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語文説課稿(1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18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説課稿(15篇)

語文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項脊軒志》是新課標魯人版必修三第三單元的一篇選讀課文,這一單元所選文本的共同點是表達人間親情,旨在讓學生接受濃濃親情的洗禮,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項脊軒志》是明代散文家歸有光的代表作,屬於一篇典範的淺易文言文。新課程標準對閲讀淺易文言文有如下要求:“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瞭解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意義、用法,注重在閲讀中舉一反三。”根據以上標準及這篇課文的自身特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有三個:1、學生自主梳理課文涉及的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及各類句式。2、在熟讀的基礎上理清把握文章的脈絡。形成整體閲讀能力。3、學習本文善於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細節和場面來表達真摯感情的寫作方法。

二、説目標

根據新課標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理念以及教材分析,我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掌握閲讀淺易文言文的方法,能根據要求篩選歸納文本信息。

2、學會抓住生活細節來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3、認知親情,學會感恩。

三、説教法與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把文言文閲讀等同於對個別字詞的理解與記憶,不懂得把文本當成一篇文章來閲讀,尤其欠缺整體把握意識,本課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整體閲讀能力;學生對本文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國中學過的《陋室銘》也是一篇以描寫書齋居室入題的文章,不過一篇重在發感,一篇重在抒情而已,因此在學法上可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説教學過程

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步驟:

1、新課導入:

清代散文家姚鼐評價歸有光説:“震川之文,每於不要緊之題,説不要緊之語,卻自風雲疏淡。”也就是歸有光善於選擇平凡小事,平凡場景,用平淡的語言來表現情感。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一篇歸有光的《項脊軒志》。

[理念與依據]本導入語既準確概括了課文特點,又為整體感知文章奠定基礎。

2、新課講解:

①整體感知

閲讀文言語段,要把它當文章來閲讀,而不能把它當作古漢語材料來閲讀,按照這個理念閲讀古文段,首先不要摳字、詞、句,而是要整體理清文脈,特別注重把握其人、其事、其景、其情,所謂人是指文段中寫了幾個主要人物;所謂事是指文段中寫了幾件事;所謂景指文段中描繪了幾個場景;所謂情指在人物、事件敍述和場景描寫中所藴涵的感情。

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學生歸納本文敍寫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兩個場景,並領會其中包含的感情。

語文説課稿2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視了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想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在設計兩隻鳥蛋這課時,我注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教材,包括利用自讀、互讀、評讀、配樂讀來完成這一目的,我還通過想象、感受、課件展示、蒐集信息等形式來達到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目的。

二、説教材:

我説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第9課《兩隻鳥蛋》,這首兒童敍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學生以前也有過接觸,他們比較喜歡這種形式,我在讓學生進行反覆誦讀中,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讓學生逐漸熟識詩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為後面詩歌及識字的學習奠定好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從**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從**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2、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説教法: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是設計合理的教法。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講授法、啟發式結合的教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觸摸讓學生手腦想象,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因此,我將遵循直觀性、抽象性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採取課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

四、説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動手觸摸、進行大膽合理想象,學習體會人物的想法,讀出感受,加上評讀,體驗朗讀有語氣的成功及快樂彌補不足。

2、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習識字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如:利用識字比賽鞏固識字,如:自讀、指名讀、配樂讀等提高朗讀能力。

4、聯繫生活實際解理解人物語言,體驗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説教學過程

一年級的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比較、想象的能力。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慾望。根據此特點,我想通過五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一)利用音樂及實物切入主題。

(二)粗讀課文整體把握。

(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四)細讀課文加深理解培養能力。

(五)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第一層:利用音樂及實物切入主題

1、聽音樂。放音樂《百鳥朝鳳》:你聽到了什麼?彷彿看到了什麼?指名説。

師: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教師讓學生摸盒子裏的實物:猜猜這是什麼?(鳥蛋)你們對小鳥和鳥蛋有哪些瞭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有關鳥蛋的詩。

第二層:粗讀課文整體把握

小組內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於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第三層: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2、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5、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第四層:細讀課文加深理解培養能力分頁標題#e#

朗讀(讀説思議練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回憶剛才摸鳥蛋的感覺(小小的、涼涼的)體會着讀一讀。

(2)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麼是涼涼的?

(3)你還能像這樣再説幾個嗎?

(如果學生説不出來,教師可進行指導,把寫有“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的詞語卡分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

2、學習第二小節:

(1)輕聲讀文,思考:你怎麼知道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2)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説一説。

(3)啟發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麼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後試着把**的語氣讀出來。

(4)你還能用焦急不安説句話嗎?看誰説得和別人不一樣?

背誦(採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背誦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練習有感情的背誦前兩個小節。

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1、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描寫我的神情動作的詞語。

(2)學生做動作理解“小心、連忙、捧着、輕鬆”等詞語。

(3)小組練習演讀課文,體會我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2、學習第四小節:

(1)組內讀文,討論:我為什麼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結合插圖理解“投向”)

(2)想象讀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麼?體會着讀讀這小節。

(3)彷彿一詞怎樣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換)你還能用它説句話嗎?

如:鳥兒彷彿

彷彿

3、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配樂渲染氣氛,情景交融,使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二為一,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背誦(競賽更易於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分小組以挑戰冠軍的形式背誦全文。

第五層: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練習(延伸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1、讀文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爭取記住它。(這是積累語言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讀、寫、記好的詞語,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文中“涼涼的、焦急不安、連忙”等詞語。)分頁標題#e#

2、學生想象最後一節詩所描繪的畫面,並畫一幅畫。

3、尋找有關鳥的圖片、文字資料,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寫字(自主練習書寫更易於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學生自己描紅,練寫“定、向”兩個字,並説説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裏着急不安定。

彷彿: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相關鏈接:

1、鳥蛋。

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我想要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即:引導學生從**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本節課主要幫助學生理解和背誦課文的過程。

9兩隻鳥蛋

取鳥蛋

鳥媽媽焦急

送還鳥蛋

鳥兒歡唱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嘗試運用講授、啟發及多媒體輔助等教學策略力圖營造一種和諧有真實情感體驗的的教學環境,更好地將學生的感受與理解,動口與動腦,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通過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語文説課稿3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逍遙遊》。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

文選自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抒情散文單元。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課文豐富多彩的語言藝術上。具體説來,要把握作品所抒發的真摯情感、引導學生品味課文優美的語言藝術、注重誦讀。

《逍遙遊》是表現莊子思想的重要篇章。更關鍵的是,莊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就集中體現在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現實的理論依據和深層動力。

本單元要求學生加強自學,掌握和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詞和句式,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欣賞作品的情節、形象和語言。欣賞中要展開想象,進入作品創造的藝術天地。據此本文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相關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和詞類活用現象,能口頭疏通全文,並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

