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一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5.89K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説課稿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一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6篇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一課時十幾減9。 2、教材簡析:20以內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作為第一課時尤為重要,通過系統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

3、教學目標: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構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

⑶感受20以內退位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⑷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與創造的快樂。 4、教學重點:探究算法,正確計算。

5、教學難點: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説教法:

本節課屬於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裏要説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三、説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説教學程序

㈠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選擇話題,通過灰太狼和喜羊羊童話愉快的情景與數學學科的聯繫,引出課題。 ㈡探究新知,構建方法。 1、解決“賣氣球”問題。 2、解決“套圈遊戲”問題。

3、解決“賣風車,猜字謎”問題。

4、小結計算方法,選取自己喜歡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5、閲讀課本,質疑問難。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通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退位減法的基本思路。 ㈢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通過由淺入深,形式各異的練習,鞏固基本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同時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㈣課堂小結,激勵評價。

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五、説板書設計。

板書要一目瞭然,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主要體現學生得出的計算過程。設計如下:十幾減九

15 – 9 = 6

六、教學反思:

根據新的教學理念,我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從創設問題情境入手,激發探究的熱情,引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組織學生廣泛交流,呈現算法多樣化,培養了創新精神和思維的靈活性,真正讓學生經歷在實際情況中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獲得探索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不足之處,沒有很好的激發學生算題多樣化,拓開學生的思維。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中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學習的好壞,將對以後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影響。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它是進一步學習口算的基礎,是在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是計數單位不同,這裏以十為計數單位。例如20+10,計算時想2個十加1個十是3個十,就是30,這樣安排有助於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可以直接相加減的認識,為後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基礎,因此,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基礎訂為教學目標是:

(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經歷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的'概括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在有意義的問題情景和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難點:是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二、説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於是在教學中利用、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然後探索出多種不同的算法,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

採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發現動手操作,並動口表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成功之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是達到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三、説教學流程

教學本節課共安排了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創設情境,激情引趣。結合教材創設“公園花卉展”的真實情景,由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與此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樣既複習了原來所學的知識,又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使他們一開始便以一種愉悦的情緒進入學習情境,為能主動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第二個環節是合作學習、探究新知。新課程在《基本理念》中強調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大量的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參與知識的再創造過程,實現從不知到已知,從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轉化。具體過程我是這樣安排的:第一步,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在情境圖中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第二步是探討10+20的計算方法,在這一步中先讓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然後着重讓學生探討10+20的計算方法。這樣放手讓學生獨立列式,並探索計算方法,給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的空間,通過學生思考,各自都有發現,都有收穫,這樣使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成功之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而後教師根據學生們的彙報板書:10+20=30。第三步是自選算法,形成思路。在這裏教師讓學生合作,解決另外的加法問題,同時告訴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這樣讓學生把剛才的算法在大腦中形成思想,不但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理念,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第四步是算法遷移,形成技能。這一步是讓學生解決整十數減整十數的問題,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驗,很容易就掌握了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第三個環節是實踐應用、鞏固新知。因為國小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識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注意

四、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比較精簡,在探究體驗這一環節中根據學生的回答寫出加、減法算式,這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總之,本節課在設計上力求體現自主化、活動化、生活化、情感化的新課程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學》一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統計》。這節課是在學生對用數槓進行統計,100以內數的數數和寫數的一定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為此,我設定了:

1、認知目標:

(1) 能將信息整理分類。

(2) 能對每類的對象進行統計並將結果登入表內。

(3) 會在格子紙上畫簡單的統計圖。

2、情感目標:

(1) 通過信息的整理、分類,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2)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數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

3、思維拓展目標:

使學生通過學習,初步瞭解統計的優點,會對生活中的簡單事例進行統計。

二、説教法學法:

一年級的學生對統計的認識非常的淺薄。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本來是用學生的生日作範例,進行統計認識的教學。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日並不瞭解,也不感興趣!所以,我利用書本第55頁的小調查作為新授的切入口。從學生喜愛的水果入手,引起他們的興趣與注意力。從學生自己的需求出發,作為一項遊戲來完成信息的整理、分類與統計。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總體設計:

