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孫子兵法讀後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孫子兵法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孫子兵法讀後感15篇

孫子兵法讀後感1

《千字文》有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華夏肇始以來,巍巍5000年,留下無數華章美文,《孫子兵法》就是其中的奇葩。時間掩不去其魅力。讀它如飲純酒,又如醍醐灌頂,很多感慨心得,不吐不快。《孫子兵法》涉及方方面面,從我的角度和理解,在幾方面如策略、和現代的聯繫等等談談看法。

《孫子兵法》的魅力在於他是中華5000禮貌的結晶,他藴涵了普遍的、樸素的、辨證的真理。在那裏我們不能把其視為萬古不易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壇。可是,我們此刻又必須把他捧上神壇,這不僅僅是因為數千年來。《孫子兵法》和孫子在國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百戰百勝、決戰決勝的鋼鐵統帥的代名詞及其聖經,更重要的是,其文筆簡約,正因為簡約,能夠引申出無限的聯想和解釋,言簡意賅,內涵深厚,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其道理尚存,"法無萬古不便之法。"古時的聖經,此刻很多以喪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與小人者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

《四書》《五經》"六藝",多以不用,就如恩格斯,記得也曾論述過炮兵在戰爭中的決定性的`作用,可是,不妨礙我們擴展其思路,發揚其內核,揚棄其道理,發展其內涵。

正如列寧所説:"歷史是客觀事物的排列,邏輯是主觀對歷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為革命而研究歷史。"舊瓶裝新酒,使古老的東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適用,內涵其道理;"新的實踐產生新的理論,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使新的理論有古老的外殼,讓其與中華禮貌完美的結合。

孫子兵法讀後感2

寒假中,我看了《孫子兵法》這本書。書的作者是春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孫子,他原名孫武,字長卿。這本書和《三十六計》一起被稱為“兵家聖典”。

《孫子兵法》主要教你怎樣用兵打仗,一共有十三篇,分別是: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這十三篇中,我最喜歡讀火攻篇和九地篇。孫子在火攻篇中強調有五種火攻形式:火人、火積、火輜、火庫及火隊,提出“發火有時,起火有日”,實施火攻要和天氣、作戰的情況相結合,這樣才能取得勝利。九地篇則告訴你遇到散地、輕地、死地等九種戰地該怎麼作戰,比如“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就是説被包圍了一定要設法突圍,無路可走了就要拼死殺敵,尋求生路。

在運用了《孫子兵法》的經典戰例中,我最喜愛“韓信出兵奪奇兵獲大勝”,這個故事裏韓信運用了《孫子兵法》中“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一招。韓信首先佈置好兵力,然後假裝敗退,又突然進攻。趙軍前有阻攔、後有追兵,被韓信打了個措手不及,結果軍心大亂,紛紛潰走。

如果我長大以後帶兵作戰,首先要進行戰爭前預測,派出我的間諜,打聽敵方的情況;我還要掌握地形,制定作戰方案,把握作戰時機;戰中要設下圈套,讓敵人自投羅網;戰後我要總結作戰的經驗和教訓,準備好下一次戰鬥。我要“知彼知己”,爭取“百戰不殆”。

孫子認為“千變萬化,為將之道”,領兵打仗的人都要隨機應變,靈活變換戰術。如果我真的成為一名像孫子一樣的軍事家,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要打好基礎,在上好每堂課的'同時,我還要讀很多關於天文、地理、數學、歷史的書,這些知識都是戰鬥中要運用到的。因為,我想做一位常勝將軍。

孫子兵法讀後感3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很有意義的軍事書,《孫子兵法》。

這本書寫的是孫武自身通過實戰總結出的經驗,並列舉了一個個生動的戰例,既學習了打仗的智慧,又能看到一個個朝代的興盛到衰弱,有個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這是一舉兩得。

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打仗不但要有雄厚的兵力,還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想到用一些計謀,迷惑對方,使對方內部發生矛盾或做出利於你打仗的.事,這樣才能獲取勝利。一些兵力少的國家,照樣能打敗強國,這唯一的解釋是這弱國或多或少用了些計謀,跟他們死拼,是必敗無疑的。另外,一個聰明的將帥該要揭穿對方的計謀,讓對方已經釘在板上的勝利成為泡影,雖然現代社會要和諧,不要多疑多慮,但最基本一些很明顯的表情,神態要看出來。戰爭中,一些經常用計謀打敗其他國家首領格外要小心。有時,一個平淡的安身後面可能藏着驚天的陰謀,有時,一句像白開水一樣的話中或許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祕密。

