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勵志 > 勵志文章

微信公眾號勵志文章

欄目: 勵志文章 / 發佈於: / 人氣:1.69W

我們常常會在微信公眾號平台上看多很多勵志的心靈雞湯文章,這種文章可以起到激勵一個人的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20xx微信最火的心靈雞湯文章,希望你會喜歡。

微信公眾號勵志文章

  微信公眾號勵志文章篇一:別把世界看錯了,過足了這十年

大學畢業的那個六月,睡在我上鋪的姑娘説,大學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男生騎着單車在宿舍樓下等她。曾經以為大學四年很長,長到可以被各式各樣的男生在樓下等,長到那些小情小愛足夠走到地老天荒。然而,一恍惚,大學四年就過去了,竟都未曾實現。

我做駐外記者以後,回來休假的某一年,和大學生做交流。有一個大四的男生和我説,他也想去國外工作,可是大學四年的時間都已經浪費了,什麼準備也沒做,本專業沒學懂,英文説不好,現在還來得及嗎,該怎麼辦?

而等到我駐外回來,我27歲的這一年,和一個90後的師妹吃飯。她説,師姐,我發現研究生讀完竟然二十幾歲都過了一半了,還要找工作,還要結婚,還要生二胎……

我們都曾經以為二十幾歲是很長很長的,長到好像永遠都不會過去一樣。或者説,至少二十幾歲,和我們生命中任何一個十年一樣,它至少有整整十年。而十年,在年輕的我們看來,是一段特別長的日子。

但殘酷的現實卻並不和我們想的一樣。

對於大多數的我們來説,二十幾歲就好像只有三年。一年在大學裏無所事事,睡着懶覺逃着課;第二年在茫然驚醒中海投簡歷,租房子趕地鐵;第三年做着不喜歡的工作,待在不喜歡的城市,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催促下發現都該成家了呢,然後渾渾噩噩,竟然就要三十歲了。

當我第一次意識到二十幾歲並沒有十年的時候,我24歲,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一年,我有一個機會去拉丁美洲駐外。很多人説,你這麼做代價太大,等你回來,就沒有時間了,三年回來你都二十七八了,三十歲之前結婚生子可算是要完不成了。

那是我第一次聽説,對於一個24歲的姑娘來説,要去遠方,已經沒有時間了。二十幾歲,要工作、要賺錢、要貸款買房、要結婚生子,這些都需要時間,並且排得滿滿當當的。二十幾歲的時光竟然是如此緊張,好像分毫之間,一個不注意就要溜走了,好像它根本就沒有十年。

敢不敢出發,敢不敢放棄國內“聽上去很好”的安穩,敢不敢去那麼遙遠的大陸,敢不敢冒着失戀的風險,敢不敢拿女生最美的三年去換一個未知的未來。我在各種權衡以及焦慮中,發現這個世界以及時間,對女生來説都太殘酷了。

後來,我坐着防彈車去貧民窟,獨自住在亞馬孫雨林深處的木屋裏,在一場盛大的狂歡節裏痛哭,在牙買加混着酒精和荷爾蒙的雷鬼樂裏對自己説生日快樂。那些美妙的時刻,如同里約熱內盧升騰而起的煙火一樣,照亮了我的二十幾歲。

在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也遇到了很多二十幾歲的姑娘,聽到了很多故事。關於遠方、自由、愛情、工作、旅行還有世界。三年,巴西、阿根廷、祕魯、厄瓜多爾、牙買加、哥斯達黎加、委內瑞拉、古巴、智利、巴拿馬甚至是蘇里南,我走過了一張拉丁美洲的地圖,漸漸覺得二十幾歲好像真真實實地過了這麼幾年。

有時候,我們面對機會,如果沒有意識到二十幾歲的珍貴,沒有算過關於時間、關於年齡的數學題,那麼面對結婚大軍、穩定大軍的襲來,你很有可能不那麼選,很有可能和上大學時候覺得四年很長一樣,選擇睡懶覺,選擇逃課,到大四才恍然大悟,開始用“早知道。。。”這個句式。