這節課,我安排了兩個環節。

1、詳細對學生喜愛的水果進行統計。

第一個環節是這堂課的重點。我來重點説一説我設計的教學環節。

在開始時,第一個步驟是通過實物的出示。用擺放在桌子上的水果,對學生進行感官上的刺激,使他們很快投入到注意的狀態中。通過對個別學生最喜愛的水果的調查,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並請回答的學生嘗一嘗水果,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着學生都要吃水果,自然地引入第二步驟。

第二步驟是通過要分這些水果給學生,首先要知道每人喜愛的水果,再進行分配。從此開始新授內容的探究。又通過學生自己的討論,運用舉手表決或排隊分組等形式進行,完成了對所需信息的整理和分類以及統計表的填寫。這樣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把新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

第三步驟是請學生根據統計表來繪製統計圖。通過教師繪製一條到學生小組完成一條到最後每人在書上繪製一條。通過統計圖很清楚看出信息的多與少。突出了統計圖的優點。

2、學生自己對生日進行統計。

這一環節在前面環節的基礎上,估計學生沒有什麼難度。只要按照第一環節的步驟,一一分析、逐步深入,就可以完成了。把它作為鞏固練習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統計的認識。

以上就是我對《統計》節課的説課。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材第36—37頁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第八課時,所呈現的內容是學生學習8和9的加減法後的一節練習課,本節課是利用“可愛的企鵝”這一學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導學生髮現、提出有關加減法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進一步鞏固8和9的加減法。由於圖中第一次呈現大括號的形式,所以教學中需要教師作適當地講解,對圖中每個符號的出現,都應讓他們清清楚楚,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理解圖中的大括號、問號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加深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2、鞏固8和9的加減法,能夠正確迅速地計算;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理解大括號、問號表示的意義。

教學難點:看圖正確理解數量關係,準確熟練地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五)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學具圖片、小棒等。

二、説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大部分學生對猜謎語、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有極大的興趣。經過兩個月的常規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正在逐步的得到規範,有了初步的數感和問題意識,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很欠缺,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強訓練。

三、説教法和學法

1、情境教學法。

生動、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數學由抽象變具體,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因此,我們要積極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學生從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由於本課第一次出現大括號和問號,學生理解其意義有一定困難,因此在本節課我充分利用學生喜愛的小動物企鵝在冰山上玩耍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驗到用數學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成功喜悦,找到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思維。

2、發現學習法。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不應僅侷限於解決數學問題,而應讓學生參與數學問題的提出過程,“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經歷收集、處理信息,進而提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從熟悉、喜愛的情境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拓展“再創造”的時空,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產生對數學問題進一步探究的願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觀察、交流等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知識的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是一個發現者。

3、指導學生學會數學語言,培養學生表達數學語言的能力。

語文課有文字語言和口頭表達的語言。數學同樣也有表達的語言。它包括對概念、定理等的文字敍述語言和符號表達語言、解題中的邏輯推理語言、幾何中的.圖形表達或畫圖語言及列表敍述的語言。所以數學中的文字敍述、符號表達、圖表描述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數學王國,及魅力無比的內在思維形式。所以要學好數學,顯然要學會這些語言的表達形式。不但要讀懂這些語言,而且還要會表達。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課件展示信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圖中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正確運用語言表達思想,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瞭解,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4、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優勢。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其直觀、形象而又生動的特點。在本課教學中,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圖畫應用題,用語言表述已知條件和問題,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直觀形象入手,動態展示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啟迪了學生的思維。

四、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想玩猜謎語的遊戲嗎? 師:“白襯衣,黑大褂,走起路來左右擺,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麼動物?(企鵝)

師:你們喜歡企鵝嗎? 師:知道企鵝生活在哪裏嗎?(南極)

師:今天,可愛的企鵝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想請小朋友們幫忙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你們願意幫助小企鵝嗎? (玩猜謎語的遊戲引入,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過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企鵝生活的環境,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師:比一比,看誰今天上課最認真,幫小企鵝解決的問題最多。

