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6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1

楊絳楊先生,我在國館中看過對她的介紹,也在高中語文閲讀中看過她的性格,同樣在微博裏瞥見説能被稱為先生的女子為數不多。《走到人生邊上》,楊先生高壽,即便是老了,腿腳不靈活也依然堅持寫作和閲讀。她在承受了阿媛和錢鍾書先後離世的慘痛後,“我們仨”走散了,卻也依然沒有消極。她説,“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讓我想到王小波,萬壽寺裏失憶的年輕人也同樣有一顆樂觀的心和自嘲的.勇氣,我崇敬這些人。

很多的書是需要靜下心來閲讀的,否則你讀不懂。我在書屋值班的時候,就在書屋裏面朗讀這本書,讀完了我才稍微懂一點點這其中包含的意義。她分析肉體和靈魂的關係,也論神與鬼的問題。在一個無所牽掛的老人心中,會想到這些問題,那麼答案也應該是一輩子的事情。何其有幸可以讀完一個人一輩子的思想,只是這其中的感悟,就像勞神父給楊絳的那盒巧克力,她九歲聽到的話,一直到九十歲才恍然大悟。你説孔子到底有沒有女兒呢?如果有他對他女兒又是如何呢?

今天天氣有點冷,讓我讀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功名顯赫之人。你我不過皆為凡人,所以即便如此我們也是有着自己的快樂,即使後人記不住你。那麼我們又何苦為了身後名而勞神呢?大抵俯仰無愧於天地即可。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2

這是著名女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讀過之後,讓我受到了很多啟發,指導我更好的成長!

如果説“老先生”用這樣一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回首她的人生,那麼讀者就是從這本書中讀到什麼是它包括靈魂、個性、本性等一系列的內容!這是楊絳先生站在人生邊上對人生的探討,正如許多人好奇,人的生命起點是什麼,終點又是什麼,到底有沒有天堂和地獄?不管有還是沒有,九十多歲的`楊絳先生可能比我們想得更深入一些,而我就像是一個偷吃糖果的小孩子,品嚐到了她的人生感悟!還是比較喜歡作者註釋裏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人生經歷,其中最愛的一對喜鵲的愛恨離愁,可能這是楊絳先生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些人和故事,卻讓我覺得讀後回味無窮.....

也許幾十年後,我站在人生的邊上,再去細讀楊絳先生的這本書,我會理解她的胡思亂想,會理解她對於“人”方方面面的探討,這是在經歷過伴侶去世與愛女離去十年後對人生的看法一深刻、精闢、韻味無窮!正如她所説的“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

我想,我也該從現在起探索人生的價值,因為我們現在無需向後看,只需向前看,楊絳先生已經幫我們探索她經歷過的人生,而我們的人生價值,還在續寫.....我們需細細探索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3

這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寫的一本書,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在一次機遇偶然的情況下讀完了它,最開始被吸引還是裏面的鬼故事內容。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正如書名一樣直白:走在人生邊上。像是和自己的一生進行對話一樣,有生死、有命運、有靈魂、有鬼神,跨越了近一個世紀,將生、老、病、死的非常平靜的述説着。

鬼打牆、鬼附身、古代刑場這些非常靈異的事情,在這本書裏都進行詳細了描述,這些東西本不適合在這裏被提及。書裏面提及了楊絳先生年輕時候的一個同學,家裏般進了非常大的一個院子,這個院子以前是清朝的一個斷頭台刑場。自從搬進去住之後,一家人接連變故,非常瘮人。從一個老人家的説出這些,説實話,我是信的。楊絳先生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人的信念都進行了思考,修身之道、品德修養。人的可貴之處在於人的本身,無盡的苦惱。“曾為靈性良心奮鬥的人,看到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灰心絕望,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可奈何的空虛”。“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最妙曼的”。

