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模板九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8.11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模板九篇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1

1、説教材:

《攀登世界第一高峯》這篇課文是對我國登山健兒攀登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真實記錄。文章按時間順序記敍我國登山健兒1960年攀登珠穆朗瑪峯最後登頂的時刻。珠穆朗瑪峯海拔8848、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峯。這裏氣壓變化不穩定,沒有植被,空氣中氧氣含量少。攀登珠峯是一項挑戰身體極限的運動,需要勇氣、毅力和充分的準備。我國登山健兒登頂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兒女不凡的氣概。

文章脈絡清晰,所述的中國登山隊員攀登珠穆朗瑪峯的經過,着實讓人感動。但是,那個年代離現代的孩子們太遠;孩子們對登山運動也不太熟悉。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縮短孩子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讓他們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體驗,從而能真正體會文章的主旨。

2、説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在入學兩年多的學習中,在識字,閲讀,説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在識字方面,完全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上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教師當堂複習鞏固,來學習文章中的生字。

在前幾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學會了預習課文,複述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字詞。在此基礎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為指導學生根據課文裏不理解的字、詞、句,提出問題。並通過閲讀文本,交流,討論,解決問題,感悟真諦。

三年級的學生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教師主要起到引導作用,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通過多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體會出中國登山健兒不畏艱險,勇於挑戰極限的勇氣和毅力,以及隊員之間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

3.説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目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來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目標詳見[教學設計及説明]部分。

目標之一在於知識點的落實。本篇課文有十個生字,在教學時可以結合講讀課文分散學習。“蹬、斬、驟、噙、釘”這五個生字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而“蹬、驟、噙、堪”這幾個字字形比較複雜,教師可以在板書時,指導學生寫一寫。在理解“驟然,疲憊不堪”詞語的意思時,可以結合課後詞句活動室中的第一題,讓學生通過找近義詞的方法來理解。而“不可逾越、斬釘截鐵”的意思也可以通過讀課文,藉助課外資料,查找字典的解釋等學生認為合適的方法來理解,充分調動學生已知,來幫助他們學會還不瞭解的內容。

目標之二、之三是能力點的落實,讓學生在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具有邊讀課文,邊思考的學習好習慣。教師還利用文本資源,創設情景培養學生具有提出問題的。

目標之四是情感目標的落實,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瞭解中國登山健兒攀登世界第一高峯的故事,體會登山這一極限運動的艱辛。感悟中國登山隊員勇於挑戰極限的勇氣和毅力,以及運動員之間的互相合作的團隊協作精神。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2

關於教材:

《蘇珊的帽子》是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單元圍繞着一個共同的主題“尊重與平等”。課文篇幅不長,但是字裏行間流露着濃濃的温情,是一篇充滿了人文關懷的課文。然而,平實的語言、平凡的故事卻藴涵着深刻的為人道理:只有建立在平等之上的關愛和尊重,才是真正的關愛和尊重。

課文敍述的是蘇珊因為做化療失去了一頭美麗的金髮,班上的老師得知後,以研究帽子為名,熱情而鄭重地宣佈全班同學都要戴着帽子來上學,而且越新奇越好。表面上以認識各種各樣的帽子為名,實質是為了不讓蘇珊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這樣,當蘇珊返校時就避免了尷尬,在不知不覺中使蘇珊樹立了自信,保護了她的自尊心,在互相尊重的環境中輕鬆愉快地生活。

關於人物:

課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蘇珊和海倫老師,她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人物形象鮮明飽滿。

