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8篇

欄目: 歷史演義 / 發佈於: / 人氣:2.29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8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

這是一部令我蕩氣迴腸的書籍,這本《三國演義》是我的最愛。在書裏描繪得令人心潮起伏的戰爭,無數的豪傑英雄,血灑疆場的將軍美人無不讓人怦然心動。可是細細的品位三國,就能感受到這是人性的五味雜陳。生動的描繪了在那個時代政客梟雄們對於國家,地位的人性披露。

我喜歡武聖關羽,在我的感受中他是一個正義的化身。勇猛且充滿了智慧,剛毅中帶着一位將軍的英雄氣概。我喜歡他的義氣,可以為了兄弟付出一切的精神。自從和劉備結拜後,便死心塌地的為他征戰,數十年來立下了赫赫戰功。

對於他的.朋友他能夠坦誠相待,推心置腹,從不耍奸計。對於敵人他能夠常懷仁德之心,以德報怨,銘恩於心,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彰顯了他的大義。最終以勇猛善戰,義薄雲天,忠心護國而成為一代名將。

我十分敬佩關羽,他是我學習的榜樣。他讓我學會了正義,為一切不平事挺身而出的品格。對於朋友,要真誠相待,以心相交。對於國家我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忠於祖國,要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像他一樣愛國的人。

看了很久《三國演義》,在這碗充滿五味雜陳的湯裏有苦,有甜,也有辛酸,也有讓我十分感動的地方。那以禮賢下士的着稱的劉備便是一位。讀了劉備的一生感悟非凡。劉備自小不得意,可他卻有着中興漢室的志向。並且為此韜光養晦,學習了數十年。有了機會他就牢牢的抓住。但是在他起兵的頭二十年是屢戰屢敗。可是卻又屢敗屢戰,足見他的毅力和為了國家的不辭辛苦。我想我們就要學習這種不怕輸,在哪裏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的精神。

我記得我為劉備流了一次淚,太讓我感動了。在面對曹軍大兵壓境的處境下,為了隨他的百姓不遭屠戮,甘願投江,以死明志。結果在脱險之後,取得了民心,吸納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迅速成就一番事業。這個典故足見劉備的仁義與德性的高尚。他的成功告訴了我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劉備本身才能不大,但是他常懷仁義之心,寬容於人,感化了人心,彌補了一切的不足,讓別人的才能幫助自己成就了帝業。反而一些才能非凡的人卻沒有劉備的仁德,即使再努力也會一事無成。對於我們當今這個時代,這也是箴言。我們只有對他人仁厚,自己才不會孤立無援,反而他們就會主動來幫助我們辦好一件事,甚至許多事。

在《三顧茅廬》中彰顯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帝王風範。三次拜訪,次次誠心,最後請出了諸葛亮幫助自己。這讓我明白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不恥下問,誠心的去邀請人才,即使他的地位沒有自己高,但是學識才幹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

《三國演義》不僅精彩在戰場的廝殺,也表現在各自軍營裏智者的鬥爭。有卧龍稱號的諸葛亮一直是我認為最聰明的人。在面對敵人的強勢,他總是以微弱之力取勝,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勝。這讓我驚訝之時,也讓我學會在面對強敵時,不能硬碰硬,可以通過智慧取得勝利。對於中學生來講,這種精神對於我們的學習是應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動一點腦筋。

諸葛亮是一個懂得報恩的智者,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一生戎馬沙場,費盡心血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在劉備死後,他仍然輔佐後主劉禪,忠國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他明知後主無能,蜀漢必亡,但是他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奮鬥。直到逝世的時候還是在戰場上,還瞻念着國家前程。

我看到諸葛亮不僅聰明,而且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忠臣。為了信念付出了一生。

從他的一生我看到我們應該以他的忠君為國為自己的座右銘。牢記國家重於一切,學會諸葛亮舍小我為大我的品格。

《三國演義》的一些故事催人淚下,能夠讓我學會許多。其中湧現的無數故事也給了我啟迪。比如《張飛繡花》讓我知道了粗魯的人也有細心的一面;《火燒赤壁》中孫劉五萬聯軍戰勝曹操八十萬大軍的奇蹟,讓我知道了團結的力量是最大的,可以戰勝一切。《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讓我知道了武力不能解決一切,感化人心才是化敵為友的金點子……