讀完《走到人生邊上》,感歎楊絳女士在九十多歲的'高齡下,那麼平靜的對待生活、平靜的思考。作者一輩子經歷了非常多的苦難,生離死別,到臨了對人生看的無比通透,無比豁達。這種心態,是令人無比讓人敬佩的。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4

今天下午看完了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我是邊讀邊做筆記的一次閲讀。讀完整本書,我在書上劃下了認為對楊先生見解非常認同的地方。

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人生實苦》、《人需要鍛鍊》、《修身之道》這幾篇文章,真的都是人生的大智慧。這幾篇文章,無論什麼時候去讀,都不會過時,講的非常精準到位,我記得楊先生在書裏不止一次提過,走到人生邊上,往前走和往後看,而她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把人生的意義用自己的理解和讀者分享,能夠有幸讀到楊先生的這本書,也是一大幸事。

這本書有一個特點,前半部是哲學命題居多,解釋了很多哲學問題,後半部收錄了楊先生寫的小説,散文、議論文。由此可見,楊先生的文學修養之高,無論什麼文學體裁都駕馭自如,之前知道錢鍾書先生的學識淵博,讀了這本書之後,才對楊先生的學識大為讚歎。好多年前看過楊先生的《我們仨》,時隔多年,再次拿起楊先生的書時,先生已經駕鶴西去了,楊先生是一位思想和道德極高的學者,我從內心深處崇敬她。

這本書裏我看到一個對我來説蠻有趣的內容,就是楊先生國小的.時候,關於星期的描述,是以行星的名字命名的,星期日叫做日曜日,有“月、火、水、木、金、土”這個倒是意外的收穫,日本現在的星期描述原來出處是從我們國家傳過去的,讓我恍然大悟。我真沒想到看楊先生的書,能夠讓我多了這個知識點,也算是意外之舉。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5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九十多歲高齡時的著作。鬼神,靈魂與肉身這些在中國民間中議論千年不斷的東西出現在這本書中。楊絳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後的是什麼,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麼。《走到人生邊上》的前言中,楊絳先生這樣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了,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楊絳先生的這本書分兩個部分,一個是人生的價值,一個是靈魂的去向。

楊絳先生提出人生的價值在於靈魂對肉體的支配。這兩者在同一個個體中相互鬥爭又相互統一。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懶,貪,色等七惡,七惡與人的靈性良心背道而馳。所以這兩者相遇時,人就會出現各種煩惱憂慮,若處理不當自會有一些心理的問題。而當人的肉體經過千錘百煉擁有足夠的靈性良心時,人就會要求自己不斷的完善自身,驅動自己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難需要我們坦然面對,因為人肉體上的磨練會得到靈魂價值上的累加,靈魂的價值長久不滅。

《走到人生邊上》讀後感6

走在人生邊上,除了年齡,還有靈魂。當然,這兩者相輔相成。希望將靈魂洗淨鉛華然後“回家”,對人生來一次深思,對生命進行拷問,到底我們匆匆忙忙來往真正的意義所在何方。

之所以會為人是因為“靈性良心”,楊先生,百歲老人,到底善良,把生而為人的定義放到最低;她也最通透,懂得人啊,形形色色,粘上些“靈性良心”就可稱人。所以,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能容忍、容納很多其實不配稱人的人皮、人屍。

“人性善”論看到了,人初生為赤子時的純白,我認為這是一種樂觀主義,努力去糾正和塑造人性裏黑色的東西。而我認為“性惡論”更加符合對現下人的認知,人性裏最多最廣泛的是灰色地帶,首先要做的'是正視,其次才是糾正。人,生來就像一艘破船,餘生的精力都要用來修修補補。這艘船上有“靈性良心”,然而在浩瀚而風浪的大海上,這一點點的東西要經受一生的吹打和考驗,風平浪靜時見不了可貴,最可貴處當在漆黑夜裏的狂風呼嘯、海浪奪命中。

作為掌舵者的自己,當時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努力反思自己,努力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