在聖保羅,我認識一個86年的姐姐,南方女生,清秀美麗。一次飯局,我講起一些拉丁美洲路途上的故事,她充滿羨慕地看着我説,我只比你大兩歲,但我都想不起來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都在幹什麼。這個姐姐大學畢業就結婚了,她只記得她畢業以後就一直過着全職主婦的生活,但是張口要描述,卻想不起來這些日子都是怎樣飛速流走的。

而我駐外以後,清楚地記得每一個月是怎麼過的,去了哪裏出差,見過什麼人,拍了什麼樣的故事,可以從一月數到十二月。而不是在寫年終總結的時候,發現今年和去年的差別就是又過了一年。我才知道,如果你選擇和時間較勁,那麼二十幾歲就會有十年;如果渾渾噩噩,那麼二十幾歲可能真的連五年都不到。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而我絲毫沒有排斥全職主婦。我在巴西最好的閨蜜,也是個全職主婦。Aline是聖保羅大學主修國際關係的研究生,也是本科畢業,就跟隨做生意的老公來了巴西。不同的是,來到巴西以後,她苦讀語言,很快學會了葡萄牙語,通過各種爭取和朋友介紹,開始在聖保羅的孔子學院教中文,後來申請了聖保羅大學的研究生。

作為本科學了四年葡萄牙語的女生,覺得在巴西讀研尚且會有困難,而Aline一個學了不到一年葡語的姑娘,卻成功進入了需要看大量葡語書籍的國際關係專業,並且申請到了全額獎學金。她經常比我這個常年東奔西跑的人還要忙,在聖保羅約她吃飯,聽到的回答總有驚喜。“那我們約晚上吧,我下午鋼琴課完事了去找你。”

Aline的二十幾歲,雖然也是全職主婦,但她過得光芒四射,她想得起來這二十幾歲的每一天。

生活只在於我們如何選擇,既然我們都會做數學題,加加減減一定會發現,時間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多。

願我們的二十幾歲都真真實實地,過足了十年。

  微信公眾號勵志文章篇二:青年人的苦悶

今年6月2日早晨,一個北京大學一年級學生,在悲觀與煩悶之中,寫了一封很沉痛的信給我。這封信使我很感動,所以我在那個6月2日的半夜後寫了一封一千多字的信回答他。

我覺得這個青年學生訴説他的苦悶不僅是他一個人感受的苦悶,他要解答的問題也不僅是他一個人要問的問題。今日無數青年都感覺大同小異的苦痛與煩悶,我們必須充分了解這件絕不容諱飾的事實,我們必須幫助青年人解答他們渴望解答的問題。

這個北大一年級學生來信裏有這一段話:

生自國小畢業到中學,過了八年淪陷生活,苦悶萬分,夜中偷聽後方消息,日夜企盼祖國勝利,在深夜時暗自流淚,自恨不能為祖國做事。對蔣主席之崇拜,無法形容。但勝利後,我們接收大員及政府所表現的,實在太不像話。……生從淪陷起對政府所懷各種希望完全變成失望,且曾一度悲觀到萌自殺的念頭。……自四月下旬物價暴漲,同時內戰更打的起勁。生親眼見到同胞受飢餓而自殺,以及內戰的慘酷,聯想到祖國的今後前途,不禁悲從中來,原因是生受過敵人壓迫,實再怕做第二次亡國奴!……我傷心,我悲哀,同時絕望——在絕望的最後幾分鐘,問您幾個問題。

他問了我七個問題,我現在挑出這三個:

一、國家是否有救?救的方法如何?

二、國家前途是否絕望?若有,希望在那裏?請具體示知。

三、青年人將苦悶死了,如何發泄?

