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寓言 > 民間故事

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

欄目: 民間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87W

民間故事,屬於民間文化的範疇,具體地來説,它是民間文學裏重要門類之一,關於那些民間經典的傳説小故事你瞭解多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

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篇一

到過江西上饒銅鈸山的人都知道,延綿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銅鈸山,除了自然生態好、野生動物多、風景綺麗迷人外,還有一道奇特的景觀,那就是銅鈸山的廟宇。要説這廟宇有何出奇,奇就奇在遍佈銅鈸山鄉野的二十多座廟宇,供奉的不是觀音菩薩,而是馬氏夫人。

馬氏夫人是何人?為何在銅鈸山的老百姓心中有這麼高的位置?説來話長,咱還得從河南洛陽陳家説起。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洛陽陳敬翁員外家祥雲繚繞,十分喜慶熱鬧。眾人一看,原來是陳員外夫人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相貌端莊、骨骼清奇的女兒。看到女兒這般清秀好看,如鳳似鸞,陳員外喜出望外,便給她取名為“鳳”,預示着女兒將來成就一番大業。

轉眼陳鳳到了十一歲。那天,她獨自在洛陽城郊遊玩,突然,天上閃過一道耀眼的金光,還未等陳鳳弄清是怎麼回事,一朵祥雲落在了陳鳳的頭頂。她一抬頭,只見祥雲上慈祥的聖母娘娘正和藹地望着她,陳鳳立即叩拜。聖母娘娘見小小女孩如此活潑可愛又識禮,心中暗喜,就悄悄地傳授給了她幾句話,叫她一直要牢記在心頭。陳鳳不僅默默地記着,而且還日日勤學苦練。後來她才知道,聖母娘娘傳授給她的是“先天大道”之祕訣。

十六歲那年,同鄉的馬員外看中了陳鳳,想要她嫁給自己的兒子,便託媒人來到陳家説媒。陳員外見馬員外的兒子一表人才,就答應了。陳鳳想到父母的養育之恩,也奈何不得,就同意了。可過門後,陳鳳仍沒有忘記聖母娘娘傳授給她的“先天大道”祕訣,一直還在苦心修行。只因家事繁雜,凡人的慾念頗多,為了修煉完成聖母傳授的祕訣,陳鳳只有背井離鄉,來到了當地幽靜的小香山勤修苦練。這一去就是七八年。

一日,陳鳳來到洛陽城,見城門口圍了許多人,她湊上前一看,原是皇上卧病不起,宮中太醫診治無效,只好四處張貼皇榜,請民間神醫為皇帝治病。

陳鳳一看,二話沒説,揭下皇榜,被差役帶進京城。

一進皇宮,這才發現,宮中己彙集了全國各地來的名師神醫,可沒有一位能治好皇上之病。這時,皇后和羣臣見來了這麼一位相貌端莊、仙風道骨的女子,不覺有幾分疑惑,便問:“你乃何方神醫,不知用什麼靈丹妙藥來給皇上治病?”陳鳳拿出了一藥丸應道:“我乃洛陽小女陳鳳,此藥是我數年煉出的金丹,今特獻給皇上。”

果然,皇上服下後,大病即愈。於是,皇上甚喜,便想把她留在皇宮,陳鳳堅決不允。皇上一聽更覺得此人稀罕少見,便決定按皇榜承諾,賜予她高官厚祿,可陳鳳還是不要。宋皇見此女子不僅不圖富貴不貪錢財,而且長相端莊,慈眉善目,醫術高明,想必她非凡人,一番詢問後,知她身世,宋皇御筆親寫誥命一道,冊封她為護國佑民修真悟道元素馬氏夫人。

馬氏夫人謝過皇恩,手持宋皇御筆誥命回到了洛陽家中。

聽説被皇帝冊封的馬氏夫人回來了,村裏男女老少都圍了過來,見她離家多年,現在終於修煉得道,都為她高興賀喜。

村裏人很是好奇地問:“請問馬氏夫人,你修煉這麼多年,修得的到底是什麼善果?”馬氏夫人回答説:“凡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便是修好人的品行、品德,人道修圓滿了才能修好仙道。”馬氏夫人簡短的兩句話,便道出了修行得道、為民做事的真諦。讓村裏人領悟不少,都説陳家生了個好女兒。

可這次馬氏夫人回來後,沒在家待幾天,又要出去雲遊四方,家人問她出去幹嗎,她説要去勸化凡人改惡修善,並用自己的道術驅魔除害,為民治病,救難濟急。

這時,村裏一位懂八卦識面相的長老對她父親陳敬翁悄悄説道:“看來你家的這個女兒,並非是一般凡人投胎呀!”

