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百善孝為先作文集合1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6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百善孝為先作文集合15篇

百善孝為先作文1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華夏兒女共處一家,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談談我們的家風吧!

人們都説“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人們一直用自己的言行來證實着。比如,王祥卧冰求鯉,繼母對他那樣不好,他不計前嫌,解開衣服卧在冰上,果然跳出兩條鯉魚。還有漢代孝子朱壽昌,他棄官尋母,最後尋得母親。難道他們的孝意不足以感動天地嗎?

可現在,有的孩子不知道報答父母,甚至為一點小事和媽媽吵架,這對得起孝字嗎,對得起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嗎,每當你生病的時候,守在你身邊的是你的父母,為你擔心着急的也是你的父母,當你吃到父母為你準備的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麪條時,你有沒有看到父母額頭上密密的汗珠呢?當你看到時,你就會知道父母是多麼的辛苦啊!我們應該孝順父母,每當父母為工作一天而感到疲憊時,給父母端來一盆洗腳水,讓父母感到温暖,也許他們的額頭上會少一些皺紋,絕對不能和父母吵架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吧!

尊老愛幼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在坐地鐵時,有很多年邁的老人都站在車上,車一停下,他們連站都站不穩,這時,就有一位年輕人站了起來,對這位老人説:“大爺,您坐這吧,我快到站了,您都這麼大歲數了,我有什麼理由不給您讓座呢?”在座的人聽了,都面紅耳赤,都後悔當初沒給這位老爺爺讓座,過了幾站,這位年輕人下車了,不過他的精神存留在了這車上,許多人聽了他的話之後都紛紛給老、弱、病、殘讓座,我此刻心裏想:如果人人都能像現在一樣該多好啊!希望這樣的種子能播撒到每一個地方去,我以後一定要以身作則,絕對不像以前一樣自私了。

説起美德,我們也應該想到人們在保護環境方面的不足,例如,人們仍然隨地吐痰、隨地亂扔垃圾,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沒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後會產生大量的痰液。病人吐出的痰,相當於細菌的“培養基”,一口痰中會“駐紮”成千上萬的病菌。通過痰液可能傳播的疾病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霍亂、麻疹等。有人隨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細菌染病的機會,因為痰中致病微生物會蒸發到空氣中,經風一吹,這些疾病的病原體就會在空氣中揚起,其他健康的市民通過呼吸這些帶有病菌的空氣,就結核有可能被感染肺結合。所以,人們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讓我們為創作一個美麗的家園而努力吧!

所以,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要做一個講道德的小公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我做起,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我們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百善孝為先作文2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但我依舊記憶猶新:那高高慫的顴骨,那掛在她身上,破破爛爛,鬆鬆垮垮的“布袋”。

那天放學,我像往常一樣路上,遠遠地看到一個把頭埋進垃圾桶,背部盡顯滄桑的身影。走近一看,是一位老奶奶,一頭銀絲,滿臉皺紋,身上的衣服像麻布袋一樣垂下來,鬆鬆垮垮……

“奶奶!”我向這她身邊,“都這個點了,您不回家吃飯,在這兒幹什麼?”我指了指手上的表,問她。老奶奶細眯起眼睛使勁看,隨後笑了起來。嘿!這一笑,眼角的皺紋更深了:“這垃圾桶不是有幾個空水瓶嘛!我撿起來,拿去賣錢,還能買倆包子吃呢!”她的臉上浮現出了驕傲的神情,好像在為自己能想到這個“好主意”而沾沾自喜。我更加不解了:“那您為什麼不回家做飯呢?還要在這兒撿空水瓶?”“我天天在流浪,今天在東村,明天在西村,居無定所,哪來的家?”奶奶的.回答讓我又心酸又心疼,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您的孩子呢?”一提到孩子,奶奶的眼神便充滿了喜色:“他們呀!他們老有出息了,都到外地去發展了!嘿嘿!他們可忙了!幾年也不回來一次……”奶奶這麼笑,倒讓我怪難受的:再怎麼説也是生你養你的母親呀!難道就因為自己“有出息了”就不管自己的母親了嗎?他們有把這個母親放在心上嗎?

