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課堂觀察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堂觀察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課堂觀察讀後感

課堂觀察讀後感1

用了十天的時間,讀完了林高明老師的《課堂觀察——頓悟的藝術》。一共近200頁的書用了這麼久,在我來説是很罕見的。一是平時事情很多,看書的時間比較少而且基本都是在夜裏完成的;二是一邊讀一邊記一邊想,花了不少時間。如果説這叫讀書的話,我覺得叫“品書”更合適些。讀到這本書,我的心情總是無法平靜下來。雖然林老師主要觀察的是語文課堂,但是教育理念都是相通的;學生遇到的困惑與教師存在的問題都是相近的。於是,林老師筆下的課堂顯得是那樣的熟悉、親切。林老師的語言是清新的、優美的,以至於在品讀本書的時候,始終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我不停地拿起筆記錄,記錄經典之言。我不停地用腦思考,因為林老師的筆觸總是能令我聯想到自己的課堂,我不像是在讀一本書,一本關於教育理念的書,更像是在與一位名師對話,與一位專家交流。

它讓我把讀到的字字句句演變成了一個個教學場景,它讓我的心隨着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向更深層次探尋,它讓我的思想與目光向更高更遠的地方求索。讀完了這本書,最大的感觸於己的收穫是兩個多,於林老師是一個想不到。一多,寫得多。我一邊看書,一邊作讀書筆記。一本書,我的摘抄達到30多頁。同時,我也在電腦中寫了很多的讀後感,反思等文章。二多,想得多。每看一段文字,我都會不自覺地聯繫到我的課堂中。這些文字彷彿幻化成一個個教學場景,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本身就是極有價值的財富。同時,值得借鑑的地方或是做得不夠到位的地方,引起了我的思考,重新調整教育教學方式與方法,不斷地改進以求有所提高。比如叫出學生的名字,重視課堂評價語言,注意課堂語言,尊重每一名學生的生命等等。我一直不太喜歡讀理論性很強的書籍或文章,因為在讀的時候總覺得那些沒有感情的文字與我是那麼地格格不入。想不到:林老師可以用一種散文式的筆法把我引進教育教學的新境界,學習教育理論可以這樣輕鬆。與肖川老師的書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肖川老師立足於理念,而林老師立足於教育教學最前沿——課堂。感歎於林老師閲讀過大量的關於教育教學的'文章書籍,書中援引了大量的教育名家的觀點與理論。他一定是利用了大量的課餘時間閲讀了這方面的書籍,而這正是我最欠缺的。從他的字裏行間,彷彿看到了在燈紅酒綠的奢華世界中的一隅,一位熱愛教育,熱愛孩子的教育工作者秉燭夜讀,奮筆疾書,把滿腔的熱情全部投入到一生的偉大事業之中去!我肅然起敬.

課堂觀察讀後感2

課堂觀察——頓悟的藝術一書類似於散文集,作者林高明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在十幾年教學生涯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在書中,透視技術主要講解了在課堂上的一些容易忽視的細節。比如課堂提示語過多而不能給學生一個安靜寬鬆的學習環境、教師高學生一等的心態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這些都是教師有意無意會在平時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因此作者提出了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內在:尊重學生的回答、尊重學生的體驗、尊重學生的創意。

“課堂解魅”中的文章大多視角獨特,讓我學習到怎樣保持一顆具有敏感和清醒的心,對我影響最深的是“龜兔賽跑與教育文化”這一片文章,雖然不是很長,但是覺得作者的觀點很獨特:對於龜兔賽跑這一比賽,作者從中發掘了舊的教育觀念的弊端:對分數的追求導致的評價手段的單一以及對紀律的重視和不關注整體的發展。教育改革是一個熱議話題,新課標提倡多方面的評價學生。但是教育考核制度的制定又為學生的多方面的評價和發展提供了絆腳石,在教育考核制度沒有改變的前提下,教師該怎麼兼顧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及品性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目標,而對於我作為即將踏上教師崗位的新手來説,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為了不走彎路我將遵循書中作者給的一些建議:

一、多閲讀,多反思。多閲讀不僅能開闊眼界而且能使課堂豐富多彩,閲讀的過程就是思想碰撞以及新想法產生的過程,沒有閲讀思想就猶如一汪死水,沒有觀念的革新,那勢必不會與時俱進,那也就不會跟不上時代對教育的要求。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沒有反思的教學是停止不前的,只有在不斷地反思之後才能前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二、與學生平起平坐。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個人體驗,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在交流時避免命令性的口語、記住孩子的名字以及瞭解學生的習性,學會傾聽學生的內在體驗而不是外在表象,運用教育機智保護學生的脆弱。