再仔細讀讀,我有悟出了更深的道理。

雖然那些對我來説枯燥乏味的古文我沒記住多少。但那句“不戰而屈人之兵”還記憶猶新,表面上是希望是反映了戰爭的最高境界。也暗示着他對和平的渴望,戰徵年代,很多人為了一塊地而殺紅了眼,戰火紛飛,死傷無數,多少人在戰爭中死於非命。平平安安的難到不好嗎?安安逸逸過自己的生活,要學會滿足,有多少地就多少,為了奪取一塊土地,就發動一場戰爭,好像戰爭成了國家的出氣筒,大家坐下來經經協商有什麼不好。要知道,人的生命比任何一塊土地都重要。

我衷心希望世界早日和平,各民族各國家團結起來,友好交往。不要發動戰爭了,要知道,在一場戰爭中,沒有勝利者。

孫子兵法讀後感4

《孫子·九地》裏説道“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意思是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即“置之死地而後生”。

“背水一戰”的故事便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西漢時期,劉邦派大將韓信與張耳攻打趙國。趙國大將陳餘與趙王歇率二十萬軍迎戰。陳餘執意與韓信硬拼,韓信有意在河邊列陣,為的便是利用士兵的求生信念。最終,士兵們越戰越勇,張耳趁機攻入趙軍大營,殺死陳餘,活捉了趙王歇。

韓信便是讓士兵“置於死地而後生”,把軍隊佈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讓士兵奮勇向前,以命相博。

雖然這種做法有些殘忍,但斷絕退路,唯有向前走這一個機會,會讓人在絕境中爆發出體內的能量,最終“死而後生”,在度過死亡的威脅後,走向成功、堅韌、強大。

在我們周圍,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強大決心也存在於某個人或集體中。考試之後,有的'班級正是“死而後生”,為下次考試整頓整個集體,蓄勢待發。

也有許多個人力量展現了出來,變得比以往更加強大、自信;變得比以往更加剛毅、堅定。“置於死地而後生”,便是利用足以威脅到個人或集體的力量激發出他們潛藏在體內的能量。這可能讓結果完全改變,因為潛力與個人力量可以被無限發掘,所以“死地”越黑暗,與之相對的“生”便越卓越、強大。它不僅是一種信念,更是對人真正的考驗,只有“死而後生”,才能體會到生的甘甜。

“置於死地而後生”,雖然過程無比艱難,但重獲新生的感覺卻定會讓人無比自豪。捨得捨得,捨去舒適,接受威脅,才能得到結果,獲得新生。

孫子兵法讀後感5

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一本《孫子兵法》,想想號就已經沒有看他了,以前背過的東西都忘了,於是,重新翻開了他,一行行熟悉的字出現在臉前。

在説《孫子兵法》之前,還是先説説《孫子兵法》的簡介。

《孫子兵法》是中國已知最早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孫武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軍事家。他曾來到吳國幫助落後的吳國練兵打敗了當時強的楚國,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組練吳王寵姬,並且斬殺了擾亂軍紀,為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

《孫子》一書有《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的第一句話是:“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是全書的總綱。這一句為全書奠定了基本基調,高屋建瓴,居高臨下,從國家的角度説明了軍事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翻譯出來就是:軍事,是一個國家的大事,是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不可以不加以關注的。改變了傳統的'軍事觀,打仗並不是為打勝而打仗,而是為國家而打仗,這也是貫穿全書的觀點,是《兵法》的指導思想,在全書好幾次重要的地方都顯現出來。全書的一切觀點都為這一思想服務,而這書就是為國家服務的。在《謀攻篇》中,孫子寫道:“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意思是:軍隊的統帥是一個國家的支柱。支柱堅強有力那麼國家就一定會強盛,支柱軟弱無能則國家一定會變弱。

在論證五種可以打勝仗的情況時,孫子又提到了將與“君”的關係,也就是將與“國家”的關係。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虞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孫子兵法讀後感6

假日的午時,暖風微醺,我坐在窗邊,手捧中國古代著名兵法書《孫子兵法》,靜心閲讀。它是春秋末年我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所著,它既是一本軍事著作,又是一本哲學著作,圍繞怎樣用兵,怎樣陪練,怎樣百戰不殆而寫。其中“始計第一”作為整書的開篇,是全書的精華所在。而後面的作戰、軍形、用間等十二篇則分塊描述必勝的法則。

