總是令人高興的。

一説到高興的年味兒,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過年和小夥伴玩的情景。最搞笑的就是在老家玩捉迷藏,我目光掃視着那個大箱子,立刻躲了進去。哈,果然是個好地方,居然沒被小夥伴發現,我躲在裏面不禁暗自偷着樂。經過他們的全面搜索無果後,最後無奈的喊到:“出來吧,我們認輸了!”

這時,我才得意揚揚,大搖大擺地走出來,衝到他們面前,笑的前俯後仰。當然,過年除了和小夥伴盡興的玩耍,更開心的是爸爸媽媽不用工作,能夠天天陪我玩,這但是平時都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大年三十晚上吃啥?年夜飯呀,還沒開始吃飯我都已經高興地像只活蹦亂跳的小魚。為什麼這樣高興呢?因為這天請來了很多“嘉賓”,大家一起吃年夜飯,最令我快樂無比的是我能夠參加到做年夜飯的.隊伍中去。奶奶唱主角,媽媽當配角,我充其量是個跑龍套的。今年的年夜飯是個性豐盛,有丸子、豬蹄、紅燒肉、烤魚、牛肉……數不勝數,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就在灶邊每個菜嘗一口,肚子都快撐破了。

過年最有好處的要數收紅包啦!

這可不是用來吃喝玩樂的,而是用來交學費、買文具用的。你沒發現,每位長輩遞給我紅包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你要好好學習呀!”

”我可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哦。

玩耍的歡笑,年夜飯的快樂,發紅包的喜悦,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兒裏!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3

這天是大年三十,處處正如歌曲《過新年》裏所説的“鞭炮聲聲鑼鼓響”。雖然沒有鑼鼓的聲音,但是,我早上被震耳欲聾的鞭炮吵醒卻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我懷疑這兩天的霧霾就是因為放鞭炮引起的。

冬夜悄悄地降臨了。春節的.壓軸大戲上場了———年夜飯(或稱團圓飯)做好啦!

和往年一樣,“餘”又出此刻我們的'餐桌上,美味無比!

還有香噴噴的豆沙春捲,一吃就停不下來。金黃的皮脆脆的,美味的豆沙甜甜的。不是做廣告哦!

在年夜飯的餐桌上,最好吃的要數貝類粉絲了,大蒜使粉絲又辣又香,香葱和它的名字一樣,讓整盤菜更香.更入味!

哎呀,還有許多哦好菜沒講呢!

涼拌超爽口萵苣,海蜇(俗稱水母)黃瓜,豬肚,梭子蟹等等,都是好看又好吃的菜。比如涼拌萵苣,外表十分葱翠,吃在嘴裏十分涼爽。比如梭子蟹,它的肉很新鮮。又白又嫩,是團圓飯的熱門菜。還有海蜇黃瓜,雖然我沒吃海蜇,但是黃瓜有一種不可阻擋的“爽口魅力”吧我的筷子吸

了過去。

吃完飯,春節聯歡晚會就要開始了。在開始之前,我表演了《過新年》這首歌。過新年呀,咚咚咚咚鏘,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鏘,鞭炮聲聲鑼鼓響.......

我們沉浸在新年的歌聲中,都快忘了還有春晚呢!

不管是紅包,還是春晚的小品節目,都給我們留下了完美的回憶。

新年快樂!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4

“過年了!過年了!”我終於把年盼來了,過年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不僅和家人團聚,還可以放煙花,可以一起貼春聯.......

一大早,我們就早早地起了牀,大家就準備開始忙活起來,我們先準備貼對聯,我拿出春聯將反面圖上一層厚厚的漿糊,媽媽則負責爬上梯子將春聯貼在牆上,媽媽拿着春聯,我則在下面指揮,“歪了,歪了,在往左來點,在往上來點,好了好了,這樣剛好,兩邊都對稱了。”我和媽媽相互配合着,終於將所有的春聯都貼好了,媽媽笑着説,“呀,我家的小棉襖都可以幫着幹活了,不錯不錯!”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貼好對聯,我們又幫着外婆洗菜,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雖然都很累,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出幸福的笑容,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外面傳來噼裏啪啦的炮竹聲,我們的年夜飯也出爐了,大家齊坐在飯桌前,端起酒杯並説着祝福的話,大家邊吃邊聊可開心了,吃好年夜飯,最開心的當然是我們小朋友的節目了“放煙花”,我們拿出煙花,有紅的、黃的、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我們在家長的.陪伴下點燃煙花,煙花在夜幕中綻放出五彩繽紛的圖案,我們在月光的照映下無盡的奔跑着,手拿煙花畫出各式各樣的圖案,有愛心、有太陽,還有月亮……大家在新年的快樂中放飛着自我。

