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端午的味道作文【薦】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的味道作文【薦】

端午的味道作文1

每年五月初五是最令我向往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到這天,家家户户都會掛起艾草,互贈香包,喝着黃酒,品嚐美味佳餚,飯後一起觀看賽龍舟,真快活啊!

端午節的習俗最少不了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外婆就像個魔術師,一眨眼粽葉折成了個小漏斗,裝入糯米,放入紅棗,再用糯米填滿,用勺子壓緊,最後蓋上粽葉,用線一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完,我信心滿滿,便拿起粽葉想一展身手,但調皮的糯米就是不聽使喚,從粽葉裏不停地“溜”了出來,手忙腳亂的我手一滑,粽子“炸”開了,糯米像飛珠滾玉般一顆接一顆掉在地上,又濺了起來,如綻開的'煙花。最後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於完成了第一個粽子。我叉着腰,指着那位五花大綁的大肚子“粽子將軍”,威風凜凜地宣佈:“我要把你消滅!”開始煮粽子了,心急如焚的我衝進廚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雙腳不由自主地圍着鍋團團轉,嘴裏還不停唸叨着:“1、2、3……”一簇簇晃動的火苗猶如騷動的小螞蟻在我心裏亂竄。粽子終於煮好了,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綠油油的粽子在白色熱氣間若隱若現,如美人出浴,放在白瓷盤裏顯得更加碧綠。扒開“浴袍”露出白嫩如玉的光滑皮膚,咬一口黏黏的,嚼一嚼軟軟的,細細品嚐,紅棗和糯米的甜香混和着粽葉的清香,在舌尖上跳起了恰恰,順着喉嚨流入我的心田。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這就是熱鬧的端午“味道”。我愛端午節,更愛這幸福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2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母親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姥姥了。

姥姥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姥姥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姥姥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姥姥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説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於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説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母親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姥姥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姥姥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姥姥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的味道作文3

每年到了這時候——端午節,就會有很多的父母拎着新包的粽子來學校看望孩子。

我們還沒有下課,這些父母就站在學校大門外等,直等到看見自己的孩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羣裏露出來,他們才露出舒心的笑容。孩子是每一個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是他們的希望,也是他們的寄託、他們的一切。

這時候,我總是不禁想起媽媽,想起媽媽每年此時包的'青青的粽子。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一起在田野間玩耍,等到傍晚回家的時候,媽媽就會把煮了半天的香噴噴的粽子拿出來。我呢,就會狼吐虎咽地吃上兩三個,當咬到那一個個蜜棗時,就會覺得全世界的香甜都彙集到了媽媽的粽子裏。

大一些後,我就會幫媽媽一起包粽子了。那一片片綠綠的粽葉,包上白白的江米,然後輕輕摁上一兩個蜜棗,再包成一個個有稜有角的新米粽子,加上青綠色的或五彩的粽線,煞是好看,總是讓我想到一個成語“秀色可餐”。剛開始的時候,我包得太鬆,江米常常跑出來;後來,越來越熟練,我包的粽子稜角也就更加分明瞭。包好後,媽媽就親手把它們放進大鍋裏,添上剛從水井裏提上來的清水,用帶着新木味道的木柴煮上半天,粽子就可以出鍋了。最後,就能看到滿鍋的新粽子在熱鍋裏汩汩叫着等我了。

每年廟會前,媽媽會煮上一大鍋粽子,端午節前還會再煮一大鍋。這樣,我就可以吃個夠了,而每次我也都吃得不亦樂乎。每當這時,我看到媽媽在熱氣騰騰的粽香裏也欣慰地笑了。原來,端午節裏不只有粽子的香味,更有母愛的味道,一如端午節裏,門口那些父母的愛。