看着看着,我就被書中人物非凡的智慧、謹密的思緒所深深吸引住了,思緒隨着它悠然飄到了古代。在書中,我認識了諳熟兵法的韓信,傑出的軍事家李牧,愛兵如子的吳起等歷史上的著名軍事統帥,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智慧和優良品質。

經過這本書,我還了解到了許多的著名戰役,由著名的截擊戰——肥下之戰,有經典中的經典--淝水之戰,還有大規模的戰役--城濮之戰等,書上都描述的十分仔細,大將使用計謀的具體方法更是側重描述,令我身臨其境,彷彿看到了兩支隊伍發起衝鋒,激烈戰鬥的場景。此外我還了解到了地形對打仗的好壞,多樣的攻法,還有使用間諜獲取情報的重要性等。這些在現代生活中仍然十分重要。

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大規模戰役——城濮之戰。它是晉文公躍升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成名之戰。城濮之戰的勝利能夠説是軍事謀略的.勝利,居於劣勢的晉國,正確分析了當時的客觀形勢,恰當地選擇了戰場,採取政治外交聯盟,造成了對己方有利的形勢,掌握主動權,處於有理、有利的戰略地位,最終取得了勝利。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學習。在學習上,我要變被動為主動,上課時認真聽講,掌握正確地學習方法,下課後主動完成作業,而不用大人監督,讓自我紮實掌握基礎知識,並且要靈活運用,不要死讀書,讀死書,這樣才能提高自我的學習成績,取得更大的提高。

我喜歡閲讀《孫子兵法》,它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寶貴遺產,五千年來的謀略奇書!經過這本書,我也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引我不斷努力,不斷提高!

孫子兵法讀後感7

孫子兵法中的一些警句如篇首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千年來已成世人口語足見其深入人心並將其作為日常工作中的感悟與指南。但較為系統地閲讀全書十三篇並有名師指導評點還是第一次雖屬初涉但書中要文經反覆揣摸領悟越覺其深奧而又貼切於現代社會的商業競爭。

孫子兵法的開篇為"始計第一"講到在軍事上必須"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體現出孫子用兵之道乃"以計為首"。現代社會戰爭已較為少見但"商戰"卻愈加無情與慘烈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同樣是"不得不察也"。改革開放之初社會經濟處於賣方市場很多商品均呈現短缺狀態企業愁的是資金與產量不足無需太顧及市場的反映。而隨着經濟迅猛發展企業間的競爭遍及產品質量市場佔有等各個方面而要使企業能夠適應這種競爭經營者必需從產品選擇定位內部各種機制的建立市場的開發與跟蹤等各方面都要彈精慮竭針對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計策因時而變因地而變甚至因人而變稍有不慎則禍及企業與"兵道"比較實際上現代商業角逐同樣是智慧之爭了。

現代商業機會不可謂不多但並非每個機會都能創造財富而利於企業。如何去捕捉住有利的機會呢孫子兵法中"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未戰之前一定要做周密的分析比較和謀劃"計先定於內而後兵出"。現代的商業機會多誘惑大但如果不經細緻的分析策劃對於經營目標經營的計劃方針以及實施程序各項監管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做好謀劃做到心中有數操之有度才能使這些機會真正成為企業經營的利益。

孫子兵法讀後感8

我們中國人應該感到幸運,我們都出生在一個編織出書香文化,歷史遙遠的國家。《孫子兵法》,一顆掛在遙遙歷史長河中耀眼明星。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兵書,後來所出現的用兵妙計全基礎於之上,《孫子兵法》,內容涉及十分廣闊,但把它當成一本兵書去研究是遠遠不夠的。還在研究它的哲學思想,它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每個人看了都無一不稱讚的,是全世界共同的財富。孫子兵法孕育在我國的春秋末期,當時是一個天下混亂的時期,而此時,思想也在慢慢的出現派別,思想就在這時出現崛起。這是為什麼《孫子兵法》不出在外國,而出在中國,不出在現代,而處在古代的最根要原因。《孫子兵法》講的就是“謀略”二字,但講的是大謀略,而不是小謀略,也就是小花招。這裏面的兵法,往往出其不意地出招而使之完敗。兵法往往是講究抓住敵人的缺點,《孫子兵法》則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孫子兵法》的意義不僅僅是一部兵書,而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幾千年來華夏文明的結晶。它的用途不能只侷限於兵法。《孫子兵法》強調一個“謀”字。《孫子兵法》——是美國西點軍校和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人才培訓必讀教材,影響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井深大一生的書,通用汽車CEO羅傑·史密斯、軟銀總裁孫正義成功的法寶,商界必備實戰手冊啟迪人生權變創新的智慧。孫子兵法僅從用兵來去研究是非常單薄的.,在人生的路途中,孫子兵法也不為一個非常好的借鑑。商業之城即戰場。