這就是我家的年味兒,一份簡單而快樂幸福的年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隆重的節日,我是如何過的呢?請聽我慢慢詳來。

在大年之前,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已經滿懷喜悦的重四面八方奔進心裏最温暖的港灣家;才剛踏進家門時,家裏人早就將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好迎接喜慶的新年。除了打掃,還有一件至關重要的是情采年貨,無論貧窮富貴,所有人都會到超市、商店去購買糖果、瓜子、花生……這是必不可少的。

很快,除夕就到了,忙活了一年的人們,是享受他們勞動成果時候了吃年夜飯。桌上的.菜品可真豐富啊!雞鴨魚肉,看得人口水垂延三尺,眼珠子都不開了。大人們喝着小酒,划着拳,臉紅得似猴屁股。而小孩們吃完豐美的年夜飯就去放鞭炮了。站在外邊,處處煙花綻放,膽小的孩子們就捂着耳朵,蹲在旁邊看別人放;我許久未放,有點害怕。皺眉閉眼,將炮筒那在離身體一手臂處,剛想點火,卻又縮了回去。沒想到旁邊的大哥哥竟使用激將法,吼道:“不敢放吧,不過吧!”我心一橫,鼓起勇氣,一股腦兒點燃了火,緊閉着眼,側耳傾聽鞭炮呼嘯而出的聲音。再睜開眼時,看着我放到那一筒鞭炮,它照射出來耀眼的光芒,在空中綻放。又看着那漆黑的夜空上無數煙花綻放,紅的、綠的各式各樣,舊的未完,新的又至。空中滿是濃濃的硝煙,但很快,他們都散了。我心中滿是不捨,為何美麗的東西總是難留易逝?

歲月匆匆,來不及向新年揮揮手,這一年就又過去了,它總是給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暢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6

除夕,空氣中盪漾着濃濃的年味兒,煙花,是我的最愛,夜幕降臨,喧鬧的大街小巷安靜下來,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望着天空,我知道花之雨即將到來了——

“哧”隨着這一聲巨響,一條紅色的火蛇衝上雲霄,我的心跟着往上走,“啪”火花一下子迸射而出,放射出第一朵紅色的繡球花,它像一枚信號彈,遠處近處都開始放煙花了,我非常興奮,心中有一個聲音在喊,讓花之雨來的更猛烈些吧,煙花競相開放裝點着萬里大花園。

紫色的,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煙花在黑色的幕布中組成了絢麗多彩的`花束,天空被煙花佔據了,五彩繽紛的,像春天的花兒一樣豔麗,像天邊的彩霞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光彩奪目!我真想讓那些煙花停留在這一刻,把綻放出最美的一面拍攝下來,可是我無法做到,只能把這幅美麗的圖畫印在我的心上,映在我的腦海裏——

煙花繼續競相綻放,並沒有因為我的走神而停留,一朵接着一朵開放着,最後都沒有了影子,只留下淡淡的硝煙,一切歸於岑寂。短暫的停留後,緊接着,煙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轟炸,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紫的像萄還有一把一把的金幣散在天空中,我突然跑過去,想把金幣接住,一揉眼,她消失了,美好的事物還真是隻在一瞬間……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煙花才完全消散,我揉揉脖子,聞到了空氣中依然濃濃的硝煙味,我想這不就是我們期盼許久最炫美的年味兒嗎?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7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我家也不例外,大人小孩早早地就準備了。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家的新年味兒吧。

場景一:貼對聯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家也不例外。但今年和去年又不一樣。今年是爺爺親手寫的。上聯是:一年四季行好運。下聯是:八方財寶進家門。橫批:家和萬事興。象徵着:在新的一年裏,不愁吃,不愁穿,家庭和睦,開開心心。

場景二:廚房

在一個星期前,奶奶已經買好了年貨。有臘腸、臘肉,有魚蝦,還有雞鴨。今日菜單已定。臘味兒拼盤、蒸鱸魚、炒大蝦、燉雞鴨、炸酥肉、拌粉條......一眨眼,一桌豐富美味的佳餚上桌了。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團圓飯。

場景三:除夕夜

除夕夜必定是最熱鬧的了。吃完了飯,大家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聊着近年來的情況。屋裏洋溢着大家歡樂的笑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咦?怎麼沒有煙花呢?就在這時,“砰”絢麗的煙花飛入了漆黑的夜空。剎那間,天被照得通亮。五顏六色的'“花瓣”灑滿天空。難道除夕夜的天空不是最美的嗎?

