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1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1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傅雷家書》有感12篇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

市場麥曾經評價過傅雷的《家書》:是藝術學徒的好讀物,也是一篇充滿父愛的苦心造紙、苦心教學的文章。

《傅雷家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傅雷以朋友的身份真誠地與兒子交流。我清楚地記得,是傅雷指出他的兒子傅聰説話太直白,在他的生活中不夠成熟。他説我自己也經常製造這些矛盾,希望大家分享一下。傅雷和兒子平等地交流和交談,沒有居高臨下的語氣。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傅雷結合自己的感受,分析問題,讓兒子更好的接受建議。由此可見,傅雷對教育有着獨特的見解。

另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傅雷,他在孩子抑鬱的.時候給了建議。他建議兒子因為抑鬱症要冷靜,保持心理平衡。他要時刻保持冷靜,客觀分析,競爭。雖然我們的父親在我們抑鬱的時候會給我們同樣的建議,但大多數父親都是從長輩的角度與孩子溝通,而不是像傅雷那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真的能夠心平氣和,站在平等的角度與孩子溝通,有多少父親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待問題,思考問題?

所以我覺得傅雷作為一個父親,不僅可以用獨特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可以讓人們虛心接受。

傅雷在與孩子的通信中並沒有直接説明他有多愛孩子,但從他對孩子的勸誡,以及對孩子的忠告中可以看出,他對孩子的愛從未減少。我覺得傅雷是羣眾心中的陰影。他們對孩子的愛不會被直接暴露,反而會被刺耳的話語和嚴格的要求所取代。他們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難道不是父愛嗎?

父愛偉大無私。

父愛温暖而深沉。

父愛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2

一本書,可以慰藉人的心靈,寄託人的情感,指引人的前行。

讀好一本書,我們的思想會更加成熟,能從中悟出許多人生哲理,走上正軌,改變一生。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寫給遠在國外的兒子傅聰的家書。整本書充滿了濃厚的感情,僅僅是簡樸的文字,字裏行間都充滿了愛,無一表現出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關懷。

《傅雷家書》也是充滿愛國情懷的書籍。傅雷每次給兒子傅聰寫信總不會忘記介紹國內的情況,讓遠在國外的兒子傅聰時時刻刻知道祖國的'情況,不會忘記自己祖國,更在提醒傅聰在國外代表着祖國的形象,需要謹言慎行。

《傅雷家書》也是一本哲理性書籍,裏面有很多傅雷的肺腑之言。教導傅聰如何為人處世,如何在藝術的道路上堅持,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如何面對困難

不得不説,傅雷對傅聰的影響特別大,傅雷就是傅聰的人生導師。

傅雷與兒子的相處模式是多變的。有時是嚴厲的父親與受教的兒子;有時是互相討教的朋友;有時是對弈的對手。

讀完《傅雷家書》,我發現自己以前犯過很多錯誤:對學習的散漫、對人的不友善、對父母的不尊敬我意識到自己之失敗,我希望時間還來得及,讓我改正。

讀完《傅雷家書》,我認識到從容的面對成功的意義。

傅聰在音樂的道路上不畏艱辛,堅持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傅雷對此,的確很高興,但高興歸高興,還是不忘作為一個過來人提醒傅聰——切莫因為一時的成功而得意忘形,毀了自己的一輩子。傅聰也能受傅雷的影響,並不為這短暫的成功所迷惑,繼續保持着自己的初衷,保持着自己一顆純淨的心。

毛澤東説: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這是一句現實生活的寫照,傅雷、傅聰傳承着這種精神。

我們生在這漫漫人生路更應該如此。

這條路有太多的誘惑,容易使我們忘記自己的初衷,迷失自我。我們要從容不迫的面對成功,不讓自己止步於眼前的苟且,不讓成功的光芒遮住我們的雙眼,迷惑我的心智。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3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後成“家”,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的鏡子’,不論在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藝術的,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的原因,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4

當我最初翻開《傅雷家書》時,草草掃閲幾眼,只覺枯燥無趣,乏味不堪,一時大失所望——它不具有同為八大推薦書目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情節起伏,扣人心絃,甚至觸目皆是夾雜着洋文的絮叨,皆是近代的知識分子們讓人覺得一時晦澀難懂的思想。

