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實用工具 > 蒙學

三字經讀後感(精選15篇)

欄目: 蒙學 / 發佈於: / 人氣:1.83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經讀後感(精選15篇)

三字經讀後感1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中,學校給我們佈置了一個特別的作業,讓我們在“暑假讀好書”活動推薦目錄中選一本書寫徵文,而我選擇了《三字經》,我雖然對它有所瞭解,但不是很透徹,三字經讀後感。《三字經》裏面的內容豐富,而且讀起來像古詩一樣,很有感情還能得到很多啟迪。《三字經》中的深奧的文字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蒙學著作。它流傳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户曉。它是以短小的篇幅傳受了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備的歷史和基礎知識,三字經讀後感。不管是天文地理、社會家庭,還是治亂興衰,在這本書中都應有盡有。在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中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有頌揚勤儉節約、公正廉潔,有激勵立志勤學、發奮圖強,也有評擊社會的醜惡現象。這些經典故事感人肺腑。能充分體現出中華美德動人心絃。

《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現在也不失為一本好書。《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讀後感2

自宋朝開始,《三字經》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大約一千一百多個字,已算得上是家喻户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極易成誦。其內容,包括我國的傳統教育,農業、地理、天文以及道德,還有一些民間傳説等受到歷代世人們所傳承。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講的是西漢人路温舒用蒲草編成席子用來抄書;公孫弘自己製作竹簡用來抄書。他們的生活都很貧苦,沒有錢來買書,但是自己卻能做到勤奮自勉、刻苦學習。“頭懸樑,錐刺股。彼不練,自勤奮。”講的是漢代時期的孫敬為了防止自己讀書時打瞌睡,把頭髮吊在了房樑上;戰國時的蘇秦讀書犯困的時候,就會用錐子來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學習時,懶惰便是最大的敵人,好學之心,便可使你在學習之路上所向無敵。

你望天上繁星點點,一顆星星有它不同的意義,獨一無二,可能它們的形狀會相同,可每顆星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是嗎?正如《三字經》一般,每一句,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代表了不同的道理,彰顯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學好《三字經》,不僅能在學習上給予自己莫大的幫助,更是對古人們智慧結晶的尊重。

三字經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心裏深有感悟。

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是“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話,我彷彿看見在大熱天裏才九歲的小黃香顧不了擦汗,正用扇子使勁地扇着枕蓆,想讓勞累了一天的爸爸睡得涼快點;我彷彿看見在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冬天,小黃香沒有媽媽,家裏又沒有火爐,所以只能用自己的身體暖被窩,讓爸爸暖和地入睡。

“孝於親,所當執。”孝敬父母,理所當然,今年10歲的我比黃香還大1歲,竟然沒好好孝敬過媽媽,心想不行,我得給媽媽放一次假!

今天,忙了一天的媽媽又回到家準備給家人做飯,“媽媽今天就讓我來為您幫大家煮一次飯吧,您好好休息一下。”我高興地説。媽媽欣慰地笑笑,就在一旁坐看我做飯。一會兒,媽媽看我手忙腳亂、滿頭大汗,心疼地説:“你去休息,還是我來做飯吧!”我勸了媽媽許久終於答應讓我來,但是媽媽看見我笨手笨腳還是不放心,所以在一旁邊看邊教我,不一會兒飯菜就出爐了,媽媽直誇我長大了。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天天為我忙東忙西,不辭辛苦,我們也應該為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也放個假!