三、保持童心。孩子有和成人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而這不該被教學扼殺,作為教師要保有童心並且保護學生的童心。面對課文的參考答案我們要允許學生提出新的見解並且鼓勵這種新的想法,這樣的孩子才是天真可愛的。為了學生的長期發展我們應該要喚起學生質疑的本能,保護學生的學習探索的興趣和意味,讓學生的思想更加開闊。

課堂觀察讀後感3

本學期讀了一些書,其中拜讀的教育專着《名師怎樣觀察課堂》,讀後感慨很深。這本書闡述了編者對於各學段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策略的思考,又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在這裏名師能和我們進行推心置腹的對話,是對我們中學教師的教學實踐、教學探索的一種專業引領。讀後你不得不佩服專家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淺出的剖析、以及高瞻遠矚的目光……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這本書在新課程、新理念的背景下,具體展示了名師授課的過程,對新課改形勢下教師的教學有示範與指導作用。這本教育專着使我深入瞭解在各個學段,我們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哪裏,應該用什麼方法指導學生的學習。“精彩課堂”中展示的精彩課例,讓我親身感受名師在教學環節上的準確把握,每節課後的教學反思,更是剖析深刻。這樣的內容和形式安排,意在對教師起到舉一反三、名師引路的作用。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方法闡釋”的形式,對本課採用什麼方法,引領學生突破本課的難點,做以簡練的總結,讓我們教師一下子感受到他們的別出心裁,從中受到啟發。

讀完這本專着,我收穫頗多。文中指出現在的教學中很多老師走入的極端,我馬上感受到真是旁觀者清,專家指出的很多錯誤做法,在我的教學中都曾出現過,不禁讓我汗顏。

1、教學環節碎。我們在教學中尤其應該重視培養良好的數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只有整合教學環節才有利於學生對課本的整體把握,才能較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根本在於提高設問的質量,擴大教學各環節的容量,保證每個人都有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

2、教學形式花。教師們熱衷於形式的翻新、多媒體的濫用,通過花裏胡哨的教學形式把《課標》理念在課堂中“外顯”出來。我們這是“東施效顰”只學外表,反而丟棄了最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課堂的`實效性。我們要切合實際,實事求是,根據教學的需要設計必要的教學形式,而不能盲目追求時髦。

這本書,不僅讓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還為我指明今後閲讀教學的方向,我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出更科學、更合理的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感受到教師課堂角色的轉化的必要性,學會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名師們在三尺講台上奮鬥了幾十年,有的甚至兩鬢斑白,仍然奮鬥在教學最前沿,不斷探索,努力學習,以求不斷完善與提高,這種終身學習、學無止境的熱情,讓我感動,名師的課堂藝術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要讓它成為激勵我們思考與探索的思想火花與精神嚮導。

課堂觀察讀後感4

看了《課堂觀察》這本書,在對聽課評課的方法上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到底怎樣讓聽課起到最大的效果呢?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教和看兩方面要兼顧。看教師的教法學法的設計,也要看學生課堂表現,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看教師的精神是否飽滿,教態是否親切,教學組織的設計,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教法選擇是否得當,指導學習是否得法,處理偶發事件的手段是否巧妙。看學生是否參與教學活動,感知教學內容,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維是否活躍,練習是否正確積極性是否被調動,師生情感是否融洽,學習習慣是否良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提高等。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結合了哪些生活實際。

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教學的主要過程,包括主要的板書要點。記本節課教師表現出的亮點,及值得思考的要點。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脱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時間的安排也很重要。講與練時間搭配要合理。教師佔用時間和學生活動時間的比例也要合理。還需要有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的時間。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對於名家的課,宜着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比如言簡意賅,工整美觀,條理性強的板書,明朗、富有感染力的教態。準確清楚,生動形象的語言。

聽課是教師成長中很重要的一個途徑,是教師迅速成長的有效途徑。經常聽課,有利於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的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課堂觀察讀後感5

《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這本書,為了更好關注每個生命體的個性成長理論基礎上告訴我們,我們如何進行課堂觀察。這是一本學術性較強的書,它從五個方面,通過觀點、例子,順序的闡述了課堂觀察的歷史、過程和方法。書中講到了知識技能目標達成的操作性定義:個體或羣體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後,在知識和技能上和課堂學習之前相比,表現出進步,達到了預設的合理目標,這一進步是在學生與教師、同伴、自身有意義的學習互動中產生。

