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彙總6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5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將帶着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計劃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計劃彙總6篇

教學計劃 篇1

新的一個學期開始了,為了使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更加順利,並取得較好的教學成績,現擬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們經過三個半學年的品德課學習,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能關心他人,主動參與各項活動,對生活佈滿熱情。一個暑假的時間,讓孩子們增長了一些社會見聞,同樣也有利於品德課的學習。但是學生的思想行為各不相同,有部分學生究竟還是比較自私的,團結協作精神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比較差,有些學生作業拖拉,字寫得比較差。上課時,不愛動腦、動筆,需要不斷督促,行為習慣、思想意識等還需進一步進步。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教材共三個單元,按單元要求認真教學。

三、教學目標:

1.探究家鄉的農業知識,瞭解家鄉的發展變化和家鄉的優秀人物,並在探究活動中,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激發學生對農業和農業勞動者的情感。

2.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物進手,比較完整的瞭解通訊技術的變化與發展,體會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滲透有關通訊基本禮貌的教育。在對題目的探究過程中,培養會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運用多種課程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各種信息的辨別能力,培養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3.形成珍愛生命的態度,樹立安全意識,懂得對自己的安全負責,體驗健康文明對人們生活的意義,尊重為了人們的安全健康而工作的人們,初步養成關心公共健康文明的貪瀆和熱愛生活的情感,養成文明習慣。把握自救自護的方法,懂得健康、安全、文明的生活的今本常識。

四、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熟悉家鄉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生活。

2、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科學學習方法的選擇。

3、瞭解各行各業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他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尊重並感謝他們。

4、把握自救自護的方法,懂得健康、安全、文明的生活的今本常識。

五、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往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 動,把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題目,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要求:

1. 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安全駕駛知識,樹立良好的駕駛人道德和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識;瞭解機動車整體結構;掌握基本操作要領,培養規範操作的安全意識。

2 .把握機動車通行、停放、行駛和使用的相關規定和知識。熟練掌握機動車的移動方法和實地駕駛的基本要領;準確地控制車輛的行駛位、速度和路線。培養行車禮讓的安全意識。

3 掌握車輛優先通行的原則和急救方法,瞭解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動態特點及險情的預測和分析方法。熟練掌握一般道路駕駛方法,能根據不同的交通狀況安全駕駛。培養預見性的安全駕駛意識。

能夠按照自行設計的行駛路線,獨立駕駛車輛。瞭解各種特殊道路交通環境下的安全行車方法及車輛保險與理賠的相關規定。培養駕駛人應變能力。

二、教學內容

(一)、

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安全駕駛知識;

2、駕駛人道德及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識;

3、機動車整體結構;

4、基礎操作要領。

(二)、

1、機動車通行、停放、行駛和使用的相關知識和規定;

2、機動車的移動方法和實地駕駛的基本要領;

3、車輛的行駛位置、速度和路線的控制。

(三)、

1、車輛優先通行原則;

2、急救方法;

3、一般道路駕駛方法;

4、預見性的安全駕駛。

(四)、

1、自行設計駕駛路線;

2、各種特殊道路交通環境下的安全行車方法;

3、車輛保險與理賠的相關規定;

4、應急駕駛。

三、教學安排

第一階段

(一)、理論教學 C1 B2

1、時間:09年1月2日至09年1月6日

2、學時:26學時

3、方式:以多媒體教學為主

4、內容:

(1)、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和規章 6學時

a、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及相關地方法規;

c、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

d、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事故現場處理規定;

e、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h、機動車登記規定;

(2)道路交通信號及其含義 2學時

a 交通信號燈

b 交通標誌

c 交通標線

d 交通警察手勢信號

(3)、機動車基本知識 2學時

a、汽車整體構造;

b、車輛性能及評價指標,制動性能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c、車輛主要安全裝置;

d、運行材料的使用常識;

e、車輛日常檢查與維護。

(4)、安全行車、文明駕駛知識 4學時

a、安全操作要領;

b、駕駛環境對安全行車的影響 ;

c、文明駕駛;

d、安全駕駛行為。

(5)、典型道路及惡劣氣象條件下的安全駕駛知識 6學時

a、高速公路駕駛;

b、山區道路駕駛;

c、通過橋樑隧道;

d、夜間安全駕駛;

e、惡劣氣象和複雜道路條件下的安全駕駛。

(6)、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置知識。 4學時

a、行駛中出現的突然情況的'應急處理;

b、車輛發生事故時的應急處置及消防知識;

c、高速公路上的緊急避險;

d、緊急情況的處置原則。

(7)傷員自救、急救及常見危險物品知識 2學時

a、傷員自救急救的基本知識;

b 、常見危險物品.