場景四:拜年

大年八年級,大人們又忙了起來。他們要去親朋好友那拜年。小朋友們可開心了,因為,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壓歲錢。

過年洋溢着:熱鬧、快樂和團圓。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8

寒假一來,年味兒就開始濃了。大街上的人們都忙開了,忙着買新衣服,忙着置辦年貨,忙着走親訪友。街上張燈結綵,超市紅紅火火,市場熱熱鬧鬧。

我們也不例外,除夕早上,媽媽和小姨一起去街上採購年貨,我和爸爸在家貼對聯,爺爺奶奶忙着打掃衞生,全家人都忙得熱火朝天。

到了下午,媽媽開始和小姨一起準備除夕夜的團圓大餐,爸爸和爺爺在殺魚殺雞,準備用它們鮮美的肉來讓這個除夕更有“年味兒”,而我則在客廳裏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偶爾還會去幫媽媽打下手,一會兒拿盤子,一會兒端菜,當然偶爾也會偷偷地用手捏一塊美食放入口中,廚房和客廳裏那濃濃的年味兒經久不散。

傍晚,遠方的親人陸續來到我家,有説有笑地在客廳裏聊着天。不知不覺,就已經五點了,準備吃年夜飯了。親人們圍坐在圓桌邊,爸爸首先站了起來,對爺爺奶奶説:“祝爸爸媽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我敬你們一杯!”我緊接着也拿起杯子,用果汁代酒,向爺爺奶奶送上了新年的祝福。爺爺奶奶笑呵呵地拿出了一個紅包放到我的.口袋裏,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開始吃飯了,各種各樣的菜品看得我眼花繚亂,紅燒肉、清蒸魚……還有美味可口的餃子,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吃完年夜飯,我們來到了客廳,坐在沙發上看起了春晚,我們邊看邊笑,客廳裏洋溢着歡樂的氣氛。

除夕夜,家人團團圓圓,到處散發着濃濃的年味兒……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79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但最令人期待的還要屬過看節了。當“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時候,闔家團圓,歡天喜地、紅紅火火地過大年。

過年了,家家户户其樂融融、熱熱鬧鬧的,多麼的喜慶、和諧。大年三十的傍晚,周圍已是一片火紅的世界,處處充滿了年味:人們都爭先恐後地掛起了燈籠,貼起了對聯,放起了鞭炮,我們家也不甘落後,早早地做完了一切。

晚上,我們一大家子坐在一起邊吃着美味可口的年夜飯,邊看春節聯歡晚會,耳邊時不對地傳來“闢裏啪啦”的鞭炮聲,別提多幸福快樂了。“瞧!”大家被我的聲音所吸引,向窗外望出,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起躍上空中,它們在昏黑的夜空裏繡上了幾朵璀璨的花朵。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的好娜多姿,美不勝收。

現在已是凌晨十二點了,春節聯歡晚會全播放完畢,接下來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拜年得壓歲錢。我滿懷激動的`心情向奶奶遞上我真摯地視福語,祝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奶奶趕緊把我扶起來,笑着説道:“就你嘴貧。”非常高興地拿出一個紅包給我,我對奶奶説了一聲謝謝,就飛快地折開紅包,一數足足有1000元,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這一個晚上下來,我賺了1萬元錢!

年三十過完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代表着我又長大了一歲,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每天都有進步,做到最好的自己!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0

臘月二十八下午,媽媽對我説:“丁丁,我帶你到街上去,感受一下年味兒。”“年味兒,年還有味道嗎?”我疑惑地問。“去了就知道了!”媽媽故作神祕地説。

我們的車子剛開到解放路,就被堵住了。往前看看,紅綠燈下,一輛輛車子像長龍一樣排着隊。“媽媽,今天車子怎麼這麼多?”媽媽説:“這就叫‘年味兒’。”車子多就叫年味兒嗎?我還是很疑惑。

我們來到歐尚超市,就看到黑壓壓的一羣人在排隊,我和媽媽也跟着人羣上了電梯,來到二樓。媽媽説:“今天我們要買的東西挺多的,去推一輛車吧。”可當我們剛想去堆放推車的地方,只見那裏空空的,一輛車都沒有了,媽媽自言自語:“唉,怎麼這麼多人哪!”

走進超市,無論是日用品還是學習用品,或是食品貨架前,都擠滿了人,尤其是年貨架前,胖一點的還擠不過去呢。我不禁又好奇起來:“媽媽,今天超市打折嗎,怎麼這麼多的人?”媽媽説:“這就叫‘年味兒’。”看我一臉疑惑的'樣子,媽媽解釋説,“你看,快過年了,外出打工的、做生意的、學習的都回來了,所以人就多了,他們都要趁過年之前把新年裏要吃的、喝的、用的都買了,這就是一種過年的感覺。”

哦,原來是這樣,如果每一天都像今天一樣有“年味兒”,那該多熱鬧啊!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1

