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大學勵志

關於勵志大學生的經典文章

欄目: 大學勵志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大學期間課餘時間很多,我們不妨找一些關於勵志大學生的經典文章來看看,那麼關於勵志大學生的經典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勵志大學生的經典文章

關於勵志大學生的經典文章:畢業了,你的選擇是什麼

畢業了,你選擇留在一線城市,還是回到家鄉?

畢業季又來了,你願意偏居一隅享受安樂舒適卻沒有激情的小日子,還是漂盪在遠方呼吸海闊天空的自由,奮不顧身地努力着?

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日子相對安逸,但工作機會少,又普遍是人情社會,任何事都得靠關係,又因人際關係複雜,隱私空間常被侵犯。

大城市生活豐富,工作機會多,如果是非體制內領域,還相對更注重能力。尤其是在創意產業、科技產業等上年紀的人基本無法進入的新興領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業務多於重人際的氛圍,但生活成本高、工作壓力大。

大城市,小城市優缺點一目瞭然。

當一些奮鬥者從大城市返回二三線城市時,我們不能否定他們什麼。至少他們去嘗試過,處於自身或其他原因選擇安穩,也是對生活的一種選擇。

大城市裏可以看到有許多平凡的打拼者,終其一生也無法躋身這個城市的上游,甚至都買不起一套小房子,每日為温飽奔波,晝夜拼命加班,生活裏除了工作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但誰有資格嘲笑他們呢?沒有人可以。

儘管大城市帶來的壓力是年輕人,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無法承受的,也正是由於他們剛畢業,還不需要面對太多的經濟壓力,懷着對生活的嚮往,許多年輕人會選擇奔向大城市,追逐他們的夢想。

也有很多在原來的工作崗位工作了很多年,但當他們正做的風生水起,工作輕易就可以上手時,選擇了離開原來安逸的環境,跳到一個陌生的崗位甚至與原來工作完全打不到邊的新領域,這時年齡可能不再是資本,但依然選擇離開,重新出發。 因為他們覺得,當不需要學習任何新東西,不需要解決任何新問題,不需要面對任何新挑戰,這種工作狀態是很危險的。

馬雲就説過,任何強大公司都不會給員工安全感。最不給員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實給了真正的安全感,因為逼出了他們的強大,逼出了他們的成長,也因此他們有了未來。

無論是選擇畢業到大城市還是工作途中跳槽,更多的都是來自於對自我的追逐。不想在20歲的時候就看到60歲的生活,不想被別人定義自己,不想將20多年的憧憬付之一炬。我還年輕,我還有機會去改變,我想當我老了,坐在搖椅上給兒孫講述屬於我的故事,即使不施粉黛,也能優雅老去。

我所理解的鐵飯碗,不再是你能在一家單位吃一輩子,而是無論你走到哪裏都有能力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不再苟且,有詩和遠方。我現在這麼努力,是要到將來所擁有的配得上當初我所經歷的所有磨難。

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對與錯,只是你問過你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因你無路可走,還是沒有拼盡全力,而安慰自己努力過了就好。你若問心無愧,也可安心生活,畢竟生活還要繼續。

願每一個人都懷着希望努力奔跑,活成自己想象的樣子。

關於勵志大學生的經典文章:有一種感情叫老同學

作者:李鳳全

“同學”,又稱“同窗”,是指有共同學習環境的一羣學生。一般而言,同學友誼比較純樸,她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淡,因此不少人與同學成為好友,甚至成為終生的知己和密友。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並且擁有過這樣的一種情感——同窗之誼,或者彼此是一起混大的光腚娃娃,或者彼此是一起上幼兒園、國小、中學、高中乃至大學的死黨,見面以後,從來都不稱呼大名,而是會叫乳名、小名或者是外號的人,比如我們當時有三個人很要好,就分了官階:大官(高憲偉)、二官(侯波)、三官(我本人),現在想起來都偷着笑,笑什麼呢?三官不就是小兵嗎?可是我依然樂於別人叫我三官,當然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為了一件小事而動怒,也會為了誰超過了“三八線”而打架,也會因為心底的愛慕而互相關心着彼此,而我們真正懂得這種世間的美好是在成年以後的生活中慢慢領悟出來的。