以上我摘抄這個青年朋友的話,以下是我答覆他的話的大致,加上後來我自己修改引伸的話。這都是我心裏要對一切苦悶青年説的老實話。我們今日所受的苦痛,都是我們這個民族努力不夠的當然結果。我們事事不如人:科學不如人,工業生產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知識水準不如人,社會政治組織不如人;所以我們經過了八年的苦戰,大破壞之後,恢復很不容易。人家送兵船給我們,我們沒有技術人才去駕駛。人家送工廠給我們,——如勝利之後敵人留下了多少大工廠,——而我們沒有技術人才去接收使用,繼續生產,所以許多煙囱不冒煙了,機器上了鏽,無數老百姓失業了!

青年人的苦悶失望——其實豈但青年人苦悶失望嗎?——最大原因都是因為我們前幾年太樂觀了,大家都夢想“天亮”,都夢想一旦天亮之後就會“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有好日子過了!

這種過度的樂觀是今日一切苦悶悲觀的主要心理因素。大家在那“夜中偷聽後方消息,日夜企盼祖國勝利”的心境裏,當然不會想到戰爭是比較容易的事,而和平善後是最困難的事。在勝利的初期,國家的地位忽然抬高了,從一個垂亡的國家一跳就成了世界上第四強國了!大家在那狂喜的心境裏,更不肯去想想坐穩那世界第四把交椅是多大困難的事業。天下那有科學落後,工業生產落後,政治經濟社會組織事事落後的國家可以坐享世界第四強國的福分!

試看世界的幾個先進國家,戰勝之後,至今都還不能享受和平的清福,都還免不了飢餓的恐慌。美國是唯一的例外。前年11月我到英國,住在倫敦第一等旅館裏,整整三個星期,沒有看見一個雞蛋!我到英國公教人員家去,很少人家有一盒火柴,卻只用小木片向爐上點火供客。大多數人的衣服都是舊的補釘的。試想英國在三十年前多麼威風!在第二次大戰之中,英國人一面咬牙苦戰,一面都明白戰勝之後英國的殖民地必須丟去一大半,英國必須降為二等大國,英國人民必須吃大苦痛。但英國人的知識水準高,大家絕不悲觀,都能明白戰後恢復工作的巨大與艱難,必須靠大家束緊褲帶,挺起脊樑,埋頭苦幹。

我們中國今日無數人的苦悶悲觀,都由於當年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夠。我們在今日必須深刻的瞭解:和平善後要比八年抗戰困難的多多。大戰時須要吃苦努力,勝利之後更要吃苦努力,才可以希望在十年二十年之中做到一點復興的成績。

國家當然有救,國家的前途當然不絕望。這一次日本的全面侵略,中國確有亡國的危險。我們居然得救了。現存的幾個強國,除了一個國家還不能使我們完全放心之外,都絕對沒有侵略我們的企圖。我們的將來全靠我們自己今後如何努力。

正因為我們今日的種種苦痛都是從前努力不夠的結果,所以我們將來的恢復與興盛決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工作一條窄路,一點一滴的努力,一寸一尺的改善。

悲觀是不能救國的,吶喊是不能救國的,口號標語是不能救國的,責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國的。

我在二十多年前最愛引易卜生對他的青年朋友説的一句話:“你要想有益於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我現在還要把這句話贈送給一切悲觀苦悶的青年朋友。社會國家需要你們做最大的努力,所以你們必須先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有用的東西,方才有資格為社會國家努力。今年4月16,美國南加羅林那州的州議會舉行了一個很隆重的典禮,懸掛本州最有名的公民巴魯克(ch)的畫像在州議會的壁上,請巴魯克先生自己來演説。巴魯克先生今年七十七歲了,是個猶太種的美國大名人。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威爾遜總統的國防顧問,是原料委員會的主任,後來專管戰時工業原料。巴黎和會時,他是威爾遜的經濟顧問。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是戰時動員總署的專家顧問,是羅斯福總統特派的人造橡皮研究委員會的主任。戰爭結束後,他是總統特任的原子能管理委員會的主席。他是兩次世界大戰都曾出大力有大功的一個公民。