《三字經》不僅讓我學會了怎麼樣孝敬父母,而且學會了許多其他的人生道理。

三字經讀後感4

初會《三字經》,是剛入國小時的事。那時的我只是一個懵懂無知,踏入學校不久的孩童,哪裏懂得那些文字後藴藏的深厚哲理,可是是應對學校佈置下的經典誦讀的任務,不得已而為之。所以,雖是記得個滾瓜爛熟,卻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義,能博得教師的一兩句表揚也就滿足了。

再讀《三字經》,依然是不得已而為之。開始本以為只要會背就行,心中還暗自雀躍了一番,默默感激了荷花池國小的啟蒙教育,幫我省卻了再次背誦的時間。可教師接下來需要理解的要求讓我長歎一聲,不得不無奈的又拾起這部當初讓自我頭痛至極的奇文怪字。可是,畢竟是年長了七歲,隨着時間的流淌,我的人生閲歷已早已大大超越了七年前的自我,對古文字也有了必須的理解本事,再加之是在假期,時間上更為充裕,重拾這部著作,不必如同當年那般囫圇吞棗。細細品味後,我開始漸漸明白當中所藴含的深刻哲理,領略到那些三字短句的魅力所在,徹底顛覆了我原有的對《三字經》所下的定義。這看似一個個短小精煉的語句,卻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博古通今,字字含義深刻,句句深入人心,凝聚了古人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各個領域的思想精髓,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可謂“半部論語治天下”!

開學之後,在博通古文的胡教師的指引下又讀《三字經》,更是有了不一樣的驚喜,不一樣的收穫。讀《三字經》,方知孔孟之練達睿智,歷史之廣博豐富,中華文化之深奧精微。“中不偏,庸不易”,“不為拘泥,不為偏激,尋求適度、適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上帝賦予了我們每個人成為璞玉的機會,可是,為何人與人之間竟會存在這麼大的差別,是社會不公嗎?是先天註定的嗎?不,我想這些都不足以構成我們墮落、頹廢的理由。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須得學會付出努力。像播種一般,僅有灑下汗水,辛勤付出,才能迎來收穫成功的果實。如果今日的你不把握大好時光,不努力學習,卻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為自我的懶惰尋理由,整日怨天尤人,那麼將來你註定一事無成。如果你願意刻苦磨練自我,願意為自我的明天努力付出,那你必須會苦盡甘來,上帝定會賜予你變為璞玉的機會。我們的明天就掌握在自我手中,相信今日的你定不會錯失成為美玉的機會。

“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我們從小就應當學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這是作為“人”所必須遵從的準則。父母給予了我們至深至純的愛,從小到大,他們為我們操碎了心,我們一點一滴的提高都離不開父母的辛勤培育,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深深牽絆着他們的心。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孝順父母,不心懷感恩。想想今日,有多少孩子以青春期、叛逆期作為藉口,理直氣壯地頂撞父母,與父母鬧得不可開交。又有多少人不斷為自我找尋藉口,想着日後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珍惜眼前人,善待為我們無怨無悔付出的父母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流淚,錯過了才道惋惜。

都説不一樣的'年齡段讀《三國演義》、《紅樓夢》之類的名著會有不一樣的感慨,我想,讀《三字經》也是如此吧。或許,再過十年,或是更久以後,我回頭再來翻閲這幼兒時期開始的啟蒙教育讀本,從中得到的感悟又會是另一番境界了……

三字經讀後感5

在這個暑假裏,我把《三字經》讀完了!

《三字經》裏面講了許多道理,有對原文進行的譯解,配套有對應於原文的歷史故事,並且還有相關的拓展知識,內容非常豐富。

其中鐵杵磨成針、黃香温席等一些故事讓我感觸很深。

在現實生活中,你會像老婆婆把一根粗粗的鐵杵磨成一根細小的針那樣堅持不懈,一直努力,一直奮鬥嗎?你會像黃香那樣,孝順長輩嗎?你會像重義氣的荀巨伯那樣,在朋友病危的時候,去探望朋友,戰亂時,敵軍攻城,不丟下朋友一個人逃跑嗎?……就算有那能有幾次呢?

像南轅北轍裏的那個人,去南方楚國,卻往北走,不聽朋友的勸告,越走越遠,馬跑的越快,車伕趕車的本領越大,盤纏帶的越多不是越到不了楚國?這不是很搞笑!