哪知一行行啃下去,竟愈品愈清香。它看似難懂,難懂是因字裏行間藏真理;它看似囉嗦,囉嗦是因事無鉅細含濃情。一開始,我被其諸事俱涉的特點所吸引,本以為只會是些知識分子間學術交流雲雲,不想他們會在書信中談及音樂——談莫扎特,談李斯特,論詩詞,談李太白談蘇東坡。甚至於貴妃雞之類菜式的做法、講究、均有提及。而國家形勢之類的大事,亦可在書信中見得他們對其上心。世事如珠,被筆墨作線一串,便串着了滿腔細膩的關切與温暖。這樣不論事涉哪一方面,都繞之暢談,難道不恰似一家人用罷晚餐後一齊談天論地、無所不言麼?哪怕十幾年的分隔,使一切只得寄於家書,但那親情的味道,若細細品味,卻是一分不減的。甚至乎含於字裏行間,令無數讀者為之動容。

作為心靈溝通的橋樑的'家書,幾時不抵萬金。而漸讀漸深,讓我流連於書中間,更是無處不在的哲思—傅雷先生留給孩子的如斯豐富的精神財富,我竟可稍得一二,此乃何等的幸事吶!尤其是書中對理性和感性的看法,實在頗為高明。一個有才的人也有另一個危機,就是容易自以為是地鑽牛角尖。所以才氣越高越要提防,正是如此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的深,沉浸得久,而只有通過人的頭腦運用分析,綜合,對比等等的方法,把感受到的現象加以研究,拋開事物的虛假現象及其他種種非本質現象才可以找出事物的來龍去脈。由此可見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過多的感性會矇蔽萬物的真面目,過多的理性卻又會叫生活少了幾分味道,只有用理性過濾了感性,亦或在理性的稜角上包上感性,讓兩者得以平衡,才能瞭解萬事本質,才能溯至上千個念頭的根源,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自知自強。一封封尚含温暖的家書,藏了萬千的關切,含了由衷的教導,忽而間,自雲中,錦書來。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5

俗話説的好:“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讀完了《傅雷家書》本書後,我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對兒女的愛。信中的傅雷流露出對兒子的深情,同時也不乏有着不可抗拒的威嚴。信中的父子,似乎已成了朋友。他們談論着藝術、生活、學習、做人修養等。一封封的書信,一次次的愛,作為父親的傅雷用父愛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為傅聰以後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會了他如何在這世上生存。

在信中,傅雷傳輸給兒子這樣的道理:一、父子也是朋友,重大的事要與朋友商量,對音樂的理解也該與朋友分享、交流、討論,這樣才可以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二、寫信可以促使傅聰加強對自己文筆的訓練,記錄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從而激發藝術的才智。正是由於傅雷要求兒子一直寫信。這本《傅雷家書》以日常之事見教育之偉大。這使我想起了當前的許多父母的家長制的作風是多麼得不明智,沒有與孩子朋友相待,以誠相見,怎麼能換來孩子心悦誠服地接受呢?

《傅雷家書》中的每一篇,都經過歷史文化的積澱。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6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愛。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更美好。而父母對我們的愛尤為重要。——題記

我最近在讀《傅雷家書》。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叫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

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是家書,而是一個個人生哲理。他對傅聰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聰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這使我非常的感動。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樣積極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才能成為一名理智的父母。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的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給兒子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裏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對兒子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用音樂譯註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出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精力,在對祖國社會人類儘自己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抓緊時間”,“最是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和性情”。我覺得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們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們事事為我着想,為我考慮,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來,但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並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係,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孩子。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不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的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書中對兒子説:“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是你從我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分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學到了説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所以《傅雷家書》拉近了父母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於言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周揚)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7

《傅雷家書》這本書是傅雷寫給自己孩子的信為主要內容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對孩子的關心與囑咐,從而突出傅雷作為父親的偉大形象。這本書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但我還是覺得書中大部分細節都來自於傅雷告訴自己孩子該如何一個人生活。

對於《傅雷家書》,這本書我最喜歡傅雷對兒子讀書求學的一些建議,人這一生過得很快,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要懂得珍惜時間,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保證自己的生命安然無恙的情況下去求知,去學習。人們常説一生不停的學習,其實這句話很真實,真熱愛學習的人,他對新知的'渴望與解疑後的開朗是一般人體會不到的。

