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63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

《星光燦爛》一課面對的是五年級學生,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美術素養,喜歡上美術課,對一些簡單的創意和手工製作方法都有所掌握。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達到較為成熟的層次。喜歡自由組合進行合作學習,喜歡在探究中獲取知識和經驗。對於學習摺紙有一些經驗,有一定的識圖能力。對於凸折線和凹折線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在製作紙浮雕“星”還是有一點困難。基於以上分析,本課主要採用了,情境創設法、直觀演示法、引導觀察法。

為了優化教學過程,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實現有效教學,本節課我們總體設計了:創設情境——發現方法——掌握規律——創造表現——評價遷移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

我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境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圖片,把學生帶入美輪美奐的星空,盡情感受星空的美麗。使學生產生創作願望後,同時出示課題、示範作品,介紹浮雕這一知識點,激發學生用美術語言進行創作的興趣。

(二)發現方法

接着我們設計了發現方法這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法,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所以,我們先用引導觀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識圖,進入到自主探究學習中,嘗試摺疊紙浮雕的方法。再請出小老師演示摺疊的方法,進行交流,發現凸折和凹折的基本方法。

(三)掌握規律

基本的摺疊方法學會後,其餘的星星造型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的`。因此,我們將事先準備好的示範作品以摘星星的方式發到各個小組,使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這個規律。並對照摺紙圖介紹自己發現的變化方法。

(四)創造表現

這時每個學生手中至少都有一件完成的作品了。因為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的創造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創造表現的環節中,我們不強求製作出與書中方法不同的星星,但是要以激勵的語言,調動學生在摺疊規律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設計,製作出一個摺疊浮雕星星。

(五)評價遷移

評價是促進學生髮展的重要環節。課標也要求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作業。因此,在評價遷移環節中,我們主要採用了小組內交流評價的方法,學生在小組內與身邊的同學説一説、評一評選出小組中製作巧妙、精美的作品展示到集體的星空中。

總之,本節課力求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學習,掌握摺疊的方法和技巧,體驗美術課的快樂。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2

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包括他們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注意力和思維方式,言行能力與質量,發表的意見、建議、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等,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感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由此可見,教學可利用資源的範圍是非常廣闊的。在時刻運動變化着的課堂中,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在對話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抓住轉瞬即逝的生成性資源,為學生開闢課堂上的“動感地帶”,使學生的課堂煥發出奪目的光彩,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教學《科學創造新生活》時,我要求學生畫畫自己的.手,我試圖引導學生藉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形象造型,使手更加的生動、神祕。我在一旁不禁替他們着急無法預約的精彩應是教育智慧的結晶,是神來之筆,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學生作為教育對象,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學生的既有經驗、智慧、知識和學習的內在潛力,都可以為教學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豐富的特點。當你在課堂上為某個知識重點、難點一籌莫展時,如果能夠巧借學生自發吹來的“東風”,勢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堂課我緊緊的抓住了學生送來的“及時雨”,才使得課堂上思維的火花競相噴射。在同學的啟發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巧妙應對且將教學繼續下去,並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和利用有效價值的動態生成性資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縱即逝的。新課程改革呼喚“動態生成”的課堂,只有寬鬆、自由、開放、生成的課堂才是“動態”的課堂。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的教案“活”起來,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發展”起來!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3

本課是一節動手製作課,當學生們手中的廢舊盒子、瓶子或紙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禮品時,使我非常感動。我真的感受到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發揮。我認為從課前的蒐集各種包裝材料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對包裝的興趣,生活的熱愛。設計禮品包裝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也體現了製作者的愛好和情趣。同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讓學生欣賞到多種包裝形式精美的禮品,不但使學生了解了禮物包裝的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美化生活的情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設計思路,再通過教師的折、剪、粘等技法的直觀演示從而解決了包裝的難點。使學生將禮物的外套設計得更加精美。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4