此時,我的視線忽然模糊了。也許,那羣人裏,媽媽也在裏面。

端午的味道作文4

再過幾天就是五月初五了,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你們知道為什麼在端午節要包粽子吃嗎?説到這裏,還得從一個故事説起:古時候,有一個君王,好色好賭,根本就沒有把政事放在心上,有時候只是草草了事,隨便處理處理。有時候根本沒有去看。他的一名大臣屈原可為他擔了憂,他對大王説:“如果您在這樣子的話,我只好以死相逼了。”大王生氣的説:“你去好了,沒人會來攔你的!”屈原傷透了心,他想:怎麼辦,這國可要落沒了。幾天後,人們在一條江中找出了屈原,相親們悲痛萬分,只好把粽葉和糯米包成一個粽子,再撒上米酒,這樣子的話,魚蝦們吃了粽子,就會昏昏欲睡過去,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首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把農曆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户户都得吃自己包的粽子。

雖説這粽子本意是用來紀念屈原的,但隨着後來的製作工藝不斷改進。現在粽子的口味是越來越多了。其實,製作粽子的方法是很簡單,只需要粽葉.糯米,餡兒。餡兒可以以自己的口味來選擇,可以用豬肉、蜜棗等等。先把糯米鋪上粽葉,填上自己喜歡的餡兒。包起來,捆上細繩,就做完了。 還有一項活動賽龍舟,在端午節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條龍舟大約站七到八個人左右,等裁判員把一聲口令,隊員們猶如離弦的箭,脱韁的`馬朝着同一個目的地飛馳。隨着雙槳的搖擺,一條條波紋快速的散開去,形成一個個圓圈,河兩岸在觀看比賽的人也興奮不已,期盼着某一對的勝利。龍舟的快慢體現了一個團隊和諧與合作的力量有多麼的重要。

端午節雖然沒有中秋節或春節來的那麼隆重,但端午節裏的一些傳統習俗卻無處不寄託着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端午的味道作文5

作為傳承了數千年的節日,端午節始終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端午節有着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根植於民間,根植於古老的民族傳統,並融入了民族的血液。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種散發着亙古的芬芳,影響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味道。

端午節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屈原。屈原因受小人的譏謗而不得重用,終於不堪世風渾濁,投江而死。人們以端午節紀念屈原時,就註定了這種清白、廉潔的品格將被人們銘記,也為端午注入了一種沁人心脾的味道。

沿着歷史的軌跡,追尋屈原的品格,並體味到端午真正味道的人不勝枚舉。

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因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做了幾年小官便歸隱山林,整日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生活;詩人于謙也曾留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千古佳句;一代清官海瑞則更是兩袖清風、廉潔正直的官員的典範。

正是由於這種品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世世代代華夏兒女的心中,才使端午節流傳至今。

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忽視了端午本來的味道,廉潔之人、清正之人越來越少,端午也已成為一種形式,這也許有違屈原的初衷吧?而這也正是國人的悲哀。

端午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是有助於一個民族發展的味道。

希望能品嚐到端午味道的不只是我們中的一部分,而是全體中國人!

端午的味道作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提到端午節,心裏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為下面有答案,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説:“我也要包粽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裏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裏洗乾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後用繩子綁着,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賽龍舟,回到家裏,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的節日,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做香包、掛艾葉,還會組織賽龍舟,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

粽子不但好吃,而且包粽子的經過也很有意思。每當端午節那天,家裏都會買來包粽子的材料,有棕葉、糯米、草繩和紅棗。姥姥總是先把糯米浸泡在水裏,再把棕葉和草繩洗乾淨,然後就可以開始包了。姥姥每次包粽子的時候,我總愛在旁邊興致勃勃的觀看,只見她先拿起一片碧綠的棕葉,用手捏着兩端,然後兩隻手往裏一裹,棕葉就變成了一個圓錐形,像個小酒杯一樣,姥姥先把米放到裏面,放到一半的時候,再加入一顆又大又紅的棗,然後再把米加滿,最後用手中剩餘的葉子把口封上裹緊,再繫上草繩就可以了。看着姥姥姥姥三下兩下就包好了一個漂亮的四角粽,我也躍躍欲試。我拿起了一片棕葉,雙手一裹,就成了一個圓錐形,再把糯米和紅棗都放在裏面,然後把口蓋上,我想:這還挺簡單的嘛!可是當我開始纏裹棕葉的時候,突然發現米從四面八方露了出來,讓我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姥姥看着我包的露餡的粽子,笑呵呵的説:“你的功夫還不行,起碼還要學三年。”看來包粽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粽子煮出來的時候,又香又甜,晶瑩剔透,滿屋子都充滿了棕葉的.清香,姥姥説:“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不光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而且還能讓我們永遠的懷念屈原的偉大精神,真是一個美好的傳統節日。