同時,作者傅雷也告訴自己的孩子,藝術的重要性,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藝術,去體會它的美,去喜歡藝術。而且這本書一提到藝術大部分都舉一些藝術家的例子,比如貝多芬莫扎特,肖邦與舒伯特等等。作者舉這些例子,還是為了讓孩子結合他們的人生經歷,多一分感受,多一分經驗。然後傅雷又重點提了一下態度,態度決定一切,無論做什麼事情態度是最主要的。態度要端正,大家都會來讓你做事,因為你一直有這個積極向上的態度,所以大家都願意讓你去做。

勤學好問也是一種傳統美德,要善於向身邊的人發問,從而來解開自己很多,對自己來説的疑惑,還有助於自身的進步,所以傅雷真是十分用心,把學習方面該注意的地方都提到了,説明傅雷對兒子期望很大,希望他變得更加優秀。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8

每一次的閲讀都讓我更上一層樓,書裏的知識讓我收穫滿滿。不知道讀了多少本書,但有一本書讓我感受到父愛之深和愛國之深。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傅雷家書》,裏面有個善良的父親叫傅雷。傅雷很愛自己的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傅聰,小兒子叫傅敏。因為在他出生時的年代,是一個處於複雜混亂的時期,他們倆一直在混亂中長大,父母決定把傅聰送到波蘭去留學。

傅聰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學習了藝術,他也一直把藝術作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直努力的他從小就拿了很多藝術獎,有了自己的目標。在波蘭生活,他與家人一直以書信的`方式來了解彼此。每次的獲獎與愉悦、難過的事情,傅聰父母就寫一封家書。記得傅聰拿了一個鋼琴的優秀獎,父親就在書信中寫道:“藝術雖好,但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品質、素養和愛國之情,你雖在異國他鄉,但你的人格更能表現你的愛國之情。”這段話讓我感受到了父母的偉大。

記得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感冒了,父母為我操了不少心,每天起早貪黑,忙前忙後地讓我心疼和難過,因為我不想讓父母變得比以前更累,有時我會因為一些小事與父母爭吵,但我知道父母一直是為我們好,就像傅雷對傅聰一樣,不是真正的責備,因為在責備當中,父母比我們還要難過。我們不能怪父母。要愛父母,要為他們分擔家務,讓我們的家像傅聰家一樣充滿和諧與温暖。

母親孕育了我們的生命,父親為我們撐起了家,讓家充滿幸福和愛,同時引導我們走正確的道路,我們要感恩國家,感恩父母。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9

當我看完《傅雷家書》,難道“家書才抵萬金”?傅雷先生是怎樣現身説法教導孩子,每一封裏,凝聚着一位父親對祖國,孩子深厚的愛。

在那麼多封家書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親對兒子傅聰的教導,還有是傅雷先生在藝術,音樂方面的造詣很深。幾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而不僅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沒有節制的訓練,而是講究技巧,從事物中領悟情感,才能不做它們的奴隸,用心書寫自己的創作。在家書中,不管是聰去波蘭留學,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還不時寄給中國古典的文學名著及藝術方面的畫,書籍。在傅雷先生教導孩子中,還有是怎樣叫孩子面對壓力,如何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能看出傅雷先生望子成龍的心更多在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所遇的困阻,同時細心的給出自己以往的經驗,拳拳愛子之心,更是溢於言表。

讀完《傅雷家書》,感動於傅雷先生言傳身教,怎樣高度負責餓精神與心力對社會,祖國及人類世界盡到自己的責任。

可以想象當傅聰從萬里歸來時,迎接他的不是雙親欣喜的笑顏,而是兩盒殘忍的寒灰。心中又是何等的苦痛。

傅雷夫婦所表現對孩子的諄諄教誨,真誠交流,每一次都另人感動。這樣一對夫婦是中國夫婦的典範,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雙雙憤而棄世。即使生者已不在,可是他們的精神卻會伴隨着我們,用新的勇氣和信心來面對更加美好的明天。慘痛的教訓的背後,人們一定會清醒,一定會用正義的力量來阻擋魔鬼般瘋狂的黑暗,為光明的中國繼續奮鬥!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0

這個寒假,我再次重温了《傅雷家書》,對於傅雷對傅聰深沉的愛,則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傅雷對傅聰的諄諄教誨可謂是眾所皆知的。在文中,他反覆強調着做人總是排在首位的,學會做人才是人所要做的根本,這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腳跟;若是不會做人,那麼人就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了。另外,傅雷也多次提出“理財”的重要性,也從側面反應出了他對待生活的嚴謹。他對兒子所要求做到的每一件事,自己也會去改正這方面的不足。所以從傅雷的身上,足以見得他對“言傳身教”四個字的完美詮釋!