我把手伸進口袋裏,掏出了五元錢,那是今天買早餐剩下的錢,我本來打算用它買根冰棍吃。我輕輕拉起奶奶的手,把這五元錢塞入她手心,説:“奶奶,這錢你拿着,去買點東西吃吧!”當我抬起頭望着奶奶的眼睛時,她卻顯得有點呆滯,但好一會兒後,奶奶眼中,閃爍着光,我的眼睛也一片朦朧……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芳留百世,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的生活都變得富裕了,可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卻更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難道不值得引起我們的反思嗎?這空水瓶時刻告訴着我“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3

孝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品行,在外面行善不如先照顧好自己的父母,因為善心固然重要,可一顆孝心才是最寶貴的。

我聽過這麼一個關於孝心的故事:

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兒子沉迷於迷信,天天燒香拜佛,妄想修成正果,於是家務和地裏的活便只有他那可憐的`年邁母親一個人做了。一天,兒子聽説一座杳無人煙的大山裏有一位高僧,他想終於找到修不成正果的原因了——自己需要高僧的指點啊!於是兒子揹着行李,揹着母親,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那座大山裏,找到了高僧並向他提出了他的疑問,高僧想了想對他説,那個為你赤腳開門的人就是真正的佛了。那之後兒子叩遍了所有寺廟的大門,給他開門的沒有一個是佛,他們都穿了鞋,滿腹疑問的兒子,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敲響了那扇吱呀作響的門,母親急忙跑來,淚流滿面地哭着:“我的兒,你總算回來了!”兒子低頭一看,原來母親才是佛——那個赤腳為自己開門的人!

有句是這麼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想要停止擺動,可風不願意停。樹是客觀事物,風就如同不停流逝的時間,一眨眼便不見了蹤影。子女長大了才知道要孝敬父母,而父母卻早已被時光之神掠去了大部分的時間。

也許會有人覺得,孝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的事情都那麼忙,哪有空孝順父母呢?其實孝很容易,成年人僅僅是在茶餘飯後陪父母聊聊天,小孩能為父母做的,不過是為他們分擔一些家務,在他們累的時候端上一杯温熱的茶罷了。這有何難呢?難道你沒有一點點時間去陪陪父母嗎?

最近是重陽節,希望每個人都做到《孝經》裏説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指導老師點評:小作者真正理解了“孝”的含義,孝從點滴的小事做起。

百善孝為先作文4

“老槐樹,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台,演大戲,看大戲,聽了大戲唱大戲……”小時候,非常喜歡聽這首童謠,但始終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七月五日,我隨爸爸一起回到老家,正好趕上看那裏的最後一場戲——《清風亭》。

《清風亭》這部戲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對賣豆腐為生的老人在清風亭撿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嬰兒,千辛萬苦終於把他養大,不想在這個孩子十三歲的時候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離開了這對老人,老人為了找他,沿街乞討,老婆婆的眼睛都哭瞎了,可是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他時,為了當官,竟然不認跪在他面前的老人,以至於兩位老人一個碰死一個氣絕身亡。

雖然老人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如果沒有他們的呵護,哪有你的今天?爸爸常常對我説:“百善孝為先!”父母生養我們,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給我們最好的東西吃,最好的.衣服穿,最好的玩具玩,只要我們想要的,總會盡量滿足,等我們長大了,接送我們上學,風雨無阻。

記得有一次冬天裏我想吃伊麗莎白,爸爸給我買回來後,切成小塊給我,我只把瓤最甜的一部分吃掉就不吃了,爸爸媽媽等到我吃完,端着盤子啃我吃剩的,我還笑他們説:“那還能吃啊?”媽媽説是怕浪費。

還有一次,吃完晚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散步,往回返的時候突然下起雨來,爸爸脱下T恤蓋在我頭上,抱着我就往家跑,慌亂中爸爸的左腳踢在了裸露的鋼筋上,稍微穩了一下繼續跑,直到回家才發現左腳大拇指破了,流了好多血,可爸爸説不疼……現在想起來才明白,那都是父母滿滿的愛啊!

現在我懂事了,常常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洗洗碗、掃掃地,給媽媽捶捶背、洗洗腳,給爸爸砌杯茶、倒杯水……爸爸媽媽為了我為了這個家,太辛苦了,媽媽臉上的皺紋又多了幾道,爸爸鬢角的白髮又添了幾根,我逐漸明白了:人不能只為自己活着,最起碼得為父母着想——實現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愛!

