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史部 > 明史

《明史》的讀後感(精選10篇)

欄目: 明史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明史》的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明史》的讀後感(精選10篇)

《明史》的讀後感 篇1

風雲捲起,波濤暗湧,歷史風塵覆蓋下是無數政權的更迭;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歲月篇章譜寫着的是誘惑王權的血腥;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時間長河沖刷下是奸雄英雄的是非善惡。

總是聽人説“讀史使人明智”,那是有志之士的説法,鄙人是女流之輩,頭髮挺長,不曉得的見識短不短。

我是女孩,先用耳朵聆聽歷史。

1368年,他帶着自己獨有的風采站上了王位之巔。不同於秦皇漢武的運籌帷幄,抑或是唐宗宋祖的滿腹文辭,他更趨近一個普通人:比白雪公主後媽還要自私的脾性,比青春期少女還要敏感的心理,比邪惡小丑還要古怪的偏執……當然,言下之意並不是普通人皆是如此。但我想這是大多數人對他的認識。

我是女孩,用女孩的眼光觀望歷史。

他生於貧苦人家,可生性不羈,兒時的遊戲也圍繞着當皇帝,誰能説這不是他後來一登寶座的預兆。現在細細咂麼,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衣衫襤褸卻眼神堅定的男孩,他屈膝坐在柳樹下的土堆上,接受着夥伴們的“朝拜”,嘴角的一抹淺笑透露出對於未來的憧憬,再或者説自信。生來的羸弱賦予了他一段作為小僧童的時光,本來是父母對他的關愛,卻成為他後來雞蛋裏挑骨頭的藉口。他是可惡的,毋庸置疑,可説起家人皆死於瘟疫,他又是令人心疼的。後來的殘暴殺戮,又何嘗沒有這個原因呢!

我是女孩,用女孩的脣齒咀嚼歷史。

他由一個討飯的,赤腳僧,一步步走上最高點,沒人能否認他的能力,就像無論秦始皇怎樣實施暴政,他的功績依舊不可磨滅。他與徐達一眾人打下了江山,卻未能履行共享富貴的諾言。最初的時候,還能對自己的老臣好禮相待,可隨着自己沉迷於權力的深淵,疑心愈來愈重,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誰會搶走自己的王位,由之而來的是身邊人接二連三的離去,往日曾隨他征戰的功臣到了最後只有一人能勉強稱為善終。他那一次次受人蠱惑後的心狠手辣,到底是真的耳根軟,還是順着自己的心意來,我們早已無法求證。只是在無數的日夜裏,他會因自己的獨裁權力而沾沾自喜,而後是無法阻擋的空虛。不可否認,他的一次次殺伐果斷的確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但卻無法填補他的心。

我是女孩,用女孩的心性感知歷史。

他殘暴冷血,可我也於無意間中聽到“父母雙飛緊相隨,雛知反哺天性真”的思親的吟誦,那是每每月圓之時無法割捨的情思。他醉生夢死,可我也見到他“試將舊日弓彎看,箭入弦來月樣齊”的認真樣,或許他也常常憶起那恣肆奮鬥的歲月那與眾人努力前進的日子。他愛慕女色,後宮佳麗三千,可結髮之妻馬氏病時,他在牀前的悉心照慰毫無做作之氣。馬氏死後,他再未立後,我分明體會到了那之後他更深的孤獨。

我是個女孩,用女孩的口吻敍述他,別名朱重八,真名朱元璋,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不可只言褒貶,需要用心研讀。

我是個女孩,將近成年,未曾有過他那樣的雄心壯志,卻也不甘平庸。追求着幸福,向陽而生,努力將自己的一知半解表達的更接近內心。

風雲變幻,波濤暗湧,歷史,歷時,我願用時間慢慢品讀!