原來我讀《三國演義》完全是喜愛其中的人物和生動有趣的故事。現在我明白了三國演義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因為我們手中捧的是一本活書,能夠告訴我們許多道理的活書。讀完了《三國演義》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值得探索的東西。現在我十分喜歡《三國演義》,因為我讀懂的道理越來越多,我也感到它越來越有趣味,我相信這對我是有益處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2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吳、蜀、魏在激烈的征戰中爭奪天下,許多的英雄人物都不幸戰死、病死,最後司馬炎、司馬昭統一了天下,創立了晉國。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很多身經百戰和足智多謀的英雄,如劉備、關羽、張飛……,但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山趙子龍和諸葛亮。趙子龍是英勇無比,身經百戰的大將軍,在孫權和曹操十萬大軍的夾擊下還是保護了劉阿斗,殺死了很多敵軍,逃回了蜀國。不幸的是他沒有和諸葛亮一起“六出祁山”,當時趙子龍病逝後,諸葛亮説了一句話,“子龍病逝就像斷了我的'一臂”。我也認為子龍的病逝讓蜀國沒有機會統一天下。

諸葛孔明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被請出了茅廬,協助劉備統一天下大事,他計謀多端,深謀遠慮,他的病逝讓人十分惋惜、悲歎,他的病逝讓蜀國不能統一天下,但是人們銘記他的品德、智慧。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話表達出了對諸葛亮深深的追思。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我還知道一首詞,那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是這本書的最好寫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3

在鎮壓起義軍的過程中,各路勢力稱霸一方,互相混戰。通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一系列著名的戰爭,曹操、孫權、劉備消滅了其他割據勢力,形成了三國昂立的局面。在三國的局面昂立起來之後,又發生了許許多多驚心動魄的戰爭,構築了一個個刀光劍影的戰爭場面。而正因如此,才把每個人物的形象、品格體現的淋漓盡致,如諸葛亮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關羽的.威猛剛毅、義重如山;劉備的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曹操的用兵謹慎、生性多疑。然而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劉備和諸葛亮,我欣賞劉備是因為劉備禮賢下士、知人善任。曾,經徐庶介紹,有一名叫諸葛亮的人,人稱卧龍比他的才能還高。劉備為了國家不顧自己的身份帶着關羽、張飛去請諸葛亮,前兩次都沒有成功,直到第三次是好不容易諸葛亮在家卻再睡午覺,劉備等人卻在門口等諸葛亮醒來。單憑這一點,又有幾人敢説:“我能放下身份去請一個身份比我低的人。”更何況請了已經是第三次了,而且那個人還不一定肯跟你去。恐怕在現在沒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了!

我欣賞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的忠心為國、善於用計、臨危不懼。當年的空城計就是由諸葛亮精心籌劃的,看似有,實是無。就在那一剎之間,假如當時諸葛亮稍有一點失誤,就會讓司馬懿率領那十五萬大軍殺進城內。你説在這種情況下你會選擇這種危險的辦法嗎?完全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博,而且賭的還是敵人的信任,又有幾人敢説:“我能比諸葛亮做的更好”?假如我是當年的諸葛亮,我或許會帶領着城內所剩的文官去投靠敵軍。因為不管怎樣,活下來才是關鍵。我想有一大部分的人跟我想的一樣,全世界減去這一大部分人又能剩幾人?口裏説我能做到,但實際能做到的又有幾人?那些説不能做到的有人又真的是缺乏勇氣嗎?我想不是的,因為他們是害怕失去富裕的生活,遭受皮肉上的傷害。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向劉備一樣,成為一個謙虛向別人請教,為了自己更大的成就肯屈居於曹操籬下,隱藏自己的胸懷大志的人。因為只有這樣的人將來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4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那一日,三位長相奇特的人相繼走進一家客棧,他們一見如故,便決定在桃園結義,這一切彷彿是冥冥中註定。也許當時他們誰也沒想到他們會幹出一番大事業,但歷史潮流讓他們成了三國中最令人敬佩的梟雄。