“哦?”一聽此話,陳敬翁臉上露出了幾分驚愕和疑惑,正待他要細問根源時,忽見空中閃過一道金光,一團祥雲降至他們的頭頂,雲端上依稀可見一對金童玉女手捧丹書,左右侍奉着聖母娘娘立在半空。天庭中,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來:“馬氏夫人,你乃天宮七仙女中老四投胎,你下凡間乃是來拯救百姓於水火苦難之中的。你慧根很深,興善度世,救難濟急,現已功德圓滿,可以去尋找一座仙境名山,悟道修煉,並坐鎮該地,繼續開化求度凡民。”

聖母娘娘飄然而去,馬氏夫人的父親陳敬翁發現不遠處的草地上跪着一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馬氏夫人。沒想到,女兒果然是仙女投胎。村裏長老一算日子,今日正是庚申年二月初六。

原來,馬氏夫人雖然修真悟道,脱胎神化,但一直未正式被聖母娘娘立為仙人。今日,聖母娘娘正是給馬氏夫人指引前程呢。

馬氏夫人聽後,滿心歡喜,感恩不盡。於是,她照聖母娘娘的旨意出行,所到之處,驅魔避邪,給人治病,從來不收他人錢財,所經之地都留下了很好的名聲。從此,馬氏夫人的道行越來越高,名聲也越來越響。

這日,馬氏夫人來到信州,見銅鈸山一帶森林茂密,峯巒疊起,巍然矗立。這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環境幽雅寂靜,猶如仙境一般。馬氏夫人頓悟,這不正是聖母娘娘給她指引悟道修煉的好地方嗎?此乃天意,於是,她決定坐鎮銅鈸山。

銅鈸山乃是一方聖地,地處三省交界之處。這日,馬氏夫人仙遊到福建境內。當地有一大富人家,主人雙目失明,到處求醫都不見好轉,得知馬氏夫人來此,就前去求醫,經馬氏夫人精心診治,他的眼睛很快就復明了。主人為了報答馬氏夫人,給了她很多銀兩,可馬氏夫人分文不收。主人急了,問道:“你不收銀兩,那叫我如何報答你?”馬氏夫人説:“報答不必,有你這句話就夠了!”主人連忙説:“不行不行!那我能為你做些什麼?”馬氏夫人想了想説:“如你真想做點什麼,那你就到銅鈸山去選一處有五道青山的地方,建一座寺廟吧。”一聽説建寺廟,主人知道這是行善事、佑百姓的好事,於是他從龍泉出發,沿武夷山向東一直尋覓而來。

按馬氏夫人所言,他終於尋找到了一個有五道青山的地方。他問當地一打柴人:“這叫什麼地方?”打柴人告訴他,這是銅鈸山的五道尖。“五道尖,好地方、好地方!”他連連拍手叫絕,決定就在此為馬氏夫人建一座寺廟。

可抬眼望去,五道尖地方很大,這寺廟建在哪裏好呢?又建多大才能讓馬氏夫人滿意呢?為這事,他專程又跑了回去,向馬氏夫人説:“五道尖是個好地方,可不知那寺廟建在什麼位置好,你想建多大?”馬氏夫人説:“你在那茅草坪上點一把火,火燒到多大的地方,寺廟就建多大。”

主人會意後,即刻返回五道尖,找到了一塊茅草坪,他點燃了一把火,結果火只燒了一小塊地方。不久,主人就在火燒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寺廟,由於馬氏夫人給他治好眼睛帶來了光明,於是,他給這寺廟就取名為光明殿。