《孫子兵法》是現存中國和世界軍事理論史上最早形成戰略體系的一部兵學專着,共分十三篇,雖然只有五千餘言,但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戰爭規律、哲理、謀略、政治、經濟、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內容,堪稱古代兵學理論的寶庫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廣為傳播。

《孫子兵法》雖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處時代的限制,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但瑕不掩瑜,這些缺陷並不能掩蓋它的光輝,絲毫也無損於它的偉大。

孫子兵法讀後感9

《孫子兵法》果然名不虛傳,不愧為國之瑰寶、傳世經典!

《孫子兵法》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珍寶中的珍寶,影響極為深遠。雖歷經二千餘年,依然魅力無窮,讓人受益匪淺。它不僅是一部兵法著作,還是一部哲學著作,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學著作。《孫子兵法》是大謀略、大智慧,不是一般兵法書籍所比似的,它好比是兵法書籍中的'聖經。唐太宗李世民曾講過,“吾觀歷代之兵法,莫過於此。”比如孫武所推崇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便可見一斑。

據傳,拿破崙在英國聖赫勒拿島囚禁的最後歲月,看到《孫子兵法》時,曾老淚縱橫道:“如果我早看到它,我怎麼會落到如此下場。”唯一能與《孫子兵法》的萬能智慧相媲美的,或許只有《易經》了。《孫子兵法》其內容涵蓋之廣泛,思想獨到之全面,邏輯思維之稹密,心思細膩之慎微,謀略縱深之宏遠……着實令人驚歎!

“兵聖孫武”與“文聖孔子”齊名乃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一文一武實為齊魯之絕代雙驕,中華之萬世楷模。

本書除了完整展現《孫子兵法》原典並進行現代文全譯外,分別從軍事、經濟、政治三個角度進行闡釋和論述,其中既有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戰例、歷史事件,也有“世界五百強”的經典案例、成長故事,讀後頗能受益。

《孫子兵法》不僅是一部舉世公認的最權威的軍事著作,而且它所包含的戰略思想還被廣泛地應用在商戰上。商場如戰場,兵法中的很多戰略思想,運用到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諸多方面,同樣妙不可言。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商業學院都把《孫子兵法》融入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中,要求學生熟讀《孫子兵法》。可見,由《孫子兵法》所衍生出來的學科不僅僅在於軍事,它早就突破了兵書的限制,在當今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孫子兵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包含了許多深刻的哲理,已成為指導經濟、政治、文化、外交乃至人生各個方面的不朽經典。

孫子兵法讀後感10

《孫子兵法》經典語錄: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之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孫子關於“五事”的説法,雖然是那個歷史條件下對戰爭的一個宏觀認識,但是到了現在仍然有很好的借鑑意義。我想這就是《孫子兵法》歷久彌新的魅力所在。

“道”可以理解為,戰爭的道義、立場。説的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個意思,一場正義的戰爭,必將贏得人民的擁護,也必將取得勝利。這裏給我的啟示就是,提高官兵戰鬥意識,不僅需要用當前緊張形勢來刺激大家,更需要用馬克思主義戰爭觀來武裝官兵,讓大家在大是大非面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大家的“戰鬥隊”意識。

“天”和“地”比較好理解了。無論哪一個時代,打仗就要講究天時和地利。在現代戰爭中雖然武器裝備可以實現全天候、全時段、全地域作戰,但是佔據有利的天候和地理條件,在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就會掌握戰爭主動權。

這個“將”説的就是指揮員。孫子對“將”的要求是:智、信、仁、勇、嚴。這5個字,對於現代的指揮員而言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智,應該是一種開放的、發散的思維狀態,不能固步自封簡單的'學那些固定的內容。信,從指揮角度來看就是命令不能反覆更改,否則嚴肅性就會打折扣,官兵自然不信服。仁,將的仁慈應該體現在大度、豁達上,歷史上的很多名將,雖然紀律嚴明,但都是以理服人,這就是將最大的仁慈。勇,戰爭到最後是人與人的較量,體現的是國家的意志力,如果將不勇,那麼兵必潰敗。嚴,就是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無論訓練還是管理,都要按照打仗的標準來抓。