讀《三國演義》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戰場的殘酷,統治者的爾虞我詐以及那些將士們的赤膽忠心。作者將每個人物都刻畫的`栩栩如生,而三國人物中我最喜歡那位紅臉美髯的關雲長。他不同於那莽漢子張飛,做事急急躁躁,不懂得為大局着想;他不同於那能夠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整日煞費心機去算計對手;他也不同於那以仁義征服人心的劉備,卻常常怯步不敢前進。

關公本名關羽,子云長,出生於公元年,卒於公元29年,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服羣雄,輔佐劉備完成三分大業。他撫一把鬍鬚,提刀上馬,片刻華雄人頭落地,杯酒尚温;他赤裸臂膀,手執棋子,面容平靜,竟一點看不出華佗正在為他刮骨療毒;他坐騎赤兔,手提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霸氣非凡;他單刀赴會,不露懼色……他戎馬一生,忠義一生,當麥城失利之後,他毅然選擇忠於劉備,最終慘死,成了無頭鬼。試想一下如果他受降,榮華富貴享受不盡,榮譽也是滿載而至,天下格局會不會變化呢?可他萬分敬重的大哥劉備對他有如何,也許只有關羽自己知道,而我所能讀出來的是:曹操是十分看重關羽的,並極力想把他招錄麾下。當麥城沒有失守時,劉備完全可以去營救,但他還是為了所謂大局着想,放棄了兄弟。當關羽死後,曹操為他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葬禮,可以説曹操對關羽的器重不亞於劉備,但為何關羽還是選擇劉備,估計就是因為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吧,就是因為兄弟情義吧。

他忠貞守義,赤誠勇猛,他是義氣的化身,他是我們心中那個威風凜凜的武神。電影《關雲長》講述的就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劇中關羽外表剛勁,內心柔情,俠義忠貞,彷彿將歷史中的那位武神活脱脱的搬進了熒屏,但又似乎少了點三兄弟彼此的信任,也許這就是關羽的遺憾。

餘秋雨説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有藴含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蒼涼。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説得一點兒不錯,今天我們就來説説《三國演義》吧!《三國演義》有很多精彩的歷史,完美的結局,如:“三英戰呂布”、“水淹七軍”、三氣周瑜”……

在《三國演義》裏,我再喜歡關羽,因為他是忠義的化身,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智的.事情分別有: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温酒斬華雄,水淹七軍。在導演曹操,因為他陰險狡詐。

我們就主要來説説千里走單騎吧。關羽騎着赤兔馬來到第一關,守城的是東關嶺孔秀,兩人打鬥許久,關於最後還是勝了。在關羽的全力拼搏之下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第五關,守城將領——滑周秦琪。兩個人説了些話,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羽。兩馬相交,只一合,關羽到起,秦琪頭落。關羽説:“當吾者已死,餘人不必驚走。速備船隻,送我渡河。”軍士急忙撐傍岸。關羽請二嫂上船渡河。

《三國演義》好看的地方還很多呢!有時間我再給你細細講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6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內容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經過了桃園三結義,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人物有:孫權、曹操、劉備、諸葛亮、周瑜、趙雲、關羽、張飛等眾多的人物。在這上表現了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和儒家的任正思想,同時也譴責了雄豪混戰及暴君的苛政,寄託了人民渴求的明君任正,社會安定的`願望。

我喜歡《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和趙雲。我先説諸葛亮吧!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不過他,像火燒新野、捉張任、大破魏兵、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誰精心策劃的?是孔明先生!據説孔明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聰明瞭!再説趙雲吧!他姓趙,名雲,字子龍,趙子龍勇冠三軍,超過關羽、張飛。他的銀槍上下翻飛,武力過人,像曹兵認識到趙子龍的厲害,有的都從馬上掉下來了!趙子龍外號小霸王。趙子龍單騎救主,這也太勇了!一個人去救劉備的夫人,超過想象!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趙子龍很勇敢,一個智,一個勇,這是奇才呀!我們要儘量去學他們,雖然我們比不上他們,但是要努力呀!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7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

書中有一則故事是的盧救主:劉備在樊城駐紮兵馬,這時荊州刺史劉表對他很有禮貌,然而劉備不怎麼相信。劉表曾經邀請劉備去赴宴,他手下蔡瑁等人想要就此殺掉劉備。劉備覺察到了,假裝上廁所,悄悄逃走了。他所騎乘的馬名字叫做“的盧”。劉備騎着“的盧”逃走掉進了城西的檀溪河裏,出不來了。劉備着急的説:“的盧啊,的`盧啊!今天危險了!你要努力啊!”“的盧”就一下躍起三丈,於是得以渡過檀溪河水。這則故事讓我懂得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沒有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8

