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文明禮儀的作文3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禮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明禮儀的作文3篇

文明禮儀的作文1

開學第一課:《文明禮儀我先行》

教學活動目的:

1、使學生對自己在文明禮儀教育中取得的進步有深刻的認識,進一步體會講文明,有禮貌與否對我們個人、他人以及集體帶來哪些深遠的影響。

2、使學生對自己還存在的不符合文明禮儀的行為有清楚的認識,並能受到教育,使自己能嚴格要求自己,避免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3、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與他人溝通,培養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修養。

4、使學生學會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尊重每一個人的意識。

5、培養學生寬厚待人,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意識。

活動準備:課件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

孩子們,寒假期間你有什麼收穫。(走親訪友掙到了壓歲錢、學會了包餃子、幫家長做家務)。看來大家在寒假期間學會了不少東西,又長大了。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但我們回到學校,就是最親密的 “一家人”,我們都是一一班的小主人。回憶一下在以前,我們學習過哪些文明禮儀?(見到老師主動問好,使用文明用語,課下不和同學打鬧??)你認為在家、在校、在路上、在車上應該怎麼做呢?學生暢所欲言。

看來,孩子們在以前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還真不少,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從小做起,爭當文明禮儀小標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鞏固一下文明禮儀的知識。

二、 強調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聽故事:《酒店老闆與無賴》

一個人走進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發現忘帶錢了,便對老闆説“店家今日忘帶錢了,改日送來”店老闆連聲“不礙事,不礙事”並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門。這個過程被一個無賴給看見了,他也進了飯店要了酒菜,吃完後摸了一下口袋對店老闆説“店家今日忘帶錢了,改日送來”。

誰知店老闆臉色一變,揪住他,非剝他的衣服不可。無賴不服説:“為什麼剛才那人可以記帳,我就不行?”店家説:“人家吃飯,筷子在桌子上找整齊,喝酒一盅盅地篩,斯斯文文,吃飯時並掏出手絹揩嘴,是個有德行的人,豈能賴我幾個錢,你呢?

筷子在胸前找齊,狼吞虎嚥,吃上癮來,腳踏上條凳,端起酒壺直往嘴裏灌,吃罷用袖子揩嘴,分明是個居無定所,食無定餐的無賴之徒,我豈能饒你!”一席話,説得無賴埡口無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狽而去。

聽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啟示一:動作姿勢是一個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養的外在體現。一個品德端莊、富有內涵的人,其姿勢必然優雅。一個趣味低級、缺乏修養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勢來的。

啟示二: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必須留意自己的形象,講究動作與姿勢。因為我們的動作姿勢,是別人瞭解我們的一面鏡子。

啟示三: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可以通過別人的動作、姿勢來衡量、瞭解和理解別人,同時也提醒自己在任何場合都要注意禮儀。

因此,文明禮儀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 在學校需要重點注意的幾項文明禮儀。

1、升國旗禮儀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旗儀式又是一種既嚴肅又莊重的活動。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個文明有禮的好少年,在升旗儀式中我們的行為舉止就一定要做到有禮、得體。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重温一下升旗儀式禮儀。

①遵守紀律不交頭接耳,表情莊重肅穆。

②面向國旗,用標準的姿勢打隊禮。全體學生起立敬禮,教室巡視糾正。

③唱國歌聲音嘹亮,站姿標準。

④國旗下講話,做到尊重國旗、尊敬老師、認真傾聽。

2、與同學交往禮儀

升旗儀式禮儀的確需要我們注意,與同學交往禮儀也不容忽視。同學們,在班級中,我們常常發現這樣的情況。有的同學朋友特別多,大家都喜歡和他一起玩;而有的同學朋友卻非常少,大家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大家一起來談談這個話題。

⑴兒歌:同學們,請注意,同學交往講禮儀,團結友愛數第一。打招呼要用禮貌語,稱呼“喂、哎”不能提,若向別人借東西,一定説“請”“麻煩你”,用過之後及時還,表完謝意道“再見”,同學如果有困難,熱心幫助誠為先,同學如果有缺陷,絕不嘲笑記心間。同學交往要平等,盛氣凌人那不行,背後不論同學非,互相尊重最可貴。

⑵同學們,現在讓我來問問你。別人給你起外號,問你願意不願意?不願意的請舉手?起外號,小問題,你們怎還不願意?再説,起外號有什麼不好?(學生談)

沒想到,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起外號的問題多,我們真得去注意!

