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部 > 論語

【熱門】論語的讀後感

欄目: 論語 / 發佈於: / 人氣:1.5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的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論語的讀後感

論語的讀後感1

在這個假期裏,老師又上我們背誦了《論語》這本書,再次走進論語,給我的感受有很多···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啟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後人稱他為“聖人”,這就是我們常説的孔聖人。

《論語》教會我如何學習,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又教會我如何做人:例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

《論語》還教會我如何孝順父母,例如: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子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其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後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後沒有更改父母的為人行動,那就算是孝道了。

如果下次還能再讀到這本書,我一定會更加認真,更加仔細的閲讀!

論語的讀後感2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藴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説:“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

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論語的讀後感3

今天我學習了《論語》學而篇中的這句話: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一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行事應當以忠和信這兩種道德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 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這段話表明了孔子的思想:君子應當莊嚴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嚴,只有莊重威嚴才能認真學習而所學牢固。君子還要謹慎交友,還要有過則勿憚改的對待錯 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這一思想把君子從內到外的修養聯繫,對世人的內外在修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一個人內心端正莊嚴,會反映到氣質容顏上來,神態莊重威 嚴、大方得體,就會使人感到穩重可靠,人們自然就會加以敬重、信賴;反之,一個人倘若儀容不修,散漫隨意,舉止輕浮,人們也就會隨意帶他。故人必自重而後 人重之,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要重視學習,善於結交朋友,着眼於朋友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在遇到錯誤的時候,要正確對待 ,不逃避掩飾,勇敢地加以改正。

這就是我學完這句話後的感受!

論語的讀後感4

當老師佈置的作業中出現了讀背<<論語>>時,我有些驚訝,也有些苦惱,這可不是一件輕鬆和簡單的作業,可當我漸漸走進孔子的故事與世界,我才明白了 這一句句精簡的語句是孔子的生活感悟,也是教給我們的做人之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句名言是孔子對學習的看法,死讀書,不思考,又能學到多少東西?會思考,卻不懂學習。又有什麼本事?我總是愛一遍又 一遍地讀這句話,它告訴了我:只有在思考中學習,邊學習邊思考,學才能有效率。

論語這本書其實是孔子的弟子們在孔子過世後,守喪時編輯而成的,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的日子,無怨無悔地對恩師,即使是親生父子也很難有這般情誼。即 使沒有那些關於”孝“的名言。有這麼一羣好弟子做榜樣,也許我做不到像他們一樣如此之孝,但我會努力做一個有孝心,孝順長輩的孩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論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講”誠“的,做一個正人君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誠信。可是在那麼複雜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拍着胸 脯説我做到了誠,做到了問心無愧呢?我不能……但自從讀了論語後,我決心要努力做到問心無愧。

誠,孝,仁,道,孔子總是言傳身教,傳給他的弟子,傳給整個華夏民族。論語給我的暑假生活畫上了一個完美地句號。

論語的讀後感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君子乎。”大家都知道這句話來自《論語》這本書。但是你真的理解了嗎?大多數人都不是很瞭解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以後,再來温習,不是很歡樂嗎?有遠方的朋友趕來相聚,不是很歡樂嗎?而我們生活中的許多道理也在論語中體現了,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是講,父母在時,不能遠遊,出去時要告知父母方向……

自從我學習了《論語》以後,我有了許多生活上的進步;每天反省自己的得與失,孝順父母……雖然孔子所説的我沒有全部做到,但是卻比以前做得更好了。論語就像我的一面鏡子,我自己是怎樣做的,孔子是怎樣要求的,我應該怎樣做才更好。

現代人整天只知道拼命的賺錢,連父母都不管了。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你不尊敬老人,那你養的動物就和你養的老人沒什麼區別了。

《論語》反映出了古代文化學的縮影,讓我們更好地去了解古代的人,古代的事,古代的文化。曾子曰:“吾日三省我身,為人謀而不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便是我的座右銘,我覺得,每天就應該向曾子這樣去反省自己,然後為自己立一個目標,才能有進步。

《論語》這本書,讓我懂得的道理遠不止這些……

論語的讀後感6

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知道論語吧?大家讀後都因該有深刻感想吧!我也不例外。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給我的啟發很大,它的意思是:學習了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自己,光想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上陷入困境。我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天天把作業一寫玩就玩去了,從來不去檢查、思考自以為寫對了,可是老師給我打了一個大大的叉。雖然作業錯了,但我只是改一下,從來不思考為什麼會錯。現在我學了論語這課懂得了:學習之後要去思考、去鞏固、去複習。只有這樣才可能有好的成績......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似乎也對我有所啟發,它的意思是:學了並時常温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他,不也算得上君子嗎?我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後,我天天覆習所學的知識,別人錯怪我了我都不怪他,贏得了同學的喜愛。

論語可以教導我怎沒做人、怎沒學習,論語給了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度論語這本書真好!

