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史記著名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7.01K

要想更好的進行歷史教學,優化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先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樂趣,而歷史故事無疑可以做到這一點,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史記著名故事。

史記著名故事

史記著名故事1:張儀“連橫”的故事

張儀是魏國人,他跟蘇秦一樣,原來也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政客。張儀師從鬼谷子學習遊説之術,學成之後,開始在各諸侯國之間遊説。他曾求見過魏惠王,可魏惠王沒有見他,於是,他又來到楚國,可是,楚國也沒有他的用武之地,而且,楚國相國的門客們懷疑他偷走了相國的玉璧,把他抓起來,打了幾百板子。

他回到家裏,妻子見他被打成這個樣子,眼淚不由流了下來,心疼地説:“你如果不去學遊説之術,會受到這樣的恥辱嗎?”

張儀張開嘴,問:“我的舌頭還在不在?”

妻子説:“舌頭還在。”

張儀自信地説:“舌頭在,這就足夠了。”

張儀得知蘇秦在趙國為相,就去投奔他。原以為蘇秦會看在同窗好友的分上,給他一份差事,誰知,蘇秦不但不幫他,反而譏諷他:“你那麼有才能,居然落到如此地步,我有權向大王推舉你,可是,你不值得收留啊。”

張儀一氣之下去了秦國。

他去秦國的時候,有一個朋友一直跟着他,與他同吃同住,還給了他馬車和金錢,資助他去見秦惠公。秦惠公聽説張儀來了,十分高興,很快召見了他,並拜他為客卿。張儀得到重用,他的那位朋友卻要回趙國去了。到這時,張儀才知道,這個朋友其實是蘇秦的門客,而暗中幫助他的人正是好友蘇秦。

原來,蘇秦怕張儀貪圖小利而磨損鬥志,特意用激將法激發他前往秦國。另外,蘇秦還有一個打算,那就是讓張儀暗中幫他,不使秦國拆散六國剛剛建立的聯盟。

張儀非常感激蘇秦。

後來,蘇秦被人害死,他的“合縱”謀略漸漸不被六國採用,六國互相攻擊,給秦國創造了各個擊破的機會。

公元前320xx年,秦惠公準備發兵攻打齊國,可是,齊國和楚國結成了一個新的聯盟,這兩個大國聯合在一起,對秦國極為不利。

秦惠公找來已是丞相的張儀商量對策。

張儀説:“只要我去一趟楚國,一定可以拆散齊楚聯盟。”

秦惠公一聽,十分高興,馬上派他出使楚國。

楚懷王聽説張儀的聲望很高,便親自召見了他。

張儀説:“臣下奉秦王的命令,特意來同貴國結盟來啦。如今天下最強大的國家就是秦國與楚國,秦王看在大王的面子上,願意與您聯起手來,一起平分天下。大王聯合弱小的齊國,哪有聯合強大的秦國合算呢?”

楚懷王一聽,有些心動,就問:“丞相所説的都是實話嗎?”

張儀一本正經地説:“我乃一國丞相,説話怎能不算數呢?要是大王肯聽從我的意見,下決心與齊國斷交,秦王願意把商於一帶六百里的土地獻給貴國。”

楚懷王一聽,心花怒放,馬上答應了張儀的要求。

羣臣都向楚懷王表示祝賀,只有陳軫提出反對意見。他説:“秦國為什麼要把商於六百里的土地送給大王呢?還不是因為大王與齊國簽訂了盟約嗎?楚齊結盟,秦國才不敢來欺負我們,這個結盟一解除,恐怕秦國的軍隊也就到了。如果秦國真的願意把六百里土地給咱們,大王不妨先派人去接收,等土地到手了,再和齊國斷交也來得及。”

楚懷王哪裏聽得進陳軫的話,他一面跟齊國絕交,一面派人跟着張儀去接收商於。

誰知道,張儀一回到秦國,就聲稱自己出門翻車摔傷了腳,一連三個月沒有上朝。楚國的使者不耐煩了,派人回去向楚懷王報告,楚懷王以為秦國懷疑自己與齊國斷交不徹底,便專門派了一個人到齊國去,把齊宣王辱罵了一通。

齊宣王氣憤極了,他派人來見秦惠公,要求和秦國結盟,一起發兵攻打楚國。

張儀見楚齊聯盟徹底破裂了,這才重新出面,接見了楚國的使者。

楚國的使者提出商於六百里土地的事,張儀吃驚地説:“大概你們聽錯了吧?我是説我的封地六裏,可不是商於六百里。秦國的土地都是征戰所得,怎麼可以隨便送人呢?”