可是,同學們,你給別人起過外號嗎?聽了同學們的發言,你是怎麼想的?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交流使學生意識到起外號會給同學的友誼帶來不良的影響,並通過自我反思使學生在交往中使用文明稱稱呼,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

⑶是啊,這樣才好。説到團結和友誼,起外號堅決不可取。同學們,我還有個問題要問你:活動鈴聲一響起,同學站排腳步急。可是常有這樣的小插曲:別擠別擠都別擠,我是最先站這裏,後來的請到一邊去。同學們,你看他這樣可取不可取?同學們,既然不可取,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這種情況發生呢?

(結全班級實際,通過交流使學生意識到不謙讓給自己和班級帶來不良的影響,並通過自我反思使學生在交往中互相謙讓,提升學生的素質,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

⑷聽君一席話,我的心裏有了底。男同學要當男子漢,女同學也要做淑女。活動、站隊雖積極,謙讓有禮也要牢記。同學們,最後我還有個問題問問你:説到站排和擁擠,有人不小心踩到你,你該如何去處理?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了或碰到了別人呢?

(針對班級實際中經常發生的小事,教育學生互相理解,説禮貌用語,這樣問題常常能夠得到解決。)

看來你真講禮儀,對不起,沒關係,同學就該重友誼。可是,他是故意踩到你,這回你該如何去處理?

(針對班級實際中個別同學不守禮儀的情況,要以集體利益為重,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同時教育這樣的同學做到文明有禮,心胸寬廣。)

看來你真了不起,心胸寬廣無人比,顧全大局擺第一。同學們天天在一起,感情應該無人比,斤斤計較太小氣。最後讓我把一句話,送給你:(出示課件):若要贏得真友誼,胸懷寬廣記心底。請大家一起跟我讀兩遍。

3、課間活動禮儀

①課間休息:課間應該先收拾好學習用具,拿出下節課用的課本,課間提倡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鬧,不大聲喧譁,不做過分激烈的活動。

②課間活動:課間儘量使自己身體放鬆,得到最好的休息,活動量不宜過大。活動時要互相謙讓,提倡體諒和容忍。

③上下樓梯:上下樓梯靠右邊,穩上穩下,不能擁擠或搶先,不能把樓梯的扶手當滑梯爬上滑下。如果有老師也上下樓梯,應有禮貌地請老師先走。

④進出辦公室:進辦公室前,應在門口喊“報告”,得到老師允許才能

進去。進去時,腳步輕,不驚擾老師們工作。與老師交談,目光要注視老師。離開辦公室時,要對老師説聲“再見”。

⑤參加各種活動時,都要注意保護環境,培養“綠色行為”,如:愛護花草樹木、節約水電、隨手撿紙、垃圾分類放置等。

四、説説你的發現

1、 學生討論,説一説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小組討論。

2、 你認為哪些同學的文明禮儀值得你學習?全班交流。

3、 集體歸納。

五、今後我們該怎麼做?

1、嚴格要求,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下,我們都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優秀的學生,首先應該學會做人。我們學校的每個學生,都能按照《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及《中國小生守則》的要求規範自己的日常行為,注意在平時的言行之中,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學會做人。

六、總結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所展示的只是我們學校和班級文明禮儀中的一部分,我們還需要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處處留心,不僅要在校園內講文明懂禮貌,在家裏,在社會上也同樣要做到講文明、有禮貌。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個“人人禮儀 班級規範 學校文明”的濃厚氛圍。校園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牢記講文明遵禮儀,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建一個文明的校園。

文明禮儀的作文2

人活到老學到老,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也不斷的在進步,大部分人都喜歡看書,總會有那麼基本值得品味,永遠經典,一生受用的好書,接下來,我就為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經典的書《安徒生童話》《三國演義》《格林童話》......但是我們每個人更應該學禮儀,知文明。

禮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是人際交往中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在學校裏遇到老師要主動問好,要尊重老師,我們更要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跟同學之間相處要融洽、互敬互愛,在同學需要幫忙的時候,一定主動幫忙。

文明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道德修養,比如在學校,跟同學之間要禮貌用語,不能説粗話,吃飯的時候要主動排隊,不能插隊。我們更要愛護花草,不能踩踏校園的一草一木,也不要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放學時,我們要遵守交通秩序,不能闖紅燈。