(二)實操教學(以每教練車2名學員核定課時)

1、時間:09年1月8日

2、學時:C1 4學時 B2 4學時

3、方式:駕駛模擬器和實車教學相結合。

4、內容:

(1)、上、下車及駕駛姿勢

a、上、下車動作; 駕駛姿勢;

(2)、操縱裝置的規範操作方法。

教學計劃 篇3

結合我校學生實際學情和學校的軟硬環境等情況,《快樂科普》校本課程共設置五大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科技創新思維與觀念通識講座,主要是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觀念進行開拓,啟蒙學生的發明觀;(1課時)

第二部分是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及發明技巧的學習,主要掌握各種創新思維方法,學會使用最有效的發明技巧進行自己的發明創造;(3課時)

第三部分是進行創新結構模型的科技製作。鍛鍊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並且體驗到從創意產生到設計再到實踐最後製作成功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素質的重要環節;(5課時)

第四部分是進行科普故事和科普劇本的寫作與創作學習。掌握科普故事中科學知識的表達,故事的新穎性和科學性的體現,劇本編寫等。(5課時)

第五部分是進行科普劇的排練與表演。語言表達訓練、形體表演能力訓練、科普劇舞台表演要領訓練,完整劇本排練與展演等。(6課時)

結合課程開展的實踐活動

1.學生作品的展示活動:每學期一次全校展示,展示的方式一種是寫成創意貼在展示板展示,一種是製作成作品模型等展示,還有發明經驗介紹活動。

2.科普劇公開展演活動,可以在六一兒童節、科技藝術節進行。

3.參加創新類的比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國際青少年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原創微型科普劇本創作大賽暨青少年科學表演大賽等。

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宗旨在於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紮實的基礎。

全冊教材共有三個單元,分別是《屈辱與抗爭》、《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建設民主富強國家》。《屈辱與抗爭》這個單元包括三個小主題,分別是:《血淚國恥》、《悲壯的抗爭》、《探求救國之路》。第二單元包括二個小主題,分別是:《來到嘉興南湖》、《追求先輩足跡》、《開國大典》第三單元有三個小主題,分別是:《人民當家作主》、《祖國走向富強》。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大多數學生對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很感興趣,學生對社會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社會常識和社會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體驗”、“嘗試”、“調查”、“討論”等方面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促進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會良好發展,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三、教務目標:

1、瞭解近代中國的屈辱與抗爭,使學生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驕傲和責任。

2、體驗民主的生活、學習氛圍。懂得參與集體的民主生活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義務。要了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要有自己的信心。

3、瞭解社會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諦。

4、學會獨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5、 感受祖國壯麗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風情,古老的中華文明和今日的輝煌。

6、走向世界,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感受和探討人類文化的異彩及共同面臨的問題。

四、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4、充實教學內容: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

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瞭解家鄉民風民俗來歷的基礎上,體會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積極參與並設計本地有特色的民俗活動,增強民族自豪感。

2.觀察生活中存在的陳規陋習、迷信現象,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各種迷信活動,樹立移風易俗的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

瞭解家鄉民風民俗的來歷。

三、教學難點:

體會民風民俗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準備

1.春節來歷的相關資料。

2.跳繩、毽子、陀螺等活動器材。

3.佈置學生蒐集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和傳統的文娛活動方式。閲讀有關傳統節日的資料。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表現節日喜慶的民樂,課件展示一組反映我國傳統的民風民俗的畫面。

2.同學們,伴隨着優美的旋律,你們看到了什麼?

3.從悠悠遠古到現代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中華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同時也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習俗和文化。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好嗎?(提示課題)

(二)認識春節

1.你知道我們民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2.哪個節日是最隆重的?(春節)

3.提起春節,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關於它的美麗傳説、多彩活動、心情故事等感興趣的內容。

4.現在請每個學習小組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探究,待會兒用説説、畫畫、演演等方式進行彙報。(給“美麗傳説”組發相關閲讀材料)

5.分組彙報。

(1)美麗傳説

A.春節也稱過年,你知道哪些有關過年的傳説呢?

B.觀看簡短動畫(有關年獸的傳説)。

C.這些傳説為過年增加了一些神祕的色彩,但是它們並不可信,你們知道經過考證的過年的起源嗎?(講述春節的來歷)

D.由此可見,那時過年的目的何在?

E.三千年以來,過年逐漸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年復一年,中國人民經歷着過年,每個人對過年都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2)多彩活動、心情故事

説一説,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你最感興趣的活動是什麼?相機交流:

①你家貼上了什麼春聯?

②老師也蒐集了一些春聯,大聲讀一讀,體會其中傳達的情感。

③你家年夜飯吃些什麼?吃餃子象徵着什麼?

④你是怎麼給親朋好友拜年的?

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都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是啊,咱們中國的春節,不但熱鬧、喜慶,還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內涵。

除夕夜怎樣辭舊迎新?

①過年的日子裏,除夕夜是大家最重視的,你家吃完年夜飯後幹什麼?