1、教學第一幅圖。

出示第一幅圖。

(課件出示冰山上原來有3只企鵝,又來了6只企鵝。)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原來有3只企鵝,又來了6只企鵝。

師:那麼誰能幫助小企鵝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生:冰山上一共有幾隻企鵝? 師:誰能當小老師,把剛才數學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説一遍。

師:在圖上怎樣表示剛才提的問題呢?(出現大括號和問號。) 現在圖上多了什麼符號,知道它們叫什麼名字嗎? 教師邊指邊告訴學生:“大括號”,“問號”。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答出:“大括號”的樣子好像要把上面的這些企鵝怎麼樣?(生:合起來。) 師:“問號”的作用是什麼? 生:要求的問題。

師:對,要求的問題是“冰山上一共有幾隻企鵝?”

師:要想知道一共有幾隻企鵝,該怎樣計算?

(把算式寫在作業本上,並彙報。) 師:哪個小朋來跟大家説説你的算式?

生1:我的算式是6+3=9(只)

生2:我的算式是3+6=9(只)

師:同學們真能幹,你們能回答得更完整一些嗎?

生:6+3=9(只),冰山上一共有9只企鵝。

師:太棒了,就要像這樣説得完整、明白。

師:那麼多同學都在幫企鵝解決問題,企鵝們可高興了。

2、教學第二、三幅圖。

(1)出示第二幅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説一説,你從圖中得到了什麼信息?(冰山上一共有9只企鵝)

師:你是怎麼知道有9只企鵝的?

生:我是數出來的。

生:我看到大括號下面有“9只”。

(2)出示第三幅圖。

師:9只小企鵝在一起,真熱鬧呀!它們在商量着玩捉迷藏的遊戲。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仔細觀察,圖上有什麼變化?

生:藏起來一些企鵝,還有三隻企鵝在外面。

師:誰能把這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完整地説一説?你想提個什麼問題來考考大家?

生:冰山後面有幾隻企鵝?

師:老師把你的問題在圖上表示出來。課件出示:“冰山後面有?只”這個“?只”是問哪裏的企鵝呀?

生:問我們藏起來幾隻企鵝。

師:要想知道冰山後面有幾隻企鵝,該怎樣計算呢?

(抓住時機引導學生髮現:要求的是“冰山後面有幾隻企鵝?”這個問題,要用已經知道的數學信息來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生4:9—3=6(只),冰山後面有6只企鵝。

(組織學生討論圖中所呈現的內容,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一説圖中的內容,找到已知條件和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並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學生是第一次解決類似的額問題,所以對圖中每個符號的出現,都應讓他們清清楚楚。這個環節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3、比一比,發現規律。

師:生活中有些問題需要用加法解決,有些問題需要用減法解決。那麼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呢?請與同桌同學討論一下並彙報。(把兩部分合起來就用加法;從總數中取出一部分就用減法。)

4、反饋練習練一練第3題。

課件出示題目。

師:請同學們看圖,説一説:你知道了什麼?

生認真觀察後,説一説。

師:誰知道這道題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生:房子裏有幾隻兔子?

師:要知道“房子裏有幾隻兔子”該怎麼計算呢?

(學生解答,教師板書:7—5=2(只),房子裏有2只兔子。) (這道題本來是練一練的第3題,我把它提前是為了及時地鞏固和反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動手操作,鞏固練習

1、試一試:課本第36頁的試一試。

用學具圖片或小棒,兩人一組,一個人擺,另一個人根據擺的情況進行填數,再彙報,教師講評、展示。

(讓學生準備8、9個圓紙片,自己先擺一擺,然後根據擺的情況進行填數,以降低學生練習的難度。)

2、練一練。

第1題:口算。學生獨立完成。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大括號”和“小問號”,以後做這類題時要認真看題,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五)遊戲

猜一猜。把準備好的圖片板(9個圓點)任意蓋住部分,先請同學們説算式,再逐步減少一個圓點,師生互動進行遊戲。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北師大版)第三章加減法、第八課時----可愛的企鵝、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認識並理解大括號和問號、能根據情景圖做有關的加減法、