這一天,這位七十七歲的巴魯克先生起來答謝他的故鄉同胞對他的好意,他的演説辭是廣播全國對全國人民説的。他的演説,從頭至尾,只有一句話:美國人民必須努力工作,必須為和平努力工作,必須比戰時更努力工作。

巴魯克先生説:“現在許多人説借款給人可以拯救世界,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覺。只有人們大家努力做工可以使世界復興,如果我們美國願意擔負起保存文化的使命,我們必須做更大的努力,比我們四年苦戰還更大的努力。

我們必須準備出大汗,努力撙節,努力製造世界人類需要的東西,使人們有面包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教育,有精神上的享受,有娛樂。”

他説:“工作是把苦悶變成快樂的煉丹仙人。”他又説:美國工人現在的工作時間太短了,不夠應付世界的需要。他主張:如果不能回到每週六天,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至少要大家同心做到每週四十四小時的工作;不罷工,不停頓,才可以做出震驚全世界的工作成績來。

巴魯克先生最後説:“我們必須認清:今天我們正在四面包圍攏來的通貨膨脹的危崖上,只有一條生路,那就是工作。我們生產越多,生活費用就越減低;我們能購買的貨物也就越加多,我們的剩餘力量(物質的,經濟的,精神的,)也就越容易積聚。”

我引巴魯克先生的演説,要我們知道,美國在這極強盛極光榮的時候,他們遠見的領袖還這樣力勸全國人民努力工作。“工作是把苦悶變成快樂的煉丹仙人。”我們中國青年不應該想想這句話嗎?

微信公眾號勵志文章篇三:如何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強者通常平靜如水,並且相對平和。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自然內心不夠平靜。內心不平靜的人,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都會被無限放大。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

不夠強大,意味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通常表現為:要麼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要麼活在他人的眼目口舌之中。從而失去獨立的判斷能力,變得搖擺不定和坐立不安。

要想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需要具備至少以下六大品質特徵:1)高度自律和自黑;2)必須經歷絕望;3)培養獨處的能力;4)不設限的思考;5)需要一個信仰;6)BE YOURSELF(做自己)。

1、高度自律和自黑

為什麼不説自信呢?不自信的人,普遍內心比較脆弱。一個自信的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做事往往帶着積極向上的力量,並時刻充滿激情。所有的盲目自信,和空腹自信,都是自以為是。心中要有真才實學,哪怕在不斷的試錯,但終究能到達攀登高峯的那一天。

人的自信到底從何而來?以及如何培養自己的自信?高度的自信,從高度的自律而來。自律又是什麼?自律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先學會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來控制生活,才能在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自信也代表着對事情的控制能力,連最基本的時間都控制不了,談何自信?

除了自律以外,自黑的能力也相當重要。世界之大,什麼鳥都有。等你哪一天稍微做出點成績,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便在背後,唧唧歪歪的議論是非。從最開始的吐槽,到斷章取義的論斷甚至無趣的黑你。

自黑就是自己嘲笑自己,自己黑色幽默自己。自黑是一種溝通方式,也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另類的修養。自黑不是等到有人説你時才出現,而是從頭到尾都需要有的能力。你必須看透那些無聊惡俗的人,要比他們還會擅長黑自己,待他們自知無趣後,便會羞愧的退場而去。

2、必須經歷絕望

經歷絕望的意思,就是已經走過這段歲月。也許你還未曾絕望過,並不意味着你不堅強,但一定沒有經歷過絕望的人堅強。未絕望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絕望可能是情感、事業抑或無法面對的孤獨等等。

「必須」 是一個前綴詞,一個重要的狀態。「必須」並非主動選擇,而是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當絕望來臨時,坦然無懼的接受它,即使當下極其痛苦,甚至失去了自我。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才是值得體驗的一種人生。

強大的人不是征服什麼,而是能承受什麼。一些事情,只有經歷過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懂得人生的真諦。絕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氣和激情。經歷絕望,但不要被絕望吞噬。相反你要勝過它,如同戰勝黑暗,迎接光明一樣。