論語的讀後感7

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三字經》、《弟子規》、《論語》……我現在是四年級的國小生,學的是《論語》。

剛開始,我覺得《論語》和其他書沒什麼兩樣,到現在,我知道我錯了。在現在,我覺得《論語》比我之前説得要好的多。它給我帶來了很多很多的知識和樂趣 。

比如説《温故而知新》吧!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不樂意學,有一次媽媽讓我去把功課在複習一遍,當時我以為只是讓我是再看看幾遍,但,我在復 習的時候卻有了意外發現:原來這道題還有一種有趣的做法。我才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原來把功課 重新複習幾遍,就會發現還有全新的做法在書中等着你去 思考。比如温習已經學習過的東西,可以由此獲得的新的認識和體會。新的知識的獲得與原有的知識是有關係的,温習舊的知識有助於獲得更高的道理。

看完了這本論語書,讓我知道了裏面的很多文章都有許多大道理,比如孝敬長輩、尊師愛友……等。我希望《論語》這本書能夠在全世界留傳。

論語的讀後感8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從前有個故事叫《安貧樂道》,這個故事講了原憲聽了孔子的話,要在怎麼貧苦也要讀書,沒有多餘的財富是貧苦。子貢卻只要財富,但他聽了原憲的話,只是慚愧的離開了。這個故事講到了:如果是富有與貧窮,都想要富有。但是有道德,愛學習,讀書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個小故事是《佛會知道》,這故事就講,做人要誠實,就算老闆不會發現,但是佛也會知道。所以我們要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的做人。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那一次,朋友説她的水彩筆用完了,就去向她的好友去借,她的朋友本想,算是朋友的份上,借她用幾天吧。誰知道她“一用不復還”。這個故事就講了,雖然一個水彩筆不值多少錢,但也是用錢買的,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以後,我看見了這樣的人,便去對他説,要做個君子,學會講道德。

論語的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論語通解》中的一則,使我感觸很深。“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意思是孔子談到公冶長時説:“可以把女兒嫁給他做妻子。雖然他曾經蹲過監獄,但那並不是他的罪過。”於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公冶長做妻子。

一次我們班的某某好學生沒有帶作業,她給老師説了一聲,老師就説“沒關係,下次帶來就行了。”

可是我們班的某某壞學生壞學生沒帶作業,給老師説後,老師大發雷霆的説:“你怎麼沒帶作業,沒帶就是沒寫,去把作業抄xx遍”。

從這件事來看,我開始覺得老師太偏心了,對好學生對好學生不但不讓她罰寫還用那麼親切的語氣説,可是對壞學生又吵又罰簡直是兩個極端啊!

可是反回來好好想想老師這樣做也有她的原因,壞學生每次都不寫作業到學校説他們沒帶作業,就算他們寫了老師也不會相信的。

好學生就不一樣了,他們每天按時按點完成作業,就算他們真的沒寫也不會有人説他們。

這就説明你想從壞人變成好人是不容易的,你做一件好事別人還以為你有什麼大的陰謀呢。

論語的讀後感10

今天學習了《論語十二章》,我認為論語對我們有着很大的影響。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傳不習乎?”“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些話都在告訴我們要勤複習,外國的科學家們做過實驗,“遺忘曲線”反映了人當學習了一個知識後,前第一、二天遺忘的最快,到最後就只能記住不到四分之一的知識。複習就是不斷地,反覆地鞏固知識,使你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孔子的話,也就是古人的話,都對我們很有益。這些就是學習方法。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我很佩服顏回,在只有一竹桶、一瓢水的簡陋小巷中生活,不僅不感到優愁,還能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怎能不使人佩服?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個國家軍隊的主帥可以沒有,但人萬萬不可以沒有志向。如果一個人沒有志向,他的人生將是彷徨與迷茫的,他就像在黑暗中,沒有指南針,只能像只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撞。沒有志向,你整個人就是一副空殼。

短短几句話,卻能給予我們很多道理,這就是論語的魅力所在。

論語的讀後感11

我第一次讀《論語》是在20xx,那是驕陽似火的盛夏,當時我正在國家會計學院學習新發布的《審計準則》。在近20天的時間裏,白天是48項新《審計準則》的滿堂灌,晚上我挑燈、赤膊、揮汗夜讀《論語》,讀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論語》並非孔子所著。它是2500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點點滴滴,被他的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所成,可以説是孔子學生彙集編纂的課堂筆記。《論語》的體裁是對話形式,通過一問一答,就事論事地回答問題,很少有長篇大論。千百年來,歷史沉澱,廣為流傳,很多對話成了膾炙人口的語錄。

