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97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

《雲雀的心願》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6單元的一篇科普童話故事。這個單元是以“環保”為主題,教育學生保護環境。課文故事情節生動,語言流暢,採用對話的形式,以形象化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旅程中經過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後回到森林後的所見、所聞、所感、所言,從而説明森林的重要性,揭示人類與自然、生命與自然的密切關係。課文中美好與毀滅、安居與災難的強烈對比,能喚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激發學生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意識。

本課是第一課時,我的主線是朗讀,隨文識字。在預案設計中,課始是通過質疑引起閲讀期待,學生迫不及待地進入文本,讀得入情入境;再者是理解了“亂砍濫伐”、“氾濫成災”等詞語,植根於文本,讀含有這些詞的重點句,學生讀得入情入味,越讀越好;最後的師生合作讀,默讀也都是入情入味。讀詞語、讀句子、讀段落,這不是簡單的`平移推進,而是紮紮實實地以有效的朗讀貫穿始終,在層層引領中遞進,在反覆朗讀中提升,為第二課時研讀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設計問題,讓學生了解到,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緊接着讓學生帶着雲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雲雀產生這一心願的原因。點出關鍵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為什麼會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從哪裏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又圍繞着這一問題全面展開邊講故事,邊識字。

指導生字詞時,我是採用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這樣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在朗讀中認識生字並瞭解生字在語言中的運用,比單純的集中識字要更高效。同時,也為學生更好的朗讀課文,為下節課的分角色朗讀打下基礎。

對於生字的書寫指導,我讓學生分析難寫的字,並在黑板上範寫出來,並指導學生要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筆順,學生再在書本中描紅。這樣的書寫練習,既讓學生識字,也避免了學生以後書寫出現不必要的錯誤。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節課就是讓學生充分的朗讀,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感悟。我讓學生充分的閲讀課文,在閲讀的過程中找出描寫雲雀心願的句子,並請學生反覆誦讀,讀通讀順並領悟其深刻含義。其中的朗讀方式多樣,有指名讀、全班讀、開火車讀、分男女生讀等等。讓學生在充分朗讀後,概括課文的大意,緊緊把握課文中心,為下節課更好的學習課文內容作好鋪墊。從而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並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領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2

上週有機會學習了我校和唐元中心國小兩位教師的兩節課,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構思,同樣的功底,不一樣的精彩,現將學習體會小結如下。

1、自主學習,理清課文內容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麼雲雀會有這樣的心願?我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雲雀產生這一心願的原因,點出關健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為什麼會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從哪裏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又圍繞着這一問題全面展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讀讀想想,圖圖畫畫,從文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設計,在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的擴充訓練中,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並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領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

2、藉助課件,理解課文內容

生動的課件能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動態的畫面和逼真的音響效果會引起學生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聯想、想象、情感的活動。這一案例,我根據教學內容製作了許多課件,“森林變成貧瘠的沙漠;河水像脱韁的野馬,咆哮着向下遊衝去”這些動態的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他們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通過課件對“森林是個大水庫;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空調器”這些內容的介紹,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讓他們有感而發,並與作者發生情感共鳴,以此表述心中的願望。

3、拓展延伸,深化課文重點

書本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對於語文學科來説,更多更廣的學問來源於大量的課外閲讀與對學習資料的收集運用中。本篇課文只是介紹了森林四個方面的重要性,對它更富魅力的東西沒有全部例出。為此,我根據課文內容拓展延伸:生活中,森林還有更大的作用,你知道嗎?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資料,他們讀書看報,走進圖書館,上網,或單獨作戰,或合作進行,在閲讀,思考、整理、採納等一系列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答案,通過課上交流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同時也鍛鍊了他們蒐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4、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於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5、深化主題,表達自己的心願

課文記敍了小云雀跟着媽媽在樹林外面飛行時所看到的伐樹毀林造成的危害,説明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重要。在課件展示“肆虐的沙塵暴、光禿禿的大山、河水咆哮着向下遊衝去”等情景中,我又引導學生思考:在保護環境方面,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對周圍人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環境滿意嗎?你又是怎樣做到保護環境的,準備如何去做?交流討論。鼓勵學生根據環境保護的現狀,進一步學習,擴展閲讀和調查綠化情況等,拓寬學習時間和空間,打破課堂內外的界限,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聯,激起學生關注社會,主動參與環保的意識。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3

《雲雀的心願》蘇教版四下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既有故事性、趣味性,又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根據這個特點,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第一,理解課題,抓住文章的中心——雲雀的`心願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心願?