《明史》的讀後感 篇2

讀史不是單純地看過去的故事,更不是機械地知道公元某年,在何處誕生了什麼王朝、發生了什麼事件和戰爭、出現過什麼橫空出世的人物和創舉……這兩種最常見、淺薄的讀史方式,在大眾中普遍存在。糾其緣由,實在是和中國失敗的歷史教育密不可分:其一,中國的歷史老師們自身真會讀史的人並不多,歷史教學和研究成為許多大中國小老師自娛或是謀生的工具。其二,本質是跑偏了的中國教育體制帶來的苦果――應試為旨,拒絕思考。

今年看到了最新一版的《世界文明史》(第四版精裝本),共有五位作者,第一作者為丹尼斯?舍曼(DennisSherman),五人皆為美國知名高校的歷史學教授。這本排版、印製、配圖精美的世界文明史,最精妙的是它別具一格的讀史方式,讓它足以笑傲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和威爾?杜蘭的《世界文明史》,鶴立雞羣於各種“文明史”書之中。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告訴人們,怎樣讀史。

毋庸置疑,讀史使人明智,古今中外,眾多傑出人物留下過“以史為鑑”的忠告和勸誡。然而,真正會讀史(知道怎麼讀歷史、讀得懂歷史)的人,其實很少。讀史不是單純地看過去的故事,更不是機械地知道公元某年,在何處誕生了什麼王朝、發生了什麼事件和戰爭、出現過什麼橫空出世的人物和創舉……這兩種最常見、淺薄的讀史方式,在大眾中普遍存在。糾其緣由,實是和中國失敗的歷史教育密不可分:其一,中國的歷史老師們自身真會讀史的人並不多,歷史教學和研究成為許多大中國小老師自娛或是謀生的工具。

其二,本質是跑偏了的中國教育體制帶來的苦果――應試為旨,拒絕思考。歷史課,是最趣味盎然、最容易讓學生長智的一門課程,變得已和序列化的乘法口訣表、化學元素週期表無異。不會思考(或不願再思考)的老師、總是按照上下五千年一路寫來的引人瞌睡的歷史課本、永不褪色的“背景—原因—意義—影響”套路學習法……失敗的歷史教育,導致長大後的學生們不再多讀史,因為他們從來就沒學會怎麼讀歷史,歷史沒給他們帶來智慧。與其如此,何必浪費時間看這些沒用的過去的故事?看小説,豈不更樂哉?

歷史究竟該怎麼讀?估計不同的歷史研究者和學術大家,都可以給出一大篇洋洋灑灑的讀史心得。丹尼斯?舍曼版的`《世界文明史》並沒有明確寫出一個讀史模式,它的獨特,在於它不按慣有的方式去把歷史事實串起來,以告訴大家歷史是這樣或那樣。它沒有作者的個人評説、臆想和推斷,而是將歷史資料精心的編排起來,再加上行文中用心設置的思考問題,最終呈現給讀者的是一部由讀者自己思考出來的“世界文明史”。

書中一共有26章和一個主題分類目錄,每一章都由三部分(第一手資料,視覺資料,第二手資料)組成,所以,真正讀懂了一章,剩下的就都知道該如何去讀了。第一手資料(是歷史學家們常用的歷史文獻資料),視覺資料(和主題密切相關的繪畫、雕塑、文學等各類藝術材料及歷史地圖,很像一個微型博物館),第二手資料(各歷史學者對該主題進行研究後發表的重要文章,像專家的研究作品集),這些都不是作者觀點的文字,行文間處處滲透的是“思考”二字。歷史資料、歷史記載、歷史事實,就是那些東西,從一大堆表象背後能否看到屬於你自己的東西,這就是讀史和看史的區別了。《世界文明史》就似一位絕佳的領路人,領你踏上讀史的正確之路,當然,此後的造化還得靠個人的努力和悟性。

因為作者選取的很多資料,都是人盡皆知而又特別具有可讀性的,對世界文化、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讀起來會很輕鬆。而個人特別希望中國的歷史學教育者,能看到這本《世界文明史》,以引領更多的孩子真正走進歷史的天空。

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本書也不是完美無缺,此書最大的問題在於資料的選擇上。雖然作者沒有對任何主題發表個人看法,但在資料選擇的時候,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帶上個人的主觀喜好,比如對公元500年以前中國歷史資料的選擇,就不夠具有代表性、不夠全面。這種寫史方式,對寫作者的學識素養和功底的要求非常之高,我們對作者不應過於嚴苛,但這樣的一種讀史方式,卻非常值得中國的歷史學者和教師們學習,也值得每一位讀史的人學習。

《明史》的讀後感 篇3

《世界文明史》一書將第二次布匿戰爭寫的史詩一般。很享受的八這一章看完了。

漢尼拔在九歲的時候,就被父親名將哈米卡爾帶到巴力神面前,讓他發誓,不要忘記向羅馬復仇。我難以想象,邪惡的巴力神面前還有如此集智慧、堅定、美德於一體的完美的人。而迦太基則是敗壞、貪婪的過度,一如他們在迦南。