馬氏夫人甚喜,遵從聖母的旨意,從此坐鎮光明殿,繼續悟道苦修,善度眾生。從那個時候起,當地百姓就稱光明殿為馬氏夫人廟。

馬氏夫人廟立起之後,馬氏夫人除了在寺廟中悟道修行,還給百姓治病除邪。

豈知,這銅鈸山中有一巨蟒,經多年修煉,已漸成人形,危害四方。也就在此時,這一帶的百姓一個個都生病卧牀,馬氏夫人覺得奇怪,便到河中一看,才知百姓是中了蟒妖在河上游下的毒。馬氏夫人一邊採藥為百姓治病,一邊想着如何為民除害,斬掉蟒蛇妖。

這天,馬氏夫人順十五都港往上尋找蛇妖的蹤跡,終於在銅鈸山尖找到了蟒蛇妖的巢穴。為了引蛇出洞,她捆了一垛柴點燃,然後拋入洞中,想用煙霧把蛇妖薰出來。此招果真奏效,蛇妖被這突如其來的濃煙薰得惱怒不已,出得洞來,見是一女子所為,便張開血盆大口,朝馬氏夫人猛撲過來。

馬氏夫人見蟒蛇妖已經發威,一個閃身,抽出寶劍迎頭就是一劍……就這樣,馬氏夫人與這妖孽在銅鈸山尖大戰了三天三夜,直殺得銅鈸山尖原來峭立的山峯,都被蟒蛇妖的尾巴夷為平地。經過三天苦戰,蟒蛇妖精疲力竭,動作緩慢,馬氏夫人已看出了蟒蛇妖氣數已盡,便飛快地舉起寶劍斬向蟒蛇妖的尾巴。蛇妖敗陣,順河流倉皇逃竄。馬氏夫人立即從山路追趕。當她走到五道尖上時,凝目一望,見蟒蛇妖正要逃到長岡(張叔夜封地,現塔底),就抄近路在一座山頭截住了蟒蛇妖。她用法寶金鐘壓住蟒蛇妖的七寸,但那妖怪的頭和尾巴還可以擺動,為了防止它再次逃脱,馬氏夫人就日夜坐在山頭上看守蟒蛇妖。

一天,觀音菩薩路過此地,見馬氏夫人坐守的山頭沒處遮風躲雨,也沒有水喝,於是,她用拂塵在山崖上掃了幾下,留下數道溝壑,然後,觀音又用柳枝蘸了淨瓶裏的聖水,在山崖頂滴了一滴。頃刻間,觀音滴水之處就變成了一汪泉水,解了馬氏夫人的無水之苦。

天長日久,邪不壓正,在馬氏夫人的鎮壓下,蟒蛇妖最後變成了一塊巨石。至今還隱約可見那“蟒蛇”的頭伸到河裏喝水,蛇尾則橫在後面的山脊上。

現在,那被觀音留下數道溝壑的地方就叫觀音崖,馬氏夫人坐守的山頭就叫仙人掌山。觀音滴水成泉的那汪泉水到現在還在汩汩地往外冒,當地百姓一生病,就會上山採此處泉水喝,據説喝了之後病很快就會好了。

當地百姓為感謝馬氏夫人為民除害鎮壓蟒妖的功德,又在仙人掌山上修建了一座寺廟,人稱西石寺,廟中供奉的正是馬氏夫人。

銅鈸山方圓數百里,馬氏夫人對當地村民百姓來説是有求必應,大慈大悲。於是,五道尖馬氏夫人廟的香火也越來越旺。因為五道尖是馬氏夫人修成正果的地方,所以人們就把這裏叫成了“悟道尖”,馬氏夫人也儼然成了銅鈸山的觀音菩薩。

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篇二

明朝中期,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隨父在湖北安陸府度日。當時明王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凡皇族宗親大部分都賜一塊封地,欽封為王、侯,讓他們到封地去享清福,但不得返回京城,更不許參與朝政。朱厚□的父親是武宗皇帝的叔父,被封為安陸王。

俗話説:天高不為高,人心第一高。朱厚久住安陸王府,雖成年累月生活在花天酒地之中,但因遠離京城,不能參與朝政,不免有幾分被遺棄的感覺。平時,朱厚□在王府內外交朋友,飲酒作樂,偶爾談及朝廷政事,往往流露出抑鬱情緒。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正德十六年的一天,久不與朝廷聯繫的安陸王突然接到一份朝廷的緊急文書,大意是:武宗皇帝現已駕崩,他沒有兒子,因而生前不曾指定繼位人,由攝政大臣確定,武宗皇帝在各處封地的堂兄弟中,誰最先趕到京城,就該誰登基繼位。