②除夕夜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現在請大家注意分析一份網上調查的數據《除夕之夜怎麼過》,請你們發表看法。

③所佔比例最大的是哪一種形式?(看春節聯歡晚會)

④1983年春節,中央電視台開始舉辦春節聯歡晚會,多年來已經成為過年的一種新形式。全國人民除夕夜的文化大餐,它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請看一段晚會的錄像。(播放《春節聯歡晚會》片段。)

⑤到底春節聯歡晚會發揮了什麼作用?

(三)方式討論

1.春節的活動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們最希望的過年方式是什麼嗎?出示教材內容“猜猜看”,請學生自由競猜。

2.師動情總結:閤家團聚仍是人們過年的首選。(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可自由跟唱。)

3.引導學生讀小故事《到外公外婆家過春節》,談談感受,並説説你在春節期間是怎樣表達對長輩、親人真摯情感的。

(四)拓展延伸

1.正因為春節藴涵着這麼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所以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代代繼承發揚。其實除了春節以外,中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請同學們列舉其他的傳統節日,並説出主要民俗。

2.相機介紹

①端午節:節日來歷、屈原簡介、誦讀詩歌。

②中秋節:吟誦借月抒懷的詩句。

3.傳統節日中傾注了中國人太多的情感,體現着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課後請大家蒐集、閲讀相關內容,更深入地體會其中藴含的魅力!(在《新春序曲》中結束本課。)

第二課時

(一)激發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你知道有哪些民族?

2.每個民族都有着獨特的民風、民俗。課前老師請大家蒐集了這方面的資料,老師也找到一些,放在每小組的學習資料袋中。請大家認真地看看這些資料,待會兒展開一個小小的競賽,好嗎?

3.老師這兒有一些圖片,你們能判斷他們是哪個民族的,並簡要介紹這個民族的民風民俗嗎?

4.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民俗活動?它們各有什麼象徵意義?

5.小結:不同的民風民俗,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絢麗之花。

(二)親身體驗,感受傳統文娛活動的樂趣。

1.我國的悠久歷史還留下了許多相傳很久的文化娛樂活動,你們看——(出示:風箏、陀螺、跳繩、毽子等。)

2.玩過這些遊戲嗎?誰能現場露一手?

3.閲讀文章《踢毽子》,結合自己的體驗,説説毽子帶來的快樂。

4.你們還知道哪些傳統文娛活動?

(三)總結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各個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文化。各民族的習俗和文化像一部部生活百科全書,值得我們去學習研究,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乒乓球特長班的特長老師,男生較多,對乒乓球比較喜歡,有幾個同學具備了良好的基礎,球感強,技術比較熟練。男生比較穩定,遵守紀律,活動的慾望強烈,但會打球的人寥寥無幾,個別人身體協調能力低。整體情況參差不齊,

二、教學內容

1、乒乓球項目介紹 握拍託球 握拍墊球

2、對牆擊球

3、正手攻球 基本步法

4、反手推擋發球

5、左推右攻搓球

6、乒乓球的組合實踐記分比賽

三、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乒乓球的知識,學習基本的握拍託球,握拍墊球和準備姿勢的動作與方法。

2、學會對牆擊球的技術和方法,學習正手攻球技術和基本步法的移動。

3、學習反手推擋和發球的基本技術方法,掌握左推右攻的技術組合,學習搓球的摩擦動作和方法。

4、通過乒乓球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繼續提高學生的身體技能和各項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進一步增強體質。

5、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品德,發展個性,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結合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培養敢於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對乒乓球項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

1、掌握乒乓球理論知識,熟悉比賽規則和方法,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能夠正確接發球。

2、通過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發展學生個性,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培養敢於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對乒乓球項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難點

能夠準確掌握乒乓球基本技術和方法,學會各種技術組合,正確參加比賽。

六、教改思路:

1、通過了解乒乓球知識,讓學生逐步對玩乒乓球產生興趣。

2、通過比賽、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心。

 七、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把校本課上活,方法靈活多變,課堂高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課上講解和課外欣賞相結合,有效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乒乓球發展及比賽的具體實況錄像,瞭解乒乓球的發展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參與實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師徒結對,兵教兵。課外每位新生都要找一位球技熟練的大哥哥做師傅,共同練習,共同進步。

5、在班級內部舉行對抗賽、競賽等趣味性較強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集體意識。

八、教學內容安排

第一週:乒乓球項目介紹 正確的握拍方法

第二週:握拍託球

第三週:準備姿勢 握拍墊球

第四周:握拍地面對拋球

第五週:對牆擊球

第六週:對牆擊球

第七週:正手攻球的徒手練習

第八週:正手攻球的練習

第九周:正手攻球的定位對練

第十週:基本步法:滑步

第十一週:基本步法

第十二週:反手推擋的徒手練習

第十三週:反手推擋的定點對練

第十四周:正手發球反手發球

第十五週:左推右攻的徒手練習 第十六週:左推右攻的定點對練

第十七週:搓球的摩擦動作和方法 第十八週:實踐組合 對抗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