2、過程與方法:瞭解莊子其人,並通過反覆誦讀課文,感受莊子文章善用寓言説理,想象奇特,採用多種修辭手法的寫作特色和浪漫主義色彩。

3、情感態度價值觀:合作探討,加深對莊子“逍遙至境”的認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文章的藝術特色,體會莊子文章風格特點。

難點:對“逍遙至境”的深入認識和評判。

四、説教法和學法

教法的選擇是要看對象的,本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根據本課的教材特點及相應的教學目標,結合所教學生的基礎實際,採用以下方法教學:

1、教師引導點撥,學生分析歸納;

2、介紹歸納整理相關知識點的方法,主要採取故事導入法,講解法。學法根據教法而定:

1、自學法:根據課文註釋和自學提綱中所設問題,自由朗讀,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內容。

2、知人論世法:聯繫對莊子的舊有認識,初步瞭解莊子的思想;

3、合作探討法(以小組為單位):以“大鵬”為關鍵點,概括文中“逍遙”的四種層次境界。並聯系現實,對這樣的理想境界作出探討評價。

五、教學過程

(一)、課文感知

這篇文章採用先述後議、先破後立的寫法,運用對比與想象由物及人,最後推出結論,氣勢闊大而思路嚴謹。誇張、虛幻的描述中隱藏着熾烈的情感,堪稱一篇奇文。

本文開頭以揹負青天,具有奇偉力量的大鵬和纖細微小、能在空中任意遊蕩的“野馬”為喻,論證世間萬物都“有所待”,因而算不上逍遙遊。論證時,首先指出大鵬南飛,有待“海運”,有待六月的巨風;而“野馬”“塵埃”的任意遊蕩有待於“以息相吹”。為了強調大鵬“有所待”,作者以“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作比喻,論證“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為了使人們對結論深信不疑,作者又以“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這個生活常識為喻,證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可謂説理透徹。

莊子渴望“逍遙遊”,即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遊永恆的精神世界。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要“無為”,做“無己”、“無功”、“無名”的至人、神人、聖人。而且,莊子自己也很難達到他所主張的“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所以,他一方面強調大至鯤鵬小至塵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覆強調“小大之辯”。只有把莊子放到他所處的時代和環境中去審視,才能更好地認識莊子其人及其文。

(二)、引導學生逐層深入瞭解“逍遙”境界

(1)提問:題目《逍遙遊》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就是無所羈絆,無所依靠,無所憑藉,悠遊自得的意思

(2)用文中的話怎樣才是真正的逍遙?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無已,無功,無名(無功——去除了功名利祿之心,無名——忘懷榮辱譭譽的得失,無己——超越自我,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超越了世間有形無形的道德、價值規範,金錢、物慾的奴役,是自己的精神遊離於世俗不為外物所役,獲得了精神的自由和逍遙。)(順應萬物的本性,達到物我一體,才能無所待,絕對的精神自由,才是逍遙遊。)

(3)、前面部分寫了那麼多事物,有什麼作用?

明確:對比烘托鯤、鵬、野馬、塵埃、大舟、杯、芥、蜩、學鳩等心繫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宋榮子、列子,闡明世間萬物,大至鵬鳥,小至塵埃,它們的活動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4)有人説,要解讀莊子的玄機,關鍵要點準這三段的穴位,大鵬鳥這一意象,就是該文的穴位,我們就來體會一下大鵬鳥的作用。

1、用大鵬鳥來説明世間萬物是有差別的,有小年大年的差別,有小知大知的差

別。作者用對比烘托的方法,寫出了大鵬鳥和蜩、學鳩的差別。(和其他形象的關係)

2、形象地説明逍遙的`含義。因為逍遙的絕對自由境界是看不見摸不着的,通過

大鵬鳥這一意象,逍遙的境界我們大致可以感知到了,這是典型的化無形於有形的手法。(手法的效果)

3、表明達到逍遙境界的難度。開篇便點出大鵬的來歷,是鯤變化而來,奇大無

比,怒飛沖天,極其神奇,是一神鳥,蜩、學鳩無法望其項背。這樣“大知”“大年”的“鵬”非一般動物所能匹及了。這樣神鳥是否達到逍遙境界呢?沒有。她要有外部條件,沒有“負大翼”之風,她寸步難行!連這神鳥都沒有達到逍遙境界,那麼世上萬事萬物就很難達到逍遙境界了。(和主題的關係)

4、大鵬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莊子自己——嚮往着自由逍遙卻又無法逍遙。所以他在眾人與彭祖相比時,用了一個“悲”字。他在悲着眾人,笑着蜩、鳩時,

也在悲着自己。鵬儘管有能力,有恆心與毅力,能夠“摶扶搖而上九萬里而南”,但它終究“有所待”,不能隨心所欲。這也許正是莊子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寫照!(和作者的關係)

(三)鑑賞課文藝術特色

1、借用寓言説理。《逍遙遊》運用大量的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託於生動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鯤、鵬、蜩、學鳩、斥,有的是根據神話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納入他的寓言中,寄託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他所創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像豐富,意境開闊。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遨遊太空,想像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摶”,“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意境何等壯闊。豐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3、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如第1段,寫積水負舟是以水比風,以大舟比鵬鳥;寫鵬鳥南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是誇張;描寫學鳩,賦與人的情性,是擬人。這些都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課文小結,對莊子思想的深入瞭解。

1、莊子的思想有特定的時代針對性。他所生活的戰國,諸侯紛爭,物慾橫流,禮樂崩壞,“竊鈎者誅竊國者侯”,人世間如此沉濁,使他不懈與之為伍,於是在絕對自由的精神世界中尋求解脱。

2、莊子老子的思想,從本質上是一種哲學,哲學,是一門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學問。在他眼底裏,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吱吱喳喳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羣愚蠢的豬玀,文人學士則有如爭吵不休的猴子。看他書中大鵬小鳥的比喻,你會覺得他簡直是千古一傲人。在人類歷史的時空中,孤鴻遠影,“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3、所以如果我們以所謂唯物的、政治的自負的角度來讀莊子或是這篇《逍遙遊》,可能永遠也不可能理解其精髓,因為莊子的思想,超越當時,也超越我們現在,他指向的人類的人生和社會的終極目標。這已是超越於物質世界和政治意識的精神範疇。而若以唯物論的觀點自居,譏諷唯心論的可笑,那麼正如文中的學鳩譏諷大鵬一樣,足見其無知與渺小。

4、總之,至少他教會了我們用另一種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觀照這個世界。讓我們知道——我們的肉體必須在世上行走,但心靈卻可以在高空中飛翔。

六、板書設計

萬物有所待:鯤鵬、野馬和塵埃1、借用寓言説理

↓(引申)—蜩和學鳩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小大有區別:朝菌和蟪蛄、冥靈和大椿、3、氣勢博大,汪洋闢闔