第二,講故事,明條理。小云雀和媽媽外出,看到了什麼?產生什麼想法?

第三,明道理,講心願。森林如此重要,要多植樹,保護環境。

尤其在講到森林重要性的時候,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生活環境和以前的知識:夏天樹下涼快;鐵路旁種植樹木,減少噪音,有利於人們健康;森林裏的空氣很清新;樹多了,灰塵少了等進一步瞭解:森林太重要了!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破壞森林的重要性,我佈置這樣一項作業:辦一份“保護環境,珍愛森林”的手抄報。

這堂課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以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讓學生講述。所以學生的朗讀很少。下節課補上。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4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呼籲環保的童話故事,通過雲雀媽媽帶着小云雀在外遊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呼籲我們要植樹造林。文章富有童真童趣,語言通俗易懂。

第二課時,我的教學目標則定為突破重點句子“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引領全文教學,瞭解森林的作用,認識保護森林的重要,練習用“可以可以也可以”説話,拓展學生思維。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求簡、求實、求新、求效”這八個字。“求簡”,就是説教學目標要簡單而明確,教學環節要簡單而清晰;“求實”,就是説對學生的聽、説、讀、寫等語言基本功的訓練要紮實;“求新”,就是教學方法儘量有新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效”,就是要讓自己的教學收到切實的效果,學生能得到真正的收穫。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説説“雲雀的心願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個心願?”當學生通過快速瀏覽課文,找到答案“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時,我以此導入全文的教學“為什麼説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讓我們跟着小云雀和它媽媽一起去看看吧。”隨後,學生通過閲讀課文,很快找到了小云雀和媽媽飛過的三個地方,找出了看到的情景,再通過理解雲雀媽媽的話,從而認識到森林的三大作用:保護水土、儲蓄雨水、調節氣温。在此基礎上,我拓展學生思維,聯繫第一課《走,我們一起去植樹》,談談自己對森林作用的認識,更深地瞭解了森林與我們人類的關係,引導學生認識到了保護環境、保護森林的重要。

如在教學描寫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我讓學生讀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沙漠環境,抓住重點詞語“黃沙漫天”、“狂風”、等詞語體會沙漠環境的惡劣。學生對這樣的沙漠非常討厭,進而讓他們明白是人類的 “亂砍濫伐”導致的惡果,喚醒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教學“亂砍濫伐”這個詞語時,我出示了一段視頻,學生從圖像就可以看出,沒有節制地砍伐就叫“亂砍濫伐”。

在此基礎上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練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並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人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悟到了“埋怨”、“心疼”,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在教學課文第二部分大河上空時,我先讓學生看一段大河氾濫的錄像,學生自由想象,説話:河水像什麼。理解這樣的情景就叫“氾濫成災”。再來讀讀課文,文中怎麼描寫大河的樣子的,哪些詞語也能讀出“氾濫成災”的意思。最後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讀出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説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應該讓學生積累下來而且這些知識也並不難理解。於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後試着用填表填表、填空的形式來複述課文。在複述課文時,我相機讓學生了解“樹冠、樹幹、樹下、土壤”幾個部分,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自然常識。同時這幾個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複述後,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説明森林為什麼是大水庫的。以後的作文中,我們應該學會有順序地描寫事物。”這樣的複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縱觀全課的教學,預設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在一些環節的處理上不盡如人意。如在認識森林有“儲蓄雨水”的作用時,朗讀太匆忙了一些,沒有讓更多的學生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對反問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沒有通過朗讀來比較,使學生的接受很可能只是機械化的。

