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精選6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9.85K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精選6篇)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1

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精心準備。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我總認為文言文深奧難懂,學生自己幾乎不能自主學習,所以我對於文言文的教學大多采用串講的方式。一句一句,手把手的把字詞翻譯交給學生,希望通過這樣使學生課文中存在的疑惑,從來不敢有所怠慢。但我發現,無論怎樣盡力,學生的效果都很難提高。為了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我從多方面去精心構思,最後決定屏棄串講的模式,貫徹新課標,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就是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自主學習,充當學習的主人。一節課下來,我感覺效果還算不錯,得到不少聽課老師的認同和讚賞,學生自我感覺也相當好。短短的四十分鐘內,我覺得以下幾個環節是比較成功的:

1、讓學生進行小組研究,自行解決課文中的字詞句的疑惑。改變單一的老師提問,老師點名叫學生回答的模式,學生自己設問,自己點名叫同學接題,學生對此很有興趣,感覺自己完全得到自主學習的'權利,積極性很高。

2、字詞把握的當堂小測,讓學生能及時發現自己問題,及時糾正,效果明顯。

3、把傳統的串聯翻譯改為故事情節的複述,既可以讓學生自覺熟悉課文,又可充分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4、背誦採用減字法,逐步增加難度,激起學生當堂背誦的慾望,層次感很強,學生的興趣也很濃。

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於部分同學基礎較差,文言文基本就是盲區,根本無從讀懂,更不用説質疑討論了,所以這部分人在課堂上無所適從。另外由於學生比較緊張,有點拘謹,部分環節沒有完全放開,主動性積極性還有待繼續提高。

總的來説,我覺得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設計比較合理,體現了新課標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學環節緊湊,層次感比較強,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討論質疑釋疑而真正得到了知識。通過這節課,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啟示,對新課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希望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能進一步完善課堂,完善自我。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2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中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分七個自然段,篇幅短小,故事簡單,構思頗具匠心。文章開頭以無名小兒與“聖人”孔子對舉,其地位和學問的對比本應高下立現,但作者通過一個“辯”字為後文製造了懸念。其表達的道理可以從不同角度闡釋,從“辯日”的角度,可以説文本告訴我們,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現象,也可能包含着我們不瞭解或不確定的知識,需要多觀察,多思考。從“小兒”和“孔子”的角度,本文教學中還可以理解為:只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獨特的發現和獨到的'思考;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兩個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認自己“不能決”,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惱羞成怒,也令人敬佩。

為了提高學習效果,我從多方面去精心構思,採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切實做學習的主人。一節課下來,我感覺效果還算不錯,學生自我感覺也相當好。

短短的四十分鐘內,我覺得以下幾個環節是比較成功的:

1、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視頻導入,以便讓學生對辯論有一個大致瞭解,進而理解兩小兒辯論時的態度與心情,然後由“辯”字入手,讓學生認真觀察字的結構並認真書寫,為學習本課奠定基礎。因此,學生通過視頻,有了讀書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2、注重誦讀,能在讀中學、讀中思、讀中悟。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更是如此。教學中,我採用自讀、範讀、表演讀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的同時理解文章中重點字、詞、句的意思,從而達到把文言文讀通、讀懂、讀出節奏、讀出韻味的目的。

3、課堂上,根據課文內容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先弄清本文的重點“辨日”之謎,再引出“孔子不能決也”的原因,從而得出“辨日”啟示。這種教學流程讓學生自此自終對課文興趣盎然。

4、最後以“疫情逐漸向好,是否需要戴口罩”為主題以事實為依據,發表自己的觀點,把課堂教學推向一個新高潮。這個環節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寫作慾望,還落實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處:

1、疫情原因,課堂上只有自主學習,沒有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總感覺學生自學的時間不夠充分。

2、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不夠簡練,有重複學生回答的語言。

總之,我覺得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教學設計合理,體現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學環節緊湊,有層次感。課堂上,學生通過自己質疑,自主釋疑,從而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育理念。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相信我能進一步完善課堂,完善自我。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3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教材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今天我把它作為第一篇文言文來上。

國小六年級的文言文閲讀是為七年級正式實現文言文閲讀教學目標做好輔墊,激發興趣,打下基礎。因此第八組導讀中明確指出:“本組課文將引導你初步接觸一下文言文”,“第一次學習文言文,要對照註釋,一字一句地讀,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課文讀通,讀懂。”