從這節課中,可以開出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敢於發言,富有創造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體,這也正是上一節課的關鍵。

老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師生共同來體驗學習中的快樂。在教學中,學生由有趣——樂趣——志趣,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在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推行中,使我獲得了一個任何時候也無法相比,充分發揮的空間。老師對每個學生應充分了解,成為很好的朋友。在藝術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多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鑽研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讓我們的課堂真正的動起來。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5

第1課:椅子設計

本課是一節設計?運用課,我以故事遊戲為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小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並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造型,設計、運用,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慾望,體驗愉悦感和成就感。

第2課:民樂放光彩

興趣是學生髮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是培養學生成功學習的祕訣。這節課我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內在的樂趣,充分利用多媒體欣賞民族樂器的演奏場面,演奏中多種民樂的聲音交替出現,有獨奏的聲音也有齊奏的聲音交相輝映,氣勢龐大。通過欣賞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樂器的優美動聽的、獨特的演奏,從而引發學生內心對民樂的喜歡。很好的激發了

第3課:舞台美術設計

第一節主要以認識舞台美術設計,從舞台美術設計的各個環節下來認識一場舞台劇,後來分工的認識,從第一堂課,小組分工、導演確定到繪製流程。而第二堂課開始,基本上學生都已經準備好道具了,但也有一些班級第一堂課安排不出來的,這也是班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第4課:小小果殼箱 教學中我利用大量圖片展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果殼箱,穿插了一些設計導向提示,用以啟發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瞭解果殼箱的設計元素。還展示了學生的設計作品,以及簡單的製作步驟圖,讓學生了解簡單的製作方法,並啟發他們進行新的創造,啟發學生從既美觀又實用的角度出發,進行果殼箱的設計。

第5課:中華扇子

扇子雖然是納涼的用具,但卻有着豐富的種類和藝術形式。我緊緊結合教材,扇子的種類、形式、內容、結構等方面展開,包括扇面的表現形式涉及山水、人物、花鳥等方面,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解和感受、比較與分析,在欣賞的基礎上獲得自己的藝術感受與理解,並展開自己的藝術聯想。

第6課:亭子

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亭子圖片及學習相關知識。通過提問學生了解哪些有名的亭子及特點,激發他們的表達慾望及學習興趣。並讓學生觀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點,明確創作要點,再提供學生作業,拉近了學生的創作距離,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7課:誇張的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了解未知、學習知識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有效途徑。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有時也會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五年級美術《誇張的臉》一課,要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為本實施教學。

教學時我通過課件給予了學生充分感受的機會,教材中的欣賞圖例已經給了一些表現方法上的啟示,如潑墨寫意、勾寫結合、勾線設色等,但不管是哪一種方法,對於孩子們來説都是很難的。我自己對教學目標的設定,再補充了一些自己覺得更適合的作品圖例進行教學,但第一節課教學下來,由於自己和學生的觀念存在着差別,學生不喜歡我選定的那些唯美的表現內容,如哪些江南韻味的人物。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班級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利用一些身邊的圖象資料進行表現,如自己或父母的照片、同學模特、報紙畫刊上的一些人物圖片等,以此減弱人物表現時的難度,而專注於水墨特點的把握和方法的研究。同時教學時要設定好問題和探究的任務,開展廣泛的交流。對於表現技法,教師只需引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如勾線、設色、點寫等,然後啟發學生大膽探究更好的表現方法,畫出墨色的.變化與畫面的整體關係。

第9課:齊白石筆下的蔬果

《齊白石筆下的蔬果》一課屬水墨畫範疇,我認為在教學中不應該單調的為教技法而教技法,更不能按成人畫法,依葫蘆畫瓢,而應根據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引導學生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由想象、自由創造,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便學得主動、愉快、有創造。