其實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千千萬萬的父親也和傅雷一樣,伴隨着孩子的成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便會越發顯得焦急。傅雷對大兒子傅聰傾注了畢生所有的心血,因此對傅聰的'管教也是極為嚴苛,不過這對傅聰以後走上的音樂之路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很多家長也開始步人後塵,在孩子不乖的時候用暴力解決問題,但這隻能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畢竟有些家長並沒有以身作則,所以這種做法只會加重父子之間的隔閡,讓孩子產生抗拒的心理。

在當下這個衣食無憂的社會,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父母開始無節制地溺愛孩子,把一切最好的都要留給孩子。這不僅僅是在無形中毀了孩子,更是在不知不覺間使孩子有了“父母對其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想法,到頭來,這種孩子以後所碰見的問題都無法自主解決,最終成為一輩子依靠父母的“啃老族”。

傅雷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值得令人深思,最終兩名兒子也獲得了相當高的成就。這就告訴我們:只有經大自然磨礪過的花朵,才能真正的綻放,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無論是什麼時候,家書總是無比貴重的,它凝聚着父母對子女的關心,而《傅雷家書》也是由此。

《傳雷家書》這本書由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構成的,它摘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書信,表達了對國家的愛與對兒子的期望,他教育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才兼備的藝術家。

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的是傅雷對兒子的鼓勵:“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是啊,人的生命就如那河流一般,時而曲折彎延,又時而筆直向前。時而飛速而落,又時而平靜無波瀾。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如果我們不堅韌,那麼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傅聰一樣,遇到不好的事,不稱心的事,比如在考試中,排名一落千丈,又比如在發言中的一個失誤,使你與成功擦肩而過,這時,如果你站起來了,你便會發現;其實成功離我如此之近,但如果你懦弱了,放棄了,那麼生活會讓你明白,你正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

良藥苦口利於病,挫折,正是一劑苦口的良藥,但是,你必須服下它,才會利於病,否則,就是再好的藥劑,也無法讓發揮作用。

人的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朝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會如死水一般。這句話無時無刻都在告訴我,不要因為一時的生敗而放棄最大的故勵,生活本就是這樣,起伏不定,讓你我更加輝煌。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2

要談教育,施蟄存曾評價過傅雷的教育是成功的,樓適夷也説《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但我並不這麼認為。這緊固式的教育,又或者説是中國教育,對孩子來説,真的是好教育嗎?

據我瞭解,傅雷的教育方式是偏激的,能感受到他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情。他鑄好傅聰未來的模型,讓傅聰內心自由的`水永遠流不出這深不見底的模型。大人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這都是為了孩子好。一次次要求孩子後,以“這都是為了孩子好”的藉口一次又一次的安撫自己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成就了囚籠。只要時代在發展,囚籠就一直存在。

在許多家庭中,父母會給孩子定下許多規矩,要求孩子執行,自己卻很難做到。而傅雷卻會反省自己的錯誤,成為孩子的楷模,這點我不得不承認做的很好。再對比一下我爸,他總是要求我做事要有一個規劃,但是我的規劃都藏在小腦瓜裏,並不想寫出來,為了避免他餵我喝“雞湯”,我便沉默了,誰想到,他又餵我喝做人要大度的“雞湯”。久而久之,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讓我不滿的事情也不斷地堆積,“你自己也沒有做到”之類的話,到了嘴邊,又選擇沉默了。所以我喝了很多“不能天天擺個臭臉”“我沒有欠你錢”類似的雞湯。

好像沉默的並不是我一個人。在《傅雷家書》後段,傅聰回信的次數越來越少。電影《狗十三》中的主人公,不再反駁父母。電視劇《小歡喜》中患上抑鬱症的“學霸”等等。家長與孩子的話題只侷限於學習上,這又正好是孩子的雷點。每次與孩子講話都會不歡而散。家長還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究竟在哪裏。這無疑在囚籠上加固更多的鏈條。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沉默,但人才也是越來越多,所以中國式的教育是好教育嗎?

我國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談到教育時説:“教育不僅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積極地生活態度,使其以積極地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所以“為了孩子好”“如果不好好讀書,將來你什麼也做不成”等等類的話,才是教育最根本的問題。使“為了孩子好”和“為了孩子好”達到平衡,雙方達成協議,這囚籠便不解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