在拓展延伸的部分,我和孩子們一起研究了“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説他們呢?”孩子們在本堂課對森林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認識,自然也不允許有這種情況的發生:有的用名言對砍伐者進行警告;有的則通過講道理,説明森林的重要性等方法,增強了孩子們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可以發現,在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時的時間就花得太多了一些,這樣也導致了分角色朗讀有些倉促而沒有進行更多層面地讀。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環節上還應做適當的調整,對重點部分的時間要給予充分的保障,上課的節奏可適當加快,教師的指導點評要精練厄要,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品讀感悟。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5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呢?然後讓學生跟着雲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

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並且以雲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情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並且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

二、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時也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三、句式訓練,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有效的句式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可以……也可

以……”讓學生練習造句,既讓學生鞏固了對森林作用的理解記憶,也讓他們在口頭造句時鍛鍊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課文教學完成後,我安排了這樣一項訓練: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説他們呢?聽後,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説:“你們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們的土地都會變成沙漠,你們就會餓死。”有的同學説:“你們要是再亂砍森林,就會被洪水淹死。”還有的同學説:“森林是大水庫,是空調器,它給我們人類帶來這麼多的好處,我們應該感謝它,保護它,不應該破壞它,砍伐它。”透過這些精彩的回答,可見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不足,為了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充滿激情,我不斷的變換着朗讀的方式,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同學們的朗讀激情非常充沛,但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只是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導致學生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沒有讀出感情。今後還要更好地抓字詞句,凸顯語文課上的語文味。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6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水庫”的重要。針對教材的特點,本人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自主學習,理清課文內容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麼雲雀會有這樣的心願?我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雲雀產生這一心願的原因,點出關健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為什麼會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從哪裏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又圍繞着這一問題全面展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讀讀想想,從文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設計,在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的擴充訓練中,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並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領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

2、藉助課件,理解課文內容

生動的課件能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動態的畫面會引起學生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聯想、想象、情感的活動。這一案例,我根據教學內容製作了許多課件,“森林變成貧瘠的沙漠;河水像脱韁的野馬,咆哮着向下遊衝去”這些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他們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讓他們有感而發,並與作者發生情感共鳴,以此表述心中的願望。

3、拓展延伸,深化課文重點

書本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對於語文學科來説,更多更廣的學問來源於大量的`課外閲讀與對學習資料的收集運用中。本篇課文只是介紹了森林四個方面的重要性,對它更富魅力的東西沒有全部列出。為此,我根據課文內容拓展延伸:生活中,森林還有很多作用,你知道嗎?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資料,他們在閲讀,思考、整理、採納等一系列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答案,通過課上交流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同時也鍛鍊了他們蒐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4、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於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5、深化主題,表達自己的心願

課文記敍了小云雀跟着媽媽在樹林外面飛行時所看到的伐樹毀林造成的危害,説明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重要。在課件展示“肆虐的沙塵暴、光禿禿的大山、河水咆哮着向下遊衝去”等情景中,我又引導學生思考:在保護環境方面,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對周圍人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環境滿意嗎?你又是怎樣做到保護環境的,準備如何去做?交流討論。鼓勵學生根據環境保護的現狀,進一步學習,擴展閲讀和調查綠化情況等,拓寬學習時間和空間,打破課堂內外的界限,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聯,激起學生關注社會,主動參與環保的意識.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7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呢?因為小云雀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然後讓學生跟着雲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並且以雲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情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幫助學生把握重點。

二、聯繫生活經驗,加深理解

比如,當雲雀們飛到沙漠上空時,我先創設特定情境,讓學生和雲雀一起飛到沙漠上空。試問學生看到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説出了心中的沙漠。這樣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當雲雀飛到大河上空的時候,我引導學生看書上的插圖,用自己話説説大河怎樣?心情怎樣?這樣學生不但走進了雲雀的心裏,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當雲雀飛到森林的時候,我讓學生説説家裏面空調的作用,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為什麼稱森林是空調器”。這樣他們就能在情景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讓他們有感而發,並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以此表達心中的願望。