第10課: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中我通過大量圖片和優秀作品的欣賞,向學生介紹了荷花的造型特點,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筆墨表現的特點。我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主動欣賞、感受,從而豐富學生的視覺經驗,促使學生感悟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的荷花的意境美。同時瞭解祖國的民族文化藝術,進行繼承和發揚

第11課:彎彎的小路

點彩畫這一繪畫表現手法,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感覺比較新奇,學習興趣較濃厚。但用軟性的畫筆表現點的時候,畫筆的各個不同接觸面怎麼點出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點,對於很少用軟性畫筆作畫的五年級學生來説卻是很難把握的。但不足之處就是學生的作業展示太簡單,感覺還太倉促。

第13課:裝飾紋樣

在教學中,我帶領學生欣賞了陶瓷、屏風、服飾及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引導他們發現生活中的裝飾紋樣之美。我詳細講解了畢加索的版畫《公牛系列》的局部、形的裝飾變化作品、色彩的裝飾變化作品和學生作品。這樣學習後,學生創作的作品效果很好。

第14課:做做陶藝

第15課:中國傳世名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朝代順序和藝術特點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我點擊課件,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表現現實生活、精湛的寫生技巧、臉型豐滿、設色工麗等。並通過課件再展現幾幅具有唐朝典型特點的藝術作品。我在這節課上通過對名作的欣賞、分析、評述,讓學生感受名作的藝術特點與魅力。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6

美術第九冊《畫人像》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人物的髮型、臉型、五官、表情和服裝的不同特點,學習用線表現正面人物的方法。教學過程由:導入新課-作品分析-探究式學習-學生活動-教學評價。在作品分析中學生了解人物特徵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在示範環節中,教師請一位同學做模特,用線演示人物寫生的方法步驟,引導學生觀察如何大膽表現人物的特點及線的運用,引導學生學習用線表現人物的.方法,絕大部分學生能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徵進行描畫,教學目的基本達到。

在造型藝術領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則之一,《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正是讓學生認識比例知識的一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會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物品。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的動手測量、計算,找出黃金分

割比,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們能夠知道黃金比例並且會用比例知識進行繪畫,課堂效果很好。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7

一、注重情境導入,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精美的圖片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裝的求知慾望。例如,讓學生看天安門前的漢白玉華表與金碧輝煌的故宮,渾然一體。讓人感受到藝術的統一和諧和建築羣的雄偉壯觀。

二、注重引導啟發,激發學生挖掘美的能力。讓學生在看完圖片後,通過引導啟發,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學會挖掘生活中藴含的美。

三、注重激勵性語言的評價機制。比如:好、很好、説得真好等到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的展示自己的想法,張揚學生的個性。

四、重視開放式教學,在完成作業時,不拘泥於一格,採用多種形式並駕齊驅,手工,泥捏,繪畫等形式完成精美的華表,讓學習形式多彩多姿。

五、重視教學,教學中當學生想在柱首設計一個不倒翁時,所有學生和老師都笑了,其意就是他説的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時時老師並沒有打斷他的思路,而是鼓勵他大膽説書自己的想法。師:你為什麼想設計一個不倒翁?生:做這樣的華表,送給外國人。不倒翁倒下去又站起來,倒下去又站起來,像我們中國人一樣,象徵中國人的氣概。多麼大膽的想法,多麼精典的闡述,全體師生無不為之喝彩!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8

畫人像是五年級的一節造型領域的課,看似簡單,其實不易。人像是最難表現的,涉及到的知識相當豐富。但是同時又是非常難掌握的一課。

在上課時我儘量和學生形成互動,讓學生觀察、體驗、討論人物的'特徵,增加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瞭解人物面部的三停五眼、人體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以及人物常有的表情,並通過兩個小練筆加強寫生訓練。這對於五年級的孩子來説很有挑戰,我為了上這一節課提前備了好長時間課。但是效果還是不好,雖然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心裏還是很不是滋味。學生在作業中往往線條比較死板,特別是肩膀處容易畫直角,脖子很長很細,五官畫的過於簡單。我想我應該多引導學生觀察,注意分析教材中的作品,也可以拿出帶有這些問題的作業進行學生分析比較,引起學生的注意。