傳説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我數了一下《論語》中提及的孔子學生,約32人,其中子貢、子路等均被後人封為先哲;據説《論語》中子貢的名字出現37次,居眾弟子之首。

《論語》全書20篇,每篇的章數不等。自從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就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主流思想,而孔子是中華儒家文化的奠基人,《論語》中宣傳的就是修、齊、治、平的儒家思想,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化、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等眾多方面。

我的古文基礎差,讀《論語》就顯得吃力,一字一句的摳。好在我讀完《論語》不到兩月,在20xx年十一黃金週裏,央視十套百家講壇節目,就播出了《于丹論語心得》。我看了電視又買了書,感到得益匪淺。

論語的讀後感12

手中的《于丹的《論語》心得》勿勿看完了,合上書,再看看本上摘抄的合乎自己心境或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想想以前自己總覺得《論語》有點高深,或是有點枯燥。讀過這本書後,我也認為《論語》確如於丹老師所講,不是高不可及的,而是用一種簡單的道理,傳授給我們生活的態度和智慧。《論語》中的句子,經于丹老師講解,更加易懂而適用了。有些是點悟了思想中的困惑;有些激勵了自己求學的動力;有些則告訴我們要如何提高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些真諦,就像書中説的那樣,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關於學習,孔子説: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于丹老師也告訴我們,真正尊崇學問的人,學習是為了人類的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國小了到老。由此我也想到了尹建莉老師教育書籍中寫到的,關於學習古詩應有的態度。她説讓孩子背誦古詩,不是讓她在人前炫耀,而是讓她能體會詩中的韻味,詩中的美好意境。這段時間,我和女兒正在一起學習背誦《國小生必背古詩八十首》,雖然我沒讓女兒在人前炫耀,可有時我也會看看自己背了多少首詩,我想我不該去究其量,而應該求其質。

書中更多講敍的是關於提高自身修養,生活的智慧,每一處於丹老師都有很精彩的見解。我想要再次的閲讀,去體會那其中的智慧。也因於丹老師的講敍,讓我也想去學習《論語》,學習其中的智慧,這些會讓增加我的學習動力,也會讓我的思想有新的認識。

論語的讀後感13

前一段時間,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論語》。

早就聽説它的大名,講的是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孔子的言行。

其中有一句話是: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説:“君子要廣泛地學習一切知識,並且用禮來約束自己,這樣就可以不背離君子之道了。”為了幫助孩子理解,下面還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孩很放縱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大家都以為他沒出息。一天,他聽見有人對自己家的孩子説:“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錢不讀書,別跟他學壞了。”他聽了後收到深深的警醒,覺得很有道理,從此發奮讀書,做了一個有用的人。

是的,我們要從小嚴格約束自己,童話裏的天才不會有,就算有,也不會是天天無所事事的你。

故事裏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遠近聞名的學者,旁人通過學習光耀門楣,而我卻仍然事事靠老師,靠家長,總希望別人推着自己前進。現在我明白了,我以後要自己努力學習。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樣,知錯就改,自我控制,努力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的讀後感14

論語寫的是孔子説過的一些話,是由孔子弟子的再傳弟子的再傳弟子寫成的。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一個大人物,他是魯國人,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2歲。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分為奉道,尊禮,崇仁,重孝,尚德······其中孔子把“仁”作為自己的思想體系中心。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説“看到賢人,就要和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以免自己與他有相同的毛病。”我喜歡這一句話是有原因的。

我們現在的人都是見到比自己好的人,就分外眼紅;看到比自己差一點的人,就嘲笑別人沒有自己好,可以説是“冷嘲熱諷”。我們不能像我們班的某某某同學一樣,看到自己沒考到100分,就説要把考100分的那個同學給宰了;自己考到100分,就沾沾自喜。

我們應該“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所提高和進步。

讀了《論語》我受益匪淺,你們也來看看這本“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書吧!説不定你還能比我收穫更大呢!祝願你能在《論語》裏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座右銘。

論語的讀後感15

今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我利用閒暇時間讀了其中的一部分,雖然沒有的完整的讀完這本書,但足以讓我受益終生,這本書主要是告誡人們”仁 、德“二字的重要。

這本書濃縮了中國幾千年來經典的語言,其中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從這句話中我明 白了學和習的關係以及和朋友如何友好相處,當別人不理解自己時,自己並不埋怨的良好心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 不習乎?“,這句話在生活中媽媽也經常教導我,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更加理解了這句話,與人相處誠信是第一位。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反身不足,不斷 的改變,使思想的羽翼更加豐滿,這樣可以使我們”仁、德“得到很好地提升。

這本書裏有太多要學習東西和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東西,他教會我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事,良好的心態等等,我會利用業餘時間完整的讀完這本書,同時也推 薦同學們不妨讀一讀,一定會使你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