其實同學之間的友誼,常常不亞於兄妹之間之間的感情,即使多年沒有見面,但是如果通過網絡或者是真正的見了面,都會給對方一個真誠的擁抱,一個深情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話語,永遠都不會設防,都會毫不顧忌的敞開自己的心扉,因此説,同學是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外,最重要的社會關係和血緣關係。

儘管如今的社會,人變得越來越功利和世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甚至親戚之間的關係都在不知不覺中疏遠了,朋友之間也有了“落井下石”的嫌隙,但只要是同學湊在一起,往往都會忘掉功名和利祿,對彼此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真誠,因此説這種淳樸的同學之誼會讓人覺得更踏實、更貼心、更温暖。在“同學”面前,人們往往更容易做回真實的自己。因此我們會經常懷念起小時候一起甜蜜爭吵和互相幫助的同學們來。

這種平淡且深厚的同學之誼伴着我們一起走過了30多個春夏秋冬,人到中年,我真正懂得了我的一切和這種平淡且深厚的同學之誼息息相關,更讓我懂得:世界上有這樣一種感情,無論彼此相距有多遠,無論彼此多久沒相見,都可以彼此温暖,給我們帶來幸福,直到老去。相信這種感情的温暖和幸福,會變成我們心底裏永不退色的美麗記憶!

因為,我們是“同學”。

關於勵志大學生的經典文章:年輕人為什麼要去大城市?

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小城市過相對安逸的生活,這是一個近年來始終爭論不休的問題。可是,它真的是一個大問題嗎?

幾年前的一天,我去某地開一個無聊的會。入會場前,我順手在副駕座位上拿了本雜誌,其中有一篇劉大任的《柏克萊那幾年》。幸有此文,讓我不至於選擇早退。

上世紀六十年代,劉大任從台灣去美國求學,恰在柏克萊遭遇了自由言論運動風潮。最終,他與許多同齡人一樣,成為了“烏托邦的尋找者”。

儘管劉大任的左翼思維與我並不相投,但不妨礙我被其文字打動。這位如今已垂垂老矣的小説家寫道:“也正是直接參與運動的親身體驗,因‘柏克萊人’而感染的 ‘尋找烏托邦’旅程,接受了殘酷考驗,所有事業夢想全部報廢,學位自動拋棄,人生大轉彎,甚至對人性的本質產生了難以解決的懷疑,然而,直到今天,捫心自問,沒有一絲一毫後悔。”

他還寫道:“對於今天十八九歲的大孩子,我還是可以問心無愧説這句話:任何機緣,當烏托邦出現在你的人生軌道上,即使玉石俱焚,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人活着,不為這個,為了什麼?”

他還提到了有名的《呼倫港宣言》,開篇是那個著名的句子:“我們這一代的人,孕育於至少是相當舒服的環境,安置在各地的大學殿堂裏,不安地看着我們繼承的世界……”

這多像個預言,如今的中國年輕人,不也是身處一個“至少相當舒服的環境”,但又不安地看着這個世界嗎?只是,比起那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如今的中國更加物質化,甚至使得許多年輕人不得不屈從於生活壓力。但反過來説,如今這種瑣碎的物質化生活所遭遇的種種問題,在舊日的風起雲湧面前也註定是小兒科。換言之,如果你是一個能為“尋找烏托邦”放棄一切的人,那麼“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式的問題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你能聽到並聽從內心的聲音,任何問題都不是大問題。

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顯而易見的優缺點:大城市生活豐富,工作機會多,如果是非體制內領域,還相對更注重能力,尤其是在創意產業、科技產業等上年紀的人基本無 法進入的新興領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業務多於重人際(但人際同樣重要)的氛圍,缺點是生活成本高、工作壓力大;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日子相對安逸,但工作機會少,又普遍是人情社會,任何事都得靠關係,又因人際關係複雜,隱私空間常被侵犯。

這些優缺點並非絕對,它往往會隨着個體自身的特點而轉化。比如在家辦公的自由職業者,工作主要依靠網絡傳遞,那麼小城市的低房價就顯得誘惑,但如果他又特別喜歡豐富的生活和多元的資訊,那麼大城市的高房價也不會阻撓他。

正如有人所説,世間所有的選擇,到最後其實都是五個字——你想要什麼?