漢尼拔26歲離開父兄經營的新迦太基(西班牙),帶着4萬名士兵進入意大利。在征戰的15年中,他戰無不勝。或者説,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取得了所有可能的勝利。

但是,漢尼拔沒有攻克羅馬。羅馬有幾十萬可以動員的兵力,但他始終只有四萬士兵而已。由於迦太基的貪婪和懼怕,他幾乎沒有得到來自母國的任何援助。

漢尼拔沒有失敗,他靠自己的意志品質在意大利堅守。但是他的祖國和迦太基都遭到了羅馬的打擊。45歲的他返回迦太基,失去了很多部隊,然後在對抗羅馬時戰敗。

57歲的漢尼拔在迦太基想要除掉他的時候去了東方安條克,繼續與羅馬為敵。但是安條克還是失敗了。他又逃往克里特,但是仍然是羅馬孜孜不倦想要獲得的人。最終他來到了黑海南岸的城市,那是當時希臘化世界的盡頭了。羅馬人仍然不放棄抓到他,最終漢尼拔在67歲時候為了不落入羅馬人之手,自殺。

迦太基為什麼失敗?作者杜蘭特看的清楚:這是自由人的羅馬對僱傭軍的迦太基的勝利。羅馬人富有愛國心、團結、沉着,而迦太基則墮落敗壞,甚至賠款的時候還要剋扣百姓的錢款。戰略重要嗎?當然。但是戰爭的背後總是民族性格的對決。過去如此,現在還是這樣。

《明史》的讀後感 篇4

生命如曇花斑斕一現,轉瞬便隨風逝去,化為塵土。唯有文化永不消散,它將流芳於世,萬古長青。眾所周知,華夏民族五千年文化史可謂源遠流長,而另一個同樣歷史悠久的民族——猶太民族卻鮮為人知。

或許,他們留給世人更多的只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裏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喊叫。的確,二戰期間,他們曾是納粹肆意屠殺的對象。在此之前,猶太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以及羅馬人佔領,統治,雖多次反抗均被鎮壓。猶太民族和文化流離輾轉數千年,如今散佈於世界各地。猶太民族雖流散各地,但文化卻將他們緊緊繫在一起。猶太民族一直揹負着真正意義上的流離失所,這樣的遭遇不亞於民族滅亡。然而猶太人至今卻仍作為一個民族團結着,前進着。他們是堅強的民族,在所有流散、遷徙、移居過程中,從未丟棄民族文化,喪失民族精神,始終固守着猶太民族的傳統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創造了流而不散的歷史文化傳奇。

一個民族的興旺發達不僅僅取決於民族的凝聚力,良好的教育更是促進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繁盛發展的重要因素。每一個猶太孩子出生時,他的父母就會在《聖經》上撒滿香料,讓其親吻。父母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孩子熱愛《聖經》,熱愛猶太教,熱愛讀書,熱愛祖國。在猶太人家庭裏,母親總會教育孩子,假如家裏發生火災,哪怕冒着生命危險也要搶出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那一本本世代相傳的書籍。金銀珠寶搭建起來的王國隨時會有坍塌的危險,唯有知識才能撐起一個民族堅實的脊樑。猶太人認為,生命終有結束之時,求知卻永無止境。他們為自己樹立終生的學習目標,這有別於其他民族的被動學習。學習不分何時何地,不分男女老幼,直到生命隕落的剎那學習才會停止。猶太人不但會告訴孩子人生有喜悦有幸福,更會告訴他們人生也有黑暗有失意。強調光榮歷史的同時,更要正視歷史上遭受的挫折、迫害和沒落。猶太人將避免歷史悲劇重演為己任,力求學習歷史不只停留在過去,更要對未來敞開胸懷。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猶太民族,曾歷經數以千計的自然災難和戰火的洗禮,尤其在二戰期間,在殘酷的屠殺面前,他們不僅成功化解了滅頂之災,還絕處逢生,使整個民族得以繼續繁衍生息。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劫難中湧現的傑出人物數不勝數。他們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一個重要原因是猶太人在同自然與強權不懈抗爭中,造就了他們患難與共、自強不息、團結友愛、勇於創新的民族精神,更為重要的是猶太民族良好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傳承。這一切,無疑應歸功於文化。