蘇珊:一個可愛聰慧、熱愛生活的女孩。她的可愛在課文第一句已直接説明。她的熱愛生活和聰慧從“雖然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與癌症——死神一爭高低,她的聰明和好學也足以補上被拉下的課。”這句中的兩個“足以”能夠體會到。除此之外,細讀課文,我們可以察覺,蘇珊她有着所有女孩共有的心理:她愛美、情感細膩、自尊心強,既有堅強的一面又有弱小的一面。她和絕大多數女孩一樣,喜愛自己的一頭金髮,覺得那很漂亮,然而當她以堅強的意識戰勝病魔後,卻又背上了新的心理上的包袱。蘇珊的形象是多面的,內心活動是豐富的。然而,當小蘇珊這顆幼小的心靈將面臨再一次的打擊時,正是有了海倫老師的巧妙安排,才使蘇珊從自卑中走出來,重新樹立自信和變得活潑。

海倫老師:她不僅是一個善良的人,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她用她的智慧,巧妙而自然地掩蓋了蘇珊掉光頭髮不得不戴帽子的尷尬。不但保護了蘇珊幼小的心靈,而且告訴了她的學生,如何表達對他人的關心,什麼才是真正的關心和愛。

關於主旨:

什麼才是真正的“尊重”?

在這個故事裏,我們看到了教育成為了一種細節上的尊重,成為了一種真實的心靈呵護。每個學生都在這種尊重以及對於他人或者自己的呵護中獲得了心靈的感悟。這種尊重與理解的來源體現的層面已經脱離了技能的偽裝,而存在於生命與生命,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之中。

關於教學重、難點:

從學生現有的閲讀基礎來看,感受到老師和同學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是不難的。但是,同情,這種對弱勢羣體的關心之情,是非常容易被激發出來的,而感受課文中老師、同學的同情心及善良,只是對文本最淺層面的理解,且絕不是本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質的精髓,不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回望現實生活,想表達自己的關愛但最終卻適得其反的事例有許多,比如身邊的殘疾人,全社會都在倡導關心他們,但是,在我們表達我們的愛心時,有沒有顧及到他們的感受,考慮到他們的自尊心呢?我們是不是先把他們的傷疤赤裸裸地揭開,再施以我們的同情和關心。我們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向人施捨自己的愛,還是把自己放到跟他們同樣高的位置,設身處地地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他們實實在在的需要,從關愛生命的高度去切切實實地思考他們的訴求?顯然,學習本文,學生應該從海倫老師的行動中,感悟到什麼是真正的尊重,什麼是真正對人的關心。它不是光有一份心就夠的,它還需要正確的表達方式,而這種正確的表達方式正是“平等”的體現,“尊重”的體現,是海倫老師智慧的結晶,是本文人文關懷的展現。所以,我下面着重談談在這堂課教案中,我是如何達成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

教案:

課文結構和教學環節設計:

縱觀整篇課文,蘇珊的情感變化是非常明顯的一條線索,從開始的“擔心”“猶豫”到後來的“自如”“輕鬆”,而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就是海倫老師的那個充滿智慧和愛心的提議。我以蘇珊的情緒變化為主線,分為三個板塊:體會蘇珊擔心猶豫的心情——體會蘇珊自如、輕鬆的心情——體會

海倫老師的智慧與愛心

板書設計:

蘇珊的帽子

(智慧)

擔心、猶豫————→輕鬆、自如

平等、尊重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絕招》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圍繞兒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這一專題展開。這篇課文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農村孩子有趣的生活,講述了主人公小柱子和小夥伴比絕招,沒能取得好成績,覺得丟臉,經奶奶的點拔認識到絕招是可以練的,他終於下苦功夫練出了一手絕招:口算乘數。小夥伴對小柱子十分佩服,約定暑假再比絕招。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細緻刻畫的小柱子的形象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孩子們可以從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課文中還藴含着豐富的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用的本領。這是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的一種價值認同,這也是本單元組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

二、説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抓住“小柱子始終沒有忘記大樹下的尷尬,暗暗在練自己的絕招”這一語文訓練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想像並練筆小柱子是怎樣暗暗練絕招的,從中感悟道理,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刻苦求知的願望。

本課教學重點:體會小柱子兩次比絕招的前後不同,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難點:激發學生刻苦求知的願望。