其實這難嗎?比起父母的辛苦我感覺這都是微不足道的!

百善孝為先作文5

中國古代就把孝看作百善之首。俗話説:“人之行,莫大於孝。”在我心底最深處,最愛的人是我的外公。他在我年幼的心裏植下了一顆愛的種子。這顆種子在我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讓我切切實實的體會到愛與孝。

外公對我的'愛是無私的,外公會每天陪伴着我,陪着我做我想做的事……例如,外公會陪我玩一整天的捉迷藏,雖然單純年幼的我只會蒙着自己的眼睛趴在櫃門上,根本就沒有把自己藏好,那外公也不打擊我的小心思,不厭其煩地説:“這裏也沒有,那裏也沒有,小馨予在哪呢?”就這樣年幼的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厲害,充滿着自信。

外公還會經常陪我去親近大自然,去江邊扔石頭打水漂,抓小魚,看看花花草草,教會我騎自行車,滑輪滑;還在家裏搭上帳篷,陪我宿營……我的童年在外公的陪伴下變得多姿多彩,我的童年充滿了愛的回憶。

突然,那一天外公出了意外,再也站不起來了。媽媽和小姨在外公病牀前忙裏忙外地照顧着,我知道這是媽媽和小姨為人子女的孝心。我也想盡己所能,幫助照顧外公,這是我的孝心,也是我對外公愛的回報。媽媽給外公翻身,我沒有力氣,那麼我就給外公蓋好被子;媽媽給外公洗臉擦身子,我就幫媽媽端水、換水;我還給外公梳頭髮,在他無精打采的時候為他唱歌、跳舞,鼓勵他,逗他開心……

現在外公離開我們已經兩年了,可是每當我想起外公時,我仍然會熱淚盈眶,抱着媽媽痛哭,因為我有好大的遺憾——在外公有生之年,我沒有更多的能力去為他做的更多,孝順的更多。

“子欲養,而親不待。”我還沒長大,還沒有成為一個有能力照顧別人的頂樑柱,我最深愛的親人就已經不在身邊了。為了不讓自己再有這樣的遺憾,我要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百善孝為先,為了我最愛的親人們,為了長大後能有能力更好的孝順他們,我會更加努力……

外公!你放心吧,好好地在天上保佑我……

百善孝為先作文6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説的:百善孝為先。此刻的社會潮流變化得越來越快,有的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可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母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忙你,而此刻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都做不到嗎?

我以往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着,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明白後,明白自我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齊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厭惡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着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説話的兒子居然説: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能夠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

從這兩個故事能夠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研究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例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説法》的電視節目中以往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人把他80歲的老父親趕進了一個小木房,不給吃,不給喝,老人全靠鄰居的幫忙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後很生氣,長輩們都應當被尊重,何況是自我的父母呢?此刻為了維護老人的合法權利,已經有許多相關的法律出台了,可是,我相信,老人更期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親情。

百善孝為先作文7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父母就非常孝順我的奶奶。

有一次,奶奶生了一場大病,父母帶着奶奶四處求醫,在奶奶住院期間,父母輪番照顧奶奶,幾天幾夜沒有閤眼,一直在病牀前照顧奶奶,奶奶想吃什麼,他們都會給奶奶買。奶奶出院後,我看見父母的頭上的白頭髮又多了許多,我問他們:“你們累嗎?”他們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樣的,都是説不累。

還有一次,屋外大雪紛飛,奶奶突然想吃梨了,媽媽聽了就出門去買,我當時並不知道為什麼媽媽那麼着急去,現在我才懂得,媽媽想的是奶奶什麼時候想吃什麼一定讓她第一時間吃上。媽媽冒着大雪去買梨,腳印深深的印在雪地裏的情景,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裏。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數過春節的時候,屋外寒風呼嘯,屋內卻顯得異常温馨,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開心的吃飯。魚、肉、餃子……各種各樣的美食,應有盡有,這下我可能大飽口福了。我在這邊吃着,而爸爸媽媽卻在給奶奶夾菜,自己卻不怎麼吃。每次吃飯,奶奶的碗都想“小山”一樣。爸爸媽媽知道奶奶不能喝酒,就給她倒上飲料。我説了一個小笑話,一家人都哈哈大笑,奶奶也非常開心,一家人其樂融融的。