臘八過後,年味又回來了。

家家户户開始買年貨:新衣服,鞭炮,對聯……大家都很忙。孩子們最期待新年。他們不僅可以穿上新衣服,拿紅包,讓他們興奮的是,在新的一年裏,父母不會責怪他們,他們可以在新年後一起計劃。

30歲生日前,街上掛滿了除夕——紅燈籠,門上掛滿了春聯和祝福。走進一户人家,裏面全是中國結和紅辣椒的年夜飯,連小孩子手裏都提着小紅燈籠。

相傳,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年的'妖怪,頭長,觸角長。它常年生活在海底深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傷人性命。然而年最怕鞭炮和紅。所以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放鞭炮,點蠟燭,不停地等老人。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如今,春晚已經成為人們除夕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吃着年夜飯,互相問候,看着春晚。真的很享受,充滿了新年的味道。

過了除夕,就是元旦了。在這一天的清晨,人們會燃放煙花爆竹,祝願今年是一個和諧美好的一天。孩子永遠是最激動的。他們不時點燃小鞭炮,拍手歡呼。大人小孩臉上都有燦爛的笑容。

人們在燃放鞭炮、打扮完畢後,開始走街串巷,走親訪友。大家手裏拿着年貨,嘴裏説着祝福的話。孩子們在慶祝新年時伸手拿紅包。如果你沒有準備,你會很尷尬。

一年的味道會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那一天,人們會吃餃子,猜謎語,去元宵節。過了這一天,一年就結束了。

回味這濃濃的年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2

爆竹聲中辭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又來臨了,家家户户都充滿年味,是喜慶的美味,是團聚的歡樂,是家的温暖……

放寒假了,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過年,我高興極了!年三十那天,我們忙的不亦樂乎:貼春聯、掛燈籠、剪窗花、放鞭炮、買年貨,吃年夜飯,最有趣的是包糰子啦!

“楠寶,把手洗乾淨哦!”開始包糰子啦!奶奶把一堆粉放進滾燙的熱水裏,用筷子不停的攪拌成了一個麪疙瘩,放在一個盛滿粉的大盆裏,搓成一個富有黏性的長方體,然後取下一小塊就可以包糰子了。搓圓壓扁捏成一隻白色的“小碗”,往“小碗”裏放點豆沙餡,將“碗口”捏出一個個小缺口再慢慢的捏攏,漂亮的糰子娃娃誕生了!照着奶奶的樣我慢慢的`學着做,可淘氣的小麪糰似乎不聽話,一會兒整個都粘在了我手上,一會兒“小碗”變成了“大碗”,餡一個勁的往外流,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教我手上粘點粉,“碗”要由外往裏捏,餡放中間,在奶奶的指導下終於成功了!

一籠籠的糰子上鍋了。整個廚房白霧茫茫,大約過了二十分鐘,掀開鍋蓋,哇!晶瑩剔透的糰子像塗了潤膚霜一樣,又白又嫩真美啊!糰子娃娃有的像筍尖,有的像圓球,有的像泥娃娃……

“哈哈哈,乾杯!”圍坐在香氣四溢的飯桌上,我們聊着家常,品着小酒,看着窗外的煙花,其樂融融!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3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聽着這首《新年好》,我聞到了濃濃的年味兒,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鏡頭一:遊戲摩爾莊園

曾經是大雪紛飛的摩爾莊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中國情,濃濃的年味兒。摩爾城堡裝飾上了中國畫,紅色緞子;道具店開始賣中國式桌子、椅子、紅燈籠、屏風……還有鞭炮和禮花可以放,十足的年味兒。

鏡頭二:我所居住的小區

寒冷的風吹得人發抖,去吹不散人們對年的渴望和那火紅的年味兒。保安給社區的.路燈掛上了紅紅的燈籠,各家貼各家的春聯、福字貼,“山寨春晚”也在開,勾勒出一番和諧美好的景象。

鏡頭三:大街小巷、購物廣場

春節臨近,人們購置年貨,買新衣服。中國結(中國節)、春聯、福字、掛曆、枱曆、、步步糕、燈籠、新衣服……一個不少的買回來,當然煙花炮竹也少不了。年味兒在年貨裏,年味兒在衣服中,年味兒洋溢在臉上。這難道不是年味兒嗎?

鏡頭四:雜誌

城市、鄉村喜洋洋,雜誌也變了個包裝,紅紅火火的,充滿了年味兒。年畫上的封面,內容關於春節、新年,美其名曰——“新年賀歲刊”。你説這不是年味兒嗎?