書中有許多句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勤有功,戲無益”就是其中一句,它的意思是: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所成就;而只顧嬉戲玩耍,浪費大好時光,是毫無益處的。就像一些小朋友放學回家就玩電腦,看電視,把有限的時間花到了無限的電腦、電視當中。我認為我們國小生應該抓緊時間去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

《三字經》講了人要勤奮好學、多動腦筋等一些人生道理!

三字經讀後感6

自從學習了經典名著《三字經》之後,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從前,孟母為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為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是給我買點讀機,又是給我買寫字桌,星期六星期天還送我去教師家補課。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為買給我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明白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父母説一下我,我還會不服氣,認為他們不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後,我最終明白父母為什麼這樣,是期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講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尊敬兄長的道理。而此刻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們惟我獨尊,想要什麼就叫父母買,沒買到就不高興。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當向孔融學習,同學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懂得謙讓。我們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

總之,學了《三字經》後,我的收穫真不少。

三字經讀後感7

《三字經》人人都會背,可大家背了而做到了嗎?而我就承認我只做到了一點,而另一大半都沒有做到。

就像《三字經》裏寫的“惜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樣一句話,可我們做到了嗎?沒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樣一句話講的是孟子的母親孟母第一次把家安在了墓地附近,孟子學人掘土築墳;孟母第二次把家遷到離屠宰場不遠的地方,孟子學人殺豬宰羊;第三次把家遷到了學宮旁邊,孟子才開始好好學習。沒想到有一天孟子覺得學不進去了,就逃學回家,孟母看見孟子逃學回來,就拿把剪刀剪斷了織布機上的線,孟母告訴了孟子一些道理,孟子領悟了母親的教會,就發奮篤志勤奮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位傑出的思想家。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大人們和老師是多麼不容易,我們不要在和長輩們鬥嘴,我們要認真聽取他們的勸告,虛心學習,不讓他們生氣,認真對待你做過的每一件事,當然,我們做事之前,先考慮大人們會不會同意,這件事會不會給特人帶來損失,如果有什麼對自己他人都不好就千萬不要去做,現在,我們好好學習就很開心了。

三字經讀後感8

《三字經》的原文雖然有一千餘字,但全文的內容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容包羅萬象。它的裏面有尊敬父母、有愛兄弟、團結一心、奮發有為等行為美德,同時也。包括許多我們該掌握和了解的自然及歷史知識。

當我讀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句話的時候,就想到為人在教育子女方面,如果只給他們提供物質所需,服養他們長大,卻沒有好好教育他們怎樣做人、做事,這就是父母的過錯。同樣,老師如果沒有在學習上好好教導學生,讓學生產生懶惰心理,不好好學習,學生因此荒廢學業,這就事老師的過錯,由此可見,古人對教育多麼重視呀。

其中令我最難忘的一句:“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出現一幅畫面,蠶正在吐絲,將自己包裹,蜜蜂在花叢中穿梭……我心中湧起了一股熱血,蠶能吐絲,結繭。供人織成絲帛;蜂能釀造甜甜的蜂蜜,給人食用,人生在世,倘若不用功學習,荒廢了功課,沒有本領回報社會,就連小小的昆蟲也不如啊!所以我們學生不能荒廢了學業,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為一名現代的學生,我們應但不管將我們的國家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世世代代永相傳。

三字經讀後感9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三字經》裏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孟母剪佈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

又比如“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的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再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就是不能浪費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求我們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

《三字經》裏還有很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三字經讀後感10

小時候,我就會背三字經,不認識一個字兒,更不知道其中藴含的意義。

這個寒假,我媽給我買了一本注音版的《三字經》,我自豪地發現,裏邊的字絕大多數我已經認識了,即便不認識,我通過拼音也能輕而易舉地把它讀出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讀得正起勁兒時,我媽突然問了我一句話:“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媽一句話就把我問懵了,我連連搖頭。我媽輕輕地在我身邊坐下,耐心地幫我解釋其中的意思,還給我講起了其中的故事,如《孟母三遷》,講完故事我媽還告訴我,她為我選擇慈吉國小,就是希望這個好環境,能讓我好好學習。我特別喜歡我們的慈吉國小,心裏真的很感謝我媽的良苦用心。