所以,文化不滅,國將永存。

《明史》的讀後感 篇5

顧誠先生花費十年寒暑編寫的《南明史》猶如一罈醇酒,酒醒之後也回味無窮,如果現在的圖書還是竹簡製作的,那我可真要“韋編三絕”嘍。南明史不堪回首,忠臣義士、國賊漢奸汗牛充棟,欺詐、背叛、血淚、無恥、民族氣節,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與民族劣根統統體現在這二十年中。

顧誠先生對明清鼎革之際歷史人物的評價深得我心。

李定國的一生應該充分予以肯定,他的英名和業績永遠光照史冊,激勵後世人民為反對壓迫和民族征服而獻身。封建史籍的作者一般也給以讚許之詞,但他們所讚許的是李定國後半生的“改邪歸正”,實際上李定國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壓迫的英雄;清初是抗擊滿洲貴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統治的傑出統帥。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在明清之際各方面的人物當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顆巨星,其他任何人都無從望其項背。

在南明為數眾多的人物中,張煌言的地位並不顯赫,然而在長達二十年的抗清鬥爭中,他歷盡了艱難險阻,處處以大局為重,幾乎是一位無可挑剔的完人。黃宗羲為他撰墓誌銘説:“今公已為千載人物,比之文山,人皆信之。餘屈身養母,戔戔自附於晉之處士,未知後之人其許我否也”可謂定評。

何騰蛟被俘後堅貞不屈,保持了民族氣節,應當肯定。但縱觀他的一生卻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瞿式耜、張同敞寧可束手待斃也不轉移。究其心理狀態主要有兩點:一是對南明前途已經失去了信心。其次,根深蒂固的儒家成仁取義思想也促使他們選擇了這條道路。與其趁清軍未到之時離開桂林也改變不了即將坍塌的大廈,不如待清軍入城後,以忠臣烈士的形象博個青史留名。儘管這種坐以待斃的做法多少顯得迂腐,還是應當承認瞿式耜、張同敞的從容就義比起那些貪生怕死的降清派和遁入空門、藏之深山的所謂遺民更高潔得多,理應受到後世的敬仰。

敬佩之餘,也有個人看法。

第一:顧誠先生否認李巖的存在,我認為李巖這個人還是存在的。《南明史》不應讓出現於崇禎十四年到崇禎十七年之間,對明末農民戰爭起過重大作用,對大順政權的興衰起過關鍵作用的“李公子”置身事外。李自成的政治才幹也認識不到籠絡士人、招撫百姓的重要性,更加不可能認識到利用民間輿論——“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而崇禎十七年李自成不能在關中立足,與牛金星卑鄙地誣陷李巖,李自成錯殺李巖是有相當大的關係的。假使李巖能夠順利領兵兩萬平定河南,為關中打下一片戰略緩衝地帶,潼關之役多鐸也不可能全無後顧之憂地與李自成作戰。

第二:顧誠先生認為史可法不應該起初打算擁立潞藩,而應該直接擁立福藩。顧誠先生的想法應該説不無道理,但是僅僅因為迅速擁立福藩就可以迅速確立南明政權領導核心?完全不可能,一個封建政權的成敗與最高領導人的關係非常大,甚至可以説一個團體的“領軍人物”確定這個團體事業的成敗。福王素質之差,不可能是中興之主。在崇禎太子下落不明的情況下,不管立誰都會出現“泓光太子”案,南明統治核心都要受影響。南明依靠史可法一班腐儒,敗亡是早晚的事。

罷矣,罷矣。

南明史正面三人:堵胤錫、李定國、張煌言。

南明史負面三人:阮大鋮、吳三桂、朱由崧。

《明史》的讀後感 篇6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我不僅為文化的廣大博深而震撼,而且是我對世界各名族、各個國家的文化史都有所瞭解。從而知道了人類文化演變的的大致軌跡。

世界文明史是從全世界文化觀點出發的,系統論述了世界文化自遠古至今日發展的歷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發展的共同規律和各自的特點,介紹了個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它們對世界文化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揭示了多元一體的人類文化演變的內在本質。同時也介紹了中國的思想文化成就,強調了它是世界文明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對推動世界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沽滅的作用。