端午的味道作文8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節日,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更深刻地品味生活。——題記

自戰國時期以來,端午節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受到世界文化組織的重視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裹挾着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浸潤着現實的色彩前行。縱覽歷史,端午的味道在不同的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帶着悲怨,一位愛國主義詩人投江自盡。人們帶着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並因此而設立了端午節。百姓懷着沉重悲傷的心情向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不要吃掉屈原的`屍體——戰國的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兒的人們心裏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了辛酸吧!在那個戰火紛飛、硝煙四起的年代,人們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一頓飽飯對於他們來説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滿足,能在過端午節時吃上一個粽子根本是不可能的,甚至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粽子對於人們也只是奢望——曾經的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每一天對於我們來説都充實而有意義。現在的端午節,系五彩線、掛葫蘆、戴香包……人們盡情享受登山採艾蒿的樂趣,享受各種各樣的粽子的美味,有的還會體驗賽龍舟的激情——現在的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時代在改變,也永遠地改變了端午留給人們的味道。時光如流水,卻永遠沖洗不掉端午留在人們心中的酸甜苦辣。讓我們永遠銘記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9

説起端午節,有誰不知道呢?據説端午節的由來是:愛國詩人屈原,在國家戰敗後,不願苟且偷生,投江自盡。他的行為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那些善良的人們,擔心屈原的肉體被魚蝦啃咬,就撒了一些菜肉在河裏,讓魚蝦只吃菜肉,不吃屈原的肉體。日子久了,人們為了方便,就把飯和肉包在一起。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粽子。

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一個個鼓鼓的粽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使人聞了就垂涎三尺。在我的家鄉,除了包粽子,還有一個習俗——趕集市。這集市,與普通的集市不同。它是在山林中的一大片草地上趕。這一天,人們非常高興,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在山林中,有拍民族特色照的;有投球奪取小玩具的;有投籃球奪獎品的;有射飛鏢贏禮物的;有用沙包打玩具小狗、小貓的'……

在這片空地上,到處都洋溢着歡聲笑語,集市高潮時,那可謂是人山人海。在專用的一片地盤上,青年們,老人們都上面唱山歌,一個對一個,相當激烈,遇到聲音特別好的,觀眾的掌聲震耳欲聾,驚天動地。

端午節這天,除了去趕集,還有一種迷信的説法,這一天上山去採的草藥用了非常好。去年的端午節,奶奶讓我陪她去,雖然我不迷信,但出於好奇也跟着去了。到山上後,那裏的景色非常美麗壯觀,綠油油的樹木,寬闊的草地,讓人心曠神怡,真想高歌一曲。草叢中,不時顯現老人們採藥的身影。

好不容易才熬過了找草藥的時光,端午節又趕到了末端,但並不冷清,反而很熱鬧,小夥伴們捧着家裏包的粽子,比較誰家的好吃,吵吵嚷嚷的聲音打破了傍晚的寂靜。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節日,特別是我們家鄉的習俗。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兒到來,我們都有點兒迫不及待了

端午的味道作文10

因為太過於期盼放假,所以很早之前就想到端午節也是要放假的。於是很興奮地跑去看日曆,驚喜地發現端午節竟然在六月六日,又忽然想起媽媽説過端午節在六月六日這一天要168年才能遇見一次呢,於是覺得自己好幸運。六月六日,我盯着那個鮮紅的數字又小聲唸了一遍,真是個好日子。