最近,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感觸很深。

首先,我對歷史動盪時期的那些奸臣無比痛恨。東漢末年,董卓利用自己手中的兵權,當了太師,費少帝,立獻帝,卧龍牀,不把皇帝看在眼裏,後來王充獻計殺了董卓,真實大快人心。呂布只是一介勇夫,背信棄義,為金錢而殺丁原,因美色而殺董卓,投劉備而奪徐州,最後被曹操殺死在白門樓。董卓和呂布都是罪有應得。

其次,我對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們感到痛心。周瑜,三國時吳國的大將,因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被諸葛亮三氣致死,埋沒了一肚子的才華。關羽一向沉穩,曾打過無數敗仗,但最後由於驕傲輕敵,中了呂蒙之計,致使自己敗走麥城,為吳侯所害。龐統曾與孔明合稱鳳雛卧龍,但在落鳳坡中了張讓之計,被亂箭射死。可惜!可惜!

最後便是對那些英雄能人的'欽佩。我欽佩孔明他奇計百出,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欽佩張遼威震逍遙津,跟隨曹操屢建奇功;我欽佩趙子龍在曹操百萬大軍中七進七出,人稱常勝將軍。

《三國演義》不愧為世界名著,它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成為今人的一面面鏡子!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9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説,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説到:“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説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現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0

讀了一個學期,最後把《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讀完了。我之因此喜愛這本書,是正因作者在書中將一個個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刻畫的淋漓盡致,每一個人物都有獨特的性格,讓我很難忘,如曹操的奸詐,周瑜的小氣,張飛的勇猛,劉禪的無能等等。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無疑是曹操了。曹操生性多疑、陰險奸詐。當許攸問曹操糧草有還剩多少時,曹操以為許攸是袁紹派來的`奸細,撒謊三騙許攸,結果都被許攸一一揭穿,許攸歎曰:“曹阿瞞不愧乃奸雄也!”不光如此,曹操還生性殘忍,為報父仇,屠殺百姓數萬,血洗汜水,殘骸如山,儘管後人的評價都是褒少貶多,但是曹操確實一個貨真價實的詩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樣的詩句不是一般人能到達的文學意境。曹操的用武方面也很強大,武有許諸、張合、張遼、典韋,文有荀彧、郭嘉,無論是官渡之戰,還是倉亭破本初,無一不體顯出曹軍的將才多,軍事強,文官多,計謀好。

三國演義中的戰爭也讓人陶醉於其中:“卧龍”孔明於七星壇祭風;周瑜與黃蓋密謀“苦肉之策”;“鳳雛”龐統獻上“連環之計”。名載史冊的着名戰役赤壁之戰,拉開帷幕。二龍爭霸,雌雄相決;赤壁一地,樓船盡毀,烈火沖天,將雲海染得通紅,曹軍死傷無數。這彷彿把我帶進了那次驚心動魄的戰役。

周瑜十分聰明,是東吳的軍師。可週瑜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十分小氣,容不得任何人比自己強。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臨死前還在説:“既生瑜,何生亮……”。

要説誰的計謀多,最聰明,那無疑是諸葛亮了。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知天文,曉地理。書中對諸葛亮的事例也很多:孔明借東風、巧擺八卦圖、空城計、七擒孟獲、木牛流馬、草船借箭等等,無一不讓人看出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不愧是一個英雄。

合上書,我彷彿還沉浸在一個迷人的故事和鮮明個性的人物之中,羣雄紛爭,逐鹿中原,《三國演義》彷彿帶我回到了那個充滿豪邁和激情的時代。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