朱厚□聞聽此訊,喜形於色,急忙備齊良馬快車,慾火速趕到京城繼位。他的一位酒肉朋友站出來當頭潑了一瓢冷水,斷言朱厚□如此趕路只會最後進京城,留下終生遺憾。朱厚□當時心急如焚,哪裏聽得進這種不吉利的話?怒髮衝冠的朱厚□下令將進言者責打50大板,逐出王府。眾人一起跪下求情。古訓雲:“遇事留一線,事後好見面。”朱厚□便改口讓他説出其中的緣由。那位進言者面無愧色,説:“在皇族的封地中,數安陸府最遠,況且一路上免不了大小官員迎進送出會耽誤不少時日,趕到京城必是大勢已去。”

“照你這樣説,只有坐失良機了?”朱厚□餘怒未息。

“我倒是有個辦法,不過此法不雅,只怕你難以接受。”進言人説話時面露難色。

“你快點説出來,別誤了我的大事!”朱厚□急不可耐地催促着。進言人還是三緘其口,搖頭不語。直到朱厚□賭咒發誓,保證不會責怪他時,那位朋友才神祕兮兮地説:“你只有拋卻威嚴坐進囚車日夜兼程,免去迎送的麻煩和請吃送禮的拖沓,才可能最快抵達京城。”

朱厚□當皇帝心切,也就顧不上面子了。他當即要來一輛囚車,二話不説就鑽了進去。囚車上貼着斗大的兩個字:欽犯。堂堂的安陸王,就這樣被作為囚犯押往京城。

朱厚□一行人馬不停蹄趕到竟陵驛站,已是黃昏時分。飢腸轆轆、口渴舌燥的朱厚□真想到酒館中大吃大喝一頓,甚至想用雙手捧起路邊池塘裏的髒水猛喝一陣。然而,進言者的警言提醒他萬不能暴露身份,以防泄漏天機,招惹麻煩。直到通過驛站後,朱厚□才讓車伕到竟陵街頭買回一袋粘有芝麻的圓形烙餅,摻和着池水飽餐一頓。有道是飢不擇食,朱厚□竟越吃越有滋味……

再説朱厚□的堂兄弟們接到朝廷緊急文書後,個個都是聞風而動、快馬加鞭趕往京城,務必搶班稱帝。然而欲速則不達,沿路地方官員聽説他們是趕到京城登基去的,面對未來的天子,豈敢怠慢?大小官員無不備齊厚禮,擺好喜宴,就像對待當朝皇帝一樣盛情接待。這樣一來,導致他們行似烏龜,走如蝸牛,一天走不了多少路程。當他們還在路途中的酒宴上把盞推杯時,京城傳來消息,朱厚

已經繼位登基,改年號為嘉靖。

朱厚□所在的湖北安陸府路途遙遠,因何能搶先趕到京城?這對他們來説真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團。

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朱厚□捷足先登坐上皇位,不僅是那位朋友為他出謀劃策,也得益於營養豐富味道可口的竟陵烙餅。後來一提起竟陵烙餅,朱厚□津津樂道。他不止一次地向大臣和廚師介紹竟陵烙餅的形狀和滋味。經朱厚□的詳述,京城的廚師們也學會了調製這種烙餅,並給它取名“皇紹餅”。時至今日,人們仍可在白案館裏品嚐到形圓味美的皇紹餅。

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篇三

剛解放那會兒,我只有十八歲,是個軍郵員,就是現在的郵政投遞員。所不同的是,現在的郵遞員貴重郵件送的都是取貨單據,而那時候,軍郵員送的可都是實物,因此,為了保證郵件一路上的安全,軍郵員腰裏都掛着駁殼槍。

話説這一天,我身背一大兜郵件,天還沒亮就離開了縣郵政局。一路上風塵僕僕,走鄉串村地奔波忙碌着。下午時分,那兜裏的郵件,就送出了一大半。為了爭取時間,早日把郵件送完,我並沒有在老鄉家裏搭夥,而是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這會兒,我見天色不早了,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了,便來到一片楊樹林裏,隨手把盛郵件的兜子放在地上,然後,拿出兩隻涼饅頭,兩隻鹹雞蛋,就着軍用水壺裏的涼白開,津津有味地大嚼了起來。

我正吃得帶勁,就聽到身邊有一陣輕微的窸窸窣窣的聲音。雖然動靜不大,但還是被軍人出身的我給捕捉到了。我的心繃緊了,以為遇到了情況。我一邊裝作若無其事地嚼着,一邊悄悄拔出了駁殼槍,猛地轉過身,怒目圓睜,用槍逼視着前方,嘴裏不由得大喊了一聲:“不許動?”

