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通用6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19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解決問題》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通用6篇)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

開學第一單元就是解決問題,教了一週,腦袋都大了,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寫下如下內容,請大家指教。

本單元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本例1的綜合算式是加減混合算式,例3的綜合算式是乘加乘減類型的算式,這兩種類型的題在上學期就出現過,學生學的還可以,所以自己就以為學生會做這種類型的題了,但是恰恰相反,錯誤很多,剛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疑難問題問答,才知道學生學不好,有很大的原因是自己沒教好,自己總是讓好的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就以為其他學生也應該會了,而且是必須會了,自己沒有細化,看了問答後才知道兩步運算的實際問題,在引入時,老師可以從一步過渡到兩步。比如教學例1時,老師可以先從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引入,創設這樣的情境:原來看木偶戲的有22人,現在走了6人。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自己提出問題:現在看戲的還有多少人?然後自己解決。接下來,老師再出示又有13人來看戲,再讓學生提出問題:現在一共有多少人看戲?學生有了前面的鋪墊,知道用剩下的人加上新來的人數就可以了,也就是16+13=29人。在此基礎上,老師再把中間的過渡問題去掉,讓學生直接解決:原來看木偶戲的.有22人,現在走了6人,又有13人來看戲。現在一共有多少人看戲?在學生交流分析思路時,老師要強調為什麼用兩步,在學生彙報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時候,老師要問一問每一步解決的是什麼,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己的問題:

1、高估學生,總是覺得一個好的學生説了,其他學生也學會了,當作業反饋回來不理想時,又再次的用上面的方法,所以總體效果不好;

2、在新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就是引路人,一步一步指引學生該怎麼做,而現實中自己卻擔當的是路人的角色,原因還是自己方法不得當,沒掌握要領,自己需要不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

3、可能還是自己欠缺經驗,一節課的容量太少,所以有些內容沒時間講到。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2

在新課學習時,我利用教材的主題題給出完整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嘗試有條理地分析數量關係,梳理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從收集信息,發現和提出問題開始,首先教會學生收集信息並且整理信息,要求學生會正確、有序地看圖。要讓學生知道看圖的一般方法:先整體地瞭解圖中的情境講什麼事,再看圖中的其他信息,還要引導學生認真地,仔細地看圖,把所有的信息收集起來。然後再理一理:哪些是條件,哪些是問題,哪些條件對這個問題有用,哪些條件對那問題有用。

在收集信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學兩步計算應用題,它是解決多步計算應用題的基礎,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轉折點。雖然只比低年級多了一步計算,但在思考上卻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步計算只要思考怎麼列式就可以了,只用一個數量關係。而兩步計算要用兩個不同的數量關係,要列兩個算式才能解決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先分析和思考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這個環節中我力求突出思路的提煉和反思的`過程,不僅讓學生説出“怎麼想的”更通過追問讓學生反思“怎樣想到這樣想的”,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尋找信息解決問題,也就是這一過程中實現“從信息到問題”與“從問題到信息”兩種解題策略的溝通,使學生感悟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有六條船,每條船上坐4人,這些人後來去玩只能坐3人的碰碰車,問需要多少輛碰碰車?”課堂上有學生利用拆分的數學思想解決的:每條船上去掉一個人,每條船上還有3個人,這樣相當於要6輛碰碰車,再把拿出來的6個人可以坐2輛碰碰車,2加6等於8,需要8輛,於是解決了問題。這種方法其實只有部分學生能想到的,除了要表揚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更要引導學生學會最優化解決問題。

我本節課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1、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學生春遊遊玩這一生活情境出發,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解決新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自主收集信息、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尋找方法,對於學生合乎情理的闡述,給於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增強信心。不斷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逐步形成從多角度去觀察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遺憾的是,由於賽課只有三十分鐘,最優化策略的思想未能完全滲透。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3

這節課講了一遍,又講一遍,遺憾挺多,算理説的不到位,着急,無論是動手操作,還是畫圖,訓練不夠。教具準備不充分。

本節課主要是完成一個“逆向思維”的解題方法,對學生來説是一個難點,而突破這一難點的有效手段就是畫圖,本節課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透徹的理解題意,不僅對關鍵詞進行了解,還採用動手操作的'手段,重點突出用畫圖的方法把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親手畫圖,親身體驗的直觀效果,從而讓學生喜歡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為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打下基礎。

在突破難點的時候,孩子們説的不到位,教師充分讓學生説,再説的基礎上畫圖,一步一步深入,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説,給學生機會,讓他表達。激勵孩子。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我覺得這節課有很多遺憾,準備好的習題沒有用上,跟備課不充分有直接關係。好多都亂了,可以讓孩子充分操作,雖然在講課過程中有所側重,但是不理想,今後還大膽的讓孩子們去説,去練。

