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歷史故事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之死的歷史故事

欄目: 歷史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29W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20xx年11月6日),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北魏開國皇帝。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之死的歷史故事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出身代國王族,親自率領族人開疆拓土,復興祖業,創立了一個屬於拓跋鮮卑的國家,統一了中國北方。然而,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君主卻死在自己兒子手中,落得了一個非主流結局。

建國大業

拓跋是代國國君拓跋什翼犍的嫡孫。他六歲那年,代國為前秦苻堅所滅,家破國亡的慘痛經歷在他年幼的心靈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那是中國古代史上動盪不安的時期。僅僅七年後,苻堅率領不可一世的前秦大軍在淝水之戰中敗給東晉。前秦兵敗如山倒,政權很快土崩瓦解。兩年後,苻堅被殺,前秦實際上已經滅亡,中國北方重新陷入諸侯混戰的局面。

拓跋抓住這個機會,擺脱了對前秦的附庸,率領族人獨立。公元386年,十六歲的拓跋恢復代國國號,收攏鮮卑各部人馬。同年,他又將國號改為“魏”。

建國後,拓跋並沒有急着稱帝,而是一方面着手收編周圍的部落,擴充軍力,另一方面大力鼓勵農業生產,增強自身的實力。明智的決策很快就收到了實效,不少周邊勢力陸陸續續投奔而來,而拓跋不僅廣為接納,更能寬以待之。曾有來投的軍隊復又反叛,眾將都要去追討,拓跋卻攔住眾人:“如今我們事業草創,人心還未歸一,有人難免猶豫反覆,不足追討。”拓跋這種寬容的態度讓他和他的國家聲威日隆,不久後曾經反叛的部隊又紛紛重回了他的麾下。

讓拓跋奠定基業的戰爭,當屬北征柔然。柔然是匈奴人的後裔,曾役屬於鮮卑拓跋氏,後來因為代國的敗亡而叛離,轉而與拓跋氏的對手們聯手,不時興兵侵擾,成為魏國的心腹大患。

公元391年,拓跋率領大軍征討柔然。柔然自知實力不敵,於是一路北退,企圖以迴避的戰術拖垮魏軍。拓跋的軍隊連追六百里都沒能追到柔然主力,屬下將領心生懈怠情緒,紛紛向拓跋請求説:“賊匪已逃得太遠,而我們的糧草也已斷絕,不如早些回去吧。”拓跋卻反問諸將:“如果宰殺備用的馬匹充當糧草,當做三天的糧食,夠不夠?”眾將不知問話何意,只得如實回答説:“足夠。”於是,拓跋命令部隊殺馬充糧,加快速度追擊逃敵。終於在疾行數百里後,魏軍在大磧南牀山下追上了柔然主力。拓跋指揮部隊一鼓作氣,大敗對手,柔然死傷慘重,其東西兩部主將率眾投降,餘部丟盔棄甲遠遁漠北而去。得勝後的拓跋告訴身邊左右説:“你們知道我前幾天問三天糧食的話的意思了嗎?”眾將無人能解,回答不知。拓跋笑着説:“柔然部落為躲避我們,驅趕家畜奔逃多日,所以他們到了有水的地方一定會滯留。我用輕裝騎兵去追趕他們,計算道路的遠近,我料定不超過三天一定能趕上他們。”眾將聽後無不信服。

這場戰爭過後,柔然元氣大傷,短期內再無威脅魏國的可能。拓跋又通過幾場戰爭,掃清了其他敵對力量,並打敗了當時北方最強的國家後燕,取而代之,成為中原霸主。

公元398年,虎步中原的拓跋終於在羣臣的勸諫下宣佈稱帝,沿用國號“魏”,史稱北魏,同年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他下令效仿中原文明設置百官,劃分行署,制定各類典章制度、禮儀等,還大力發展文化教育。