三、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首先是找到雲雀們飛到沙漠時看到的情景後的一番對話,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他們的對話,然後教師出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感情地讀出對話,(指名讀,引讀,齊讀等。)我覺得效果還不錯。在讀他們飛過大河的對話時,讓學生同桌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朗讀,檢查時再出示相應的課件,讓學生讀。最後飛回森林的對話讓學生自己讀,教師再出示相應的課件檢查讀的情況。我覺得通過課件讓學生先感受雲雀的心情,再指導讀——同桌互讀——自己讀,體現了由扶到放。

我在指導學生讀的時候,雖然有的學生已經是讀得相當不錯了,但我指導讀的時候每一次要求落實不夠到位。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共15個自然段,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這篇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描寫人物聖誕為主要形式,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於有趣的故事中,便於學生閲讀感知。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通俗流暢,好讀易懂。

這節課,我旨在讓學生在課堂初始,學會運用總分敍述的方法理解“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認識森林的重要,並能夠運用“可以?也可以?”進行説話;課中能通過朗讀去體會雲雀母子的情感,繼而進行角色遷移練習説話;最後讓學生談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説他們呢?”訓練學生的説寫能力,使學生完成由文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相對以往的教學,本課時教學我有了幾點改變:一是明顯的詳略區分,二是在引導過程中語言較為精煉了,三是教學目標把握得更為準確,有訓練的重點。

然而,存在的問題依然很大,最為突出的是引導太過於細化而繁瑣,導致課時目標未能完整實現。

過於細化的引導主要在引導學生運用部分敍述“森林水庫”這一環節。這一環節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説説森林為什麼是個大水庫”,在簡單指導説明方法後便放手讓學生進行説話,學生當時便有些茫然不通,即便後來有學生起來進行説話也只是照着課文念出來,並沒有用自己的話去概括。接着我引領學生進行原因的概括後學生自由地説,隨後又指名反饋,但效果仍不如人意。最後我帶着學生一起概括性地説後讓學生自由説以鞏固,才有了明顯的效果。如此下來便消耗了大半的時間,使得後面的教學顯得特別的緊張。

反思這一環節,最終的原因在於我——一個課堂引導者的作用沒有突顯出來。新課標要求課堂雖然要以生為主體,還學生一個主體地位,但老師的引導卻不可淡化。如果這一環節中,一開始就由我帶着學生一層一層地概括並引導説話,目標很容易就實現了,也不需要再指名説、指導説、集體説、再引導説,最後自由説這麼反反覆覆的,這要減少了許多的課時。

不足之處不止這點,對於未能實現學生情感遷移的引導以及學生由文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我很遺憾,而我的語言也還要再精煉一些。這些都需要我在不斷地反思中改進,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8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呼籲環保的童話故事,通過雲雀媽媽帶着小云雀在外遊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呼籲我們要植樹造林。文章富有童真童趣,語言通俗易懂。

在教學時,我立求完成這樣幾個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聯想法、找近義詞法、抓關鍵字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漫天飛舞、埋怨、亂砍濫伐、氾濫成災、貧瘠等詞語。

3、通過第二大段的學習指導,總結學習方法,並以此方法自學第三、四大段。

4、學習課文重點段第10小節,理清雲雀媽媽説理順序,能有序地複述森林的蓄水作用,並進行生活拓展,利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進行説話訓練。

5、通過對課文的理解能有條理地説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的原因,體會人類植樹造林的美好心願,增強環保意識,滲透科學發展觀。

在設計教案之初,我思考着能否在學生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教學生一定方法,這樣的話,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可以很自然地運用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嘛。為此我特意選擇了漫天飛舞、埋怨、亂砍濫伐、氾濫成災、貧瘠這六個重點詞語的學習,並琢磨着這六個詞在理解方式上的異同,後來,我發現,漫天飛舞、貧瘠這兩個詞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自然就理解了。埋怨這個詞,我覺得平時學生經常用的找近義詞的方法肯定也沒有問題。而亂砍濫伐、氾濫成災這兩個詞的理解,我認為這是我本節課要着重指導學生掌握好的兩個詞語,為此我查了字典,發現字典上“濫”字就兩種意思:1、江河湖泊的水溢出;2、過度,沒有限制。嘿,這不是特意為本文準備的嗎?為些我設計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選擇“濫”相應的意思,學生很快就作出了準確選擇並能很好地説出“亂砍濫伐、氾濫成災”的意思。對此環節的設計,從學生上課的反映來看,我個人還自以為是成功的。