鏡頭五:QQ寵物社區

點擊QQ寵物社區,年味兒立即出現。什麼小孩抱着魚,什麼招財神送元寶……數之不盡的年味兒呀!好一幅歡樂祥和的景象。

朋友,你找到年味兒了嗎?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農曆十二月二十九除夕看春晚晴

除夕剛到,幾位祖先的遺像就被恭敬地擺放在了桌上,棕的相框,黑白的照片鑲在裏面,大大小小的碟子裏盛滿了糖果,瓜子和水果,窄小的木頭桌子被擺的滿滿當當的。

到了晚上,準時開了春晚,熟識的主持人洋溢微笑,雙手作揖,祝福聲連連。一首首的歌,迎來了《十二生肖》,處處《春暖花開》;一場場的小品,潘長江《想跳就跳》,令人捧腹大笑;美輪美奐的《火與水》,驚險的雜技帶來了驚險的`美感……九點,十點……一直到了十二點,央視的屏幕上鐘聲響起,窗外的鞭炮聲不約而同的炸響,一直響到了凌晨一點多——2018到了!

大年七年級新年到,齊歡笑晴

大年七年級,宅了十幾天的我跟着父母,沿着大街小巷走啊走,一路上都是四處拜年的忙碌的人們。新年的風兒踏着春天的腳步撕去了舊的對聯,喜慶的紅紙上,金光閃閃的字兒龍飛鳳舞“金蛇吐瑞氣,財神迎門來”……有幾户的門前貼了門神,掛了燈籠。屋內穿着新衣的人們進進出出,招待拜年的親朋。

到了爺爺家,炕熱着,電視開着,黃澄澄的茶水盛在水杯裏,見到我們,爺爺的臉上開了花,他給了我壓歲錢,讓我們坐在炕上暖腳。又倒了茶,端來了小吃。電視里正放着各種各樣的關於過年的新聞和歌謠。

春節的陽光照進屋,灑在炕上,暖暖的。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5

正月十五打社火,鬧元宵晴

早晨六點,一陣鞭炮聲就把我們驚醒,再睡了個把鐘頭,鞭炮聲越來越大,於是起牀。

今天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剛到中午,街那邊就鑼鼓聲震天,那定是打社火了!暖洋洋的上午,我們一行去了街上,街上人很多,圍着舞獅子的表演者。演員們頭上頂着黃布,身上披着金色的大褂,用了一根有亮片裝點的布條扎腰,手裏拿着大大的花球,而“獅子”則披着長長的,厚厚的皮毛。一陣鑼鼓響起,那些人手持花球,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獅子也隨之向左,又向右。他們周旋着,舞動着身體,大汗淋漓,眼睛死死的盯着對方,突然獅子使勁向人們撲去,於是人扭着靈活的身體向右一躍——獅子落空啦!人羣歡呼起來……

到了晚上,濃濃的夜空裏一顆星星也沒有,四面八方如同星星一般的煙花伴着“噼裏啪啦”的響聲跳進夜色中,又在一瞬間炸響,流星一般的五顏六色的.煙火向四邊散去,又很快磨滅了。一朵又一朵鮮豔的花兒在夜空中含苞,綻放,凋謝,在這新年裏的最後一個晚上……我手裏端着熱乎乎,圓滾滾,白胖胖的湯圓,咬一口,又咬一口,黑色的甜蜜的芝麻汩汩流出,嘴裏滿是甜甜的味道,這是濃濃的年味兒……

我想説,春節就像是綻放在中國傳統文化夜空中的一朵煙花,停留的時間雖短,那暖暖的濃濃的年味兒,卻令人回味無窮!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6

説起年味,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一幅幅其樂融融闔家歡慶的喜慶畫面。但我今天要講的卻並不是這喜慶,而是要將這背後無人知曉的冷漠一一揭露。

年味年味,顧名思義就是年的味道嘛,對吧?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出門走一走,路上根本就沒有行人。街道上一股冷寂的氣氛使我不禁打了個冷顫。天哪!過年大好風光竟然人人都窩在家裏看着那類似於一種形式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或許也能夠稱之為一種“年味”吧!

這也並不能説是誰的錯,畢竟,這樣的場面遇見不是一次兩次了。很多人看到這裏可能要噴我:“過年嘛,當然是呆在家裏和家人團聚,誰還會在這種時候外出遊蕩啊。”你説的也沒錯,我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鄰居與鄰居之間的`溝通與交往變得愈來愈少,呆在家的時間卻是愈來愈多,可能是我多慮了吧。

前些日子去了趟鄉下,發現幾乎家家户户的門都是開着的。不用擔心有小偷,扒手。可能在這裏我們才能看到之前所説的那一幅幅其樂融融闔家歡慶的喜慶畫面。家家户户串門拜年,什麼時候想去鄰居家裏吃頓飯説一聲,鄰居立馬給你備好菜。不用擔心在這裏會有什麼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人人都是熱情的。更不用説像這種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户都會……怎麼説呢,就像是一鍋“大雜燴”吧,隨便去一家,那一家方圓幾裏的村户他/她都認識。與城裏面比起來,城鄉差異?不存在的。

大家可能都對年味有着自己的看法,我當然也不例外。年味嘛,有味才能稱作年,對吧?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7

當街頭上響起了“信號”。當集市上的一家家店鋪用紙燈串在一起。當天橋的燈籠重上枝頭。我就知道了:要過年啦!