(二)教學知識目標

1、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學會做有關的加減法、

(三)教學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五)教學難點:看圖正確理解數量關係

二、説教學過程

一、引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1、(出示情景圖----可愛的企鵝1)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活動一: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觀察圖片:可愛的企鵝1)

教師:仔細觀察圖、説説圖的意思、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2、教師提問:

(1)想一想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麼?問號又表示什麼?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這幅圖的意思嗎?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板書:6+3=9

(3)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自由交流)

(二)活動二:加深理解、強化新知、

1、(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2)

2、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1)仔細看圖、完整地説一遍圖意、

(2)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麼意思 問號又表示什麼意思

(3)怎樣算出藏起來多少隻企鵝呢 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3、小組彙報

(三)動手操作、(展示課件3)

三、鞏固練習、啟發思維(完成練一練1---3題)

四、小結

五、説教學方法

1、設計教學法

所謂設計教學法、就是設想/ 創設一種問題的情景、讓學生自己去計劃去執行解決問題、設計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實際活動的學習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活動之時、一定要先設立一個實際的問題、然後由學生去擬定學習計劃與內容、而後運用有關的具體材料、從實際活動當中去完成解決問題、因此、整個的 設計教學是包括實際的思考與各樣的活動在內;一邊思考、一面執行;既用腦、也用手、

設計教學法不僅活潑、而且也會有許多創意的學習活動從中產生、設計教學是有目的的學習活動;學生在有明確的目的及強烈的意願中學習、必然能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熱誠、再者、當一個設設由學生自己去思想、去擬訂計劃時、更可訓練他們的思考、組織和蒐集資料的能力;一切手、腦並用的活動、對於他們精通知識與培養純熟的思考和技能、都是有益處的;學生們由始至終獲得完整的經驗、更是寶貴、在本節課中、通過創設企鵝的情景圖、讓學生獨立思考、理解大括號的意義並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就是利用系統的步驟、指導學生解決問題、藉以增進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必須認真地去設計各種問題、以使學生達到有興趣集中學習注意力去思考和參與討論等的目的、

六、説學法

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學條件下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是和被動學習相對而言的、專家們認為自主學習應體現在"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等方面、這是一個理想的境界、最終的目標、在義務教育階段、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就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願意學習、熱愛學習、

2、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下組之間之間的競爭、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於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全面發展的目標、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錶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並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看整時

教學難點:整時時針、分針所在的位置

教學具準備:實物鍾、模型鍾,實物展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請同學們聽聽這是什麼聲音?(嘀嗒……)

再聽聽這是什麼聲音?(鬧鐘聲……)

2.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離不開鐘錶,鐘錶有着各種不同的形狀,(圓的、方的、扇形的……)鐘面上還有豐富的`知識,你們想知道嗎?

二、整合問題:

1.説一説,關於鐘錶,你都知道哪些知識內容?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鐘錶。

三、解決問題:

1.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學生拿出學具鍾,説説在鐘面上你都看見了什麼?

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同桌比一比,看鐘面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指名彙報)

3.教師點撥,解決問題

(1)時針、分針、12個數(數一數)12個大格、一些小格(秒針)

(2)師撥動按鈕,生説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的?(順時針)

四、總結歸納

1.認識整時

(1)師:聽鬧鐘又響了,文文還在睡懶覺呢。(出示情境圖)

快告訴文文,現在是什麼時刻了,再睡下去,她會遲到的。

(糾正7點説成7時)

(2)師:再説説這些是什麼時刻?(出示圖片)8時、3時、6時

生觀察這些鐘面上的針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

生彙報: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3)整時的常用方法8時、3時、6時(文字表示法)

(4)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法:8:00 3:00 6:00

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電子表示法)

(5)怎樣用電子表示法記錄時間?(同桌互練)

五、拓展應用

1.找朋友(頭飾)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刻別找錯呀。

2.撥鐘錶説時間。(同桌互做)

3.過一小時是幾時?(出示圖片)生思考動手操作

六、升成創新

出示缺少時針的鐘面,分針指向12.問:這是幾時,你想讓它是幾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