病重多疑

多年來戎馬倥傯的征戰生涯使得拓跋精神過度緊張、恐懼不安。為了能夠延年益壽,他開始服用一種叫做寒食散的藥物。寒食散本來是東漢名醫張仲景配製用來治療傷寒的,北魏上層人士卻將其當成一種心理調適藥物和強身健體的藥物來服用。這種藥物服用後極易上癮,藥效也容易發作,發作起來類似於狂躁症。拓跋經常服用,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史料記載,拓跋常常懷有憂慮憤懣的情緒,一連幾天不吃飯,或通宵達旦不眠,臆想有災害發生。他越來越喜怒無常,回想昔日的成敗得失時,常常一整天自言自語,好像在和鬼神對話一樣。他將這些都歸咎於大臣們,説所有的大臣都不可以信任。他在上朝議事時,如果想起哪位大臣以往的錯誤,便會立刻下令將其處死。大臣們在他面前都屏聲斂氣,不敢多説一句話。饒是如此,仍有人因過度緊張而變了臉色,有人喘息不勻,有人走路不穩,有人説錯了話。拓跋都認為他們懷恨在心,竟然親手毆打他們,被打死的屍體都擺在天安殿前。

在這樣的恐怖統治之下,人人自危,官員們都無心公務,也不去監督別人。街巷裏盜賊盛行,行人稀少。原本欣欣向榮的北魏王朝呈現出一派破敗的景象,拓跋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天賜六年(409)七月,在北魏的一百多家慕容氏密謀逃走。拓跋知道後,將他們全部誅殺,前後一共殺了三百多人。八月,衞王拓跋儀擔心自己受到猜疑,逃亡國外。拓跋將他追回賜死。之後,拓跋又藉口説這一年天象屢次變動,準備殺死三十多名和拓跋儀有牽連的王族子弟。

這年十月,拓跋將長子拓跋嗣立為太子。按照北魏的祖制,太子的生母要被賜死,以避免其干預朝政。但拓跋嗣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不忍心母親被賜死,哀痛之至,哭得很傷心。拓跋為了安慰兒子,還專門講了漢武帝殺死鈎弋夫人的故事給他聽,告訴他賜死母親是為了防止外戚作亂。拓跋嗣聽不進去,依然很傷心。拓跋大怒。

拓跋嗣回宮後,日夜大哭。拓跋知道後,又召他入見。拓跋嗣的部下對他説:“孝順的兒子侍奉父親,小的責罰姑且承受,大的責罰就要躲避了。現在陛下正在生氣,您入宮後如遭不測,是陷陛下於不義之地。不如先出去躲一躲,等他怒氣稍微平息,再入宮也不遲。”拓跋嗣聽了這話,跑到外面躲起來了。

孽緣結惡果

太子失蹤,讓拓跋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他在宮中愈發暴怒,宮人們紛紛迴避,唯恐引火燒身。

這天,拓跋珪和賀夫人大吵了一架,盛怒之下的拓跋揚言要殺死賀夫人,並將她囚禁起來。

這位賀夫人的身份可不簡單。按照輩分來説,她本是拓跋的小姨,是拓跋母親賀太后的妹妹。拓跋到賀蘭部時,看到小姨很美,便想納為自己的嬪妃。母親賀太后極力反對,理由是“她太美了,一定會帶來災禍。何況她已經有丈夫了”。拓跋不聽,派人暗中將小姨的丈夫殺死,並將小姨納為自己的妃子,生下了清河王拓跋紹。

拓跋紹是個兇惡殘忍又遊手好閒的公子哥兒。他時常搶劫行人,射殺街巷裏的豬狗,以此取樂。拓跋曾經憤怒地將他倒吊在井裏,直到他奄奄一息才放出來。拓跋希望兒子能走正道,但拓跋紹總是不聽。兩人關係一直不睦。

這天晚上,賀夫人祕密送信給拓跋紹,要兒子來救她。拓跋紹當時只有十六歲,卻帶着私人衞隊,由宦官帶路進入宮中,闖入拓跋的寢宮。侍奉皇帝的宮人大喊:“賊寇來了!”拓跋驚醒,四處找防身的武器卻沒找到,竟然被拓跋紹亂刀砍死,時年只有三十九歲。

拓跋嗣在外聽到消息,立刻返回宮中,平息了這場事變,並賜死了拓跋紹和他的母親。拓跋嗣即皇位,即明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