每到秋天的時候,是我家最忙碌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在忙着收秋,奶奶在家裏做飯,而我幫奶奶打下手。爸爸媽媽回來了,奶奶的飯也做好了,看着這豐盛的菜餚,我的口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而爸爸媽媽卻説:“媽,你怎麼做這麼多菜,一定很累,我們回來湊合吃一口就行了,還做這麼多。”我想:你們這麼辛苦,奶奶犒勞犒勞你們也可以啊,幹嘛要説。吃完飯後,爸爸媽媽不管多麼累,都會給奶奶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腳,看到這,我想:我一定也要像爸爸媽媽這麼對待奶奶一樣對待他們。

“百善孝為先”,從爸爸媽媽這,我看到了爸爸媽媽對奶奶的孝心,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百善孝為先作文8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時光匆匆,歲月流逝。轉眼間,我已從牙牙學語的嬰兒長成一個乖巧的女孩,從我發出第一聲啼哭開始,你們就是我最要感謝的人了。我感謝媽媽為了生下我而痛苦的分娩;感謝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温暖的家。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而我,最應該做的就是孝順父母。爸爸媽媽從小教會我,感恩與孝順,是一個兒女最應該做的事了。媽媽説過,我需要感謝我生命中的每一個過客。我應該感恩我的媽媽,她無私的奉獻給我,她流水一般的母愛。爸爸説過,我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如果説,媽媽的愛是流水一般女的母愛,爸爸的愛,一定像是山一般沉穩。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

爸爸媽媽無私的給予我們這麼多的愛,而我們卻與朋友攀比美麗的衣服;見到誰有好玩的玩具就哭着鬧着想要,仔細想一想,這些真的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嗎?還曾記得,小時候的我幼稚的認為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是應該應分的,應為他們就必須對我們好。其實不是這樣的.,爸爸媽媽其實可以不這麼用心的對我們,如果他們不這麼用心的對我們的話,他們會怎麼樣嗎?不,當然不會。爸爸媽媽是最愛我們的人,你是否在他們生日的時候送上一句“生日快樂”,你是否在他們疲倦的時候為他們送上一杯熱茶?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世界吧!身邊其實處處都有愛,只是我們從未發現而已。爸爸媽媽,感謝你們對我無私的愛,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你們的女兒:唐雨晴

百善孝為先作文9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我們中國人都信奉這句美德。在我們國家,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同時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

“孝”對每個人的定義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説,不管你是身體健康,還是不健康;也不管你是富貴,彧貧窮;更不管你是滿腹經綸,還是隻字不識,孝順父母是必須的,沒有任何條件可説的。

可是,就在我們當今社會,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地提高,人的慾望不斷地膨脹,有部分人卻對“孝”字卻沒有一點感覺了。我們從電視中往往聽到或看到一些不孝子對自己的父母不但不贍養,甚至將父母的財產詐盡,將他們趕出家門。讓風燭殘年的`老人飄泊在外,飢餐露宿。看到老人舉步維艱地生活,而他的兒女們卻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悠然自得的模樣,我的心中有説不出的滋味---鄙視、憤怒,還是憐憫……五味雜陳吧。雖然後來通過政府部門的調解,兒女們按月支付老人生活費,但這樣無法讓老人感受到那種,兒女發自內心的感恩。而是在外界壓力下的一種不情願,一種牽強。兩種方式,給人的感受截然相反。

在我剛上國小的時候,聽媽媽講過“羊羔跪乳”的故事。年幼的小羊羔為了報答母親的哺乳之恩,小羊羔們都是跪着吸乳,連牧畜都知道孝敬哺育自己長大的母親,更何況是人呢?並且還是受過教育的人,真是令人唾棄。一個人對自己生養的父母都不能孝順的話,還能指望他對社會有用嗎?難道他還會愛其他的人嗎?不會的,肯定不會的。這樣的人也不想想,自己就不會變老嗎?老人的今天其實就是他的明天。因為,他已經言傳身教地給他的後輩樹立了“榜樣”。

