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計劃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4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4.15K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4篇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可愛,課堂上他們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孩子們對於老師介紹的xx家鄉風情的知識非常感興趣。特別生活在xx鄉鎮的農村孩子對xx的方言有濃厚的興趣,校本課程所涉及到的xx話——是地區文化的結晶,藴含着豐富的民族特色。xx話——我們故鄉的吳語,凝結着甌越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顯示了xx人的個性與精神。校本課程有意識拓寬了孩子視野,增長了孩子的知識。

我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有“我愛xx、xx是我家”的新xx人。在整個社會的大背景影響了xx話的生存。因為大力推廣普通話,學校規定課堂上師生不能講xx話,統一講普通話,這樣學生講xx話的機會很少。雖然中國小都設置了地方課程,但鄉土教材也是以現代白話文編寫、以普通話教學的,所以學生基本沒機會學講xx話。

另外,外地來温打工的越來越多,xx”土著”外遷也越來越多。這使得班級裏的俚語參差不齊,於是大家便漸漸形成只用普通話交流的慣。面對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和地方傳統文化的不斷髮展,我以極大的熱情,嘗試着將xx童謠引進地方課程課堂,用以彌補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課堂和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地方課程教學更加風趣、更加生動,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二、教材分析

根據我校學校、教師、學生、等實際情況,自主教學,教學內容以“學説xx話”和“xx童謠”為主題,引導低年級的學生了解xx,我愛xx,瞭解xx話也是一份偉大的文化遺產,有普通話不能替代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教學內容:共有三章,第一章人物稱謂,人物稱謂包括親屬稱謂和職業稱謂,根據教學需要穿插情景對話與童謠。第二章數字教學內容,穿插情景對話與童謠,重點學童謠《xx是個好地方》。第三章時間和情景對話與童謠。儘可能讓孩子多學些xx童謠。體會xx方言的優美以及文化意義,激發學生學説方言的興趣以及愛xx方言、愛家鄉的情感。

三、教學目標

本主題是“我愛xx、xx市我家”。校本特色課程的一大主題。在開展“xx小吃”主題活動的基礎上,孩子們對xx的文化已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同時對我們的家鄉——xx,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和感情。

然而,現在的xx孩子從小就開始學普通話,有已漸漸淡忘xx的方言該怎麼説,有的甚至不會説xx話。為了讓孩子們從小不忘自己是xx人,或從小在xx長大。xx是生他養他的故鄉,本學期我們以“xx童謠”為切入點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在生活中,孩子們常隨着似懂非懂似準非準地娓娓朗誦,但對其所描繪的內容和藴含的意境又常常難以理解。一為培養孩子對民間童謠的興趣,有利於優秀的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二為孩子提供輕鬆學x的x話的良好氛圍,使xx方言得以傳承。

1、使孩子瞭解xx的地形地貌,瞭解xx的歷史,培養孩子愛xx的情感。

2、瞭解xx話的特點上。學説xx話的親屬稱謂的含義。學會發音。

3、瞭解xx話的特點上,學説xx話之一的數字,並通過xx童謠及xx話民歌《叮叮噹》和歌曲,體會xx的民俗風情。

4、在瞭解xx話的基礎上,通過看看,聽聽、説説、講講,唱唱xx童謠,掌握6一8首童謠

5、能用説説、唱唱、講講,演演、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xx童謠。是孩子們初步感受xx文化的豐富和多彩。

6、在頌唱童謠,做遊戲過程中提升對xx方言的審美力,培養熱愛xx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愛家鄉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xx方言。

2、初步體會xx童謠意境,理解民謠所藴含的情感和道理。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視頻、錄音機等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新知。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動腳走走,自主學,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夥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x的x話的困難。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勞動的樂趣。

4、玩玩、做做、學學,切實提高學生勞動能力。把科普教育與遊戲、比賽、表演等方法相結合,寓教於樂,事半功倍。

六、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所需課時數

1始業教學

2親屬稱謂(一)1課時

3童謠《吃餛飩》

5童謠《梅梅你真早》

9童謠《xx是個好地方》

10數字(一)11五一放假

12童謠《叮叮噹》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地方及校本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必須要有獨特的地方和校本課程,內容多方面的,有體育活動、健康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安全教育、知識博覽等。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可愛,課堂上他們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孩子們對於老師介紹的這些家鄉風情的'知識非常感興趣。校本課所涉及到的安全常識拓寬了學生視野,增長了學生的知識。我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有愛我家、具有安全意識、具有綜合素質技能的現代公民。