然而出乎我的意外,眼前根本沒有人,只見不知從哪裏鑽出的一隻野老鼠,正大着膽子翻我的郵件兜呢,把其中一個裝滿人民幣的郵件,都咬爛了,弄得滿地都是紙屑。我一看,可氣壞了。不由分説,衝上前去,抬起右腳,朝着那隻老鼠,狠狠地踢了過去。老鼠慘叫了幾聲,翻了幾個過兒,在3米遠的地方,當場斃了命。

我看着被老鼠咬破的郵件,仍不解氣,不由得又罵了兩聲“娘”,這才收拾收拾東西,準備上路。

就在這時,可了不得了,就見一隻碩大無比的老鼠,擋住了我的去路,正瞪着兩隻鼠眼望着我呢。

我不由一驚。為什麼?我也是從小長在農村,老鼠這東西見得多了,可我從來也沒見過這麼大的老鼠。只見這隻老鼠,個頭比一般的貓還大,油光鋥亮,虎視眈眈。難道這就是人們傳説中的鼠王嗎?

就在我愣神的一瞬間,就見這隻大老鼠,尖嘴伏地,“吱吱”叫個不停。工夫不大,好傢伙,黑壓壓,密麻麻,成百上千的老鼠,把我裏三層外三層圍了個風雨不透,水泄不通。

我雖然見多識廣,可也從來沒見過這種陣勢,連忙拔出手槍,可又放下了。手槍裏只有二十發子彈,用手槍打羣鼠,那可真是花和尚使繡花針——有勁使不出啊。

正為難之際,我一眼瞧見腳邊的地上,有一根碗口粗的楊樹棍,不由得眼睛一亮,連忙彎腰拾起了那截樹棍,使出渾身的力氣,如猛虎下山,與羣鼠打在了一起。

按我的想法,老鼠哪有不怕人的,只要我一出手,打死它幾隻,其它的老鼠,還不都跑光了?

我可想錯了。這些老鼠,彷彿訓練有素,你打倒它一隻,又會上來一羣,一點都不怕死。人的力氣畢竟有限,經過這車輪戰,時間長了,我便感到體力有些不支。直到這時,我才猛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雖然我打死了不少老鼠,老鼠不但不見少,反而從四面八方越聚越多。我用眼睛的餘光才發現,原來那隻大老鼠,還在不停地尖嘴伏地,召喚着援兵哪?

我也試圖衝過去,先把那隻大老鼠打死,擒賊先擒王,只有打倒了那隻鼠王,我才可能有救。然而,那些老鼠彷彿知道我的心思似的,一邊保護着那隻大老鼠,一邊拼命地向我進攻。

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偏僻鄉野,路上連一個行人也沒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忍不住有些悲哀:我這算什麼,偌大的一個大活人,竟然被一羣老鼠給吃了,這要讓人家知道了,不笑掉大牙那才怪呢。

死神在一步步逼近。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只見傍晚的天空,一下子變得漆黑一片,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就見近百隻貓頭鷹,尖叫着,如離弦之箭,俯衝了下來,向着那羣鼠撲去。

其中有一隻腳上有銅環的貓頭鷹,更是兇猛異常。它顯然是這羣貓頭鷹的首領,它狂叫着向那隻鼠王撲去。好一場鷹鼠大戰,戰況之激烈,聞所未聞,看得我目瞪口呆驚心動魄。貓頭鷹不愧是老鼠的天敵,只幾個回合下來,貓頭鷹便大獲全勝,那隻碩大無比的鼠王,更是成了腳上有銅環的貓頭鷹口裏的美味佳餚。