好在我的爸媽都是一個個孝敬父母親的人。無論是奶奶,還是外公生病,爸爸和媽媽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平時老人們有什麼時要求,爸爸媽媽總是竭盡全力地滿足。即使他們飽受病疼地折磨,可是奶奶臉上始終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我呢,雖然現在只上國小,可我平時很自覺地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上班夠辛苦的的爸爸媽媽們有多一點的時間休息。飯後,我會端上一盆熱水給媽媽燙燙腳,讓疲憊不堪的媽媽緩解一下疲勞,放鬆放鬆。還會給爸爸捏捏腿,捶捶背。爸爸媽媽常誇獎我,我驕傲地説“是學了你們的。”爸媽都會會心地一笑。

孝順是什麼?它不是花言巧語。它就是生活中非常平凡微小的行為。它是一種關注,一種牽掛;一份守護,一份親情。有人説“孝是太陽,給人温暖;孝是寶石,給人財富。”而我認為,孝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同一股涓涓暖流,流淌在心田,沁人心脾;是一種血濃如水的親情,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但願我們這些中華兒女,繼承這一“百善孝為先”的優良美德,並把這一美德傳承下去。

百善孝為先作文10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在我看來,所謂“孝”就是考驗子女的意思。當老人年事已高的時候,子女們能否經得住考驗。以前有位叫蔡元培的人,聽人説母親的病需要用人肉做藥引,他竟然把自己手臂上的肉割下來給母親做藥引。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做到如此,但關愛老人、孝順老人應該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記得那是兩年前的夏天,太婆身體不舒服,奶奶就帶着太婆到縣醫院檢查。因為奶奶不太識字,就打電話讓媽媽來,媽媽來到醫院後,跑前跑後地帶着太婆做檢查。醫生説太婆需要住院,奶奶一個人忙不過來,媽媽又自告奮勇地幫忙了。太婆住院期間,媽媽每天一日三餐都從家裏把飯燒好送過去。有一天,太婆拉肚子了,不停地住廁所跑,媽媽便一手扶着太婆,一手舉着吊水瓶,帶着太婆往廁所跑,完了還要將大便送去化驗。後來,太婆逢人就誇我媽媽,説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能做到這樣的,一點都不嫌棄老人。太婆出院後,媽媽就把太婆接到我們家來照顧,每餐吃飯時,總是先將好吃的往太婆碗裏夾,對太婆噓寒問暖。媽媽總是對我説,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現在所做的都是應該的。

在這種環境裏,我每天耳濡目染,漸漸地懂得了要學着照顧他人。太婆這兩年年事漸高,眼睛又有白內障,基本上到了看不見的境地。每次走路都得扶着牆摸索着,我心裏想一定要幫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天,太婆摸着桌子站了起來,我連忙問:“太婆,你要什麼呀?我給你拿。”太婆説:“我想喝水”。我馬上倒了杯水給太婆,媽媽看見了,對我會心一笑。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家庭矛盾,我慶幸我生活在這個有愛的家庭中,小輩孝敬長輩,長輩疼愛小輩,我一定要將這種傳統美德傳承下去。

百善孝為先作文1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家規就是家風,但若問“你的家風是什麼?”,大部分同學可能都懵圈了,但我們家的家風,是刻在我心裏抹不去的痕跡。

我們家的家風是“孝”。關愛老人,尊敬長者,陪伴父母,這些都是孝。“百善孝為先”我們家族世代相傳的守則。就在前不久,我在我外婆、媽媽、妹妹身上深深的體會到“孝”的傳承。

前不久,外公的`媽媽就是我的太奶來我家暫時居住,我外公外婆給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太奶今年92歲高齡,平時身體還算硬朗,只是手會不停哆嗦。每次吃飯時,外婆不僅會把飯端到她跟前,還會不停的給她夾菜,遇到吃魚肉和排骨時,還會把魚刺和骨頭剔除後夾給她。媽媽為她的到來準備好了牙刷、牙膏、毛巾等日用品,還為她購買了新衣服,可以説是事無鉅細。連我和年幼的妹妹都能感受的長輩對長輩的孝心,每次我和妹妹吃水果和喝牛奶時都會給太奶也拿一份。

最讓我心靈悸動的是,一次外婆在給太奶洗澡,年幼的妹妹卻打來一盆熱水,端到媽媽面前,要給媽媽洗腳。她的小手,時而搓搓媽媽腳面,時而搓搓媽媽腳底,連腳趾縫和指甲蓋都沒有放過,這言傳身教不正是孝心的傳承嗎?

