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國學小説

寒假閲讀西遊記心得體會

欄目: 國學小説 / 發佈於: / 人氣:1.73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假閲讀西遊記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寒假閲讀西遊記心得體會

西遊記第三回讀後感想必大家都讀過《西遊記》,對書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都不陌生吧。我家有一本原版《西遊記》,我最喜歡看的就是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

這回書説的是:孫悟空在天上看管蟠桃園,見園裏熟透的桃子十分誘人,就偷吃了幾個,吃飽了就變成一寸高的小人在一片樹葉上睡着了。這時,七仙女來園子採桃,邊採邊議論着蟠桃會邀請的各路神仙。當孫悟空聽説沒有邀請他時,怒氣沖天,用定身法把七仙女定住,變成赤腳大仙大搖大擺地向瑤池走去,用瞌睡蟲使天兵睡着,自己在瑤池痛飲一翻,不一會就喝醉了,然後走進老君府,把裏面的仙丹偷吃了個乾乾淨淨。酒醒後,發現自己犯了天條,慌慌張張地逃回花果山了。

孫悟空的任務是看管蟠桃園,他卻沒有盡職,不僅偷吃蟠桃,還呼呼大睡。他不敢勇於承認錯誤,知道自己防了天條,為什麼不向玉帝請罪呢?我覺得這幾點孫悟空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文章的第一回講的是美猴王出世。孫悟空是一隻石猴,他是從一塊石頭裏蹦出來的,沒有爸爸媽媽。他是一隻很調皮的石猴,剛出世的時候,他無憂無慮,到處玩耍。他很勇敢,也很有好奇心。他帶着許多猴子找到了水簾洞,被眾猴拜為美猴王。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過了許多年。有一天,美猴王突然覺得日子很無聊,生出了要拜師學藝的想法,在眾猴的支持下,他就去尋找神仙學本領。

這段故事告訴我,孫悟空雖然沒有爸爸媽媽催他去學藝,可是他自己悟出了要學本領的道理。我平時在家裏,爸爸媽媽總是催我學這學那,有時我覺得他們很煩,有時候真希望能每天像孫悟空一樣自由地玩耍。可是,又一想,要是等我長大了什麼也不會,那可就慘了。

有一次,師傅講道法的時候,孫悟空在一邊跳來跳去,手舞足蹈。師傅問他要學什麼,他只説學長生不老的本領,其它什麼也不想學。師傅氣得在他的頭上打了3下,倒揹着手,走進屋裏,把前門關上,不出來了。孫悟空真聰明,他猜出了師傅的用意,師傅在他的頭上打3下,他就知道這是讓他半夜3點鐘去師傅的房間學本領。我要是像孫悟空一樣能猜出別人的想法,説不定就可以做個大偵探了。

就這樣,孫悟空從師傅那裏學到了長生不老、翻筋斗雲和七十二變的本領。可是孫悟空不謙虛,好在別人面前賣弄,師傅生了氣,把他趕回了花果山。孫悟空這種驕傲任性的脾氣後來給他惹了不少麻煩。孫悟空的本領很大,但很驕傲,不服管教,因此得罪了許多天神,還被佛祖壓在山下。

要是我有孫悟空的本領,我就不用坐飛機去中國看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了。我可以翻一個筋斗雲,每天去中國。要是我會七十二般變化,我可以把自己變成一隻小蟲子來和我的弟弟妹妹玩捉謎藏,他們一定找不到我。

孫悟空的故事很有趣,也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讀完第一百回,想起的第一句話是前言中的一段評論:吳承恩諷刺、批判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但只是幻想有所改良,並不是要推翻封建統治制度。

在小説的最後這一章,作者所描寫的,純粹是對唐僧的功德的歌頌,還有對諸神佛的羅列,還有就是唐僧一行人的封神過程。

不管前面的章節作者用了多少篇章來表達對現實的諷刺和不滿,但是到了最後,還是回到了對諸神佛的膜拜上,最好的體現就是最後的一段描寫: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盡報此一身。

人的禍福旦夕,在這裏的體現就死就是由神佛來操縱一切。雖然這是自古以來深深紮根在古代中國人民思想中的觀念,但是在這裏卻讓我感觸最為深刻。

唐僧是一個凡夫俗子,不管他的前身是什麼,今生,他始終作為一個人而存在,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佛。這就有一個矛盾,神佛是由人變成的,諸神佛的前身,都是人,但是卻在成為神佛之後支配人的一切。神界和人界是相互隔絕的,人無法穿越“南天門”而到達神界,但是唐僧卻作為一個人來到了如來的神殿。而諸佛因為唐僧取經結束,功德圓滿而對人間廣施恩澤,人間的禍福,似乎就是視神佛的心情而定。這樣的神權,就是封建社會統治的表現。而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並沒有把天宮鬧翻,只是給神界帶來一點小小的騷動,這只是作者對現實不滿的一種表現,而最終作者還是維護了封建統治制度,就像小説裏,孫悟空得到了晉升,也就相安無事一樣,作者的心中也許就在想:只要封建社會制度有所改良,讓我得到應有的權利和自由,那我也就始終維護它,服從它,服務於它。這都是幻想,封建制度始終宣揚的,都是天賦人權的思想,人要服從於最高的統治者,只要有反抗,就只有毀滅,就像當初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一樣;只有服從,才能獲得天子的恩賜,就像孫悟空皈依佛門,最終才能成佛,但是這個佛,並沒有自由,因為他的上面,還有最高的如來。如果將來有一天孫悟空反了,説不定菩薩又給孫悟空來一個緊箍圈,或者一座十指山,讓孫悟空嚐嚐不聽話所受到的懲罰的滋味

封建社會,就是靠這樣的方法,來統治人民。統治者告訴人民,天子是上天派來的統治者,如果忤逆天子,就會遭到懲罰,如果順應天子,説不定哪一天,諸神佛高興了,就會廣施恩澤,而忤逆的人,就會遭到天譴,或者借天子之手來懲罰。

最終,唐僧回到了原本屬於他生存的佛界,就像人始終是要在天子的統治之下才能生存一樣。這都是作者沒有推翻封建統治思想的表現。

但是在這部小説裏有一個事實是無法掩飾的。唐僧是人,不管唐僧最後成了什麼佛,他的本質是人,這是不會改變的。這就説明了一件事情,神,始終是人的化身,或者説,人,可以神聖化到統治人的地步,就像統治天下的天子。這或許能夠看成一種暗示,天子是統治人民的神。

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人,其實沒有幾個是能夠有推翻封建統治的思想的,畢竟這個社會上並不是人人都能當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