在上這節課時也還是有些不足之處的,比如課堂結構,時間分配不合理。自己説的較多,學生主動性較差等等。另外作品達不到預期效果,還需加強訓練。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9

本課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日曆在生活中不僅具有實用性,同時還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通過這節課學習,學生體驗到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學會留心觀察生活,並引導學生對生活用品的設計產生興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目的.。

新課伊始,我出示活頁式枱曆問學生“這是什麼?”生答“掛曆,枱曆”。

師及時糾正掛曆與枱曆區別,該課運用二課時,一節枱曆課設計,第二節是掛曆設計(我準備打孔器提供學生使用,學生自備彈簧)在設計製作過程中,為突出枱曆個性與多樣性,避免設計的千篇一律,我與學生互動共同分析枱曆構思、造型、圖案、色彩等設計要素等。卡通造型式,摺疊屏風式……運用空間想象進行創作。最後根據物理學原理研究枱曆擺放方法。如:支架製作法,考慮怎樣製作使它要平穩,這就引出學生設計觀念多元化、人性化、個性化風格。

重點強調相互交流啟發時要注意時間,日期、陰曆、陽曆書寫格式,並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學會觀心他人,學會時刻提醒珍惜每一天,學生創作之前共同欣賞教材13頁學生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或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個班從整體上看效果較好,材料基本上都一樣是大眾彩紙,卡紙。只是造型、圖案、色彩可真是五花八門,各個都具有藝術特點,及個別的同學設計枱曆超出你的想像。如:五年三班卞育豐設計圖案蝴蝶並不是平面,而是運用重疊法逐層蝴蝶越來越小,真的如她所説翩翩起舞的彩蝶戀枱曆,還有的同學運用動物造型設計枱曆,色彩對比強烈,枱曆功能繁多,可見同學們以前在學習過程是如何認真,如何熱愛美術課!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0

教材給予我們師生一個學習的方向,不至於大家在茫茫的知識海洋裏無章無距的行使,確切的説教材是一個方向,是一個如何改教材,在形式與方法上,大家各有各的方法,但本質還是要把握住這節課的最終目的,我認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以便學生能在漫長的學習生涯裏,通過學習,研究的形式來達到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目標。所以我更改了教材內容,我的觀點是要可行,就是自己覺得上起來不累,學生學起來有興趣,能在輕鬆的環境下把教材本質性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家鄉美》對於學生學習的總體印象是兩點:一是單獨的回憶,容易把學生的主觀性思維限制在一個固定的範疇,主動學習的能力容易被約束,二是有些特定的學生,沒回過家鄉,甚至是不知道家鄉風貌,在教學過程裏儘管可以進行引導性學習,但其實已經給學生造就了一個被動學習的環境,針對這兩個幾年教學積累下的問題,我決定對這次《家鄉美》教學課堂實踐進行一個小小的變動。

變動一:課題的變動。變《家鄉美》為《諸城美》或者《校園美》,在不改變了解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大自然),歌頌家鄉(大自然)的情感這個主線的情況下,我把課題從遙遠的家鄉拉近到學生的生活。

變動二:作業形式的變動。風景的表現不單隻能依靠繪畫,我還想到了攝影這個載體,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操作照相機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教師可以適當的講解攝影的一些基本要點,我很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很好的去完成我的教學目標。

變動三:交作業與改作業形式的變動。數碼時代,學生的攝影大部分是數碼相機,交作業的形式由以往的課堂內完成作業,按組收作業的固定模式,改為網絡硬盤收集作業,網絡博客展示作業,遊客留言批改作業的一個新形式的探究。