三、説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選擇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通過朗讀,將孩子們從聲音世界過渡到文字世界,這是使孩子們喜歡上閲讀的一條重要途徑。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運用自讀、小組討論讀、自主選擇讀、扮演角色讀,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

2、討論探究法,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讀寫結合法,注重讀寫結合,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對課文做東進行想像寫作訓練,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對課文藴含哲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4、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的情景教學法,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和感悟。

四、説學法

基於教法,學生的學法是: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五、説教學過程

下面,我説説本課的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感受其中人物的本領高超,説説他們的本領是怎麼來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小結並指出:孩子們,這都是他們的絕招。你知道什麼是絕招嗎?這節課,我們就去看看幾個小夥伴的絕招。

【如此導入,學生的聽覺、思維、想象都被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學文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趕快打開課文,看看他們都有些什麼絕招,自由朗讀,注意要把課文中的生字讀正確,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再出示本課難讀詞語:孩子們讀的真認真,這裏有幾個詞語很難讀,誰來試試?

請同學們再次閲讀課文,這次你可以快速的瀏覽。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學生快速度讀了課文後,我問,你能用“尷尬”和“羨慕”這兩個詞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嗎?並及時表揚學生真了不起,這麼長的文章竟然讀成一句話。

【三年級,雖然向閲讀教學過渡,但字詞教學還是佔主要成分。以課件展示難讀詞語,幫助學生讀準字詞,讀通課文。閲讀包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的過程,在這裏,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和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研讀賞析,品味語言

這一環節有兩個模塊:

模塊一:感受第一次比絕招的“趣”。

第一次比絕招時,小柱子為什麼覺得尷尬?請同學們小聲讀1-5自然段,從中找找課文中是怎麼寫的?

學生很快就會找出小夥伴們分別是怎麼比絕招的經過的句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一些關鍵詞,如“唯獨、鼻尖出了汗、想了想、不料、立刻、還”等詞語,聯繫生活體驗,感受其中的“趣”,知道三胖的絕招是(板書:憋氣時間長),二福的絕招是有(板書:武術專長),體會小柱子尷尬的原因,即小柱子認為自己沒有絕招太丟臉了,自己已經使出渾身解數了,沒想到二福是技高一疇,真是太沒意思了。再出示課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的絕招練習朗讀。並讓學生誇誇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行説話練習。(設計意圖:抓住文本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是閲讀教學的有效策略,能讀出畫面是學生和文本之間有效對話的結果。)

模塊二:體會第二次比絕招的“韌”

太丟人了,小柱子蔫蔫地回了家?發生了什麼呢?我們一起合作讀讀吧。課件出示小柱子和奶奶對話的相關課文內容填空,讓學生在小組內朗讀課文 自然段,並討論完成。知道小柱子聽了奶奶的話,明白了原來三胖的絕招是先天擁有的,二福的絕招是他勤學苦練的成果。(板書:先天擁有、勤學苦練)再引讀課文12自然段。(設計意圖:通過填空的方式,訓練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

第二次比絕招時,小柱子卻得到了小夥伴們的羨慕。這是為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13-17自然段。課件出示小柱子的話,誰來角色扮演小柱子,讀出他自信的樣子。

這麼難的絕招,小柱子是怎樣練成的呢?引導學生想像,幻燈出示填空,進行課文的補白練筆。如:“清晨,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小柱子——夜深人靜,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時,小柱子——每當別的小朋友在盡情玩耍嬉戲時,小柱子——當他練絕招遇到困難時,小柱子——”(設計意圖:課文補白練習,訓練學生的擴散性思維,又加深了學生對小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個性的體驗,同時利用説話練習,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感受,體會主人公為此付出的努力,即勤學苦練。)