我的教學指導思想是:

1、注重朗讀。“讀”是閲讀教學的主要活動,在教學中我將“讀”貫穿始終。本課朗讀分為三個層次:

1)讀通:通過生試讀,師範讀、個人練讀等多種形式,將文言文讀通。特別是:能正確斷句。

2)讀懂。生對照註釋,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學習中能將每一句話讀懂,理解全文。

3)讀好。創設情境,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自由練讀。找同伴互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展示兩小兒爭辯時生動的場景。這三個層次的訓練充分體現了朗讀教學目標從低到高、從易到難的層次性。

2、注重學習方式的變革。我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這樣更利於合作學習。教學中提供合作學習交流的機會,自主探究的空間。例如讓學生試讀談感受畫難句個人對照註釋讀懂句子去嘗試探究;不懂之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這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習慣,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落實了學生主體地位,同時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同時我鼓勵學生課外查資料,上網來了解有關兩小兒不同觀點中所包含中的有關科學知識,教師有意識地進行留白,也是給學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間。

3、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配樂範讀,既讓學生體會如何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又在文言文如何停頓斷句這個難點上起到示範作用。我還注重轉變自己的角色,讓學生提出難句,以學定教。為學生提供平等交流自主學習的平台。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比賽。在合作學習中我在巡視中注意到個別差異,為學生提供學習幫助。

4、注重學法指導。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如何學習文言文是國小生學習文言文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兩小兒辯日》則是他們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我以例句引路,引導學生逐字精讀,師適時點撥滲透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讓學生運用學法自主探究。讓學生從學會——會學,培養能力。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4

這個星期五上午,我在中心國小借班上課,接受教研員朱老師的指導點評。自我感覺良好,雖然朱老師也給我提出了一些缺點,但不管怎樣,肯定的亦或不足的,我想寫下關於這堂課的教後反思。

首先,朱老師認為我的課題導入巧妙。課前5分鐘我安排了關於“男生聰明還是女生聰明”的辯論﹙後來在評課中大家指出改為“男生能幹還是女生能幹”比較好﹚,為學文打下伏筆,並且也鼓勵學生要以本堂課為見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想,這裏應該對後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有關係的,因為課堂已充分向學生開放,他們躍躍欲試了。一個“辯”字,我大做文章,設計了“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個字你想知道什麼?”的`問題,等課題出現後又用“課題已經幫我們解答了哪幾個問題?還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為學文設疑。

其次,課堂設計板塊合理。從解決語言文字到理解內容再到澄清科學道理,最後到質疑文本,思路很清晰。朱老師認為是最大的優點。

第三,課堂中有好幾次照應。比如,課始存疑與課中突破;課前辯論暗伏與課後結論銜合。一句“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的都是好貓”,風趣地表揚和肯定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

最後,朱老師指出了亮點,就是課文結束後的質疑環節。學生的提問很精彩,“兩小兒笑曰”這裏的“笑”是不是嘲笑?“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等等。説明學生已經完全進入了文本,就像朱老師説的“這堂課學生投入,老師投入,是比較成功的一堂課”。

當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前談話只關注形式,沒有細心去聽學生髮言的內容﹙事實上學生辯論中有好幾句跟聰明掛不上號﹚;在理解課文前先安排學生自己説一説對課文內容的最初印象;還有最後科學道理的呈現換語言文字的抽象為實物演示的形象使學生更易明白等。

總之,我想這樣的經歷不多,但經驗很寶貴,在今後的實踐中仍要不斷地鍛鍊。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5

《兩小兒辯日》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淺顯易懂,文意容易為學生所認知,語言充滿探索與思辨的童真,適合學生閲讀。

單純地從文言文語言教學的角度看:抓準“為”這一多音多義字,“以”特殊的.動詞用法,以及文末句中兩個通假字,字詞障礙可以基本掃清;另從“……乎?”這一特定標誌,學會認識文言文中的反問句形式;最後小結本文在語言上的特色:使用比喻句和反問句,因形象生動而語氣強烈,引入接下來的思辯環節。通過學生自主提問,以及自主回答的方式,可以很順利地完成字詞讀音和文意疏通這兩項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收效良好。