總之,這樣上起來,效果頗為明顯,學生愛學,樂學。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1

《精細的描寫》是國小美術第十冊第三課,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發現靜物線的美感,進一步學習寫生及用線進行精細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及畫畫的組織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合作與探究意識。

這是一節線描課,學生以往已接觸過,但是因為平時運用的比較少,所以技法方面還不熟練,不知道如何用線進行精細的描寫。在授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對物象的觀察與分析,發現物象中線的美感,學習如何用線進行精細的描寫。

為了使學生創作時能心中有數,我啟發學生想想生活中有沒有線條豐富的物品可供表現,並將學生的目光轉移到教室內,使他們學會注意觀察生活。

另外,我注意加強畫法示範,解決學生構圖不飽滿,缺乏美感的問題。但是我忽略了對構圖定位方法的講解,學生安排畫面時隨意性仍很普遍,構圖不合理的作品大量存在。

在教學中我沒有將線描與素描的.區別指出來,學生容易產生混淆。

用線條造型對遮擋關係的表現是學生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所以教學中必要的點撥是不可少的。初教時我給漏掉了,後經上級老師的指導,復教時,我抓住了以上幾點,使教學產生了更好的效果。

總之,我認為自己在教學中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問題,就是沒有吃透教材。今後我要努力改進。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2

推薦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五彩繽紛,這些絢爛多彩的顏色把我們的世界裝扮的美麗迷人。把學生融入在這色彩斑斕的世界當中,就會增加他們的色感,對色彩的認識就會大大提高。

是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第二課.本課集合了中外小朋友熟悉喜愛的卧室與別墅作為範畫,運用暖色和冷色的的兩中對比,讓學生感受和諧色給人的舒適魅力。

本課是色彩基礎課,課程結構內容包括:鄰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環上,相鄰近的顏色稱為相近色,如黃、黃綠、綠或紅紫、紫、藍紫等。鄰近色的配合,會使人產生舒適、和諧的美感;色彩冷暖的概念,冷曖對比是色彩對比的一種,補色對比是最鮮明和強烈的冷暖對比,在同一幅畫裏,必須有一個主色調,主色調對畫面的和諧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本課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主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通過學生接觸和諧色,認識和諧色,,運用和諧色激發學生運用色彩的慾望,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表情、語言等表達自己對形與色的感受,以及對真、善、美的認識。從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以及和諧色與他們所學習析色彩線條的聯繫,更加熱愛美術課。

鄰近色在創作畫面時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一幅畫面的主旋律。如果不能很好的運用鄰近色來組織畫面,一幅色彩作品的創造就會產生一種色彩的混亂,讓人感覺畫面脈絡不清。一幅冷色調的.畫面或暖色調的畫面裏主要都運用的是鄰近色的對比,這樣畫面才會顯的舒適、和諧。學生初學使用水粉工具臨摹水粉畫,困難較多,老師最好先畫出步驟示意圖,一步一步帶領學生作畫,提醒學生用水要適當,不要太多。輔導時及時糾正學生用水多與少的失誤。

因為,學生是初次嘗試用水粉顏料臨摹水粉畫,作業要求不要太高,對畫得比較好的作業及時鼓勵,對不成功的作業不要批評和指責,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為下節課做好準備。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3

《會跳的玩具》是人教版美術五年級上冊中的課程,屬於“設計與運用”領域,本課是引導學生利用所收集的材料,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製作出能彈跳的玩具。在認知上,要讓學生清楚什麼物體是能彈跳的。在技法上,利用身邊的會彈跳的物品,運用剪、帖、畫等多種手法制作出具有彈跳性能的玩具。在情感上,豐富美術的學科特性,讓學生在興趣中得到動腦動手能力的訓練,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目的。通過把普通的物品變為玩具的實踐,在學生感到只有自己做的玩具才更好玩、更有意義。

對於設計與運用的手工課學生當然很感興趣,這種興趣不僅源於改變一慣的用紙用筆的美術學習方式,更主要的還在於學生能從動手實踐中得到樂趣。學生樂於上手工課,也盼望上手工課,這是一個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機會。