這次太奶來我家給了我深深的觸動。平時在家裏,我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而很多同學還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我們不會刷鍋洗碗,不會打掃衞生,更別説洗衣服做飯了。父母忙碌了一天後,下班回到家,我們甚至連一句問候,一杯熱水都沒有。這樣是不行的。“百善孝為先”,連孝敬老人都沒有做到,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

要從小事做起,父母下班後,給他們倒一杯熱水,吃完飯後幫忙收拾桌子,清洗自己的襪子……,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做家裏的“小王子、小公主”,關愛父母,陪伴長者。我下定決心,要從小事做起,滴水匯成大海,將來我的肩膀將扛起父母、家庭,我的“家風”將由我傳承給我的孩子,孫子。

百善孝為先作文12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什麼是孝呢?我們今天就來説一説吧!

孝,是一種行動。當父母累時,讓他們休息,自己幫他們做事;當父母病時,守在他們身邊好好照顧他們……在孝敬父母的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想起小的時候,每當我生病了,媽媽總是忙前忙後、沒日沒夜地照顧我。現在,我長大了,我已經有能力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活了。我會經常幫媽媽洗衣服、刷碗、掃地、整理房間這些家務活,這樣子媽媽再也不用每天因為那些永遠都做不完的家務活而累得精疲力盡。

孝,就是我們應該對父母多一份尊敬和愛護。

想一想舜的故事吧。他的父親、後母和弟弟經常欺負他,他卻一點兒也不介意。後來他們因為妒忌舜,居然要燒死他、活埋他。幸好聰明的舜提前有所準備,沒有被害死。你知道嗎?舜不僅沒有怨恨過他的父母,而且依然孝敬父母、辛勤勞作。

想一想漢文帝的故事吧。貴為天子的他,照顧久病的母親,期間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天氣熱了,他親自為母親扇扇子、趕蚊蠅;母親睡着了,他囑咐身邊的人走路輕一點,生怕影響了母親休息;母親該喝藥了,他卻先要嘗一嘗,看看藥苦不苦、燙不。這份孝心,實在令人感動,令人敬佩。

還有仲由買米的故事。為了能讓父母吃到可口的飯菜,仲由跑到很遠的地方去買米。後來仲由做了大官,看到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卻感歎已去世的.父母再也享受不到了。

孝的故事,教會我們,作為子女,我們要孝敬父母,即使父母有時做的不對,也不能怨恨,要堅持自己,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百善孝為先作文13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法是立國之本,它會讓這個國家和社會變得安定和諧,家規會讓我們的家庭變得和睦美滿。

家規也就是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

爸爸媽媽常説:“百善孝為先。”尊敬長輩,聽長輩的訓誡,不跟長輩頂嘴,這些都是孝順的表現。我們家吃飯的時候就能體現這一點。通常,我們一家人吃飯的時候,要等到所有人到齊了,奶奶、爺爺、爸爸、媽媽都按各自的位置做好,長輩們先動筷子,我和哥哥才能吃飯;而且好吃的不能獨自吃,還要主動給爺爺奶奶夾菜。

記得有一次,盤子裏還有不多的幾塊牛肉,媽媽先給爺爺奶奶各夾了一塊,又給爸爸夾了一塊,最後又給我和哥哥每人一塊。我問媽媽:“你怎麼不吃呢,你不是很喜歡吃牛肉嗎?”媽媽笑着對我説:“因為我上有老下有小呀。”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動萬分,趕忙把碗裏的牛肉夾給媽媽,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媽媽上孝公婆下疼子女的那份良苦用心。

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孝順已經成為了我和哥哥的標杆,也是值得我們驕傲和傳承的家風。

經常會聽到有人誇獎我和哥哥,説“人家這倆孩子教育的好,既懂事又有禮貌。”每當這時,我就暗自高興。因為不僅是我們受到了誇獎,我還覺得我是媽媽的驕傲。這都是媽媽平日裏對我們一點一滴的教育成果。

家風家教,在每個家庭裏都有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需要家裏的每一位成員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延續下去。

百善孝為先作文14

孝道可以説是中國一門獨特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人們常將它擺至與仁、義、禮、信相同的高度,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百行德為首。

可見,中國人非常重視孝心,《孝經》中把孝分為二十四種,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須做到孝這一點,否則會為人所不齒,甚至滄落為十惡不赦之一。

那麼,孝道為什麼在中國人的心中佔據瞭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父母恩賜;我們的成長,都是由父母陪伴;我們的進步,都是由父母栽培。滴水之恩尚且當湧泉相報,何況恩重如山的父母親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麼大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只有孝,才算是對父母微不足道的安慰。

孝並不是單指人的情感,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比如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獸猶如此,人何以堪?