在暑假裏,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其中,《趙雲救阿斗》這個故事讓我深受感動。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一場戰鬥中劉備的甘,糜二夫人和公子阿斗被衝散了,趙雲苦苦追尋,終於在一羣逃難的百姓中找到了甘夫人,趙雲英勇奮戰,衝出了層層包圍圈,終於在一個枯井旁找到了糜夫人和公子阿斗。趙雲浴血奮戰,終於救出了公子阿斗。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起了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所湧現出的英雄。在這場大地震中,武警叔叔冒着生命危險前去廢墟內尋找姓存者,手指甲都刨光了,鮮血直流,幾天幾夜過去了他們吃不飽睡不足,但他們毫不退縮,他們仍然繼續忙碌着。記得我在電視裏看到一位武警叔叔倒下了,在附近的`醫院醒來時,他一下子爬了起來護士看見了,連忙説:“你千萬不可以再去了,你現在的身體很弱,如果再去的話,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他説:“災難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多一個人,就説不定多救出一個人。”還沒有接受記者的採訪,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他們的領導説:“這位武警戰士已經救出五十多個姓存者運送出三十多個傷病員了。”這場災難中,各行各業所湧現出無數的英雄,他們使我知道了中國人是不怕困難的,是英勇無畏的。

無論是古代的趙雲,還是現代的武警叔叔,他們身上英勇無畏的精神使我知道了今後無論碰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勇於面對,勇於挑戰。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

四年級,我有了這一書,使我對書中人物典故有了更深的瞭解。像“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氣周瑜”、“官渡之戰”我都能耳熟能詳,我還非常佩服書上的'人物。

我佩服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足智多謀。“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佩服劉備,因為他特別善於用人,又有仁慈之心。劉表病危時,諸葛亮建議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好有一個安身之處,但劉備一再推辭,死也不肯……

我佩服關雲長,因為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殺死袁紹二位猛將顏良以及文丑,又過無關,斬六將,還水淹七軍,真是智勇雙全。

張飛武功也非常了得,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我更佩服趙雲,因為他在幾十萬大軍中寧願戰死,也不投降於曹操,他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欣賞關羽、張飛、趙雲的武藝,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3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用錯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領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5000軍隊也有一半去運糧草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上望敵樓看後,對大家説:“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讓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按兵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或大聲喧譁,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城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灑水掃街。諸葛亮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着兩個書童,帶上一張琴,慢慢的彈奏起來。

司馬懿前面的先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進城,便急忙回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着説:“這怎麼可能?”於是令士兵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望。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坐在樓上,正在焚香彈琴。左邊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邊一個書童拿着拂塵。城裏城外,20多個百姓摸樣的人在灑水掃街,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軍中,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做後軍撤退。他的`兒子司馬昭説:“莫非諸葛亮家中無兵,故意擺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何退兵?”“諸葛亮一省謹慎,不曾冒險。現在打開城門,裏面必有埋伏,如果我軍進去,就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個個兵馬都退回去了。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得知“空城計”是一種“虛而虛知”的心理戰術,故意以空虛無兵之勢示敵,就可能使敵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從而達到排危解難的目的。我們要學習膽大,諸葛亮的“空城計”。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

在中國,家喻户曉的四大名著各有着令人讚不絕口的特色;各有着吸引人的魅力;各有着使“大腦”受益匪淺的知識,但我還是着迷於那風靡中國小生的《三國演義》!讀起它來會感到驚心動魄、蕩氣迴腸、感人肺腑!

這本書分別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將近一百年蜀漢、曹魏、東吳三國爭奪天下的歷史風雲。它不僅紀錄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還反映了三國社會間互相矛盾引起戰爭的嚴重,概括了三國期間的歷史鉅變,三國時期。雖然民不聊生,卻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亂,卻英雄輩出,湧現出了一批吒叱戰場風雲的各種英雄人物!有趙雲、劉備、姜維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足智多謀的卧龍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的作為説也説不盡,道也道不完。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數他草船借箭了——話説那次周瑜計劃的“蔣幹盜書”事件看起來似乎天衣無縫,但還是被諸葛亮的法眼給識破了,所以周瑜一直懷恨在心,就想方設法要把他除掉。