“做玩具”對於學生來説已經是一個挑戰了,而本課又更加有難度,學習的主題是做“會跳的玩具”。雖然學生會對本課的題目比較感興趣,但是又怕自己不會做,或是做不好而缺乏自信心。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徵,我採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拉近學生與本課的距離。我首先讓學生了解什麼動物會跳,並讓學生進行模仿小動物是怎麼跳的。很快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4

《地球的新生》一課是人教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屬於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結合課件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討論,認識破壞環境的行為,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規範自己的行為,爭取人人都是環保小衞士,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不懈努力。

在課件的開始我選擇了學校裏的鮮花,第一幅是海棠花,一邊看圖,我一邊説“春天來了,心園的小橋旁、流水邊海棠花開放了,火紅的.的花朵一團一團的,金色的花蕊吸引了小蜜蜂圍着她不停跳舞……”結合圖片,同學們陶醉在春天的美好回憶裏,接着我們有看到了白玉蘭、金盞菊,我還展示了木瓜的花,山楂的花,讓同學們一下子聯想到現在秋天累累的果實,然後我們又觀看了大畫家創作的有關大自然的作品,和他們所表現的植物照片,同學們看得非常認真,而且發出了對這些的作品的讚美。緊接着,我打開了一幅土地荒漠化的照片,這時候,整個教室裏發出一片低呼,“太難看了!”孩子們紛紛説,我問他們,你們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麼?砍伐樹木、過度放牧……他們回答的頭頭是道,我繼續問你知道哪些是保護環境的行為麼?他們紛紛舉手回答,比如垃圾分類、隨手關燈、關閉水龍頭、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出行……然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讓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思考,例如我們校園的分類垃圾箱,垃圾都分為什麼種類?分類後的垃圾將會如何處理,這對我們的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汽車排出的温室氣體,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是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我們不但自己要自覺愛護環境,還要注意宣傳讓更多的人蔘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作業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保護環境的,引導人們的行為;破環環境的,發人深省,從而停止這樣的行為。

學生的作業反映了他們的所見所思,相信他們在今後的生活當中會有意識的作個環境保護的小使者。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5

我的教學過程兼顧了觀察性繪畫和想象性繪畫的特點,因為孩子們寫生時常常把眼前看到的物體進行主觀創造,所以我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寫生,讓學生了解植物因種類、生長速度的不同而產生的高矮、強弱、粗細、大小、翻轉等形態變化。在一片草叢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後、遮擋穿插關係。整節課我將鏡頭拉近,給小草來了一個全方位的特寫,教學由欣賞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四個環節組成,引導學生對單棵草、多棵草、和草叢特徵的認識和理解。通過觀察、記憶、想象的`形式表現不同草的特點,用前後遮擋的方法畫出茂密的草。在課堂中,通過大量的圖片欣賞,引導學生體會畫家是如何用繪畫語言表達對草的主次關係、疏密關係,以及近大遠小的關係的處理。通過大量的圖片感受小草的茂密,千姿百態的美感。

在認識草的轉折穿插關係時,我由淺入深先觀察一片草葉的轉折變化,再到完整的一棵草所體現的穿插關係,然後我再範畫,讓學生形象的感受草葉的變化,再設置改畫三片草葉的環節,使學生的認知得到了練習和鞏固。

在處理畫面的空間關係時,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由單棵草到兩棵草再到多棵草和草叢,不同的畫面草的大小比例,主次遮擋效果各不相同,學生通過畫面直觀瞭解,效果很好 .不過,教學中也留下不少遺憾,例如教學中要多啟發學生表現葉子的各種動態變化,引導學生注意線的疏密組織;用線處處都密,必然主次不分;用線處處都稀鬆,畫面必然空洞;用線有疏有密,畫面才有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