↓(類比)彭祖、鯤鵬—斥鴳

修辭方法:比喻、誇張、擬人等

明確觀點:四種人→宋榮子→列子—論證方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至人、神人、聖人引用論證

七、結束語

各位老師們,這就是我今天對《逍遙遊》這篇課文的全部説課內容,本節課我本着“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進行設計,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我的説課完畢,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

語文説課稿4

一、教學內容説明

《金色的腳印》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三組的一篇課文。文章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描寫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也展示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要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的道理。學生很喜愛這類的文章,而且學習過不少類似的課文,在這一點上,課文和學生的生活貼近。但是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人應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了教學重點難點,利用學生的已知和生活經驗,從學生的讀書感受出發,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二、教學設計思路和特點

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倡導自主、自讀、自悟的個性化閲讀,進行閲讀能力訓練。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閲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閲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閲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在閲讀實踐中,我力求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實現個性化的閲讀教學。

本課有七個教學步驟:

第一:導入新課。

我引用了一句話開頭,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出問題。然後出示狐狸的圖片並簡介狐狸,引出學生對狐狸故事的回憶。

第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裏我肯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三自”為主線,實踐課標理念,努力實現三維目標的統一與落實。

“三自”:即“自主閲讀”、“自主測試”和“自主評價”。本環節的學習活動,主要由這三個板塊構成。

⑴先説説“自主閲讀”。《金色的.腳印》篇幅較長,大約有1550字左右。作為自讀課文,在以前,我常用的教學方式多是以設計“獨立思考題”和“指導學法”為主。但是這次,我在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大膽摒棄,勇於創新,果斷地以“自主默讀”為主線進行。

默讀,是一項不可忽視的語文能力,在信息時代,這項能力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外閲讀中攝取大量的知識。我們平時都對學生進行過不同程度的默讀訓練,但是,作為國小高年級的學生,我們的訓練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那麼,怎樣指導學生的 “自主默讀”呢?我向學生提出了“四不”默讀要求,即“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讀”。這些要求是符合課標精神的,熟練地掌握這些要求,學生將終生受用無窮。

⑵“自主測試”包括自主閲讀時間測試和默讀效果測試。在閲讀(默讀)中,我設計了一個“自主測試時間”的活動:教師宣佈計時開始,學生開始默讀,教師觀察,在全班第一個學生扣書(表示已經讀完)抬頭時,教師開始點擊課件,課件上連續出現所計時間(每10秒一次)及等級。每個學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讀完本文的總體等級,即自己的默讀速度,得出自己屬於那一個等級。當然,“一目十行”的默讀不等於“走馬觀花”。為了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引導,我還設計了一個“默讀效果自主測試”活動。這套測試題共有10道,題目略有坡度。

題目如下:

1.讀出下列詞語(男傭 倉房 哆嗦 拽住 踱來踱去)

2.課文寫了幾隻狐狸?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3.你能寫出文中那個小男孩的名字嗎?

4.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

5.老狐狸叼着雞走向狗,它想幹什麼?

6.老狐狸為小狐狸做了哪些事?

7.小男孩為什麼會掉進懸崖下的雪地裏?

8.小南孩失足時,狐狸是怎麼做的?

9.最終小男孩是怎麼對待狐狸一家的?

10.小男孩是個怎樣的孩子?

(3)自主評價:

即自主閲讀速度評價加自主閲讀效果評價等於自己的綜合閲讀能力。

三、精讀體會,深入探究

初讀課文之後,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帶着問題去精讀課文。複習讀寫例話《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通過閲讀提出自己的見解。這裏強調“學習方法自由”、“學習內容自由”,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這個環節設計我注重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溝通。並讓他們通過自主的交流、彙報、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閲讀實踐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從而體現“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在這個環節裏我還設計了“難點解析”利用課件展示突破難點。

四、感受

用人類的情感去感受狐狸一家的親情

這裏我設計了一個思考題:(課件展示)

老狐狸為營救小狐狸做了哪些努力?

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學生紛紛找到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談自己的感受,比如,冒着生命危險給營救小狐狸;為陪伴小狐狸,蝸居在地板下等等,教師再充滿激情地提升:這種陪伴,這種照顧難道和我們呢人類不是一樣嗎?是啊,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這樣感人至深的親情,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而這份感情更讓人感動和珍惜。下面讓我們用人類的語言去表達狐狸一家的心聲吧。

五、表達

用人類的語言去表達狐狸一家的心聲(課件:傷感音樂)

孩子們沉浸在狐狸一家的親情中,老師放上一段略帶傷感的音樂,用包含激情的語言激發學生心中湧動的情感:當我們讀着課文的時候,一處處令人感動的情景浮現在眼前,句子中包含着多少狐狸的心聲啊!小狐狸不能言,老狐狸也不能言,但我們能言,讓我們用人類的語言替它們説一説心中的話吧!

此環節的設計,能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既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六、總結

(是啊,三隻狐狸,一個小男孩,一顆愛心構成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充滿了愛,只有這樣,才能給它們,也給我們自己一個良好的,自由的生活空間,但願這顆愛心永駐人間!)

老師的總結引出學生的表達慾望,最後我讓學生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將課文和資料進行有機的整合,既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又再次引發學生大膽説話的慾望。

(最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內心感受。)

學生總結。

七.知識拓展

1.續寫故事《相親相愛的狐狸一家》

2.自由彙報

3.收集關於狐狸的成語。

總之我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堅持以“自主”為主線,讓學生充分的自主,在自主中感知,在自主中有所感悟,在自主中培養語感,在自主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語文説課稿5

一、説教材

(一)、教學要求:

1、通過在教師指導下的獨立閲讀,初步理解內容,學習小英雄雨來熱愛祖國、憎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2、繼續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讀後能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3、練習給每一部分課文加小標題。

(二)、教學重點、難點:

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時間:1課時。

二、説學情:

在教學本課之前,學生在前面已學習了一篇和戰爭有關的課文。對於已經有所瞭解,這是順利完成本課教學的有利條件。但由於四年級學生閲歷淺,對本文中涉及環保的科學道理較難理解,根據這些實際,在教學時我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三、説教法:

1、朗讀教學法: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只有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媽媽對話的形式展開故事情節的,語言生動有趣,適合朗讀。在教學中,我把朗讀訓練貫穿始終,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2、情境教學法:

閲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這樣往往比教師單一的講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學中,我以語言描繪、圖畫展現、表演體驗等不同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感受課文內容。

四、説學法

閲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進行深入的、多層次的對話,才能深刻領悟課文內容。因此,本節課我通過學生用讀讀、圈圈、議議的方法,以讀悟語,以讀促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表達的感情。

五、説教學過程

本文雖是略讀課文,但由於篇幅較長,可以安排一課時完成。教學中要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先通讀課文,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瞭解雨來是哪裏人,生活在哪個年代?為什麼稱他是小英雄?大體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全文研讀時一部分一部分地閲讀、思考,特別重點理解“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話。