講孝道,踐孝行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

説起孝敬父母,我們不得不提春秋時的一位隱士,他叫老萊,年逾古稀,還特意穿着五彩斑斕的衣裳,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讓父母開懷大笑。

是啊!父母在,不言老。這是一份體諒父母的心。

若説老萊代表庶民的孝,那漢文帝就代表天子的孝。文帝母親薄姬生病,他目不交睫,衣不解帶,連湯藥都要親自嘗過才放心。這難免有誇大其詞,可他的孝心孝行,卻是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作為一名天子,他日理萬機,還要侍奉母親,更何況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呢?

就連李逵這樣的魯莽大漢,也很重孝道。他遇到劫匪假李逵,也就是李鬼,不由得怒髮衝冠,但聽聞他家中年邁老母無人贍養,便心慈手軟放走了他。李逵不顧官府的通緝,也執意長途跋涉親自去背家中老母親到水泊梁山享清福,他的孝心可見一斑。

再看看現代社會中的有些人,以工作忙為由,就可以不回家關心老人。殊不知老人需要的並不是物質上的補償,而是精神上的慰藉!

央視有一則公益廣告,讓人幾欲流淚:一位老父親患上老年痴呆,丟三落四,會認錯人。有一次在宴席上甚至將一個餃子塞進了口袋。當兒子不滿、眾人震驚之時,這位白髮蒼蒼的老父親顫顫巍巍地説:這是我兒子愛吃的'。

這則廣告的結語是:他忘記了很多,但他不會忘記愛你。

我們每一個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可能不再年輕,可能記憶越來越差,可能頭髮開始泛白,可能性格比以前更偏執,可他們從來沒有忘記愛我們啊!(優久國中範文網:)

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尊重父母,報答父母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不懂事的時候,也難免會與父母鬧矛盾,我們始終要明白我們是一家人,應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二十四孝中的許多故事,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看來,已經有些不太現實了。但重孝道,踐孝行。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國家將瞻養老人、關心老人作為一項制度鄭重其事編入法律,我們還能説些什麼呢?

我們什麼也説不了。我們只能用行動詮釋:孝行天下!

百善孝為先作文15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的成長着,我們貪婪的享受着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着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給爸媽買房買車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經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回報父母能夠是他們下班回家是你遞上的拖鞋,是他們拉家常事你捧上的一杯熱茶,更是他們身體不適時你的噓寒問暖。

那是上個週末爸爸出差了,媽媽和往常一樣做完所有家務後坐在電腦前上網,她身體一向很差。剛上網一會媽媽突然説:很冷。臉色也越來越差,我連忙把媽媽扶到牀上幫媽媽蓋好被子後我又跑到廚房裏灌熱水袋,由於太急滾燙的開水全灑自我手上了,甩了甩手忍着痛疼細心翼翼的用毛巾將熱水袋包好放到媽媽的被窩裏。媽媽仍然抖的很厲害臉色也變的摻白媽媽我的120送你去醫院吧。不用,媽媽一會就會好起來的'。那我幫你倒杯開水吧!我將開水在兩個杯子裏來回倒,好讓開水儘快的變温。看着虛弱的媽媽我眼淚不禁的流了下來,真心疼媽媽。牆上的時針指向十二點。媽媽心疼的説:兒子去睡吧,媽媽好多了。我固執的搖搖頭你真是長大了,懂事了像媽媽貼心小棉襖媽媽真的很開心去睡吧!媽媽真沒事了。不,媽等你睡了我才睡。媽媽坳可是我對我笑笑了點點頭。漸漸的睡去了。

看着媽媽熟睡的神情我不禁想起她每一天拖着疲憊的身體下班,拖着疲憊的身體忙裏忙外,拖着疲憊的身體為我檢查作業,一切我都熟視無睹這時我心裏滿是愧疚和不安。媽媽對不起!我以後不會讓你為我操那麼多心的,我必須好好學習。讓將來你驕傲的説看,那是我兒子。

在那裏,我向那些不關心老人的人呼籲:關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為你付出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