教師小結:正是這份努力與堅持,小柱子才練就了令人羨慕的絕招。誰來誇誇小柱子?以激發學生的將文本情感轉化為自身的情感。

4、深入生活,情感昇華

孩子們,小柱子因為自己的努力,一掃第一次的尷尬,練成人人羨慕的絕招。其實,在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也經過勤學苦練,練成了絕招,獲得了成功。(教師出示劉翔、千手觀音圖片,深情講述他們成功的祕訣,運用陶冶教育法,使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薰陶與昇華)

師小結:絕招,除了個別是天生的以外,大部分,還是靠堅持不懈、刻苦努力地練出來的。我們也是一羣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只要我們肯努力,堅持不懈,就一定能練成自己的絕招!(完成板書:勤學苦練出絕招)

5、課外延伸,佈置作業

(1)、説説自己的拿手本領是什麼?你是怎樣才有這個本領的?你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怎樣把這個本領更上層樓?

(2)、想一想他們後來再次比試絕招會是怎樣呢,請你展開自己的想象續寫《絕招》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4

【説教材】

1、教材簡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振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裏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線上停歇的畫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

課文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條理性強、語句優美,作者的觀察細緻入微,表現了燕子

的可愛,春天的美麗,既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訓練的好文章,也是本單元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的好材料,又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 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3)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點、難點分析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因此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點,同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國小生認識分析事物的特點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而理解課文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杆之間連着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着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課的難點。

【説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宜將情教學

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説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

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課時安排】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第二課時: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質疑問難,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由學會聽兒歌《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的導入既觸動了兒童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同時讓學生齊唱便無形中讓學生對歌詞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覺同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概括段意,並歸納主要內容。

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就為下面深入研究課文作好鋪墊,也能培養學生閲讀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 細讀課文,思考並勾畫理解:課文從那幾方面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現

了燕子怎樣的特點?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

板書:

羽毛——烏黑髮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尖刀似的

(總的特點:活潑可愛)

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可彌補語言文字不足,充分發揮教學直觀性的特點,也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觀察能力。

(2)“湊”字是什麼意思?(幾方面合起來)

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擊電腦課件,與學生一起邊敍述燕子的外形,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就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於紙上。

(3)指導並背誦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徵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

詞語。

(2) 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外形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了一種美感,有助於學生體會春天的美,並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3) 欣賞教學光盤中本段描繪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

再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美的情感。

(4) 指導感情朗讀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運用“讀——劃——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2) 投影出示練習題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 ),唧唧的叫着,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一下水面。

①按課文內容説一説

②展開合理想象,想一想鳥兒具體的“掠”“沾”的姿勢和叫聲。

這一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飛到想象的自由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同步發展的效果。

(3) 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4) 指導背誦,強化記憶。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句。

(2) 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辨析“幾痕”和“幾根”

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在兩組線上分別添上幾筆,利用板書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瞭然。

(3) 以讀代講理解最後一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質疑問難,總結全文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鼓勵學生勤發問多發問,有利於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發展思維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不懂就問的習慣。

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全文,可促進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提綱挈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可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薰陶,感情得到昇華。

(八)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自由創作一張春景圖,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繪出來。

【説板書】

羽毛——烏黑髮亮

外形 翅膀——俊俏輕快(活潑機靈)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

趕來 (增添生機)

飛行 (快)

停歇 (五線譜)

該板書設計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有利於概括能力和佈局謀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藍圖”,是教與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課文教學的縮影。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5

一、 説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八冊的一篇含蓄雋永的佳作。作者巧妙地設置懸念,先在讀者頭腦中埋下一個謎,以引起強烈的期待和追索,繼而謎底揭開,真相大白,使讀者從中獲得驚喜和教益。這篇課文講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為了救護受傷的同伴,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當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説"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恆獻血神情、動作的真實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學習這篇課文,要繼續訓練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指導學生運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理解課文,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恆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心情。

二、 説教法

1、情境法。本課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師的語言,課文中的插圖,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本課分三步進行:

(1)披文入情,整體感知;

(2)精讀品味,體會感情;