在全面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給各部分加小標題。最後進行總結擴展。

語文説課稿6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於永正老師説過:“情要在讀中悟,法要在讀中悟,理也要在讀中悟。”在學習過程中,繼續堅持以朗讀為主,同時學習默讀,通過多種讀書方式,使學生了解課文,理解課文。

二、説教材及學生情況

本課時教學內容來自北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四冊第四單元,課文講述了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數星星的故事。在《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中,雖然提到了許多天文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説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説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由於課文中出現了許多專業詞語,例如:北斗星、北極星、天文、天文學,所以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默讀中理解難點,從而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且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繼續堅持以朗讀為主,同時繼續學習默讀。在《滴水穿石》這篇課文中已經學習了默讀課文,但是還存在指讀、動脣的現象。本節課要注意這些現象並加以糾正。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結合詞句瞭解字義,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把字寫端正,正確。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多種方式讀,使學生了解課文,理解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喜歡學習漢字。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讀書做事有恆心,善於觀察思考,刻苦鑽研才能成功。

四、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能説出“從哪兒看出張衡特別喜歡觀察星星”。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書寫本課3個生字。

2、難點:使學生理解“北斗星總是繞着北極星轉”。

五、説教學手段與方法

(一)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與方法:

在教學中採用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朗讀方式,讓學生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課件打破時間、空間和資源的限制,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突出重點的手段與方法:

本課的重點是“從哪兒看出張衡特別喜歡觀察星星”,問題的答案是有彈性的,是綜合的,不是課文的某一句話,也不是課文的某一段,它分佈在課文的各個段落中。對於二年級的學生,要想把這個問題回答全面,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指導學生完成這個重點時,先要求學生默讀全文,因為默讀更利於思考,能比朗讀更快的獲取信息,把自己認為合適的答案畫在書上,然後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在適當時候加以引導總結,把這個難點幫學生弄清楚。

(三)突出難點的手段與方法:

本課的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北斗星總是繞着北極星轉”這一天文現象。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天文知識抽象難懂,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因此,在解決這個難點時,我製作了課件,把“北斗星總是繞着北極星轉”形象的擺在了學生的眼前,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既突破了難點,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在兩千年以前,有個孩子就數過星星,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設計意圖: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理解課文:

教師介紹:張衡。

設計意圖:課件出示一組地震圖片,使學生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告訴學生地動儀就是張衡的發明的,從而更加增添對張衡的敬佩之情。

語文説課稿7

今日我説課的資料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7冊的課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學習課文3~5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啟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説説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本事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本事。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經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四、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五、教法和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説、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薰陶下激發學生興趣,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到達激發興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巧妙的.開場白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在閲讀教學開始時,教師經過生動的多媒體課再現與課文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然後教師就問:你們明白在這一大片綠油油的葉子裏面藏着什麼這樣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國小生是經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閲讀中僅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資料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如;

(1)畫一畫

讓學生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這樣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並且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議一議,瞭解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

先讓學生以自我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推薦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應當怎樣改。最終引導學生欣賞課件,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經過看課件、討論,學生不但理解了“一腳一腳”的意思,並且還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3)用“如果……就”的句式説説你的發現。

(三)總結全文,指導學法

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閲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當具備的素質。所以,本節課採用問題來總結課文:學習這篇課文,作者在觀察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當是課外閲讀的開始。佈置的作業是:以《我發現的祕密》寫片段。

語文説課稿8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我很重要》,下面我從説課標、説教材、説學生,説目標、説教法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説教學反思八個方面來對本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説明。

一、説課標

《漢語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的漢語閲讀教學的要求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引導學生認真閲讀文本,在主動積極的閲讀思維中,加深對漢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閲讀。”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在教學設計時注重朗讀,注重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和理解,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通過合作交流,解決本課的難點。

二、説教材

《我很重要》是高中漢語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作者從親情、友情、事業等方面反覆強調“我很重要”,提出要“珍視自己、珍愛生命”的人生觀。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自古就認為“謙虛是美德”,在謙虛傳統的影響下,我們經常一味地強調別人的重要,而忽視了自己,所以,把握本文的情感有一定的難度,針對以上學情,結合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課程標準,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

3、正確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異同。

(二)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自讀自悟。

2、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讀中釋疑。

3、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生命的價值,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珍愛自己。

2、樹立勇於直麪人生的信心和決心。

根據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正確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異同。

本課的設計我努力體現閲讀教學要實現三個轉變的教學新理念:一是變“講課文”為“學語言”。二是變“讀課文”為“學閲讀”。三是變“悟課文”為“學表達”。力求做到“樸素的課堂,有效的教學。”

三、説學生

我本次出課的班級是延邊一中高2.15班。這是一個文科班,學生素質較好,能夠看出他們平時特別注重生字詞的訓練。可能是因為居住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朝語的語言環境中,所以漢語水平相對於朝語來説,基礎不是特別好。因此,要讓學生能夠品味語言,首先要讓學生熟讀文章、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在此基礎之上才能談品味文章語言,體會文章內容。

在進行第一課時的教學時,學生已經解決了詞語上的疑問,並且熟讀文章,理清了文章的內容,明確了,畢淑敏寫《我很重要》是通過對自然、對父母、對伴侶、對孩童、對朋友和密友、對工作和事業這些方面的描寫,來説“我很重要”的。學生明確了文章的題材、文章的欲揚先抑的手法的細節上的問題,為第二課時做了充分的準備。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通過課前測試重新檢測自己是否掌握了文中出現的重點字詞。在解決品味語言這一環節和合作探究環節中,學生敢於説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這一點難能可貴。對於少數民族學校的學生來説,這一環節可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第二語言必須鍛鍊聽、説、讀、寫的能力。這樣才不會脱離漢語教學的根本。

四、説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漢語作為少數民族第二語言教學的特點,我制訂了下面的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2、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能夠做到活學活用。第二課時:1、通過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語言理解文章的主旨。2、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異同。

五、説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教學中靈活地採用恰當的教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開發學生潛在的智能,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寓教於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基於此,我採用了引導法,範讀法,引讀法。引導法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面對疑難豁然開朗。本文有一些感情濃厚而又難讀的內容,學生的認識比較淺薄,老師深情並茂的朗讀對學生是引領,可以使學生對相關內容理解得更深刻,從而讀得更有滋味。其實,引讀不是適合每篇文章,但對於本文的最後三段,學生在老師的引讀下反覆齊讀,可以增強感染力,形成旋律美,培養短時高效記憶力,使背誦最後三段的目標在課堂上相機完成,可謂一舉多得。