使者無奈,急忙回國向楚懷王報告。

楚懷王這時才發現自己上了張儀的當,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就發兵攻打秦國。秦惠公派大將魏章迎戰,結果楚軍一敗塗地。楚懷王派去的十萬人馬只剩下兩三萬,漢中六百里的土地也被秦國奪去了。

張儀用欺騙的手段收服了楚國,後來又先後到齊、趙、燕等國去遊説,推行他的“連橫”策略。所謂“連橫”,是指跟隨強國去攻打其他弱國,具體點説,是指“戰國七雄”的某幾國跟隨秦國去進攻別的國家,瓜分他人,壯大自己。東西為橫,秦地偏西,六國居東,因此,六國服從秦國為“連橫”。

史記著名故事2:曹操獻刀

董卓收服猛將呂布後,威勢更盛。並於當年(189年)九月廢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而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然後,董卓自任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鴆殺少帝(弘農王),。絞死唐妃,甚至夜宿御牀,篡位之心畢露無遺,他的行為激起了朝臣的普遍憤恨。

渤海太守袁紹與司徒王允祕密聯絡,要他設法除掉董卓。但文弱書生出身的王允面對驕橫的董卓無計可施。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他便以慶祝生日為名,邀請羣臣到自己家中赴宴,商討計策。

席間,酒行數巡,王允突然掩面大哭。眾官驚問:“司徒貴誕,為何悲傷?”王允説:“今日其實並非我的生日,因想與諸位一敍,恐怕董卓疑心,所以託言生日。董卓欺君專權,國將不國。想當初高皇帝劉邦誅秦滅楚,統一天下,誰想傳至今日,大漢江山即將亡於董卓之手!”

王允邊説邊哭,眾官也皆相對而泣。唯驍騎校尉曹操於座中一邊撫掌大笑,一邊高聲説:“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嗎?”王允聞言大怒,對曹操説:“你怎麼不思報國,反而如此大笑呢?”曹操回答説:“我不笑別的,只笑滿朝公卿無一計殺董卓!我雖不才,願即斷董卓之頭懸於國門,以謝天下。”王允肅然起敬説:“願聞孟德高見2”曹操説:“我近來一直在奉承、交好董卓,就是為了找機會除掉他。聽説司徒您有七寶刀一口,願借給我前去相府刺殺董卓,雖死無憾!”王允聞言即親自斟酒敬曹操,並將寶刀交付曹操。曹操灑酒宣誓,然後辭別眾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着寶刀來到相府,見董卓在小閣坐於牀上,呂布侍立於側。董卓一見曹操,便問他為何來得晚。曹操回答説:“乘馬羸弱,行動遲緩。”於是,董卓即讓呂布去從新到的西涼好馬中選一匹送給曹操。呂布領命而出。曹操覺得機會來了,即想動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難以制服。

正猶豫間,董卓因身體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於牀上並轉面向內。曹操見狀急忙抽出寶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從衣鏡中看到曹操在背後拔刀,急回身問道:“曹操幹什麼?”此時呂布已牽馬來到閣外。

曹操心中不免暗暗發慌,他靈機一動,便表情鎮靜地雙手舉刀跪下説:“今有寶刀一口,獻給恩相。”董卓接過一看,果然是一把寶刀:七寶嵌飾,鋒利無比。董卓便將寶刀遞給呂布收起,曹操也將刀鞘解下交給呂布。然後,董卓帶曹操出閣看馬,曹操趁機要求試騎一下。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備好鞍轡,把馬交給曹操。曹操牽馬出相府,加鞭往東南而去。

呂布見曹操乘馬遠去,便對董卓説:“剛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跡象,及被發現,便佯裝獻刀。”在呂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覺得曹操剛才的舉動值得懷疑。正説間,董卓的女婿李儒來到。李儒是董卓的謀士,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一聽董卓介紹曹操剛才的所作所為,便説:“曹操妻小不在京城,只獨居寓所。

今差人請他來,他若無疑而來,便是獻刀;若推託不來,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審問。”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個獄卒前去傳喚曹操。良久,獄卒回報説:“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他對門吏聲稱丞相差他有緊急公事,已縱馬飛奔出東門去了。”李儒説:.“曹操心虛逃竄,行刺無疑。”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畫影繪形,懸賞通緝曹操。