《學記》有云:“大匠誨人,必以規矩。不能使人巧。”説的就是:高明的教育者只教給人應該怎樣做,告訴他做的標準、方法、步驟,而不是代替他們去學習。在語文精緻教學中,我認為,有目的有計劃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直接教給他們現成的知識,或直接幫助他們學到知識要有效得多。學生一旦掌握了精妙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將大幅增大學習成功的機率,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輕鬆、有效,有助於增強其學習的興趣與學習自信心,而且由於能從中享受到學習活動的快樂,便會強化學習動機,更加主動、努力地學習。在解讀教材時,我就發現《雲雀的心願》這一篇課文結構非常清晰,小云雀和媽媽分別飛到沙漠上空、大河上空、森林裏,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產生了不同的心情,發現了森林的重要作用。為此我設計了教-扶-放三個不同的環節,第二大段教學生劃雲雀看到的景象,談雲雀的心情,體會森林的作用,最後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____________。”作結。第三段由於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所以上課伊始,我讓學生總結了第二段的學習方法,然後扶着學生學習。到第四大段時,我則是徹底放手,簡單讓學生交流了學習結果。這樣一步一步學下來,最後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完成“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_________,可以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這一填空時,大多數學生都舉手要求回答時,“能有條理地説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的原因”這一目標的達成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閲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其實閲讀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的積累,寫作是閲讀的目的,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法方設法把握閲讀與寫作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為此我把第10小節作為了教學的重點段落,先讓學生讀第10小節,然後通過填表格的形式説説森林的哪些部分可以蓄水,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有條理的複述雲雀媽媽的這一段話。再分析“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這句話的寫作特色。最後總結第10小節在寫作上的特色:先總的説森林是可以蓄水的,然後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具體地説怎樣蓄水,再用反問的語氣作總結。按照總——分——總的順序説的。然後鼓勵學生寫文章時也要學習這樣的方法有條理去寫。同時抓住這一段中“可以……也可以……”一句的`句式,一方面説説“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它可以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另一方面,我安排了一個拓展環節:“同學們是不是生活的有心人,注意到什麼事物不止一種作用呢?或者一個問題有兩種不同解決方法呢?用這一句式來説一説。”我還提供了一定的語境,如手機、電腦的作用,課間、自修課時,某道數學題目等等。這樣的設計既為有條理地説説為什麼“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作好了鋪墊,也完成了課後第四題要求造句的目標,可謂一舉兩得。

至於感情朗讀這一要求,我則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進行了訓練。

課文最後,我本打算讓學生説説森林的其它作用,並讓學生為樹幹添上樹枝,寫上森林的作用,但由於時間關係就刪減了。還有倡導學生植樹造林時,我讓學生聯繫學過的第一課《走,我們去植樹》,使學生意識到課文前後的一個內在聯繫,本打算要朗誦一下的,也沒時間,結束地比較匆忙。

縱觀全課的教學,我認為,預設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在一些環節的處理上不盡如人意。在拓展延伸的部分,因為受時間關係,結束得比較匆忙,相比之下,在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時的時間就花得太多了一些,這樣也導致了分角色朗讀有些倉促而沒有進行更多層面地讀。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環節上還應做適當的調整,上課的節奏可適當加快。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9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教學本課,我主要先理清文章脈絡,然後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演邊理解文意。

一、理清脈絡教學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通過反覆朗讀,拎出重點,然後相機板書:砍-貧瘠-漫天飛舞,氾濫成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後面的教學就順利多了。其餘的板書依據教學內容相機出示,如:不砍茂密 非常涼爽

二、分角色朗讀生情

本篇童話最顯著的特點是:對話生動。所以在教學本文,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對話、動作,特別是在那些關鍵的對話、動作上下些工夫。比如雲雀媽媽的無奈、傷感,小云雀的害怕等等。在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又讓學生根據語言和書中的有關詞句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加上自己的動作,邊讀邊演邊體會。朗讀,讓學生理解了文本,走進了文本,觸摸到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在此基礎上,再去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就變得容易了。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0