禮儀、文明無處不在,希望它們伴隨着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爭取做一個讀經典、學禮儀、知文明的好孩子。

在這個文明的世界中,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這四種禮貌是做人必須有的道德。

在學校裏,每個同學都是有文明的,上下課不打鬧,這一點同學做得很好,不僅舉止要文明,修養,思想也要文明;見人要問好;撿到錢要上交;看見老人行走不方便,要去攙扶;看見吵架,打架,不是去看好戲,而是要阻止。

不需要做大事,來維護和諧,來樹新風。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什麼是小事?顧名思義,它比起某人心目中轟轟烈烈的“大事”來,是微不足道的。它是生活中的細節,如果小事比起大事是微不足道的,那麼,給個人都做一件小事,撿起一張廢紙,節約一滴水,就是對國家的一個大好處,積少成多就是這個道理。

講文明,樹新風,學禮儀,促和諧就像是一片潔白的雲彩,只要你不破壞它,不幹壞事,是塗鴉,他就會變得很美麗,很純潔不會受到污染的威脅。如果小孩,大人,老人都可以做到這四點,世界上就會沒有壞人,沒有黑暗,世界會更加美麗。

文明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雖然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手勢,一個體貼的眼神,都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可是卻意義深遠。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像這種講文明,有禮貌的小故事在我們身邊時常遇到。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時,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老奶奶看上去六七十歲的樣子,身邊還領着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兒,老奶奶上車時,公交車上已經非常擁擠,沒有空位了,老奶奶只好領着小女孩在人羣中站着。突然,一個銀鈴般的聲音説道:“老奶奶您坐這吧!”我尋着聲音望去,看到了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姑娘站了起來。老奶奶感激的朝那個小姑娘點頭説道:“謝謝你,小姑娘!”車上所有的人都向那個小姑娘投去讚許的目光。可我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心裏不停的批評自己:你為什麼就不能把座位讓給老奶奶呢?我真為自己剛才的行為而感到羞愧萬分。

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從人人做起,從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每個人的心間,開遍世界每個角落。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生在禮儀之邦,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做一個彬彬有禮之人。有禮之人會做事,有人緣,多朋友。有禮之人會做事,注重形象,有教養,不樹敵,成功路上事事順。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和老師們就有教我們文明禮儀,告訴我們要講文明,懂禮貌。每當我要去親戚家裏玩的`時候,媽媽總是會告訴我,去別人家裏不要到處亂弄,不要把別人的東西弄髒,弄壞。所以,在他們的教育下,我慢慢變得有禮貌了一些,也學會了“以禮待人”的道理。

文明的事有非常多,我們要孝敬父母。我們要友愛助人。我們要謙恭禮讓。

我們要做到誠實守信,不能欺騙人。我們要嚴己寬人,嚴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並改正。要多多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和原諒別人的過失。

著名文學家歌德説:“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文明”這一詞多麼純潔高尚!曾使多少勞動人民嚮往着,追求者,然而要做一個文明的人,是多麼不容易。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做到了,真所謂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以前班裏的男生總是喜歡譏笑女生,女生也總是喜歡輕視男生,出現了説髒話,打架等不文明的現象。不過現在好了,經過老師們近年來“文明禮儀”的教育,基本上沒有出現不文明的現象了。

有一次,我和表姐去逛街,突然發現我們學校一個頑皮的男生正在扶老人過馬路,我們非常驚訝,他竟然會有文明、善良的一面,雖然扶老人過馬路是件小事,但是在以前恐怕是前所未有的,這一定是老師們教育出來的結果啊!如果不是這次自己親眼所見還真是不敢相信呢。

要做文明的人,必須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比如:見到老師,要打招呼,同學有困難,我們能幫得上忙的就要雪中送炭……

為了建設文明、和諧的禮士,讓我們攜手共進,為了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做個文明的國小生吧!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説: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親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儀。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觀念。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無遺憾地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在我們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走道里,樓梯上總能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食品袋、果皮;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出口成髒,甚至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有的同學放學時哄搶而出,全然不顧滿身疲憊的老師……這些行為不但影響了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損害了學校的形象。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文明禮儀距我們有多遠?文明禮儀離我們並不遙遠,文明禮儀並不難做,只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相信,只要我們都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那麼我們就一定能成為知禮守信、謙恭禮讓的國中生,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和諧文明的美好校園!