“法”應該是一支部隊最基本的東西,也是大家感受最直觀的東西。也是目前基層部隊最難抓的內容,關鍵就在於能不能堅持到底、一以貫之。軍隊任何事物,都要形成制度規範,用統一的尺度去衡量,才能做到步調一致。

孫子兵法讀後感11

本篇主要論述在軍事實力的基礎上,發揮將帥的指揮才能,造成和利用有利態勢,出奇制勝地打擊敵人。

首先講一下下篇與上篇的關係,然後再講本篇的內容。

《兵勢篇》的“勢”是《軍形篇》的“形”(軍事實力)的表現。換言之,“勢”就是在軍事實力的基礎上,由於實行正確的作戰指揮,從而在戰場上所表現出的實際作戰能力。從哲學上看,“形”是運動的物質,而“勢”是物質的運動。

《軍形篇》講的是客觀物質力量的積聚,《兵勢篇》講的是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這兩篇是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姊妹篇。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孫子在認知論上,反映了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全篇內容大體分為四部分:

第一,闡述在戰役上用兵打仗必須注重四條:一是部隊編制有序管理嚴密。二是旌旗鮮明,號令嚴肅。三是善於運用奇正結合原則。四是善於避實擊虛。

第二,提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的命題,並加以闡述。指出:用兵打仗無非是正與奇兩種態勢,這兩種態勢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因地制宜,變化無窮的,而又以出奇制勝為上,強調出奇制勝的特點和優點是:抓住時機,行動快速,態勢險峻,居高臨下,兵之所至,如積水漂石,鷙鳥毀折。

第三,造成正奇結合、出奇制勝態勢的關鍵有二:一是我軍訓練有素,佈陣周密。做到人馬雜亂、情況混沌的情況下作戰,能保持我軍的號令統一,建制不亂,首尾相接,運用自如。二是以偽裝示形於敵。要示敵以“亂”“怯”“弱”;要誘之以“利”,引誘敵軍上當受騙,聽從我軍“調遣”,以造成我軍的險峻態勢,出奇制勝。

第四,結論:善於用兵的人,重視依靠和建構一種必勝的態勢而不苛求於屬下,他們選擇將領也是善於“任勢”的人,所以打起仗來就能像從高山上往下滾動的圓石那樣勢不可遏,戰無不勝!

孫子兵法讀後感12

假日的下午,暖風微醺,我坐在窗邊,手捧中國古代著名兵法書——《孫子兵法》,靜心閲讀。它是春秋末年我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所著,它既是一本軍事著作,又是一本哲學著作,圍繞怎樣用兵,怎樣陪練,怎樣百戰不殆而寫。其中“始計第一”作為整書的開篇,是全書的精華所在。而後面的作戰、軍形、用間等十二篇則分塊描寫必勝的法則。

看着看着,我就被書中人物非凡的智慧、謹密的思緒所深深吸引住了,思緒隨着它悠然飄到了古代。在書中,我認識了諳熟兵法的韓信,傑出的軍事家李牧,愛兵如子的吳起等歷史上的著名軍事統帥,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智慧和優良品質。

通過這本書,我還了解到了許多的著名戰役,由著名的截擊戰——肥下之戰,有經典中的經典——淝水之戰,還有大規模的戰役——城濮之戰等,書上都描寫的十分仔細,大將使用計謀的具體方法更是側重描寫,令我身臨其境,彷彿看到了兩支隊伍發起衝鋒,激烈戰鬥的場景。此外我還了解到了地形對打仗的'好壞,多樣的攻法,還有使用間諜獲取情報的重要性等。這些在現代生活中仍然十分重要。

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大規模戰役——城濮之戰。它是晉文公躍升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成名之戰。城濮之戰的勝利可以説是軍事謀略的勝利,居於劣勢的晉國,正確分析了當時的客觀形勢,恰當地選擇了戰場,採取政治外交聯盟,造成了對己方有利的形勢,掌握主動權,處於有理、有利的戰略地位,終於取得了勝利。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學習。在學習上,我要變被動為主動,上課時認真聽講,掌握正確地學習方法,下課後主動完成作業,而不用大人監督,讓自己紮實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要靈活運用,不要死讀書,讀死書,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

我喜歡閲讀《孫子兵法》,它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寶貴遺產,五千年來的謀略奇書!通過這本書,我也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引我不斷努力,不斷進步!