一直很欣賞特級教師的肺腑之言,他説:“語言課,就是讀讀説説,説説讀讀,寫寫改改,改改寫寫。把課文讀好,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這就是學語言。”對於本課,我引導學生以品讀為主,自讀自悟,進行“個性化”的閲讀,讓學生潛心文本,從語言文字中去體驗和感悟,感受作者的人生體驗,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去理解、發現;讓學生以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老師的講解分析,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我還注重讀寫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好的寫法,產生的獨特想法在自己的習作當中體現出來,做到學以致用。

六、説教學過程(我打算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第二課時

(一)目標導入。(用目標導入可以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讓學生學習起來目標明確。)

(二)生字詞測試。(漢語是第二語言,無論學習哪一門語言,詞語是必須掌握的工具,只有詞語紮實了,才能在品味語言、領會文章主旨時降低理解的難度。而且,第二語言的學習,工具性是第一位的。)

(三)通過有感情地練讀自己喜歡的語段,談談自己喜歡它的理由,進而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語言。(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文章中語言的哲理美、修辭美等,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語言的準確、生動、富有哲理、能夠引起學生審美個體的.情感共鳴等去品味語言,進而體會“我很重要”的深刻內涵。)

(四)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異同。(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師在這一環節中只是引導者,學生通過討論舉實例論證自己的觀點。這可以鍛鍊學生的思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同時也體現了漢語言的工具性,體現了漢語言作為第二語言的基本要求。)

七、説板書設計

由於漢語是第二語言,所以學生必須對文章內容十分熟悉,才能夠談得上去品味語言。因此設計了這樣的板書,通過品味語言,幫助學生掌握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同時通過辨析詞語,理解準確用詞的重要性。這樣就能很自然地引出對“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辨析。我認為這樣的板書設計既體現了這節課的重點,也體現了這節課的難點,使這節課的思路更加清晰。

八、説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積極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能夠以親切的教學語言對待學生,能夠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不脱離漢語教學的根本任務,不脱離第二語言的特點教學,努力以簡明的教學目標,簡化的教學過程,簡便的教學媒介,簡單的教學方法,體現紮實、厚實的教學效果,正所謂“簡簡單單教漢語,紮紮實實促發展。”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鍛鍊自己的課堂應變能力,在面對學生生成性問題時還不夠靈活,對板書重視不夠,對整個課堂時間的調配還不夠靈活。

我的説課難免有不足之處,希望大家多包涵,多提寶貴的建議,你們的中肯建議是對我的幫助。我的課就説到這裏,謝謝大家!

語文説課稿9

一、説大綱要求

新課程標準和新大綱對高中語文閲讀與鑑賞的介定與要求其中有以下幾點:

1、發展獨立閲讀的能力,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

2、注重個性化閲讀,學習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學習,養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於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鑑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

二、本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裝在套子裏的人》是高中語文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作者是__作家契訶夫,體裁是小説。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共編排了六個小説單元,其中第四冊有三個單元為小説單元,本單元作為高中小説教學的起始單元,無疑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和鑑賞小説的習慣至關重要。

三、教學設想

1、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特點及本文在教材體系中所處地位,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義;

2)能力目標:結合社會環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3)情感目標:認識因循守舊的危害性及勇於改革創新的重要性.

《裝在套子裏的人》一文語言淺易,情節簡單,人物關係單純,學生一拿到新教材就瀏覽一遍後,作為新授課再學時,已覺得興味索然,但對於小説的內容及主題,卻並不能準確深入地瞭解和把握。故本文的教學重難點為:①理解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深入把握小説主題。

2、教法與學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從學情出發,我考慮到高二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喜歡語文課上得有深度、有內涵。作為一節小説鑑賞課,既不能熱熱鬧鬧沒內容,又應力避追求深度而顯死板的偏頗。為此,我採用了探究式教學法,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為目的,嘗試打破常規,力求創新,激發學生深入研讀課文的興趣。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應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

四、教學程序

1、佈置課前預習,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了解作家作品、寫作背景,熟讀課文,理清層次。

2、導入新課

首先,在屏幕上打出“__?他殺?”先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緊接着用具有鼓動性的#高三# 導語幫助學生進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統治下的__,在一所中學的男性職工宿舍裏,發現一具中年男屍。據查,死者為該校希臘文教師別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個世紀以後,20xx年年初,某校高二某班學生特組成專案組,對這一事件進行立案深入調查。很多學生從小就想做警察,這無疑給了他們一次圓警察夢的機會,很容易就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之中。

3、問題探究

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之後,指出調查應涉及的幾個方面:調查一:案發背景;調查二:現場勘查;調查三:本人檔案資料;調查四:有關人士採訪。通過這四個問題旨在探討典型環境、典型人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要求學生四人組成一組,討論決定該組選題。然後小組討論交流,一人執筆,共同寫出該項調查報告。考慮到調查三、調查四的可操作性。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兩份材料加以引導:

材料一(表格)

本人檔案資料

姓名

住所

性別

階級成份

死亡日期

生前職務

愛好

死前狀況

特徵

人際關係

材料二:“有關人士採訪”對象可涉及柯瓦連科、華連卡、“我”(布爾金)及虛擬對象(“本市市長”、“別里科夫的親戚”等)

4、成果展示

讓學生充分準備15分鐘後,確定組內一人宣讀,組織班內交流、研討課堂過程至此,教師再順勢推向一個__:思考,寫出本案“結案報告”。至此,學生對別里科夫這一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當完整準確。趁熱打鐵,把課堂引向另一個__(同時也是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難點):本案引發的思考?讓學生領悟“創新求活,守舊必死”的主題。

5、能力延伸訓練

借鑑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雨果《巴爾扎克葬詞》

為“別里科夫”寫一篇悼辭。

語文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平平搭積木》是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第5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采用兒歌的體裁,講述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分別想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讀課文,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一個偏旁“雙人旁”。會寫“業、平”字。努力提高學生認字,寫字和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而在閲讀中感悟到平平想搭這些房子的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朗讀課文,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在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揭題導入

1、激情引趣。

(出示積木)你們瞧,這是什麼?你搭過積木嗎?你都搭過什麼?

過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積木的能手。今天,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平平跟大家認識,他可是搭積木的高手!