三、教材分析

根據我校、教師、學生、等實際情況,自主教學,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慣”和“安全教育”為主題,引導低年級的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慣,具有安全常識素質的現代公民。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本地的地形地貌,瞭解歷史,培養學生愛家鄉的情感。

2、培養學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具備基本的觀察能力和環保意識。

3、通過學安全常識,樹立珍愛和相互珍愛生命的意識,

積極保護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五、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慣;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置疑問難,學新知。

2、改變常規教學模式,變課堂為學堂讓學生動腦想想,動口講講,動手做做,動腳走走,自主學,嘗試錯誤,教師只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幫助,真正把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充分發揮學夥伴的作用,讓學生互助學,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學上的困難。走出課堂,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帶領學生親自實踐,體驗勞動的樂趣。

4、玩玩、做做、學學,切實提高學生勞動能力。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簡析

結合實際情況,針對五年級學生的特點,根據學校校本課程開放方案和學校實際情況,教學內容以“深入瞭解身邊事物”為主題,引導高年級的學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瞭解自己所處的社會,提高學生的整體的素質。逐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觀察發現能力和發散性思維。並通過一些探究性的活動,使學生能大膽學習、觀察、記錄、討論、解疑釋疑、實踐嘗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目標及要求

1.學生能自主開展一些探究性的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掌握科技小製作的步驟和方法,能動手完成一件作品,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3.通過觀察,善於發現身邊一些煩瑣事情,並針對其特點提出自己有創造性的合理建議,瞭解小發現的含義與特點。深入認識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更加了解自己的.生活。

4、培養學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本領,具備基本的觀察能力和環保意識。

5、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發展學生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6、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教學重點:

學生能自主開展一些探究性的活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

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四、教學措施:

1、精選和鑽研教材內容、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科學實踐活動,從生活中去發現,去觀察,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4、課堂上突出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髮現身邊事物的不足,並能提出有創造性的建議,並指導學生動手製作。

五、教學進度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4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教師專業的發展,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舞台。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方案,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一、開本課程開發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脱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繫,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瞭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學習單元分別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表現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

教材植根於顯示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於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4、個性化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1、開發學校教師資源。

2、譚坊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旅遊-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發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並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週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遊、秋遊、考察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常化;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根據教師所申報課程,對學生興趣、特長、需求進行調查,確定開發項目。

4、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5、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6、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給予適當獎勵。

7、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8、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提升素質、特色發展的總體辦學指導思想,進一步加強音體美教研組建設,完善教研組工作機制,以研促教,促進教師的合作交流;加強班級常規管理,提高和發揮教師自身管理的能力,

穩步提高音體美課堂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本教研組是一個音樂、美術、體育三科綜合的教研組,由五名教師組成。其中體育教師兩名、音樂教師兩名、美術教師一名;師資力量雄厚,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能夠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注重提升素質,特色發展,以教研促教學。

三、工作目標:

1.加強新教材培訓,關注培訓細節,通過教師自學和精細化的校本教研活動進一步內化課改精神,從而促進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的確實轉變,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推進四環節教學奠定紮實的基礎。

2.繼續圍繞音體美教學中四環節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探究這個專題,通過各種教研活動形式,立足課堂教學、所教學生,以學生學會學習,有效提高音體美教學質量為目的。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法與學法有效性的細節問題,提高課程改革的實踐能力,使教師的勞動成果不僅體現在學生的發展上,還體現在自身的專業發展中。尤其要彰顯出體育教學獨特教學模式和教學特色。

3.各訓練代表隊要目標明確、責任到人。訓練做到精細訓練精細管理。爭取在全縣運動會中取得優異成績。

4.從細節着手,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和多途徑的`業務理論學習,提高研究能力,促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共同發展。

四、工作措施:

充分利用、挖掘、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加強網絡交流與學習。

小專題研究與教研活動融為一體。教研活動必須與小專題研究相結合。本學期初,音體美教研組經過充分討論,針對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音體美教學中四環節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探究為小專題,用一學期的時間進行突破,以小專題為目標來組織三課活動、案例分析、課例研討以及撰寫教學反思、教研論文等。