孫子兵法讀後感13

今天晚上,我終於讀完了《孫子兵法》一書。這一本書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篇章就是《軍爭篇》了。《軍爭篇》也是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個篇章。

這個篇章還講了四個故事。我最喜歡的一個古代故事就是“趙奢用計救閼與”。秦國為了擴大自己實力,準備去攻打旁邊的趙國,於是,他們率大軍攻打趙國,把趙國的大將閼與抓走了。趙國的國王派出了有勇有謀的'趙奢帶兵出戰,去救閼與。趙奢走到離城三十里的敵方就停止了前進。修築工事,不準讓小卒輕言於秦作戰,違令者斬。過了50多天,秦國見趙國還沒有反攻,於是,就開始鬆懈了起來,趙奢覺得時機已到,於是就帶兵出戰,打退了敵人。我最喜歡的一個現代故事就是變形金剛引進中國的故事。變形金剛自從出了電影以後也開始銷售玩具,生產商還沒有引進中國市場。於是,生產商就調查到了中國孩子的家長喜歡讓孩子玩開發大腦的玩具。於是,生產商開始製作大量廣告,並自排了一些動畫片,結果,這個玩具在中國一上市,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軍爭篇》主要講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這麼一個概念。就是説將領一定要聽從君王的命令,孩子要聽從父親的命令的道理。戰爭一定要把敵方陷入困境,做小兵的,不能擅自行動,否則,可能會引起全隊大亂,那麼,這場戰爭肯定會輸得很慘。隊列一定要很整齊,這樣,才能使敵方陷入困境。還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把握時機,先到達戰場,佔領好的地形。當時,如果將領的軍隊是要長途跋涉,那麼就未必,可以使用一點小計,來取得勝利。

我還懂得了作戰時一定要佔領好領地,進入國際市場時一定要先進行調查,做一些有利的廣告,就可以使我方獲得了絕對的優勢,從而獲得了勝利。

孫子兵法讀後感14

收到喆媽公益閲讀贈送的這本書,很是驚訝。捧着這麼一本古色古香的線裝本,讀着聞名世界的孫子兵法,彷彿整個人都高大上起來,眼前也彷彿瀰漫起戰火,雙方激烈交戰,孫子在遠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場面一幕幕展開……

這本《孫子兵法六韜三略》是《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的其中一本。這一套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全部採用繁體、大字、豎排、注音。

提到繁體字,就想到我曾經遍,抄學繁體字的情形,不知道為什麼就對繁體字有莫名的喜歡。而且現在學毛筆字的時候,老師也提到用繁體字寫出來的書法作品更有韻味。現在讀這本《孫子兵法六韜三略》還可以同時學習繁體字,真是一舉兩得呀!

全書選用大字加拼音的方式,再也不用擔心古文中的字不認得了,也不用擔心會讀錯音,大字也非常省目,讀起來真是酣暢淋漓之感,不得不為編者的良苦用心而感動。

這部書,除了孫子兵法,還有六韜,共六卷;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孫子兵法又有十三篇,分為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虎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

如《用間篇》是這樣描述的,“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才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誦讀經典的同時,學了文言文、學了繁體字、學了兵法,豈止是前面所述的一舉兩得,簡直是一舉數得。

這一套經典誦讀教材,值得擁有!

孫子兵法讀後感15

我相信很多中國人都聽説過《孫子兵法》這一部作品。《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的瑰寶,是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邏輯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髓的集中體現。作者是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吳國軍將孫武。

與當時戰爭不斷的時代相比,孫子兵法不僅運用於現代軍事,還運用於企業文化、用人方式、激勵機制等方面。

在用人之道上,《始計篇》中的.“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強調將帥要有明確的獎懲,恩威並重,就像管理企業的領導人管理下屬時,所需要的管理機制。

再如,“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企業是一個團隊,團隊合作是企業發展的必要和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企業不能協同工作,更多的資源必然會在內部摩擦中浪費。

因此孫子兵法可以在企業管理中起到警醒管理者、引導管理者更好地管理自己企業的作用。

其實孫子兵法也可以給個人帶來很多好的指導。孫子説:“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這就意味着用兵的規則不是指望敵人不會來,而是要靠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和做人是一樣的。無論你做什麼,都要做好,你不能指望能矇混過去。就像打仗一樣,有了必勝的把握,才會不怕與敵人交戰,這跟做事一樣,有了把握,才會不怕去做。

《孫子兵法》可以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影響,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如果你能理解其中之一,你會得到很多智慧。同樣,如果你想更透徹地理解,你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才能找到無窮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