2、揭題。(出示課題:平平搭積木)誰能看着拼音把課題讀準確?(課題中有兩個字,要求學生讀準確)

(二)初讀課文

1、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熟悉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

2、前後兩個小夥伴,互幫互學,讀準生字的字音。

3、請小老師帶領同學讀生字卡片

4、教師指導讀準輕聲音節:呢、啊。指名讀。學生讀詩句:“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説一説: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三)精讀句段

過渡: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些字寶寶的名字。如果老師把它們放到句中,你還叫得出它們的名字嗎?咱們一起來試一試。

1、平平,平平,這些房子給誰住?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這話是誰對誰説的?指導看圖:看了圖,你找到答案了嗎?圖上畫了他們在於什麼?奶奶的表情、動作是怎樣的?<笑嘻嘻、笑哈哈、很高興、合不攏嘴等)想一想,平時奶奶是怎樣和你説話的?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2、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指名讀。想一想,這兩句話是誰説的?教師進行不同語氣的範讀。(一種是陳述的語氣,另一種是疑問的、喜悦的語氣)學生選擇評議。男女生分角色賽讀。

3、平平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選四名學生賽讀,比賽後評議,全班練讀。

4、這些生字寶寶可頑皮了,他們都跑到課文中去了,你能正確的朗讀課文嗎?朗讀全文。(達到正確、流利的要求)

(四)寫字指導

1、讓學生先觀察兩個字“業、平、本、書”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豎筆的位置及長、短的變化。

2、教師範寫。(引導學生注意“業”的筆順;先寫中間兩豎,再寫兩邊的點、撇。注意“本”字的撇、挎張開的角度要大,以保持字體的平穩)注意“書”不能丟掉點3學生書空,描紅、練寫。

語文説課稿11

一、開頭語

各位評委老師xx午好,(鞠躬)。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速度放慢》(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介紹

這是一篇xx,通過xx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三、教材分析(説教材):

1.對教材的分析處理:

(1)本課內容所選教材

是人教版(國小國中高中)語文教材xx年級xx冊第xx單元的第xx篇課文。該單元課文以xx為主題展開。(本單元各篇課文題目,內容。)

(2)本節內容在全書中的作用

本節內容所處地位,與前後知識的內在練習如何?這部分是學生在學習了哪部分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對哪些知識的運用?又是後面學習哪些知識的基礎?對學生知識能力培養,以及將來學習有何影響?

本篇課文在本冊教材中處於xx地位,前後知識聯繫密切。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學習了xx,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為今後xx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還可以xx。

2.教育教學目標

(1)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以及本單元的要求是(國小、國中、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2)學生的實際

國中生處於半成熟半幼稚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並存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表現為思維的具體性、行為的模仿性、興趣的廣泛性和學習的依賴性。一般説來,少年期學生的思維處於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其中形象思維起主要作用。這個時期的學生模仿性極強,喜歡模仿教師、家長、社會名流特別是影視明星的語言、行為等,接受好的影響快,接受壞的影響也快。由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強烈,興趣廣泛而不穩定。他們活潑好動,喜歡錶現自己,希望獲得的東西多,但往往對老師、家長的依賴性強,語文活動中缺乏自制力。

高中是一個人的心理趨於成熟的時期,是獨立走向生活的準備時期,因而心理上包含了成熟後的獨立性和自覺性。表現在語文學習上的心理特點,為思維的抽象性、思想的社會性、情趣的分化性和學習的自主性等。因為高中生的智力水平已接近成人,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均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尤其是理解記憶佔了優勢,其思維的'抽象性加強了,且抽象思維已由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

(3)教學目標(各目標解釋一下原因)

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並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和本課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瞭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

B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研讀鑑賞,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本文所傳達的感情和思想觀點。分段概括段意。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C過程與方法目標(語文學習能力方面的目標,與下面"學習方法"相對照)

讓學生了解知識的來源、規律、特點。/通過關注學習過程、方式、手段、途徑掌握學習策略。/初步瞭解本文文體的特點。基本的自學能力。

D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能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品位感受文本的語言和哲理的審美過程中,陶冶性情,涵養心靈,提高修養。

3.重點,難點:(也可結合到上面教學目標中)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xx

難點:xx

四、教學策略(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秉着"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課程標準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講授、閲讀、對話、實踐、自學、研究、電教/語感教學法、思路教學法、情感教學法、點撥教學法、導讀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此外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2.學習方法:

達爾文説:"關於方法的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個人認為,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方法是抓住兩點,一是讀,二是悟。做好這兩點就等於抓住了語文學習的關鍵。結合本篇課文,學生需要訓練的學習方法主要是(朗讀法、聯想法、感悟法、短文寫作法)

五、教學程序:

本篇課文共分xx課時完成,三課時的教學目標分別是一,xx;二,xx。

今天我要説的是第xx課時,共分以下xx步完成。

1.課前預習

(1)掃清字詞障礙

(2)蒐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信息。(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2.導言揭題

好的導言是成功的一半,針對這篇課文我採用的導入方式是xx導入法。

語文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散步》這篇文章是人教版中學語文七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個單元的文化主題為“親情友愛”,圍繞這情和愛本單元一共編選了5篇文章,其中《散步》最具代表性。文章記敍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互敬互愛的真摯情感,頌揚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一曲温馨雋永的親情之歌、倫理之歌、生命之歌。

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時,字裏行間還洋溢着濃濃的詩意之美。“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些曉暢素雅的語言文字和温馨美麗的生活場景給人以享受,極具審美價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敍事美文!

二、説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是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對他們感悟和傳承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培養真摯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目標】

指導學生在閲讀中圈點勾畫,品味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增強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四、説教學重難點

對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雖然現在學生生活在親情的氛圍裏,被愛包圍着,但他們對愛沒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所以引導學生通過品味細節描寫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人生的真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五、説教法

1、我採取朗讀教學法、品讀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自助探究和合作探究法。

2、“教學千法讀為本”,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明理是設計本課教學的又一基本理念,讓學生真情投入地讀,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三代人之間真摯的情與愛。

六、説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情景導入,激發情感

播放《讓愛住我家》歌曲,學生們邊聽歌邊欣賞自己帶來的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同時教師深情朗誦:我愛我的家,我愛爸爸和媽媽,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是我幸福的港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莫懷威的家,陪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濃濃的親情。

【這個環節的設計,基於以下思考:孩子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以此作為情感的聯結點,學生會倍感親切,同時加以最能撞擊心靈的音樂渲染,孩子們很容易就融入愛的氛圍,激起學習本文的熱情。】

第二個環節:朗讀課文,探究新知

1、我一共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朗讀。

(一)是捕捉直覺,想像畫面,讀出感受。談一下預習時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二)是透過文字,深入思考,讀出理解。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地品味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句,看看你能透過文字,對這個中年人,對母親,對妻子,對兒子讀懂些什麼?找出體現親情的句子。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要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抓住“責任…‘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等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並將自己內化的東西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教給他們讀書時進行圈點批註的方法,為他們一生愛讀書、會讀書奠定基礎。】

2、品味語言,學習借鑑

這篇敍事散文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一“美”,美在它的思想內涵、景物描寫、細節刻畫、對稱句式的運用……讓我們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散文的語言不同於一般文體的語言,語句優美,意境深邃。所以學習這篇散文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培根説:“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們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1、濃濃的親情不僅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請説説你家中的親情故事。

2、心靈的傾訴

親情是身心疲倦時聽到的親切問候,

親情是煩惱失落時看到的關愛眼神,

親情是輕鬆愉快時發出的會心微笑,

親情是誤會分歧中產生的真誠理解。

親情是天各一方的縷縷牽掛,

親情是朝夕相處的心有靈犀……

3、教師寄語

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

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

溢着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該環節設計,開闊了視野,昇華了主題,還體現學以致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要用愛來營造家園,用責任來回報社會!】