一、設置合理的目標

合理的目標有兩個方面:一是瞭解學生學情及認知起點,對學生要因材施教,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二是體現學科內容的本質特徵。當我們精心準備的.一堂課因為學生的表現不如人意,未達到相應效果和目標時,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教學目標預設是否存在問題,是難度過高還是目標不清晰不準確。當預設目標與學生認知水平衝突時,我們需要調整目標,我們作為一個教授者,在看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時,要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而預設。

二、關注學習的進步度

書中進步度是指學生學習的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距離。對於日常教學一般只關注終點,而學生的起點關注度不足。在信息豐富的時代,一堂課下來,技術動作的準確率很高,或許是教師教學產生的,也可能是學生本來就有的。課堂觀察需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起點,我們可以嘗試給學生做起點摸底,對同水平學生進行知識問答及嘗試練習,可以在每堂課的末尾用2—3分鐘設計好下堂課內容的知識摸底,從而來整體或修改下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目標達成過程是有意義

面對優秀的成績,需要追問和了解,好成績是哪裏來的?目標達成的過程是否有意義是重要的一個標準。什麼是有意義:達成目標的過程是有效且富有獨立性、創造性的,就是有意義的。書中把依靠記憶重複操作來提高分數的做法成為條件發射。國小階段學生個體差異比較大,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是發展的趨勢,過程的意義性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設計教學時,需要在探究練習的拓展性上要多些思考,而作為一個教授者,更要深入瞭解現階段學生達成目標的情況。

反思過去的教學實踐,體現學生中心和主體地位,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以學習為中心,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教學藝術,要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認真反思,大膽嘗試的,敢於創新。

課堂觀察讀後感6

聽了楊玉東博士有關課堂觀察技術與診斷的講座,有閲讀了由沈毅、崔允漷主編的《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一書,讓我在課堂觀察與診斷技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知道如何去觀課,反之也知道如何反思自己的課。

課堂是教師專業生活之所,不管是以往的教學還是現在進行的課程改革都不乏聽評課,但作為教師日常工作一部分的聽評課,並未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究其原因在於傳統的聽評課活動很少具備能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支持的元素,比如研究、技術、合作。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很多是迫於完成任務上課、聽課、評課。聽課教師沒有明確的目的泛泛地聽,課後評課時多數是指出上課教師的不足,讓上課教師感覺自己是一被別人批判的'對象,使得老師們不願意上公開課、研討課,若不是學校硬性指定,誰也不想成為被人評判的尷尬人。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一書提到的課堂觀察徹底改變了以往聽評課的方式。首先,課堂觀察指向於課堂教學問題的發現和解決。其次,課堂觀察需要運用來自課堂教學的數據和信息來評判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由數據驅動的研究,而數據的收集需要精確的技術,因而課堂觀察也就是有技術支撐的研究—它提供了傳統的教師專業發展中一直缺失的技術元素。第三,課堂觀察需要需要多方持續的合作,不僅是觀察過程中的合作,更需要觀察之前和之後的合作,是一種合作的研究,為教師的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載體。這樣的聽評課使得上課教師和聽課教師不再是對立的關係,轉而變為合作伙伴,使得教師的心態有了徹底的改變。

課堂觀察的維度、指標不再僅僅指向上課教師,而是呈現了新的格局:

課程—教/學內容(是什麼):目標、內容、方法、資源、練習

教師—教師技藝(怎麼教):環節、活動、手段、機智、特色

學生—有效學習(怎麼學):準備、傾聽、互動、自學、達成

課堂—文化氛圍(怎麼樣):愉悦、自主、合作、探究、特質

課堂過程不再聚焦上課教師的缺點、毛病,目的是給被觀察着一些發展性的建議,而不是評價等第,它的過程,重在準備、重在證據、重在研究、重在雙贏。課堂觀察與傳統的聽評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課前,知道聽什麼,怎麼聽;課中,知道要聚焦什麼,記錄什麼;課後,知道依據什麼,建議什麼。

讀了《課堂觀察》,走進他人的課堂,學習了他人的課堂優勢,吸取了他人的課堂劣勢之後,我就會反身識別自己的課堂優勢與劣勢了,從而通過拓展自己課堂優勢來提高課堂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