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這是《燕京歲時記》裏的一條記載,讀來很有嚼頭。端午、端五。不禁覺得古人的想象力也真是豐富,可為何又要改為端午呢,這始終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感覺到了一種神祕的味道,那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前幾天,一日從外面歸來,路過一家小店,突然發現小店玻璃門的把手上繫着一株不知名的'草。奇怪,那是什麼?恍然大悟之間想起,那就是(傳説中的)艾葉吧?於是一陣驚喜,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它呢!忍不住湊上去聞了聞,是一股令人感到舒服的清香。老闆看到了我,走過來把艾葉從門上拿了下來,遞給我,拿去吧,好歹也要有點端午的氣氛,你説是吧?,我沒説話,只是衝她笑了笑。之後便滿心歡喜的捧着艾葉回了家,用一根細線將它小心翼翼地綁在門上,於是家裏也有了那股淡淡的味道,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這一日,媽媽在家親手包粽子。媽媽做事時的樣子總是很認真,讓人不忍心打擾。於是我端了張小板凳默不作聲地坐在她旁邊,看她將蘆葦葉一點一點清洗乾淨,在把加了蜜棗的糯米放在上面,交疊着包好,再用綠色的絲線一道一道纏上幾圈。之後飄出的便是一縷甜甜的味道。那是蜜棗的味道,還有媽媽的味道。那些都是端午的味道。

這些味道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或神祕,或清香,或甜甜的,它們都是,端午的味道。

是那種特有的,讓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1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的節日,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深刻地品味生活。

——題記

自戰國以來,端午節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受到世界文化組織的重視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裹挾着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浸潤着現代的色彩前行。端午的味道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帶着悲怨投江自盡。人們帶着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並因此設立了端午節。

百姓懷着悲傷的心情往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吃粽子,不要吃掉屈原的屍體——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兒的'人們心裏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辛酸的吧!在那個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代,人們渴望過上一個好日子,一頓飽飯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更別説吃上一個粽子,甚至到了八十年代,一個粽子對於人們也只是奢望——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每一天都可以過節。現在的端午節,系五彩線,掛葫蘆,人們盡情享受登山採艾蒿的樂趣,品味各種粽子的美味,還有賽龍舟的激情——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端午節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有助於民族發展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2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節前幾天,爺爺在菜場買來了幾片粽葉,泡在水裏。終於等到端午節這天了,爺爺把水倒掉,洗了一遍糯米,於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粽子的形狀很特別,它是一個立體的三角形。只見大人們把粽葉編成一個漏斗形,再用碗盛些糯米放進去。接下來可以放又甜又香的紅棗、鼓鼓的肉團……再用紅線裹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爺爺在煮的時候,廚房裏總是飄來陣陣棗香和糯米香。我已迫不及待地在廚房門口,一次又一次地詢問爺爺是不是快要熟了。

過了好久,終於聽到爺爺説:“小炎,好了,可以吃了!”“啊!太好了!”我興奮地叫起來。爺爺用筷子挑起一隻,我焦急地去用手拿,還沒等爺爺説當心燙,我就真的被燙到了,唉,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終於等到涼了,咬上一口,嘴裏的'糯米黏黏的、香香的,紅棗的甜味從口中一直甜到心裏,真好吃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爺爺笑眯眯地問:“你知道吃粽子的由來嗎?”我邊吃邊好奇地説:“我不知道,爺爺你給我講講吧。”爺爺有聲有色地講起來:“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他戎馬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就韓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每年的端午節,人們就把粽子投進江中,作為敬獻給他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

聽完後,我想: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我要做個有心人,多去了解一下祖國的傳統與文化。

端午的味道作文13

我的家鄉是個魚米之鄉,特有的特產數不勝數,例如:八蒸糕,粉蒸肉,芡實糕……每逢過節也是有許多特色的東西。記得過端午節外婆會合鄰居婆婆一起包粽子。大家必會想,端午節吃粽子很平常,並沒有什麼特色啊!嘿嘿,你想錯咯,我外婆包的可不是普通的粽子,而是家鄉的特產一口粽,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樣!