許多過來人見到這句話,會不屑地説一句“圖樣圖森破”,告訴你這種想法實在太不成熟了,因為許多事情不是想想就能實現的。他們會擺出各種大道理,列出一連串的“反面教材”,告訴你若不循規蹈矩,人生將會如何悲慘……可是,如果你連想想的勇氣都沒有,你又能實現什麼?

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問題上,我的感情一直傾向於前者。當然,我並不是認為大城市一定比小城市好,更不是説年輕人必須要選擇大城市,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在這個選擇中,天平從一開始就是傾斜的,前者的生存壓力更大,也因此更需要勇氣去承擔。而遵循內心的勇氣,不但是我自己缺少的,也是我喜歡並尊重的。

對於逃離大城市的年輕人,我同樣尊重,因為他們嘗試過。對於選擇小城市安逸生活的年輕人,我也並不反感,因為那也未必不是遵循內心的選擇。我唯一不能認同的,是某些人對打拼者的嘲笑,以及庸俗化的論調。

我見過不少世俗眼光中的失敗者,雖然我並不認為那是失敗,但他們無一例外遭遇了嘲笑。比如有人被迫從北上廣回到家鄉,就有一些這輩子未曾離開家鄉的人嘲笑他在外面混不下去了,當然還少不了“早説過這條路走不通”之類的論調。還有一些人正在大城市裏打拼,可逢年過節回到家鄉,就會成為七大姑八大姨的談資以及被訓導對象,告誡你生活應該如何安守本分,結婚生子再去考個公務員才是世界上唯一的人生標準。

我甚至認為,正是這羣人的存在,才逼得許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寧願在大城市孤獨打拼,也絕不回來。

沒錯,大城市裏有許多平凡的打拼者,終其一生也無法躋身這個城市的上游,他們甚至買不起一套小房子,終日為温飽奔波。但誰有資格嘲笑他們呢?沒有人可以。正如毛利在《普通女孩,就該滾出大城市?》中所寫,“為什麼一定非要成功、出色,才能留在大城市?為什麼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樣自由選擇去留,她永遠都該仰仗別人的意見生活嗎?”

在中國人的人生選擇中,女性比男性的空間更為狹窄,沒在三十歲前把自己嫁出去彷彿是一條死罪,結婚後沒生出孩子來同樣是死罪。在毛利筆下,“這些美劇的忠誠東方女性觀眾們,並沒受到多大的感召,她們在爸媽的房子裏看着別人為所欲為,一點不為之所動,因為世俗説,大城市的榮光並不屬於她們。”

一個社會對女性的苛求與偏見,意味着整體價值觀的缺陷。女性遭遇苛求,男性同樣不會好過。認為女性留在小城市安於現狀就是最好的七大姑八大姨,同樣也是逼婚、逼考公務員的主力,她們的逼迫對象其實不分男女,這也許是小城市最讓人窒息的一面。

我有一個朋友,不諳世事,不善交際,有一份穩定工作和中等收入。與許多獨生子女一樣,她在父母支持下買房買車,一個人住着140平方的房子,每日按部就班地開車上下班,不知不覺年過三十。也是在三十歲這一年,她放棄了這一切,選擇北漂,租房、擠地鐵……