上次聽課聽到了《雲雀的心願》這節課,有了這個基礎,我決定自己也來試試。通過聽課我瞭解了《雲雀的心願》該文用童話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語言描述了小云雀與媽媽的所見、所聞、所言。文章描述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水庫”的重要。但是讓我自己再來複制,我覺得有些難度。但因為聽過課所以心裏有點底氣。經過自己的修改,我請曹教作了指導。但是曹教卻給了我一種新的思路。這也讓我有了挑戰自己的勇氣。於是再次修改教案,試上。這次我的心裏還是沒有底氣。但或許這就是成長,經過兩三次的'摸索和嘗試,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變得流暢起來。在上課前,我不斷的給學生打氣,也給自己打氣。在這節課中我覺得學生的表現超出了我的預計,或許是準備充分,也或許是自己的幸運,通過這次上課,自己也有不少的收穫。

一、注重感悟

課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以描寫人物對話為主要形式,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於有趣的故事中,便於學生閲讀感知。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通俗流暢,不需要作過多分析、講解。因此,教學時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依據語氣提示讀好課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森林的重要。如在教學描寫土地變沙漠這一環節時,可以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黃沙漫天”、“亂砍亂伐”,依據提示語“埋怨”、“心疼”等練習讀課文。在學生讀書時,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黃沙漫天的場景,並配上巨大的風聲,把學生帶入沙漠狂風之中去感受。這樣學生就很到位地感情朗讀出了小云雀和媽媽之間的對話,感悟到了“埋怨”、“心疼”的心情,從而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積累

課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説明了森林有水庫和空調器的作用,同時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識,應該讓學生積累下來。於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後試着把它們複述下來。在複述課文時,我藉助畫簡筆畫,再板書“樹冠、樹幹、樹下、土壤”幾個詞語,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降低複述難度。同時這幾個詞語清楚地表現了作者的記述順序,在學生複述後,我就提示學生:“這些詞語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説明森林為什麼是大水庫的。以後的作文中,我們應該學會有順序地描寫事物。”這樣的複述,既積累了妙詞佳句、自然常識,同時也積累了寫作方法,可謂一舉三得。

三、注重遷移

在課文教學完成後,結合《走,我們去植樹》我讓學生寫一份倡議書,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移。

當然,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就讓自己慢慢的去努力吧!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1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講了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為了突破難點本人採取了以下幾個教學手段:

一、細讀課文,理清脈絡。

小云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關鍵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從那些地方感受到森林的重要了。讓學生細讀課文,從文中尋找出答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理清課文脈絡。

1、森林怎樣蓄水,指名讀第十自然段,有條理説一説森林是怎樣蓄水的。

2、森林不僅能夠蓄水,還有保護土壤的作用,讓學生再讀本段。

3、森林還可以調節氣温,請學生走進課文第十三自然段,同桌互説森林是怎樣調節氣温的。

思路理清後讓學生再次讀“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那麼如果沒有了森林會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從課文1——4自然段找出答案。

二、想象拓展,實踐心願

1、小云雀的心願也是他媽媽的心願,更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學了這篇課文,如果在遇見有人亂砍濫伐樹林,你會怎麼樣去勸説他們呢?

2、現在你就是“小小環保宣傳員”你會怎樣向大家宣傳保護森林的重要性,請把宣傳詞寫下來。

課文結束後,進行了反思,課文介紹了森林4個方面的重要性。其他更富魅力的東西沒有全部列出,儘管課前已佈置收集有關森林重要性的資料,但學生課上仍侷限於書中內容,課外資料説不出。這説明了學生在課外查找、整理資料的能力還欠差,課外知識太貧乏,今後應加強。

2、拓展延伸,讓學生以小組進行交流,全班展示,學生語言組織方面不條理,勸説不到位。這説明口頭表達能力差,口語訓練必須加強力度。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2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的重要。針對教材的特點,我主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自主學習,理清課文內容