(3)指導朗讀,陶冶情感。

2、扣題法。本課課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説説"她"是誰?"我"是誰?為什麼要用人物的語言作課題?再簡單介紹小女孩、阮恆的情況,用二三句話説清楚這對朋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訓練學生審題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談話法。本課教學,多處採用談話法,導入新課時,為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通過談話營造緊張、危急的氣氛。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自學、討論後,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彙報自己的學習收穫。使學生對所理解的內容得到及時反饋,在談話中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活躍思維,發揮主動性。

三、 説學法

1、讀書方法的指導: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初讀課文,嘗試理解不懂的詞語,提出問題;細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思考理解,體會感情;最後想想學了這篇課文,在讀書方法上有什麼收穫。

2、思維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句段,由表及裏地深入領會語言文字的內在意藴。如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恆獻血時的感情變化時,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詞,再辨析這些詞語的細微差別,討論:阮恆當時的心態怎樣?使學生明白:阮恆從啜泣到嗚咽再哭泣,可以看出阮恆在輸血過程中痛苦、緊張、恐懼的心態,可他沒有中斷輸血,而是在不斷地掩蓋自己,這正是他捨己為人,無私奉獻高尚品格的真實寫照。

3、遷移方法的指導:在指導學習第五自然段後,引導學生結合思考練習2的要求小結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用這種辦法學習第九、十自然段。

四、説程序

(一)披文入情,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時,通過語言描述把學生帶進課文中的"輸血迫在眉睫"的情景,喚起學生對小姑娘安危的關注之情。

2、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學生帶進故事情節,撥動學生的心絃。

3、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讀中自悟,與作者產生共鳴。

4、引導學生緊扣課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掌握課文內容。

(二)精讀品味,體會情感

1、抓關鍵詞,瞭解危急。抓住"迫在眉睫"一詞,質疑、釋疑,瞭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臨的嚴峻情況,明白給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刻不容緩。

2、品詞析句,感受悲壯。

(1)決心獻血。以課後思考練習2為例,讓學生找出其小手的動作:顫抖——舉起——放下——舉起,從這一系列動作變化的語句中,引導學生感悟他獻與不獻思想鬥爭非常激烈,但為了救小姑娘,下定決心舉起手來,以自己的死去換取她的生。

(2)獻血時的表情、動作。採用以上的方法來學習,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哭"的詞,引導學生比較"啜泣"、"嗚咽"、"抽泣"這幾個詞的意思,提出問題:阮恆為什麼會這樣?他當時的心情怎樣?再劃出他不斷地掩蓋自己痛苦的動作,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討論,明白:他是在以頑強的意志戰勝害怕和恐懼,再大的痛苦也改變不了他救人的決心,他那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為朋友犧牲時的痛苦的高尚靈魂也越來越鮮亮感人。學生在品詞析句中,真切地感受這悲壯的氣概。

(3)解除"死亡"警報。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他立即停止了哭泣,好像沒事似的,這是為什麼?引導學生領會雖然輸血不會死,是虛驚,但他那純潔無瑕、願為朋友獻出一切的美好心靈卻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三)指導朗讀,陶治情感

1、把握環境特點讀。如指導讀面臨嚴峻的局面的句子時,語速要稍快,讀出緊張危急的氣氛。

2、把握感情基調讀。如"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為表現孩子的思想鬥爭,"沉默"要讀得緩慢、輕聲;為強調精神緊張,讀"顫抖"的聲音稍帶發顫;"舉——放——舉"這三個動詞要讀出語速的變化(從慢到快),特別是最後"舉起來"語氣要堅定。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品味人物的心聲。

3、圖文對照情景交融讀。插圖與課文內容相輔相成,畫面向學生展現直觀的形象,讓學生圖文對照進行朗讀,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朗讀課文第九、十自然段,先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再圖文對照讀,強調重音、停頓、節奏、語調。體味其情感變化,使阮恆的心靈美自然而然滲入學生的心田,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教育。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6