文明是感冒時的一碗薑湯;文明是失敗時鼓勵的話語;文明是一盞燈,只要懂文明,燈就會一直亮下去;文明就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文明就是遇見師長問聲好,看到地上有紙主動撿起……都表現出文明,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給文明插上一個翅膀,讓文明灑滿大地。

每年都有許多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都是因為他們不遵守交通規則,亂闖紅燈、超載、超高……都是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的。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你就永遠不再擁有。珍愛生命,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來到這個世界就應該讓生命如詩如畫般美麗。一個人只有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在規則許可的範圍內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權利,那才是對生命最大的珍惜和尊重,珍愛生命,從遵守規則開始。

給文明建築一個絢麗多彩的橋,讓文明之橋更加晶瑩剔透,讓文明之橋永遠保存下去。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眉飛色舞的來到公交車站。一邊乘着涼爽習習的風,一邊等着公交車回家。

“來了!”我眉開眼笑地喊着。我開始了搶座位,座位是一個軟軟的椅子。“哈哈……今天好運氣竟然搶到了一個好位子。”我哈哈大笑地説道。公交車上人海茫茫都擠滿了公交車,都快擠爆公交車了!

我開始等着下車,突然看到一位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老爺爺。他正在受別人的擁擠。我情不自禁的説:”老爺爺這個座位你來坐吧!“

“不不,小朋友還是你坐吧!我不坐”。老爺爺一臉笑容地回答。

我又説:“沒事您來坐吧!下一站我就到了。”

老爺爺説:“謝謝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我聽了,心裏樂開了花。到了小區感覺生機勃勃的植物也在為我歡呼叫好呢!

我得意洋洋的回到家裏,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快樂。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時間就會變得更美好。文明從我做起!

文明禮儀的作文3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禮儀傳統,文明禮儀是一個人品德修養的體現,中學生是國家民族的未來,中學階段正是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隨着德育工作的不斷深入,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鋪開,文明禮儀教育已逐漸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可是對於目前的文明禮儀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中學生禮儀文明的教育成效不是很明顯。因此,我們應該注重文明禮儀教育的具體實施。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禮儀傳統,泱泱大國,生機勃發,巍然屹立於世界,其根源在於對祖國優秀的文明禮儀的傳承和發揚。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提出的“禮、義、仁、智、信”,“温、良、恭、儉、讓”在今天乃至將來,仍然具有強大的現實借鑑和指導意義。因為禮儀是一個國家文化與傳統的象徵,表現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文明禮儀是一個人品德修養的體現,中國小生是國家民族的未來,中學階段正是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隨着德育工作的不斷深入,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鋪開,文明禮儀教育已逐漸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為加強此項教育工作的針對性,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還需對中國小生文明禮儀狀況進行研究,以便找出相應的對策。下面就對目前中學文明禮儀教育的現狀作了一些分析、研究,中國小生禮儀表現突出的方面,得益於學校的日常教育。但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小生禮儀的缺失.

一、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目前大部分學校重視禮儀教育,並且大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許多學生的家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重視孩子良好禮儀習慣的培養,並努力以自己的良好言行教育影響自己的孩子。但也有不少家長的作法令人擔憂,他們認為,禮儀是無關大雅的小節,孩子長大了會自然懂得。再者,文明禮儀在社會上也還沒有形成大氣候,社會上的一些有悖於文明禮儀的行為也時時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這樣,家庭、社會就與學校教育形成“反差”,抵消了學校教育的效果,

其次,學生對自身文明禮儀的認知程度不夠,中國小生的思想還未成熟,對某些行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誤判斷。有的同學能認識到什麼是失禮行為,不可以做;有的同學拿不準正確的禮儀是什麼?也有極少部分同學是直接對自己的行為是不注意而經常失禮的。

然後,中國小生可塑性強,又具有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這樣,那極少部分不約束自己的同學很容易對其他的同學帶來負面的影響。假如其他同學都被不好的方面影響了,那麼很可能會引起惡性循環,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文明禮儀教育、文明禮儀訓練,只要有一定的力度,是比較容易取到效果的。但由於小孩子受家庭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中國小生禮儀表現也具有時好時壞的反覆性特點,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範的具體要求,但就是不能始終如一的堅持。