雲雀的心願是什麼?為什麼雲雀會有這樣的心願?我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雲雀產生這一心願的原因,點出關鍵句: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為什麼會説“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從哪裏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所以我的教學設計又圍繞着這一問題展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讀讀想想,從文中尋找答案。這樣設計教學,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並幫助他們理清課文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領悟課文精髓奠定了基礎。

2、藉助課件,理解課文內容

生動的課件能再現、強化、傳遞教學內容,生動的畫面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聯想、想象、情感的活動。這一案例,我根據教學內容製作了一些幻燈片,“森林變成貧瘠的沙漠;洪水氾濫成災”這些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他們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讓他們有感而發,並與作者發生情感共鳴,以此表述心中的願望。

3、拓展延伸,深化課文重點

書本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對於語文學科來説,更多更廣的`學問來源於課外。為此我讓學生交流討論:我們能為保護樹木,保護環境做些什麼?打破課堂內外的界限,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聯,激起學生關注社會,主動參與環保的意識,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4、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於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3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科普童話,是一篇非常人性化的童話,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導入直切主題,抓住文章重點。

我首先板書“心願”問:心願指什麼?“學生回答:“就是心中的願望。”那麼你有沒有心願呢?讓學生聯繫自身實際明白心願是什麼?其次明白雲雀是什麼樣的一個鳥?我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找到了解釋:鳥,赤褐色,有黑色斑紋,嘴又尖又小,翅膀大,能高飛,叫聲嘹亮動聽。從這種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所列的事件不是一種隨意的假想,並沒有違反一些規則。如果雲雀自身不具備飛得高的特點,文中的“那飛到一片沙漠的上空”、“飛到一條大河的上空”,就缺少了“真實”(這是一種虛構的真實),而課文中雲雀媽媽與小云雀的對話很美,仔細想一想,用我們大腦去聽聽,感覺有種嘹亮動聽的存在,這其實也是一種“真實”。

二、抓住文章線索,理清思路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呢?然後讓學生跟着雲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並且以雲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情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並且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要點。

三、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文章通篇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時也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機評價中更加深學生對砍伐森林危害的認識,激發他們對這種行為的痛恨之情。

四、句式訓練,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有效的句式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可以……也可以……”讓學生練習造句,既讓學生鞏固了對森林作用的'理解記憶,也讓他們在口頭造句時鍛鍊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課文教學完成後,我安排了這樣一項訓練:學了這篇課文,如果你再見到有人在亂砍濫伐森林,你會怎樣去勸説他們呢?聽後,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同學説:“你們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們的土地都會變成沙漠,你們就會餓死。”有的同學説:“你們要是再亂砍森林,就會被洪水淹死。”還有的同學説:“森林是大水庫,是空調器,它給我們人類帶來這麼多的好處,我們應該感謝它,保護它,不應該破壞它,砍伐它。”透過這些精彩的回答,可見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已經受到了很深刻的環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書本知識到思想認識的遷。

五、想象力的培養

教學中我設計了幾個發散思維的點,如:想象茂密的森林是什麼樣子的?同學們想想小動物們在鳥語花香的大森林裏無憂無慮的生活着,想象那種幸福生活的場面,從而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性。再如:奔騰而洶湧的黃河水像脱韁的野馬咆哮着奔湧而來,他們會衝向哪裏?面對着災難中求生的人們,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等等的問題,引發了學生的思維,帶動了學生語言的表達,培養了想象力的發展。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不足,為了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充滿激情,我不斷的變換着朗讀的方式,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比賽讀等,同學們的朗讀激情非常充沛,但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只是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導致學生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沒有讀出感情。今後還要更好地抓字詞句,凸顯語文課上的語文味。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4

《雲雀的心願》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云雀跟着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後,有的地方變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氾濫成災,心裏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後,小云雀明白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 抓住線索,理清思路

雲雀的心願是到沙漠去種樹,讓沙漠變成綠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呢?因為小云雀認為“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然後讓學生跟着雲雀一起去看看。抓住“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條主線展開教學,並且以雲雀媽媽和小云雀的心情變化這條暗線作為輔助,這樣就使主題凸顯了,幫助學生把握重點。