用邏輯引導對文意的深入和拓展,讓文字迴歸思維本身。從寓言本身的構造:小故事+大道理入手抽絲剝繭,需先對故事做一個簡短的歸納,理清文中兩個小孩爭辯的依據,以及得出的結論,用一目瞭然的結構圖和文中明顯的關鍵詞,引導學生説出兩個小孩爭辯的本質原因是角度不同,進而展開對兩個小孩以及孔子的評論,肯定小孩善於觀察和思考,肯定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至於到底何時近與遠,為何當時解決不了等,留與學生課後合作解決即可,而我卻畫蛇添足了。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6

很高興能坐在這兒與大家一起交流這次教學實踐的一些回顧與反思。我上的是一堂文言文課《兩小兒辯日》,課文內容主要是通過兩個小孩辯論太陽什麼時候離人遠,什麼時候離人近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告訴我們深刻的哲理。經過教研組集體備課和多位老師的指導,我個人感覺受益非淺。

當初設計這堂課主要是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的:

1、根據二期課改精神,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參予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注意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的學能水平設計教學。

3、有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4、達成即時效果。

經過試講,覺得有一些地方處理得不是最理想,所以又做了一些修訂。

一、在教材的處理上

最初我把課文內涵的透析作為教學的重點、難點,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試講後發現,對於七年級的孩子,要深刻細緻地體會《列子》中作品的內涵並把自己的分析説出來,是很難的,因此內涵是本文的難點,而作為文言文,讀、譯才是重點,因為對於處於形象感知階段的七年級學生,讀、譯處理好了,課文的內涵就會水到渠成地呈現出來。

二、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

最初為活躍課堂氣氛,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一個部分:以演小品、講故事等形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包括課文的誦讀,課文的翻譯等,省去了課堂中的讀譯。試講後,發現這種方式有點偏離了學科特點,使得語文課更像是表演課,而且有點超出了七年級學生的學能水平,導致課後做練習時有些題做不出或做不準。經過成雅明老師、田雲靜老師的指正,我和張佳佳老師商量,把這一環節刪掉,確定了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性,並且有的放矢,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目標一遍遍的誦讀,把讀落到了實處。

三、在多媒體的使用上

最初我設計用powerpoint輔助教學,因為它能夠代替板書,還能夠以它鮮明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試講後發現:powerpoint有時會使老師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當我叫一位學生來回答問題時,學生的回答有可能與我在課件裏預設的答案的順序不一樣,這樣我就不能及時地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饋。於是我與孫保平老師進行了多次的、長時間的探討,我們發現word雖然不象powerpoint那麼形象、直觀,但它卻很方便、很靈活。比如,我要讓學生翻譯一個句子中的重點字詞,傳統的黑板教學就是在字詞下面加點,而word可以把這些字詞進行描紅,更加醒目;黑板上寫字,有時坐在後排的學生可能看不清,而word的全屏顯示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word還允許操作者隨機地挪動字詞的位置,隨機地增加或刪減字詞,隨機地添加表格等,這樣就可以讓老師跟着學生走,學生説什麼老師反饋什麼,充分尊重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避免了使教師成為教學中的'陰謀者,使教學步驟成為接踵而至的陷阱。並且word現場操作起來要比powerpoint快得多。這才能稱之為多媒體的有效利用。

四、在即時效果的達成上

最初我以為經過多次的閲讀和詳細的分析之後,學生就可以馬上把課文背下來。但試講後發現,沒有一定的背誦指導和背誦時間是不可能達到當堂背誦的目的的。於是在胥龍娣老師和杜垂雲老師的指導下,我安排了一個指導背誦的環節,就是以一個表格呈現兩小兒辯的結論、依據、判斷角度,之後就以這個表格作為背誦課文的題綱,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當堂背誦的可能性和準確性,通過多種形式的背誦檢查,發現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或者更多的學生已經能夠初步背誦課文,一部分能力較強學生能夠準確流利地背誦課文。

這次教學實踐給我的觸動非常大,以往都説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現在我發現其實好課也不是想出來的,而是講出來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鑽研教材,把一些好的方法和經驗保留和繼續下去,教學中還有待改進的地方,如精確把握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準確的、恰當的評價等,我會不斷地進行改進和提高。

最後,請允許我向一直關心和幫助我的領導和老師由衷地説一句:謝謝,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