七、説作業佈置

1、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2、將這一過程及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語文説課稿13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5課《石榴笑了》,本單元主題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激勵兒童“快快樂樂的生活,認認真真的思考”。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是一個兒童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的話後,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誌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

課文配了兩幅插圖。第一幅圖對應課文第二自然段:小朋友王力力在想辦法逗石榴笑,顯得天真可愛,讓人忍俊不禁,極具兒童情趣。第二幅圖對應課文第三自然: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課文講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這樣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向我們介紹了石榴成熟的過程,同時也刻畫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學生在以前的學習基礎上,能初步感悟到課文意義,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共鳴。學生能較準確表達內心所想,並能説一句完整的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王、石、力、牙”等字,積累詞語“石榴、慢慢地、露出”。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麼意思。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拼一拼、想一想、討論交流,掌握生字,理解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讓學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律。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石榴什麼時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二、説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對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學中,我採用情景教學法、變式教學法、動作演示及激勵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讀中感悟,實現與文本對話。我以讀為本,以“品”為主,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這堂課真正做到“華而不花,實而不死”。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藉助多媒體課件,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們來品讀,通過自讀自評,師生比賽讀、男女比賽讀,小組比賽讀,齊聲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悟課文內容。並且用提問貫穿課堂,啟發學生思考,鍛鍊口語表達能力。最後用遷移運用的方式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鍛鍊。

四、説教學流程

(—)問題導入,激發情趣

“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我想,首先要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由於是第二課時,所以我採用朋友見面的方式調動積極性。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動的圖片,讓同學們先來認識兩個朋友,對比咧開嘴的石榴和沒咧開嘴的石榴的樣子。老師提問:“咧開嘴的石榴像在幹什麼?”“石榴怎麼會笑呢?”

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為接下來的課文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在上節課學會了生字詞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朗讀,力求做到讀正確,讀流利。並大致瞭解課文內容,讓他們自行找到關於石榴笑了的祕密。

(三)深入學習,理解課文

深入學習中,對課文的段落仔細分析。特別是一些字詞上,儘量的去讓他們理解,並且讀出來。

首先第一段的學習,先讓學生看看掛滿石榴樹的圖片,理解“掛滿”的意思。對他們的朗讀進行指導,“掛滿”讀出喜悦之情。教師提問“看着這紅彤彤的滿樹的大石榴,你想説什麼?”引導學生學會説出心裏話。教師再説:“是啊,這麼多石榴,什麼時候可以吃呢?王力力也是這麼想的。誰來把媽媽的話讀一讀?”媽媽的話比較風趣,要突出“笑”和“吃”字。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力力看到滿樹那紅彤彤的石榴時可愛的、想吃的心情。

其次是第二段的學習。師提問“力力多麼希望石榴早點笑呀!你們有什麼方法能讓石榴笑嗎?”引導學生思考。接下來讓孩子們找到力力為了早日讓石榴笑,用的哪些辦法,讓小朋友們讀出來。並且用多種方式來讀。比如説男女分開讀,師生比賽讀等方式。增加了讀的趣味性。表現力力當時那種無可奈何的失落的心情。還可以演一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指導:兩個問句讀出疑問的語氣。“唱歌”“跳舞”“講笑話”“還是不笑”讀重音,讀出力力的幼稚與可愛。

最後學習第三段,師提問“力力可着急了,有一位好心的婆婆來幫助了力力,你們知道是誰嗎?”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看看風婆婆是怎樣幫助力力的,同時教師配音讀第三段。師:你瞧,石榴形狀,顏色有了什麼變化?石榴笑了是什麼意思呢?同桌讀一讀,議一議,指名回答。

學生通過朗讀,找到石榴笑了的祕密。讓學生明白,秋風來了,石榴笑了的意思是説石榴成熟了。並配上音樂,使整堂課的朗讀達到高潮。

隨後師提問:“力力看到笑吟吟的石榴,她的心情會怎樣呢?”看第二幅插圖説一説。再次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再讀鞏固,鼓勵探究

這一環節我請同學們分組有感情地再把課文朗讀一篇,並注意用他們自己的表情表現力力的不同心情。讀完後,組織課堂討論: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秋風來了,石榴為什麼會笑呢?讓學生感悟植物的生長是有規律的。教師在小結後做適當的拓展延伸,舉行“我還知道……”的説話比賽,讓學生説説還知道什麼水果(也可以是莊稼、蔬菜)在什麼季節成熟,成熟後是什麼樣的,鼓勵學生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如果學生又提出疑問的地方,還可以告訴學生,現在科技(催熟、冷藏)很發達,果熟期已不受季節限制了。

五:説板書

板書我抓住課文重點,採用簡潔的文字,設計本課的板書,使人一看便一目瞭然。

15.石榴笑了

唱歌——不笑

跳舞——不笑

講笑話——不笑

秋風“呼呼”的吹——笑了

(成熟了)

語文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本部分學習的重點是鑑賞散文的意境美,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中通過“讀”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領悟作者所藴含的情感,在“讀”中品味語言之妙,從而主動探究本文的魅力所在。

二、説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學生情況分析

這篇文章的教學對象是高一的學生,國中的學習已經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識的積累,也有了一定的鑑賞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但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審美的技巧和能力上,還有待加強。

2.教學目標制定的理論依據

本單元是現當代散文單元,學習重點是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體會作者所描繪的美景,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3.制定教學目標

依據以上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能力: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培養學生鑑賞散文的能力。

②過程與方法:在反覆誦讀中揣摩重要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三個目標的要求我設計了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通過品讀語言,尤其是精彩語段4—5段的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複雜的感情。

三、説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因此散文教學很適合鑑賞活動的展開。尤其是,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於朗讀。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在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説學法

1.朗讀法:形式多樣的讀、大量的讀。

2.討論法:通過提問思考討論,引導自己思考。

3.質疑法: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五、教學設想

由於《荷塘月色》是篇膾炙人口的美文,讀是解讀文本的途徑。授課中我始終貫穿了“朗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聽讀和學生自己的朗讀來走近文本。初讀感受畫面美;二讀領略語言美;三讀體會情感美;四讀投入學生生命體驗。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依靠“文本”本身來説話,讓學生自己來與文本對話,得出自己的結論。

作者本來就是因為心緒不寧,才出來排解內心苦悶的,作者到底為什麼心緒不寧,我們無法知曉,但他把他筆下的景描寫的那麼美,那麼細。可見作者在剋制自己,努力讓自己專注於眼前的景色,無論是看荷葉還是荷花都是那麼精工細描。作者本來是在看景,但美麗的荷塘景色吸引了作者,作者忘我的開始賞景了,隨風飄來的荷香,使作者好像聽到了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此時的作者已經和景物合二為一了,達到了一種無我之境。由看景到賞景,引導學生達到無我之境,和學生一起陶醉在這美景之中,永遠留在美麗的荷塘,不再回到紛繁雜亂的現實。

六、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我是這樣設計教案導語的:

播放《荷塘月色》Flash片頭:夏季的一個夜晚,月亮高懸,靜靜的荷塘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伴着輕柔的音樂,從一片荷葉中探出頭來,慢慢綻放。從盛開的荷花花蕊中現出《荷塘月色》的文題及作者。

(二)提問

看到我設計的篇頭了嗎?看到花兒盛開,心情怎麼樣?