彷彿為了向我表功,那隻腳上有銅環的貓頭鷹,親熱地在我的頭頂上方低飛着,歡快地鳴叫着。我望着那隻銅環,一下子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原來一年前的一天,我也和今天一樣去投遞郵件。天下着大雨,路上很滑,泥濘極了。正走着,猛然見到路邊有一隻受傷的小貓頭鷹,正趴在水窪裏痛苦地掙扎着。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心疼極了,便把這隻貓頭鷹送到了住在前邊村裏的我的對象劉小紅家裏。經過我和劉小紅精心的飼養,這隻小貓頭鷹傷愈了。我們倆又為它用子彈殼做了一隻漂亮的小銅環,把它放回了大自然。當時那隻貓頭鷹在我們頭頂,飛了一圈又一圈,最後才戀戀不捨地飛走了。

我怎麼也想不到,這隻貓頭鷹竟然這樣通人性,一年以後會救了我,真是太離奇了。不知什麼時候,那羣貓頭鷹排着整齊的隊伍離去了,而我還傻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民間故事,屬於民間文化的範疇,具體地來説,它是民間文學裏重要門類之一,關於那些民間經典的傳説小故事你瞭解多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民間經典傳説小故事篇一

到過江西上饒銅鈸山的人都知道,延綿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銅鈸山,除了自然生態好、野生動物多、風景綺麗迷人外,還有一道奇特的景觀,那就是銅鈸山的廟宇。要説這廟宇有何出奇,奇就奇在遍佈銅鈸山鄉野的二十多座廟宇,供奉的不是觀音菩薩,而是馬氏夫人。

馬氏夫人是何人?為何在銅鈸山的老百姓心中有這麼高的位置?説來話長,咱還得從河南洛陽陳家説起。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洛陽陳敬翁員外家祥雲繚繞,十分喜慶熱鬧。眾人一看,原來是陳員外夫人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相貌端莊、骨骼清奇的女兒。看到女兒這般清秀好看,如鳳似鸞,陳員外喜出望外,便給她取名為“鳳”,預示着女兒將來成就一番大業。

轉眼陳鳳到了十一歲。那天,她獨自在洛陽城郊遊玩,突然,天上閃過一道耀眼的金光,還未等陳鳳弄清是怎麼回事,一朵祥雲落在了陳鳳的頭頂。她一抬頭,只見祥雲上慈祥的聖母娘娘正和藹地望着她,陳鳳立即叩拜。聖母娘娘見小小女孩如此活潑可愛又識禮,心中暗喜,就悄悄地傳授給了她幾句話,叫她一直要牢記在心頭。陳鳳不僅默默地記着,而且還日日勤學苦練。後來她才知道,聖母娘娘傳授給她的是“先天大道”之祕訣。

十六歲那年,同鄉的馬員外看中了陳鳳,想要她嫁給自己的兒子,便託媒人來到陳家説媒。陳員外見馬員外的兒子一表人才,就答應了。陳鳳想到父母的養育之恩,也奈何不得,就同意了。可過門後,陳鳳仍沒有忘記聖母娘娘傳授給她的“先天大道”祕訣,一直還在苦心修行。只因家事繁雜,凡人的慾念頗多,為了修煉完成聖母傳授的祕訣,陳鳳只有背井離鄉,來到了當地幽靜的小香山勤修苦練。這一去就是七八年。

一日,陳鳳來到洛陽城,見城門口圍了許多人,她湊上前一看,原是皇上卧病不起,宮中太醫診治無效,只好四處張貼皇榜,請民間神醫為皇帝治病。

陳鳳一看,二話沒説,揭下皇榜,被差役帶進京城。

一進皇宮,這才發現,宮中己彙集了全國各地來的名師神醫,可沒有一位能治好皇上之病。這時,皇后和羣臣見來了這麼一位相貌端莊、仙風道骨的女子,不覺有幾分疑惑,便問:“你乃何方神醫,不知用什麼靈丹妙藥來給皇上治病?”陳鳳拿出了一藥丸應道:“我乃洛陽小女陳鳳,此藥是我數年煉出的金丹,今特獻給皇上。”

果然,皇上服下後,大病即愈。於是,皇上甚喜,便想把她留在皇宮,陳鳳堅決不允。皇上一聽更覺得此人稀罕少見,便決定按皇榜承諾,賜予她高官厚祿,可陳鳳還是不要。宋皇見此女子不僅不圖富貴不貪錢財,而且長相端莊,慈眉善目,醫術高明,想必她非凡人,一番詢問後,知她身世,宋皇御筆親寫誥命一道,冊封她為護國佑民修真悟道元素馬氏夫人。