當然有人會説她傻,可她卻比以前開心多了。她離開這個小城的唯一理由是孤獨,同時,她又不願像長輩們所説的那樣,隨便找個人結婚生子告別孤獨——那樣的話,也許會更孤獨。

在某些人看來,這種孤獨似乎有點矯情。他們還會搬出“適應社會”這一萬能法則,告訴你這是你自身的問題,你要改變自己,釋放自己,接觸社會,就能有更廣闊的圈子。可是,這個説法從根本上抹殺了人與人之間原本就具有的差異,忽略了人的個性。就好比看電影,看特呂弗和費里尼的人跟看《小時代》的人很難有共鳴,你不能強求其中一方遷就另外一方。價值觀的差異也與身份、地位無關,即使都是高學歷,即使都有體面的工作,但一個讀哈耶克、薩義德和《古拉格羣島》的人,又怎麼可能和一個除了課本再沒讀過其他書的人有心靈上的契合呢?在人際交往上,我們最多隻能做到禮節上的互不侵犯,但越是交心,越不可能越過價值觀的差異。因為價值觀而造成的孤獨,無法因為自身的改變而緩解。而且,即使改變,也只能就高不就低,也就是説,你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去適應別人的高度,但無法刻意拉低自己的智商,去遷就比自己更平庸的人。

在男權社會裏,有較高文化素養和能力的女性,更容易在小城市裏感受到這種孤獨。工作沒有挑戰性,缺少有共同話題的朋友,找不到看得上眼的男人,還要因為沒拍拖、不結婚和沒生孩子這樣的事情被當成異端,這已經不僅僅是孤獨的問題,更關乎尊嚴的喪失。

所以,一個人越出色,小城市的面目就越可憎。別説那些內地封閉小城了,即使是東南沿海的富庶地區,即使距離港澳僅僅一兩個小時距離,小城市仍然只是小城市,你依然要忍受以下這些事情:同樣的雜誌和電影,比廣州深圳遲一個多星期上市和上線;你還是得自己開着車跑去大城市看話劇和演唱會;老一輩永遠關心你為什麼 大學畢業了還不拍拖,二十五歲了怎麼還不結婚,結婚都一年了怎麼還不生孩子;如果你沒考公務員,某些人更是會替你痛心疾首;即使是年輕人,也往往早早老去,坐下來就跟你談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經,見到育兒和養生講座就像打了雞血;許多你的同齡人,有着高學歷和體面的工作,可家裏沒有一本書,你們永遠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在事業上,你不能靠創意打動客户,跟人摟着肩膀忍着滿口酒臭氣稱兄道弟幹上幾杯也許更管用……

有時,我甚至會有這樣的錯覺:能忍受這些,簡直需要比在大城市打拼還要多萬倍的勇氣。當然,後來我明白了,這不是勇氣,而是妥協和懦弱。大城市當然也存在這些問題,但你起碼有躲開的機率,如果你有足夠能力,還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故鄉在一個內陸不發達省份的小城,他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死也不會回去的,因為我不想在二十多歲時看到自己六十歲的樣子。”因為,在那樣的小城裏,除了公務員、國企、學校、醫院之外,你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他用可以在老家買別墅的錢,供了一套北京的小房子,然後告訴我:“房子再小, 也是我買的,路再難,也是我自己選的,這樣的話,誰也沒有藉口來干涉我的生活。”

我知道,這就是勇氣。它似乎可以迴應某些老人的另一種荒謬論調(也許是我在這個問題上聽聞的最荒謬論調)——年輕人選擇大城市是一種逃避,比如逃避生活的責任和傳宗接代的重任等。且不説年輕人選擇大城市大多有着理想和追求的因素,即使真的是逃避,我也建議持此論調的人先檢討一下自己:為什麼人家甘願放棄安逸,以孤身去大城市打拼的代價去逃避你以及你所期盼的那些東西,是什麼讓你和你的期望比巨大的生活壓力和激烈競爭更恐怖?

很多時候,我們都過早老去,然後定義生活。比如認為房子車子和金錢就代表生活的全部,認為別人也應該這樣想,否則就是不成熟不知足,或是以過來人的姿態強調平庸的可貴,把“平庸”等同於“平淡”。可是,許多人未曾想過,你認為好的未必是別人想要的,我們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於人,未必是關懷,而是侵犯,不管你是否打着“為你好”的旗號。這樣的事,在這個國家固然隨處可見,但小城市似乎更明顯一些,同時讓人無處可躲,也無從辯駁。越是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生活的 人,越是庸碌無知的人,越喜歡嘲笑那些有勇氣去承受壓力的人。

不夠現實的烏托邦,總會引來嘲笑。但是,如果你現在二十多歲,你是希望看到一個烏托邦,還是看到自己六十歲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