有一個成語是形容人很高興的,與花開有關,是什麼?心花怒放。

花兒開放是寫什麼?寫景。

你們看到花兒開放,很開心是寫什麼?寫情。

寫景是為了什麼?抒情。

(導出本課主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板書)

(三)誦讀四五段,感知畫面美

引導學生誦讀第四五段。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讀是讓學生體驗這篇文章的辦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放手讓學生讀吧,只有讀,才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這一部分大約分這樣幾步:

(1)學生自由讀,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2)第二步,抽學生起來朗讀。教師予以適當的評點、指導。

(3)教師適時的範讀一部分。“美讀吟誦”是“迴歸語文教育的誦讀之本”,誦讀的關鍵“在於走入作者文字之心”。而且,老師的誦讀,很容易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的內心世界容易和文本達成共鳴”,使冷冰冰的文字活了起來,使聽課的學生在情緒上達到一個。

(4)再次動情朗讀。聽完範讀後,競讀交流。分組競賽,各組推舉優秀者在班上朗讀表演。通過多形式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仔細品讀,體驗感情美

經過幾次誦讀之後,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請學生起來朗讀四五段,這次是請學生挑出自己最有體會的語句段,帶着感情來讀。

(五)誦讀品味,領悟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多媒體出示問題:第四五段都寫了哪些景,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這與作者的情感有何關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是怎樣的?

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作必要的啟發指點,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處,以下僅舉幾例:

1、第四段有哪些演員上場?第五段是給演員製造氣氛的,是哪些景物?(引導學生找出四五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2、第四段寫荷塘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理解作者動靜結合的寫法)

3、荷香與歌聲有什麼可比的共同點?(領會通感手法的運用)

4、作者為什麼要突出荷塘的動態呢?是為了表現什麼?(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明確:毛澤東在他的《沁園春·長沙》中有一句詞“萬類霜天競自由”,他由自然景物的自由自在想到了什麼?那麼朱自清看到荷葉荷花的自由自在,生機勃勃會產生什麼樣的願望呢?追求自由。

5、第五段寫月光突出了動態還是靜態?(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分析)

6、心裏不寧靜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暫時獲得了寧靜。作者對眼前美景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把握感情,體會借景抒情)

7、荷塘的一動一靜與作者的情感有何關係?

(六)走近作者,體會作者淡淡的喜悦夾雜淡淡的憂愁

假如你是六個孩子的父親,妻子兒女一大家全指望你養活,你工資又不高,你有什麼感受?假如你生在七八十年前,經歷了四一二政變,看到國民黨瘋狂共產黨和進步革命青年,你會參加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可是那時共產黨的力量很小,隨時都可能被殺。那你還要參加共產黨。朱自清那時候作何選擇呢?他選擇了逃避,不參加任何一方。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同樣是白色恐怖下,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魯迅會説:“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他的語言象投槍,象匕首,時時體現他的疾惡如仇的性格。而朱自清的性格相對來説較平淡,平和。他從荷塘月色中獲得喜悦,他的喜悦是——淡淡的。淡淡的喜悦中還摻雜着哀愁,哀愁也是——淡淡的。

(七)學以致用,活用鑑賞方法

八、作業:

任選校園中一景,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題目自擬。

語文説課稿15

【課前透視】

這首兒童詩以優美的語言、流暢的音韻描寫了雷鋒叔叔的感人事蹟,教育學生懂得奉獻愛心,助人為樂。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似,適合進行朗讀指導。

助人為樂是國小生應該養成的行為規範,但在實際行動中孩子們卻缺乏主動意識和自覺行為。另外,學生對雷鋒的事蹟瞭解不多,教師要佈置他們蒐集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樹立英雄形象,在聯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藴,做到內化心靈,外化行動,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字,會寫12個字。

2、自主感悟“雷鋒叔叔,你在哪裏?”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聯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獻愛心,助人為樂。

【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課文的感情朗讀、背誦,將奉獻旨意內化心靈,外化行動。

【信息資料】

教師:《學習雷鋒好榜樣》磁帶、課外書《雷鋒的故事》。

學生:生字卡片、課前蒐集的雷鋒資料。

〖切入舉偶

1、圖片導入:

出示雷鋒畫像:你們認識他嗎?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相關資料談談對他的瞭解。

2、歌曲導入:

聽《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

師:雷鋒叔叔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但是他在哪裏呢?(板書課題,指導書寫“鋒、叔”二字)

〖對話平台

一、自學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小組內自學字詞,互相檢查指正,教師巡視,重點強調:

“鋒、曾、濘、荊、瑩”都是後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 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組內檢查讀──你指我認讀──開火車讀──對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節讀課文,師生共同聽讀評議。

採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進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組內合作識記,養成交流習慣,培養合作意識。

二、朗讀

1、自由讀文,思考:雷鋒叔叔在哪裏?劃出有關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

2、重點指導兩個“你在哪裏”: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拖長,要讀出深情呼喚的語氣,要根據情感的起伏,讀出急與緩的變化。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以後的詩句可適當提高音調。

3、多種形式讀文:範讀──引讀──自由選擇夥伴合作讀。

多角度、多層次、多方法的朗讀,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了語言的優美和雷鋒精神的偉大。

三、感悟

教師或學生講述雷鋒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把詩化的語言還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與文字相關的`表象,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使雷鋒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體化和鮮明化。

四、練習

1、用下面的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

雨( )( )( )( )

又( )( )( )( )

辶( )( )( )( )

釒( )( )( )( )

氵( )( )( )( )

日( )( )( )( )

2、填空:

彎彎的( ) 長長的( ) 晶瑩的( )

濛濛的( ) 温暖的( ) 鮮豔的( )

五、書寫

學習“滴、灑、泥、濘”四個字:

1、“滴、灑、泥、濘”四個字都有三點水旁,三點水的寫法上學期已經做過重點指導,教師只要地示範書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並回憶過去學過的要點就可以了。但這幾個字的右半部分的書寫應該細心指導:“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商”;“灑”不要寫成“酒”;“泥”字右上的“匕”應先寫撇,再寫豎彎鈎;“濘”字右邊寶蓋宜小,橫要略長。

2、學生練習書寫,交流展示,寫得好的學生獲得一個卡通標誌。