五、活動安排

1、制定體育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

2、抓好“兩操一課”保證在校學生每天體育活動1小時以上。

3、做好教研組其它訓練隊的工作。

4、體育課常規教育和安全教育。

5、搞好體育室的佈置、器材的擺放等工作。

6、田徑運動會。

7、開展全校的拔河賽。

8、開展全校的跳短繩比賽。

9、開展全校廣播操比賽。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及教學主線安排

近一、兩百年來,中國遭受極大的動亂,許多的傳統文化道德都在這個蕩亂的時代當中,被破壞殆盡。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説是已經完全失去了。所以,我們選用《弟子規》為媒介,在向學生教授美術知識的同時對孩子進行思想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美術課堂主要以弟子規為媒介,繼續進行漫畫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寓知識、技能於興趣之中;淡化畫種,以造型要術為基礎,鼓勵和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造型要術及其規律,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運用造型要素與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來重新組合或進行創造的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形式美的規律來欣賞、表現、應用為一體,注重美術學科與德育的相互滲透。

三、教學技法與時間安排:

1、2周加強油畫棒的畫法,學會漸變色和對比色的畫法。

2、4周加強線條的練習。

5、6製作簡單的泥工模型。

7、8掌握水墨畫的基本技法

9、10對四格漫畫進行系統的學習

11、12、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進行改造製作。

13、14用撕或剪等方法制作動物、畫框、帽子等。

15、16撕紙貼畫的學習。

17、18學習剪紙。

19、20水粉畫動物

四、工具準備:

1、油畫棒

2、黏土

3、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生宣紙、毛氈

4、剪刀、彩紙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目標

手工課程的開設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動手性強、操作性強,與課堂教學相比更具靈活性、可塑性,因而學生非常樂意參加。本學期開設的手工製作課程為一部分有特長愛好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個性才藝的機會和空間,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動手能力,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創作的`樂趣。

二、手工製作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本次安排的手工製作課是授課教師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授課教師本身。因此,手工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開放性: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包括少年宮、家庭;在主體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和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2、科學性:教學內容編排的難易程度符合學生的發展;作品的製作科學、有條理。

3、實踐性:知識面寬,內容豐富,指導學生之前,手工課教師都要先體驗製作;課堂上並指導學生一起參與實踐製作。

4、綜合性:儘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綜合性的內容,適應學生的各種興趣及需要,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注意積累相關校本課程資料,為校外教育積累經驗。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種資源,促進校本教材開發實驗。

四、活動內容

1、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平面剪貼和立體手工製作

2、卡紙和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均可作為創作材料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4、欣賞優秀手工作品,開拓學生眼界。

五、教學進度表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8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在大量誦讀的基礎上,摸索出積累、背誦古詩詞及誦讀古詩文的方法。利用古詩文誦讀課,營造古詩文誦讀的氛圍。

2、開展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古詩文學習實踐活動,為學生的'誦讀提供資源和幫助。

第一週 教學《寒食》自學《送春》

第二週 教學《秋夕》 自學《客中初夏》

第三週 教學《首夏中行吟》自學《暮江吟》

第四周 教學《涼州詞》自學《前出塞》

第五週 教學《夏日絕句》自學《題臨安邸》

第六週 教學《過故人莊》自學《農家》

第七週 教學《回鄉偶書》自學《登科後》

第八週 教學《浣溪沙》 複習《寒食》

第九周 教學《卜算子 詠梅》

第十週 教學《青玉案 元夕》

第十一週 教學《富貴不能yin》

第十二週 教學《九思》

第十三週 教學《五日三省吾身》

第十四周 教學《葉公好龍》

第十五週 教學《名言名句精選》

第十六週 教學《名言警句

第十七週 古詩詞誦讀競賽

第十八週 手抄報評比學期總結評比、表揚 教學評價 組織開展古詩文手抄報比賽、古詩文誦讀比賽,檢查和了解學生對古詩文的掌握情況。 為您服務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9

一、教材分析:

新編音樂教材的理念及教材編寫的主要思路

本教材《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編寫的。它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並提出音樂教育要應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為中心,以文化為主線,以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二年級上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問聲好》、《時間的歌》、《童話故事》、《跳起舞》、《愉快的勞動》、《小動物的歌》、《音樂會》、《生活多歡樂》、《美麗的動物》、《新年好》及期末測驗《遊戲宮—歡樂的冬令營》。基本資料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研究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為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為主,生動活潑。