馬氏夫人謝過皇恩,手持宋皇御筆誥命回到了洛陽家中。

聽説被皇帝冊封的馬氏夫人回來了,村裏男女老少都圍了過來,見她離家多年,現在終於修煉得道,都為她高興賀喜。

村裏人很是好奇地問:“請問馬氏夫人,你修煉這麼多年,修得的到底是什麼善果?”馬氏夫人回答説:“凡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便是修好人的品行、品德,人道修圓滿了才能修好仙道。”馬氏夫人簡短的兩句話,便道出了修行得道、為民做事的真諦。讓村裏人領悟不少,都説陳家生了個好女兒。

可這次馬氏夫人回來後,沒在家待幾天,又要出去雲遊四方,家人問她出去幹嗎,她説要去勸化凡人改惡修善,並用自己的道術驅魔除害,為民治病,救難濟急。

這時,村裏一位懂八卦識面相的長老對她父親陳敬翁悄悄説道:“看來你家的這個女兒,並非是一般凡人投胎呀!”

“哦?”一聽此話,陳敬翁臉上露出了幾分驚愕和疑惑,正待他要細問根源時,忽見空中閃過一道金光,一團祥雲降至他們的頭頂,雲端上依稀可見一對金童玉女手捧丹書,左右侍奉着聖母娘娘立在半空。天庭中,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來:“馬氏夫人,你乃天宮七仙女中老四投胎,你下凡間乃是來拯救百姓於水火苦難之中的。你慧根很深,興善度世,救難濟急,現已功德圓滿,可以去尋找一座仙境名山,悟道修煉,並坐鎮該地,繼續開化求度凡民。”

聖母娘娘飄然而去,馬氏夫人的父親陳敬翁發現不遠處的草地上跪着一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馬氏夫人。沒想到,女兒果然是仙女投胎。村裏長老一算日子,今日正是庚申年二月初六。

原來,馬氏夫人雖然修真悟道,脱胎神化,但一直未正式被聖母娘娘立為仙人。今日,聖母娘娘正是給馬氏夫人指引前程呢。

馬氏夫人聽後,滿心歡喜,感恩不盡。於是,她照聖母娘娘的旨意出行,所到之處,驅魔避邪,給人治病,從來不收他人錢財,所經之地都留下了很好的名聲。從此,馬氏夫人的道行越來越高,名聲也越來越響。

這日,馬氏夫人來到信州,見銅鈸山一帶森林茂密,峯巒疊起,巍然矗立。這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環境幽雅寂靜,猶如仙境一般。馬氏夫人頓悟,這不正是聖母娘娘給她指引悟道修煉的好地方嗎?此乃天意,於是,她決定坐鎮銅鈸山。

銅鈸山乃是一方聖地,地處三省交界之處。這日,馬氏夫人仙遊到福建境內。當地有一大富人家,主人雙目失明,到處求醫都不見好轉,得知馬氏夫人來此,就前去求醫,經馬氏夫人精心診治,他的眼睛很快就復明了。主人為了報答馬氏夫人,給了她很多銀兩,可馬氏夫人分文不收。主人急了,問道:“你不收銀兩,那叫我如何報答你?”馬氏夫人説:“報答不必,有你這句話就夠了!”主人連忙説:“不行不行!那我能為你做些什麼?”馬氏夫人想了想説:“如你真想做點什麼,那你就到銅鈸山去選一處有五道青山的地方,建一座寺廟吧。”一聽説建寺廟,主人知道這是行善事、佑百姓的好事,於是他從龍泉出發,沿武夷山向東一直尋覓而來。

按馬氏夫人所言,他終於尋找到了一個有五道青山的地方。他問當地一打柴人:“這叫什麼地方?”打柴人告訴他,這是銅鈸山的五道尖。“五道尖,好地方、好地方!”他連連拍手叫絕,決定就在此為馬氏夫人建一座寺廟。