春節聯歡晚會上,我還聽到了趙文卓叔叔和一羣少林小子一起表演武術《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我在《三字經》裏也讀到過,我媽又告訴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我真喜歡看《三字經》,它讓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道理。

三字經讀後感11

寒假期間,我閲讀了《三字經》,這是一本我國古代的啟蒙教育讀本,我看了很受啟發。

大家熟悉的“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這句話的意思是: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尊敬和友愛兄長,這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比起孔融,我十分慚愧,有一次,外公想吃香榧,我想了想:香榧三年才能成熟,要省着吃,就給了外公三顆,把剩餘的都放了起來,這樣做太不應該了,等外公再到我家來,我要全部拿出來給他吃。平時在生活中,我要尊老愛幼,主動把好東西讓給別人。

文中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告訴我們:勤奮上進一定會有收穫,只顧貪玩沒有什麼好處,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奮發努力。我要在今後的學習中,認真、努力、主動,遇到難題不退縮,多東腦筋,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向家長、老師和同學請教。多閲讀,多實踐,如果學習不勤奮,再聰明也沒有用。

《三字經》中的一字一句都講述了一個個人生的哲理,讓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到來和意義。

三字經讀後感1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得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孟母剪佈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又比如”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裏還有很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三字經讀後感13

暑假裏讀了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雖然以前可以背下來很多,但是其中的意思還有很多沒有完全明白,這次認真的讀過一遍,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

每個人一生下來天性都是善良的,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都十分友好。在生長的過程中。因受到家庭和外界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原本天性相近的人,會逐漸形成不同的性格品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從小就要誠懇待人,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相互謙讓。仁,義,禮,智,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法則,如果人人都遵守【五常】,社會就很安定祥和。

很多人喜歡給子孫留下滿箱的金銀珠寶,以為這樣就給了孩子最穩固的保障。其實,幸福的生活是自己努力去創造的。如果貪圖享受,每天得過且過,將一事無成。只有勤奮學習,時時勉勵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三字經》教人的道理很多很多,值得我們認真的去學習。我有許多許多不足的地方,以後的日子我會加倍努力,改掉我的壞毛病,做個真正的好孩子。

三字經讀後感14

《三字經》包含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人生哲理及為人處世的方法,我誦讀了許多遍,他像一位無聲的老師,引領我前進。

《三字經》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教導。書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告訴我們小孩如果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又有什麼作為呢?

《三字經》使我懂得了許許多多,他讓我變得有禮貌,學會禮讓,因為我記住了“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有與朋。”它使我尊重長輩,關心他人。因為我記住了“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説話,《三字經》,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它使我懂了什麼是“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也讓我瞭解了三皇、五帝,三國,五代這些歷史的由來。

《三字經》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它將永遠鞭策着我,使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字經讀後感15

在我能記事的時候,我認真讀過《三字經》發現它向我們講述着古人們做人做事的準則,是一本有着啟示性的書,我也從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穫,在書中有很多動人的故事,我就不一一道來了,選兩三個作為題材吧!

現在的孩子,一點不入古代的孩子,這要説起孔融讓梨了,他四歲就能讓梨,而我們都是父母讓着,我想吃什麼就向父母要,這一點我做得很不好,但是通過學習讓梨的故事,我也經常讓父母先選了。

還有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了才讓父母誰……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真是一個懂事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看着她,再看看我,真是天壤之別。我現在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麼都不幹,吃飯還特別挑食等等。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利用假期的時間,我把《三字經》又讀了一遍,又有了更大的收穫。爸爸媽媽説:“我也比以前更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