世界文化是設計的範圍很廣,有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世界文化是將人的活動、禮儀、談吐、衣着、娛樂都歸為了文化的範疇。我認為這樣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現人類活動的各個側面,同時也讓我們用多維的視野去考察一個時代的人類特色,更好的識別時代的主流、支流、逆流。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把握人類總的思想意識和心理活動的規律,瞭解人類文化發展的規律,以便我們自覺的推動人類文化向前發展。

世界文明史介紹了東西方兩大文化體系。即東方文化着重介紹了古代、中世紀、近代、現代幾個階段的中國、印度、阿拉伯、日本等文化;西方着重介紹了希臘、羅馬文化、近代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19-20世紀文化相互比較中,以系統而簡明扼要的文筆,發掘了各大文化圈的特點,論述了各種文化的特質,並努力探尋了中西文化的內在聯繫、發展軌跡與規律。

每位大學生都非常有必要去了解這門課程,現在仍有一部分人對藝術生的看法是一羣畫畫的瘋子。我認為這樣評價者的知識層面太淺薄了。世界文明史對非藝術專業的同學來説是非常有必要去學習的,以此提高藝術鑑賞能力,瞭解藝術是文化中必可缺少的一部分。每當我看見好的藝術作品時心情是很激動的,而非專業的同學則會説出這樣的話:啥破玩意,我也會畫啊。尤其是當他們看到抽象派、印象派、野獸派的作品就是這麼説。我們的藝術作品出世時希望大家用藝術的眼觀去欣賞,從而認可我們的藝術品。

學習了世界文明史我的視野也大大的開闊了,我覺得這門課程的開設讓我知道世界太多了。今日的世界逐漸縮小成了地球村,在與外國人交往時,瞭解他們的民族特點、宗教習俗,可避免文化的衝突引起的犯忌,人與人之間能更加和諧的交往。

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是閉封自守的,一種文化要想永葆青春,必須積極吸收各種外來文明。今天的世界在急劇的縮小,人類各種文化之間的交匯,將融合為人了共同的文明。讓我們共同攜手推動世界文化向前發展!

這是我從《西方文明史》這本書得到的的思考與信心,只是不知道這路還會有多長?

《明史》的讀後感 篇7

《西方文明史》作者共有四位,全書共有十一章,將文化、社會和生活串聯在一起,繪成一幅幅飄動的歷史畫卷。

第一章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文明”,以及當時中世紀的文明概念。美國學者亨廷頓説:“文明是對人最高的文化歸類,是人們文化認同的最廣範圍,人類以此與其他物種相區別。”

第二章講述古希臘的文明。遠古的愛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中世紀的古典希臘、斯巴達、波斯、馬其頓、特洛伊文明,讓我歎為觀止,極為震撼,古希臘的繁榮景象猶如一份畫卷在我眼前緩緩展現。

接下來是古羅馬的文明,要説古羅馬那叫一個混亂。羅馬開始是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是個稱霸亞平寧半島的強大國,雖然面積不大,可是大家都生活得非常富足,人民也都愛戴他們的國王。好景不長,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這個年輕勇敢有野心的國王,率領軍隊和大象渡過亞得里亞海,入侵意大利,取得赫拉克利亞戰役和阿斯庫路姆戰役的勝利,多次擊敗羅馬軍。等待羅馬的是連年征戰,並奪走了迦太基。

接下來是新制度的奠基人——中古文明。作者用三個篇幅來講述這個歷史時期,先是中古歐洲文明,羅馬文明和基督教由此而來,接着是西歐文明,西歐從奧丁神到伊甸園(西歐走向新制度)的全過程。最後是基督教文明。基督教文化是一種以基督教為其存在基礎和凝聚精神的文化形態,包括其崇拜上帝和耶穌基督的宗教信仰,在近兩千年的發展中,已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神學理論構件,哲學思辨方法,語言表達和文學藝術風格。

再有就是工業革命,它起源於英國,因為英國宗教改革與新思想的確立,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勝利,教育和自然科學的進步等因素結合在一起,才獲得了成功。

《明史》的讀後感 篇8

本書有兩大特點:

一、引用原始材料,介紹基本史實,敍事詳明,取捨得當。作者以《明史》考證明朝史事,並引證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筆記等,內容充實,並具有極明顯的學術深度,對後輩學者影響極大。

