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漢字詞典 > 詞語

戴季陶主義的名詞解釋|思想實質|主要內容

欄目: 詞語 / 發佈於: / 人氣:1.39W

戴季陶主義的名詞解釋

戴季陶主義的名詞解釋|思想實質|主要內容

戴季陶主義是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的思想體系。1920xx年,戴季陶先後發表了《孫文主義的哲學基礎》和《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兩本小冊子,形成了所謂戴季陶主義。

戴季陶主義的思想實質

戴季陶這套思想的實質,就是要把國民黨建設成為一個超越各個階級爭鬥的黨派,進行以全體國民為主體的獨立革命,建立全民自由民主政權。他這是代表全體民眾來爭奪革命的領導權。戴季陶是國民黨右派的一位理論家。他的思想就是戴季陶主義。

戴季陶主義的主要內容

一、提出要確立純正的三民主義為國民黨的最高原則,大力宣揚三民主義,反對階級鬥爭造成的社會階層撕裂。

二、認為在民族國家內需要進行各階級聯合的革命。

三、主張建立一個所謂純粹的或單純的國民黨,整肅黨內意志渙散,因循苟且的惡劣風氣

其內容是對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繼承和改進: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構成,簡稱“三民主義”。是中國國民黨信奉的基本綱領,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遺產。

民族主義是孫中山首先揭櫫的戰鬥旗幟。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國主義同中國的矛盾,以及以滿洲貴族為首的清朝統治集團同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清朝統治集團正日益勾結起來。

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反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始終是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戰鬥口號。這不僅由於清王朝是一個由滿族貴族“宰制於上”的部族統治政權,還因為它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反滿”口號所以具有廣泛的動員意義,原因就在於此。避免中國被瓜分、共管的厄運,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是民族主義的另一主要內容。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把“外邦逼之”和“異種殘之”並列為民族主義“殆不可須臾緩”的基本原因。“非革命無以救垂亡”,而革命必須“先倒滿洲政府”,民族主義的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的意義藴涵於此。

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又一個主要矛盾,即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專制主義,指出封建的社會政治制度剝奪了人權,因而,決非“平等的國民所堪受”;必須經由“國民革命”的途徑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憲”的共和制度,結束“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的嚴重狀態。與這種“國體”的“變革”相適應,關於政體的擘劃也構成民權主義的重要內容。

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它希望解決的課題是中國的近代化,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同時還包含着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潰瘍的批判和由此產生的“對社會主義的同情”。孫中山把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歸結為土地與資本兩大問題。“平均地權”——“土地國有”是孫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內容為“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歸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於國家,為國民所共享”。孫中山認為這一方案的實施可以防止壟斷,也能使“公家愈富”,從而促進“社會發達”。在有關資本的課題上,孫中山確認“實業主義為中國所必須”。他認為中國的近代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實業計劃》一書就是發展社會經濟的宏偉藍圖。他把發展社會經濟的途徑歸結為“節制資本”和發展“國家社會主義”,即將“不能委諸個人及有獨佔性質”的“大實業”(如鐵路、電氣和水利等)“皆歸國有”,因為這既可“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國之資力”。民生主義實質上是最大限度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雖然它塗上了主觀社會主義的色彩。

但戴季陶發表《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兩本小冊子,通過闡述三民主義,發展了這個理論。

戴季陶認為,三民主義就是"民生哲學","民生為宇宙大德之表現。仁愛即民生哲學之基礎";斷言孫中山的思想"完全是中國的正統思想,就是繼承堯舜以至孔孟而中絕的仁義道德的思想"。認為孔子"把古代文化,用科學的方法從理論上整理起來,成為一種學術的文化",孔子"組織了一個民生的哲學",這個哲學可以從兩部分來看,"一部是《中庸》,是他的原理論。一部是《大學》,是他的方法論",孔子思想也可稱作"社會連帶責任主義"。進而提出,孫中山"實在是孔子之後中國道德文化上繼往開來的大聖"。戴季陶從與孫中山"互助論"相矛盾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生存競爭"論出發,認為人類生存的慾望"都有獨佔性和排他性,同時也具有統一性和支配性"(《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