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明清肖像畫之點睛傳神法分析論文

欄目: 詩詞集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回顧中國畫的發展歷程,人物畫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畫科。肖像畫隸屬人物畫的範疇,是人物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肖像畫,古人稱為“寫照”“傳神”“寫真”“追影”等,從詞義上可看出古代肖像畫以追求形神兼備為主。眼睛,作為人心靈的窗口,在肖像畫中被認為是傳神的關鍵。影響甚深的顧愷之言論:“四體妍蚩,本無關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阿堵”,六朝人的口語“這”“這個”的意思,此處即指眼睛。此句正説明眼睛在肖像畫中的重要性。

明清肖像畫之點睛傳神法分析論文

一、形神觀

東晉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和“遷想妙得”以來,傳神成為人物肖像畫的核心。縱觀明清畫論,依然在探索形神問題和傳神之法,“畫貴神似”為明清畫家追求的最高標準。然而因形神共生共存的關係,難分主次,兩者有着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關係。

早在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之前,先秦易學“形上”和“形下”的道器之論和大象無形的道家思想就已經涉及形神的問題。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內篇·至理》中説道:“夫因有無而生焉,形須神而立焉。有者,無之宮也;形者,神之宅也。”“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形和神是並重的,一方的損失都會對另外一方造成影響。形與神又是互相依賴的,《淮南子·原道訓》有云:“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矣。”形、氣、神實為一體。形是氣和神的安身之處;沒有氣,生命就不復存在,故亦無所謂形神了;失去神,形和氣就會失去控制。

明清肖像畫家在“形”“神”關係上的爭論主要有兩種傾向。有曰:“寫生者貴得其神,不求形似。”(明陸師道《跋畫》)“寫生家神韻為上,形似次之。”(清楊晉《跋畫》)有曰:“傳神者必以形,形與手相湊而相忘,神之所託也。”(明莫是龍《畫説》)“譬如畫人耳目口鬚眉,一一俱肖,則神氣自出,未有形缺而神全者也。”(清鄒一桂《小山畫譜》)

這兩種傾向,一為“不求形似,求其神似”,一為追求“形神俱似”。就形神一體而言,“不求形似,求其神似”之説乍一看是無稽之談。肖像畫首先要求“肖似”,而“肖似”就包括“形似”與“神似”。由於畫者與觀者的境界各個相異,參差不齊,模糊了“形”與“神”的根本關係。形神雖為一體,而在實際繪畫過程中,“形似”與“神似”是有區別的。就肖像畫而言,僅形似者是得其軀殼,若木塑,是古人肖像畫之避忌。南宋趙希鵠曰:“人物如屍似塑……凡此數病,皆繆筆也。”(《洞天清祿》)肖像畫中,“形似”是“神似”的基礎。“似”只為似,而未到“肖”之境,肖者為極似。有似而肖,即謂傳神。

二“心”“眼”“形神”

在肖像畫中,“神”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內心世界表現出來的神態。而通過“目”可窺見其內心,正如曹魏重臣蔣濟提出“觀其眸子,足知其人”(《三國志·鍾會傳》)。可見,眼睛是肖像畫傳神的關鍵,這使歷代傳神能手及論畫者尤其注重點睛的傳神與論述。如東晉顧愷之雲:“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宋蘇軾在《傳神記》中曰:“傳神之難在目。”明周履靖:“神采俱發於兩目,使或失其宜則無神,恰成傀儡之狀矣。”(《天形道貌畫人物論》)清丁皋雲:“眼為一身之日月,五內之精華,非徒襲其跡,務在得其神。神得則呼之慾下,神失則不知何人。所謂傳神在阿堵間也。”(《寫真祕訣》)

因“眼睛”與“神采”的微妙關係,在肖像畫中“眼睛”之形變對人物“神”的影響亦極為複雜而微妙。清蔣驥在《傳神祕要·眼珠上下分寸》中明確論述到眼珠的“形變”與“神”的關係。他説:“人之瞳神有上視、平視、下視、怒視之別。視下則無神,視上失之太高,大概下視則眼珠下半藏在下眼皮內,上視反此。怒視則眼珠上下全露。若平視則眼珠亦平。高遠則下半眼珠略帶上,其眼珠下半亦帶圓意。或上半眼珠竟小半在上眼皮內,而下半眼珠竟極圓。又有下半眼珠之下,下眼皮之上,中間微露一絲空地,其神愈出者,不可不知。合揣上視、下視、怒視之別,始知平視帶上,為執中之道。要之上視、下視,其神拘於上下。平視其神近、平,視帶上其神開闊耳。故訣不在眼珠中黑點,在上下眼皮,在兩眼稍,又在兩眼珠之兩圈上下。再眼角里嘗有眼肉,及眼稍頭黑影,必須畫出。而下半眼珠必當圓於上半眼珠。至眼亦有大小,不可任意為之。當以鼻之大小比數。大抵寫照難在兩目,前言已約略分別,但須得其人之自然,不可少有假借勉強。有一種人眼睛全無神氣,或是近視,必執此為板法,反致拘牽矣。”

其中,眼珠在“上、平、下、怒”四種形態中都發生形變,而四種“形變”代表四種“神采”。上視,眼珠的上半部藏於上眼皮中,下半部稍圓,或離下眼皮有一絲空白,眼珠在此種形態下,人多處於思考,疑惑狀態中;下視,眼珠形態與上視相反,人多作沉思、愧疚狀;平視,眼珠位置距上下眼皮較為平均,人多為遠視、 望之神態;怒視時,能見眼珠上下全形,甚至眼珠距上下眼皮皆有空隙,此為人憤怒,發威之狀。除上述四種形態,丁皋還提出“俊目”“英目”“笑目”“老目”的説法。所謂“俊目”者,“意遠而神藏,望人偏灼灼”也;“英目”者,“其目神而威,分明黑兼白”也;“老目”者,“神光老目短,多總淚痕分”也;“笑目”者,“笑目神光活,花紋魚尾開”也。僅觀其目,足知其神也。

誠然,眼珠除上述之形態,更有千萬種微妙形態,可以説眼珠伴隨着人的心情、情緒的變動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動。總的來説,在肖像畫中,眼睛是傳神的關鍵,傳神的關鍵在於形似,所謂“形似而神自得焉”,而形神兼備的關鍵在於“心”“眼”“形神”的完美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