可抬眼望去,五道尖地方很大,這寺廟建在哪裏好呢?又建多大才能讓馬氏夫人滿意呢?為這事,他專程又跑了回去,向馬氏夫人説:“五道尖是個好地方,可不知那寺廟建在什麼位置好,你想建多大?”馬氏夫人説:“你在那茅草坪上點一把火,火燒到多大的地方,寺廟就建多大。”

主人會意後,即刻返回五道尖,找到了一塊茅草坪,他點燃了一把火,結果火只燒了一小塊地方。不久,主人就在火燒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寺廟,由於馬氏夫人給他治好眼睛帶來了光明,於是,他給這寺廟就取名為光明殿。

馬氏夫人甚喜,遵從聖母的旨意,從此坐鎮光明殿,繼續悟道苦修,善度眾生。從那個時候起,當地百姓就稱光明殿為馬氏夫人廟。

馬氏夫人廟立起之後,馬氏夫人除了在寺廟中悟道修行,還給百姓治病除邪。

豈知,這銅鈸山中有一巨蟒,經多年修煉,已漸成人形,危害四方。也就在此時,這一帶的百姓一個個都生病卧牀,馬氏夫人覺得奇怪,便到河中一看,才知百姓是中了蟒妖在河上游下的毒。馬氏夫人一邊採藥為百姓治病,一邊想着如何為民除害,斬掉蟒蛇妖。

這天,馬氏夫人順十五都港往上尋找蛇妖的蹤跡,終於在銅鈸山尖找到了蟒蛇妖的巢穴。為了引蛇出洞,她捆了一垛柴點燃,然後拋入洞中,想用煙霧把蛇妖薰出來。此招果真奏效,蛇妖被這突如其來的濃煙薰得惱怒不已,出得洞來,見是一女子所為,便張開血盆大口,朝馬氏夫人猛撲過來。

馬氏夫人見蟒蛇妖已經發威,一個閃身,抽出寶劍迎頭就是一劍……就這樣,馬氏夫人與這妖孽在銅鈸山尖大戰了三天三夜,直殺得銅鈸山尖原來峭立的山峯,都被蟒蛇妖的尾巴夷為平地。經過三天苦戰,蟒蛇妖精疲力竭,動作緩慢,馬氏夫人已看出了蟒蛇妖氣數已盡,便飛快地舉起寶劍斬向蟒蛇妖的尾巴。蛇妖敗陣,順河流倉皇逃竄。馬氏夫人立即從山路追趕。當她走到五道尖上時,凝目一望,見蟒蛇妖正要逃到長岡(張叔夜封地,現塔底),就抄近路在一座山頭截住了蟒蛇妖。她用法寶金鐘壓住蟒蛇妖的七寸,但那妖怪的頭和尾巴還可以擺動,為了防止它再次逃脱,馬氏夫人就日夜坐在山頭上看守蟒蛇妖。

一天,觀音菩薩路過此地,見馬氏夫人坐守的山頭沒處遮風躲雨,也沒有水喝,於是,她用拂塵在山崖上掃了幾下,留下數道溝壑,然後,觀音又用柳枝蘸了淨瓶裏的聖水,在山崖頂滴了一滴。頃刻間,觀音滴水之處就變成了一汪泉水,解了馬氏夫人的無水之苦。

天長日久,邪不壓正,在馬氏夫人的鎮壓下,蟒蛇妖最後變成了一塊巨石。至今還隱約可見那“蟒蛇”的頭伸到河裏喝水,蛇尾則橫在後面的山脊上。

現在,那被觀音留下數道溝壑的地方就叫觀音崖,馬氏夫人坐守的山頭就叫仙人掌山。觀音滴水成泉的那汪泉水到現在還在汩汩地往外冒,當地百姓一生病,就會上山採此處泉水喝,據説喝了之後病很快就會好了。

當地百姓為感謝馬氏夫人為民除害鎮壓蟒妖的功德,又在仙人掌山上修建了一座寺廟,人稱西石寺,廟中供奉的正是馬氏夫人。

銅鈸山方圓數百里,馬氏夫人對當地村民百姓來説是有求必應,大慈大悲。於是,五道尖馬氏夫人廟的香火也越來越旺。因為五道尖是馬氏夫人修成正果的地方,所以人們就把這裏叫成了“悟道尖”,馬氏夫人也儼然成了銅鈸山的觀音菩薩。

Tags: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