(一)《可貴的沉默》一課講的是: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並向他們祝賀,孩子們因此感到快樂;而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只有幾個,而沒有一個孩子向父母祝賀生日的。老師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孩子不但要接受愛,而且要回報愛。

(二)教學目標:

1、讀懂得課文內容,學會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父母,關心別人。

2、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點:理解學生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

(四)教學難點:體會沉默的可貴。

 一、教學結構:質疑導向——探究體驗——深化主題——

讀寫結合。

二、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向:

愛恩斯坦説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於課文的題目發人深省,是教給學生提問題方法的好時機。上課伊始,我首先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兩幅插圖,(因為這兩幅插圖中人物神情的對比強烈,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利用課文中的泡泡“這‘極為珍貴的東西’會是什麼呢?”意在引導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能夠提出問題,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二)探究體驗

《課標》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為了讓學生走進文本,強化體驗,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我挖掘課文中可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滿足學生想象的慾望,激發學生的情感。首先品析關鍵詞句,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情景之中;(沉默前孩子們的表現)讓學生從孩子們的動作、神態中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如:異口同聲、神氣十足、興奮、-----快樂的交談。其次是結合插圖,根據生活經驗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沉默時孩子們的表現)讓學生找出描寫此時課堂氣氛的句子,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想一想為什麼大家都“沉默”了。對比後,孩子們感到慚愧。再次我出示課文中“我悄悄瞥了一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可愛之恰恰在那滿臉犯了錯誤的神色之中”這段描述,讓學生讀後提出問題:“孩子們不知父母的生日為什麼還説孩子們可愛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去理解,並讓學生想象一下孩子們此時 能想些什麼呢?目的是讓學生在想象中,體驗中,從內心裏產生要回報父母之愛的想法。這正是作者和我們要尋找的“極為珍貴的東西”。在探究體驗中,學生走進了文本,在體驗和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朗讀的形式抒發自己收費時的感受。

(三)深化主題

閲讀教學中,採用“對話”教學,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不斷生成,促進了學生的發展。《課標》明確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學實踐證明,師生雙方與文本對話的默契程度越深,師生之間的對話水平就 越高,課堂教學就有生機,充滿活力。在這一教學環節時,我讓學生回憶沉默前、沉默時孩子們的表現後,引導學生體會沉默後的熱鬧場面。師生共同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圍繞課文中的話題或由文本生成出來的相關話題展開對話。在學習課文最後一自然段時,我設計了兩個問題:(1)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這句話中的“我”指的是誰?(2)老師在這節課上獲得的享受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就是圍繞課文中的話題、由文本生成出來的相關話題展開對話的。我想這樣的對話拉近了文本與學生、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在課堂的拓展延伸這一教學環節,我又設計了“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説”這一話題,並配上了《燭光裏的媽媽》這首歌來渲染氣氛,讓學生在音樂中寫自己的心裏話,而後讓學生説出自己的心裏話。學生在説的過程中,體現了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學生感悟和體驗到了愛的真諦。使學生知道了在享受愛的同時,要回報愛。這樣的對話過程深化了課文的主題,提升了學生與作者的情感,昇華了學生對父母的情感。從而使學生知道了這沉默的可貴之處。

(四)讀寫結合

本課的選材貼近學生的生活:一是以課進程為線索,

以師生交流為主要形式,以孩子們的情緒變化為描寫的主要內容。二是用抓住人物質神態、動作、進行細緻的描述來再現當時的場景。這樣的特點恰好是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的好教材。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注重了以課文的線索為骨架,在學完課文後,利用總結板書來總結本課的寫作方法。並讓學生通過描寫反映對父母愛的回報的具體事例運用課文中所學到的描寫方法。做到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七顆鑽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八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着神奇的變化,最後水罐裏湧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裏跳出的七顆鑽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蹟,愛心能為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