二、評點精闢,高屋建瓴,自成體系。本書在寫法上對於一件制度或史事的敍述都加有按語,徵引頗詳,給人信手拈來之感,大家風度,躍然紙上。而且這種多引原文、少做評價的寫法,給讀者或學生留足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本書只是就明朝的正史“用新體裁做的改編”,不過孟森對明朝正史的改編,在對歷史源流脈絡,因果變化以及影響歷史的關鍵點把握準確性上,所表現出來的歷史見識和對歷史的概括,都不僅超越了他以前的任何一位學者,而且對今天明清史的研究還起着任何一位學者都無可比擬的作用。

讀者對孟森:在北大講明史的最新評論:熱門書籍推薦:王立羣讀史記圖説天下-世界歷史系列:星條旗飄揚 美國錢穆作品系列――中國史學名著尋找被遺忘的王朝。

《明史》的讀後感 篇9

辦案之餘,重拾那本放在案頭的《李自成》,每次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慨……冥冥中,崇禎似乎就是在昨夜於煤山壽皇亭自縊而死的……兩行清淚凝固在他那憔悴而蒼白的臉上,也瞬間凝固在我的心中……

初冬已過,寒意陣陣,恰似一股股傷春悲秋的寒流侵襲着我的心靈,思緒似乎又飄回到了那個久遠而又激盪的年代。是的,公元1644的三月,感覺更像是萬物凋零、清冷蕭殺的深秋時節:漫天黃葉紛飛,山間孤鶩悲鳴……我彷彿看到了那天李自成進京時的浩蕩神威,更看到了京城內大順軍打砸奪搶、燒殺淫掠的慘象。

李自成成功了,可他卻又是失敗的,他沉迷於他的帝業,他醉心於他的王朝,他深居不出,他輕信讒言,他的驕兵悍將們更是迷戀於淫逸奢靡、腐化墮落的生活,這一切註定他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的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隨着李自成在這個歷史舞台上的悲情謝幕,他一手建立起來的李家王朝頃刻間也灰飛煙滅了;他的最忠誠、最有才幹的追隨者──李信(後名巖),註定是這場跌宕起伏的悲劇中的殉難者。

加速大順王朝滅亡的另一個催化劑則是駐守遼東的明寧遠總兵吳三桂。當時的局面更像是三足鼎立:一邊是關外滿韃子的步步進逼;一邊是大明王朝的覆亡、李自成大順軍的進京——當此情勢,正在吳三桂孤軍難支,躊躇再三,欲聯李共抗滿清,共赴國難之際,(當然,這一方面是其欲保全家小,可謂私情;而另一方面則是其民族心使然,可謂為公,總而言之,乃家國情結緣故,但無論其主觀意向如何,對李自成及其大順軍來説,都是一件幸事,一個天賜良機,但可惜的是,李自成他沒有珍惜,他忽視了這個致命的環節,他更是小看了盤踞東北的虎狼之師)演繹古今的“紅顏”再起“禍水”:一向持重峻厲、不近女色的李自成竟與大順軍先鋒大將劉宗敏為爭奪吳三桂的寵姬──才貌傾城的陳圓圓而爭風吃醋,貽誤軍國大事。

多爾袞是善於把握時機的,他深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於是在此關鍵時刻,他一手握大棒,一手持橄欖枝,恩威並用,軟硬兼施,對吳三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於是這位精明一世,衝動一時的邊陲大將,在所謂的“權衡利弊”之後,率領跟他出生入死、誓死效忠的關寧鐵騎,投向了清人的懷抱,此時,時局的天平已開始向清軍傾斜了。

可我總認為,縱觀全局,最不值的還是要數吳三桂。當時的他,年輕有為,稱得上一代英才、人中俊傑,在那兵荒馬亂的歲月裏,正是他大顯身手、留名青史的時候,但他竟置民族大義於不顧,為了一己之私利、個人之恩怨、兒女之私情,“衝冠一怒為紅顏”,背叛了他的大明王朝,背叛了他的父老鄉親。儘管,最後他奪回了他的愛姬;他藉助清人的力量擊垮了大順軍,他似乎如願了,但後人同情的是李自成及其義軍,鄙棄的卻是他吳三桂!