3、培養獨處的能力

孤獨和獨處並不是一件事,是兩碼事,而且經常會被混淆。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説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

要耐得住寂寞,不隨波逐流。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羣人的孤單。所謂的成熟,就是你越長大,越能學會一個人適應一切。在獨處的時光中,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並培養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人只有先學會愛自己,才有能力愛他人。如果你不學着與自己對話,便更難和別人交流。越能獨處的人,越能面對和理解困境,也越能與他人相處。因為能瞬間換位思考,更能設身處地為對方着想。

4、不設限的思考

你的眼光要比別人遠,你的心胸要比他人寬廣。天天算計的人生,未來遲早也會被人生算計。除此以外,還活在各種小心眼和小格局之中。

人生如同開車一樣,當你比別人快30碼,你體會到的感受別人無法感知。人生又如同開飛機,當你比別人高30000英尺,你看到的視野自然不同於他人。意思就是,當你在追求更高更遠的美景時,也就不必在意他人短視的眼目。一切自然雲淡風輕,不再受影響。

寬闊之後,就不會受狹隘主義的捆綁。自由之後,就不會受形式主義的限制。

5、需要一個信仰

人實在太有限,不論你信仰什麼,總歸要有一個信仰,否則和動物無任何區別。

在這個時代,幾乎人人都有信仰,只是各自的信仰不同而已。有人信仰權力,有人信仰金錢,有人信仰自我,有人信仰愛情,有人信仰幸福,有人信仰美食,有人信仰黨派,有人信仰制度,有人信仰無神,有人信仰有神,有人信仰多神,有人篤信基督……

不管什麼樣的信仰,都令人值得尊重,而且任何信仰都需要深入瞭解並相信,才能稱之為信仰。任何一種信仰,如果是稀裏糊塗的信,都稱不上信仰,屬於迷信,包括基督教在內的所有宗教信仰。

智慧和真理,有着天與地的距離。學會渴慕真理勝過追求智慧。真理能使人更有智慧的來看待世間萬物,寬容的態度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無比堅定的信念奔走人生之路,從容淡定的直麪人性的黑暗和世間的悲劇。

6、BE YOURSELF(做自己)

JUST BE YOURSELF。 不要試圖取悦所有人,現在做不到,未來也做不到。

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個人應該會有自己最在乎的人,他們才是你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倘若他們對你所做的事有誤解或質疑,值得你花時間去迴應和解釋。

以下是個人最在乎的三類羣體,僅供參考:1、家人(親戚不算在內,一年到頭只見一回,並不清楚你的人生定位);2、人生知己(為數不多的真正摯友,一切都知根知底);3、牧師或導師(屬靈上的導師,和職場中的前輩引領者)。

他們的評價/意見/建議,則會認真的聆聽。若存在不理解時,一定會充分的解釋和迴應。只有真正在乎的人相對全面瞭解你,其他人大部分是片面的認知。在生活中也沒有特別的交集,有的只是道聽途説或僅僅是幾面之緣而已。

不必迴應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他們並不一定真正關心你,更多的只是好奇寶寶。時間如此寶貴,無暇顧及這些,也不在解釋的義務範疇。你的人生並不需要活在他人的言語中,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等着去做。

內心強大的人,很少在意他人的看法,包括熟悉的陌生人。就像積極的人很少關注消極的信息,即便看到,也自動瞬間被屏蔽或消化。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追求。

遇到了障礙,會想盡一切辦法剷除。遇到了挫折,也不輕易放棄倒下。克服了困難,便擁有了力量。解決了問題,便擁有了智慧。走出了黑暗,便擁有了希望。對他們而言,這些僅僅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有一顆平靜的內心,有一顆温柔的心腸,有一顆智慧的頭腦。一定經歷過狂風暴雨,體驗過高山低谷,也見識過人生百態。惟願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何種境遇都能充滿智慧的剛強壯膽,成為內心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