街市上,一聲聲爆竹聲伴隨着詩歌的旋律。令我不由得想起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無論走到何處,鞭炮聲總是夾雜着開心快樂的拜年聲。拜年時必不可少的大事!彷彿一幅幅人情畫兒:畫上的人,無一不笑,無一不樂。喜氣洋洋的主人捧着好吃的、好玩的,孩子們一窩蜂擁上,將零食搶個乾淨。小時候,我很貪吃,每一次去拜年,我都被眼花繚亂的零食小鋪迷住,彷彿進到一個個“迷魂陣”。“外婆,我要吃這個!”“我要這個!”拜完年,一進門,糖味兒,也隨着進來,年年都像商量好了似的。

小時候,我最怕灶王爺了!以前在我四歲的時候,老家有一尊畫得“古靈精怪”的灶王爺,那時我心裏想着,到底是誰把灶王爺畫成這個鬼樣子!一對衝天眉、兩個眼睛瞪地圓圓的,一張紅小嘴,那下巴翹地老高老高的!家裏每天都回蕩着灶王爺的聲音,是那種嚴肅至極、怪怪的聲音,小時候聽着聽着就會忍不住笑抽了。外婆喜歡在他的嘴裏或旁邊放一顆小小的'糖,同時也十分嚴肅地警告我不許偷吃!外婆告訴我,灶公公是天上的神仙,會保平安的,切菜時也會不會弄傷手。幾天過去了,糖化了,第二年那些吉利的話語才會再一次響起。

當小鋪的糖果賣完了,當街頭上的鞭炮火苗熄滅了,當廟會結束了,糖化啦。春節,明年再見!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8

寒假中的許多時間我都草草地虛度過去,唯有過年那幾天我是真真切切度過去。

愈近年關,過年味愈濃。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陣陣濃郁的鞭炮味。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就是那一個個花炮,垂直地飛向天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閃現出一個一個的“小星星”,轉眼間又消失在黛藍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又一顆接替它,在天空中綻開出一朵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彷彿花朵上鑲滿了水鑽,又消失了。吸吸空氣,裏面有氧氣夾雜着那股硝煙味,雖不好聞,但是聞着聞着也習慣了,這股硝煙味還真是隨處可聞呢。

年味之二當然要酒香味了。在過年時,許多愛藏酒的人都會紛紛打開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許只有在這種日

子裏,他們才會收斂自己對酒的吝嗇。在過年,不管是會不會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氣,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這酒的好了。

餃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特別愛在過年時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餡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後,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一碗醋,一大碗餃子,可能還填不飽肚子哩。吮吮餃子上的醋,一咬開餃子,又會有一股汁混着醋一起流入口腔中。

仔細想想,其實年味很多。都飽含着新年的温馨美好。想象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雖有些擠,但是誰都互相夾菜,這種温馨只有在過年才能得到。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89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光終於在大家的催促下一步步的走來、。

一大早,家人都開始了快樂又繁忙的生活。你瞧,“家偉,你貼歪了”“什麼貼歪了,你拿三角尺子量一下,這可是標準的90度。”我和姐姐正在窗前邊貼對聯邊爭論。“快點,一會兒還要去打年貨呢。”父親開始催促了。“我知道了,馬上就來。”我不耐煩的説。

街上真是人山人海呀,我們在超市左挑右選,瓜子仁、杏仁``````哈哈哈,都是我愛吃的`,我抱着一堆零食蹦蹦跳跳的去找父親母親了。姐姐也不示弱,她拿着蝦仁和牛排不停的往籃子裏放。

最受大家喜愛的年夜飯終於開始了,母親的手藝一向好,老遠我們就聞到香味了,看着一桌子的滿漢全席,我們口水直下三千尺。哈哈哈,父親説,等一下再吃,先去放一下鞭炮。隨後,我們在煙花中快樂的品嚐着美味。

年七年級最有趣的就是拜年了。我們一家人拿着禮物,開始奔走。外面四處都是熱鬧的鞭炮聲,人們臉上都是動人的微笑。三叔家到了,一進門便收到三叔的大紅包,我樂得笑開了花。便高興的説:“三叔新年好。”這孩子真是越來越懂事, 三叔笑眯眯的誇我。

來放孔明燈吧,在母親的幫助下,我點燃了燈籠,用它寄託我新年美好的願望。新年的味道,真甜美。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90