直到有一天,周瑜把諸葛亮找來,要他為即將逼近的水軍大戰造出十萬支箭,必須十天之內造完。諸葛亮卻主動請纓”:水軍大戰已成燃眉之急,十天之時太多,這樣吧,三天之內造完,不然以軍令處置!“要説三天造完十萬支弓箭,可是比登天還要難上加難呢!諸葛亮定是胸有成竹,可諸葛亮前兩天竟毫無作為。直到第三天,他只向魯肅要了二十艘木船,上面扎滿了稻草人。待到午時,江上竟雲霧繚繞,只聽諸葛亮乘着船,來到曹營擂起了戰鼓。曹軍以為是敵軍來犯,但卻因為有霧看不見,只好往江上紛紛射箭,結果都射到了稻草人身上…………諸葛亮滿載而歸!他用自己過人的才智化險為夷,讓周瑜刮目相看!怎麼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真讓人震驚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我們應該學習諸葛亮樹立的遠大志向與他那機智過人的思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結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説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脱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6

單福胸有成竹。他對劉備説:“不能讓曹軍入境,關雲長率軍從左迎擊,張飛率軍切斷曹軍的後路,主公和趙子龍率軍正面迎敵。”

由於單福調遣得當,劉備的軍隊大獲全勝,曹將呂曠、呂翔被殺,三千兵馬被活捉。劉備更加信任單福了。

曹軍主將曹仁聽説先鋒被殺,率領大軍殺向新野,在城外擺了個“八門金鎖陣”。單福叫趙雲破了“八門金鎖陣”,又把曹軍打得大敗。曹仁帶着殘兵敗將回到許昌,向曹操彙報説:“有個叫單福的'人當了劉備的軍師,這人足智多謀,十分厲害。”

我讀了這些片段後,感受到單福很有才華,很聰明,能力大,足智多謀,令我佩服不已。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7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仁的重要性;這本書,使我感到了那個戰國時期用鮮血凝成的友誼;這本書,使我終生受益,一直勉勵着我,鼓舞着我做一個重情義,講義氣的人。這本書就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讓我們翻開這本傳世之作,讓我們在一次體會一下當時他們的別樣人生。

《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比較欣賞劉備這個人。他文武雙全,憑藉着自己的仁義和虛心,將不少名將都招入自己的勢力中。著名的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都收入他的膝下,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當年劉備因沒有一個好軍師而愁困不已,聽説諸葛亮是一個上至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人,便帶上關羽、張飛去請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結果第一次沒見到,第二次不顧張飛關羽阻攔,冒着大雪去請仍沒見到,第三次等諸葛亮睡醒後才終於見到他本人。這顯示了劉備真情實意的邀請諸葛亮出山來協助他統一天下,同時第二次請諸葛亮時,關羽等人説要把諸葛亮綁起來威脅他,劉備卻狠狠地斥責了他們,這又體現了劉備的以誠待人。

《三國演義》中不只有劉備的.“仁”去值得我們學習,還有諸葛亮的“智”關羽的“忠”,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其實人生就像一場戰爭,正義的信念使我們看清前進的道路,而邪惡的信念會讓我們迷失方向,誤入歧途。最後告訴大家一句話“仁”可治天下,“智”可管理好人民,“邪”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會一敗塗地。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8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鬥爭,故事非常精彩。媽媽説著名作家冰心七歲就讀完這本著作了,我今年已經八歲多了,我可不能落後,我決定在這個裏好好地讀一讀這本名作。

萬事開頭難,剛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難倒了。“東漢末年,靈帝劉宏腐敗無能,致使宦官專權,民不聊生……”書裏有好些詞我夢也沒夢到過,更別説理解了。幸虧有媽媽做我的後盾,在她的下,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這本經典鉅作。

在這本書裏,我不但瞭解到當時的歷史事件,如“三顧茅廬”、“大意失荊州”、“七擒孟獲”等,還學會了很多知識,如成語“過五關斬六將”、“身在曹營心在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有歇後語,如“劉備借荊州——一借無回頭”、“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有一些良計,如“美人計、反間計、連環計”等等。同時我認識了很多歷史人物:謙遜愛才的劉備、英勇無比的張飛、攻無不克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厚老實的魯肅、陰險狡詐的'曹操……

在這麼多的人物當中,我最的就是諸葛亮了。他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有膽有識,他的“空城計”真讓人拍案叫絕。當我讀到“司馬懿來到城下,見孔明獨坐城樓,焚香操琴,他知道孔明生平謹慎,怕中計,便領兵自退”時,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我真佩服諸葛亮啊!

《三國演義》真好看!有空,我一定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