二、聯繫生活經驗,加深理解

比如,當雲雀們飛到沙漠上空時,我先創設特定情境,讓學生和雲雀一起飛到沙漠上空。試問學生看到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説出了心中的沙漠。這樣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 。當雲雀飛到大河上空的時候,我引導學生看書上的插圖,用自己話説説大河怎樣?心情怎樣?這樣學生不但走進了雲雀的心裏,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當雲雀飛到森林的時候,我讓學生説説家裏面空調的作用,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為什麼稱森林是空調器”。 這樣他們就能在情景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讓他們有感而發,並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以此表達心中的願望。

三、體驗心願,進行個性化朗讀

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通篇採用擬人化的寫作方法,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生動有趣,富有藝術魅力。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森林的重要。

首先是找到雲雀們飛到沙漠時看到的情景後的一番對話,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他們的'對話,然後教師出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感情地讀出對話,(指名讀,引讀,齊讀等。)我覺得效果還不錯。在讀他們飛過大河的對話時,讓學生同桌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朗讀,檢查時再出示相應的,讓學生讀。最後飛回森林的對話讓學生自己讀,教師再出示相應的檢查讀的情況。我覺得通過讓學生先感受雲雀的心情,再指導讀——同桌互讀——自己讀,體現了由扶到放。

我在指導學生讀的時候,雖然有的學生已經是讀得相當不錯了,但我指導讀的時候每一次要求落實不夠到位。

雲雀的心願教學反思15

這是一篇科普童話,是一篇非常人性化的童話。讀這篇文章,我最大的收穫,給了我本人一個科學發展觀。所以,我認為教學這一課,我們應該把科學發展觀的小理念還給孩子,讓他們懂得科學,懂得發展。

雲雀是什麼樣的一個鳥?我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找到了解釋:鳥,赤褐色,有黑色斑紋,嘴又尖又小,翅膀大,能高飛,叫聲嘹亮動聽。從這種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所列的事件不是一種隨意的假想,並沒有違反一些規則。如果雲雀自身不具備飛得高的特點,文中的“那飛到一片沙漠的上空”、“飛到一條大河的上空”,就缺少了“真實”(這是一種虛構的真實),而課文中雲雀媽媽與小云雀的對話很美,仔細想一想,用我們大腦去聽聽,感覺有種嘹亮動聽的存在,這其實也是一種“真實”。我想從這一點上,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上不可以亂想,自己寫動物要把其特點表現出來。而認識這種意義上的“真實”,其實也是科學的引導。

課文通過雲雀媽媽與小云雀的多場景對話,向師生講述着一種美好的心願——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這一課有三個知識是要學生掌握的,一是綠洲是怎麼變成沙漠的,二是森林水庫,三是“森林是一個巨大的空調器”,我們可以這麼認為“雲雀媽媽”就是一個科學家,她把科學的知識傳遞給了我們,讓我們明白這兩個最基本的`東西,與我們生存息息相關的東西,明白這一些,其實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教學,就明白人們許多做法的錯誤。

學習這一課,其實自然可以聯繫到這個單元所學過的那三篇文章,一篇是《特殊的葬禮》、二是《沙漠中的綠洲》、三是《古詩兩首》。想到這裏,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一單元的主題。這篇課文是本單元的最後一篇,所以在教學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課是一種總結,所以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就確定的科學發展觀上。我們不要説孩子小,我們應該把這個概念給學生,我們應該講給他們聽,讓他們明白學習這一單元我們的目的在哪裏。“葬禮”的引領,讓同學們沉重過,“沙漠中的綠洲”讓同學們慨歎過,《古詩兩首》讓孩子享受過古代孩子的那種樂趣,這篇文章給予我們的就是共同完成這個心願。

怎麼完成?擁有科學發展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擁有科學發展,行動起來,那個葬禮才不在有。完成是要有代價的,沙漠中的綠洲告訴我們這些代價,但花了代價是需要的,這既是對人類的懲罰,也是對人類的呼喚,為了自己,為了他人,為了後代的生存,就應該去完成這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