史記著名故事3:司馬昭之心

魏少帝曹芳恨透了司馬家族,結果被廢黜,司馬師立曹丕的孫子曹髦(máo)為帝。可是,曹髦空有皇帝的虛名,手中卻沒有實權,只是個傀儡(kuí lěi),連任命一個朝廷官員都做不了主。朝中的全部權力都集中在司馬師和他弟弟司馬昭手中。

司馬昭是司馬懿的第二個兒子,哥哥司馬師死後,他接替做了大將軍。司馬昭同父親、哥哥一樣,工於心計,謀略過人。司馬昭剛剛坐上大將軍的寶座,鎮東大將軍諸葛誕謀反,司馬昭率兵討伐,大勝而歸。司馬昭為人奸詐,他認為魏國完全是依靠司馬家族才得以有了今天,因此他進進出出都有三千名手執武器的護衞前呼後擁,所有的事情也不稟報朝廷,而直接由他決斷。

曹髦做了幾年有名無實的皇帝,他對司馬昭大權獨攬,自己不能親理朝政,越來越不滿,更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會像曹芳一樣,被司馬昭廢掉。他想了好幾天,終於作出了決定。

這天,曹髦把平日裏還比較聽他話的王經、王沈和王業三位大臣召入宮內,從懷中取出事先寫好的討伐司馬昭的詔書,説道:“三位愛卿,司馬昭大權獨攬,野心勃勃,他稱帝之心連過路人都知道。我決不能坐以待斃,等着他來廢掉我。今天,我決定和你們一起去討伐他!”這就是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來歷。

聽了這話,三位大臣呆若木雞,半晌才回過神來。

王經跪下身,一邊叩頭一邊勸阻道:“陛下,這可萬萬使不得啊!從前魯昭公不能容忍季氏專權,結果是失敗亡國,被天下人恥笑!現在司馬昭專權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朝廷中他的爪牙也不是一個兩個,而宮中肯聽命於您的,實在是太少了!您赤手空拳,拿什麼去討伐?如果不成功的話,恐怕禍患更大。還請陛下慎重考慮,從長計議!”

曹髦激動起來,咬着牙説:“我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我已下了決心,做好了死的準備,還有什麼可怕的?何況我們不一定會死!”

説完,他徑自入後宮,向太后稟報去了。

王沈和王業清楚地知道曹髦根本不是司馬昭的對手,肯定必死無疑。他們生怕司馬昭以後會治他們的罪,立刻溜出大殿,直奔司馬昭府中告密去了。

曹髦手持利劍,帶了一百多名童僕剛出宮門,迎面遇上了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奉令帶了一隊人馬趕來。雙方動起手來,曹髦持劍大喝一聲:“我乃當朝天子,你們衝入宮中,難道想殺君謀反不成?”

這一聲大喝把賈充的手下全嚇得一動也不敢動,有幾個膽小的甚至想轉身逃跑。賈充見這情形,扯着嗓子對一個名叫成濟的手下人喝道:“司馬公平日裏養你們是幹嗎用的?難道不正是為了今天這樣的時刻嗎?”

成濟哆哆嗦嗦地問:“您看該怎麼辦?是殺還是綁起來?”

賈充瞪着眼説:“司馬公有令,只要死的。”

成濟這才壯起了膽,拿着長矛一直衝到曹髦的車前。曹髦大聲説:“你小子竟敢對我無禮?”誰知話還未説完,已被成濟一下子刺穿胸膛,從車上跌了下來,當場斷了氣。

司馬昭沒想到曹髦真的被手下人殺死,他有些心慌,更有些心虛。他馬上把大臣們召集起來,裝出非常傷心的樣子,擠出幾滴眼淚,假惺惺地説:“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大臣們心中都明白,卻誰也不敢吱聲。

司馬昭又問老臣陳泰:“發生了這樣的事,天下人會怎樣看我呢?”

陳泰想了想,説:“只有殺了賈充,才可以向世人謝罪。”

這話讓司馬昭聽了不順耳,他又問:“您再想想,還有什麼其他辦法嗎?”

陳泰説:“實在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司馬昭不再吭聲,心裏暗暗地盤算着這事如何處置才好。最後,他決定將罪責歸於成濟一人,下令將成濟斬首示眾。

就這樣,司馬昭把殺曹髦的事輕易地掩飾了過去;接着,他立曹奐為帝,即魏元帝。

Tags: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