春節,爸爸媽媽帶着我去外公家探親。我很喜歡去外公家,因為外公家很大,家門前有一個大院子,院子前面還有一個大大池塘,尤其是外公家有我最喜愛三個表姐與我們班同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隻可愛貓。

到了外公家,大人們都忙着做菜,我與三個表姐閒得無聊。大膽三表姐便提議説:“我們去買些甩炮與炸炮來玩吧!膽大呢就玩甩炮,膽小呢就玩炸炮。”大家都拍手錶示贊成。

甩炮與炸炮買回來了,三表姐就試玩給我們看。她先用打火機點燃甩炮頭,讓甩炮在手中燃燒一會兒,接着便立刻把它丟入池塘。只聽“轟”一聲悶響,水花便被甩炮濺到半空之中。三表姐又把炸炮往地上使勁兒一扔,炸炮“啪”一聲驚響,便立即爆散開來,四周瀰漫着嗆人火藥味兒。

膽小大表姐看到三表姐玩得這麼開心,於是也試着玩了一根甩炮。沒想到她膽子越玩越大,最後竟然超過了三表姐玩炮膽子。她把甩炮放進煙盒裏,結果把煙盒炸成三半;她又把甩炮放在泥土裏,結果把泥土炸了一個小洞;她再把甩炮放在一個壞了桔子上,結果把桔子炸得開了花……

看到這裏,我與二表姐也忍不住加入了這場遊戲。大家一會兒上樹,一會兒爬凳子,玩得嘻嘻哈哈,不亦樂乎。這些甩炮與炸炮雖然是為小孩子們設計,不過還是有一定危險性,所以同學們玩時候得注意安全喲!

這個充滿年味遊戲,讓我回味無窮。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91

臘月二十九,天色落下,三個人,並列在街上走着。他們的身體顯得很臃腫,或許是他們的加厚棉襖惹的禍。他們提着大包,小包,笑着,説着,準備去享受屬於他們的“年宴”。

飯桌上,美味誘人的食物使他們驚喜萬分,早已把剛才購物的疲勞拋在腦後。三個人迫不及待地坐在座位上,準備來一番狼吞虎嚥。還是那位女人細心體貼,怕男人靠近窗户受涼,一邊呼喚男人遠離窗户,一邊迅速麻利地關好窗户。孩子用“鋭利”的眼光捕捉到了這一瞬間,偷偷地笑了。

烤肉開始,三人躍躍欲試,等待着烤熟的第一片肉。但是,當第一片肉烤熟後,男人和女人相視一笑,似乎早心領神會,四支筷子同時把肉夾到了孩子的盤裏。這或許是理所當然的,可孩子還是滿眼感激地望向父母一眼——剛剛,他還和父母因購物意見不同而“吵”得面紅耳赤呢。他突然拿起桌上的手機,“咔嚓”一聲,拍下面前盤子里正在放下的那片肉和兩雙盛滿深深愛意的大手。他要把這美好的.瞬間永遠地定格在他的心靈中。

飯後,三個人準備離開。女人一邊反覆叮囑男人和孩子把衣服穿嚴實,檢查是否落下了東西,一邊把吃剩的飯菜打包了個精光。男人去結賬,孩子似乎意會到了什麼,嘴角微微張開,正要説話——但,他還是什麼也沒説,他想到了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他衝向了地上的大包小包,一手拎了兩個,故作輕鬆地走在男人和女人前面。或許行動,才是愛最好的表達。

新年快來了。孩子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我,就是那個孩子。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92

年三十這天我早早地起了牀,這節對誰來説都特殊,對我來説也不例外,因為今天不光能讓我只饞貓吃盡“山珍海味”,還是我一年一度“發財”的好日子呢。

前兩天走在大街小巷裏,總能看到行人們拎着沉甸甸的年貨,大包小包的齊上陣,臉上掛着幾分笑意,走起路來也特別有勁。馬路邊的樹上、路燈上張燈結綵,掛滿了一盞盞帶着喜氣紅燈籠。家家户户窗口也掛滿了臘肉,香腸,魚乾……。這就是過年的節奏吧。

今天我也坐上裝滿年貨的小車向奶奶家進軍。一路上成千上萬的車和我們一樣飛奔在回家的路上,翻山越嶺總算趕進吃年夜飯的點了。剛下車一股菜香味鑽進了我的'鼻子,口水馬上在我嘴裏打轉起來,“哇,滿漢全席呀!”就在這時一陣陣鞭炮聲響起來,有趣的是它們都在18點不約而同地炸響,整個城鎮沸騰了。此時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前的年夜飯也開始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抓起雞腿啃起來,也不顧上淑女樣了。嘴裏的雞腿沒下肚,我那雙“雷達式”大眼睛老早在掃描下一樣美食了,美味一次次溢滿在我嘴裏。豐盛的菜把胃撐得鼓鼓的,好像一下子把我從排骨精變成了豬八戒。更讓我偷偷樂呵的是,大人們的紅包在紛紛向我“招手”,每年大人們用這特有的方式祝願自己孩子歲歲平安,我手拿着一份份紅包,心裏不光有“富翁”的感覺,更有了一份幸福的味兒——年味。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93