一口粽,顧名思義便是一口就能吃完的粽子。別看它這麼一點點,好處還是挺多的,同樣的'料比做大的粽子多得多。這麼小巧玲瓏就特別討小孩子喜歡。我九歲的妹妹對它可是“情有獨鍾”,每當外婆包好粽子忘家裏送,吃的最多的一定是妹妹了,也不知道她是因為覺得這一口粽有趣,還是真的覺得好吃,總之就是特別地喜歡。當然,這麼好的東西,我是一定要和妹妹“搶”的,等到那時候媽媽就會又從廚房中拿出一袋一口粽,樂呵呵地説:“好了,好了,別搶了,外婆就知道你們會不夠吃,就多準備了一袋!”哈哈,我們會歡呼不已。不知是外婆心靈手巧還是家鄉物產豐富,一口粽的餡總是多種多樣。一袋粽子中,綁紅繩的是豆沙餡的,綁黃繩的是香芋餡的,幫黑繩的是肉餡的……應該還有很多,但一時也説不上來。

聽媽媽説,我三四歲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吃這個一口粽,那時我要吃兩口才吃得完,從小就接觸它的我,對一口粽似乎有一種“不可分割”的情感。現在當地的鎮上也有賣,一般是賣給旅客的,當然一口粽都是本地人親手包制的,還給外觀上添了點新花樣,就更惹人喜愛了!

家鄉美食——一口粽,我的最愛!

端午的味道作文14

好香呀!

早晨起來,一股特有的粽子香味飄溢在空中,漸漸在空中慢慢四溢開來,滿屋子都是粽子的味道!

原來是昨天媽媽連夜包的粽子!讓我們一家提前感受端午的味道了!

回想昨天,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後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説:要愛惜,等戴上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裏。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通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後又熟練地摺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紮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裏,後來我就睡了。

今天早上,蒸上了十五分鐘。我剛一睡醒,就聞到了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一躍而起,圍着盤子聞了又聞,着急的等待着粽子降温。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裏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鬍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説:端午節是有説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

媽媽説: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不僅僅吃到了粽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

其實,更重要的是,粽子中我聞到了媽媽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5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題記

滿街又聞粽葉香,眷戀源系汩羅江,纏纏綿綿情不盡,包包裹裹用心量。5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

“喔喔喔--”隨着着雞鳴聲,我和弟弟飛速爬起來。一大早,衝出家門,攜帶零燒錢來到熱鬧的集市。看!那紅豆,如一位臉紅的淑女,正朝你笑哩!那甜棗散發着陣陣香氣,不時勾起你的食慾。哈哈,大家匆匆稱上紅豆、蜜棗各兩斤便跑了回家。

家裏的景象截然不一樣,窗上貼上了紅豔豔的窗花,烤熟的肉放在餐桌上,與甜棗,紅豆相映襯,滿屋暖心。

粽皮在奶奶粗糙的雙手上來回翻轉,糯米如乳白的種子顆顆飽滿,一塊粉色的肉掐進米中,瞬間把空蕩的粽葉填充飽滿。

放入鍋中。過了一會,香氣佈滿了房間各個角落。弟弟按耐不住肚子的叫喚,衝出了房間,也顧不上燙就咬上一口。“美味!美味!”弟弟一眨眼的`功夫就把粽子吃個精光。

看看奶奶,她那佈滿皺紋的臉上蕩起了甜蜜的笑。她將粽子夾出了鍋,去掉繩子,撥開粽皮,也咬上一口。啊!香氣瀰漫在口中,富有嚼勁的肉好像有別樣的味道。

我吃着粽,一首詩歌浮在了腦海裏。“端午節,真激動,米豆棗,來備好,買來皮,把粽包,小小粽,味道鮮,五穀全,樣子俏,裹糖衣,沁人心……”

啊!芳香陣陣,是粽子魅惑你的心;笑聲連連,是幸福滋味來入侵。這就是端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