最後,中國小生禮儀行為,存在着發展性與曲折性並存的局面。原因是中國小生隨着生活經驗的豐富,接受禮儀教育與訓練的加強,其禮儀行為也隨之向好的方向發展。但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自己意識的增強,高年級學生禮貌用語開始出現心理障礙的苗頭,遠不如低年級學生的大方自如。

因為多種原因的結合,導致中國小生禮儀文明的教育成效不是很明顯,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瞭解這一點。我覺得對中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應該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並舉。隱性課程中,物質環境創設與精神環境並重,以精神環境建設為主;顯性課程中,學科類課程與活動類課程並重,以活動類課程為主。全面加強了國小生文明禮儀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傳授系統文明禮儀知識。

我認為目前在中國小生身上表現出的一些所謂“不懂禮貌”的行為,客觀地講,並不是孩子們有意那樣去做,而是我們沒有為他們提供這方面的知識,不能全怪孩子們。為此,應該在一個主體的網絡中對孩子們進行系統的文明禮儀知識教育。

同時還要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很多學校目前也在注重文明禮儀教育,可花大量時間精力去約束學生是否做到講文明禮儀,但是卻沒有告訴學生為什麼要講文明,這樣做有什麼好處······這讓學生沒有從意識、從思想上注重文明禮儀。這時我們同樣應該展示文明禮儀的魅力,讓學生們懂得講文明禮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比如, “對不起”是最常用的禮儀用語之一,它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使人與人之間緊張的矛盾關係鬆弛下來,有助於我們與他人相處融洽,能讓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讓自己親近別人。

(二)、通過學校日常管理強化學生文明禮貌意識。文明禮貌體現在學校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學校要根據《新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要求,結合學校日常管理,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禮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三)、營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

尤其在學校,這一點一定要做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是行為願隨大眾,適應環境比較好。環境效應是有聲和無聲、有形和無形的結合體。它對青少年的教育和影響是一種自然薰陶與潛移默化的過程。比如教師自身的教育性和示範性。教師是孩子們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在文明禮儀方面一定要率先垂範。學生板報及班級學習園地。定期宣傳禮儀基本知識,及時報道學校在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好人好事。

(四)是加強家校溝通,促進文明禮儀的社會延伸。

在學生禮儀實踐中,推動力量來自於家庭。學校的教育工作也需要學生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學校舉辦的文明禮儀主題活動、班會活動、禮儀知識競賽、禮儀規範表演等,要儘可能的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參加,讓學生家長對學校、對孩子有更清楚的認識與瞭解。

我們還應該認識到,興文明禮儀是整個民族的艱鉅工程。單獨依靠一個學校、一個教師是無法完成歷史重託和社會所賦予的重任的。因此,需要社會的重視;領導的英明果斷的決策;人文關懷;羣力協作等。青少年學生的摹仿能力很強,影視、報刊等宣傳媒介和各種公共場所的影響作用不能忽視,應該在全社會倡導和營造文明禮儀的氛圍。崇尚禮儀,培養文明有禮的新一代,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重視,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才能促使青少年學生儘快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讓“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代代相傳。 所以,文明禮儀教育應同德育的其它方面工作一樣,建立起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結合的立體教育網絡。

(五)對學生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及時的瞭解,注意時效性。班主任及科任老師要注意觀察,發現學生存在哪些不文明現象,並做好記錄、登記,然後探索不良行為習慣的預防及矯正方法,對具體不文明行為進行引導糾正。

(六)多渠道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利用豐富多采的活動對於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恰好符合小孩子喜新奇、好活潑的特點,作為學校教師可在活動的形式及手段上作一些文章,力求新穎、有趣,這樣才能吸引住孩子們,只有他們投入了,才能自覺地受到教育

開展形式多樣的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採取講故事、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形式,抓住重要節日、重大活動等契機,利用掛圖、黑板報、宣傳櫥窗、校園廣播等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禮貌教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一個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在中國小階段最關鍵,因為中國小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又極具可塑性的階段。因此,我們必須把握這黃金時光,來實施文明禮儀教育,以儘快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讓我們各位教育工作者認真探討,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會以文明、禮儀高科技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參考文獻】

1、李樹青,薛德合禮儀與教育職業道德價值實現

2、文曉慶;;淺談提高禮儀課教學實效

3、趙玉梅;國中學生禮儀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西北師範大學;20x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