相對於大順王朝而言,這一切真可謂坐失良機,令人歎惜。他們沒能穩住守衞國門的關寧鐵騎,反而使其為敵所用,而此時,農民階級的侷限性業已暴露無遺——他們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畢竟,小農意識的大順軍的領導層缺乏遠大的戰略目光,尤其是劉宗敏、李過等一干義軍的高級將領,在陷入奢華的貴族式的生活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腐化墮落成性,難以自拔了。此後,儘管李自成發覺山海關及吳三桂的重要,併發兵親征,但為時已晚,此時的吳三桂早已與多爾袞合謀一處,準備合力扼殺大順軍于山海關。一片石之戰,是一個轉折點,歷史的天平徹底向滿洲八旗傾斜了。

《明史》的讀後感 篇10

閲讀這本書,是非常快樂、重建信心的過程,因為由漁獵採集社會,到農業社會,再到工業社會,人類儘管面臨種種磨難——來自大自然的災荒,來自人類自身創造的災害,如戰爭、奴役等到,但人類從未被打倒過,作者在書中第五頁寫道“特定時代的人以符合其所處的特定環境和發展階段的方式去努力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問題,並使他們的生活頗有建樹。”

看來是的:西方科技進步導致人類對自然及自身命運的掌控能力提高、人類壽命的增長、活動範圍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除幾千年來統治者對民眾的高壓統治、國際外交秩序與貿易關係的建立,改變了即往以戰爭做為得到資源的毀滅性手段。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下結論説‘進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會的現狀已經是證明。

可是,除西方發達國家之外的其他國家呢?近代世界所能享有的科技文明成果,幾乎全部由西方世界提供,在農業文明時代曾經富裕興盛過的兩河文明、尼羅河文明、中華文明,不是徹底衰退,就是不斷在演替興亡的怪圈中循環,文明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倘若不是西方文明的傳播、衝擊與滋養,這些文明古國現狀將如何?

作為一個以增長見識為目的普通的讀者,在閲讀這本書時不自覺會將本身或本民族的遭遇所帶給自己的疑問與閲讀內容作對比:為什麼西方文明能不斷克服所面臨的困難並改進,而我們的民族照通常所言,只能在朝代的興替中循環不前呢?

為什麼在公元1500年前後,西方基督教文明能一枝獨秀興起?什麼是決定性的因素?是源於希臘文明的惠澤?是如馬克斯韋伯所説的新教倫理?或者是戴蒙德所認為的地理環境決定嗎?

照此推論,一則未必不是倒果為因,二則難保不會為種族優越論者提供依據。 何兆武先生曾經著文分析各國社會的發展形態,認為西方社會的發展軌跡是非常態的,可是他沒有分析説為什麼常態就是“衰退、停滯”?常態與非常態,內在包含何種不同的因子?

如果説西方文明中有進步因子,那19世紀的中國和日本,同樣遭遇西方文明的衝擊,為何日本文明能夠很快得以新生成為亞洲強國,而中華的帝國卻不斷受到屈辱。

倘若如某些學者所言,儒教文化的因循守舊該當此罪,那麼日本從前也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該如何解釋日本的成功?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探究,不是單項選擇題,不是多項選擇組合,只有猜測。客觀角度,説中華文明因循守舊,都不符合歷史事實,正如美國史學家徐中約先生所言:“中國近代史,不只是被動應對外界入侵與壓迫的歷史,也是主動應對並變革的歷史。”那麼,又有一個問題產生:“什麼是成功因子?”

追問歷史,希望可以借古鑑今,可縱使史料浩繁,也不能涵蓋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許這個問題會如我們在生活中的許多際遇一樣,答案難尋,或者我們不應該去追尋“它為何演變至現在的狀況”,而應着眼於瞭解“現在的狀況是什麼”?“現在的狀況好嗎?”“哪些是好的。”如果是“好”的,是否可直接“拿來”造福於我們的民族?

這些是我們的先人自1840年以來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是不會止息爭論的話題,如果説中華文明以前所進行的變革的努力沒有成功,是因為沒有受到強大外力的衝擊、推動與潤澤,那麼,現在,以開放的心態,借西方的眼來審視自己的不足並吸收養分,按照湯因比的理論,這次中華文明的自我更新是否會成功呢?身為一箇中國人,是否可對自己的民族進步永懷信心呢?

這是我從《西方文明史》這本書得到的的思考與信心,只是不知道這路還會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