還有一個最大的失誤,就是在做練習的時候,習題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這根備課不充分有直接關係,留着當作業了。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4

《用連乘方法解決問題》是三年級的一節數學課,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簡單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本單元提供的需要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選材範圍擴大了,提供的信息數據範圍擴大了。問題解決”從原來的計算、概念、應用題到現在新課程的“處處滲透”,從有形到無形,從典型問題到生活問題,進行了較大的改革。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1、從舊知引新知,讓學生從兩個一步應用題合成兩步解答應用題。接着請學生根據題目的信息思考:要求3個方陣一共多少人?第一步先求什麼?第二步再求什麼?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學生積極性很高,而且有利於學生對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學生深刻的領會數學與現實之間的聯繫:數學源於生活,最終應用於生活。教材裏兩種解法都採用綜合法思路引導學生分析推理。第一種解法是引導學生根據每個方陣有8行,每行有10人的`條件思考能求什麼問題,再根據什麼求出題目的結果,然後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綜合算式解答。第二種解法是先引導學生根據另外兩個聯繫的條件思考能求什麼問題,再根據什麼求出題目的結果,然後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綜合算式解答。讓學生用綜合法思路來分析數量關係,有利於學生找出不同的中間問題,理解兩種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數量關係,明確兩種解題方法的區別,便於學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以境促情,激發學生自主探究。

問題藴含在生活之中。以學生喜歡的運動作為情境載體,讓學生計算小朋友每天跑兩圈,跑道每圈400米,她一個星期(5天)跑了多少米?以主題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這些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提煉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不僅讓他們體味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也大大激發了他們自主探究的興趣。教學中,老師通過讓學生選擇老師出示的算式哪些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算式説説想的過程,通過相互交流,能有條理地分析連乘問題的數量關係,並讓學生初步感知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初步掌握連乘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展學生創新思維。應用題教學理當重視數量關係的分析與解題思路的梳理。本節課在分析應用題時,讓學生從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的過程,在課堂上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探索。這樣教學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的發展。

4、豐富的題型,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成功的預設是課堂教學得以和諧展開的基礎。單一的問題解決課教師稍有不慎就極易上成練習堆積課。老師通過知識層次的遞進,一步步的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的練習也是水到渠成了。

在教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解決問題,並且能一題多解,思維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但少數學生由於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學習對他們來説,還有點困難,還有些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待提高。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5

本節課我採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教學中,我給學生創設了許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結果的快樂中,主動學習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數學方法。第一個教學環節,完全放給學生,學生根據主體圖,自主提出問題,學生根據生活實際提出了不同問題(有一步的,有兩步的)。學生們積極動腦,思維活躍。在解決問題的環節中,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研究出了多種多樣的解決方法,即加減混合、帶小括號。正是因為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把自己最原始的想法展現了出來。解決問題要體現出學生思維的個性,這一點特別重要,往往思維的'火花就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為了更好地體現這一點,我採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學習熱情高漲,學生的思維打開了,競相展示自己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有很多閃光點。例如:教學例1,有一個學生想出了16+13=29,“16”不是題中直接給出的條件,而是學生在心中將第一步計算出來的得數直接應用到了算式中,這時,其他學生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6是22—6得出的,而你在算式中沒有表示出來,這樣解答不行……通過其他學生的補充,這名學生很快修正了自己的問題。再如:從教材的編排來看,例1處理加減混合,例2處理連減和小括號。但今天,學生在解決木偶戲的過程中就想出了帶小括號的解答方法,這在試講的過程中是沒有出現過的,於是例1、例2的重難點內容,學生全部在例1中通過自學自悟理解、掌握了。

此外,本節課中我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通過課堂教學的過程性的評價語言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6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數學。現代課程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是被動地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教師的工作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教材只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全面地理解課程標準,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將課堂內外緊密結合,使教學內容更具有真實性,更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對班級教學形式的補充和改進。它的實質不僅是要解決班級教學條件下學生兩極分化的問題,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機會少的問題,更是立足於現代教學的高度,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適宜的環境和條件。本課無論在進行新課還是在練習過程中,教師都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合作與交流,採用小組活動的形式,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強化學生羣體之間的'互動,讓小組成員通過討論來提出、發現並解決問題,然後再彙總各組的信息,溝通他們所學的東西,讓大家共同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向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這節課我採取了實地拍攝,將教學樓的各種信息拍攝成畫面作為本節課新授內容的豐富素材,面對熟悉的教學樓畫面,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