根據新課改理念,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徵,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會認7個生字,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抓住重點語句,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課的重點,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悟愛的博大。

二、説教法和學法。

1、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自由寬鬆,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圍中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認識,在提升後促進感情朗讀,我想這是對本篇情感味較濃課文增進體驗的合理途徑。

2、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感受。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3、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三、説教學設計。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同學們,以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導入感受神話的美麗。導入課題:今天聽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講一個生動的故事。設計這一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為這節課奠定了一個好的基調。

2、初讀課文,感知故事大意。

(1)檢查詞語認讀,為學好課文奠定基礎。

(2)學生快速閲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能在最短的時間裏面感知故事大意。指名説説課文大意,引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一設計意在訓練學生快速捕捉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3、再讀課文,體驗水罐神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畫出讓你覺得非常神奇的地方。

(2)交流彙報:讓你覺得神奇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引導讀出神奇的味道。

(4)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

(學貴有疑,有疑點有問題,才能有思考有創新。此時鼓勵學生質疑,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燃起學生思維的火花。)

4、品讀重點,感悟母女博。

(1)快速默讀全文,尋找愛的足跡。

(2)學生交流彙報,教師着重順學而導以下句子。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小姑娘往手掌裏倒了一點水,小狗把它舔淨了,變得歡喜起來。

母親説:“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

小姑娘嚥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①反覆讀一讀四個句子,從哪些詞語看出小姑娘非常想喝水?

②小姑娘把水給了誰?從中你感悟到什麼?

③從母親身上你又見到了什麼?

④選擇最讓你感動的一句,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學習的性質要求我們既要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有要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此設計從課文整體入手,品析文本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明其義,品其味,悟其情,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5、引伸拓展,讓愛層層遞進。

學到這兒,學生對課文語言已經有了很深的理解。但僅僅是瞭解文中故事,明白變化的原因是“愛”。對作者的意圖還不甚理解。所以,向學生提出疑問:

(1)為什麼不把鑽石留給小姑娘她們,而讓它飛上天變成了星星呢?

讓學生明白讓愛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中;只要心中充滿愛,就會發生奇蹟,由愛而生的七顆鑽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訴人們,讓愛成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

(2)讀完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麼呢?

(讓學生結合實際談生活中感人的事,明白愛是真實的奇蹟。在我們生活中到處有愛,到處有奇蹟發生。)

四、説板書設計。

七顆鑽石

愛心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和時間賽跑》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童年時候的一件往事:“我”因為外祖母的去世而悲傷不已,後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瞭解到時間的重要性,從而產生了與時間賽跑的念頭,在於時間的賽跑中,“我”認識到: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時教育的好教材。

二、説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及重點詞語的意思;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握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句、格言

3、從學習課文中,學生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與情感態度,好好地運用時間、珍惜時間。

三、説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講述的:由外婆的去世引發的和時間賽跑一事,並從中獲得關於珍惜時間的啟示。

2、聯繫生活實際加深體驗,真正懂得珍惜時間。

3、抓住關鍵詞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體會作者對時間、對人生的認識。

四、説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讀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並展開探究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然後讓學生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閲讀反思,感受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體驗。

五、説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多媒體展示導入新課,提出質疑;探究學習,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品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明白時間是多麼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反思昇華;佈置作業。

1、多媒體展示導入新課,提出質疑;

(1)圖上的人在幹什麼?(賽跑)指名學生回答。

(2)他在跟誰賽跑呢?(時間)

(3)全班齊讀課題:和時間賽跑

讀了課題,同學們心中有什麼疑問?如:他跑得過時間嗎?他為什麼要和時間賽跑呢?和時間賽跑的原因是什麼?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瞭解每個自然段寫什麼。

3、出示詞卡檢查學生生字認讀情況。

4、學生再讀課文

思考:(1)課文講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談話;觀察太陽的變化;觀察小鳥飛行路線;和太陽賽跑;和作業賽跑。)