教材教學資料

本冊教材資料有十課再加一個遊戲宮,每課都有三個部分組成: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本事,發展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實踐本事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本事。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認識打擊樂器碰鈴和響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長短,並且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

2、經過學習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識。

本事目標:

1、學生經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2、經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學習演奏方法。

3、經過音樂遊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4、經過聲音創編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創造的興趣,並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標:

經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團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本事,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學期新擴展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資料,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本事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學生情景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所以,每週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着。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於學校的規章制度,國小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瞭解。所以,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鍊,表現十分好。

小朋友情景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可是模仿本事比較強,並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能夠,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本事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理解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我,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學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音樂的聽、視、動結合。

2、突出音樂學科的審美性,堅持以學生為本。

3、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力求課堂教學有效多彩。

4、採用多元評價體系,發掘每個學生的優點。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0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計劃的前提下,可以對國家課程進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着課程權力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是今後我國課程革新的焦點。為落實素質教育精神,順應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根據省市課程改革會議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一)確立一箇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通過對校本課程的需要評估,我們決定以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要求為前提,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定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個基礎:生活

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從生活出發,引導學生理解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方式,擴展學生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都能貼近生活,適應生活。從而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並創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們的校本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我們重視師生的自我發展、自我體驗,正視學生的個人知識。重視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體驗、自我選擇,張揚

學生知識中的個性化,使之共同成為時代精神的建構者。

(三)明確一個原則:開放(包括內容和形式上的開放)

開放可以給師生更廣闊的天地,校本課程內容上的開放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實質,形式上的開放可以促進內容更趨科學、完整。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內容

1、總目標

導語:教學計劃是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規格的重保證。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為指導,體現時代的要求,體現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內容,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教師、學生共同成長。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

2、具體目標

發揚"尊重人格、尊重差異、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發展"的人文主義精神,推進國小教育人文化改造,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符合課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我校校本課程的目標,針對學生實際,我們把它分為:尊重他人、認識自我、勤於反思、善於合作。

3、 校本課程開發內容

校本教材的開發內容,主要有“課程整合、課程新編和課程選擇三種。

課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和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兩方面。

課程新編:計劃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先在語文學科中試編《古詩文誦讀》、《名人警句集錦》等。

課程選擇:選修課和活動課,教材以選擇為主,選修課以學校開發的校園文化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門課程外,我們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該是多樣化的。

、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保證機制

(一)學校成立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研究小組:

組 長:宋新停(校長) 全面負責語文科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

副組長:樊磊(教導主任)。

審議教師申請的《校本課程綱要》,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內容,具體具體發展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其中教科室:負責課程實施的設計指導和理論指導。 教務處:負責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

組 員:語文教師

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二)組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綱要或教材是課程的表現形式,是教與學的載體,在校本課程的構建中,編寫教材或綱要,是最艱難、最關鍵的環節。校本課程研究

小組,要組織一批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善於思考問題的、文筆能力比較強的教師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三)採用“三板塊”形式,進行全員性通識培訓。

(1)理論學習

購買有關課改的書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探索》。我們採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樹立大教育觀,並用大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們提出了面向21世紀, 要樹立十種新型的教育觀即新型的教師觀;新型的教學觀;新型的學生觀;新型的質量觀;新型的課程觀;新型的人才觀;新型的'教學方法觀;新型的過程教學觀;新型的教學手段觀;新型的終身學習觀。

(2)專題研究

學校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使教師掌握新課改理念,樹立新課改意識,及時捕捉信息,開闊視野,尋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質,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活動實踐

每學期,我們都計劃按兩個環節進行。

①年段研討:每學期要以年級或年段為單位,對校本課程進行實踐研討。

②對外展示:每學年結合市級的各種教研活動對外展示,努力倡導新教材要活用,舊教材要再創造,但無論是新教材還是舊教材,都要體現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訓的特點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發揮網絡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為核心的管理機制,確保校本課程實施。主要建立了三個機制,

1、激勵機制: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空間,要想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對會教能編的教師,學校要採取各種形式,及時進行表彰和鼓勵。