年味兒是大街小巷火樹銀花、燈火通明。

年味兒是家家户户喜笑顏開、歡聲笑語。

爸爸説年味兒是金色的,就像金色的“福”字;媽媽説年味是紅色的,就像紅色的.對聯;我説年味兒是彩色的,就像新衣、新褲、新鞋以及五彩繽紛的煙花。

我盼望着盼望着,年終於快到了,首先要進行年前大掃除,我們一家人分工合作,爸爸擦窗户;媽媽拖地板;我和弟弟各自整理自己的房間,兩個小時功夫,我們把房間打掃地一塵不染、煥然一新。接下來,我們去購買年貨,超高里人聲鼎沸、十分熱鬧,大家興高采烈地挑着這個、選着那個,每個人的購物車裏,都堆得滿滿的,魚哇、蝦哇、螃蟹哇、雞哇、鴨哇、零食哇等等,各種各樣的美食不計其數、數不勝數,在這普天同慶的節日裏,人們都喜氣洋洋。

到了大年三十,奶奶、媽媽忙着做團圓飯;爺爺、爸爸忙着貼對聯;我們小孩忙着玩各種各樣的鞭炮。“年”伴隨着一道道香噴噴的菜,爬上了餐桌,大家坐在一起吃着、聊着、享受着美食,晚上,我們圍坐在客廳,吃着水果、啃着各種零食、看着春節聯歡晚會,長輩們都給我們紅包—壓歲錢,團圓的幸福讓“年”暖暖的,好温馨。

正月七年級、二、三是拜年的日子,我們穿上新衣,提上禮品去親朋好友家拜年啦!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大人們聊着家常;小孩們做着遊戲,真開心啊!

在歡聲笑語中,我又長大了一歲。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94

當那新年的鐘聲再次響起,我彷彿置身於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境界。激動的心情將疲憊一掃而光。啊,這就是年!

今年的春節是在老家吉林梅河口過的。7個小時後,我們到了老家。正巧那天是小年,那天晚上,我領略了過年風俗的兩項:吃餃子和放鞭炮。包餃子時,有三大要素:

1、不能放太多餡兒,否則餡兒就跑出來了。

2 、一定要看沒有粉的那面捏,要不然捏不上。

3、捏餃子時兩端要捏緊,要不餃子就漏了。

我小姨,爸爸和舅舅擀皮,媽媽和姥姥和餡兒。我負責擺,我也包了幾個,雖然難看,但也能吃。我們還包了糖和錢,我吃了一元,我特別開心。

吃完餃子,我躺在牀上看電視。突然,一羣轟隆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有人放鞭炮,第一個時紅色的,在黑夜中顯得格外耀眼。第二個上來了,又有一個類似於子彈的東西升入高空,在半空爆炸,它是黃的。又有綠的,紫的',白的還有有混色的。十分好看。但是今年鞭炮明顯比去年少了,因為現在空氣污染太多了,希望大家保護環境,使地球媽媽更加開心。

今年我還收到了壓歲錢,就像今年,我一共收了10580元。我準備將180零花,1400元捐給當地的一個小雨滴愛心協會。我還捐了一部手機。8000元交學費,1000元存銀行。我要有目的的花錢。

現在過年大家為了高興,不斷的破壞環境,希望大家認識自己的錯誤,過個平淡的快樂年,讓我們共同攜手,把祖國建設的更美麗!

我家的中國味兒作文 篇95

一過臘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鄉里人還會殺豬,做豆腐,讓人們聞到了年味。

過了小年,人們便爭着購買年貨,一些人會到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春聯;一些人會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果蔬菜,留着過新年時招待客人;另一些人會到商店中挑選衣服,送給親朋好友。年味愈加濃厚。

春節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貼春聯,掛紅燈,孩子們穿着棉大衣在樓下興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單位的門前掛上了大紅燈籠,有的單位還在樓體邊緣掛上了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中央隔離帶中四季常青的松樹也被纏繞上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街道兩旁的路燈也被人們用繩子連了起來,上面掛滿了一個個紅燈籠,美麗極了。春節讓人們充分品嚐年味。

除夕之夜裏,家家户户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台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從內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全世界的`華人華僑盡情享受這頓豐盛的文化大餐。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過新年,而是利用過新年這段時間外出旅遊,欣賞祖國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領由於工作忙,便會同全家人到飯店吃年夜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年味在悄悄變化着。

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着,但是永不改變的是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