(2)作者通過和時間賽跑明白了什麼道理?(牽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5、學習1——5段

(一)。自主學習,談談對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1)外祖母去世了。

(2)“我”為了排除傷憂,每天在操場上跑着,累得撲在草坪上痛哭。

(二)指導朗讀:這樣傷心,這樣的痛哭流涕,大家感受到了嗎?那就把這種傷痛讀出來吧。

(三)詞語訓練:

説出近義詞:去世()疼愛()排除()憂傷()

6、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一)朗讀理解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內容,談談讀後的感受。

(1)“我”的哀痛持續了很久。

(2)爸爸媽媽對“我”説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也就是告訴“我”外祖母死了,要“我”面對現實。)

(3)“我”不理解“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

(4)爸爸又是怎麼説的?

(二)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即:爸爸説的話。

(三)讀了這句話:“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有什麼感受?平時生活中,你有過這種感受嗎?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7、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2)説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諺語的意思。

(3)哪位同學平時課外閲讀中還收集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成語?全班交流。

(4)“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這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對時光流逝的感傷)

7、説説看,你平時是怎樣珍惜時間的?今後,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小結;生前最疼愛“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痛苦、難受、疑惑,面對這樣的打擊,“我”又從爸爸的話中感悟到了什麼?以後的日子“我”會這麼做?明天我們繼續學習。

六、説板書設計

學生在討論探究學習中,我相機板書,我的板書是這樣的:

13和時間賽跑

外祖母去世“我”哀痛起因

和時間賽跑(贏了、喜悦)經過

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珍惜時間,受益無窮)結果

三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女媧補天》是六年制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説,意在讚頌女媧無私的奉獻精神。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讚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瞭解神話傳説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2、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讀懂女媧補天的過程。

2、複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4、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女媧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3. 感受女媧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在閲讀中體會女媧勇敢和樂於助人的品質,感受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二、説教法和學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於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閲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國小語文中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並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三年級學生閲讀實際情況,以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創新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因為本文是一篇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神話故事,因而教學時我以“讀”為主,講讀結合,通過多樣的讀來讓學生在瞭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同時,也捕捉到課文的優美之處。尤其是第3、4自然段更是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此外,神話的一大特點是想象力豐富,我也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下面我談談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着重考慮的幾個方面:

1、 充分發揮想象,感受神話故事的魅力。

這則神話容易理解,所以教學環節中教師的分析要少。主要通過學生的充分活動,由淺入深地把握想像特點,初步學會運用想像。教學過程簡單來説就是:讀讀課文、想象情節、講講故事。課文的第3自然段着重寫了女媧尋找五彩石的過程,語言比較精練,只從字面去理解很難有深刻的感受,這時就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女媧去過哪些地方,又是怎麼尋找的。用他們的想象來豐富故事的內容,加深體會,進而感受到女媧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這也是一個説話訓練,學會把一段較長的句子説完整,説清楚。要學會説、會擴、會創神話故事,感受中國燦爛、繁榮的文化魅力。

2、 感情朗讀,體現個性。

《課標》中提出:朗讀有助於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於因聲解義,領略作品的精妙之處,有助於增強語感,以聲傳情。它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閲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當學生領悟到女媧的勇敢,她的無私後,怎樣把他們的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呢?朗讀是最好的方式。俗話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學生讀出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樣,這時就要創造一個寬容的課堂,只要是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就要予以肯定。另外我又以舒緩的音樂瀰漫於學生讀課文時間段,營造一個愉快的、寬鬆的課堂氛圍,促發思維的生成,營造情境,品嚐朗讀帶來的喜悦。

3、指導學生複述故事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故事內容非常神奇,體現了神話藝術的魅力。在教學的最後,可以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覆述故事,先創設一個講故事的環境,然後加以點撥,讓學生開闊視野,重點在想像力的激發上,並運用所學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