2、評估機制:要研究制訂校本課程評價標準,並與學校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要恰當的採用行政手段,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使每一位教師真正成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者。

3、投入機制:要有基本投入,要捨得投入,要優先投入。以上計劃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進程,適時進行調整。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1

一、學情分析及教學主線安排

近一、兩百年來,中國遭受極大的動亂,許多的傳統文化道德都在這個蕩亂的時代當中,被破壞殆盡。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説是已經完全失去了。所以,我們選用《弟子規》為媒介,在向學生教授美術知識的同時對孩子進行思想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美術課堂主要以弟子規為媒介,繼續進行漫畫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寓知識、技能於興趣之中;淡化畫種,以造型要術為基礎,鼓勵和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造型要術及其規律,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運用造型要素與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來重新組合或進行創造的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形式美的規律來欣賞、表現、應用為一體,注重美術學科與德育的相互滲透。

三、教學技法與時間安排:

1、2周加強油畫棒的畫法,學會漸變色和對比色的畫法。

2、4周加強線條的練習。

5、6周製作簡單的泥工模型。

7、8周掌握水墨畫的基本技法

9、10周對四格漫畫進行系統的學習

11、12周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進行改造製作。

13、14周用撕或剪等方法制作動物、畫框、帽子等。

15、16周撕紙貼畫的學習。

17、18周學習剪紙。

19、20周水粉畫動物

四、工具準備:

1、油畫棒

2、黏土

3、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生宣紙、毛氈

4、剪刀、彩紙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2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 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設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二、 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

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 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時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 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 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

4、 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 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三、 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負責,主要負責排課、教師上課

情況的檢查。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務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於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鬆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3

為全面落實國家課程計劃,加強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實施符合學校特點、滿足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第六條明確指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為了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規範我校對校本課程的開設,弘揚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特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

1、聚焦課堂,探索校本課程的有效教學方式,進一步完善和豐富校本課程現有資源。

2、做好市級“xx”課題“兒童英語歌謠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及全面階段性展示工作。

3、通過校本課程的開設,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發展教師專業水平,形成我校學校文化特色。

4、探索校本課程開設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考核評價等,逐步完善校本課程體系。

5、在保證課程的基礎性和統一性的前提下,根據學校的培訓目標與現有的課程和資源,滿足學校發展的需要。

二、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原則、靈活性原則、開放性原則、調查、研究、、實踐相結

合的原則。

三、研究重點

1、開展校本課程課堂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效益。

2、繼續開展“兒童英語歌謠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

3、結合農村國小生的現狀,逐步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四、實施策略

1、促進交流和相互學習,形成標誌性課程。

2、加強校本課程主管行政人員的培訓和校本課程教師隊伍建設。

3、加強對校本課程的管理。學校行政領導將不定期參加聽課,檢查教師的課程綱要,包括詳細的教學設計,詢問學生活動情況或查看學生作業。

4、建立激勵性評價機制。期末評比校本課程教研活動先進個人。

五、課程管理

1、校本課程學校統籌規劃,教師實施,學校監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2、學校對開設的校本課程統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劃設計。

3、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並對自己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於今後的校本課程教學。

4、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14

一、總體安排

1、準備活動、乒乓球操

2、觸球訓練80%[其中單球學生對練40%,隊內各種形式比賽訓練40%]

3、發球訓10%

4、身體素質體能訓練10%

二、訓練計劃

單球訓練計劃:

1三點走動攻50板3組交換

2撥側擺速30板3組交換

3正手攻---正手位中台兩點走動拉15板3組交換

4反手撥---側身位中台兩點走動拉15板3組交換

5正手位中台對拉10板3組

6發下旋反手短球,正手位搶攻命中30顆交換

7側旋發球30分比賽【突出側旋球質量,提高發、接球能力】

多球訓練計劃:【A組】

1反手搓—正手拉下旋1盆

2正手位中台兩點拉上旋1盆

3全台不定點上旋1盆

4正、反手搓球擺短1盆

多球訓練計劃【削球】

1正、反手削1盆

2正手搓—反手削1盆

3反手搓—正手削1盆

4全台不定點削球1盆

老師陪打單球訓練計劃:

1發下旋---反手搓2板—正手位拉下旋形成不定點相持

2發下旋---側身位搶攻形成不定點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